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政基础设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政基础设施范文1
关键词:市政设施; 管养工作;现状分析;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市政设施管理养护工作因其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的特点而受到各界关注,使得市政设施养护工作得到空前的发展,市政建设与市政维护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但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维护机制,市政设施的养护工作很难落实,使得城市存在轻维护、重建设问题。仅从城市排水管道方面看,淤堵、排水能力等现象就比较普遍,有些地区甚至还出现局部管网瘫痪、管道系统部分功能丧失的问题。在无法及时对市政设施进行养护的情况下,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良好的市政设施管理养护工作,是城市设施系统运行正常的保证,对城市居住环境的优化以及正常秩序的维护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市政设施管理养护的现状
(1)市政基础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建,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的居住人口大大增加,为了满足城市的居住要求,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增加了新建的小区面积。这加剧了城市污水排放量,使得原市政的污水主管网无法得到满足现有人口压力的要求,其排放功能超负荷运行,使得污水聚集在排水管道中的检查井内而无法及时排放,而那些滞留的待排水又大大影响管道的正常排水、疏通和维修,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使问题越来越严峻。
(2)市政维护资金的配置不合理
首先,养护范围过大。目前,我国市政维护资金的支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种是没有直接收益的项目,包括城市道路、桥梁、绿化等,另一种则是有直接收益的项目,包括燃气、供水等。但是一些城市在旧体制的影响下,依然对市政设施的建设维护费用进行包办,没有使有直接收益的项目实现市场化经营。其次,资金不足与浪费并存。维护资金的浪费现象主要表现为体制性浪费和重复建设,如机构臃肿、道路建设标准低等等。这些都使得阶段性过剩与“欠账”并存的矛盾存在于市政设施的建设中。
(3)道路管养工作不到位
对于城市交通来说,道路的管理和养护是城市交通流畅的保障。但目前许多城市普遍存在交通道路管养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具体来说候,城市交通道路的管养包括路边石、路框石、路面的病害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城市美观,还会造成交通隐患,成为阻碍交通流畅的有害因素。因此,针对城市道路管养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必须要得到政府的重视才行。
(4)施工质量引起的城市排水管道问题
由于城市排水管道工程会影响城市道路、城市防洪排涝以及城市环保等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所以城市建设无法离开排水管道工程。但是,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存在着排水管道问题,比如管道的渗漏水,这是由于基础不均匀下沉造成闭水试验不达标所产生的严重后果。除此之外,城市排水管道还存在着检查井下沉甚至变形的问题,由于施工过程中不规定安装井盖,再加上井盖的质量不达标,而铁爬梯又存在随意安装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检查井的外观及其使用质量。
对于市政设施管理养护工作的现状,除了城市道路、城市排水管道以外,还包括城市绿化以及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这里就不再详细分析。
二、 市政管理力度加强
(1)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工作质量
目前,功能完善、外形美观的市政设施是市政设施养护管理工作的新目标,这就要求政府要重视市政设施养护工作的合理配置,使管道疏通、清理道路障碍等、城市绿化等养护工作得到有序进行,特别是其中的应急抢险工作,更要重视现场作业能力的提升。而要达到新目标,提升养护管理中人的素质成为必须.具体来说,就是使技术人员在奖罚分明的激励政策下不断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和相应的责任感,并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下,增加技术人员的职业归属感,从而使维护工作的时效及质量得到保障。
(2)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强力推进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积极打造“人文市政”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确保设施完好率在98%以上。首先,加强巡查察。不断加大对市政设施的巡察力度,增加道路巡察力量,却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责任到人,网格化管理。其次,提高管理标注。制定各种养护作业流程,规范作业行为,从细节如手,不断提高管理标注,使其更加精细化,比如,修补路面坑槽时,切缝顺直,棱角分明,并且在坑槽四周刷热沥青等,使新的沥青砼料与路面结合更加严密,做到严格精细。再次,控制成本。在成本控制上体现精细,不浪费一点一滴,争取以有限的养护费用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除此而外,还要延伸管理。扩大管理半径,注重协调均衡,从侧重城市主次干道维护向背街小巷延伸,逐步实现精细化、人性化、科学化。把握每一个容易出问题的关键点,定期进行检查,把城市道路上的危险发生系数降到最低。
三、 对市政设施养护工作的思考
(1)扎实做好日常维护,保证市政在建设施的质量
对于已经建成的市政设施,要把重点放在养护工作上,做好日常检查、维修和护理工作,而对于市政在建的设施部分,则需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监督。笔者将以城市排水管道为例,具体谈谈这两方面内容。
做好城市设施的常规检查,也就是防患于未然
就城市排水管道而言,它是人们每天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工具,要通过经常性的检查来确定是否需要清洗管道,并对其损坏和损坏原因及时发现。定期检查不仅可以尽量对昂贵的修缮工作避免,还可以通过检查发现出容易发生问题的管道,制订出相应的检查计划对其进行监控,并通过对此类管段的检查频率加大来使整个管网的安全性提高。检查排水管道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包括如视觉法这样的定性方法和测量法这样的定量方法。实践中,定性方法由于使用简单而更为广泛地应用。
合理配置市政设施维护的资金和组建技术队伍
针对上文中出现的资金问题,需要以城市建设的市场化改革为背景,把资金进行科学的规划和配置。在城市公用设施的维护中,把那些有收益的部分划入市场范围,而不是继续占用城市维护中的资金。而对于那些没有收益部分的公共设施,则主要利用城市的维护资金,比如城市的园林绿化、道路及桥梁等等。组建一只专业化程度高的技术队伍,在任何一个行业,技术人员都是必须,市政设施管理和养护工作也是如此。要想保证市政设施管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优秀的技术管理人员是必不可少的依靠力量。因此,政府应该从人才的培养上下功夫,并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建立起多支专业化程度高的技术队伍。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技术管理人员凭证上岗的制度,努力做好技术人员工作的管理科学性。
综上所述,为了市政的管养工作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市政道路管网平化通化,市民群众生活环境美化,社会发展环境优化,就要提高工作效率,以服务强管理,以服务树形象,做好市政的管养工作,强化市政的管理职能,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城市,打造优美整洁靓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德刚, 孙昕. 市政设施人性化养护管理的探讨[J]. 科技信息 , 2009,(18)
市政基础设施范文2
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的建设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它包括城市道路广场、排水与污水处理、照明等市政工程业。近年来,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使我县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得到了较大提高,城市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形象和品味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瓶颈”。但是,我县的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相比先进县市还有较大的差距,城市人居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一、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城区主次干道共71条,总长71.7余公里,道路总面积102.5万平方米;道路配套路灯4376基,路灯总盏数34921盏;道路配套通信管沟40.5公里。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好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不符合的思想认识,切实加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党性和坚定性,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局里统一安排部署。综合汇总如下:
近五年来根据我县城市总规,加大对道路新建及改造的投入,目的就是满足市民的日常出行需求和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同时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巨大的需求仅靠政府资金投入是十分有限的,应学习外地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发挥政府、融资等各个方面的投资,建立更加多元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缓解政府资金压力。
随着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加大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转变传统的城市建设理念按照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新建及改造市政工程提出新的目标,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市政工程建设。如“黑色路面”的建设及覆盖,使我县市政道路建设上了一个新的档次,有了品位,有了亮点,群众满意度提高了;东外环立交桥作为主城区和东部地区一条新的连接通道,优化路网结构的同时也极大的缓解东部乡镇进城难的问题。同时对今后市政道路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市政道路建设就应该科学规划,高起点、高标准修建,要求设计标准若干年内不落后。不能前面动工修建,过不了几年便又拓宽改造,重复投资、重复施工,既费工费时,又给群众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不便。
二、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道路仍存在“拉链式”破拆,相关管线单位(如圣鑫热力、协联热力)未有远期规划,春季休息、秋季检修问题严重。我单位在每年年初道路建设之前,会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管线单位召开协调会,同时要求管线单位编制本年年度施工计划并上交我单位,但各管线单位未给予足够重视,造成冬季取暖季之前集中管线检修,破拆路面。如:2018年圣鑫热力公司在前进路与市场街道口铺设预埋管,在市政工程已经入中后期后才进行施工;2019年协联热力公司在苗圃路中段破拆路面,铺设管道。
2、城市“蜘蛛网”现象仍然严重,2015年至今,在道路新建及改造的同时增加了管廊建设,现已完成46条道路的管廊建设,总长度40.52公里,已能满足管线单位(如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等)管线下迁使用。但相关管线单位未能积极将其所属产权管线下迁,造成空中线路交错纵横,影响城市整体美观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前进路、市场街、苗圃路等架空线路较多仍未下迁。
3、祭祀陋习仍十分普遍,每逢清明等祭祀节日,县内各路口就会出现烧纸祭祀的陋习,不仅影响周围环境和产生安全隐患,同时对沥青道路也产生了一定的损伤,因现在道路路面已基本为沥青混凝土,烧纸产生的热量会对沥青路面造成沥青离析融化,因此要加强移风易俗,杜绝祭祀陋习。如:各主要路口均有祭祀陋习现象发生。
三、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进措施
1、加强地下管线的建设管理
(1)为确保挖掘道路的修复质量,凡是挖掘城市道路修建的城市地下管线,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必须办理城市道路挖掘许可证,其城市道路的修复工程必须由具有城市道路建设或维修资质的企业承担,在管线复土压实后报我处签认后方可浇制或铺装路面。建设工程竣工后必须将所有竣工资料报我处建档备案。
(2)为确保反复出现“拉链式”道路破拆,各相关管线单位制定5年或10年长远规划,并到规划审批部门报备,每年年初上交本年度施工计划,并到规划、审批、城建部门报备,做好科学规划,科学施工。
2、加强管线下迁力度
(1)敦促相关管线单位沟通,对已完成管廊建设的道路各管线单位要及时进行线路下迁,同时拆除相应线杆,减少架空线路数量。
(2)联合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产权单位,对老旧线路进行统一排查,集中清理老旧线路。
3、加强宣传力度文明祭扫
市政基础设施范文3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
本文为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课题批准号:201101095)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一、本论文研究的必要性
市政基础设施在各领域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没有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人们无法得到正常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无法享受精神层次的生活。其次,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基础设施创造了城市集聚的条件,城市基础设施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发展水平。最后,市政基础设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转意义重大。
实现市政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城市发展瓶颈的唯一出路。首先,实施可持续发展能实现土地的科学合理利用,实现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有效控制土地资源短缺。其次,实施可持续发展能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建筑垃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联系着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能很大程度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建设精神文明的必要步骤,是发展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先决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市政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1、城市经济、社会、基础设施、自然生态之间发展不相协调。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取得了巨大飞跃,一些城市诸如上海、北京等已进入世界著名城市行列。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城市管理水平相对发达国家较低,城市发展和建设也出现了严重问题。一些城市只注重城市经济的增长,而忽略了城市中社会、基础设施和自然生态的发展,有些城市甚至以牺牲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城市经济的“暂时繁荣”。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投入,但对城市社会系统的重视仍然严重不足,致使出现了“城市文化荒漠”、城市人力资源匮乏,导致城市发展后劲不足。这些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健康发展的“瓶颈”。
2、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近20多年来,各城市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上下了很大力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居民在用电、燃气、供排水、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严重短缺的状况,但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大部分城市由于财力有限没有地铁,去年和今年在南方许多城市实行拉闸限电,不仅影响了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生产的正常进行,这些已成为制约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结构上也不尽合理。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合理规划,才能够达到总效用最大化。但由于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基础设施都分别隶属于政府不同部门,各部门都独立进行自己的发展规划,缺乏统筹考虑,因此造成了大部分设施闲置浪费,还有部分设施的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
4、各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自改革开放以来,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其投资效益并没有显现出来,投资浪费严重,“跑、冒、滴、漏”现象突出。我国建造业直接或间接消耗的能源已经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6.7%。现有建筑中95%的建筑达不到节能标准,新增建筑中节能不达标的超过80%,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建设中还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建筑耗材高等诸多问题。比如,一些道路的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标准,通常是刚竣工的工程就要进行返修,极大地浪费了财力、物力和人力,根本就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5、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重新建,轻运营维护;二是管理维护技术水平低;三是维护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缺口加大;四是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水平低、法制不健全。这些致使很多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维护成本偏高、“服役期”缩短,提前“老化”,未能发挥基础设施的应有功能。
三、实现市政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由局部向整体转变,从单目标向多目标转变。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系统的建设,不应是单一的、相互割裂的,而应是在多维空间中权衡利弊,选择的目标不只是其中的一点一面,而是整体。首先,实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提高生产率并降低生产成本,但必须要保持足够快的发展速度,以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参考联合国、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比例的推荐值,结合我国城市的自身特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占GDP百分比应保持在6%~15%;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百分比应保持在20%~30%;其次,实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根据城市本身的正确定位,制定提高社会效益的基础设施开发规划。利用行政手段,加大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通过科学、严格的经营管理,保证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的健康发展;最后,实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的协调。运用科学的手段,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减少因使用能源所带来的污染。加大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尤其是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力度。
2、合理使用建设资金,减少资源浪费。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实现:一是建立问责机制。一方面要从立法上进一步细化政府的权责,不仅开出明细的“权力清单”,更需设计出明确的失职状态下的责任后果;另一方面须以严密的规则将各种责任方式、问责主体、问责程序以及责任实现的监督等纳入法制轨道,尤其是要建立对问责的事后监督制度,以防止官员问责流于形式;二是实施节能建设。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3、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设计。一是要规划合理、完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有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并做到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相结合,而且规划应详尽并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在设计中,使用绿色技术,尽可能减少环境负担,减少原材料、自然资源使用。着重考虑建造物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等功能目标,并在满足环境目标的同时,保证其应有的基本功能与使用寿命等。同时,设计中要注意完善地质勘察资料,保证充足的设计周期,慎重选取设计单位,应用全生命周期成本估价(LCC)。
市政基础设施范文4
摘要:经营性基础项目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巨大的融资缺口。探索财政融资、负债融资、企业积累融资、经营资源融资以及PPP融资模式及其存在的风险,对相关融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对于促进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渠道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市政公用设施;融资模式风险分析;风险评价
中图分类号:F29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492(2006)06-0015-03
一、市政公共基础设施融资模式风险识别
(一)财政投融资模式风险辩识
利用财政投融资可能产生的风险有一是紧缩性的宏观政策带来的风险。当遇到紧缩性的宏观政策时,靠财政融资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在融资时必然带来困难,审批程序复杂,资金到位困难。二是投资总量不足带来的风险。目前,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增长,主要还是依靠政府动员财政性资源来应对市场需求的模式来实现的。相对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单靠财政对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总量仍然不足,导致供需矛盾加剧,严重影响社会福利水平的快速提高。三是缺乏竞争激励机制带来的风险。以政府财政信用为基础的融资无论是在融资渠道还是在融资方式上均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这导致公益性项目建设中存在一个非常普遍、非常突出的问题,在项目建设期内政府可用于项目建设的财政性资金往往难以满足项目建设所需要的资金。
(二)负债投融资模式风险分析
负债风险包括一是对融资项目本身造成风险。短期偿债风险通常使用的分析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从偿债的义务看,包括按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两个方面。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负债比率、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利息保障倍数。二是负债融资对社会带来的风险。地方政府负债投资整体上降低了社会投资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给当地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也降低了经济增长的素质和质量。同时,高居不下的地方债务积累了庞大的金融风险。
(三)经营资源模式风险分析
利用经营资源融资的模式可能产生的风险有一是资源急剧减少带来的经营风险。从根本上说,我国目前保护资源的经济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从地方政府、资源型企业到经营者都只是从眼前利益出发来看问题,并没有真正关心和支持保护资源的国策。将经营资源作为一种市政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将会造成对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资源的急剧减少。二是资源严重浪费的风险。政府经营行为短期化,看重近期利益。大量资源因门槛过高而难以纳入有偿使用轨道,无法充分利用,资源流失而资源过度开发使用,将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三是资源供应总量的失控带来的风险。将经营资源作为一种市政基础设施融资模式,会造成资源进入市场速度快,程序简单,市场运行不规范,容易因追求短期资源收益而出现资源供应总量上的失控。
(四)应用PPP融资模式风险分析
利用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融资模式可能产生的风险有一是得不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造成的风险。如果政府宣布其希望公共―私人合作关系,并且将允许一定的基础设施项目由私人部门按融资方式实施,私人部门对投资市政项目将兴趣大增。但是如果政府没有表示足够的支持,这必然抑制私人部门投资的积极性。二是法律体系方面的风险。一个合适的、稳定的法律体系明确规定哪些政府机构被授权开发融资项目,这对项目融资政策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发展中国家为项目融资事务制定了特殊的政策,就反映出该要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三是项目风险没有在各方中合理分担。在融资项目早期进行风险确定是明智的。常常出现这种情况,私人部门过于关心减少自己承担的风险,政府过于关心如何将所有风险转移到私人部门,从而导致各方不清楚项目为某个风险要支付多少。
二、市政公共基础设施融资风险评价
(一)项目总体经济强度下的风险评价
1.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风险贴现率
2.风险贴现率的确定
首先,根据所要投资项目的性质和规模,在资本市场上寻找类似性质的公司资料来确定项目的风险校正系数?值然后,用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投资者的股本资金机会成本并且,根据各种可能的债务资金的有效性和成本,估算项目的债务资金成本最后,根据下面的公式对以上两种资金成本加权平均,即可得到项目投资的综合成本,也就确定了项目的风险校正贴现率R。
4.基础设施项目NPV敏感性分析
通过对关键因素做敏感性分析,可以验证项目在不同假设条件下满足债务偿还计划的能力。通常考虑的主要变量有生产水平、价格、投资成本、利率、汇率、税收政策等。将相应变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然后考察其变化幅度对NPV的影响。
(二)现金流量过程强度的风险评价
在实际中,不仅需要关注项目的总体经济强度,而且还应注意项目的过程强度是否能够满足项目参与各方的要求。这里主要采用债务覆盖率DCR和项目债务承受比率 CR来评判。项目的债务覆盖率是贷款银行对项目债务偿还能力的基本评价指标。它是指项目可用于偿还债务的有效净现金流量与债务偿还责任的比率,可分为单一年度债务覆盖率和累计债务覆盖率。
三、市政公共基础设施融资风险防范
针对项目融资风险的细分,结合我国的实践,以电力项目融资为案例,详细阐述项目融资风险的控制技术。
1.信用风险的控制。主要措施是实地考察项目有关参与方的资信,并通过各类资金承诺函、支持函等文件获得保障。
2.建设和开发风险的控制。贷款人主要通过对合同、履约保函的控制来确保项目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和工程建设按原计划进行,以锁定建设和开发风险。此外,尽可能的建立项目自己的供给来源和基本设施,购买商业保险、确保出口信贷担保支持也都有助于降低建设与开发风险。
3.市场运营风险的控制。决定项目现金流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价格,二是需求量,这是影响项目经济强度及贷款偿还能力的基础性指标。项目抵押系统对于项目风险的控制极其重要。特别是贷款银行对项目账户的控制。抵押账户能否直接、有效,是整个抵押系统的核心。这种账户安排保证项目公司的所有现金流量均处于贷款银行严密监控之下,从而有效保护贷款人利益。
4.金融风险的控制。人民币的可兑换性及能否汇至国外构成了国外投资者以及贷款银行的外汇风险。贷款人可以采取 以下技术措施来控制金融风险一是要求项目公司与外汇指定银行签订外汇兑换协议。二是要求项目公司在外汇指定银行开立还款储备账户。三是以开立还款信用证方式或获得政府批准文件来保证外汇汇出。四是在融资协议中包含套期保值技术以应付汇率、利率风险,或采用诸如货币与利率互换、利率封顶等技术。
5.政治风险的控制。控制政治风险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向商业保险公司或官方机构如出口信贷机构或多边发展机构投保政治风险。二是寻求免于征用或国有化,以及在发生这些情况时得到适当补偿的政府保证。三是争取项目有政府的直接介入。四是与地区发展银行、世界银行或援助机构一同安排平行贷款。这种协调机制将减少所在国政府干涉贷款人利益的风险。
6.法律风险的控制。对项目贷款人而言,在早期通过可靠的律师对项目所在国的法律风险进行彻底研究是必要的,最好能争得项目所在国政府的法律机构对研究报告的确认。
参考文献
1.[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合伙关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资本市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刘玉明、郝生跃、郭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研究”[J].《北方变通大学学报》2003(4)
4.和宏明“论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融资中的多元化角色”[J].《广东社会科学》2003(4)
市政基础设施范文5
论文摘要:一个地区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吉林市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现状情况的论述,指出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方向,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建设提供保障。
近几年,随着我市市政基础设施的不断配套建设,城市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也存在着计划性不强、规划标准不统一、配套不到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开发建设质量,为切实完善城市功能,有必要对我市的市政基础设施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保证城市的正常发展秩序。
1 城市给水及排水能力建设
1.1 城市供水情况及处理办法
吉林市市政供水主要供给全市综合生活用水及少量的工业生产用水。其水源除少量渗渠取水及渗渠取水外,其他皆为地表水,即松花江水。市内各企事业单位的自备水源也基本取自松花江。松花江水源水质比较好,PH值为6.8~7.4,按照地表水源地必测项目10项指标考核,水质达标率为100%。
随着城市的发展,各工业开发区发展及用水人口的增加,给水管网的修建不能与城市发展建设同步,可能会造成现有的供水能力满足不了城市供水需求问题的出现。
此外,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提高,部分按原标准设计的构筑物因其工艺设备陈旧,也不能满足新规范要求的标准。
完善城市供水设施,首先必须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执行饮用水源保护区有关规定,使水质符合规定的水质标准。其次,根据实际需要扩建市政水厂,确定水厂供水规模和布局,并在改造完善现状管网的同时,重点配套新、扩建水厂的输配水管网。
1.2 城市排污问题及处理办法
城市污水主要指的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对于这些污水的排放问题,分流制排水未能完全实施,部分老城区采用仍是合流制排水。此外,排水管网部分老化,排设施陈旧,年久失修,严重淤堵,且管径偏小,也是造成排水不畅的主要原因。
对于污水处理问题,尽管目前吉林全市现有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厂6座,均为二级处理。但污水回用率较低,缺少污水回用工程,从而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对于上述污水排放及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吉林市采取了扩建污水处理厂,另新建中水回用设施,来补充新立热电厂生产用水和市区绿化及浇洒道路用水的方式。同时,要求各企业的污水处理厂需根据本企业发展及工业废水量的增加,有计划地进行更新改造,使本企业工业废水能够得到全部达标处理。
为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我市还在用水量较大的企业推广中水回用工程,主要用于企业生产用水。
2 城市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2.1城市供电系统问题及处理措施
吉林市城网以220千伏为主干网架,具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但是,目前500千伏电网主干网架没有形成,一旦包家变电站全停就会影响东北电网的北电南送,同时切断了吉林市城网与500千伏主干网架的唯一联系,吉林地区电网也将失去一个重要的电源受入点,系统电压可能严重降低。此外,220千伏、66千伏变电容量及布局不合理,部分设备陈旧老化,安全可靠性差。
针对吉林市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组织协调利用土地增值等手段,严格控制电网设施发展用地和线路走廊用地。同时,在市中心区和外围地区采取不同的电力设施用地规划政策,如城市中心区内按集约性方针,向用地小、容量大等方向发展;城区外围,向用地相对宽松方向发展。
2.2 燃气供应现状及处理措施
吉林市燃气事业发展始于1973年,经历了焦炉煤气、油制气、水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等多种气源。目前吉林市中心城区所使用燃气主要为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还有少量人工煤气。
目前,吉林市的天然气资源严重不足,无法按照实际需要进行发展,并且用气结构不合理,客观上造成燃气输配设备的限制和浪费。为了弥补气源的不足,使用了各种替代燃料,形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致使经济发展缓慢。
基于高标准的城市建设目标,应加快燃气管道化供应的发展,优先满足居民生活及公建用户。同时,坚持多种气源,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和合理利用能源的发展方针,充分利用现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气源,远期以利用俄罗斯天然气为主。
2.3 热源供用问题及解决措施
吉林市现有热源主要分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热源、区域锅炉房供热热源、分散小锅炉房供热热源三种。市区内现有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热源四座,区域锅炉房三座。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分散采暖小锅炉房254座,总供热面积为572万平方米。
目前,我市热电厂的供暖存在温差小、流量大、管网压力损失大,前端用户超流量、过热,后端用户达不到设计流量,水力工况严重恶化的问题。一些地区的管网供热站由于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存在运行管理麻烦,系统失水多,失水不易控制,运行成本高,水力工况差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可通过下面一些措施予以解决,如扩建热电厂,提高热源的供热能力;扩大市中心部分主干线的管径,增加部分街道的主干线及各个管网之间的连通线,提高各个管网之间的互补能力;通过联网运行增加管网的互备能力,提高供热的可靠性;热力干管以支状为主,局部连接成环;供热干管通过热力站间接连接至热用户;采用直埋敷设,覆土深度不低于1.5米,现状热水架空线路逐步改造为地下直埋敷设。
3 城市信息建设
我市现有通讯运营企业3家,邮政局1座,广播电视中心1座。这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分割、重复投入现象严重。同时,城市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没有形成统一体系。随着我市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媒体宣传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之配套的广播电视设施将越来越多,而现有的场地不够。此外,现有微波发射台站及微波通道较多,微波通道在空中形成相互交叉,彼此产生干扰,且覆盖了城市中心区上空。
要解决我市信息产业现状,需要结合用户分布和规划布局,进行邮局扩建及新建工程。同时,大力发展数字电视,拓展服务业务,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数字广播电视及增值业务。
在新建、扩建的同时,还有坚持保护、完善、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如保护和完善广播、电视、军事设施微波通信的使用和安全需要,调整其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控制其他部门微波通道系统的发展等。
4 结语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其标准和质量的高低,影响到城市的档次和形象,对提高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坚持“统一规划、配套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并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才能使我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得以顺利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城市服务。
参考文献
市政基础设施范文6
关键字:非经营性 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融资研究
非经营性市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是改变一个城市市容市貌的途径,是提升城市功能,方便人们生活,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有力手段。近些年,随着我国很多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进行配套建设。然而,这些非经营性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需要大笔的资金,在不同程度上,会给地方财政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应创新非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模式,满足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需要,缓解地方财政的困难。
一、非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融资现状
当前,非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由于资金缺口大,需求紧迫。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融资模式,其主要融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财政融资
财政融资是指当地政府财政拨款用于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由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民生工程,是为完善城市功能而配备的,属于公共事业建设,因此,由国家无偿投入资金进行建设是项目进行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
财政融资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这种融资方式在近些年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被广泛的采用。但是,这种融资方式有其局限性,一方面受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处于较高的水平,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资金投入则是有可能实现的。如果地方财政紧缺,收入不稳定,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再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市政基础建设则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受财政支出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地方财政支出,除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财政支出外,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地方财政支出,如果,地方财政支出庞大,与地方财政收入不成正比,势必会对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产生影响。如果地方政府为了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而倾尽过量的财力,则地方财政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2、贷款融资
贷款融资是指由当地政府出面,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再由地方财政将贷款本息还给金融机构。贷款融资也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很多地方财政受多方面元素制约,一时很难拿出充足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所用资金。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补足建设所需要费用。
贷款融资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常用融资渠道之一。但是,金融机构贷款给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第一,金融机构考虑到贷款的风险性,一般倾向于向营利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而非营利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是金融机构不愿意投入的。第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是偿还贷款的根本保障,但是,很多地方财政收入不稳定,收入少开支大,贷款偿还能力不强,降低了金融机械贷款的积极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财政融资渠道还是贷款融资渠道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融资渠道不畅通,就制约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因此,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首先就要改变当前的融资问题。
二、改变当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环境的措施
1、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由地方政府的发起,无论是哪一种融资方式筹措到建设资金,最终都是由地方财政来“买单”的。因此,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改变当前融资环境关键所在。现在的一般状况是,地方政府很难通过财政支出完备整个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所有资金,那么,政府就应积极的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发挥市场的资源分配功能,在资金筹措上做到保障工作。地方政府实现保障的功能,就要担当起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合理的协调建设项目的各方合作,对于建设项目的融资需求及时的进行解决。同时,地方政府还应根据自己的财政收入,合理的计划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短期项目与长期项目配合进行,资金投入大,与资金投入少的项目,交替进行。避免基础设施建设的脱节,或是一哄而上,扰乱政府财政支出计划,让地方财政面临更大的风险。同时,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将项目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公议,科学的设立合理的决策程序,实现项目建设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公开化、规范化。
2、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建设
政府采购制度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基调设施的采购费用在项目建设费用中所占比例最大。因此,完善政策采购制度建设,可以在基础设施采购过程中,采用分期付款的形式,发挥政府的杠杆调解作用。因此,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完善需要设立专项法规,出台采购管理办法,并对实行的细节进行明确的描述与引导,尽量减少政府采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风险,减少交易成本。保证采购制度的执行,还应建立采购监督机构,有效的约束采购行为,监管政府采购的全部过程,对政府采购业务进行管理,并协调采购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采购监督机构用于监督政府行为,为了形成健全的采购机制,还应设立采购执行机构,专门负责市政基础设施的采购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协议的签署,采购活动的进行等。
3、吸取多方经济力量
在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地方财政与金融贷款为主要的融资渠道,由于二者不同的程度上都具有某些欠缺性,因此,在资金的筹措上,应创新融资方式,吸取多方的经济力量,加入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力量中来。对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由项目开发公司融入建设资金是相对可取的方式。项目开发公司独立于地方政府,受市场机制影响,以追求经济收益为目的,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发公司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由公司负责一部分前期的资金来源,随着项目建设的进程,政府再向项目投入资金,或是偿还项目公司的资金。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机构应加强项目质量检查,与项目开发公司多沟通,多协调,避免由于项目质量问题,至使资金延付的问题出现。由项目开发公司负责项目资金的筹措,是很多城市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常用方法。
非经营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配套建设,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都离不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短缺,是很多地方政府很难攻克的难题。解决其融资问题,就要拓宽思路、大胆创新,在细化、规范化原有的资金筹措渠道的同时寻求新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 王英杰. 利用市政债券为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初探[J]. 中国电子商务.2012(18)
[2]徐力. BT项目融资方式在盐城市市政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2(59)
[3] 单俊辉 白艳娟. 发行市政债券可行性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