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课程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课程学习计划范文1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9-0000-02
1 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已经成为人们获取资源的重要的途径。信息的网络化、社会化都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这就对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一些中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相对落后,与实际脱离并且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教学的要求与主要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距离,并且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相配套的实习、实训设备与实际的计算机发展具有很大的差距,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实验不能按照要求进行,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提高的进程。
2 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优化分析策略
为了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深化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及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应该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进行优化,具有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课程体系的优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课程要根据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安排。一般中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动手能力有限,所以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对课程的认识从感性逐步过渡到理性,更加全面深入的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知识,提高其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与此同时,也要针对学生自身实际制定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某一个领域的培养,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毕业之后迅速适应岗位的需要。为此,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安排上应该从网站建设、互联网网络管理、网络搭建几个方面着手,重点培养学生在这几个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接受和动手能力将学生分成专业的兴趣小组,对其制定教学技术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社会需求安排学时的比例以及教学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尽快的掌握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逐步掌握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将这些原理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学习中,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对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判断、从而解决问题。总而言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要逐步的培养学生掌握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具有职业技能,胜任职业岗位。
2.2 构建网络教学环境
网络环境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网络教学的基础,也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教学系统。网络是知识与信息的载体,也是书籍、媒介等教育媒体的延伸。中职院校的网络环境教学环境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设实验、实训室局域网教学环境。首先要实现多媒体教室实现内部的网络连通,这样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向学生实行广播教学,并且在网络环境下训练学生的网络操作能力。
(2)建设校园局域网教学环境。校园网的教育网络环境下,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但可以进行个别化的教学方式也可以进行协作性的教学方式,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方式。例如老师在讲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关Windows网络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时就可以使用校园网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将学生分为几组,每一组配设一部服务器,通过设置校园网的路由器,就可以使教学中所有的计算机访问到这些服务器,这样就可以将教学课件等资源与互联网上的资源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的练习、测试,强化学生的知识体系。
(3)建设互联网教学环境。互联网上的资源丰富,并且信息速度更新很快,就可以弥补常规教学中知识更新不足的缺陷,也可填补学校专业设备和教学资源的不足,同时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其学习的兴趣。总之,互联网资源可以作为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是教室中很难拥有的教材,这样可以丰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内容,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当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实训的过程中,也要合理的利用这些网络资源,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
2.3 教学方法的优化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占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设备、网络应用、网络体系等方面。中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在知识的运用上要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学习网络设备中的网卡时,老师在介绍的是网络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时,要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即结合网卡的性能指标及其分类介绍网卡的选型、安装等知识,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掌握知识。老师在介绍网络技术应用中有关电子邮件等的工作原理、协议等比较枯燥的内容时可以结合实际的电子邮件,这样在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的实验、实训教学中,更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在面对工作学习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时的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只有通过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才能够真正达到教学方法优化的目的。首先老师要是一名积极的学习者及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并且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赶上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
2.4 丰富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时效性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其实效性,应该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即建立工作学习兴趣群,在实训室建设时打破常规的实训室设置,根据兴趣群的需要建立四到七人的兴趣小组,并且按照独立的单元配置控制模块、交换器、路由器等,并由教师布置相应的工作任务,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间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成员在独立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要和其他队员交换角色,在团结合作的基础上理解掌握有关网络管理、网站建设、网络搭建等知识,这样,不但培养了同学们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为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内容上也要注重将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融入其中,在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设计制作、现场模拟、案例分析等各种方式,丰富教学过程,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网络通信的特征,在有效缩短老师和学生之间距离的基础上,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提高教学的效果。
2.5 强化知识考核
知识的考核在充分发挥教学的实际效果、督促和引导功能的同时,也能够鉴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是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效果的鉴定方法,可以有效的促进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考核时要跟具体的实际结合,独立完成有关网络等方面的实际操作。在考核的内容上,要注重将实际技能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检测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总之要充分发挥知识考核的多种功能,平时多考核并与期末的总结性的考核密切结合,夯实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论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深化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响."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8).
[2]褚建立.许运华,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5).
[3]胡飞跃.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开发与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17).
[4]鲁志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5).
网络课程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教学规划;教学体系;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93-4;G712.4
“计算机网络”这门学科是一门很重要的课,它是有强大的电脑后台储备作为依撑的,目的在于给大家讲解一些迷惑的问题。大家在学习之后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其它科目的研究。
由于社会的、科技的发展,在这方面的就业压力变大,所以学校只有认真调查公司的需要进而专项培养,才能让这个产业得到有序的发展。
1 现在存在的矛盾解说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当代社会里,电脑网络课的设置不够合理,一部分地方把它当做是摆设,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效益,很多的人反映学不到真正的东西。有的讲的内容过于简单和片面,漏洞很多,只是涉及到电脑的一些方面的知识,没有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效果,这样大家在里面根本学不到什么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1.2 使用的书本资料不合理
现在印刷业,出版业发展迅速,造成书本资料的不统一现象,很多的学校没有合理安排使用适合的书目,课程安排也很随意。 书目上的内容不够统一。
1.3 设备具有滞后性
因为电脑网络要想发展必须紧跟社会潮流,落后必然导致矛盾重重。在普及知识过程中有些学校使用的设备年代过于久远,和书上的设备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大家不能够直观地发现问题。 我们知道我们可以进行软件的改变,可对于硬件的改变就需要资金的投入了,学校的压力也很大。
1.4 如何淘汰排除
因为我们面对的终极问题时找到工作的问题,所以不得不在过程中做好淘汰工作,把不必要的内容淘汰掉:比如选择哪个平台进行深度培养?在这个过程也还要知道如何协调各个内容之间的关系。
1.5 面对新旧交替的矛盾
电脑网络这个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因为资金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将高级的设备运用在需要中,旧的设备直接扔掉也是过于浪费。
一般是用TCP/IP作为依托的,其中关系到很多的因素内容。还有就是,因为硬件的进步,导致许多相关的产品无法应用,以太网就是一个典型。
2 对于未来发展的解析
面对这些矛盾压力,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跟上社会的大潮流,不能输在过程结构中。它的教学是要依靠OSI的,现在我们介绍下必要的因素。
2.1 定义内容
这个部分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需要有一个结构包括这个因素,我们要根据社会的发展给它不断更新更合适的定义,这样不仅是对于学习者的负责,更是对于这个学科的尊重。还要建立有关的RFC文档。
2.2 关键内容
在这个链条中,我们要协调好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合发展的构造类型,整合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要是一些编码了,类似于MAC与LLC。这个部分是要求一部分的专业人员来完成的,保证它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3 区域网等生产内容
我们在弄清楚这个内容之前,要对上一个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因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十分强。区域网占有一定的内存,是实现信息交流的必要因素,不管是在教学中还是实践中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要保证它的安全性。
这里面的很多知识是文科知识解决不了的。 所以在研究分析过程中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涉及到Trunk方面的内容,界定好现实与虚拟的一种分界,让个部分的信息交流足够顺畅。
我们一般能够接触到的运作因素有无线等等。各个因素之间要达到最大效益的组合,而是需要定期的实验分析,不断更新内容结构。
2.4 传播信息内容
解析虚拟领域的内容层面。在它的运行过程中有IPV4的安置等。
2.5 广域网络内容
我们在进行内容分析的时候,要对于atm的整体进行解剖,了解它的特点特质,它里面包含的ppp信息等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这些内容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安排顺序的问题,它的安排要根据这个系统里面的规章制度进行。
这个部分与之有很多关联的东西,我们可以依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来完成交流分析,充分利用boson、cisco的tracer的产品,我们的整个过程设置要做好前期准备,紧跟社会的动态,否则最终结果体现不出我们的目的性。
2.6 网络资源分划
在整个运程里面,如何让分化好各个部分的资源很重要,只有资源安排的合理才能让这个机制有效运行,我们为了想让它良好运行,就要找到更多的额专业人士参与进来,用技术解决矛盾,用数据分析问题。
在测试的进程里面,主要包括一些硬件的处理,一些服务器也在这里体现,如电子邮件,输出设备,资源整理设备等等,但是我们的web会受到地区条件的影响,展示出不一样的面貌,所以制造一些类似于这样的接通设备。
设备在真正的运用过程中对条件有一定的要求,VMware和virtual pc都能够使运行增加协调性。
2.7 无线资源内容
由于资源的国际化,全球化,无线的加入是整个电脑领域的福音。我们要做好前期的充分准备,了解它的来历,发展过程,还有未来的方向。 IEEE802.11a,IEEE802.11b的存在使它的存在更具有严密性和必要性。将搜集到的资源充分整合。
2.8 网络后台运行机制
后台的运行关系到前台,之后后台足够强大,才能让整个机制有效运行,社会现在需要的就是专业性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现在主要体现在写代码上。这个部分的内容重点是说明什么是编程,它的定义又是什么。它的种类也是很多的,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然后进行操作。我们了解的有c,c++,java,c#,vb,这是几种普遍存在的类型,针对不一样的客户媒介,我们运用的手段也是不一样的,对于手机的平台,我们最好运用J2ME。
在本人说来,这个过程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复杂,它的存在是清晰谨慎的,考虑到的因素包括:管理者,运行者,操作者,运行媒介,还有就是接受者。我们只要充分调动这些必要因素就可以了。
现在很多的学校也在开设这门学科,但是因为条件的限制,不能让参与者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对于它的未来发展方向更多的是模糊的态度。
2.9 信息严密问题分析
这个部分的重点在于怎么样能够更好地保证参与者的信息安全,不让资源泄露出去,成为很多不法分子窃取利益的手段。所以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我们要加强自身严密性,在危险发生之前有一个预先的估计。加强审核的严密性, 强化对SSL,SSH的监管。否则我们的努力会付之一炬,虚拟社会的进一步升级也变得希望渺茫。
2.10 保证强大的资金支持
我们都知道网络的发展依靠的不仅是生产者的力量,还要网民等参与者的努力,这部分的资金投入是必要的,国家应该加大投入力度,让它的发展有个依靠,而不是任由发展,只有资金足够充足,才能有更好地设备,研究才会有了依靠,不再是空谈,而且强大的资金支持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进来,人才的投入是强大的支持力量。
3 整合分析解释
根据上面的解释分析,我们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理解也是相对透彻了一些,我们要整合起来考虑,而且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关键点来分析:第一,整理课程的设计,让知识更加的系统化,严密化,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第二:加大关注力度,资金投入力度,让它的发展有一个强大的后台支撑。第三,紧跟时展的潮流,让国内外的资源得到分享利用,使毕业的人能更加适合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相林.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6.
[2]刘东梅.计算机网络教学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7.
网络课程学习计划范文3
"Double Stages, Multi-level, Personalized and Innovation"
Wan Zhiping; Qiu Zemin; Chen Jinhuang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20,China)
摘要: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基础与实践并重,本文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构建具有培养现代化信息人才的教学体系结构,以三个“二结合”作为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Abstract: Computer network curriculum divides into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basis and practical pay equal attention to.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different majors, this article constructs a teaching system with three "two combination" as its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for cultivating modern information talent.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教学体系 教学质量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teaching system;teaching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161-02
0引言
信息化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网络,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搭建的平台与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重要领域。为此,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式也应该从以往的纯粹灌输理论思想及简单的验证实验到多元化、个性化及创新式的方向发展。
1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分析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应该以学生的培养基础能力、应用能力为基本行径,以教学方式为关键,以分类分层培养为条件,以课件及实验设备为前提,以提升创新及培养科研能力为目的。
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如图1),由图中可看出,该教学体系是先对基础能力及应用能力进行培养,然后对分专业并分层次进行不同的课程设置及授课方式,而后,根据学生的能力及兴趣,选择不同的方向的深入研究,最后,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结合不同研究方面或相同研究方向的学生,组队进行科研项目的设计及实践。
2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以下将构建一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双阶段、多层次、个性化、创新式”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体系。
2.1 双阶段在教学的初始阶段,需要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培养,基础能力包括对计算机网络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及网络的拓扑结构、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使用等。
在实践起步阶段,需要对学生基本应用能力培养,基于初始阶段的结果进行实践应用性地认识。此阶段多为基础知识的验证实验,一方面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另一方面培养了实践应用能力。
2.2 多层次为了适应现代技术人才要求,需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相应教学计划。由于该体系的构建并非仅能用于某个学院,它是面向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因此,在设计该体系框图时加了省略号以表示可扩展。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主,在信息科学系中进行实践,因此,在双阶段培养之后,把该系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开授课。
在不同的专业中,由学生自选及老师导向形式进行分层,在传统型、实践型、应用型三种形式分段分组。传统型学生对基础更加能加深掌握,在对最基本的研究如传输协议交换原理等等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在最低层进行创新。实验型学生旨在于网络的分布连接,实践性地对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及终端用户根据所规定的拓扑结构及要求进行综合布线及配置。应用型学生则在深入理解网络传输协议及原理之后,在计算机上开发网络应用平台和模拟各种结果。
2.3 个性化多层次分配后,学生的基础和应用能力已经有很好的提高。在合适的分层教育中各个专业和层次上的学生都有一定能科研能力,此时最适合采用个性化教学。基础扎实之后,再进行不同方式的发展,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此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培养不同方向:网络安全,网络规划、网络服务等等。
2.4 创新式创新式的培养,是在以上各种方面培养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研究网络技术。在已有扎实基础的情况下,弥补科研项目中的不足,提高能力,以创新性,实用性为目标进行研发。如图2、图3,图中为Cisco公司开发的网络模拟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在软件中可以进行模拟运行及设计,配置路由交换机等等,还能查看数据报的交换及逐步调试。学生可以先在软件中模拟运行自己的创新设计,然后再搬到硬件上去测试运行。
3三个“二结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二结合”质量保障的概念是在教学过程及总结经验中提出的模式,在不影响教学方式的前提下,使用“二结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助于促进教学质量及结果检验。
3.1 二课堂结合二课堂的结合是指基础课堂和实践课堂相结合,在基础与实践的互补上,一向是理工科教学课程关注的课题,经常出现基础课堂和实践课堂脱节的情况,这样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在课程进行中,需要对基础与实践教学进行监控,使其“结合”。
3.2 二目标结合课程目标和个人目标也是“二结合”的一个重点课题,学校有给学生定下学习目标,学生也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为了不会出现目标的偏向而导致的基础不扎实,内容理解不透彻,重点不突出等想象,需要对课程目标和个人目标进行定时对比,以总目标方向为准则,使其“异曲同工”。
3.3 二考评结合考评是最后的手段,在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后,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不过本文提出的结合,是把“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反映基础”的方式用到测试上,对于评分方式,都需要严格按照理论,实践,操作,创新等方面进行评分,不能单单看一方面的成绩。
4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实践评价
在由高等学校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2010年)中精品课程评估指标可以得到的表格,对评价课程所达到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形式,在评价等级(Ki)为A,B,C,D,E劣各等级分值为1.0,0.8,0.6,0.4,0.2,所有学生各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做五个等级的评价,通过Z1S=K1S×Ai-j得到一级指标中教师队伍的评价结果,同理可得到其他各个一级指标的结果,最后得到学生评价的综合矩阵Z■=A■×Z■■Z■■Z■■Z■■Z■■
即为此课程的评价得分,得到ZS=(ZS-1,ZS-2,ZS-3,ZS-4,ZS-5),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总分为1.0重点课程的评分值F=0.833,其结果为良好,在各种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得到这样的结果证明该课程改革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5结语
计算机网络在现代化建设中不只限于计算机领域,在建筑工程,通信工程领域也是非常重要。通过“双阶段、多层次、个性化、创新式”的改革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计算机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网络课程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网络行为主体;自我监督;知识迷航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4-0822-02
Network Behavior Subject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Environment Knowledge Get Lost and Countermeasures
YOU Xiao-rong, TANG Lin-hai
(Kaili University, Kaili 556011, China)
Abstract: In a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network behavior main body in the face of the free comfortabl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the face of all kinds of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knowledge, network behavior subject often do not know where to learn on, choose what kind difficult course, the next stage how learning and so on problems, the learners knowledge navigation research appears has good pertinence and use value.
Key words: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self-monitoring; knowledge navigator
由于Internet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网络行为主体使用网络来进行资料查询与知识获取,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虚拟学习社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甚至是颠覆了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
近年来,虚拟学习社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应用。虚拟学习社区具有方便开展计算机网络支持的协作化学习方式的特点,有利于提高用户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用户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用户的学习效率。
目前的虚拟学习社区大部分倾向于对网络学习者的心理活动研究、学习资源、网络道德问题等的研究,依然存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的单一知识结构、单一教学内容、单一知识表现方式等问题。在培养自己探究未知知识的能力,自己管理自己,个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控制权,知识选择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
1 知识迷航
冗余网络信息导致学习者迷航。网络信息资源浩瀚,但是,大量组织无序和随机性的信息容易造成学习者的“信息迷航”,同时网络信息资源中“负信息”也可能使学习者茫然,而知识传递方式的单一性与统一性,使得不同知识结构,
不同知识背景与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面临相同的学习方式,导致网络学习寡效。
1.1 学习资源建设和搭配的不完善
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和平台没有明显的界限,学习平台大多嵌入到网络课程当中,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数据的传递滞后与学习信息的共享程度不够。同时,各门网络课程的知识安排与知识表示方法的风格不一侄,造成学习者学习的不适应性,增加学习者的学习难度。
1.2 学习效果缺乏有效的考核与诊断
网络者面临的学习资源,学习计划,学习步骤的单一性,一致性使得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接受能力的学习者不能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学习,因此该诊断模块:根据学习的前期学习的情况给出诊断,得出结论,将结论传递给后面的服务模块,由服务模块根据前面的结论提供学习计划,提供后续学习的教材与学习资料。以实现知识导航的功能。使得在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可以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内容。
因此,基于网络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所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又属于传统灌输方式的学习,因此提高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指引学习者在浩如烟海的网络学习资源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监督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克服在无人监督的自主环境下的懒惰至关重要。
2 解决策略
2.1 学习过程评价环境的设计
学习者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不同的学习者得到了不同的学习成果,对已学的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掌握,在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当中根据前面的学习检测,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当前页面中输出考题答案和考试成绩,并依据测试成绩划分等级,系统依照等级自动连接到为不同等级设置的相应学习计划,通过测试结果改变用户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记录,根据测试成绩了解到学习者对于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出相应的学习计划,决定后续学习过程,学习章节。对用户的状态进行管理。当用户再次登录时,系统会自动进行更新,实现用户学习的个性化。
在网络教学中,特别需要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环境,根据学习者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向其提供指导和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说,良好的学习评价对实现个性化网络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引导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提升学习者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教师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及时掌握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并提供给学习者有意义的信息反馈。
例如,某位学习者想要往计算机软件方面发展,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维护等工作。老师会给出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学习计划。首先建议其学好基础课程:概率统计、离散数学(核心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算法设计(核心基础课)、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核心基础课)、C程序设计(核心基础课)等。在学好这些课程的基础上老师会根据其成绩、发展目标、理想工作等方面给出接下来要学习的主干课程: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Windows 2000 Server、SQL Sever、C&C++程序设计、Windows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因为计算机软件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具有计算机软件开发和软件调试、维护能力,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在软件产业第一线的计算机软件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要求学习者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方法,掌握计算机软件主流技术和最新动态,掌握软件开发方法,并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如果某位学习者的目标是向网络安全方面发展,则可增加网络技术(核心基础课) LINUX操作系统以及信息编码等课程。
2.2 学习情况诊断模块
网络者面临的学习资源,学习计划,学习步骤的单一性,一致性使得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接受能力的学习者不能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学习,因此该诊断模块:根据学习的前期学习的情况给出诊断,得出结论,将结论传递给后面的服务模块,由服务模块根据前面的结论提供学习计划,提供后续学习的教材与学习资料。以实现知识导航的功能。使得在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可以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内容。
诊断模块能够针对学习者面临的或者已经产生的各种情况给出模型,并有服务模块提供解决方案。
3 结束语
目前的学习社区在实施上容易走向以为只要提供了网络行为主体提供支持,主体一定会去用的误区,只是无约束的知识的提供和传递,对网络行为主体接受与否缺乏监控机制。
因此,将自身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过程作为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的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为有效地进行网络学习,学习者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合理组织学习资源,选择学习策略,进行自我测试与评价学习效果,并不断根据学习目标修正学习进度和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新贤. 大学生网络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Z1).
[2] 商荣波. 浅谈意志和情绪对学习效果的影响[J].教育探索,1996(6).
[3] 胡靖华. 论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2).
[4]辛海娟,张玲. 基于 Moodle平台提高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实践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1):34-35.
网络课程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自学本科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应用的实践能力,为满足社会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对劳动者的要求不断提高,专科层次的人才,在某些方面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高职院校专科生希望通过提高学历层次,来增强就业竞争能力。自学考试为专科学生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但是,自学考试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提升自己。为此,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自学考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办法和建议。
一、高职院校自学考试的现状和问题
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是以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不受年龄、所学专业和文化程度限制,不需要通过入学考试,完全是一种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在大一刚入学时便可报名参加自学本科的考试,如果各科成绩合格,完成教学计划,便可拿到自学考试本科文凭。因此,很多大一学生积极参加自学本科考试,希望能在最段时间内拿到本科文凭,有的班级几乎全班同学都参加自学考试,但是通过第几次考试后,很多同学纷纷退出自学考试的行列,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没有认识到考试的难度,认为随便看一遍书就能通过考试,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在参加自学本科考试学习过程中,没有参加辅导班和教师辅导,完全是通过自己看书和做练习题目所掌握课程的知识。他们完全是根据高考学习经验来学习的,而高考的学习方式完全是由教师的辅导来完成的,所以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很强,在这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考生没有清楚认识到自己要学习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才能通过考试。认为自学考试对自己来说没有难度,没有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直接影响到了自学考试的学习效果。
2.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某些课程学生不能通过自学完成学习。比如,线性代数、概率论等。自学考试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形式,不受任何方面的限制,只要认为自己有自学的能力,就可以报考。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大一就报考本科自学考试,他们中有很多人,在高中时数学基础、或则是英语基础不扎实,所以在自学本科数学或则是英语时,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学习,往往进行一次考试后,就退出自学考试行列。
3.高职院校大专专业课程的设置,没有与自学本科考试课程有效衔接。高职院校大专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而设置的。而自学本科考试的培养是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由于学生没有应用到专科学到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大的障碍。
4.没有建立完善的网络“学习服务支持体系”。学校自学考试网一般情况设置了考试通知公告、学习园地,专业介绍。对学生在学习辅导方面没有给予很大服务支持,学生和教师不能相互交流,学生不能得到教师的辅导。
二、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
1.做好自学考试咨询服务工作。在新生入学后,要定期做关于自学考试方面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有关自学考试的政策资讯、自学考试特点,报名方式、如何制定学习计划、以往自考学生的学习经验等,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学考试,只有学生充分了解自学考试,学生才能有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学考试,在报考前,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制定合理计划,即不影响专科课程的学习,也不会耽误本科自学考试的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考试通过率。
2.加强对考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指导。安排各系部学习委员组织学习小组,指导教师和小组学生定期在一起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安排专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教育辅导,让学生了解所报考课程学习重点并且做好学习计划。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在课堂上展开有关如何对待自学考试态度的讨论,使学生能够释放心理压力,正确对待自学考试。
3.做好学生专科课程选修的指导。由于自考本科的一些课程和大专课程学分互认,在学生在选择选修专科课程中,指导学生所报考自学本科课程一定要和自己专科学习的专业相结合,这样学生只要通过本校学习的课程,就能到自考办申请相同课程的免考,提高学生报考自学本科的积极性。
4.利用高职院校优秀的师资力量,组织有关教师在每学期对如线性代数等一些课程进行辅导和讲座。高职院校自考学习服务中心,应聘请本校有关教师,针对自学本科考试的课程,进行研究分析,做出一套有效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定期的辅导教学和讲座。在辅导过程中,为了督促学生更好有效的学习,自考学习服务中心在出勤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
5.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在不影响专科培养计划下,应组织权威教师认真研究自考本科相同的课程名称和教材内容,实现课程的有效衔接。另外,主考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充分体现自学考试本科专业能够贴近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和培育目标,实现高职院校与自学考试本科课程的相互沟通和衔接。
6.完善自考本科考试网络组学学习支持服务。网络助学学习支持服务的特点就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在任何地方学习。学生可以随时调节学习计划,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所以,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一是建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平台,通过互动平台,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讨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平台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二是设立模拟考试体统。在模拟考试系统中,设置自动阅卷系统功能,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好题目,系统可以自动阅卷,并且给你答案和解题。三是设置课程讲解平台。自考学习服务中心根据自考本科课程的内容上传网络课件和参考资料,方便学习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林正展,自学考试中的个人自学若干问题分析[J].教育考试,2011.(1).
网络课程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规定:“大学英语课程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该规定强调:“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建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英语模式指明了方向,然而,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此做简要探讨。
1 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的和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广义的自主学习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等理论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适应性;认知心理学强调课堂设计中要处处体现学生主体和自主的原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上述理论都强调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语言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是语言教育工作的新课题,也是学习者的新挑战,尤其是在网络学习环境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2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存在的弊端
目前,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存在以下弊端。
2.1 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学生往往过分依赖网络教材,而忽视自我激励与自我创新,不愿意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与想象能力去探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2.2 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差,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学生缺乏自己动手的愿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他们对自主式教学活动还很不适应。
2.3 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够充分。面对迅速兴起的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三种倾向:①过高估计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的作用;②对多媒体网络教学全盘否定;③教师对多媒体网络技术存在恐惧心理。
2.4 大多数网络课件还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要求。目前,大多数网络课件仅仅是课本内容的照搬,网络课件缺乏灵活性。
3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实施方法与途径
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在这个条件下,促进学生自主性的方法与途径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3.1 教学观念的转变。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坚持“教师是主体”的原则,该模式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且会不断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而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下,教师不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责任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和信心,挖掘他们自主学习的潜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激情,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因此,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转换教师角色。教师需要彻底转变观念,改变自身角色,由单纯的讲解者和指挥者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复合化,向以下几个角色努力:①教学组织者。教师应事先对课程计划进行统筹设计,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进行分析。②学习指导者。教师应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并对学习方式和策略进行指导。③平等的学习者。教师要时刻把自己置于与学生一样的语言学习者地位,参与他们的活动,确保有高效的交互。⑤课件开发者。教师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对教学的目标和过程了解得最透彻,所以由教师开发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更贴近教学实际。
3.2 加强网络化自主学习的指导。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有必要对学生的网络化自主学习加强指导,此外还须帮助学生认真管理自主学习,特别是要培养提高他们的学习毅力。为探索如何帮助学生提高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随机选择一个小班进行试点,对他们进行了一定形式的自主学习培训。我们的培训方式是:教给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的方法,要求他们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并做好学习档案,通过学习档案督促自己完成学习计划,并及时分析学习效果,适时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
3.3 营造宽松的自主学习环境。外语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气氛,更重要的是课外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愿、自主、独立学习的机会,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现代化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体系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是通向教学目标的桥梁,它在教与学之间搭建了一个信息平台,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立体、互动的教学环境,更为大学生自主学习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支持性的、活跃的自主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