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学知识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同时,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当代社会瞬息万变,大学生要应对现实以及未来的挑战,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需要心理的健康与成熟,有心理健康奠基,人们就能够学习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和管理自己,就能够努力认识了解周围环境并与之保持适应,就能够积极地应对危机并增强能力与勇气,就能够做出成熟的、负责任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就能够有愿望通过探索去追寻积极的人生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大学生承受的压力较大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定的未来就业带来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以及对于自身经济贫困等状况的不正确的看法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让大学生处于迷茫困惑中成为主要压力源,其中,学业困难、经济贫困、心理困扰尤为突出。

2.大学生承载着过高的期望

期望一是来自于学生家庭,家庭的过高期望和进人大学之后的现实常常会有强烈反差;二是来自于社会,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的高要求和现实中优秀人才需求的紧迫性,使得原本满怀壮志的学子在面对社会的完满期望前感觉压抑;三是来自于学生自身,成才、成就的强烈愿望和大学生活现实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3.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

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过度承载与心理素质形成强烈反差,极易在熟悉的生活发生改变、心理需求受挫、遭遇生活变故等情形之下产生心理问题。

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分析

1.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详细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证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常设机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2.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撑。

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合适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高校学生辅导员应该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学生辅导员应该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并在上岗之前接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专业培训,掌握基本的与学生沟通、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以及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认知和行为状态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

3.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心理健康教育只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研讨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转贴于

三、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式初探

1.实施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虽有纪律与制度的约束,但这种约束的作用是有限的,学校管理必须将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转变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动机,进而形成有利于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目标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同时,还要建立能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满足教师合理的心理需求,要促使教师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各种个体心理行为就能和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和潜一致,也就形成了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2.制定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这种约束本身带有强制性,但这种强制性要体现以人为本,要体现人性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在制定各种学生管理制度时,要遵循学校组织下学生个体心理行为的规律,不要以破坏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寻求维持、就范、整齐、划一的状态。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总之,学校的各种学生管理制度要服从于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将显性的制度约束转变为隐性的学生心理行为。

3.整体规划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这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利用学生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各种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包括由学生自己主导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等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这类活动的管理,须有整体规划,指定专人负责,在遵守心理教育的有关原则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参加。

4、科学布局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是指校园内写有心理教育格言的各类标语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黑板报以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校内刊物等。这是一种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它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对学生的心灵有一种特殊的感召作用,使其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挥它的独特作用,和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相互生辉。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文2

高等教育是以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自我国政府提出“以人为本”指导思想之后,国内很多高校纷纷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推出“以生为本”办学理念。从本源上来看,“以生为本”是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延伸,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具体表现,也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以生为本”基本内涵就是要把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放在教育的首位,从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根本教育目的。大学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从另一层含义来看就是为学生成长提供服务的机构,一个学校的办学效果最根本的体现方式就是学生质量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状况,所以我们不能单独的去看某几个或者某部分学生的成长,“以生为本”更多关心的是整体发展、未来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起”是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是解决当前大学生面临各种问题的指导方针,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成长变化,关爱学生情绪波动,处理学生生活问题等等,都是“以生为本”理念的主要内容。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心理健康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实践活动,更是一种持续、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实践性,阶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通过开展心理训练、心理知识讲座、情景角色扮演、心理课程教学、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咨询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心理成长与潜能开发,健全人格,解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增强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国范围内各大高等院校都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负面影响因素逐渐增多且有向大学校园蔓延趋势的前提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说遇见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大学生进行全面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时代要求,又是学生个人素质提高的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摒弃享乐主义、自我主义、攀比心理等,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所应该做的事情。高等教育不只是要传授学生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高尚情怀和正确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从表面上看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但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教育而言,两者需要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当代大学生教育工作中。

3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虽然多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从整体上看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还比较理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效果,但在很多细节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3.1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高校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院校普遍都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一项辅工作,大多数都流于形式,片面的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各种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一门生存或者说就业技能。而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或者常识,更多的应该是由家庭进行教育,由家长进行监督和批评。很多情况下都是“不出问题时,高高挂起;一出问题,就召开会议紧急研究”。殊不知,一个人生活习惯一旦养成,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上几次课,听几次讲座就能够形成转变,就能够重新树立三观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高度的心理健康意识是需要在平时生活中经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来的。

3.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主要内容设计教育什么,怎么教育等多项内容,我们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首先要明确一点是我们想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到哪些东西,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以往有些高校主要是以心理健康基础课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难以起到好的效果。现阶段我们必须要将其与“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相结合,从把握学生心理变化的角度出发,全面了解学生所需、学生所求,来逐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上还不够具体,导向性不够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演化成了心理健康讲座。而且在教育教学形式上依然采取传统灌输式方法,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枯燥无味,无法有效调动大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3.3大学“以生为本”教育氛围不够浓厚生活环境对于一个人性格和思维方式的形成非常重要,想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校园环境是关键。高校“以生为本”教育氛围营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是否能够获得期望的效果。但是这种环境的营造需要多方面的相互配合,它不仅仅是学校一方的事情,还需要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参与。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塑造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干扰。

3.3.1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要“尊师重教”、“师道尊严”,受这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被定制为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高校在管理工作上并未足够重视“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其指导思想就是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制约,类似于学生应该享有的权益基本没有过多关注。从现阶段发生在高校内的一系列不和谐事件来看,学校的这种做法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反而表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实质上这就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导致学校在学生教育教学模式上出现严重错误,就像是弹簧,压力越大其反弹力也就越大。

3.3.2全员育人工作体系不够完善“以生为本”是教育过程中的一条方向清晰、目标明确的发展主线,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实践主体、发展主体,需要一套科学、规范、合理、人性化的全员育人工作体系,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要求。而从现阶段的高校育人模式来看,存在着教职工全员育人意识不强,教学和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类岗位工作育人功能统筹协调不够的问题,没有形成互相协作、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即教学岗位教师的“教”和非教学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相脱离,没有将全员育人的工作落到实处。另外,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下的全员育人工作需要有规范、科学的制度来保障,更需要从组织管理、人力财务方面来提供保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做得还是远远不够的。

3.3.3师德建设有待加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每一位教师达到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孟子说:“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孟子·尽心上》),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学生。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化,高校教师受到了越来越多不良思想的影响,一部分高校教师在价值取向上有偏失,更多的是考虑个人得失,没有将“学生至上,甘为人梯”的服务意识提到一定高度。在依然主要以科研成果、学历学位、论文数量和所刊登期刊的等级等硬性指标来考核教师绩效的情况下,许多高校教师也无形中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向,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只管单纯的教书、不管育人,不会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学生身上,更不用说以学生为本,尊重和信任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

3.3.4施教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变的有机统一体,它需要很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够起到实际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塑造对于大学生心理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目前我国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很多学校并不太重视该方面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4“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1构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努力营造更加和谐的校园氛围

4.1.1组建校园专兼结合心理辅导队伍学生身心健康是关乎到其个人未来发展,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高校应该积极组建校园专兼结合心理辅导队伍,号召学工系统每一个工作人员共同参与,为学生在学校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必修和选修课程,从根本上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必要帮助。心理辅导队伍的构建一定要注意有针对性,毕竟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具体必修和选修课程要根据每一个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该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设置,能够让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和倾诉方式。学校要注重对校园专兼结合心理辅导队伍的培训,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心理辅导专家讲授心理辅导技术,派遣教师外出学习等方式,全面提高队伍整体心理教育水平。

4.1.2全面宣传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大力开展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校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通过报纸、校园心理健康网站、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学校师生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通过直接“面对面”的形式来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辅导,逐步形成校园内互帮互助的环境。其次是多组织专题讲座,全方位、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心理需求服务。校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不定期的针对学校中某个阶段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统计,积极捕捉学生心理变化,了解他们当前最关心和最矛盾的具体问题,然后再针对这些问题有目的性的组织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讲座。再次是指导组织并鼓励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学校要指导组织并鼓励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从根本上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学生群体中,掌握更多学生心理变化动向第一手资料。“以生为本”并不是说要对学生所有事物均进行管理,学校要在尊重其个性的前提下去充分调动学生认识和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积极性,通过外部作用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4.2切实调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理念理念是教育的关键,理念决定着教育最终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工作的基本素质之一,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任务之一。当代的大学生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学校必须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地心理健康教育。

4.2.1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观念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倡导正确看待生活中所遇见的问题,从学生时代开始在其心理上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保证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成为一名具有较高心理素质的公民。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应该明确并适时更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培养大学生自我调节心理问题的能力,任何一种教育方式其最高目标就是让受教育者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全面提升个人整体素质。

4.2.2注重大学生梦想教育梦想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最本质的灵魂,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极大影响。作为高等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学校应该重点关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现阶段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该课程主要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并没有起到意识引导方面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人对周围环境的认同态度,使其对自身所生活的环境这一客观存在具备一定的心理接受程度。所以,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对大学生梦想的培养和引导,逐步的让学生形成切合实际且有价值的梦想作为最高教学目标。

4.3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4.3.1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实际教育教学过程来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教材也是影响最终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学教材必须要与时俱进,能够集中体现当前大学生心理特征。现阶段很多高校所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依据,该教材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进行内容上的改进。虽然说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国家发展形势保持同步,但是不同社会背景下对国家当前实际情况的解读方式也会存在一定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不论是在心理素质还是思维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且社会上存在的负面因素也与以往不同,所以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该增加更多的时代特点,增加一些趣味性和案例,以满足现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需要。

4.3.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同属于一个社会意识形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两者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渗透。道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是其做人做事的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但受其主观意识决定;而心理素质是每一个大学生踏入社会之前都必须要注重培养的。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特别注重与德育教育的结合。这是因为从很多实际例子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好坏。

4.4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能力素质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性格成长的重要指导者和引路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对于大学生素质成长比家长更为关键。所以教师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现阶段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基本都是由思政教育专业教师组成,在心理健康理论基础上缺乏更为深入的研究。因此学校应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进行更为全面更为专业的心理健康理论基础培训,不断提高该队伍整体教育教学素质。师资队伍能力素质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才能够得到根本保证。二是专业教师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主动发挥育人作用,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学生,用高尚的师德修养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吸引学生、感召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三是各级各类管理和后勤人员要承担起育人职责,以人性化的管理与较高的服务标准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最优良的环境和条件;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交朋友,要善于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尊重、信任、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使学生愿意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和指导;要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条件和设施,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使学生能在学校体会到“家”的感觉。

4.5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管理模式,发挥学生的心理主动性人性关怀应该是“以生为本”教育管理理念中的重要之义,高校应当调整姿态,充分正视、充分研究、正确引导和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从学生的特点出来,在宿舍管理、校园管理、社团管理等方面进行改善以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对现代的大学生来说,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竞争拼搏是时代给他们的新要求,教育的环境都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学生因学校社团活力不足、勤工俭学岗位不够、学校与社会脱节、管理制度落后等问题产生的诸多不满情绪,学校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调整心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妥善解决问题。同时,学校应跳出“管”的模式,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平台,鼓励学生建立自主管理的社团,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中,让学生在参与、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激发潜能,提升心理素质。

5结语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内因主要潭予自我意识发展的不平衡性,外部原因则主要来源于社会文化环境变迁所带来的压力。建立自我统一性,完善个性品质,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价值观,提高适应外界环境和压力的素质,是大学生防御心理障碍的重要途径。

与其他社会群体比较,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大学生群体可能要经受更多的心理矛盾和精神挫折,因而,这一发展时期的心理障碍也会表现得更加突出。有关研究表明,约10%—30%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另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在18—29岁年龄组当中,大学生组(约18—22岁)是出现心理问题最多的一个时期。在大学校园里,为了消除心理苦恼的折磨而寻求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人愈来愈多。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精神方面的原因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心理问题已取代了传染病而成为学生辍学的首要成因;更为严重的是,大学生由于精神压力长久不除而导致精神失常甚至走向轻生歧路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认为,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绝不能用单一的因素来解释,而必须从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和社会一文化因素等多方面、多维度去考虑和认识。基于这种观点,本文拟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内因和外因,以期为大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和心理干预等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内在原因

发展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大学生正好处在一个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交叉时期,而对这一时期既要确立起自我统一性,又要建立起与他人亲密的人际关系。所谓自我统一性就是确信我是自我本身而非其他这样一种心理过程,其中包含着持续性和统一性的因素。前者是一种连续性意识,即认识到现在的自己是长大的过去的自己;后者是一种同一意识,即认识到从自己的身体、精神的特征来看,自己确实是具有相同特质的人。然而,青年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在高速度成长、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常常会感到冒出了一个与以往形象不同的自己,对自我的形象常常会发生怀疑、动摇或迷惑不解,即处于一种自我形象的统一性扩散状态。造成青年期自我统一性扩散的危机来源于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如果说这种危机在中学初期主要是由生理成熟引起的话,那么中学后期和大学时期则更多地由心理上的因素引起。大学生在年龄上已取得了作为成人的资格,但由于他们仍然在接受教育,所以在这一时期内社会依然暂时延缓他们对社会履行义务和责任,艾里克森称之为心理社会性延缓。对于延缓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的“待遇”,大学生的承受能力远不如中学生强。在大学生看来,自己完全有资格和能力承担家庭及社会的责任。社会“强迫”他们处于一种只消费而不产出的境地,无疑是对他们自尊心的严峻考验。能否经受住这种考验,建立起自我统一性,是大学生是否能够保持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

自我统一性的确立对大学生情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自我统一性确立的大学生,在同现实社会的联系、协作和重新估价的基础上获得了“社会性自我”,自我意识在经历了理想我与现实我、他我与自我、主观我与客观我的对立和冲突之后已经相对稳定了下来。这时,便会当然地处在一个懂得自我的范围、接受自己、试图调整和融洽同他人的关系的阶段。在这一时期,过去的对价值的各种追求和自我表现活动的成果,终于促使他们掌握了适应环境的手段。他们也肯定了所有的人际关系,把这些关系同所向往的大自然一道作为幸福和热爱的对象,并能够沉浸在生命的愉快和内部自由的感情之中。因而,确立了自我统一性,就会使大学生建立起同包括异性在内的他人广泛又亲密的联系;相反,不确立自我统一性,就会担心因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而丧失自我,从而陷人孤独。

纵观心理发展的各个时期,由于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有各方面积极与消极的心理特点,其发展也不平衡,所以往往造成各种各样的内心矛盾。与此同时,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到新阶段,那种儿童少年时代眼光朝外着重于外部世界的特点,这时已经转向朝内认识自己,因而往往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所发生的种种矛盾。我国学者张增杰把这些自我矛盾总结为:闭锁性所导致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强烈求知欲与识别力低的矛盾、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以及愿望、幻想与当前现实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并非偶然的,而正是发展过程中正常的现象,它正是迅速走向成熟与尚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集中表现。发展过程中出现这些心理上的矛盾是痛苦的,它即可能成为促进大学生向前发展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其健康发展的心理阻力。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外部原因

人的心理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因素,它同样也是影响心理异常变化的重要因素。跨文化心理学家马尔塞拉认为,社会文化之所以能够引起心理障碍,是通过压力和个性改变来实现的。在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与文化有关的压力主要有价值冲突压力和生活压力两种。 在一定社会中,当存在着多种相互冲突的价值时,就会产生价值冲突压力。由于缺乏某种稳定的参考结构,这些冲突会导致心理不确定性和混乱。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中生活、成长起来的一代,改革开放作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一种具体的社会变革形式,它给大学生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价值观念的变迁。传统的价值观不断地与现代价值观碰撞,新旧价值观不断地发生着冲突。在价值观的这种碰撞和冲突过程中,大学生一方面要适应新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还要对新的价值体系进行整合,增强其开放性和应变能力。由于大学生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选择和判断仍缺乏稳定而统一的发展阶段,他们在处理价值冲突问题上就会显得紧张甚至是困惑,也就相应地要产生较多的适应障碍。

价值冲突压力还包含着一种特殊的压力形式—文化移人压力。文化移人压力主要是指当不同的文化开始交流时给人们的心理上所带来的变化。文化心理学家霍兰威尔等指出,在某些情况下,文化移人压力对精神健康具有非常有害的影响。这是因为,当一种文化移人另一种文化之中时,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滥,会造成价值体系的重新认知和整合。但这种价值变迁决不意味着是进步的、积极的;相反,它或许是腐朽的、消极的。特别是在东西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西方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人生原理很容易被东方青少年所欣赏、悦纳,而一旦接受了这些思想,就会象吸食鸦片一样明知其毒,欲罢不能。早在}o年代,日本学者加藤就曾指出:“在日本社会中,从生活方式到思想,日本的、东方的、西方的,所有的东西都毫无秩序地混杂在一起。把这些杂乱无章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提供给青少年,并要其从中探索社会的未来形象,发展自己生活方式的统一原理,那是极其困难的。”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文化移人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所带来的危害,也能够进一步理解诸如新加坡、韩国一类的发达国家倡导东方文明的高瞻远瞩。

加强理想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起崇高的人生目标,是增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在心理问题较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个人中心较重,过分注重自我的需要和自我的情感,没有摆正利益关系,因而遇到问题时心胸往往不很开阔,在挫折面前比较脆弱,难以适应环境。特别应当提出的是,高校里的实践环节巫待加强,要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经受成败,体验甘苦,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增强社会适应性。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新就业大学生;心理契约;离职倾向;工作满意度

近年来,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但另一方面,新就业大学生的离职率也居高不下。2007年12月前程无忧公司了

一、文献回顾

1.心理契约的内容、结构及对员工态度和行为影响的研究

心理契约是一种不同于法律约定、内隐于雇佣双方心中、对雇佣关系中彼此对对方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一直以来都是组织行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心理契约反映的是组织与员工彼此间对于对方所抱有的一系列微妙而含蓄的心理期望。它一方面反映了组织成员加入组织的动机与目的,如期望在组织中获得回报、提升、自我实现等;另一方面又反映了组织对员工的一种期望,如希望员工对组织忠诚、尽职、奉献等。尽管心理契约是内隐的,但它确实存在,而且它是影响企业与员工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员工期望与其绩效表现之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为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提供很大帮助。

学者们对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结构存在争议,主要有二维和三维结构两种观点。二维结构最早由Mac—Neil(1985)提出,认为契约关系中包括交易型和关系型两种成分。Robinson,Kraatz,Rousseau(1994)对心理契约的内容进行了实证研究。交易因子更多关注具体明确的、经济基础上的交互关系。关系因子更多关注广泛的、长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情感方面的交互关系。RousseauandTijorimala(1996)对美国注册护士进行研究,提出心理契约的三维结构: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团队成员维度。李原(2002)发现中国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由三个维度构成:规范性责任、人际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

心理契约之所以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共同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心理契约的违背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负面影响,以及进一步造成的组织效益的损失。过去的研究一致发现雇员对心理契约违背的认知与不良的雇员行为(包括离职行为、渎职行为)存在高度正相关;与积极的雇员行为(如工作绩效、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呼吁行为)和态度(如工作满意度、组织忠诚度)存在高度负相关。

2.既有研究的不足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发现,不同的研究对象往往具有不同的心理契约结构。因此对心理契约进行对象差异的研究很有必要,因为对一部分群体来说是理解正确的心理契约对另外群体可能就是错误的。新就业大学生是企业重要的后备力量,决定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成长环境的不同,这一代新就业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价值观和以往的老一代员工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对于新就业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心理契约内容及其行为的研究,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有限的新就业大学生研究中,主要集中在新就业大学生思想教育、思想素质培养、职业教育等方面,而且多属于描述性研究,对于他们的心理需求及期望却很少涉足。因此,有必要对他们的心理契约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由于至今几乎没有运用实证方法探讨新就业大学生的心理契约自身的内容及其与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的关系的文章,故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二、研究模型及假说的提出

心理契约存在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基于各种形式的(书面的、口头的、组织制度和组织惯例约定的)承诺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狭义的心理契约是从员工的角度研究雇员出于对组织政策、实践和文化的理解和各级组织人做出的各种形式承诺的感知而产生的,对其与组织之间的、并不一定被组织各级人所意识到的相互义务的一系列信念,比较侧重实证研究。

到目前为止,两种视角的研究同时在进行,但是基于狭义心理契约基础上的研究远比广义基础上的研究要多,而且很多属于应用研究。在本文中基于实证研究的需要,笔者选取Rousseau等人支持的狭义的心理契约概念。借鉴前人的关于心理契约的研究成果,根据文献及对新就业大学生进行多次访谈得知他们对企业心理期望的实际情况。本文对新就业大学生的心理契约的内容作如下界定:一是交易型契约,指新就业大学生通过感知得到的对企业所提供的各项薪酬、福利的心理期望;二是关系型契约,指新就业大学生通过感知得到的对其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的心理期望;三是发展型契约,指新就业大学生通过感知得到的对职业发展、培训机会、职业生涯等的心理期望。

新就业大学生在感知到他们的心理契约被破坏和违背时,他们并不会立刻就有离职倾向,而是首先会表现工作满意度的降低,继而产生离职意愿。故在文献回顾基础上,我们对新就业大学生的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关系提出如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并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新就业大学生感知到的交易型心理契约、关系型心理契约和发展型心理契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员工对其中一种心理契约履行程度的感知会影响到对其他类别的心理契约履行程度的感知。

HIa:新就业大学生感知到的交易型心理契约履行程度与关系型心理契约履行程度正相关

Hlb:新就业大学生感知到的交易型心理契约履行程度与发展型心理契约履行程度正相关

Hlc:新就业大学生感知到的关系型心理契约履行程度与发展型心理契约履行程度正相关

假设二:新就业大学生感知到的心理契约履约程度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

H2a:新就业大学生感知到的交易型心理契约履行程度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

H2b:新就业大学生感知到的关系型心理契约履行程度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

H2c:新就业大学生感知到的发展型心理契约履行程度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

假设三:新就业大学生的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负相关。

三、研究方法

1.定性访谈

为了充分了解新就业大学生的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结构,我们首先对此进行了定性研究,采用的方法是深度访谈。2007年3—8月,我们在四川成都进行了3次深度访谈,访谈对象是成都11个企业的新就业大学生,参加人数分别为7人、6人和10人,共有23人参加,其中男性员工12人,女性员工11人。由研究者召集并主持,为了便于比较各次访谈讨论的内容,并使得整个讨论过程不偏离主题,主持人在每次访谈中都使用同一提纲,向参加者提出相同的问题:在招聘时,你的企业给你提供了怎样的承诺?你认为你的企业应该给你提供怎样的工作条件、待遇及发展空间?将被访谈者的回答——记录,整理成条目,将多次提到的内容排在前面。并将通过访谈得到的新就业大学生的心理契约内容条目和文献研究得到的心理契约问卷进行对比整理,得出新就业大学生心理契约问卷的基本题项。将此基本题项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专家进行讨论,决定一些问项的删改,并再次与企业新就业大学生进行沟通,得出新就业大学生心理契约问卷的初稿。

2.问卷设计

新就业大学生心理契约量表:运用在文献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新就业大学生心理契约调查问卷初稿,在四川3家企业的65位新就业大学生中进行试调查,得到较好的信度,OL值均达到0.8,小量修改后,最终定稿。新就业大学生心理契约最终量表共9个问项,用以测量交易型心理契约、关系型心理契约和发展型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量表采用Ouinn(1974)编制,Pond(1987)和Rice(1991)修订的包括六个问题的整体工作满意度量表。该量表已由Field(2002)编人书中,翻译成中文出版。离职倾向量表采用了樊景立(Farh)等1998年开发的量表,Farh等在中国香港使用该量表进行过研究,认为该量表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重测信度。量表在形式上采取Liket7点尺度法,最低为1分,表示“非常同意”,最高为7分,表示“非常不同意”。

3.研究样本

选取成都地区56家企业的年龄在25岁左右的新就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450份,收回330份,其中有效问卷27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61.33%。其中,男性占52%,女性占48%;本科学历的占86.7%,大专学历的占13.3%。

4.分析方法

问卷数据运用SPSS15.0和AMOS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可靠性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1.描述性统计

使用SPSS15.0软件计算15个问项(X1一X15)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新就业大学生心理契约履约度总量表(Pc)的平均值为4-30,表明新就业大学生感知到的心理契约履约程度并不高,属于中等水平。在各分量表(JYPC、GXPC、FZPC)中,发展契约的平均值最高,表明新就业大学生十分重视企业提供的发展条件和职业生涯的设计,对此的感知最敏锐。新就业大学生的工作满意度属中等水平,平均值为4.21。新就业大学生的离职倾向的平均值为3.45,低于中等水平。

2.可靠性分析

使用SPSS11.5软件计算各个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0nbachot值(见表1)。一般说来,OL值大于0.7,表明数据是可靠的。在本研究中,OL值介于0.818至0.914之间,均大于0.7,表明数据是可靠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3.验证性因子分析

采用AMOS7.0软件对模型中的5个变量(JYPc、GXPC、FZPC、SA、LE)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见表2)。

(1)题项的信度:此指标是评价观察变量对该潜在变量的因子负荷量,以及每个负荷量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从表2可以看出,本研究中所有问项(X1一X15)的因子负荷量介于0.65与0.94之问,符合大于0.50的建议标准;t值均大于3.29,表明所有题项的信度均已达到0.01的显著水平。

(2)组成信度:根据Bagozzi和Yi的观点,CR值越高(应大于0.6),则量表的组成信度越高。由表2得知,各变量的CR值介于0.8与0.91之问,均大于0.6,表明模型通过了组成信度检验。

(3)收敛效度:潜在变量的方差抽取量(vE)值越高,表示潜在变量有越高的信度与收敛效度,VE值应大于0.5。由表2得知,VE介于0.58与0.79之间,均超过0.5,表明测量模型的收敛效度较好。

此外,整个度量模型与数据的拟合度指标为:GFI和AGF1分别为0.93和0.90,RMSEA为0.054,RMR为0.087,NFI、NNFI、CFI和IF1分别为0.95、0,97、0.97和0.97,x~143(dr=80),p=O.00,x2/df=1.7

4.假设检验与分析

使用AMOS7.0软件分析各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路径图(见图2)。

(1)假设一的检验分析

图2显示,新就业大学生感知到的交易型心理契约履行程度与关系型心理契约履行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

(2)假设二的检验分析

图2显示,新就业大学生感知到的交易型心理契约履行程度与工作满意度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故假设H2a不成立;新就业大学生感知到的关系型心理契约履行程度与工作满意度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故假设H2b不成立;新就业大学生感知到的发展型心理契约履行程度与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

(3)假设三的检验分析

图2显示。新就业大学生的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1)基于新就业大学生主观感知的心理契约模型包括交易型契约、关系型契约和发展型契约3个维度,9个问项。经检验,其信度和效度都比较高。而且,这三类心理契约存在相关关系。

(2)在假设二中,和新就业大学生的工作满意度直接相关的是发展型契约的履约程度,而交易型契约和关系型契约与工作满意度无直接关系。这说明新就业大学生非常重视发展型契约的履约程度,他们对工作是否满意直接取决于工作单位是否提供了足够的职业发展和培训、学习提高的机会,他们十分看中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计。

(3)新就业大学生感知到的心理契约的违背并不会直接导致离职现象的发生,只有新就业大学生的工作满意度下降以后,才会有明显的离职倾向。

2.建议

第一,企业应积极了解新就业大学生对心理契约的感知情况,尤其关注发展型契约的感知状态,为新就业大学生提供定期学习、培训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并且,企业要积极为每一位新就业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设计,让新就业大学生明白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和发展方向,看到希望。当然,因为交易型契约、关系型契约和发展型契约存在相关关系,所以,企业也应关注薪酬、福利、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与新就业大学生心理期望之间是否有太大的差距,积极做出调整。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大学生 朋辈互助 开展形式

一 、引言

大学是学生踏上社会前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期间,他们承担的不仅仅是巨大的学习压力,还要面对人际、情感、就业等多方面问题,因此遇到挫折的概率较大。而如今的大学生又多为独生子女,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相对较脆弱,出现心理波动的可能性较大。抑郁、迷茫、自卑、烦躁等情绪是每个大学生都可能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遇到挫折后,而产生的心理状况,如果这些情绪没有得到及时引导和消除,任其发展,就可能会使一个产生心理问题甚至疾病,导致不良的甚至严重的后果。但同时,许多同学对于专业的心理咨询抱有陌生感和抗拒感,或者说,他们不愿意对陌生的老师或医生敞开心扉。这个时候,朋友――作为大学生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之一,就会在大学生日常心理健康调试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于是除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外,作为一种专业心理咨询的延伸,朋辈心理互助的产生就显得十分重要且必需了,它可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起到辅助作用。

朋辈心理互助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咨询形式,是指由受训或受督导过的非专业人员(朋辈心理咨询员peer educator)在周围年龄相当的同学中开展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服务,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心理问题探讨、心理矛盾化解、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情感沟通,帮助同学解决日常遇到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困扰,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推动学生群体的互助、关怀、支持,实现学生“自助”成长模式。

就高校而言,朋辈心理互助的开展是从大学生自发助人的愿望出发,以大学生群体心理发展阶段及问题为中心,以参与式教学为基础,知行并重,强调心理体验和心理调适,调动学生助人为乐的愿望,增强求助意识,在团体氛围中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与专业心理咨询相比,朋辈心理辅导具有自发性、义务性、亲情性、友谊性和简便有效性。

二、国内外的朋辈心理互助现状

(一)国外朋辈心理互助现状

朋辈互助的心理辅导起源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尝试在学校培训学生,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1969年威兰德发表首篇朋辈心理辅导领域的论文。随后美国、加拿大许多学校都开展了朋辈心理辅导的研究和实践。国外的朋辈互助由于开展时间早,形式多种多样,以美国为例,主要有:

1.朋辈心理咨询(peer counseling)。

在美国学校开展的朋辈心理咨询,包括热线电话和门诊咨询两种形式。寻求咨询的学生由一名受过专门训练的学生志愿者接待。志愿者主要通过主动倾听和支持性疗法,帮助他们宣泄情感、解决问题和促进个人成长。如哈佛大学学生心理咨询组织就有六、七个:“13号室”、“反应”、“回响热线”、“共同热线”等。

2.朋辈调解(peer mediation)

朋辈调解是指学校从学生中选拔出的朋辈调解员(peermediator)依靠沟通和调解技巧,为有冲突或争端的学生双方提供第三者的介入和帮助,有效地解决问题。美国25岁以下青少年的暴力冲突有上升的趋势,其中有许多青少年犯罪是发生在美国校园里的,而大多数冲突是因为学生不正确的处理方式升级而成的。为此,美国许多学校希望求助于朋辈调解有效地控制校园内的暴力冲突。朋辈调解的目标是使学生与教师、学校领导和心理指导老师共同担负起维护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的责任;通过朋辈调解的培训和实施,使同学增强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提高冲突沟通的技巧,学会在竞争中合作。

3.朋辈健康教育(peer health education)

朋辈心理互助被美国学校广泛地运用于包括饮食紊乱、酗酒、吸烟、吸毒、性心理卫生、艾滋病的防治等方面的学生健康教育。具体而言,朋辈健康教育是从学生中选的健康使者,为其他同学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或作为朋友,关心帮助那些不健康的学生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或让有不健康行为的学生参与到朋辈互助中,以身示范。关于朋辈心理互助对青少年健康教育成效的研究结果,部分证明了朋辈教育是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4.朋辈伴读(peer tutoring or mentoring)

朋辈伴读是指从高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挑选出来的学生志愿者(peer tutor or mentor),受到一定的培训和督导后,为低年级学习弱能或身体残疾等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习技能、生活技巧和心理问题等方面的朋辈辅导。美国学校中开展的朋辈伴读有许多有特色的形式,例如宿舍学习社团朋辈伴读(residential learning community peer mentoring)、新生朋辈伴读、留学生朋辈伴读。

(二)我国朋辈心理互助现状

我国的朋辈心理辅导起步较晚。在我国,浙江、广东地区部分高校最先开始这方面的实践尝试。近年来,全国许多高校都在转变和更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与方式,纷纷引进了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朋辈心理辅导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重要途径之一。

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在学生的管理上承担的责任要更多一些。这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管理人员和心理健康老师必须主动去发现问题,而不是消极地等待学生来寻求帮助。因此,虽然我国的朋辈心理辅导实施时间较短,但朋辈心理互助已有一定的发展、影响和成果。

在我国,朋辈心理互助一般都是心理委员参与为主、高校教师督导为辅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调解模式。主要有以下形式:

1.构建朋辈心理辅导的三级工作网络

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的三级朋辈心理辅导网络,即学校(学院)一级成立学生心理协会或包括辅导员在内的朋辈心理辅导中心,在每个班级增设心理委员,每个学生宿舍设立心理信息员。心理委员和心理信息员原则上在学生自愿、辅导员推荐的基础上产生,归入学院一级朋辈互助队伍中,并给予必要的培训。这样一个多级心理教育阶梯,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不同层面,比较系统地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中得以普及化和规模化。

2.选拔和培养朋辈心理辅导员

朋辈心理辅导员应具备以下特征: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专业知识和技术;对心理辅导工作有浓厚兴趣与热情,责任心强;具有相对稳定健全的人格,为人真诚,亲和力较高,善解人意,关心他人;思维清晰,善于倾听;有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组织学生开展团体活动的经验等。朋辈心理辅导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心理咨询基本知识、大学生心理发展知识和注意事项的培训,特别注意增强情景性体验,也可以进行见习和实习等,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模拟咨询,在实践中感受、体会朋辈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提高心理咨询的技巧,培养处理实际问题和偶发事件的能力。同时,经常性召开例会交流咨询技巧,进行案例分析,观摩心理电影,开展专家讲座、沙龙讨论、读书报告等,不断提高心理辅导员的相关技能、技巧。另外,专职心理辅导老师还要定期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督导,并建立和完善效果评估与激励机制,注重对他们的考评与奖励。

3.朋辈团体辅导与朋辈个体心理辅导相结合

朋辈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工作者的指导下,根据求助对象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团队,通过共同探讨、训练和引导,促进团队成员共同发展,解决求救对象存在的心理问题。团体辅导主要以生动活泼、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游戏为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潜移默化性。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普遍关心或部分同学共同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是有效的,如怎样提高自信心、如何处理宿舍的人际关系、如何对待情感问题等,通过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往往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另外,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创设宽松的氛围,也有助于成员间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

朋辈个体辅导的主要形式是针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可以实行轮流值班制度,通过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辅导和面谈等形式进行。通过个别辅导,及时帮助同辈明确问题,找出原因,缓解压力,化解矛盾冲突,矫正错误认识与不良行为,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避免将心理问题恶化为严重的心理疾病,有效地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而辅导者在助人的同时也升华了友谊,改善了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促进了“助人―自助”的良性循环。

4.广泛开展心理知识的宣传普及与心理特色活动

依托朋辈互助团体开展各种心理互助活动,是朋辈心理辅导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带动作用。一方面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编印刊物、橱窗、板报、校园网络的作用,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月(周),举办朋辈心理讲座、朋辈心理剧、朋辈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演讲征文、趣味心理游戏、心理电影赏析等一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传授心理调适技能,营造“关注心理、关爱自我”的校园氛围。

5.注重建立基层的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机制

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是深入班级和宿舍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中坚力量,他们立足于本班,及时反馈同学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承担着心理问题的预警和后期跟踪工作。他们在班集体中宣传普及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向同学们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援助设施;关注班级学生心理状况,主动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深入观察并及时反映本班学生心理动态,当发现有学生处在心理危机、应激状态或出现心理明显异常时,在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或劝导当事人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同时也做好心理问题学生的后期跟踪与援助工作,帮助其恢复心理功能和保持心态平衡。建立定期反馈制,每隔两周或是一个月,班级心理委员要以书面形式向学院朋辈心理辅导中心进行信息反馈,其内容包括:同学们关心的学校适应、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班级管理、恋爱等问题;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等级评定,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确定心理干预方式。通过心理委员和心理信息员的辛勤工作,不仅使得同学们的各种意见得到反馈,把某些可能的矛盾解决于萌芽状态,而且为朋辈心理互助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朋辈心理互助尽管开展时间不长,理论和实践都还不是十分成熟等,开展形式也和国外存在差异,但它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自我发展和帮助他人的能力,对学校专业心理辅导和教学都已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辅助作用。朋辈心理互助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推行具有良好的前景,相信一定能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里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石芳华.探析美国学校中的朋辈心理咨询[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7,3,(2):1.

[2]胡远超,赵山.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10):8-9.

[3]祝香香,陈庆.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工作 完善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34.

[4]孙炳海,孙昕怡.朋辈心理咨询模式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2003,(9):65-68.

[5]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28.

[6]张金健,朱正中.高校设置班级心理委员实践探析[J].中国校医,2008,(4):460-461.

[7]宋宁.心理教育的“朋辈督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21-23.

[8]文秋林.校园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14-16.

[9]秦S,黄新海,裴学进.论朋辈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8,5(5):89-91.

[10]胡伟,胡峰.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中的运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10):12-13.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文6

【关键词】不想长大;成长恐惧;心理危机;直面

一、大学生的“彼得・潘”情结

彼得・潘(Peter Pan)是著名童话《小飞侠》中的人物,是一个满口长着珍珠般的乳牙,穿着一身用树浆和树叶做的衣服,永远快乐、健忘、不愿长大,也永远不会长大的小男孩。他永远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于是,心理学家称这种不愿意长大的情结为彼得・潘情结。现在,彼得・潘综合征是个流行的心理学名词,用来描述和形容在社会化过程中没有成熟的成人。

按理说,上了大学,算是成年人了。恐怕没有一个大学生会公开对别人说“我不想长大”。可是,在我们身边,确实有一些已是成年人的大学生却“不想长大”,他们表面上希望自己长大,内心却不想长大,这就是他们的心理现实。其表现如下:

一是眷恋过去,仍然在寻找童年的感觉。时下,不是有女大学生最喜欢用奶瓶形状的水壶喝水,或者直接就用奶瓶喝水吗?还有,很多女生用的手机套、手套、围巾、暖手宝、枕头等日常用品多以卡通人物为主题,不时地在自习室里演绎着“卡哇伊”。不管是“奶瓶族”,还是“卡通族”,盲目的追捧卡通人物以及追求表面化的东西,都折射了当代大学生一种不成熟的心态,说明了她们的心理过于“孩子化”。

二是不愿较真,不把自己的事当一回事。大学生进了大学,远离了父母,少了父母的叨唠,也没有了老师的监督,可以说是“我的青春我做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和“自由”。部分人甚至觉得,上不上课无所谓,少做一次实验和练习、缺交一次作业和报告也会无所谓,甚至连实习这样至关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会觉得可有可无。上课时间,他或许会在寝室里呼呼睡大觉,或许会呆在网吧玩电游。在他那里,上课玩手机、逃课、逃会、逃活动成为了一种常态。那么,大学生成长,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有没有错呢?没有错!但是,如果将追求“个性解放”视为不要人管教,将追求“思想自由”变成行为上的自由散漫,那他就误读了大学生活的本意,误读了大学生的成长,会变得过于自我中心,相当的自由散漫,随心所欲,以很不认真的态度对待大学生活。

三是责任担当不够,寻找借口逃避现实。上大学本来是求学读书、锻炼成材的大好时机,可是一些“不想长大”的同学却有点儿不敢挑战、不敢担当,放弃了很多宝贵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譬如,他会以对专业不感兴趣、老师讲课没味道、学习内容枯燥无味等作为逃学逃课的借口。当他大学毕业了,他会以找工作太难为托词,不肯离开学校和家庭,宁愿呆在学校或家里当“校漂族”、“啃老族”,也不愿意走向社会,去职场上闯荡一番。这种人在职场上吃不得苦耐不得劳,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受挫,容易遭受团队的排斥,凡事格格不入,换工作如吃家常便饭,既随便又频繁。

总之,“不想长大”的学生,他们有成年人的身躯,却没有成年人的心思;他们有成长的要件,却缺少成长应有的历练;他们发生了成长的裂变,却没有修成成长的正果。这样的大学生似乎患上了一种 “彼得・潘综合征”,这其实是一种成熟障碍症。

二、大学生的成长恐惧:植根于“生之创伤”更源于主观臆造

其实,上大学并不只是为了“渡金”,拿到一纸文凭,大学生活有一个更为本质的目的,就是成长。然而,“不想长大”的学生却“害怕长大”,对自身的成长深怀恐惧感和忧虑感。如前所述,他们会经常抵制师长的教育要求、希望被人当作备受呵护的孩子、回避自身人生的现实问题、习惯于离群索居、个人言行特立独行、生活自理能力缺乏、学习工作怕苦怕累、做事不上心且总是拖延、害怕参与任何竞争,更为直观的生活方式就是女生床上喜欢堆满巴比娃娃,喜欢卡通饰物,男生桌子上摆着游戏机、卡通画册,书包里装着魔方玩具,等等。难怪辅导员老师亲切地昵称他们为“孩子们”,言下之意是这样的学生还没有长大。

常言道,人不怕长大就怕长不大。对于处于成长中的个体,“怕长不大”是一种正常担忧,而“不想长大”则是一种成长恐惧。兹有一则新闻可说明这一点。

有新闻报道称,前几年,某校大学生在长春市街头拍摄毕业短片,片中的一名大四女生,衣着单薄,戴着白色面具,身上绑着红色绳子。据她所说,这样的打扮主要是想展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恐惧。该女生认为,离开学校后就要戴着面具做人,在身上捆满绳子,意味着步入社会后将面临种种束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场的男生也表示,当他一想到要进入勾心斗角的职场,就觉得心里发颤。不难发现,大学生头戴白色面具、身缠红色绳子玩自拍,诠释的是她们的毕业恐惧――把毕业离校、走向未来社会当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大学生的成长恐惧。

从心理学上讲,恐惧是人在面临或预测到危险或威胁时的一种应激状态,它是一种本能的、强烈的情绪反应,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恐惧是与生俱来的。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illiam James)说过,人在出生之时即有恐惧、愤怒、爱、恨。这四种基本情感中,首当其冲的是恐惧。奥地利精神分析治疗师弗洛伊德(Sigmond Freud)和兰克(Otto Rank)也认为,出生是一个创伤性事件,其中充满了恐惧的体验,称作“生之创伤”。个体自出生之后,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危险以及体验到的恐惧,只是对“生之创伤”这个原型经验的复制,即个体就像是在再次经验“生之创伤”的恐惧一样。并且,这种恐惧伴随人的出生进入了世界,与人的一生如影随形。

究其根源,大学生的这种成长恐惧不仅源自植根于人性的“生之创伤”所带来的不安全感,更主要来源于他们对未来社会或陌生世界的主观构建。因为在未步入社会或走上工作岗位前,他们内心就堆积了种种对社会生活的消极看法或者主观臆造,所以才会感到恐惧。可以说,不安全感和主观臆造是许多心理问题的根底,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想长大”实际上是一种成长的心理翳障。

三、大学生的成长心理危机:是发展性危机也是成长的契机

大学生因成长恐惧所引发的重大心理变化是心理危机,它是当大学生面临突然或重大学习生活逆遇,自己却无力应对或应对无效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如大学生遇到大学英语或计算机等级考试未过关、竞选干部失败、深爱的恋人分手等重大挫折,心理就会出现严重的不平衡,这就是心理危机。美国心理学家布拉默(Brammer)根据危机的来源将个体心理危机划分为三种形式: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和生存性危机。就大学生的“不想长大”而言,不仅是一种恐惧反应,更是一种心理危机,它属于布拉默所说的发展性危机,即大学生在正常成长过程中,由于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导致的一种异常反应。

事实上,大学生在成长转变、过渡的阶段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多半与个人的发展有关。比如,大学生第一次被别人追求,当她看到第一封情书的时候慌乱得不知道怎么办好,又不敢对任何人说,出现适应不良。又如,有的大学生毕业去求职应聘,遭受一次次挫折与失败。不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心情会是何等的沮丧,心灰意冷,甚至不想再去找工作了。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会遭遇成长中的诸如此类问题――新生入学不适应、求学目标缺失、不喜欢所学专业、学业适应困难、恋爱与性心理问题、人际交往困难、考试挂科、毕业论文没通过、不能正常毕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发展性危机。

粗看起来,心理危机好象很可怕,其实它具有两面性:即危险和机遇。如果大学生面对自身的成长感到十分困惑和极端恐惧,那么势必会引发严重的心理危机,有可能导致精神崩溃或抑郁自杀,这种危机就是危险。在高校不乏这方面的事例,比如有的大学毕业生因找不到理想工作,或者情场失意,或者毕业论文通不过而出现自杀,这就是危机的危险性表现。如果他在危机中学会新的应对技巧,学会更加多维地认识自我,更加理性地看待他人,更加全面地认识社会,就可能从挫败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求得心理平衡,有如凤凰涅磐获得重生或新生,这种危机就是一种机遇或转折点。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Robert Kegan)所说,人生活在平衡与失衡的循环状态里,是失衡(而不是平衡)使人成长。每一个失衡都是一个危机,这一危机既给人提供逃避的理由,又是促使人成长的契机。进一步说,在大学生身上,成长恐惧不仅是发展性心理危机,也是成长契机。这种心理危机就如同成长的催化剂一样,能够促使他们从危机中获得进一步的心理成长。因此,大学生的成长不失为一场不断面对恐惧的冒险。

四、大学生成长的理性取向:直面生活而不是逃避现实

大学生成长往往与恐惧深切相关。他们的成长,可以说是一个遭遇恐惧、突破恐惧进而化解心理危机的过程。面对和应对恐惧,通常有两种选择:逃避与直面。逃避或直面,是不同的生活态度,也是不同的行动方式。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对付恐惧,结果自然会大不同。

换一句话说,大学生活的开始,就是大学生选择的开始。他们面对成长的恐惧,或选择逃避或选择直面,两者互动,或损或成,渐渐塑造了弗兰克尔(Viktor E.Frankl)所说的“我之为我”。而“我之为我”的生活过程中,必然在被自己所做出的选择塑造着,必然会遭遇和即将遭遇各种各样的恐惧:外在的、内在的、意识的和潜意识的。在恐惧里成长,免不了暂时的逃避,而对成长的态度和方式理性的取向却是直面。尤其是面临或陷入病理性的成长恐惧的时候,他们需要学习的就是直面的态度和方式。

我国有一则寓言故事,叫做“黔驴技穷”,它很能说明这一点。故事告诉我们,恐惧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事,陌生的事物尤其让人感到惧怕。当人惧怕某一陌生的对象,往往会把它想象得异常巨大而可怖。就像寓言中的老虎遇到驴子,要经历一个把陌生对象“巨大化”的心理过程。“不想长大”的学生同样如此,他也会把现实生活中觉得恐惧的对象想象得非常巨大和不可战胜。与此相对,他又会把自己看得十分渺小、无法匹敌。从恐惧发生来讲,把陌生对象“巨大化”是作出逃避的心理前奏。虽然逃避不失为一种心理防御手段,但是往往只能收到一时之效,就像一个人遇到烦恼去买酒求醉,从而把烦恼“忘掉”一样。但是,烦恼的根子还在那里,会在日后引发更严重的心理危机。一味地逃避,只能是于事无补、于己无利。

直面的态度与方式却能让人对陌生对象获得真实的看法。当陌生对象变得熟悉,他就不再那么可怕,也不再控制自己,不再使自己一味逃避。更为重要的是,面对陌生而害怕的对象,需要一次次尝试着直面它们。先与惧怕的对象保持一点儿距离,一步挨着一步,循序渐进地接近它。这样,就会越来越适应所害怕的处境或遭遇。“黔驴技穷”寓言中的老虎就是这样,起先由于不熟悉驴子而害怕,因为害怕而逃避。虽然逃避了几次,但它还是回来了,并没有一逃了之。试想,假如老虎逃开之后,从此躲藏起来,不再露面,那么它对驴子的惧怕可能就是永远的。但勇敢的老虎回来了,一次次尝试把自己暴露在陌生而害怕的驴子面前,让自己渐渐熟悉陌生的驴子,也让自己的恐惧在此过程中逐渐消退和减少。这个过程,就是直面的过程。同样的道理,大学生需要直面现实生活,才有可能走出依赖、等待和幻想的心理陷阱,把陌生的对象变为熟悉的事物,把恐惧变为安全,这是走出“彼得・潘综合征”惟一的途径,也是消除“不想长大”障蔽、获得心理成长的不二选择。

总而言之,虽然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成长的恐惧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恐惧让他们学会逃避,逃避使他们得以生存,但是过度的恐惧又可能导致他们过度的逃避,从而破坏他们的生存能力,甚至导致他们的毁灭。这个看似悖论的性质里有一个秘密,就是逃避的“度”。这个度也反映他们对大学生活本质的理解或把握。正确的理解是,大学生既需要合理的恐惧和适当的逃避才能得以生存,又需要直面和突破不合理的恐惧才能得以成长。

参考文献

[1] 陶彬.女大学生街头诠释毕业恐惧:全身缠满红绳[N].城市晚报,2010-12-23.

[2] 王学富.成长是一场不断面对恐惧的冒险[EB/OL].壹心理网,http:///info/13644/,2014-4-25.

[3] 李金林,申玮,陈晶妍.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自我成长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4] 丁菊,王传.Kidult――值得关注的成人孩童化现象[J].中国青年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