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未来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图书馆未来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图书馆未来工作计划范文1

一、图书馆业务统计的应用

(一)统计读者信息

读者管理是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随着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多样化,读者的需求也日益复杂,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职业、不同时间段,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业务统计对于分析读者需求,搞好图书馆藏书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图书馆业务统计人员可以利用统计数据把图书馆的读者情况量化地反映出来,帮助图书馆管理者更好地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首先,业务统计人员通过对读者总人数和读者结构的统计,包含固定读者和临时读者的数量、构成以及各项动态信息,可以获得读者使用图书的目的、阅读倾向和爱好等信息;其次,统计人员通过对读者借阅文献动向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图书馆工作的薄弱环节,进而帮助采购者改变采购藏书的品种与结构,更好地满足读者对于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实现图书馆服务与读者需求的有效对接,这对于图书馆日后的发展、规划将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另外,还可以通过对读者的调查统计,为读者创造符合个性需求的信息服务环境,开发图书馆现代化信息服务项目,为读者提供具有特色的图书馆信息资源,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度。

(二)统计资产结构

1.统计馆藏资源

馆藏资源,即图书馆收藏的所有资源,是图书馆赖以存在和提供服务的物质基础。通过对馆藏资源进行月、年的汇总统计,可以了解馆藏各类文献的数量、品种、价格等指标,反映出图书馆的馆藏特色,从而对馆藏信息资源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同时结合借阅率,及时掌握读者的阅读倾向,为制定和检查藏书采购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2.统计设备资源

办公桌椅、咨询借阅服务台、文件柜、书架、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都是图书馆的设备资源,业务统计人员通过数据统计,可以了解图书馆的设备数量,通过对图书馆设备的登记、清查、报损、维修、报废等环节的有效管理,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进而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3.统计经费资源

资金运作的规范性,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对外服务的正常开展。业务统计人员应该定期统计图书馆的经费资源,如图书、期刊、报纸、视听资料等全部图书资料经费的总额以及各类的分配使用情况、工作人员人事费用以及国内外机构和个人捐赠资金等,了解图书馆的资金状况;同时,通过分析数据,研究图书馆经费使用效益,进行资金需求预测,实现有限资金的合理分配,并且及时发现浪费和无效使用现象,进而实现科学的图书馆资金管理。

(三)了解馆员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而且具有战略性,所以对图书馆的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书馆业务统计人员通过对于图书馆在职工作人员的总人数、年龄构成、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及专业情况、培训情况、奖惩情况等进行统计,可以进一步了解全馆工作人员实际情况,帮助图书馆管理者合理的安排工作岗位,科学的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具体的图书馆人员补充计划、人员使用计划、人员接替与晋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薪酬与激励计划等,进而提高图书馆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优势,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图书馆业务统计的发展

(一)分析图书馆运营情况

1.研究图书馆活动规律

图书馆活动主要包括展览、讲座、组织参观访问、读书活动、馆际联谊、读者调查等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的图书馆运营模式和服务体系正在经历从传统型向数字化发展的转型时期,活动方式也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通过对读者到馆率、借阅率、拒借率的统计分析,以及图书馆其他活动事项的统计数据与统计报表,可以研究出图书馆活动规律以及读者的满意度,真实的反映图书馆的运营情况,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图书馆的任务与功能,进而更好地调节和控制图书馆工作计划,积极做好图书馆模式的转型工作,以更好地满足公共服务的需要,提高图书馆的综合竞争力。

2.预测图书馆未来发展

图书馆业务统计人员可以通过对图书馆系统的一些基本宏观情况的调查了解和数据统计,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新局势以及新问题,预测图书馆未来发展情况,并且通过数据的形式帮助图书馆管理者更好地把握未来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以便管理者更好地进行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创新,进而转换图书馆的运营机制,降低运营风险,提高图书馆未来活动的前瞻性、方向性以及预见性功能。

(二)综合利用现代化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业务统计人员应该综合利用现代化技术,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地改进图书馆统计数字的存储和处理方法,建立健全的统计信息标准库来维护和备份图书馆的数据信息,推动图书馆业务统计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统计质量。例如,业务统计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集合同行的图书馆业务统计数据,通过对统计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借鉴,改良本单位的统计方法,实现统计业务处理电子化以及统计信息的网络化。同时,图书馆的业务统计人员还可以通过统计用户登陆图书馆网站的点击量,了解图书馆信息资源发展的动向,这对于图书馆的未来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提高统计人员专业素质

图书馆统计工作是一项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程序繁琐且极为重要的管理工作,统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图书馆业务开展的好坏。加之,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更加要求图书馆的统计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加强对于统计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学科知识,同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知识,熟练地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数据搜集、组织、加工以及分析研究,适应新时期对于统计工作的需要,进而实现图书馆统计工作现代化;同时,图书馆也应该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把职业培训当作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排培训课程以及提供进修的机会,不断更新业务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保证统计资料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引导业务统计人员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使他们坚持统计工作原则,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积极的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统计工作的作用,开创图书馆统计工作的新局面。

图书馆未来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发展;新趋势

所谓的“互联网+”,具体指的就是通过对互联网平台与信息通讯技术的有效利用,实现互联网以及传统行业的有机结合,并在新环境背景下所形成的全新生态。由此可见,“互联网+”属于互联网思维实践的重要成果,可以全面激活社会经济实体活力,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实现高度互联网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也同样需要与时俱进,而高度互联网化就是最主要的l展趋势。首先,在新时期,接受图书馆互联网服务的网络用户数量会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而面对最多的对象将是网络用户。其次,图书馆互联网化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方向,这样一来,图书馆业务将实现互联网化,不管是馆藏资源结构、类型,还是资源管理与加工,甚至是推送与服务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在网络平台的作用下实现。同时,不同层次服务流程也会随着互联网要求的改变而实现发展路径的全面优化。最后,图书馆的互联网服务业务将得以落实。其中,在图书馆传统优势与用户资源固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互联网业务,积极构建综合网络服务平台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另外,对图书馆和用户网络互动的机制进行全面优化,进一步推动互联网资源、管理以及服务协调发展,将互联网作为全部服务的载体,融合图书馆和互联网功能,进一步推动图书馆服务网络化的实现。

二、图书馆的人工智能化

互联网信息将呈现出海量、多样化与碎片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搜索数据过程也将更具智能化特点。现阶段,大多数科技公司都已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人工智能方面。基于“互联网+”这一环境,图书馆也同样需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管理与服务过程中的多种问题予以及时解决,以保证能够全面提升效率,节省管理与维护的成本,获得用户的认可。而通过对人工智能引擎的运用,可以在短期内解决资源可用性与安全性,甚至是潜在冲突,这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十分重要,能够考虑实际需求来对工作计划进行调整与改变。

与此同时,智慧社会发展的速度逐渐加快。实现智能行为的机器化以后,图书馆工作人员就可以在网络的作用下,实现远距离对智能机器人的遥控指挥,进而完成工作任务,突破时间与空间,甚至是距离的限制。而将智能机器人应用在图书馆当中,可以更好地营造智能化的环境,以保证图书馆读者真实地体验与机器人之间形成的活动,享受图书馆的智能服务。除此之外,图书馆可以积极构建物联网,对用户使用图书馆权限予以全面放宽,感受数字化生态系统与智能化成果。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视频终端还是空调设备等,在物联网技术的作用下,不需要接近设备就能够对其进行操控与管理。

三、强化情境计算与场景服务

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互联网搜索已不仅仅发挥资料供给的作用,而是根据情境计算内容来予以有效推荐。其中,情境计算主要是对移动设备中的数据进行有机整合,具体内容包括声音、图片与位置等等,进而把用户工作、需求以及爱好等多方面信息转变为能够追踪的比特流,随后会按照特定情境来向用户推送相应的信息内容。在情境的作用下,实现信息推送并满足相关需求,也同样是图书馆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服务形式,为此,必须要实时关注与研究。

从本质上来讲,“互联网+”时代就是场景时代,而人类实际需求则是根据场景来确定,所以,场景逐渐替代了信息入口。为此,互联网竞争也由信息入口转向了场景。之所以场景要比入口重要,究其原因,“互联网+”背景下的互联网能够进入到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当中。而用户在对图书馆设备设施以及服务进行利用的过程中,也会随之制造多个场景。各场景不仅会形成入口,同时也会产生流量,另外,需要由图书馆提供服务,也就是所谓的场景服务。积极开展图书馆场景服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帮助用户具备和所需服务连接的能力。而图书馆则应当对这一场景进行合理地运用,最终使图书馆、用户以及服务能够在特定的场景当中实现智能连接。但是,要想更好地提供场景服务,图书馆就必须要研发系统平台,进而实现图书馆和用户之间的联系,以保证用户能够更深入地体验图书馆功能,享受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最后,图书馆可以合理地搭建无线网络,而用户对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关注,进而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并提供场景服务。

四、提高有偿服务的附加值

在图书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受政府拨款不充足与事业发展具体需求的影响,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一定要重新把握并定位免费理念。如果图书馆不能够及时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那么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必然偏离社会发展的趋势,最终将会被淘汰。而在改变思维理念的过程中,图书馆必须要对收费和免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在提供免费基础服务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开展附加值较高的项目与服务。而在网络环境与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用户所接受的部分服务项目收费则与图书馆用户认可服务产品的开发存在直接的关系。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应当对文献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进一步探索更加理想的服务方式,有效地增加服务功能,以保证用户能够通过对新媒体手段的应用来享受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这一思维与普通的互联网思维存在极大的差异。而图书馆人的“互联网+”思维也同样更注重民主与开放,以期能够对传统和封闭的思维予以全面突破。在这一背景下,“互联网+”思维也将在图书馆改革与服务创新方面提供不竭动力。也只有站在“互联网+”思维角度才能够实现图书馆事业的突破性发展。文章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馆发展新趋势进行了阐述与探讨,希望为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互联网+”图书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王东波.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未来发展新趋势[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25(3):75-81.

图书馆未来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图书馆 学科特色 服务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特别是新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在这种环境下,图书馆只有尽快找到新的服务思路,建设好学科特色服务,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利用现有文献资源,建好富有本校特色的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往往存在着文献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有些学科文献资料复本过多,特别是我校一些公共学科、边缘学科的文献都有重复购买;而版本用的也有不同,传统的图书管理“重藏轻用”思想比较突出,各个图书馆的封闭性较强,资源的浪费与闲置普遍存在,不利于资源共享。那么怎样利用现有藏书和文献资源,建好富有本校特色的图书馆。

(一)筹规划,平衡学科分布,建设学科特色数据库

图书馆在建设数据库应按学院的各个系、各个专业特色需要对文献信息进行筛选和进行科学整理、加工、形成自身的文献信息图书馆,依据本馆的收藏优势,众多地开发各类数据库。根据学校的学科重点、馆藏特色,选择合适的建库目标,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尽快建立起学科种类齐全、形成多样的数据库体系。做到发挥各自的专长,并学科分布平衡,以实现网上中文信息资源的多样化、丰富化。另外,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与书刊文献结构,首先要考虑的是与本校专业设置相关的学科专业文献,尤其是重点学科,优势专业方面的馆藏应该较为丰富。如我院,属理工科类院校,主要学科有财经、水电、农业等三大类,图书馆根据这些学科建设数据库,以此来提高馆藏利用效率,满足教学科研的信息需求。

(二)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应该怎样进行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呢?我认为应该从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出发,结合我校的学科专长,抓重点突破,具体进行特色数据库的选型时,量力而行,先开展试验性运作,以积累工作经验,尝试对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大规模的功能齐全的数据库建设工作。

确定了自建数据库的选题方向之后,应该立即进行信息源的采集工作。既对馆藏资源进行汇总筛选,整理集中,制定工作计划。另外,为保证信息资源补充工作,查漏补缺,建立并拓展通畅的信息资源采集渠道,及时采集新的信息资源,以保证特色数据库的全面性、权威性、即时性。

二、加强网络建设正确处理好图书馆传统与现代化服务的关系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虽然在传媒方式和信息载体上有本质区别,但是其模式基本相同,都要对文献进行采集、整理、储存和借阅,未来的数字图书馆应该建立在传统图书馆的实体上,二者是相互依存,优势互补的对立统一关系,加快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建设,就是要代替传统的图书管理中不利于快捷、便利、准确利用图书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并方便读者的信息查阅、借阅和浏览。

三、图书馆建设要适应和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素质教育对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应该做到:

(一)更新观念,用主动服务代替被动服务

更新传统的服务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浅层次的书目服务为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服务送到读者身边,把大量潜在的读者吸引到图书馆来,为读者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二)改善图书馆的文化氛围,树立资源共享的观念

图书馆是文化教育机构,应处处体现文化气息,时时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因此,无论是馆舍、设备、书刊资料等硬件建设,还是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软件环境,都要有利于一个良好的学术和文化氛围。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建设的目标之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我校的教育发展提供服务。

(三)加强图书馆藏书质量建设,培养学生检索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完善馆藏建设是办好高校图书馆的基础,藏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效果,采购人员要深入流通部、阅览室以及各系对书刊的需求,以此作为采购依据,把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优秀书刊购进图书馆。因此,除了向学生介绍利用图书馆馆藏分布及图书分类等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提高学生的情报意识和计算机检索能力,不断增强现代化检索手段的自觉性。

四、图书馆要加强对图书馆员的素质提高

图书馆馆员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图书馆员应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各种载体的性能并指导读者使用各种载体信息,利用网络资源来寻找所需的信息资料。另外还要掌握相关的外语知识,因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工作将会进行国际间交流与协作,各种语言文献资源会出现,只有掌握外语,才能熟练地查阅文献信息,才能使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外交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结束语

总之,如果图书馆不想使自己淹没在网络节点的海洋中,特色化是必由之路。只有围绕适合本校学科、专业的需求来建立特色数据库;要把传统与现代服务相结合;全面提高馆员的素质,能把一个具有更高层次的现代化图书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参考文献:

[1]刘广明.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新理念初探[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4)

[2]孟广洁.21世纪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R].图书馆工作散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图书馆未来工作计划范文4

【论文摘要】绩效管理是图书馆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性,成为图书馆管理实施绩效管理的关键。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需要采取将结果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管理过去”与“管理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措施。

图书馆绩效管理是馆长和馆员双方就目标及如何达到目标而达成的共识,并增强馆员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任务管理,它特别强调沟通、辅导及馆员能力的提高。

绩效管理是图书馆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国内许多图书馆管理已经或计划推行绩效管理。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图书馆管理实行绩效管理后,大多没有实现图书馆管理当初确定的绩效管理目标,这主要是由于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实施绩效管理之后,不仅没有解决图书馆管理绩效和馆员绩效的问题,反而还带来了一些其他方面的管理问题。所以,如何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性,成为图书馆管理实施绩效管理的关键。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需要采取如下措施。

1 将结果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绩效评估和管理是一个外来的概念,其英文的含义与中文“绩效”的意义实际上有很大的区别。中文的“绩效”表示的是成绩、效果,从字面上看,具有结果性的含义,但英文中的意义却内涵广泛,其主导的意义是执行、实行、行为、工作、表现、功绩、演出等,既具有结果性的含义,更具有过程性的意义。一般而言,我们更多的把英文的意思理解为具体的行为过程,以及这些行为所达到的结果。从这一点来看,绩效管理更加深刻的内涵在于过程,在于对行为的管理。这种对于过程和行为的管理,不仅体现在绩效目标的确定与沟通过程,体现在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讨论与改进的过程,更加体现在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确定和过程管理中,通过对达成绩效的行为、过程和能力的管理,实现达成绩效结果的保证。而绩效考核的含义则相当局限,仅仅侧重于对绩效的评价,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如果仅仅实施和关注绩效考核这一个环节的工作,特别是如果仅仅关注结果,而不注重对过程的管理和评估,就容易使我们的关注点出现偏执的情况,也就非常容易造成另外一个问题,即关注过去与面向未来的问题。绩效管理不仅强调结果导向,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

2 将“管理过去”与“管理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

图书馆绩效的评估和反馈沟通是绩效管理中最难以直面处理的环节,工作计划和绩效目标的确定不难,绩效过程的管理也不难,难的是如何对每位馆员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科学的评价,是如何把绩效考核的结果如实反馈给馆员,是绩效反馈和沟通能够起到实实在在的激励作用,使馆长和馆员最后都能够心情愉悦地投入到下一步的工作中去。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正是因为害怕面对过去,所以也就无法面对将来。绩效管理是前瞻和发展的,要正确处理过去与未来的矛盾,仍然还是要正确理解结果和过程的关系问题。作为各部门负责人,一定要明确自己所承担的为馆员主动服务、跟踪、监控、落实、指导、帮助、激励和沟通的管理责任,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全方位的支撑服务和绩效辅导。如果做好了过程,也就无须害怕直面结果的沟通与馆员绩效状况不佳的现实。在做好日常的绩效过程辅导外,面向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正是处于关注过去与面向未来矛盾的中心,绩效沟通效果的好坏,体现在部门负责人对其艺术性的处理之中。绩效反馈与沟通应当符合人性的需求。在指出别人工作中的不足时,要先行表扬,赞扬别人的闪光点,才能使别人信任地敞开心扉;然后,以面对事实的态度,诚恳地真情相待,不仅说明自身工作中的管理责任,也清楚明白地指出他应该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并帮助其制定改进计划;最后再用赞扬和鼓励来结束谈话,给人以希望和勇气。由此,馆长和馆员就能够分享绩效管理所带来的宝贵财富,在伴随着图书馆管理业绩不断提升的同时,自身能力和管理水平也得以不断成长和提高。

3 将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图书馆在绩效管理实践中,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是一项非常具有艺术性的工作,必须要首先考虑组织的战略、目标以及文化,将图书馆所提倡的战略重点、图书馆管理目标和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在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中。绩效管理的战略问题由此就成了一个重要和复杂的问题。从实践中的情况来看,仅仅关注和追求短期服务指标,追求短期服务的行为,会带来对图书馆管理战略的长远发展和图书馆管理核心能力建设关注的不足,或者说没有充分的动力去做那些只有通过长久建设才能产出效果的事情,如馆藏建设、读者服务、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同样,仅强调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单一方面或矛盾的某个侧面,如馆藏、读者等,都可能会在整体上妨碍图书馆管理实现更为远大的目标。而片面强调图书馆内部管理的制度化运作,也许会对面向读者的及时响应造成程序性障碍;仅仅强调面向读者的灵活性运作,也可能会使图书馆管理内部管理无序失控等。因此,必须用一种全面的、矛盾的、平衡的观点来代替任何具体的、短期的、单一的衡量尺度。我们可以借鉴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和诺顿教授创立的平衡计分卡。平衡记分卡实质上是基于综合平衡的战略思想,以战略性激励为核心,从创新学习、内部流程、外部市场和财务成果四个角度分别将企业管理战略目标具体化,并设置了相应的测评指标。那么图书馆管理平衡记分卡在保持对馆藏流通业绩关注的同时,清楚地向图书馆各个流通环节传达长期的馆藏流通业绩的驱动因素,以及如何通过对馆藏、读者、馆员等方面的投资来创造新的价值。借用平衡记分卡方法,有助于我们在确保实现年度馆藏流通业绩的同时,引导各个流通环节主动去思考未来,从一点一滴做起,致力于图书馆管理核心竞争力的长远建设,为图书馆的长期、稳定、健康、协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图书馆管理馆员和非管理馆员的绩效评估模型并不完全一样。作为管理馆员,人际促进行为是管理者职责的一部分,主动承担跨边界任务,促进各系部合作,应当成为管理馆员的自觉行动。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不能单纯追求量化、具体于岗位的指标,对于各系部合作、敬业精神、业务创新等要设置合理的权重和考核方式,促使馆员个人、各系部、读者、图书馆管理目标相互融合,和谐发展。

总之,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好图书馆绩效管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既努力改进和完善工作流程,又关注读者满意和各系部工作拓展;既注重提高目标业绩,又注重科学有效的过程行为管理;既注重考核馆员对图书馆的贡献,又立足于馆员的未来发展;既致力于提高图书馆的年度流通业绩,又注重图书馆管理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既促进馆员个人职务绩效不断提升,又能使读者、各系部和图书馆管理和谐发展。那么,绩效管理就真正能够达到提高馆员的绩效,并最终提高图书馆组织绩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曾阳.高校员工绩效考核的原则与方法[J].交通高教研究,2003(3).

[2] 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庄雷.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J]/图书馆建设,2006(1).

图书馆未来工作计划范文5

一、职业道德

图书馆职业道德是图书馆这个职业集团为圆满完成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基于图书馆员的自觉意识,向社会公示集团性的职业伦理、专业素养与行业规范。自图书馆诞生之日起,图书馆事业就与人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以人为本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全方位服务好读者是图书馆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核心方面。因此,爱岗敬业、读者第一、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图书馆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1、爱岗敬业:爱岗就是应该热爱图书馆本职工作,安心于本职岗位,恪尽职守地做好本职工作。敬业就是应该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能认识其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具有荣誉感和自豪感,在职业活动中具有高度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

2、读者第一:读者是图书馆直接的服务对象,图书馆工作的任务之一是为读者服务。因此,图书馆员对事业的忠诚,对图书馆工作的热爱,都体现在对读者的认识上,这也是一种职业责任。这就需要培养一种精神,一种以服务为荣、以服务为乐的精神。

3、勤奋好学:勤奋好学不仅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进取精神的一种体现,图书馆员只有不断的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术,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增强图书馆行业的竞争力;并且要有终身学习意识,要经常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有了能力才能为读者做好高质量的服务。

4、礼貌待人:礼貌待人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在与人交往态度上的诚恳和气、言语上的谈吐文明,行为上的举止谦恭的表现。它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精神风貌。在读者服务中,要求图书馆员热情文明、真心实意地搞好读者服务工作。

二、丰富的文化专业知识

图书馆是人类智力资源中心和文献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必须重视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培养。文化基础知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和外语等基础知识。管理员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能够写工作计划和总结,起草报告、文件等,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学术研究着述能力。专业知识是实行内行领导的基础,缺乏专业知识是难于胜任图书管理工作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是图书馆各级管理者的必备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丰富的图书馆情报专业知识,懂得自己的管理对象,了解有关业务的具体情况,才能对本馆本部门确定恰当的目标,作出科学的决策,实行内行的领导。专业知识还指各行各业、各层次、各岗位管理共同需要的科学知识,如信息科学、控制论、系统论、决策科学。

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图书馆学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互相渗透,相互交叉,彼此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素质的要求不论在文化知识的广度方面,还是在专业技术的专深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此外,图书馆是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的多功能知识服务场所。计算机将成为现代图书馆的重要标志之一,利用其管理数据库,不仅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迅速、准确、灵活地为读者检索资料,满足读者的需求,有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三、较高的业务能力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要求除掌握多层次知识外,还应具有宏观思维、科学的逻辑推理、预测分析、灵敏的信息与心理研究等能力,这样的人才结构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1、宏观思维能力。信息时代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能埋在资料堆里,必须要有宏观思维,做到从积累资料入手,从大处着眼,收集积累细小的信息;注意信息的旁系性,善于从某些信息资料中分析推断出有用的微观信息,开展立体思考,通过点滴资料的积累去揭示未来的发展。

图书馆未来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图书馆;档案管理;事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一、档案管理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档案资源的管理,也称档案实体管理;二是对档案中所包含的信息的管理,称档案信息管理。档案实体管理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内容。通过档案资源建设来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体系,是对管理中各项工作记录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同时也是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档案信息组织是对档案中包含的信息内容进行揭示、加工和存贮,形成二次文献,便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它是为管理工作服务并对促进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一手材料。

就图书馆来说,档案管理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又是图书馆各项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如设备管理档案是设备管理的一部分;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的一部分;行政管理档案是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技术档案是技术设备管理的一部分。档案管理工作包含了信息的输入、存贮、加工、输出这样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是一种信息控制系统。因为档案具有原始纪录性的特点,所以档案管理具有档案资源积累过程的缓慢性和档案管理活动对档案形成者的依附性及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的相对保密性。

二、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是图书馆提供的文件、图片、音像等服务的记录,档案不仅记载着图书馆的办馆历史,而且记载着图书馆的基础业务、读者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过程。

(一)档案管理可以全面记录图书馆的工作。档案管理不仅针对与图书馆提供的文件、图片、音像、书籍等公共服务的记载与记录,同时也详细记录着图书馆自身的党建工作、财务工作、设备情况、基建及后勤档案等。由此可见,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针对业务管理,同时也是对图书馆自身管理的集中反映,档案管理全面记录了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和成果,是全面反映图书馆情况的真实而宝贵的资料。

(二)档案管理可以指导未来工作的科学规划。每个档案卷宗中所存在的信息是静止的,但图书馆作为一个整体,其档案资料所反映的工作内容之间必然存在着必然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图书馆工作的总体规律性。在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当中,通过不断翻阅资料和总结记录,可以总结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些规律可以直接引用到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当中,还可以为图书馆未来的工作计划与安排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参考价值,有助于图书馆在制定规划的时候,能够保证规划具备一定的科学性。

三、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在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对档案重视不够意识淡薄。在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档案意识淡薄,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在整理档案工作的过程中,态度不认真,造成档案丢失,档案分类不统一,给后期查阅档案带来了很多难题。

(二)档案类型比较单一亟待丰富。在图书馆档案收藏中,图书馆馆藏书籍的档案占着非常大的比重,而关于图书馆业务的档案只占据着非常小的比重,另外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纸质档案的比重比较大,其他类型的档案,尤其是电子档案的比重比较小,从整体上来看,档案类型比较单一,内容亟待丰富。

(三)档案现代化程度比较低共享困难。图书馆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比较快,国外一些大型图书馆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与自动化的进程,很多图书馆建立了电子图书馆,并实现了图书资源网上共享。相比之下,国内大部分图书馆的现代化程度仍然比较低,尤其是一些公共图书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着滞后性,一些图书馆虽然配备有档案管理软件,但计算机管理的水平比较低。

(四)在档案管理中存在重藏轻用。图书馆在档案管理中,虽然通过一些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保证了图书收藏的有条不紊,很好地实现了图书的收藏。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明显存在着“重藏轻用”的情况,重视档案的整理与保管,却轻视了档案的利用与开发。档案过多得被使用在查阅、记录、复制等工作中,没有重视档案的再次开发与利用,档案的信息价值无从体现。

四、加强图书馆档案管理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

(一)健全图书馆档案管理规章制定。周密而实用的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定,是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该不断健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制定严格地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以及保证文件材料归档完整、准确、系统在内的制度体系,这样有利于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有章可循和有的放矢。

(二)丰富馆藏档案内容。图书馆在档案内容上,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工作实际需求,尽可能地丰富档案内容,在重视文字历史等馆藏资料的同时,不断开发开拓业务档案资料的整理,尽可能地让档案管理全面反映图书馆的真实全部。在重视纸质资料的整理与收录的同时,还应该重视非纸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包括音像、图片、实物等资料,保持不同档案内容的种类及比重,丰富图书馆的档案收藏工作。

另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募捐或者号召等方式,向广大市民征集遗落在民间的珍贵资料,来充实图书馆的档案管理工作。

(三)加强档案资源的特色化建设。在图书馆档案的管理建设中,要不断加强特色化建设,对一些利用率高、数量大的档案,尽可能地形成专题档案,将他们集中起来,更好地为翻阅者等服务。同时将一些内容相似或相同的动态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全面收集该类事件的档案,形成特色专题,突出档案管理的系统性。

(四)不断完善档案数字化建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已从纸质管理演变为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层面上来了。图书馆要不断提升档案管理的水平,对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建立一定的数据库,并根据图书馆自身情况,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互动环境,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

(五)加强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对档案的利用不能仅仅停留在查阅、抄录、复制等浅层利用上,而应该重视档案资料信息的深层次价值,不断开发与利用档案资料,通过档案资料的研究与开发,编制综述、述评、专题报道等,从事对档案内容进行浓缩型的揭示与报道。

图书馆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就是对图书馆档案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将储存于档案中有价值的、适应高校发展需要的各种知识、信息充分挖掘出来,并使之有序化、系统化,最大限度的为广大师生所用,以提升高校档案信息利用效能的一种信息整理和传递的过程。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高校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衡量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志。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科学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使图书馆档案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工作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最富有活力的环节,做好档案信息利用工作是带动整个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关键步骤,促进档案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做好做活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和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实用价值作用,更好地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学校科研服务。

五、总结

图书馆档案管理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综合展示,因此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查找出管理漏洞与弊端,不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模式等层面的改进,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和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欧阳宏,试论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晋图学刊;2003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