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田园交响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贝多芬田园交响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范文1

一般人对贝多芬音乐最直接的感受,很少会用上「愉悦两个字,乍听之下都会感觉贝多芬前中后期音乐风格是有转变的,彷佛他的音乐是在跟随他的心灵哲思,他的心灵哲思企图以音乐的抽象性陈述出来。的确,贝多芬的音乐是沈思的、哲学的、有话要说的,他的音乐对主题的铺陈与不断强调也是很有特色的。因此,听贝多芬的音乐,我们会感觉严肃、甚至有点沈重。

走进大自然的悲剧英雄

但是,贝多芬的第六号交响曲「田园,却出现了少见的类似舒伯特式的优美。

这首交响曲,后人大致有共识的标示出主标题与每乐章的小标题,完全与乡间自然之景有关。曲子在一开始就呈现一片祥和热闹、生机盎然、乐器齐出的活泼,彷佛要让人一眼就望尽所有的风景。而这首曲子,尤其是第一乐章,透过长笛与竖笛的合奏,也尤其别致的制造出属于大自然之声的优美。但是,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是紧接著命运交响曲创作出来的,命运交响曲的著名程度,几乎成为贝多芬的正字标记。

贝多芬在「命运中,衔续著其「英雄交响曲的哲思。两首曲子有非常相近的曲风,包括胜利似的鼓声、法国号,沈重的断音音节,以及由雄壮走向悲壮走向睥睨似的胜利感,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把这时期的音乐诠释成「悲剧英雄的奋斗。这时期的音乐是在处理「人而非「自然,人面对不可抗拒的力量、面对必然导致的悲剧结局,却绝对不被打垮的决心、甚至是夸耀自己意志力的胜利。这是典型的悲剧英雄主题。为什么突然由这主题走向处理大自然的田园风格呢?而且两首曲子紧邻著,几乎是同时在思考人与不可抗命运的搏斗、并人进入大自然的愉悦感。

人/主体浮出于自然/主体

正是两种哲思的交织并行处理,我们可以揣想而得,就算田园交响曲是处理自然界,身为「主体的人,是不可能像华人文化中的国乐一般,完全消融进自然天人合一的。人势必会凸显于自然界之中。

所以田园交响曲会处理田园中农人的欢乐庆典、立即伴随暴风雨、再伴随暴风雨后的牧歌,三章节一气呵成,于是田园交响曲就不只是呈现自然界的愉悦,也把人──自然间因风雨无情而不得不产生的对立生动的刻画出来。

这种在自然界中的人的主体性,在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中更是以一种极艺术的美感铺陈。

人/主体与自然/主体交织下获得的暂时答案

第七交响曲音乐一开始,就暗藏著玄机。它不像第六交响曲,以明朗一泄全出,它的序乐一直隐伏著、按奈著、甚至有点紧张的,彷佛某个事件即将发生....,直到引导到,主角出现,是长笛的飞舞,像个活泼的精灵一般跳出,既是自然界中之生物,却又不按自然界之牌理。这个精灵在众乐器的伴随下,舞姿优美、动感十足。但这精灵显然并不是没有困扰。

贝多芬用转小调、用休止符、用渐缓的犹疑感,让人感觉出这精灵的舞蹈背后是有困顿之处的。但这乐章仍旧以欢愉结束。

在第一乐章的衬托下,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就加倍的悲凉了。因为第二乐章长笛独奏仍隐伏于全曲中,给人跟第一乐章衔接的感觉,可是不再是精灵的舞蹈,却彷佛是狂欢后的寂寞与悲凉,尤其是第二乐章后半段的赋格特别明显。不过,贝多芬因著辅以稳健的节奏感的处理,制造出一种毅然决然的感觉,那悲凉就成为英雄式的了。

因此到这里,我们会看出贝多芬第五、第六两种主题交织下,于第七交响曲达至某种融合,既有田园、也有主体人文的铺陈。透过这种交织,少掉那种奋斗、不甘与悲剧英雄的胜利感,但多了些优美、欢愉与舞蹈,虽然这主体仍旧是有悲凉感受的,但贝多芬把这感受潜伏下来了,不再是乐句中最想强调的主题。

当然,潜伏下来,并不表示它就不存在了。我们将会从贝多芬后来的音乐中,再看到悲剧性的主体重回音乐的主轴。

人/主体与他者/主体的对质

当贝多芬把音乐主题焦点集中于大自然,的确是进入他心灵历程的另一个阶段,一种从对抗、控诉命运的心境,转入逍遥于大自然的心境。只是贝多芬从来没有把身为人的主体性忘怀过。

后来贝多芬有近十年没有创作。就一个艺术家而言,停止创作,往往意味著心灵历程的暂时停摆原地踏步。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人可以不停的心灵成长的。

然后贝多芬再创作时,我们从他的庄严弥撒与第九交响曲,看到过去贝多芬关切的主题竟然又重新回来了。

譬如说「庄严弥撒,贝多芬自承这首曲子不是为了宗教仪式而创作,纯粹是为了想用弥撒曲式说出自己的话。正因为这样,这首弥撒是不能被教会仪式使用的,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当成是一首表白心灵的纯粹音乐。

我们若仔细研究「庄严弥撒,会发现这首曲子的天人交战,绝不亚于命运交响曲。竟然过去贝多芬关心的音乐主题,重返创作中了,甚至比当年要更激烈。因为「庄严弥撒中有另一个明确的主体,就是一位「他者──上帝。当第一曲「垂怜经一出,我们立刻可以听出那种呐喊,是抗议命运不公的主体,向容许命运不公的上帝呐喊的心灵交战。

这种天人交战,到第二曲「光荣经更是明显,那铺陈上帝荣耀的华丽乐句,和祈求垂怜时的悲怆,真是天与地的差别。而贝多芬调和这天与地的距离,就是用歌颂上帝时突然声量急遽转弱的收音,彷佛是要提醒上帝,因为人仍在悲剧中,歌颂难免有点不甘!

甚至最平和的第四曲「圣哉经,我们一样可以听出贝多芬对垂怜、祈求悲悯的强调,而第五曲「羔羊经,那企望上帝赐平安的祈求呐喊,也是要透过一再反覆,才由没把握的、走向肯定句的。

书写遗书?心灵历程的跃升?

这种天人交战的声乐,只有对命运不甘的主体,遇上另一个可以被质询的主体时,才会出现。因此庄严弥撒乐句的呈现绝不像一般弥撒曲,只把焦点置于上帝。它更强调主体与主体的对质。

庄严弥撒之后,贝多芬便创作了第九交响曲,也就是知名的快乐颂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简直就是贝多芬过去所有心灵历程的大集合。这曲子第一乐章,一样把命运感铺陈出来,诸如法国号、鼓声、并与命运感相关的简短有力的节奏,甚至在第三、第五交响曲中都出现的英雄命运式的赋格,也重返了。而乐章最初,贝多芬的乐句彷佛是一场戏剧的序乐般起始,恰似告诉听众:我正把我这一生演出来....。

第九交响曲不止让命运主题重返,包括悲剧英雄睥睨命运的胜利感、田园风格,也随后在二三乐章出现,第三乐章田园风格中,还暗藏命运似的乐句主题,提醒人逍遥世界中,主体还是人而不是自然。人永不可能融入自然。

第四乐章,光是很长很长的序乐那充满悲剧感的小调,贝多芬就把一二三乐章的主题都植入了,然后先以命运风格、快乐颂二主题交杂出现,最后以快乐颂结尾。然后出现大合唱。

从这种铺陈第九交响曲的方式,我们不得不说,贝多芬是在对过去作一个总交代总整理。因为英雄、命运、悲剧英雄的对抗与睥睨命运、进入大自然、狂欢,全在这首交响乐曲中出现了。

整理交代过去,只有两种原因。一是书写遗书,一是预备要进入另一个心灵历程。

他者/主体角色的转变

果真没多久,贝多芬谱出他最晚期的作品,著名的弦乐四重奏。

贝多芬最晚期的弦乐四重奏,很多人都说很难像过去的作品那般的分析,也比较难理解。因为这时期的作品贝多芬已逾出古典乐派的形式太多,变得自由不拘格,他过去一直处理的沈重的英雄对抗命运的风格、和欢愉的田园风格也不复现,调性转换与变奏形式都更加的任意。

这种曲风,无宁说是自己跟自己的告白,是从外在世界进入寂静的心灵世界。

但是,我们有理由说,这种告白过程,出现了另一个他者/主体。

譬如贝多芬在曲子标题上加上「病后恢复献上感恩,用伊里安调式的赞美诗式曲风(op.132),或甚至在曲子一起始,就用圣咏式的赋格(op.131)。这些迹象都显露,贝多芬是进入另一种心灵境界,就是把过去呐喊的、祈求的、高高在上威严的上帝主体,邀请进入他的心灵,参与他的告白与冥想。这个主体不再是他抗议的对象,而是跟他一齐回顾生命历程的同伴。

这是何等大的转变呢!

他者/主体进入生命后的大和解

最后的弦乐四重奏,贝多芬除了擅长使用不居形式的变奏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频繁的使用双主题赋格。

双主题赋格一定会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在同时处理两个很关心的命题。过去贝多芬曾同时处理命运与田园,但终究有先后顺序,且其中一个主题随后淡去、另一个主题随后凸显,这是一种时间上必然的交错。可是双主题赋格就不一样了,双主题赋格是在同一时间中处理两个命题,并无一主题淡去、另一主题越来越明朗清楚的时间交错。

这不仅是高难度的作曲技巧,最重要的是,以贝多芬音乐中的哲思特点,这已清楚陈述贝多芬到生命最晚期,已去芜纯菁,只剩下两个悬疑的命题要解决。

贝多芬生前最后一首曲子,也就是弦乐四重奏(op135),贝多芬自己透露出这两个命题的基调。一个主题是严肃的基调,贝多芬自己写下:「Mustitbe?,另一个主题是轻快的基调贝多芬自己写下:「Itmustbe!这就是贝多芬临终前要处理的双主题,但是却不再是抗议的、呐喊的,只剩下沈思,与接纳后的平静。贝多芬自己就在第三乐章写下标题:「Peace而第四乐章,贝多芬又从严肃的「Mustitbe?与轻快的「Itmustbe!双主题交错进行下,以轻快幽默的拨弦结束整首曲子。

那个曾被他抗议著、求告著、呐喊著的主体,在邀请伴随进入他的内省世界、一齐面对他的一生之后,终于让贝多芬平静的轻快的幽默的接纳了他的一生。他终于和解了。跟自己和解、跟命运和解、跟上帝和解。

无法言说的神秘历程

贝多芬这一生最匮乏的就是爱。他父亲暴戾,总是阴错阳差的无法结婚,他很早就有严重的听力障碍、必须辅以「脑海中的乐符来创作、晚年又被他想认养晚年作伴的侄子背叛....他这一生一直没有爱。因此他的音乐严肃深沈、甚至是严厉的,到了晚年的大和解,是多么让人不可思议的一个心灵历程。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范文2

[关键词]贝多芬;世界音乐;古典主义;古典乐派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4-0032-04

古典主义,首先发生在文艺领域,它以恢复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为目的,注重形式美,放眼追求客观美。这一美学观点直接影响到同时代的美术、音乐的发展。此后画家和音乐家们把这一美学观点渗透在自己的创作中,继承、发展了这一美学观点,形成了各自的古典主义风格。

音乐中的古典主义,在维也纳开放着鲜花,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但是,古典主义音乐的萌芽时期却产生于意大利巴洛克音乐时代后期。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主调音乐,以贵族社会为背景,随后在德意志、奥地利等国繁荣昌盛起来,初期有三个乐派:以大巴赫的次子菲利浦・埃玛努埃尔・巴赫为中心的柏林乐派,他是费特烈大帝的宫廷作曲家;以约翰・施塔密茨为中心的曼海姆乐派,他是法尔茨选候卡尔・特奥道尔的宫廷作曲家;以瓦根扎伊尔、蒙思为中心的早期维也纳乐派,这个乐派比前两个乐派影响较小。但是,自从格鲁克、海顿两位作曲家在维也纳定居以后,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接着,莫扎特、贝多芬又先后到来,维也纳古典乐派才真正形成。

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杰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就类型而言,主要表现在室内乐、钢琴音乐、交响乐等方面;就音乐曲式来说,奏鸣曲、交响曲形式在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时期得以确立并且不断扩充、发展;就音乐表现内容来说,也由一种愉快的、偏重于音乐形式美、结构美、旋律美的纯音乐倾向,过渡到表现人类理性思维、社会矛盾斗争等更为广阔的领域。

由于三位作曲家所处的社会、时代各有差异,个人世界观、遭遇、生活环境不同,在他们各自的创作中,又都体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总之,他们对人类文化艺术史的贡献是光辉灿烂的。而就他们中的一个人来讲,却又是惊人而非凡的。本文主要就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及贡献进行论述。

一、首开音乐思想之花

贝多芬生就一付倔强的性格,对任何不幸从不感到绝望,对命运的考验报以强烈的抵抗态度,27岁之后的他虽然怀着绝望的心情,把耳疾之病告诉了亲友,但同时又说:“我绝不能忍受,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把它捏碎。”同一封信的后面贝多芬还写道:“噢,如此美丽的人生,我愿意活一千次。”在1802年的遗书中,32岁的他写道:“即使我享有天寿,对我来说我也觉得死得过早。”当然,后来他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成为强有力的贝多芬式的呐喊,他在《第五命运交响曲》中第一次挖掘出音乐的社会功能,成为灵魂的艺术,听他的作品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战士在讲述一个哲理。他的《热情奏鸣曲》、《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九合唱》交响曲等作品,极好地表现了火焰般的热情和战斗般的英雄性格及“斗争―宁静沉思―喧嚣戏谑―欢乐凯旋”这样一个哲理性的交响公式。《第六田园》交响曲是一首打通了现代标题音乐、印象派音乐门户的金字塔式作品。此外,贝多芬在《第九合唱交响乐》中贯通着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重新使用了合唱与四重唱、变奏曲式,成为交响乐中难度、高度的极品之作。

贝多芬是幽默的,他总是大声说话、开玩笑、哄笑,喜欢与人打趣,给亲近的人起绰号,在他的创作中,幽默的谐谑曲就反映了他性格活泼的一面,1811~1812年,40多岁的贝多芬创作了《第七交响曲》、《第八交响曲》两部比较轻松的交响乐。同时,他又温情委婉地创作了流传至今的小型钢琴曲《致爱丽丝》,这虽不是什么重点作品,但却有着广泛的人民性。穿过200多年的历史长河看这首作品,却发现他的人文关怀可以用音乐小品的形式穿透封建主义那令人窒息的重重雾霾,给心灵带来莫大的快慰。

贝多芬又是细腻的,他创作的《月光奏鸣曲》不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甚至具有印象主义乐派色彩,与印象主义乐派作曲家德彪西的《月光》堪称钢琴文献中的“月光双姣”。他开辟的领域是广阔的,音乐作品多种多样,每件作品都闪耀着他的思想之光、个性之光、艺术之光。

贝多芬的创作初期阶段注重形式,继承着海顿、莫扎特的成就和遗产,进一步完善了维也纳乐派留下来的技术、形式、体裁。1798年,28岁的贝多芬耳病已经非常严重,但是在他的《第一交响曲》、《悲怆奏鸣曲》中,那倔强而顽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主题旋律,已经闪现出独特个性和思想光芒。1800年前后,三十而立的贝多芬迅速进入中期一直到鼎盛创作阶段,作品形式不断扩大,音乐的发展手法开始发挥出独创性。首先是奏鸣曲领域,包括《月光奏鸣曲》在内,大致从作品27号奏鸣曲开始,已经充满幻想形式、火焰般的热情,追求精神上的突破,这在贝多芬之前是没有先例的,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得当,《热情奏鸣曲》也是如此。

贝多芬是音乐艺术的解放者,他以自身的才能和魅力改变了音乐家必是身穿宫廷仆人号衣的屈辱历史。他摆脱了音乐为上流社会娱乐装饰的因袭传统,使音乐艺术从一般美的境界进入到崇高神圣的境界,从而在人类文化思想史中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贝多芬既是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又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启蒙者。他的《第九交响曲》篇幅宏大,乐队合唱队规模庞大,其中取材于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他的音乐对于时代与个人的情感表现、宏伟的戏剧性和对自然的依恋等都为浪漫主义开启了新时代的大门。他把古典音乐艺术推向了顶峰,又打破常规,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开拓了新的领域。

二、确立了现代管弦乐队编制

贝多芬九部交响曲的乐队编制,都规定为双管编制。在海顿、莫扎特时期乐队编制小,主要在宫廷演奏,对双簧管、长笛、单簧管等乐器,有时用,有时不用,数量上也无定规。然而,贝多芬所创立的乐队编制,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义乐派作曲家如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直到瓦格纳前后的现代管弦乐队编制,成为现代管弦乐队的典范。

三、首开声乐套曲先河

早在1783年,13岁的贝多芬在波恩时期就创作了第一首歌曲。1794~1795年,创作了《阿德拉依岱》,可以感受到青年贝多芬最温柔的情感。1803年,33岁的贝多芬完成了6首根据盖勒尔的诗创作的歌曲(作品48)。1810年,40岁的贝多芬根据诗人歌德的诗歌创作了一些歌曲。在声乐领域,贝多芬致力于把诗歌和音乐真正融合为一体,把个人情感融入音乐之美、诗歌之美,首开浪漫派先河,对后世浪漫派作曲家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影响深远。贝多芬声乐创作数量不多,歌剧《菲德里奥》和《庄严弥撒曲》在世俗、宗教领域双峰对峙。比较而言,他的歌曲有79首,编号的60多首,没有争议的68首。他对后世影响有三:声乐套曲的开创者,欧洲“后进”少数民族民歌艺术上的拓荒者,在歌曲艺术中融入个人情感与戏剧性手法。

贝多芬的音乐并非只有英雄气概,同样也有着缠绵悱恻的儿女之情。他的深情不仅感人至深,更是荡气回肠。爱一个人并不一定是厮守在一起,远方的人相隔万水千山却更能激发心中炽热的爱恋。1806 年 5 月,36岁的贝多芬和丹兰士・特・勃仑斯维克订婚。丹兰士・特・勃仑斯维克很早就爱上了贝多芬,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神秘的原因,阻挠着这一对相爱的人的幸福。总之,婚约毁了,然而,两个人始终都没有忘却这段感情。

1816年,46岁的贝多芬根据医科学生阿洛伊斯耶泰莱斯的六首爱情抒情诗创作了声乐套曲《致远方的恋人》。套曲以爱情为主题,音乐中饱含着温柔的幻想和冲动的激情,纯粹的抒情性风格代替了以往占统治地位的英雄性风格,亲切优美、沉醉忘情的旋律构筑了贝多芬爱情的神圣殿堂。

《致远方的爱人》共6首,除了2首采用三部曲式外,其他4首都用分节歌形式写成。6首歌曲相互连接,最后在第一首歌曲主题中收尾。贝多芬艺术歌曲的戏剧性,体现着他特有的主导动机扩张、发展手法。比如第五首中这个小动机出现了多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音乐进行八小节之后这一特性动机上行三度出现在钢琴间奏中:

音乐继续在C大调上进行,八小节后回到原来的音高位置重现特性动机:

贝多芬歌曲的动力性特征还表现在短暂的转调手法运用,值得后人反复学习。第五首歌曲首先在C大调上进行:

临时进行到a小调上:

随后进行到F大调:

上图第一小节停留在F大调的半终止上,接着又回到到C大调上。从上面谱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贝多芬天性倾向于戏剧性,篇幅不大的作品娴熟地使用这种技法变化,恰到好处,这也是舒伯特、舒曼取之不尽的财富。这种手法影响到后来的舒伯特,他在歌曲《菩提树》里运用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由e小调到E大调,使简短的歌曲充满戏剧性变化和审美效果。

《致远方的爱人》是贝多芬晚期创作中一部分水岭式的作品,是贝多芬创作的唯一一部声乐套曲,也是欧洲音乐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声乐套曲,更是德国的第一部声乐套曲。它显示出贝多芬温存的一面,虽然它并没有像贝多芬的交响乐创作表现出深刻情感和英雄气概,但作品中饱含着温柔的幻想与冲动的激情,尤其是后者的细腻格调与浪漫主义的潮流息息相通,成为舒伯特声乐套曲的先行者。虽然贝多芬在这部作品中还是相当理性和克制的,但那种将自我融入大自然蓝天白云、山涧小溪的意境和构思,以及形式上对套曲内部关系的探索,为后来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作家们提供了借鉴。19世纪,很多著名的作曲家都以贝多芬的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为样本,创作了很多流芳百世的声乐套曲。1827年,贝多芬去世,舒伯特根据德国诗人米勒的诗谱写了声乐套曲《冬之旅》,继承中有创新,成为舒伯特的代表作品。

四、首创音乐动机扩张、发展手法

贝多芬的旋律写作采用了音乐动机扩张、发展的手法,节奏具有简洁性、音调来源于民间、动力性的音程进行、转调进行都体现了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精神,他给音乐贯注了新鲜血液,使人们把一些思想火花、理想碎片、痛苦与希望都寄托在音乐作品中,每当人们在困难时听到他的作品,就能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并通过斗争取得胜利。如《第五命运交响曲》中的命运主题第一次出现就是一个男性化的感叹号,非常确定告诉你命运在敲门:

由上而下三度的命运主题第一次敲门之后,紧接着节奏不变向下大二度重复,听觉上好像一个女性化的追述,再次确定地告诉你命运依然在敲门:

在长长的两句命运主题之后,这一节奏、音调动机在不断递进、此起彼伏、层出不穷,积蓄着更大、更多的能量:

随后,这一核心的节奏、音调动机在变化中多次出现在不同的声部,在大提琴演奏的低音声部出现了由下而上的反向命运动机,仿佛隐含着一股向上的力量,这极大地加深了音乐的立体表现力和深刻性:

命运主题一旦确立,贝多芬就抓住不放,逐渐在整个乐曲中推进、扩张、展开,加强这一印象。这时,圆号突然吹奏出悠长、柔美的命运主题动机:

圆号的吹奏一下把我们带到了人性化的软弱境界,贝多芬的命运主题透出了庄严、肃穆、严峻的表情,但是英雄也有铁骨柔肠,于是非常柔美的副部主题出现,低音声部出现了反向进行的命运动机: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范文3

    在对待学生方面,音乐教师应当有耐心,能够亲切、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特别是一些比较调皮和爱捣乱的学生,以赞赏的心态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被关怀和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心理上对老师有亲切感、信任感。当教师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他们就会把老师当作朋友,和你无话不谈,继而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应当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只有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进而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很难想象在紧张的师生关系之下,学生能够喜欢这门课,并将这门课学好。

    优秀音乐作品的激发作用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所以,作为音乐教师,就应当尽量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在给学生介绍交响乐时,可以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同时对比贝多芬的其他交响曲,让学生对贝多芬的不同交响曲有更多的认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先欣赏卡拉扬指挥的田园交响曲,再让学生欣赏其他指挥家指挥的田园交响曲,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自己发现和了解不同指挥家对同一首作品的处理和理解上的差异,这样就教会了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基本方法,从而让他们自己有兴趣去欣赏和对比其他交响乐作品。当学生对交响乐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兴趣就会厌学。兴趣不到“着迷”的程度,就不出现灵感,更别谈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

    积极评价对学生的鼓励作用音乐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善于肯定和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和兴趣,这一点可能比单纯传授音乐知识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学生受到家庭、身体状况等外界因素影响而情绪低落没有信心的时候,教师应该适时地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些许进步便给予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和学生的平时交往中。还有,在音乐课堂上对一些不好好学习的学生采用积极评价的方法,看起来是老师很不经意的一句鼓励或表扬,但在这部分同学身上也许已经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中学音乐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目前很多中学教师普遍遇到的教学难题,有些教师认为是自己的课没有备好,便下工夫在准备教案、准备多媒体课件上,以为这样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可后来发现教学质量还是没有多大起色。而从实际来看,现在的中学生处在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的家庭环境也差异较大,音乐教师很难了解到这些学生的背景情况,那么要提高教学质量实在是勉为其难。而且客观来说,学生对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大多数并不感兴趣,他们有他们喜欢的音乐类型,那么音乐教师就应当去了解现在的学生喜欢什么音乐,然后把这些音乐和音乐教材中的内容结合起来,这样既能传授音乐知识,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在音乐教学质量提高的探索中,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基于当代中学生的特点,基于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还要注意学生诸多在课堂上或在课堂下表现出来的其它因素,逐步消除学生的心理距离和学习障碍,通过教师介绍的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大量音乐作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高尚情操。在中学音乐课的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教师在其间不断探索和追求。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范文4

关键词:标题音乐;交响乐;欣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114-01

标题音乐的第一个发展点是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通过文字说明在内的逻辑的五个乐章为标题音乐开创了先河。而所谓的标题音乐就是用文字、标题来展开情节性乐思或通过模仿、象征暗示等手段模拟自然音响的器乐曲。标题音乐一词是由李斯特首创,是音乐与其它姐妹艺术有机结和的产物,音乐与文学、美术等非音乐因素相融合不但提高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而且对演奏、欣赏等实践环节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一、交响乐的起源及发展

交响音乐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十分遥远的历史以前。名称源于古希腊之时,是当时“和音”和“和谐”两个词的总称。古罗马时期,它就演变成为泛指一切器乐合奏曲和重奏曲的代称。15、16世纪,也就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交响乐这一名称被当作了一切和声性质的、多音响器乐曲的标志。而到了巴洛克音乐的初期,它又主要指歌剧、话剧和清唱剧等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18 世纪初期,音乐艺术在欧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进程,音乐艺术也开始逐步地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在这个时期中,交响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规模和形式都慢慢有了明确的含义。当时的意大利歌剧序曲,以它特有的“快——慢——快”三个段落而成为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雏形。到了18 世纪中叶,德国曼海姆(德国南部的文化中心)乐派的作曲家们,以一系列积极而富有创新性的创作,使交响乐的基本形式得以进一步的完善。奥地利作曲家蒙恩,第一次在慢板乐章和快板乐章之间,加进了小步舞曲乐章(第三乐章),这种四个乐章的套曲形式,渐渐演变成了古典交响曲的固定形式。借用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说:“艺术中没有进步的概念,因为不管我们回头看多远,都会发现前人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假如有人认为几个世纪的努力已经使我们进一步接近完美,那将是荒谬可笑的……。”便可知道交响乐的发展是无止尽的,那么交响乐这个说法是在什么时候才有的呢?理论上说是在文艺复兴的时期就有叫交响乐这种说法了,但是当时的含义跟现在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在16到17世纪的时候声乐已经排除在交响乐之外了,所以交响乐成了一种纯粹的器乐曲。之后到了18世纪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的作曲家斯卡拉蒂在自己的作品中为序曲奠定了“快板-慢板-快板”的三段体式,给后来的交响乐的乐章格式建立了最基本的格式。但是这还是不是现在的形态,发展至成熟是经过三位音乐大师之后,他们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之后贝多芬更是把交响乐的内涵和思想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交响乐的概念就在这个时候形成了。

二、交响乐的结构

在说到交响乐的结构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先说下交响乐不是一种特定的体载名称,而是一类器乐体载的名称。交响乐分为四个章程,是由A·斯卡拉蒂在前人的基础上确立了“快板-慢板-快板”三段式的形式,后来的曼海姆乐派在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快板的终曲。交响乐的雏形就这样形成。那么就有人要问了,这四个章程是什么,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这四个章程。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它包括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呈现部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正主题也称为第一主题,第二个是副主题也称为第二主题。一般来说这两个主题是要形成强烈的对比,但是两个主题也是相辅相成的。展开部即是将呈示部的主题不断的分裂、模进在节奏、力度和调性等各个方面进行对比展开。而第三部分再现部,顾名思义就是将再现呈示部的正主题和副主题,但是在调性上有严格的关系,这样的曲式常常表现宏大的构思,反映一定的哲理,有很强烈的抒情性。

第二乐章一般是行板或者慢板,用来抒情,通常以歌唱性音乐见长。

第三乐章一般是小步舞曲,通常是轻快、幽默、风趣、优雅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四乐章—终曲,一般都是快板,一般都是按照呈示部的主题出现两次,即是主题—副题—主题,然后再是展开部、再现部。这种形式被称为回旋曲式或者旋奏鸣曲式,因此终曲一般也叫旋奏鸣曲式。

最后在介绍完了交响乐曲式结构之后不得不介绍下交响乐的编制以便我们更深 的了解交响乐,交响乐的编制一般分为器乐组、旋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色彩乐组这六个编制,当然现在的交响乐队会根据自己的风格在编制上有一些出入。现代的交响乐的编制现在是弦乐组,管乐组,管乐组分铜管和木管,还有打击乐组

三、交响乐的特性

交响乐的表现力十分的丰富,但是相对声乐作品来说相对而言较难理解,其艺术形式的确比较复杂,如果没有一定的欣赏能力,那整个音乐欣赏活动肯定不具备操作性。交响乐有着很明显的两个特点,首先是这类音乐的体载和形式,即交响音乐是一个乐队较大型的作品具备一定的演奏形式。然后就是这类音乐的艺术特性是具有交响性质的音乐,所谓的交响性质,说白了就是音乐的戏剧性,就好比一个个实实在在存在的人、事、物一样,有事件的起源经过结果,有人的情感迸发。但是由于它相对来说较难理解,所以有人说交响乐的受众面与其他音乐形式想必显得比较窄。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对于听众而言,要想懂得欣赏交响乐,文化涵养的提高以及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是首要条件,不仅要具备基本的音乐常识、欣赏技能,还需要多次的聆听来积累欣赏的经验,只有这样再能使听众真正懂得交响乐的情感,了解交响乐,才会享受交响乐。

四、怎样借助标题音乐

前面说到要想懂得欣赏交响乐,文化涵养的提高以及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是首要条件,那么我们怎么去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就得从标题音乐入手,标题音乐是由作曲本人标注的标题,而不是任何人任何出版商标注上去的,这比任何人来标注都更有权威性。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创作该音乐的作者对自己的音乐是十分了解的,音乐是作者通过一定的情景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作者本人的标题比任何人都来的有权威性。而我们听众们可以通过对标题的正确解读,尽情的欣赏该音乐,所以于我们,标题就像是一位旅行者拥有指南针一样,通过标题与作者共鸣,了解他的意图,这样我们可以顺利的到达终点。当然我们不能依托于标题从而被其限制,被他束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欣赏经验,对音乐进行快速的定位,立体、丰满的去进行欣赏。

五、标题音乐的价值

作曲家创作的初期的动机已经诗意的将文字和作品链接成一个整天,标题音乐并不是似是而非的,作品一般有一段所描写的故事情节的文字。如果不是标题的提示,我们很难懂得交响乐的各个乐章,并将它连成一个整体。标题音乐的标题作为音乐的一部分,是作者在自己意识里面构思的一部分,是不能将标题抛开,单纯的去听音乐,这样就是将作品一分为二了,后果只能无法理解作品。借用一句话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其实标题音乐就像一张白纸,我们听到什么,与自己的经历周边发生了什么有,与自己的内心有关,所以能产生高度的共鸣。

结束语:通过这么多比较,我们了解了标题音乐,标题音乐的作品是建立于纯音乐之上的,更容易被人接受的音乐形态。于我们,音乐不仅只是听,更多的是一种宣泄内心的情感,一种感情的迸发。聆听交响乐不仅能培养音乐欣赏能力,更能有助于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范文5

贝多芬们从未远去

1989年12月25日,为庆祝两德统一,柏林墙倒,由包括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巴黎管弦乐团、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在内的多支欧洲著名交响乐团组成的大型乐队,在著名的布兰登堡门前演奏起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当合唱团吟唱出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时,欧洲的文学、诗歌、音乐和建筑仿佛瞬间融为一炉,而贝多芬的音乐宛如天使一般,为欧洲大陆旷日持久的政治裂痕上洒下了灵药。

在2006年英国圣诞档电影《真爱至上》里,由休·格兰特扮演的英国首相曾经对不可一世的美国总统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的国家虽然国土狭小,但同样是个伟大的国家,我们有莎士比亚、丘吉尔,有披头士、肖恩·康纳利、哈利·波特,还有贝克汉姆的金右脚。”格兰特的这番激励人心的台词何尝不是整个欧洲大陆的写照,仿佛任凭世间风云变幻,国际格局星移斗转,政经力量此消彼长,欧罗巴始终以灿烂的文明示人。正像米兰·昆德拉所提出的“欧洲人”观点一样,除了宗教、地缘和欧元外,是文化与艺术让欧洲实现了比政治经济结盟更有力的一体化,而可以跨过语言藩篱的欧洲音乐可谓首当其冲。

在音乐史中,古典音乐几乎成为欧洲音乐的同义词,和依靠经济发展迅速实现古典音乐快速发展的美国不同,欧洲音乐400年来血脉相传,正是在这块土地上诞生出了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作曲家,他们生长在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畔,居住在阿尔卑斯山脚下,游历亚平宁半岛,发迹于西伯利亚平原,生生不息,巴赫在教堂中创作出《赋格的艺术》、维瓦尔第在田园中创作出《四季》,莫扎特、海顿、贝多芬久经不息的旷世杰作应运而生,威尔第、普契尼的歌剧不仅属于罗马和米兰,柴可夫斯基的旋律从圣彼得堡一路向西款款走来。

在21世纪刚刚过去的10余年中,世界音乐舞台轮番对一批杰出作曲家进行致敬,而他们无一例外地来自欧洲,莫扎特诞辰250周年、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00周年(2006年),肖邦诞辰150周年(2010年),李斯特诞辰150周年,逝世100周年(2011年),德彪西诞辰150周年(2012年)。如果说被称为交响乐团帝国的美利坚是古典音乐的后起之秀的话,欧洲亘古不变的“本尊”地位却完全是由一批批伟大作曲家带来的,这一点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

歌剧院:衡量文明的尺度

19世纪,欧洲作曲家都有一个理想的去处,那就是歌剧院。那不仅是一个可以提供荣耀地位、稳定收入的地方,同时也是实现自己艺术理想的最佳之地。曾几何时,歌剧还只是王公贵族和富商巨贾的消遣之物,然而18世纪和19世纪的两度欧洲革命让歌剧从上层社会开始流向普通大众,意大利和德国的相继统一为歌剧凝聚了丰厚的观众土壤,而两者恰恰是两个欧洲最大的歌剧国度,其根源可上溯到德国18世纪早期作曲家格鲁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蒙特维尔第生活的年代。

但20世纪,歌剧院成为了西方社会文化最不可忽视的领域,法国悬疑小说家法加斯东·勒鲁(Gaston Leroux)1911年创作的小说《歌剧院》正是歌剧普罗化的反映,而这本描写巴黎歌剧院美丽名伶与幽灵的爱情故事,后来被改编成著名的音乐剧《歌剧魅影》,可谓是对歌剧艺术的一次膜拜,其风靡程度甚至让很多人将歌剧与音乐剧混淆。

在世界歌剧版图中,除了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外,能够与欧洲歌剧院阵营抗衡的实在寥寥无几。不过20世纪相继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却让欧洲的歌剧艺术遭受重创,维也纳国家歌剧院(Wiener Staatsoper)、米兰斯卡拉歌剧院(Teatro alla Scala)、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Dresden Semperoper,)在轰炸后成为废墟,伦敦的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Covent Garden)也在战争期间沦为舞场。不过各国民众热情的支持和身体力行之下,这些剧院很快实现了重建,并在上世纪50年代后陆续恢复了往日的荣光。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艺术诞生之前,歌剧一直是经济成本最高昂的艺术活动,19世纪歌剧艺术在欧洲始终是由王室资助的,但在20世纪却遭受了诸多波折。与美国完全依靠市场和商业运作的方式截然不同,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歌剧院都采取政府资助扶持的方式投入运营,奥地利、德国是其中最显著的代表,其政府投入比例在欧洲最高,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至今几乎所有运营资金皆来自其所辖的奥地利文化部维也纳歌剧管理委员会。

而意大利和英国的歌剧院则没有这么幸运,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80年代的国内政治动荡让以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为代表的本土剧院被大幅削减了政府津贴,穷则思变,歌剧院只好效仿美国,将手伸向赞助人的腰包。而英国的情况同样艰难,每逢政党轮替,歌剧院就会面临一次新的命运裁决。上世纪90年代末,伦敦皇家歌剧院由于巨大的财政缺口一度面临解散管弦乐队的危机,但首相梅杰所领导的政府却听之任之,直到工党赢得大选,布莱尔成为新任首相后,这一危机才算化解。至今该剧院每年从政府获得2400万英镑左右的津贴,占其全部运营预算的40%。

正是在欧洲顶级歌剧院的精心运作下,歌剧这门集戏剧、文学、音乐、美术、舞蹈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在延绵400年后仍然占据显赫地位,而没有像其他博物馆艺术一般被束之高阁。虽然遭遇了当下的金融危机,但欧洲主要歌剧院大体运行良好,在刚刚过去的2010~2011演出季中,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创历史新高收获了2000万欧元的营业收入,极大地鼓舞了欧洲歌剧业的士气。

最好的乐团与最佳音乐厅

与美国平地起高楼式的发展路径不同,欧洲的交响乐团是歌剧院的衍生品。19世纪,随着柏辽兹、门德尔松、瓦格纳等一批作曲家的努力,交响乐团逐步从以往为剧院伴奏的领域中分离出来,而投入到技术更为复杂,音响效果更为丰富的交响乐演奏中。而正是在那一时期,欧洲日后所有闻名遐迩的管弦乐团相继成立,1882年的柏林爱乐乐团、1888年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以及1895年的伦敦女王大厅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的前身)。

由于和欧洲伟大作曲家的艺术创作休戚相关,同时长期与世界一流指挥家进行合作,直到今天欧洲各地的交响乐团仍然保持着最高水平的演奏。2008年英国古典音乐杂志《留声机》评选出的当今国际乐坛20支最优秀交响乐团中,欧洲乐团占据了12席,涵盖了德国、奥地利、英国、荷兰、捷克、俄罗斯、匈牙利等国,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而其中所有乐团都曾经访问过中国。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范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8个生字,背诵课文第9

自然段。

2.认识贝多芬,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3.通过文字描绘想象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了解音乐艺术。

过程与方法:

1.充分朗读、讨论,了解贝多芬的创作经过。

2.结合本文,听贝多芬的《月光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贝多芬善良美好、博大高尚的情怀;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感情变化。

难点:明白自然环境对贝多芬灵感迸发的作用。

【教学准备】《月光曲》课件 贝多芬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聆听贝多芬的《月光曲》,切身感受音乐魅力。

2.通读全文,熟读注音文字。

3.掌握8生字和12

个词语。

4.通过课文中对兄妹俩和贝多芬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情境。

1.上节课,同学们欣赏了古筝曲《高山流水》,这节课,老师再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钢琴曲。出示课件1:播放《月光曲》。刚才我们所听的叫《月光曲》,它是世界名曲,作者是世界著名音乐家——德国的贝多芬

2.出示课件2: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4岁开始学习音乐,26岁时听力减弱,晚年失聪,只能通过书写与人交谈。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欢乐颂》,以及钢琴协奏曲《月光曲》等。

3.《月光曲》的谱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资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会提问:《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月光曲》表现的是怎样的景象?贝多芬为什么创作《月光曲》?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从题目入手,发现问题,并通过自读初步解决问题。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3: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这究竟是一个怎样动人的传说呢?

2.出示课件4:生字、词语。

谱写 钢琴 幽静 茅屋 烛光 失明 纯熟 清幽 琴键 景象 陶醉 断断续续

检查生字词语掌握情况。

请大家从上面的词语中找出形容环境的词语,那就是“幽静”和“清幽”。通过查字典可知“幽”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想想课文中使用“幽静”和“清幽”形容环境的妙处。

3.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说故事。)

设计意图:

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

三、深入品味探讨。

1.出示课件5:自学提示。

①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兄妹俩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再朗读体会他们的人物形象。

②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了一曲,又弹了一曲?

2.学生自主交流学习。

3.学生反馈,出示课件6—9:

画线的句子是“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

这句话流露出盲姑娘内心梦寐以求的愿望,可以听出那份对音乐执着的追求与热爱。

朗读指导:想听贝多芬弹琴,对于盲姑娘来讲,不是愿望,不是希望,而是渴望!下面我们把这位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读出来。

②画出的句子是“……太贵了,……又太穷”,从这句话中看出了哥哥的愧疚。

朗读指导:哥哥因为家境贫寒没有办法实现妹妹的心愿而愧疚,读的时候要把哥哥这份心情读出来。

③画出的句子是“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盲姑娘的善良、体贴和善解人意。

④画的句子是“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就因为这样的感动,贝多芬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她想听到的那首曲子。弹过之后,与贝多芬素不相识的盲姑娘,为什么仅凭一首曲子就能猜到弹琴的是贝多芬呢?

学生反馈:

盲姑娘有一颗对音乐特别敏感的心;而且因为热爱音乐,对贝多芬来小镇演出的事一定也知道,所以猜测出琴艺如此高超的人是贝多芬,知音难求啊,所以贝多芬才会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设计意图:

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体会兄妹俩的善良、善解人意。

四、课堂小结。

1.是呀!音乐家贝多芬正是被姑娘善良、纯洁、美好的心灵所感动,才毅然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为兄妹俩弹奏钢琴。

2.我们能感受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同情贫苦劳动人民的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深情朗读第8、9自然段,感悟联想、想象的妙处。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3.感受《月光曲》优美的意境,体会贝多芬卓越的才华。

4.通过读重点段,想象画面,体会《月光曲》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贝多芬为什么给兄妹俩弹了一曲又一曲。(贝多芬弹琴是被兄妹俩热爱音乐的真情所感动,在当时清幽的环境中产生了创作《月光曲》的激情和灵感。)

二、想象曲境,读读写写。

(一)出示课件10:自学提示(读课文第8、9自然段)。

①贝多芬在什么样的意境中创作了《月光曲》?

②在第8、9自然段中找出哪些是看到、听到的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际事物产生的联想。分别用“

”“

”标在书上,并在旁边标注出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感情的变化过程。(月光曲的旋律)

设计意图:

把课堂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学生交流,反馈。

(三)教师点拨。

1.创作月光曲的意境:在风吹烛灭,月光似银纱的情境中。

2.月亮的变化:升起——升高——穿行微云。

3.大海的变化:微波粼粼——汹涌澎湃。

抓住词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等感受乐曲的变化。

4.朗读指导。

最初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这时用舒缓的语气读;继而月亮升高,穿过微云,这时用逐渐增强、有曲折的语气读;接着风起浪涌,宁静完全被破坏了,这时用高昂激越的语气读。

可以齐读、指名读,反复练习,把握好语气和感情。必要时教师示范读,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的。

设计意图:

运用多媒体和多种感情来朗读,引导学生与文本、乐曲产生强烈的共鸣。

5.试着背诵第9自然段。

教师引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月亮……。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忽然,海面上……,……。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照着她……。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学生闭目想象画面,想象皮鞋匠听到美妙的琴声展开的联想,看到月光下的妹妹产生的联想,达成背诵的目标。

6.你认为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关心穷苦人,他用音乐为穷苦人造福;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把音乐献给了人民。

设计意图:

进一步感受贝多芬的同情心和高尚情怀。

7.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11: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首曲子。现在请你闭上眼睛,展开想象,在音乐声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请睁开眼睛,把刚才你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一会儿交流。

三、总结全文。

音乐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一次美的艺术享受,给自己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给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给我们带来了今天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让我们热爱音乐艺术吧!

【板书设计】

22 月 光 曲

月亮初升 微波粼粼 平静——轻幽、舒缓

月亮升高 云中穿行 感动——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