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范文1
4篇论文分别从网络舆论场域、中国电影文化表达的认知和使命、娱乐节目后期包装对花字的使用、真人秀节目《传承者》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供媒体同仁参阅。
【内容提要】本文关注了《网络舆论场的生成与结构》一书的出版,认为本书是网络舆论研究领域中一本极具创新意义的学术新作。本书借助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工具,通过对网络舆论场域的生成背景、客观结构、运行逻辑及不同行动者在场域内的实践活动的分析,完成了对网络舆论场域的整体观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网络舆论场域,推动网络舆论治理的新视角。
【关键词】舆论 场域 研究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风险社会》一书中,使用了“风险社会”的概念来描述创造了极大物质财富,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诸多风险的后工业社会。他认为,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风险的出现,在风险社会中,出现了矛盾频现,危机频发,风险丛生的景象。
在当今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结构转型的加速,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结构失衡、体制摩擦、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社会繁荣的现世景象相伴而来,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存,社会进步与社会风险共生,极大考验着转型中中国社会的承受能力。与此同时,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失范严重、环境风险提升等问题对普通民众的生活造成影响,导致社会不满情绪频发、社会负面心态蔓延,社会风险在公众层面进一步强化。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日益复杂的社会治理带来新挑战。日新月异的网络新媒体打破了中国传统的舆论格局,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逐渐融入社会各阶层的表达体系,成为利益诉求的重要平台。在网络平台上,信息交流具有私人化、平民化、广泛化、自主化等特性,具有快速聚集民意、迅速拓展传播影响力的能力。因此,在当前,网络舆论越来越成为我国建设民主政治,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重要语境,对社会发展进程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在网络舆论研究中,由刘艳婧博士撰写,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网络舆论场的生成与结构》无疑是一本极具创新意义的学术新作。此书借助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工具,将这一理论切入到网络舆论研究中,完成了对网络舆论场域的整体观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网络舆论场域,推动网络舆论治理的新视角。
一、理论与视角:场域理论在网络舆论研究中的创新使用
在当下中国的社会语境中,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影响下,不同利益主体、价值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及争论此起彼伏,利益、诉求及价值观的多样化成为常态,社会舆论十分活跃。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推动下,传播行为再次拥有了人际传播所具有的互动性与多元化的交流模式。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进一步丰富了由互联网络开辟的新的舆论场,也使得两个舆论场中的差异与分歧被放大。同时,作为社会话语场域,舆论场中充满了利益、权力的纠葛,其表达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作为社会学研究中层理论和“关系主义”思维方式的代表,“场域”理论提供了网络舆论研究的新范式。依据布迪厄对“场域”的概念界定,本书首先给出了“网络舆论场域”的定义,即网络中的不同行动者(网民、组织、机构等)互相之间所形成的围绕着网络舆论的生成和传播的客观关系网络,并借助“场域”理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场域、资本、惯习所搭建起的研究框架,对网络舆论场域的生成背景、客观结构、运行逻辑及不同行动者在场域内的实践活动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主要解决网络舆论场域的形成原因及背景,资本构成和运行逻辑。这一研究有助于丰富网络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观察与解构:深入解读网络舆论场域的特征与构成
现阶段,以新闻跟帖、网络论坛、网上即时通信、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为表现形态,聚焦于垂直领域的私人化、广泛化、平民化、自主化传播的网络自媒体,因其海量信息和开放性,不断形成具有显著社会影响力的公众意见集群,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迅捷的互动与传播。巨大的信息流使得这种虚拟世界的“话语权”和“干预力”不断增强,推动着舆论的产生机制、内容及其语境等都在发生变化。因此,随着网络自媒体的舆论影响力的增强,它日益受到政府管理者的重视。在这里,要想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的治理与监管,需要对网络舆论场域进行深入观察与准确分析。
本书对网络舆论场域的元场域进行梳理,在廓清该场域所处位置和生成背景的基础上,更好地观察所研究场域的客观关系构成和特殊逻辑规则。本书通过分析指出了网络舆论场域的三大元场域,即以执政理念更新、舆论引导观念转变、基层政府公信力式微为现阶段特征的政治场域,以社会转型的加 ⑼络社会的崛起、利益诉求渠道的不畅为现阶段特征的社会场域和以媒介生态的改变和传媒功能的演进为现阶段特征的媒介场域,一并构成了现阶段中国网络舆论衍生和传播的宏观环境。
三、分析与建构:客观评述政府舆论监管实践与策略
对网络舆论场域构成、运行规则、效应发挥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化和推进对于网络舆论生成和传播规律的认识,能够廓清对于网络舆论的误解,从而帮助党和政府妥善应对网络舆论,为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为此,本书针对网络舆论场域内包括网民和政府在内的两类不同行动者的惯习及其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中国的网民群体在进行信息生产时存在“开放性领域中的意见多元”“匿名性传播中的自由表达”“陌生人环境中的自我暴露”“共享性空间中的隐私窥探”“平权性语境中的话语狂欢”“同质化社区中的群体极化”和“拟态化交流中的理性缺失”七种惯习。同时分析指出了一些政府在网络舆论监管中的几大惯习,即“维稳意识下的消极打压”“管制思维下的硬性钳制”“官僚作风下的封杀堵塞”和“地方保护主义观念下的拖延回避”。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建构了保守、继承和颠覆三种类型的网络舆论监管策略,并指出,目前网络舆论场域正以其特殊的运作逻辑和游戏规则迫使政府摆脱传统舆论监管惯习的影响,不断更新网络时代舆论监管的理念和策略,使网络时代政府舆论监管惯习,从“严把关”和“堵为主”的硬性管控转向“巧指路”和“疏为重”的隐性引导。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城市区城空间结构演化驱动机制
研究背景与概念界定
1.1城市区域形成.—城市区域化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毕业论文即其节点区。随着城市发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功能性作用逐渐凸显,经济力量与行政力最的耦合加快了城市化进程[1],同时,现达的交通网络和通讯手段使城市和区域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使城市区域化成为可能。
城市区域化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目标,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地域过程。城市区域化的本质是城市一区域联系的加强,使城市一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随着城市生产与消费高度集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范围扩展,程度加深,使区域形态由平面趋向于立体,区域的运行因子更加多维化.运行方式更加复杂化.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应凸现。
1.2城市区城的概念拼析
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硕士论文而地方化又直接导致了区域城市的协作。这种竞争与协作共同塑造了新的城市景观冈.从而促使城市与区域组成一个复杂的城市区域系统。城市区域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国内外对“城市区域”的研究,在空间上包括城镇密集区、城市群(体)、(大)都市区等不同层次。笔者指的城市区域是以城市体系为骨架,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具有经济关联的和经济辐射的腹地城镇共同构成在产业发展、空间协调等方面具有紧密联系、互相协作的空间网络地域。
这一城市区域概念与国内外研究的都市区概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地理范围来看,“城市区域”比单核心的“都市区”要大,与“大都市区”的概念表述较为接近;从功能联系上看,城市区域更强调对区域化、一体化趋势的动态判段。
1.3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内涵界定
城市区域中每一事物、客体及其相互间产生的运动现象,都会形成一种空间态势,它们在整体中的结合关系便产生一种多重空间[3]。而对各类空间的考察分析,则强调空间结构中各
功能单元间的关联性,也强调各单元动态序列的空间变化。
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在特定的发展环境下,各功能单元(经济活动、城镇等)在城市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空间地域系统和空间组织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与要素流动过程中人类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结果。
城市区城空间结构具有整体性、有序性、时滞性、动态性等特征。区域内各个空间单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集合体。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多种约束下的有序,其结构的形成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且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在相对时间内,它表示一种静态结构,在较长时期内,则表示出一种动态的地域演化过程。
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系统演化
2.,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模式演化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系统分析,职称论文可以发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一般呈现出由单核极化模式一双核整合模式、多核网络模式的空间组合演化过程。
2.1.1单核极化模式
单核极化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范围内以一个中心城市为单一核心、集成城内外各种要素于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并与第二位城市存在较大差异的空间结构类型(图1)。并且,中心城市往往是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管理决策中心、商务中心和研发中心。
在单核发育的初级阶段,主要以空间极化状态主导,促使区城内外各要素向城市区域单核集聚,功能仅辐射区域范围之内;在成长阶段,得到强化的单核继续极化区域内外的要素,但是功能辐射开始超出自身区域而服务于区域,辐射效应开始超过极化效应,逐步提升了单核的区域功能。
2.1.2双核整合模式
双核整合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城内.以近域内已经存在的两个中心城市或者远期有可能发展形成两个都市区为双核、整合互补性资源和共享性资源而形成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对于整体发展水平较快的单核城市区域的空间组合,比较容易发育形成双核整合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
双核整合模式是城市区域地域空间结构系统成长时期的过渡性空间地域组合类型。英语论文在工业经济时期,由于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的转变,导致了新工业城市的诞生,这是出现双核、多核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双核整合型空间地域组合类型向高一级空间结构跨越,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强化;二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形成了多核空间结构系统。
2.1.3多核网络模式
多核网络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内存在多个(两个以上)中心城市、并有发达经济区以及完善有序的城镇群落系统作为支撑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多核网络模式是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形成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空间结构系统成熟阶段的空间地域组合形式。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大城市之间开展更加广泛的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使区域空间结构系统联系和组合形态发生变化,区域空间单元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网络化发展模式。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表现在区域经济的增长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上,当地域邻近的中心城市辐射空间范围出现相互重盛时,必然会走向多核协调与城镇群落一体化融合的空间发展方向气
2.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态演变
通过对典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考察,可以总结出空间结构大体呈现出由放射长廊形态—多轴线引导形态一同心圆圈层形态*反磁力中心组合形态的演化过程。而在特定的地城
背景下发育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可能是上述形态模式的组合或衍生[5]。
2.2.1放射长廊形态
放射长廊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组合形态,一般是由于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沿某种地理要素扩展.如交通道路、河流以及海岸等,城市区域的城镇呈“串珠”状发展形态(图2)。中心城市向外集中发展,形成放射走廊地带,城市区域内城镇沿长廊间隔分布,长廊之间为楔形开敞空间。这种模式的城市区域,要素流动集中发生在中心城市与各个城镇之间。
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得益于现代高速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交通、河流以及海岸成为城市区域的主要通道和发展“骨架”,也是决定城市区域中城镇之间的“距离”,而城市
区域空间的基础设施可以沿放射长廊布局。同时,要素资源在放射长廊进行空间流动—集聚与扩散,医学论文并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从而促进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2.2.2轴线引导形态
轴线引导型空间结构形态是在城市区域内以主要交通基础设施为轴线呈辐射状扩展,空间城镇群体的构成形态为放射珠串状(图2)。这是空间结构不稳定的空间形态,其进一步向心发展将形成圈层型形态。轴线引导空间结构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已经具有若干条对外交通通道,并且中心城市的向心集聚发展已经形成了高负荷、低效能的负面效应。
轴线引导模式的形成机理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此类模式形成于城市区域一体化发育初期,城市职能是一种均质的“溢出”;②因为轴线方向具有交通的便捷性,使城市发展沿着轴线方向的扩展速度较快;③城市不同方向城镇的资源察赋、产业发展特色突出,使得城市职能扩散具有很大的空间方向异质性,导致各扩展轴线的功能趋向于适宜性布局,在整体形态上趋于多向生长。
2.2.3同心圆圈层形态
这种形态的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处于城市区域内城镇群体空间的中心位置,中心城市环绕着多个均质圈层,城市区域空间向各个方向发展。而其他城镇则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在离中心城市不同距离的纵深位置呈同心圆状分布(图2)。在城市区域中,中心城市的圈层化空间拓展与布局是伴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增强而不断进行着的。在圈层布局的墓础上,出现了许多次级中心城市,依其与中心城市和所在区域的联系密切程度,形成了次一级的交通中心。围绕着这些中心,次一级的工业、服务业等获得了发展,从而完善次一级中心城市的功能。依此类推,在城市区域空间范围内,各城镇依托与中心城市的区位临接程度以及经济联系程度呈现同心圆圈层分布形态。
2.2.4反磁力组合形态
反磁力空间组合模式是在离中心城市一定距离处集中培育一个与中心城市引力相抗衡的城市反磁力中心(图2)。这种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之外另辟新城,这种不连续的空间作用方式在空间形态的演变中是由从不连续演化通过相互吸引又发展为连续的过程。
产生跳跃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心城市由于要素的过度集聚,产生交通拥挤,城市空间因土地稀缺而无法扩展,由此产生了集聚不经济。而为了有效地减弱中心城市的绝对凝聚作用,需要培育B(第二位)城市,从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形态与环境的整体优化[6]。
2.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演进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由于城市区域所处的发育阶段的不同,则呈现出不同的功能,依据空间结构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及其高度交织程度的不同使其衍生出指示功能、组织功能、优化功能和载体功能。
2.31指示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直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其对区域整体发展程度和质量具有指示功能。区域经济越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越高,区域城镇密度也越大、空间结构发育水平也越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社会.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城镇之间联系松散,此时区域内的城镇未形成空间结构。进入工业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城镇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产生,同时也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中心城市是城市区域内创新要素高度聚集的空间地域,其创新功能是区域空间结构中最强的,因此,中心城市的创新功能是衡量城市区域功能等级以及整体发育水平的核心体现。
2.3.2组织功能
组织功能是城市区域通过空间结构这一组合形式,把城市区域内的城镇、交通、能源等经济要素连接起来,使各种经济活动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框架内进行。如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对于区域发展起到日益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促进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资源、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及区域要素的整合,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充分提高城市一区域发展要素的利用效率。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其组织功能也不断增强,从而促进中心城市区域支撑度的增强。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建立,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张,整体功能也进一步放大从而使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核心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大。
2.3.3优化功能
优化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具有使区域经济效应最大化的作用,合理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能够实现区域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使区城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将促使中心城市日益严重的“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通过近域城镇发育水平的增强,将促使中心城市产业等功能得到有效疏散,从而使大城市“消肿”;同时,墓础设施空间结构系统的建设也将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形成,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区域的伸展,又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率,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支撑功能。并且,城市区域生态空间结构的形成将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整治,优化城市区域的空间整体生态功能。
2.3.4载体功能
当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育到较高阶段后,其调整与优化将为城市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日益强大的空间载体支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它可以为实施中心城市“退二进三”的城市用地调整战略提供发展空间,为中心城市!换发展新兴产业提供空间支撑。
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地区内城镇发展的互补性和城镇职能共享,同时突出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城镇职能互补、产业互补、资源互补、重大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优化组合。在日益竟争激烈的环境下,空间结构载体功能的发挥将避免重复与浪费,从而加强组合城市的整体实力以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
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映。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有动力的牵引,各种动力在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合力体现为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或扩展。总的来看,导致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的力量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及其地域组合、科技进步、要素集聚与扩散、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制度与规划引导等方面。
3.1资派环境的空间约柬
3.1.1自然环境条件制约
自然环境条件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育的物质基质,也是空间系统运动的自然动力因素。在自然环境条件系统中,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地貌、地形和水文等条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空间层次,这些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组合分布,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发育。平原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团块状(如北京市),山地丘陵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分散组团状(如重庆市),而沿海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上表现为带状(如大连市)等。
自然环境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影响城市区域的产业空间分布。光、水、土等自然条件影响一产空间分布,而地形、地势以及气候条件的适宜性影响着工业布局;同样,河流、气温等条件影响房地产、生态旅游等三产空间分布。城市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将推动区域要家以及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从而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
3.1.2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
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是城市发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基础性动力。资源分布范围广、相互组合良好、位置和交通条件好的地域,便于资
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城市区位的选择,进而会促使城市及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并带动其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强度进一步增强。
区域内自然资源要素是城市迅速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前提条件,同时,资源的地域分布状态也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资源集赋的不同,导致不同资源开发利用的区位指向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影响着城市区域形成发展的空间结构类型。如我国东北地区依托煤炭、铁矿等资源的开发,在铁路及沿海港口形成了一批近代城市,如鞍山、抚顺、大庆等城市,同时,特殊的资源地域组合也促进了东北地区特色城市体系的形成,东北多数城镇都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交通通道建设的区位选择也由资源案斌与组合差异决定。由此可见,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组合开发是区域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性动力。
3.2技术进步的支雄效应
3.2.1交通技术的创新驱动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改变粉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家是空间地域的联系关系与作用程度,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域的空间可达性。在交通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空间可达性随交通技术的创新而变化,在某一特定时间,交通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提升将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交往的便捷程度的提高,即交通技术创新决定了区域的空间可达性。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在交通技术创新背景下,始终遵循由单一化向复杂化转变的增长方式。新技术支撑下的新型交通通道牵引人口、工业向远离中心的方向与城镇发展,随着发展轴的极化及其不均匀分布,原有的环状空间扩展格局被打破,代之以轴线模式以及网状模式等空间结构形式。随着城市区域交通网络的不断分异,主要放射线间可达性较差区域不断得到填充,地域活动的均质性逐渐形成,表现在空间形态上,极化结构、轴线结构消失,城市区域空间一体化格局日益形成。
3.2.2信息技术的作用机制
信息技术作为对空间结构的作用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门:①联动效应。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区域的发展呈,现一种联同共进的趋势,在城市区域空间上表现为信息空间的扩展与城市区域空间延伸的复合。现代信息通道的布局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发达的城市及连接各城市的交通走廊;②衍生效应。信息技术的进步会不断促进城市及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如移动通讯的发展使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变得更有吸引力,促进城市与辐射区域以及各城市之间经济交往日益紧密,从而强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整体效应的发挥。
信息技术创新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分散与集中。信息技术使以大集聚为特征的传统都市模式得以改变,城市郊区以及中心城市附近特色城镇的吸引力不断上升,促使中心城市功能实现大规模的空间梯度转移,进而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化。同时,由于通讯和交通方式的进步,将促使区域内其它城镇也将依托其自身的优势承担不同的区域功能,城镇之间的联系将更为密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将由单一中心向多中心结构演化。
经济效应的推动下,联系密切而且接受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便利的“优区位”地区城市之间以及相互辐射区域之间将形成的互动整合发展的态势。依托交通通道的载体作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会逐渐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整合,进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
当集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会出现集聚不经济,此时扩散效应将逐渐发挥其重要作用。随着扩散效应的不断增强,城市区域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将呈现出合理化的空间流动,长期的要素与产业的扩散会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进而会促进城市区域其它功能空间以及各城镇整体发展质量的提高,从而带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网络化联系的形成与作用强度的提高。
3.3要素集聚一扩散机制
3.3.1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方式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合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含了要素的空间聚集,而且还包含了要素的空间扩散,它是空间聚集和空间扩散这两种运动形式的藕合。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主要内容是人口、资源、资金等.这些要素的集聚与扩散过程就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影响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的集聚与扩散是经济和人口分布的空间动态变化倾向。但这一过程相当复杂,往往在集聚过程中有扩散,在扩散过程中有集聚,其主要倾向因地因时而异,并随一定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而且由集聚或扩散过程所引起的空间密度、形态和结构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呈现出多样化。集聚的发展和高度的集聚化,会导致集聚的扩散。因此,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发育程度直接受制于“集聚力”和“扩散力”。而这两种力的强弱与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强度密切相关。
3.3.2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效应
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将引起区域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造成地区空间极化的重构和区域内部关联及区际联系的序列重组。集聚经济的形成和变动是由微观主体(居民、厂商)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经济要素在城市区域空间配置所决定的,在集聚
3.4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
3.4.1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模式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方式是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在社会经济系统运动上的外在表现法则,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直接动力。产业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方式等则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的空间地域扩展的速度、规模、方式等,进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
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形态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与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农业经济社会.由于产业经济增长总量较小,关联性弱,所以,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量就弱,空间结构演进较慢;在工业经济社会,以资源为依托的大工业经济增长总t较大,关联性强,所以,空间地域扩展规模较大,空间结构演化速度也较快;而在信息经济社会,以知识信息资源为依托的现代产业系统,对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更强,出现了网络化空间结构趋势,从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更新和重塑.加速了城市区域的整合演化进程[8]。
3.4.2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
产业结构整合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产业结构整合化是产业要素、部门结构重组、一体化发展过程,产业结构整合化将促进产业的聚集与规模效应的发挥,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功能的调整与优化。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以产业联系为纽带,通过空间政策调整在城市区域内发展成职能相对突出的空间组团,形成主核带动下的多中心城市区域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知识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留学生论文产业结构知识化,就是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体系,形成一种“技术生物链”,[9]。对于城市区域己有的产业发展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的建立,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网络体系。同时,现代新型产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拓宽了中心城市的空间辐射范围,而“硅谷”型卫星城镇是城市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区位的主要选择。由此可见.现代产业的空间扩散强化了城市区域节点城市间合理化的功能布局,进而促进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3.5制度创断与规划引导
3.5.1制度创新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是由市场担纲主导的过程,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还无法排除政府的作用。政府通过区域范围统一的制度建设,保证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城市区域经济保持常态运行,从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如对城市区域空间土地制度的统一建设,城市区域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使区城各项功能空间逐渐按地价合理安排,从而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生重组并形成城市新区或新型城市。
城市区域的制度创新使城市一区域之间的要素转移更加顺畅,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间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得以顺利进行,加速空间协调发展。城市区域统一的制度建设,将加速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支撑。同时制度与文化融合将有利于城市区域空间管治与协调,实现区域的整合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变。
3.5.2规划引导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自组织的演化过程[10]。气但在这个过程中,也离不开人为的调控与引导。而空间结构调控主要是通过城市区域的规划和管理来实现。规划指向主要是离心化与向心化相结合的引导。在城市区域,规划要求强化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包括城市区域各级中心、次中心的规划布局协调等,产业与基础设施网络等在城市区域内部地域空间上实现合理配置,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
规划引导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欧美一些国家城市区域发展过程的考察发现,这些国家针对区城空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对城市区域采取了一系列规划调控,如开展区域规划等,对于强核心的城市区城,主要采用“分散化集中型”等形式来构建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框架,如莫斯科城市区域的空间规划,通过规划新的次级中心和开敞空间,促进了单核心向多核心的空间结构转变,进而促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综上所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工作总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作用机制模式如图4。
4结语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区域空间网络组织以及空间结构的增长原理。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于区域内的各个城镇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城镇空间分布形式,其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外部各种力量祸合的物质空间反映。
虽然城市区域空间研究受到学术界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工作,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使实践工作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通过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路径进行系统研究,并总结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模式.将会为城市区域空间系统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同时,对指导新时期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规划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当然,为了保障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进及其功能的不断增强,还应该强化对空间结构的调控,根据城市区域空间要素单元相互作用的阶段和状态,通过利益机制,采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系统运动进行有目的性的干预和影响,以实现空间结构要家与系统的有机辆合、结构与功能的相互促进、阶段与状态的高度统一,使之最终按照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运动的客观规律演进。
参考文献
[l]李诚固等.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变化趁势研究[J]人文地理,2004.50~54
[2]陈修箱.空间结构重构的效应及地域性策略[J].时经科学,2003[6]:39~42
[3]段汉明.西安城市地城空间结构发展框架和发展机制[J].地理研究,2002[5]:627~634.
[4]份传新.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142一146.
[5]陈修箱.区城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经济地理,2003(4):445一450.
[6]钾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田[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丈,2004,166~171.
[7]媒士谋等.中国城市样[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41~42.
[8]朱玉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演变关联研究[J].人文地理.2001.84~81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混乱与无序、放纵与极化、极端自由思想等问题,根据主体间性理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予以矫治:在网络道德教育目标上以培养具有“人类和谐”观念的人;在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上要教学生学会宽容;在网络道德教育实践观上从“对象化活动”到“交往”。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人类进人了全新的网络时代,出现了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社会的网络社会,甚至有人夸张地形容今天的社会是“无时不网、无处不网、无人不网”。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和工作方式,人们不仅生活在现实社会,也生活在网络社会中。
毋庸质疑,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空间和更广阔的平台。但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大学生正处子人生观、价值观、民族文化意识形成的阶段,网络上不同的民族观、价值观、宗教观、道德观强烈地交织在一起,对大学生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思想上的冲击。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和宣传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网络及网络道德的概念与特点
网络就是一群通过一定形式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信息交流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私人信息交流工具,也提供了一个更快捷、更经济、更有效、更直观的公共渠道和途径。网络信息交流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在信息交流系统上具有开放性和广泛性;在信息交流资源上具有分散性和共享性;在信息交流活动上具有协同性和实时性;在信息交流表现方式上具有交互性和综合性。
网络道德是指对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的伦理准则。网络道德不仅适应新的生产方式,也产生于人的社会需要:一方面,网络道德是规范人们网络行为的外在社会需要;另一方面,网络道德是网络主体提升和发展自己的内在精神需要。
网络道德是适应网络这一虚拟社会而产生的,它不同于现实社会道德,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多的自主性、自律性。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现实社会道德能够发挥较强的作用。而在网络社会中,没有统一的非常严格的中央控制与管理中心,每个节点都是中心。同时,由于人的音容相貌都转化成了二进制的数字,每个人仅仅是一个“符号”,这使得现实社会中的道德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效力。为此,网络社会要求人们“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维护网络道德。
(二)更大的开放性、多元性。在现实社会中,由于通讯工具、区域环境的限制及文化价值观念、、政治态度等的差异,人们之间还是很难及时沟通。而网络打破了人们以往交往的“时滞”、“地限”,使得整个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从而相互融合。
(三)更强的普遍性、全球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伦理道德、文化观念,但也具有共通性、普遍性。一方面,一些落后的、无聊的、非人性的、的道德规范将受到各方面的激烈抨击;另一方面,一些合理的、先进的、代表时展趋势的道德规范与道德行为,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与仿效,形成了普遍的、全球性的道德。
二、主体间性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主体,马克思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主体指的就是人,客体就是主体人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主体是一个关系的范畴,只有发生了主客体关系的地方,才有主体。
所谓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主体性积淀和涵盖着全部人性,也是一切人类思维创造活动的源泉和归属。主体性是一个关系概念,是只有在关系中才具有意义的属性概念。主体不仅与客体发生关系,更是生活在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中。因此,主体性不仅包含着主体对客体的属性,也包含着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属性。
所谓主体间性,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它超出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模式,进人了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模式。它超越了单一主体性的“唯我性”困境,走向了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新阶段,是建立在关系基础上的新主体性。主体与主体之间不再是认识与被认识、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在语言共同体中通过对话形成的相互理解的关系。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平等合作,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对话性与开放性:即主体间性中的任何一方主体都向其它主体开放,与其他主体展开对话;沟通性与交互性:即各方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沟通;非构成性与实践性:即主体与主体之间不是一种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是在交往实践中形成的平等主体;共在性与现实性:即每个人都是一个主体,这些主体共同存在于一个现实的生活世界中。
三、主体间性与网络道德教育的关系
道德是一种主体间性,它一方面追求个体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又追求自我与他我的和谐与圆满。主体间性与道德之间具有同构关系。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规范,它是以主体间性为本位的。道德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活动。网络主体本质上是一类由网络交往而联系起来的群体,只有在相互交往中,网络主体才获得其现实性。网络主体必然是交往中的人,其理性并不在于是否虚拟自身、超越自身、设定自身,而在于是否用“交往理性”去虚拟、超越和设定。网络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也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活动。
(一)网络道德是主体间性共识。网络道德是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是主体与主体之间达成的共识。没有主体间性共识,就没有网络道德规范。规则的同一性取决于规则的主体间的有效性。离开了主体间性,就无法知道某人是不是在遵守一条规则。
(二)主体间性是网络个体道德发生的依据。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个人才能发现自我的局限和不足,然后反思自我,端正心性,提升精神。网络个体所承认的“规范”都是各个个体之间基于理性的“共识”。因此,个体道德的发展就是个体在与其它主体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实现的。个体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意识到他人的思想、情感,产生移情,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看问题,从而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和角色体验,拓宽自己的道德视野,重建自己的伦理网络。
(三)网络道德教育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网络道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或实践活动,它与道德教育一样,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鲜活的生命存在,是有着思想、情感和意志的完整的人的存在。道德本身就是出于人性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的主体性、自觉性的体现。网络道德教育是指在教育者的价值引导下,通过网络这个中介,使受教育者自主建构的活动。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自觉的主体。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就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活动。
四、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表现
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混乱与无序。由于网络具有自由、平等且信息量大等特点,必然出现了多元价值混乱、道德行为失序、人格异常失控,过度追求消费主义、过度追求快乐享受,迷恋、享受刺激、崇拜自我……这种网络文化必然使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理想无法在网络社会真正实施;语言霸权、强势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等旧思想在新世纪的网络疆域里任意穿行。
(二)放纵与极化。虽然网络给网络主体提供了一个新型的精神家园,但是,网络主体的精神状况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自我放纵。精神孤独与生活紧张始终是当今社会人的心理症结。人机交往为那些变动不居的个体培育了随意选择的、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予支持的亲和关系,在追求这种关系过程中,从放纵到极端化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极端自由思想。传统的等级制在网络社会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崩溃瓦解。大学生浪漫不羁、个性张扬却带有茫然的漂泊意识,在网络这个基本不存在“权威”的社会里演变成了极端自由的思想。这进一步加速了情感的败坏。
五、主体间性理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在网络道德教育目标上:以培养具有“人类和谐”观念的人。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时代,这是一个以新科技革命、知识革命和后工业文明为基础的高度交往的社会。多元主体彼此之间的对话与冲突将构成新时代的主题,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性的经济和文化正在加速形成。网络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更使得每个人都生活在网络的世界中,成为信息地球村的“村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借助于信息高速公路,可以超越任何时间、地域的限制。交往的范围普及到全球各个角落,交往的速度缩短到顷刻之间。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张由他们自己编织而成的四通八达的大网。在这张大网中人们展开了各种对话、交流和沟通,并在交流中扩大着自己的视野,丰富着自己的生活。在交往中人们彼此相互了解,走进对方,达成共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伦理危机更是把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人们己经越来越强地意识到人类的命运己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各种环境问题、生态问题都不是一国所能解决的,而必须靠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人与人休戚相关,共同利益己经呈现于相当多的领域中,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对话意识增强,“形成共主体与普遍价值的时刻已经到来”。
因此,网络道德教育要培养一个具有“人类和谐”的人。这种和谐是在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的融洽无间的关联中生发出来的,是承认自然、他人、他物与“我”一样是一个有自身目的的主体间性存在。他不仅在存在境遇上与自身、他人、自然融为一体,而且认识到自己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守护者,他人不是“我”实现目的的手段,他人与“我”一样就是目的本身。我要成为我,必须是他也成为他。因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的存在中,个体是不完整的,完整的人体现于生命和精神的对立和统一性之中,体现于人与人的内在关联之中,体现于人与世界的关联之中。
(二)在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上:要教学生学会宽容。人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个体。网络上的每一个个体,其基础也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着眼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体间性表现为一种宽容的意识。因为在“主一客”对立的关系中,作为主体的“我”把其他人视为“它者”而予以消极否定,具有排他性。而主体间性是把交互的双方都作为主体,主体间体现的是一种“我”与“你”的平等关系。人与人之间由于世界的多元、认识的多元、价值观念的多元及人的多特性已导致了许多的差异,尤其在网络这个自由、平等的世界里,要使人际之间体现出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更需要一种真正的宽容意识和宽容精神。可以说,没有宽容就没有平等。
1、宽容及宽容的价值。宽容是以多元为依据的。没有多元、没有差异,世界是统一的、一致的,人就不可能产生宽容的意识和要求。正是由于存在着多元,在多元中为了使每个存在保持它的本真,我们才需要宽容。可见,宽容是多元时代保持事物独特性的保证。宽容意味着对世界差异性存在的认可,意味着对价值多元主体的承认、尊重和平等看待,意味着对不同事物个性化理解的合法化,意味着对非主流的、不守成规的观念行为的容忍,对挑战甚至反对自己的观点的容忍。但宽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
宽容是主体间性的深层品质。主体间性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自我”把“他人”视为平等互动的主体,既把“自我”作为目的,也尊重他人的“我”;既把自己的生命和权力看得极为崇高,也不能为了自己损坏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同样要把他人的生命也看得神圣不可侵犯。它超越了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压迫和排斥,而倡导主体间在交往中实现平等的对话、理解、移情和体验,达成一种“视界的融合”。主体间性把交往、对话和理解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在这样生存方式中自我中心化结构得以消解,个人的生存获得了开放性,也使得建立在开放性基础上的宽容意识得以形成。
宽容是网络“自由”、“平等”、“民主”存在的保障。网络世界是自由的、平等的、民主的,但却不是个体的绝对自由,不是个体可以任意谩骂、不负责任地低毁别人,而是应该建立在尊重他人、认可他人的基础上的。自由是生命的本质要求,但现实自由不是单子式的自由,而是受到他人的影响和制约,即必须在生命个体之间的关系中体现自由。自由、平等、民主都意味着对他人的发现和认可,而真实的人性是多方面的、有差异的,所以,认可他人、尊重他人,就意味着对差异的容忍。在此意义上,宽容也是维护网络“自由”、“平等”、“民主”的保障。
2、学会宽容。(1)要消解自我中心,把自己从“巅峰”解救下来,看作普通的一员,当作主体间的普通一员,承认个体认识的局限性和有限性,把自己和他人摆在相同的地位,没有凌驾他人的资格和能力。认识到自己的有限,等于看到他人不可取代的作用,宽容的意识就会油然而生。尤其在网络这个社会约束力相对薄弱的地方,网络的各个个体更应该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消解自我中心。
(2)要承认他人的价值,形成开放的心态。世界不只是“我”的,也是“你”的、“他”的,是“我们”的,我们“共同”拥有“一个”世界。但对世界的认识,“我”是“我的”认识,“你”是“你的”认识,“他”是“他的”认识,“我们”又拥有“不同”的认识,这恰是每个人不同“个性”的展现。但同时要注意,每个人的认识既有价值,又都有局限。“我”的认识并不比“他人”的认识高明,而凌驾于“他人”之上。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和尊重每个人的价值,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蔑视、侵害、压制另一个与自己有同样躯体的个体。
(3)要尊重、理解他人,构建平等的交往关系。宽容是主体间性在人际之间关系的延伸和表现,换言之,宽容产生于主体间的交往关系,真正平等的主体间性体现为交往中的“我一你”关系。这种交往关系不仅强调交往双方是平等的主体,而且更强调“我”与“你”都作为完整的生命“融人”到交往之中,实现精神的“沟通”、“相遇”和“共享”。平等的交往不仅需要形式的平等,而且更需要内心的平等。这种内心的平等必须由尊重、理解来保证。交往的双方只有相互尊重和理解,通过角色换位,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才能够相互宽容。
(三)在网络道德教育实践观上:从“对象化活动”到“交往”。长期以来,我们对“实践”的认识都定位于“对象化活动”。比如,实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这些“实践观”揭示的都是主体对客体的单向规定。虽然有学者克服这种单向性,又提出了“实践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动而双向的对象化过程,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统一”,但追究没有跳出“主体一客体”的两级模式,把实践活动仍然等同于对象化活动。
对象化的实践观,深深地支配着对“教育实践”的认识。教育作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都是以“主体一客体”的关系为思考框架的,其中的主体是一种单子式的个体,与个体主体相异的“他者”则被当作被动的客体。这种“对象化活动”的实践观,造成的只是一方的主体性。这种对象化的教育实践活动观都无法突破主体的封闭性,难以找到实现主体间性的逻辑出发点。
交往与对象化活动不同。对象化活动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占有”关系,它是单一的主体对客体的占有。交往是社会性的交往,它是社会中主体与主体间的社会——实践系统的实现。交往反映的不是主体——客体关系,交往的双方,不存在纯粹的客体,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它们塑造的不是对方,而是相互间的关系,通过对相互间关系的塑造而达成共识、理解、融合。因此,交往意指一种主体间的关系或者一种内在的相关性。
主体间性通过主体间的交往来实现,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交往”的教育实践观的转向,才能将教育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从“人与物”的关系中解救出来,以“主体一主体”的关系取代“主体一客体”的关系,这种主体间的关系,将自我与他者同作为主体,在交往中既有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有对对方价值的尊重;既把自己当作主体,也把他人当作主体,主体间通过中介物的交往,达成共同的认识。所以,主体间的交往关系是“主体——中介——主体”的模式,它是“主体——主体”关系和“主体——客体”关系的内在统一。培养具有“人类和谐”观念的人,需要有一个持续的探讨、训练和教导的过程,它只有在人们具体的网络实践中才能形成。或者说,作为人们对自身网络实践活动自我思考、自我反思的具有“人类和谐”观念的人,绝不是可以由外在力量直接的有意识地建构起来的。它应该是在网络主体对网络技术及其运用的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观念和品质。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新时期对大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序言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现状,引导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健康发展,本人于2009年5月,做了一次“高校大学生消费文化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喜亦可忧。如何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大学生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热点和新问题。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并且伴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跨国公司的登陆和国外媒体(如电影、电视)的进人,西方的实用主义观念和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冲击和影响,处于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生活也发生了急剧变化与转型。
大学这几年,大学生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特别想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成熟。他们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展示青春的活力,显现自我的能力与价值,以便在注重经济价值的现代化社会中引起公众的刮目相看,获得更多脱颖而出的发展机会。在调查中,有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在发展,消费是动力,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愿望,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大学生消费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生活,还可以以消费促生产,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在充分肯定大学生消费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在消费中的一些偏差,如:不善于理财的赤字消费,靠借贷维持而不计偿还能力的超前消费,高于家庭或负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费,偏信广告的盲目消费,追求虚荣的炫耀消费,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只求和别人一样的攀比消费,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费等。
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文化需求,既要适当满足,又要积极引导。不满足大学生的消费文化需求,可能会使市场经济由于少了这支旺盛的消费力量而失去活力,甚至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健康。而不作引导,又容易使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滑入消费误区,同样
影响他们学习和健康成长,影响他们科学、文明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形成,甚至会使他们的人生观和人格发生扭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做好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引导工作。
一.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数据
调查目的:通过分析大学生消费结构,对商家的细分市场定位提供参考
调查采样地点: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周边地区
调查时间:2009年5月1日——2009年5月3日
调查问卷:共发问卷250份,收回216份,回收率达86.4%
根据调查结果,生成以下报告:
下面是通过本次调查得出的一些详细数据。
1.家庭平均月收入。经调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占18%,1000元~5000元占66%,5000元~10000元占12%,10000元以上4%。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2%,来自农村的占98%。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96%来自农村的占4%。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于农村,我国的城乡差别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城市。该数据与中国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绝大部分中国人家庭夫妇月收入为2千元~5千元,贫困家庭与特别富裕家庭都是少数。一般来讲,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每月消费支出较少,而特别富裕家庭大学生的生活可能较奢侈,比如有的学生在校期间购买了20多万元的轿车。
2.月平均消费金额。月平均消费金额500元以下的占8.5%,500元~1000元占73.5%,1000元~2000元占13%,2000元以上占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金额为500元~1000元,每月消费金额超过2000元的只占5%,社会上一些舆论认为大学生代表着高消费,代表着奢侈浪费的看法是片面的。
3.每月的生活费。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51.5%,感觉不够花的占42.5%。可见接近一半的当代大学生用钱缺乏计划性,缺乏理财能力。感觉月月有余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69%,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刚进校门时消费项目较少。而感觉钱不够花的学生中,大一至大四学生分别占16%,6%,44%,34%,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消费项目逐渐增多,大三时恋爱的学生多,感觉钱不够用的学生比例最高。
4.消费方式。大学生在消费时选择能省则省的占11.5%,有计划消费的占6.5%,想花就花的占36%,选择其他的占46%。可见许多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比较随意,缺乏计划性,所以导致钱不够花。
5.每月的饮食开支。每月饮食开支在200元以下的学生占8%,200元~400元占37.5%,400元~600元占41.5%,600元以上占13%。每月饮食开支在200元以下意味着每天的饮食开支只有6元多一点,在目前学校食堂一个炒肉3元钱左右的条件下,意味着这样的学生每顿饭只能打一个菜,每天只能吃一顿肉。而每月饮食开支在600元以上的学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几乎天天买饮料喝。
6.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7.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在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中,选择50元以下的占12%,50元~100元占4.5%,100元~200元占15.5%,200元以上占22%,另外46%的学生回答没有恋爱。由此可见谈恋爱的学生,每月在恋爱方面要比其他学生平均多支出100元以上。
8.平均每月电话费。平均每月电话费支出在3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1%,30元~50元占7.5%,50元~80元占43.5%,80元~100元占32%,100元~150元占10%,150元以上占6%。大多数大学生的电话费支出在50元~100元之间。少数学生远程恋爱,煲电话粥,导致每月话费在150元以上。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提出的有关建议
(1).给高校的有关建议: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三)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四)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人才。
(2)给在校大学生的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3).给高校附近及相关商家的建议
⒈为避免各大院校统一购书乱收费之嫌,国家明文规定,不强制学生通过学校渠道来统一购书,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班级集体在外书店订购,价格按8.5折。我认为这便为书商、网络书店提供了良机,如果在开学之际,书商能够去各大院校通过学生会主动联系采购,并且能够折价更低一些,势必会赢利不菲并能最终实现学生、商家互利互惠。同样,各大网络书店在这方面也尚需改进,其渠道不够透明,信息不够明确,这便严重阻碍销售。
⒉通过调查,可看出大学生对日用品的消费尤其是洗发水的消费比例很大。各大洗发水商家应注意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并更侧重于自身产品的差异化,特殊化,比如生产有利于清醒大脑,集中精神的洗发品牌等等。
⒊在一个地区的各大院校周边开设连锁快餐店,提供专门针对学生的特色饭菜,并凭借良好的快捷的服务,干净卫生的就餐条件必能赢的广大学生的青睐。
总之,大学生群体消费市场在逐渐扩大,人们对其关注也逐渐提上日程。因此,大学生消费市场定将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各企业、商家应深度拓展其消费市场,抢得先机。
附件: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问卷
第1题1.您现在所在的年级?(必答)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第2题.您平均一个月用去多少生活费?(必答)
A.300元以下B.300—500元(包含500元)C.500—1000元(包含1000元)D.1000-1500元
第3题3.您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什么?(可多选)(必答)
A.伙食B.交通、通讯(电话、上网)C.购物(服装、饰品)D.学习费用(书籍)E.娱乐
第4题.您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必答)
A100-150元B150-200元C200-250元D250-300元E300元以上
第5题5.您平均每月的伙食费(包括零食饮料)为多少?(必答)
A200以下B200-400C400-600D600元以上
第6题6.您平均每周上网的费用(必答)
A.10元以下B.10-30C.30-50D.50以上
B.
第7题7.您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为多少?(必答)
A20元以下B20--40元C40-60元D60-100元E100元以上
第8题8.您平均每月的交通费为多少?(必答)
A30元以下B30-50元C30-40元D40-50元E50-70元
第9题9.您平均每月的手机费为多少?(必答)
A20-30元B30-50元C50-80元D80元以上
第10题10.若您拥有电脑,其价格为()元(必答)
A.3000-5000B6000-7500C8000-9000D10000以上
第11题11.您家庭月收入多少(选答)
A.1000以下B1000-5000C5000-10000D.10000以上
第12题12..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自己填)
参考文献资料:
[1]张立彬:大学生消费道德亟待关注[N].光明日报,2002-1-30
[2]赵柒斤:大学生消费迈向多元化[N].安徽日报,2005-8-24
[3]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大学生消费文化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①侯玲,王洪斌
[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新起点——“十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报告[R].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5]维普资讯
[6]李守信.消除认识误区积极化解大学生毕业“就业难”[J].中国高等教育,20O3,(5):
[7]江吴.大学生就业难现状扫描[J].记者观察,2OO3,(1):7—1O.
[8]吕东伟.从新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3,(3—4):8—11.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范文5
关 键 词:金融企业;集群;金融演化
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6)05-0023-02
一、金融企业集群现象的兴起
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采用企业间协调的方式来组织交易和生产活动,从最初的少数几家银行的集中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兴起再到今天各种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和业务外包,集群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大量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集聚在一起联合提供金融服务,共同利用信息、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金融人才的培养也随之集聚。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以伦敦、纽约、东京为代表的三大国际金融集聚区。如伦敦已拥有18%的全球银行借贷额、33%的全球外汇交易额、60%以上的全球股票成交额,以及决定世界黄金价格的黄金市场和世界第二大金融期货市场。目前三大国际金融中心集聚了全球外汇交易量的60%、国际银行贷款的40%、国际债券发行的3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新兴的国家和地区,如泰国、新加坡、香港,也出现了明显的金融企业集聚趋势。如新加坡在20世纪90年代就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亚洲美元市场、鼓励证券期货市场建立等措施吸引大量的金融机构集聚。目前,新加坡已有各类金融机构600余家,其中银行114家,投资银行53家,保险公司132家,保险中介公司60余家,基金管理公司95家,证券公司61家,期货公司32家,财务顾问53家,逐步明确了其亚洲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香港地区借助于其得天独厚的历史因素和区位优势,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银行中心、亚洲第二大基金管理中心、世界主要的黄金交易市场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香港目前拥有金融机构210余家,其中70余家为全球100家最大型银行,其资产总量已达到71 378.16亿港元。伴随着金融企业地域集中步伐的不断加快,地区性的金融企业集聚格局日益明朗。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内的金融机构集聚现象也是风起云涌。北京的金融街已经成为国内金融企业的集聚地,那里聚集了以“一行三会”为核心的国家金融决策机构和众多的金融巨头,目前金融街的金融资产总量占全国的60%以上,金融企业运营总资产达到13万亿元,控制着全国90%以上的信贷资金和65%以上的保险资金。上海陆家嘴CBD的金融机构也是济济一堂。国内外600余家金融企业聚集于此,一批新兴的金融机构,如全国性商业银行业务运营中心、基金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纷纷落户上海,各类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合作逐步加深,金融企业的综合经营趋势初露端倪。同时,上海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列为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出台了包括对入驻金融机构总部进行专项资金资助、对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进行适当奖励、扩大对外开放、建立银行卡集群效应基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力争把陆家嘴建成国家金融改革先行试验区和金融资源集聚高地。深圳依托其开放的经济政策、毗邻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区位优势,也迅速发展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金融企业的集聚地。深圳立足于区域金融中心的建立,通过充分发挥金融企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金融机构生产效率的提升。随着沈阳金融贸易开发区建设进程的加快,沈阳正在稳步向东北金融中心的目标迈进,目前已集聚了60多家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其集聚效应和对外辐射效应初步显现。截至2005年底,全球范围内已形成约220个层次不均、功能各异的金融企业集群。
二、我国金融企业集群产生的动因分析:金融演化视角
金融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不断演化、联合行动的结果,其演化会经历一个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且结构功能不断得以提升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从根本上说,金融企业集群的产生发展是金融业由低级到高级、由形成到逐步完善、成熟的不断演化的结果。而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金融企业集群发展的持续动力。
(一)金融功能的不断演化扩展需要金融企业通过集群提供联合服务
金融的发展过程可以理解为金融功能的逐步显现、扩展、提升、深化的演进过程。金融功能的发展是分阶段、分层次,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历史过程。在金融的萌芽时期,金融范畴的形成是以货币为标志的,金融体系主要通过货币形式的价值运动促进整个经济过程的运动效率,这时的金融功能只是简单的表现为金融服务和中介等基础功能。在金融基础功能不断演化、成熟的前提下,金融功能进入了以资源配置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这一时期金融发展迅速,经济中的货币化程度和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源配置越来越主要由金融手段来进行,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由隐性逐渐变成金融的显著特征,金融发展进入了以资源配置为主要功能的金融主导功能时期。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金融获得了空前发展,金融对经济的渗透性进一步加深,经济过程中的价值运动更加广泛的由金融活动来完成,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逐步扩大,金融的方式、手段以及金融活动更加丰富、发达,金融效率大幅提高。这一切使得金融功能的实现有了很多的选择,金融业在上述功能完善的基础上承担了风险分散、宏观调节等派生功能。这样,伴随着金融功能的逐步演进,金融体系越来越复杂,金融发展程度越来越高。而金融功能作用的发挥是以一定的机构为载体的,在金融功能逐步扩展的情况下,单一金融企业由于其资产专用性程度较高无法满足金融效率提升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因而需要一种功能更为全面的组织形态来适应金融功能演进的要求。同时,由于金融机构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即使是提供同一产品的金融企业也由于各自的知识生产和配置路径不同而积累了各自不同的能力、经验和技能。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一体化进行多元生产的成本特别是不同能力之间的磨合成本是昂贵的。因而在金融企业能力不相似但存在互补的情况下,通过企业集群的形式来进行金融交易,使不同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特有的生产要素结合要求和经营流程路径以及资源管理禀赋进行生产,最终能够形成各自特有的知识能力和核心能力,有利于企业吸收更多的知识进行创新,进而形成范围经济。
(二)金融企业集群是金融产品复合化趋势的产物
随着金融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金融业逐步由单一产品和服务向多元化方向演化,出现了多样化的特征和趋势。首先,金融产品形式上出现了多元化。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人们投资意识的提高,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正在被创造,比如资本期货市场、资产证券化等工具的出现。这些产品的出现既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又是各金融机构不断合作的结果。其次,金融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性。一方面,客户需要实现快速、方便的资金转移、资金更大程度上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由于金融产品和货币资金直接联系,而交易的频繁性要求一笔资金在不同时间以不同的金融产品存在,这在客观上对金融机构能够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提出了要求。第三,金融产品供给者获取“租金”的利益驱动。金融企业在自身利润最大化和内外竞争压力的推动下,有动机通过同一种金融产品构成不同的业务,实现金融服务的跨线提供,进而获得更多的额外收益。金融产品复合性特征的强化,得益于金融商品市场化的急剧扩张以及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对金融企业提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企业集群从根本上说是复合性金融产品趋势强化的根本要求。当前的银行业务外包、银信合作的出现充分表明金融机构已经加快了跨线提供服务的步伐。
(三)金融企业集群是金融产业演化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
根据产业成长的一般规律,金融产业的成长演化过程也可以分为形成、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业的地位由区域经济的伴随逐步演变为经济发展的核心。
在金融产业发展的形成时期,金融产业的成长是伴随着产业集聚①的发展而出现的。在产业集聚过程中,各企业出于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需要通过金融产业来提供支持。由此,金融逐步成为传统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门。但由于受到自身成长能力的制约,此时的金融产业仅被定为服务、中介、工具,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微不足道,它是依附于其他产业而存在的。此时的金融产业与低层次的金融功能相对应,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尚处于附属作用。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产业进入了相对成熟阶段,逐步在区域经济的产业机构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动力性条件和主导力量,成为推动主导产业集聚的启动器和神经中枢,此时的金融产业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种较强的支撑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产业的数量、等级以及布局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成熟,金融产业跃升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金融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强大的渗透力和推动力,金融产业凭借其强大的“极化效应”引致了大规模的资金流动,表现出独立运动的地域运动特征。在这一阶段,金融业跃升为经济的主导,成为“撬动经济的杠杆”(白钦先,2001)。此时的金融资源突破了地域限制,金融产业内部之间的交易日益频繁。这促使金融资源在某一时间和空间节点上实现了规模集聚,从而产生了整合资源的要求,最终凝聚成金融企业集群。
(四)金融企业集群是金融机构自身演化的高级阶段
与金融功能的演化相对应,早期的金融基础功能是由单一的金融机构来提供的。伴随着混业经营趋势的日益明显、金融功能的日趋多样化和金融需求的日益复杂化,单一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各金融企业迫于竞争的压力,纷纷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光大集团、中信实业等为代表的纵向一体化组织的蓬勃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在满足消费者金融产品需求、解决投资不足等问题的同时,获得了与专用性资产相关的所有权,促进了复合性金融产品的产生。但金融控股公司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资产专用性较高、容易产生关联风险,由此使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也随之加大,同时金融控股公司自身强大的组织体系增加了其在市场运作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因而更需要通过集群来组织生产,降低交易金融产品的成本。金融企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市场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中介网络组织,通过其空间上的集中,能够充分发挥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效应,进而能够呈现出集群中金融企业生产效率的整体优势。因而,与传统金融企业组织模式强调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从个体内部自身寻找和培育竞争能力不同,金融企业集群作为一种虚拟组织,更强调专业化分工条件下的群体竞争、合作与互补,强调在竞争、合作与互补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结束语
伴随着金融、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新月异,金融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这对我国金融业来说既蕴含着机遇,又产生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业务领域,我国各金融机构的合作远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同业存放、同业授信、同业拆借等领域,加强合作,实现资源、业务等高层次的共享与拓展,积极创新和探索跨市场、跨组织的复合性的金融产品是我国金融业进行综合化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金融企业集群作为世界范围内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也由此成为我国金融企业不断实现行业整合、进行产品创新、提高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同时,作为一种提供复合性金融产品、服务和交易的中间虚拟网络组织,金融企业集群的存在是金融功能完善化、金融产品多样化、金融产业成熟化、金融机构高级化的演化结果和必然形式,具有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自组织特征。随着金融业的不断演化和日渐成熟,其发展原因将呈现出综合性和复杂性。尽管金融企业集群的形成是一个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过程,但是适当的采取他组织措施,也将有利于加快其形成。我国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决定了在金融企业集群产生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较高的体制约束与路径依赖。因而,通过对金融企业集群这一新生现象的深入研究,进一步解释其产生的本质原因,引导和培育我国金融企业集群和金融中心的产生,将有助于为我国制定合理的金融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Kindleherger,C.P, “The Formation of Financial Centers:A Study of Comparative Economic History”,Princeton,1974.
[2]Porteous,D.J.Porteous,D.J,“Geography of Finance:Spatial Dimen-sions of Intermediary Behavior”,Aldershot Avebury,England,1995.
[3]Gehrig,Thomas, “Cities and the Geography of Financial Centres”,C.E.P.R. Discussion Papers,1998.
[4]温斯托・劳拉詹南[瑞典].金融地理学[M].北京?押商务印书馆,2001.
[5]Clark,C.L,“Money Flows Like Mercury:The Geography of Global Finance”,Paper Presented at The Centenary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Philadelphia,2004.
[6]Mc.Gahey R.,Malloy M.,Kazanas K.and Jacobs M.P.,“Financial Services,Financial Centers:Public Policy and the Competition for Markets,Firms,and Jobs,Boulder,Colorado”,West View Press,1990.
[7]Choietal,S.R.,Tschoegl,A.E.and Ch.M. Yu,“Banks and the World’s Major Financial Centers,1970-1980”,Welt Writes Chaft Liches Archive:122,1986.
[8]张凤超.金融产业成长及其规律探讨[J].当代经济研究,2003,(10).
[9]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1).
[10]韩国文.演化经济学视野下的金融创新[DB].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4.
[11]禹钟华.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12]连建辉,孙焕民等.金融企业集群:经济性质、效率边界与竞争优势[J].金融研究,2005,(6).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CNKI;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综述
城市作为世界经济的微观基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它已成为世界经济秩序正常运转的关键。城市经济空间研究的深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产业区的出现[1],90年代以后,伴随科技园区的兴起,其研究由经验观察向规范化发展,城市经济空间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以及影响机制等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2]。为此,我们以科技园区兴起的1990为起点,以CNKI为数据源,收集20多年的文献,旨在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究,探寻出破解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关键科学问题。
目前,国际上对城市经济空间研究的起步阶段是社会学视角的,主要是对于城市经济空间现象和新经济社会现象、总结与归纳。随着,地理学与经济学介入研究,对城市经济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探讨与解释。社会学主要是从对社会的研究切入对相关经济空间现象的分析。对于城市经济空间的研究,虽然在地理学的不同领域内研究的起点不同,但在本质上均具有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的区位论特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是城市地理学对经济空间的关注,城市地理学是从对产业的郊区化和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切入的,从城市经济空间与城市地域空间的互动角度来分析[3]。经济学对城市经济空间的研究主要是以城市经济学为主。
1城市经济空间演化影响要素
关于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主要有地理学、经济学与社会学3个视角,并且是从社会学向地理学、经济学延伸的。社会学观点认为,由于社会网络的信息流动引起了经济空间的结构变动,推动了城市经济空间的演化;城市地理学的观点认为,产业空间与地域空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城市经济空间的演化[3];经济学观点认为,城市地租的变化引起了城市经济空间的变化[4];作为地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的空间经济学观点认为,产业的集聚与产业集群的扩张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根源[5]。
在城市空间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都必须经历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空间结构变动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的进步[6]。城市作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空间载体,其演化方式决定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7]。无论是生态城市的建设,还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心,其水平与方式都直接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经济空间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经济系统和其载体构成[8]。将工业化与城市化统一在同一平台,探讨在生态环境约束下城市的发展,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同特性决定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内在性质,并在理论层面上决定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规模、方向和水平,在环境约束条件下,这些也直接决定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规律[9]。城市发展中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程度、工业化与程度化的协同程度、及其环境的约束性就构成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子系统。只从城市化的角度来探讨城市生态问题,既忽略了工业化对城市生态的影响,也忽略了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2013年5月第33卷第5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y,2013Vol33No52013年5月第33卷第5期基于CNKI文献分析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研究综述May,2013Vol33No52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特征
21产业带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在空间产业经济和经济系统研究中,对场和空间理论及应用有了重要的发展。Lefebvre在《the production of space》一书中提出了有启发性的观点。首先他认为空间内含事物具有广泛性、重迭性甚至相互包容性:如经济、地理、人口、社会、生态、政治、商业、国家、洲际、全球乃至整个大自然空间等。其次空间既是可见的,如人类生存的自然空间,但也可能是想象的。这就是说,空间既可以是抽象的,又可以是具体的[10]。1990年,Sonis和Hewings提出了影响场理论以研究投入产出系统的变化[11]。1991年,Xu和Goule则提出投入产出系数梯度场[12]。一些学者还结合混沌理论去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湍流场[13]。这些都说明国外空间场理论的研究正处在一个继续扩展深化和寻求应用的新时期。
我国学者研究认为,城市经济空间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的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14]。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了城市经济空间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所引起的要素集聚与分离是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5]。
22环境约束
18世纪之后的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经济领域和城市空间组织方式的巨大变革,西方国家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传统城市以庭院经济、作坊经济为中心的空间格局和建筑尺度被迅速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工业区、码头区和工人住宅区等相互交织的城市格局,城市走向大规模集中发展阶段。城市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引起了一批社会改良学者的关注[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城市发展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具有巨大科技潜能的现代人在今天几乎不可能中止的科技发展中,也在有意识地调整着科学研究的速度和方向。1990年JGottmann在其新著作《SinceMegalopolis》一书中对他早年研究中所忽视的社会、文化和生态观点进行了修正[17]。1992 年WRess首次提出“生态脚印”的概念来反证人类必须有节制地使用“空间”资源。随着新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西方国家的研究重点开始从城市空间关系转向城市空间机制研究,从一国一地的研究转向跨国跨区域的研究,从实体研究转向组织结构研究,部分学者还提出了世界城市体系假说和对世界城市功能体系的描述[18],其中Smith和Timberlake关于世界城市城市经济空间的扩张虽形成了大空间范围的现代化城市,在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空间的同时,也使城市内的土地、水、环境等自然资源承载力也对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构成了限制[19]。因此城市经济空间演化必然受到其生态环境的约束[20]。任何城市的空间变化都是在该城市的生态环境空间满足了生态自身功能正常发挥后,在一定时期内城市综合进步条件下,所能持续承载的满足城市经济活动的规模、速度和强度的阈值[21]。这个阈值就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环境承载力的边界,它反映了人地关系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23结构有序
我国学者在对我国一些城市的经济空间扩张中认为,以中心城市结构优化与功能为战略重点,以新型工业化进程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成为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城市结构有序演进模式[22-24]。
另外,我国学者还提出了城市经济空间是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从分散到集中、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适应过程,具有结构适应性有序变化的整体性特征[25-26]。城市内产业结构与空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集合体。同时,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是在多种约束下的有序变化,其结构的合理化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27]。并且,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合理程度由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相互适应过程的整体水平决定,在相对时间内,它表示一种静态结构,在较长时期内则表示一种动态的整体演化过程。
3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机制
31集中与分散机制
缪尔达尔(gmyrdal)对梯度发展的效应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累积因果论”,他认为梯度发展中同时起作用的有3种效应,即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情况[28]。a·o赫希曼(aohirschman)在深入研究哥伦比亚等国的工业化与经济发展实践后,在所建立的不平衡工业化发展战略中,提出非平衡增长(unbalanced growth)战略,并将产业活动区分为社会间接资本(基础产业)和直接生产活动(直接加工业),建立了应从充分利用稀缺资源出发,实施前向和后向联系,极化和扩散效应等重要概念,对制造业在工业化进程中作为领头产业的关联作用进了深入探讨[29]。还有f·佩鲁(fperroux)[30]等人都分别提出了增长极核或增长核、极化效应、扩散效应、涓滴效应、回波效应等,它们都与场和空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特别是50年代f·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有着重要的空间观点,他认为增长极是指经济空间中起支配和推进作用的经济部门。增长极在经济空间中通过极化效应等形成对周围空间资源的吸纳,以保证其快速增长;通过扩散效应等向周围进行技术、投资的辐射,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当然由于吸纳和辐射的方向是相反的,二者的通量、强度、范围存在着差异,因此会出现经济在空间结构变化中的不平衡增长。约翰·弗里德曼[31](john friedman)用核心——边缘的关系描述了要素市场不平衡发展的过程。在一个区域内经济增长的中心只有一个,但是,在边缘地区中有希望成为下一轮增长中心的后选地点却有很多,他以动态的方式描述了经济增长中心的空间结构和演变过程。
32城市化引导机制
一个地区空间单元上的某种经济地理现象或某一属性值与邻近地区空间单元上同一现象或属性值是相关的[32]。在涉及地理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忽略空间相关性必然会导致分析结果的偏差,甚至导致错误的结论。就区域城市化发展而言,此类空间效应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源于本地经济对非农业部门就业和产出需求的增加以及本地要素供给状况,而且还取决于区外经济对本地区的需求[33];地区间的互补或竞争关系导致区间商品流通、要素流动以及技术扩散产生的“扩散——回波”效应对地区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相近的社会、经济、地理条件,某一地区制定的城市化发展目标往往会参照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政策也常常在地理上相邻的地区之间相互借鉴运用[34]。
33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扩张机制
我国学者认为,城市空间扩张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城市建设用地的高速扩张,我国城市空间扩张的动力源泉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推进的产物,而城市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来自空间的支撑。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是城市空间快速扩张的基本动力因素之一[35]尹来盛等认为,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增长推动了城市经济空间的扩张。城市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动力。人口的增加将强化城市居民对住房、交通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需求,进而使城市用地不断向外扩张[36]。庞瑞秋等认为,交通是联系城市和地区的主要媒介,交通方式的变化、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城市空间扩张和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具有重要影响,城市空间易于形成沿交通干道扩张的方式,交通的发展对城市空间扩张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作用[37]。
4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
目前,城市经济学与空间经济相关联的理论发展反映在多个方面,包括城市分区与土地利用研究、考虑土地空间特性的城市发展模型、土地经济中的区位无效性问题[4];考虑时间和空间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型以及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空间扩张等问题等[5]。Charles·Tilly主要是从社会学的层面来探讨城市空间社会边界问题。他认为,城市空间社会边界是内部联系的人口、活动从集之间对比密度、转变或分隔的邻近区域。城市空间社会边界的改变由形成、转变、激活和压制的合成构成[38]。Cathorpe和Fulton以经济地理学为视角研究中认为,城市经济空间边界是指城市实现经济增长的土地资源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分界线,是地理空间上的概念[39]。还有学者从城市生态经济学视角研究认为[40],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是指城市经济空间与其演化环境之间的一定界限,是承载城市经济空间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经济空间扩张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环节,其适用边界的变化过程为城市经济空间与城市生态空间实现协同共生的过程。笔者认为,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是指城市经济空间作为主体在能够运用自身资源及其特质性能力谋求城市经济发展的势力空间界限,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这里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是一个经济社会系统概念。因而,就其本质而言,城市经济空间的演化边界应具能力与规模变动的双重属性。
一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是由经济基本要素等有形资源决定的规模变动边界。二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是由社会网络、知识、区域意识、文化等无形资源决定的能力变动边界。这两者间具有相互依赖性,通常前者是后者的表现,后者决定了前者的边界。城市经济空间作为一个城市经济活动的复杂经济社会系统装置,要实现发展的目的,既需要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还应该具备使这些要素有效实现投入——产出过程的能力。因此,对城市经济空间而言,能力边界最为重要。从本质上来说,城市经济空间是要素、资源与能力的载体[41]。城市的要素与资源一般是指资本、技术、土地等同质的可以实现一般递增与递减的经济规律;而后者是异质性的并难以模仿的,不完全满足边际收益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的经济规律。因此,城市经济空间所具有的规模变化边界和整体能力变化边界就构成了现代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边界。
可以看出,相关学术界对城市经济空间特性及其形成,其发展过程也是城市经济空间边界的动态演化过程这一观点,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阶段性、主要影响因子的影响过程与影响程度等方面还存有争议,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对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的运动机理等方面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在我国,有关城市经济空间及其演化边界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已有部分研究涉及了该方面的研究内容[42-43]。刘兴正从范围经济的角度研究认为,一个城市经济空间由只有一种经济产业演变为多种经济产业时,其经济空间边界就得到了扩大;当城市经济空间收缩自己产业范围时,也就是缩小了它的经济空间边界[44]。我国学者的研究指出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生态环境支撑,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对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产生制约和反馈作用。还有部分学者揭示城市经济空间在其经济结构低水平下的快速扩张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环境损害成本上升[45]。
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已经开展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研究中,已注意到演化边界对城市经济空间持续、稳定发展的作用[46]。但目前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方式与速度的角度,内容主要侧重于城市经济空间扩张的人文驱动机制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47],对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过程中的边界变动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就显得相对薄弱[48]。以时间为节点的城市空间扩张模型更多的反映的是现象和结果[49,7],而对深层次问题的理论探讨,特别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边界变动规律的研究则明显不足,在理论建构的独创性方面还有所欠缺。
然而“低碳”时代的到来,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0],生态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必然选择[51],也为城市经济空间研究提出了新的必须考虑的约束条件。但是,现行的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理论以及发展实际,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发展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城市空间演化理论中的线性思维仍是主流,现实中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其经济空间的非生态化演化现象严重,如“城市病”的出现和蔓延等,加之城市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造成环境物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低价甚至无价的状况,现有市场不能准确地反映环境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消费的全部环境成本[52],也使得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定量研究更为困难,从而系统完整地考虑外界的变化,从整体的角度解析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机理。
参考文献
[1]李胜会.经济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5.
[2]XHYuan,Xi Ji,HChen,BChen,GQChen.Urban dynamics and multiple-objective programming:A case study of Beijing[J].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2008,13:1998-2017.
[3]Sarah Prout,Richard Howit.Frontier imaginings and subversive Indigenous spatialities[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9,25:396-403.
[4]LXZhang,BChen,ZFYang,GQChen,MMJiang,parison of typical mega cities in China using emergy synthesis[J].Commun Nonlinear Sci Numer Simulat,2009,14:2827-2836.
[5]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Antony JVenables.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Beiji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07.
[6]郭俊华,蔡雯,杨畅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对策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9,(6):59-62.
[7]ZFCai,LXZhang,BZhang,ZMChen.Emergy based analysis of Beijing–Tianjin–Tangshan region in China[J].Commun Nonlinear Sci Numer Simulat,2009,14:4319-4331.
[8]王琦,陈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度分析[J].地理科学,2008,2(4):145-149.
[9]冯邦彦,尹来盛.城市群区域治理结构的动态演变: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城市问题,2011,(7):11-15.
[10]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rasil blackwell,inc,1991.
[11]Msonis & Ghewings.fields of influence and extended input-output analysis:a theordtical account.aldersbort.ave avebury,1991.
[12]Xu songling and Peter Gould.the grad field of input-output models and the nature of coeffcients.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1991:367-371.
[13]kbgreene.the turbulent-field environment of sociotechin-ical system:beyond metaphor.behayioral science,1990,35:49-58.
[14]郭晶.低碳目标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的协调[J].城市发展研究,2010,(7):25-28.
[15]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0;王琦.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度分析.地理科学,2008,2(4):145-149.
[16]靳美娟,张志斌.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热带地理,2006,2(5):133-138;冯邦彦,尹来盛.美国大都市区治理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4):144-149.
[17]张京祥.西方城镇群体空间研究之评述[J].国外城市规划,1999,(1):31-42.
[18]Christopher Kennedy,John Cuddihy,Joshua Engel-Yan.The Changing Metabolism of Cities[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7,(2):43-59.
[19]Smith.DA.and MTimberlake.Cities in global matrices:toward maping the world systems city-system[M].in PLknox and PJTaylor(eds)World cities in a world-syst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20]李东序.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10:39-40.
[21]张燕,徐建华.中国区域发展潜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关系分析[J].资源科学,2009,(8):1328-1334.
[22]匡文慧,张树文,张养贞,等.1900年以来长春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张机理分析[J].地理学报,2005,5(9):841-850.
[23]刘艳军,李诚固.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及调控路径[J].城市规划与设计,2008,(6):52-60.
[24]延善玉坦,张平宇,马延吉,等.沈阳市工业空间重组及其动力机制[J].人文地理,2007,(3):107-111.
[25]王琦.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生态成本研究综述.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交流会,2008.10.
[26]WANG Qi,GUO Xiao-li.Study on the Control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Costs based on the Urban Economic Space Evolut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ICEIM 2011),2011.9.
[27]孙雁,刘志强,王秋兵,等.1910-2010年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变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2,(9):1204-1211.
[28]Gmyrdal.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duck-worth,1957.
[29]Aohirschman.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30]fperroux.the concept of growth pole[J].applied economics,1955,(8):307-320.
[31]John Friedman.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The MIT.Press,1966.
[32]ANSELIN L.Spatial econometrics:methods and models[M].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8.
[33]高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撤县设区”:主动适应与被动调整[J].经济地理,2011,(4):573-577.
[34]蒋伟.中国省域城市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09,(4):613-617.
[35]王新涛.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动力系统分析[J].北方经济,2009,(6):33-35.
[36]尹来盛,冯邦彦.珠江三角洲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2,(1):63-70.
[37]庞瑞秋,白鸿蓉,刘艳军.长春市产业空间布局演化:轨迹、机制与调控[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2):143-148.
[38]Charles·Tilly.Identities,Boundaries & Social Ties(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138-141.
[39]CATHORPE,FULTON.Charter of the new urbanism[J].Time—Saver Standard for Urban Design,2001,(3):10-11.
[40]Seong-Hoon Cho,Olufemi A Omitaomu,Neelam C Poudyal,David B Eastwood.The Impact of an Urban Growth Boundary on Land Development in Knox County[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Dec,2007,39(3):701.
[41]Penrose E T.The Theory of the Firm[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15-18.
[42]张换兆,郝寿义.城市空间扩张与土地集约利用[J].经济地理,2008,(3):419-424.
[43]杨振山,蔡建明,高晓路.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J].地理学报,2009,(8):945-955.
[44]刘兴政.城市边界——关于城市发展一个新的理论解释框架[J].现代城市研究,2007,(6):60-65.
[45]张伊娜.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减载的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6.
[46]张学勇,沈体艳,周小虎.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形成机制研究[J].规划师,2012,(3):28-34.
[47]常学礼,陈雅琳,崔步礼.半干旱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区域沙漠化的影响[J].干旱区地理,2007,30(3):321-327.
[48]杨光梅,闵庆文.内蒙古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7,30(1):141-148.
[49]乔标,方创琳,黄金川.干早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及其验证[J].生态学报,2006,26(7):2183-2190.
[50]Stephen Blanchette Jr..A hydrogen economy and its impact on the world as we know it[J].Energy Policy,2008,36:52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