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1

摘要:自从中西方园林艺术文化开始交流,人们对这两个风格意境截然不同的园林形式的比较就没有停止过。中西方的园林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这两种风格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进而了解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性。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

一、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

(一)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

1、追求自然美。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的美学思想主要受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自然为万物之本”、“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崇尚自然、追求虚静、逃避现实,向往原始自然状态生活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当时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理想和审美情趣。

2、追求含蓄美。中国园林形成含蓄的特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受中国诗画的影响,诗贵含蓄,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另一方面是与追求自然、追求意境这两大特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中国园林在“天人合一”的理念指导下,在尊重、崇尚自然的前提下进行规划造园,创造和谐的园林特色;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把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了“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界。

3、追求意境美。中国园林是文人、画家、造园家和艺匠对自然山水的渴望和追求,深悟山水的形象特征和内涵,并把对自然山水的认知,带到园林艺术创作中,这种融汇了客体的景和主体的情的艺术意境,一直是中国园林刻意追求的境界。给景物以艺术的比拟和象征,想象上的“人格化”,使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如选石,强调山石的“透、瘦、漏、皱、清、丑、顽、拙”,梅花表示风骨清高,松柏喻示坚贞,在中国园林中,作为审美对象的山水花木等,完全成了审美主体抒发主观情绪意趣的载体。

(二)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

代表西方园林风格的是l7世纪下半叶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强调驾驭自然、改造自然,“强迫自然接受均衡的法则”,因此形成的基本特点是: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形的组织营造,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成规矩方圆,一切都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中去,一切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强调人工美。

二、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1、总体风格的差异

由于中国园林追求的是意境美,追求“境生于象外”的艺术境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主张酷爱自然,提倡自然之美、朴素之美,强调自然、自由、自我的思想, 反对一切清规戒律,要在自然的无限空间中得以自我心灵的抒发和满足,所表达的是“物与神游,思与境谐”的审美意识。因此,中国的古典园林是以和谐一致、参差不齐、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影影绰绰以及含蓄回味的特点,从而做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鉴赏力。西方从柏拉图到法国浪漫派都是以建筑的几何法则和审美思想来规划园林,他们把园林看作是建筑的附属和延伸,形成了几何式的园林风格,布局上有明确的中轴线贯穿全国, 讲求绝对的对称,园林中的景物设计都有精确的比例和严整的几何图案,道路笔直而又平坦宽广,园林中的水体和花坛也都是规则的几何形,甚至连树都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总之,一切都被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中去,以及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 表露“人是万物之灵长”的思想和人的自由意志。

从总体风格上看,中国的园林缺少人工造作的物质力量以显示与自然对抗或对自然的征服,相反,总追求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从属于自然,服从于自然,与自然相一致的境界。中国文人的乡居生活与西方中世纪的碉堡里的庄园主颇不相同,更多的是与自然山水的亲近,更多表现出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钓,风雨归舟的特定的诗情画意,而西方的园林风格展现了人类享受自然,拥有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观念。

2、历史渊源的差异

中国园林发源于商、周时期,最早的形式是囿,囿是将一定的天然地域加以圈围,并在其中放养动物,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之用的场所,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自然地貌,审美与实用结合在一起。西方园林作规则式布置,最初大都出于农事耕作实用的需要,如法国的花园就是起源于果园菜地,在一块长方形的平地上,由灌溉水渠划成的方格,果树、蔬菜、花卉、药草整整齐齐地种在这些格子形的畦里,在此基础上,种上灌木和绿篱,形成简单朴素的花园,便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雏形。

3、政治形态和美学思想的差异

中国园林从原始状态脱胎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园林,园林从生产生活走向艺术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此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阶级对抗尖锐,政局复杂多变,使得一些文人士大夫阶级的自信心遭到崩溃,理想幻灭,并逐渐确立了以自然、适意、淡泊为特征的人生哲学与生活情趣,追求的是一种文人所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朴实无华的气质。许多文人雅士避凡尘,脱世俗,寄情于山水,有的甚至隐身于山林,复归大自然。正是此种崇尚自然的社会风尚,使艺术家产生了表现大自然优美的情感动力,势必在文艺作品上打上深刻的烙印,从而影响到园林艺术的创作。在西方, 17世纪的法国逐渐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颂扬至高无上的君主,赞美绝对君权和专制政体,随之成为时代文化的新趋向和艺术创作的新主题,推崇唯理主义,以几何和数学为基础的理性判断完全代替直接的感性审美经验,不信任眼睛的审美能力,代之以两脚规和数字来计算美,力图从中找出最美的线型比例。此种数学的或说几何的审美思想,一直顽固地统治着欧洲的文化艺术界,不仅左右着建筑、雕刻、绘画,同时深刻地影响到园林,西方几何形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4、宗教信仰的差异

在封建时代,世界各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基本上均由宗教观念统治着,欧洲有基督教,中国有佛教,尽管宗教和园林艺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两者并无直接关系,但宗教的传播和发展要借助包括园林在内的文学艺术形式和力量,而园林艺术也或多或少地反映人们的宗教生活。宗教对我国园林影响最大的是佛教,由于传播佛教的需要,各地建寺成风,并形成一种与佛教密切相关的园林类型―寺庙园林。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只有教会和僧侣掌握着经济命脉和知识宝库,因此寺院十分发达,园林在寺院中发展,并形成寺院式园林。在不同的宗教影响下形成了各自特色的宗教园林类型。园林艺术对宗教的传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寺庙、教堂等宗教建筑及附属园林不仅为宗教活动提供物质场所,也为宗教创造了一个神秘的氛围,达到从心理上征服人的目的。

三、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的意义

深入研究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可以透过园林特点这一表面现象,使我们能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和西方园林的造园史、园林艺术的本质特征,并充分感受到不同历史、不同民族的审美意趣,人类文明的多元和多彩。在各种文化、文明互相交融冲击的今天,有利于我们在造园、景观设计时除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外,还能更好地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来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作品,使整个人类的园林文化显得更加绚丽多彩。

结论:

终上所述,中西方园林艺术在风格、历史、政治形态、宗教等很多方面都有不同,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才造就出了风格迥异的两种园林形式,也为后人的研究带来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朱建宁,郦芷若。西方园林[M]。郑州:河南科学基础出版社,2002

[3]、林箐。法国勒诺特式园林的艺术成就及其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影响[M]。北京林业大学,2005

[4]、针之谷钟吉。西方造园变迁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5]、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6]、上海市戏曲学校中国服装史研究组。中国历代服饰[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中式风格;西式古典;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室内风格的演化发展离不开以经济为支撑的物质基础。传统中国的农耕经济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并且在以后的二千多年间一直保守不前。这种早熟且停滞的经济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农耕文化使得传统中国的室内空间形式在19世纪中叶以前一直变化不大,整体风格基本上就是一个独立封闭的体系,随着时迁境移而最终固定继承了下来。

另一方面,对室内设计西式古典风格的研究,在学术界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认为,广义的西式古典风格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前西欧建筑的室内风格,这些室内设计以立面形式为主要的设计出发点;而狭义的西式古典风格则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以柱式设计为主要出发点的建筑室内风格。若无特殊情况,文中提到的西式古典风格,均为广义的概念,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不再赘述。

论文将站在室内设计的角度从空间构造、材料装修、家具装饰和文化思想四个方面来比较这两种风格的差异。

空间与构造

中式传统风格是砖木结构体系,以木材为主,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木柱、斗拱、梁枋、椽桁等独具东方魅力的卯榫木框架结构。空间多封闭内向,曲折蜿蜒,含蓄雅致;屋内讲究借景入室,常在房屋四周设有廊道,强调内外空间的过渡与融合,围合而成的院落天井和廊檐下的半室内空间更是人们日常休闲、沟通交流的好场所。

西式古典风格则是混凝土石砖结构体系,以石料为主,经过不断的演化和发展,形成了柱式、穹顶、拱券、飞扶壁等富有特色的建筑结构,室内空间常以高大壮阔示人,尺度恢弘大气,摄人心魂,比例和谐恰当,讲求形式美感。总之,在空间感的总体印象上,西式古典以单体室内空间的体量见长,中式传统则以整体建筑群落的空间交融和数量取胜。

界面材料与装修

中式传统风格的室内地面主要是以砖墁地面做法为主,常用方砖细墁地面,砖面平整光洁,尺寸整齐统一,砖缝间隙很小,用油灰勾填,皇家做法则更为讲究,使用金砖墁地。在墙体方面,中式传统风格的内墙体多是一种围护结构,不做承重之用,材料常见有土、石和砖,外观形象丰富,特别是砖墙,有很多花式砌法。另外,根据墙置的不同,墙饰面做法也有区别,主要可分为:抹灰、粉刷,清水墙饰面,彩画饰面和镶嵌砖雕图案。中式传统风格的天花常用木料做平棋方格结构,彩画饰面,等级高的皇家建筑室内天花则装修有藻井结构,使空间更显高阔和华丽。

相较而言,西式古典风格在室内界面材料的选择上拥有更多的选择,装修工艺也更加丰富,石材、瓷砖、陶砖、木料、金属都是各界面经常使用的装修材料,在古罗马时期的卡拉卡拉大浴场,其室内地面遗址至今还能清楚地看到使用马赛克拼贴的巨型图案。西式古典风格的墙面装修一般分为三段:墙裙、镶板和壁龛或者侧窗,由于要承担重量,墙体尺寸一般较厚,基层使用火山灰制作的混凝土技术砌体,面层除了前面提到的常见材料做法外,木质墙裙搭配油漆或壁纸的装修做法也比较普遍。在顶面装修上,西式古典风格的顶面造型形式各异,平顶、穹顶,简拱顶、十字拱顶、坡顶等的经典应用多得不胜枚举。此外,除了直接体现结构美的造型顶面,使用精美绝伦的石膏造型和线条制作的吊顶造型也经常被使用。

家具与装饰

中式传统家具的代表当属明清时期的家具,从席地而坐的矮榻一直发展到垂足而坐的椅凳,明清家具真正进入了传统家具制作的成熟期,特别是明代时期的家具,更是达到了中式家具造型艺术的巅峰,在世界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和样式。和同时期的西式家具相比,明清家具更显简洁雅致,稳重大方,强调家具本身的结构之美,尽管也有错彩镂金,雕缋满眼的华贵做法,但总体的视觉意象还是继承发扬了崇尚自然,克制含蓄的中国文人式的审美趣味。

与中式传统家具千百年来的一脉相承不同,西方古典家具更具有时代性,受各自时期建筑风格的影响,不同时期的西方古典家具往往风格迥异,比如哥特时期的家具就和洛可可时期的家具就很不一样,前者强调家具垂直的线条感以表达向上升腾的宗教意义,后者则喜欢用柔美的曲线和漩涡来体现贵族的优雅情调。其实,纵观中西传统家具式样,基本都是由各自的建筑形式演变而来的,这是造成中西传统家具形式大相径庭的一个重要原因。

装饰方面,作为表述各自风格的视觉符号,中西方传统风格的装饰元素都非常丰富,中式装饰有木雕、砖雕、石雕、陶瓷、漆器、字画等,还有鎏金、彩画等技术工艺对室内的结构细节进行雕梁画栋的修饰;西式装饰也不弱于人,挂毯、雕塑、壁画、壁纸、石膏、油漆、镜子、玻璃、从建筑细部借鉴而来的线脚造型,可用的装饰元素也是应有尽有,还有专为装饰而设的壁龛壁炉和拱门拱窗。在装饰纹样的题材上,二者也不尽相同,主要有几何纹、动植物、人物造像、神话传说、宗教故事等,但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中西方的传统纹样在样式还是有天壤之别的。相对来讲,中式的装饰元素往往得“意”而忘形,强调装饰物背后的寓意,西式的装饰元素则更偏重写实一些,喜欢制造视感的真实性和对美好现实的描摹再现。

设计思想和文化心理,

作为一个曾经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传统中国的农耕文化及其哲学思想一直在努力调和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认为人在自然世界里生存就应当尊重自然秩序,遵循自然法则,这其实是一种教人在面对世间万事万物之时如何抉择的生存智慧,凡为“我”所用之物、与“我”相关之事皆应顺从自然规律,这种以顺天应命为前提形成的认识论和自然观用最具中国特色风水和五行思想来解释世界,制定人的行为依据。中式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观和审美意象就深受这种文化观念的影响,在讲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同时又融入儒家的礼制、佛家的教义和道家的出世思想,其文化心理整个就体现一个“合”(和)字,强调合乎礼教之制,合乎人伦之法,合乎自然之规。具体从室内空间布局、结构样式和用色配饰上就可窥见一斑。

与传统中国的农耕文化不同,西方传统文化是在狩猎和捕鱼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狩猎文化强调只有与自然抗争才能生存,它的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是一种对立的、管理与被管理,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与其同源的室内设计思想也希望通过坚固、实用和美观的设计来抵抗自然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其审美思想也是以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为主的理性主义,强调人为控制一切细节,从空间结构到装饰纹样都十分讲求比例和谐,整齐有序,喜欢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之美。

比较发现,中式传统风格更喜欢浑然天成,清水芙蓉,善于营造亲近自然、悠得自在、寄情山水隐于市的空间意境,体现了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选择;而西式古典风格则倾向于“人为而治”, 整体透露出一股庄重典雅、肃穆理性、气势雄伟的空间格调。

结论

不管是中式传统风格还是西式古典风格,其实都是人们对自身所处的室内环境的认识和构建,只是它们存在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同。如今,作为当下室内设计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室内文明的内涵和形式,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中西方的室内传统风格必将更加频繁地被比较,被提及;各自领域的室内设计师将会从这些比较、借鉴中学会相互启发,相互欣赏,从而开拓彼此的视野;而中西方室内的经典也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文化背景下各自得以延续,和先进的工艺、材料嫁接在一起,激发创造出更强的生命力,开出更新的花朵,结出更重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王其钧.中国建筑图解词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王其钧.西方建筑图解词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原则与策略

一、引言

文化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已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语言则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层面。一般来讲,语言与文化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反映着某种文化,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语言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学习语言文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毫无疑问,如果学习外语的学生只机械记忆一大堆词汇和语法规则,而对所学语言赖以存在的文化不了解,同时也缺乏一种跨文化意识,那么他是无法正确理解和得体地运用这种语言的。

二、跨文化意识的概念

根据语言学家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通常分为如下几个层次:一是对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识;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又缺乏理念的显著文化特征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这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入”的本领。所谓“移情”就是设身处地的考虑别人的苦乐和际遇,将自己“代入”对方的心境,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文化融入”是在部分认识异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将自己置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跨文化意识主要是对文化差异的意识,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是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当他或她接触异文化时,应根据所具备的跨文化意识充分调动自己对异文化的敏感性,也就是语言学习者必须注意要理解和运用目标语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其文化内涵,这样才能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跨文化意识培养现状

虽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特别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上尤为突出。

近年来,虽然不少教材在编排上融进了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即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也灌注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意图。但是在“外语教学本身就是跨文化交际”和“必须以跨文化意识组织外语教学”这两个问题上,还远远未形成共识。甚至到目前仍有一种极端的说法:“语言课只能讲语言知识,外国文化是文化课的任务”。全然不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对外国语言中所包含的异民族性、世界观等深层文化缺乏认识。

多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语言输入多、文化输入少,课堂知识输入多、课外知识输入少,抽象理论分析多、具体感悟少,对语言能力重视多、对实际交际能力重视少。大学英语的教学成了英语应试教育的练兵场,为了四、六级的过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导致学生把语法学习和词汇学习当作学习英语语言的全部。由于应试教育是为考试展开教学活动的,它注重强化的是训练式教学,因此,分数便成了衡量学生外语水平的标准,这个理念限制了教学手段,使以提高素质为目标的外语教学受制于应试教育。学生的语言使用不得体,这是跨文化差异造成的。不了解文化差异出现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因为语言错误仅仅是表层结构的错误,而文化错误则意味着交际出现障碍。

四、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途径

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和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手段,积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Seelye,H.N_(1989)在其著作“TeachingCulture”一书中提出了几个实际教学原则:通过所教的语言了解文化;使文化行为成为每课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让学生获得取得相应社会经济地位的能力;

让学生对自身文化及目标文化均有所了解;要认识到并非所有文化教学都要改变学生自身的文化行为,而是要让学生了解到人们的行为是受其文化影响的,并应对其表示理解。国内的庄智象先生和束定芳先生也都相应地提出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即适应性原则、阶段性原则、交际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要求教师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导入的文化内容与英语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同时应突出语言的生动性,情景的真实性,材料的生活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了解自己的民族,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也给予理解和尊重,从而促使其形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阶段性原则是指文化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采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渐进教育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文化内容的本质。交际性原则是指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交际教学法,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这样文化通过语言的交流得到传递和沟通,语言通过文化的渗透得到合理的交流发展。渗透性原则强调培养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不仅是简单的教学灌输,而应该在语言的交流、情感的表达中体现出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利用现行教材,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当代流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不再是一个知识面单一的孤立个体,而是将自然科学、文学以及文化知识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教材。这些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被赋予了很多文化的因素。课文内容往往涉及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建筑、地理、工业、农业等,并且课文信息量大,能生动地再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可读性强。教师在备课时和上课时若具有强烈的人文思想和文化知识,那大学英语课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交流,就会变成具有很高欣赏品位的艺术赏析课。同时教师还可以提高学生在教育观、文学修养、价值观、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跨文化意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除了教师利用教材之外,课堂教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交际的模拟舞台,学生将带着从英语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走向社会,投人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去。具体而言,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下方法:

1.对比法:可将英美文化中的形象和标志与自身文化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其中包括名人、建筑、风俗习惯等,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如南京的长江大桥与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

2.实物讲授法:教师可搜集一些能代表中西文化的实物,如笛子和小提琴、旗袍和西服、中药和西药等,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目的语文化。

3.任务教学法:教师在讲授文化知识时,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好教学任务,并指导学生合作完成。例如涉及family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陈述中西方家庭类型及家庭关系,并列出familytree.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分组查阅资料,了解中西方的家庭类型:Extendedfamily(大家庭)、Nu.clearfamily(核心家庭)、Single—parentfamily(单亲家庭),并且在课堂上讨论中西方家庭的共同和不同之处,从中则可了解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异同。

4.讨论法:定期就课文涉及的内容和新近发生的中西文化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自由言论。比如通过活动来讨论两种文化的寒暄方式、时问观念、购物习惯等。进一步强调文化与语言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跨文化意识。

(三)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我国高校的外语课堂教学,无论在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检测手段、教学所需时间、空间和学生交际范围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仅凭有限的课堂时间,很难达到从深层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目的。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开设英语角、英语沙龙等,举办英语文化周,英语文化节,举行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

(四)加强主体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强调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主体文化意识的培养。主体文化是相对于客体文化而言,是指母语文化,它也是提高交际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跨文化交际中,谈话的主题和涉及的内容是受双方的文化背景制约的。如果谈话的对方涉及有关中国的传统文化、饮食文化、经济制度、文化遗迹时,假若你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此时此刻,即使有很强的交际能力,也会把自己置于很尴尬的境地。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还要注意强化学生的母语文化意识,指导学生有计划、有针对性、系统地阅读有关中国文化的报刊与书籍,使学生不仅有一定的语言知识,也要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能有效、准确、得体地进行各种交际活动。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文化差异 思维模式 语言表达 影响 启示

【基金项目】本文是基金项目(GY-S11041和GY-S10043)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97-03

引言

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因素如宇宙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习俗和等对语言有制约作用,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表层结构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言语行为。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因此,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不仅涉及语言系统,而且涉及同语言系统紧密关联并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截然不同;中西文化差异是中国人习得英语困难的根源,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中西文化背景知识,深刻理解不同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的异同,才能减少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作用,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误会和尴尬,实现有效交际。

1.文化的内涵及中西文化差异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E.B Tylor, 1871)在他的著作《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中给文化下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韦氏新国际词典》(Merriam-Webster, 2000)把文化定义为人类行为及其产品的总和,表现为思想、言论、行动及制成物品。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其中宇宙观、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迥异是导致其他文化现象产生差异的源动力。

1.1 文化的内涵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学术界主要探讨广义的文化,上述的两种文化定义正是广义的文化内涵。从上述定义可知,文化并不是抽象的,而是人类所感知的一切,人类以自己的情感、技能和智慧创造、更新、丰富了自己的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活动的多样性和观念的多元化使其文化内容和形式出现多样性。学界对文化的定义和层次分类可谓百家争鸣(胡文仲,1988;浦小君,1991;戚雨村,1992;裘克安,1993),笔者倾向于将文化的精髓归为外在文化(行为——语言、手势、习俗等;产品——文学、艺术、音乐、人工制品、建筑等)和内核文化(观念——信仰、价值观、道德观等)。张占一(1990)指出,文化可按功能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指当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文化因素,而交际文化是指当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文化因素。

1.2 东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具有共性和个性,首先,文化具有人性趋同、参透性、可融性、传承性等共性特征,文化的共性特征使跨文化交际成为可能;同时,文化也具有民族性,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带有各自历史发展的痕迹。英汉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其语言中沉积的文化内涵也不相同。文化对思维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思维系统和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直接造成言语行为的差异。文化的个性特征体现文化差异,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和误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核心内容是宇宙观相反、价值观各异以及思维方式不同。

1.2.1 宇宙观相反

西方文化呈线性,强调人与自然、凡与神均一分为二,界线分明,凸显二元的并存与对立;一分为二的线性宇宙观有利于发展科学探索自然。西方人普遍认为人类是在与天斗的过程中求生存。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有句名言:只要给我一个稳固的立足点,我就能够移动地球(Give me but one firm spot on which to stand, and I will move the earth, Archemedes said)。阿基米德的这一豪情壮语道出西方人敢于与天斗的豪迈和勇气。

中国文化呈环性,表明人与自然、凡与神均合二为一,环抱涵容,注重二元的依存和统一;合二为一的环性宇宙观有利于发展伦理改革社会,坚持人类是在天人和谐中求生存。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易经》的最基本思想就是阴阳之道,反复强调的就是阴阳并存、天人和谐之道,在中国人看来,阴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一个东西的两种成分,两者缺一不可。《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

1.2.2 价值观各异

西方文化的主线是个体本位和权利本位。西方文化以个体主义为导向,以权利为基准,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的的实现以及个人利益的追求;西方线性价值观对于倡导自强自立,克服因循守旧心理,树立个人进取精神有着积极意义。由于重个体本位,西方人特别在乎个人“隐私权”;关注个人声誉,原则性强,不讲情面;凡事界线分明,彼此独立,即便是夫妻,也实行AA制。西方人信奉“人之初,性本恶”,所以他们建立健全法律制度,要求事事服从严格周密的律令,依靠强大的法律力量来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个人权利。一句话,西方的“罪感”(guilt)文化是以法制人,关注如何限制人们学坏(林大津,2002:263-266)。

中国文化的主线是群体本位和义务本位。中国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导向,以义务为基准,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统率和群体利益的维护;中国环性价值观对于倡导顾全大局,克服自我中心观念,发挥群体优势,树立团队协作精神有着积极意义。由于重团体本位,中国人常把个人之事视作大家之事,比如,关心某个人的个人问题;做事爱面子,比如,朋友熟人之间借钱可以不立字据,以免伤和气;倾向戒骄戒躁,乐意贬抑自己以突出他人或团体;中国文化信奉“人之初,性本善”,重视榜样的力量,相信公众舆论能使人抑恶扬善,培养出犯规可耻的纯洁心灵。中国的“廉耻”(shame)文化是以情感人,重在教人学好(ibid)。

1.2.3 思维方式不同

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呈直线型,如同直线切划,细分明析。西方人注重抽象思维,喜欢化动为静,为此,英语名词经常翻译成汉语动词;擅长逻辑思维,推崇清晰精确,有利于理论建构;注重求异(逆向)思维, 使之更具创造性。西方人的个人本位和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的家庭观念:一个家庭由丈夫和妻子组成,夫妻意见不和就可以分开,所以西方人结婚不易,离婚容易。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呈螺旋型,犹如圆环内封,纵观合察,寻求直觉顿悟。中国人善于形象思维和情感论述;讲求模糊含蓄,有助于体察真谛;辩证思维时,注重宏观与整体,具有从众心理。中国人的人伦本位和合二为一的思维方式认为,一个家庭必须要有丈夫和妻子,夫妻两人分开了,家就不成家了,所以中国人结婚容易,离婚相对较难。

2.文化差异对英汉语言表达的影响

西方人的直线型思维催生了形合语言。线性思维和形合语言的特点使英语表达直截了当,简洁明了;篇章衔接的形合手段丰富而缜密。英语的线性特点表现为句子结构以直线枝形铺排,由主到次,递相迭加,犹如枝繁叶茂的大树;英语段落也呈直线展开,主题明了,理据罗列逻辑清楚。中国人的螺旋型思维具有立体感和间接性,环性思维造就了意合语言(汉语);汉语语言表达含蓄委婉;文章衔接以意驭形,形散意合。汉语的环性特点体现为句子结构像竹节那样,相对独立,但意义又相互关联;语段以环状波式流动,像波涛滚滚的大江。

2.1 句子结构

英语是形合语言,注重时态和词形变化,句子之间还需用连接词语进行显性连接,以理清逻辑关系。而汉语是意合语言,主要靠词序变化、上下文语境及言外事实逻辑来明晰思路。

2.1.1 句序与时序

英语借助时态及连接词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因而无需按照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陈述。例如:完成了毕业论文,我就去度假。可英译为:

After I had finished my dissertation, I went on holiday.

Or:I went on holiday after I had finished my dissertation.

而汉语是按照动作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陈述,时间顺序与句子顺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她一直在实验室做实验,所以昨天我们遇见她时,她显得很憔悴(先实验,后憔悴)。

但是其英译句子的句序却相反:She looked exhausted when we met her yesterday because she had been doing experiments in the lab.

2.1.2 句序与距离

英语在时间和空间距离描述上是由近及远,而汉语句子在时空描述上是由远而近。例如:

He had flown ④ in just the day before from Georgia where he had spent ③ his vacation basking in the Caucasian sun after the completion ② of the construction job he had been engaged in ① in the south. (他原来在南方参加①一项建筑工程,任务完成②之后,上乔治亚州/格鲁吉亚去度假③,享受高加索的阳光,前一天才坐飞机回来④。)

上述英语句子中的四个行为动作的时间顺序④③②①译成汉语变成①②③④,只有这样,中国人才觉得句子语序与事理逻辑相吻合。

又如:There is a very beautiful garden on campus. As you enter the garden through the university gate, you will find an elegant pavilion standing right in the center. At the back of the pavilion are some white stone benches. 该句子的空间描写是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的。

2.1.3 句序与从小

英语叙述和说明事物时,习惯于从小到大,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汉语的顺序则与此相反。例如:

It happened in February about twelve years ago. (这是发生在12年前的二月份。)

Shanghai is one of the biggest cities in the world. (上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2.1.4 头轻与脚轻

英语句子从左到右顺线延伸,使句尾呈开放式,句首呈收缩式,显得头轻脚重;汉语句子则是从右到左逆向延伸,使句尾呈收缩式,而句首呈开放式,显得头重脚轻。例如:

He lent me the book.

He lent me the book which was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He lent me the book which was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that never opens on weekends.

他借给我那本书。

他借给我那本从图书馆借来的书。

他借给我那本从那个周末从不开放的图书馆借来的书。

2.1.5 急性子与慢性子

英语族人“急性子”,英语常常是从未知到已知;汉语族人“慢性子”,汉语句子则从已知到未知。例如:Where are you going? (你去哪儿?)

英语句式总是先表态后叙事,先结论后分析,先假设后前提,先果后因,与汉语的句式形成鲜明的对比。例如:I feel highly honored to be asked to make a speech here. (让我在这里做报告,我感到万分荣幸。)

2.2 语篇结构

东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差异直接导致篇章结构和语言风格的迥异。英语语篇结构呈直线性,汉语的话语结构则呈螺旋性。英语的线性语言结构严谨,重形式上的连接,有利于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汉语的环性语言结构自由,重意义上的隐性连贯,有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

2.2.1 直线性和螺旋性

英语段落呈直线展开,先有主题句,后加以论证说明,最后收尾,其间不附加任何与主题没有直接联系的内容。汉语语篇的螺旋型是指作者不直接论证主题,而是从各种间接角度做好铺垫,然后慢慢进入正题,这种在主题团团转的谋篇布局风格让英语族人困惑不解。

2.2.2 形合法与意合法

英语篇章结构的展开使用形合法,而汉语的语篇展开使用意合法。英语篇章主题浅显明了,结构稳定不变;语篇呈直线展开,充分利用关联词语来说明句子内容、句子之间、乃至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汉语篇章主题突出,但是结构灵活,以神统形;少用连接词语,缺乏形态变化,体现隐性连贯;语篇展开犹如环弧状的浪花,此起彼伏,似连似分,高低无序,但沿着一定的语义方向流动。

2.2.3 简洁明了与华而不实

从语言风格来看,英语文章简洁明了,偏重于“实在”信息的传送,不引经据典,也无需华丽的辞藻;而汉语文章既有“实在”信息的传递,又引用典故、习语等,从不同角度重述论点,利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增加信息的情感因子。这在英语族人眼里,就显得华而不实。

3.启示

通过对比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英汉语言的影响,我们得知:英汉思维模式不同不仅导致英汉语言行为差异,而且产生英汉句子表达和篇章结构的差别。此外,不同语言中的习语和历史典故是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正确理解和诠释不同语言中的习语和历史典故,就必须对该语言所反映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

3.1 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启示

要学好英语,仅仅背诵英语单词和英语语法规则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方式;通过对比英汉语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仅仅从文字表达差异是难以全面解释含义的差别的,为此,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应该立足于两种文化的对比;不了解一种语言所属的文化,难免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语言表达。比如:英美人听到赞扬,回答“谢谢”,而中国人回答“哪里哪里,还差得远”,这是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又如:He went to Beijing by air.( 他坐飞机去北京),例句中英汉语的语序编排不同,这种约定俗成的编排是受思维模式影响的。

3.2 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

在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我们不仅要了解相关国家的语言,还必须了解他们的文化,做到二者同步发展。众所周知,思维方式不同足以造成跨文化交际不顺畅,乃至彻底失败,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思维和语言表达方式,才能避免误会和尴尬,从而实现有效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个词语,心里联想到的词语含义却不尽相同,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词语的字面意义,而应该研究词语的“心理意义”。比如“狗”(dog)在英美人眼里是“宠物”,所以You are a lucky dog意指“你是个幸运儿”;中国人对“狗”往往产生“恶畜”的联想,于是就有很多与狗相关的贬义词,如:走狗、哈巴狗、狗汉奸、狗急跳墙、狐朋狗友、狗嘴吐不出象牙……

3.3 文化差异对习语理解的启示

习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产物,许多英汉习语源于历史典故,因此习语除了传递话语信息外,更重要的是传递文化。要正确理解习语的内涵,必须了解习语的文化背景,领悟习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例如,汉语习语“说曹操,曹操到”,曹操是中国的历史人物,英美人不知他为何人,所以必须套用意思相似的英语习语:“Talk of the devil, and he’s sure to appear.” 英语习语“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 相当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外,各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这不仅影响语言的表达方式,而且使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语义联想。比如,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的生活与海、水息息相关;而中国在亚洲大陆,中国人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花钱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4.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的文化内容,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作为文化的传播工具,对文化的传播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语言忠实地反映它所属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对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异族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又会出现一些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这样,文化又影响和制约着语言。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总之,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林大津. 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M].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3]浦小君. 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技能[J].外语界,1991(2):25-30.

[4]戚雨村. 语言·文化·对比[J].外语研究,1992(2):1-8.

[5]裘克安. 英语与美语文化[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6]张占一. 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14-16.

[7]Merriam-Webster. Webster's 3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韦氏第3版新国际英语词典》),Merriam-Webster, 2000.

[8]Tylor, E.B. 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Language, Art and Custom [M]. London: John Murray, 1871.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5

误区一:

一入“英语国”,口语自然溜

试问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留学生英语应试水平最强?我想答案毫无疑问是中国留学生。在澳大利亚留学时,我听到澳大利亚本地同学对中国留学生最令人哭笑不得的评价如下:“You Chinese are so brave to come here with such a high IELTS mark and poor oral English!”很多留学生曾天真地幻想:只要能攻克雅思考试,并在说英语的国家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后,自己的口语水平就能达到和native speaker沟通无障碍的境界。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No! We Can’t!”

其实,真正到了澳大利亚这样的移民国家后,你会发现,如果自己不努力寻找说英语的环境和机会,在这里提高口语跟在国内一样困难。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首先,在澳大利亚留学时,课堂上大部分的课程形式都是以讲座(lecture)为主,如果留学生学的不是文科或学术性很强的专业,那么真正能锻炼口语的演讲(presentation)和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的机会还是很少的。其次,澳大利亚人口中华人的比例非常大,再加上澳大利亚招收中国留学生的比例还在逐年增加,所以澳大利亚的华人会愈来愈多。这一现象导致的结果是校园里和课堂上中国人扎堆的现象越来越多。我就曾在课堂上见过全是华人成员的讨论小组,更滑稽的是这个小组成员在讨论时完全用中文交流。所以说,如果留学生不克服自身的羞涩与胆怯心理,在留学时只选择和本国人接触,那么很难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出于上述以及其他原因,很多留学生郁闷地发现出国后自己的口语水平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出现一定程度的退步。所以说,留学生一定要走出“只要在国外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口语自然会提升”的认识误区。要想真正提高口语水平,留学生还要克服胆怯心理,努力寻找锻炼口语的机会,比如多选择“老外”做室友,多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在小组作业时尽量选择不同国籍的同伴等。总之,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靠自己创造的,这一点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其实都是一样的。

误区二:

作业倚小组,论文靠书库

在国内的一些大学中,学校图书馆通常只有在期末考试前两周或是写毕业论文时才会爆满,其他时间都备受“冷落”。这种现象反映了不少中国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不注重知识积累,到临考或临毕业时才临阵磨枪,勉强通过考试或依靠拼凑各式各样的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抱有如此学习态度的人把留学生活想得更美好:国外拥有那么丰厚的图书馆资源,那就更不愁写论文时拼揍不到资料了;国外大学的作业形式多为小组作业(group assignment),那只要努力争取到一个好的小组,倚仗其他优秀的组员就不愁完不成作业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中国留学生的学习和考试都彻底不用愁了呢?答案:“No!”

在澳大利亚的教育观念中,抄袭是最被学术界所不齿的一个字眼。各所大学为了保证学生论文的原创性,不惜斥巨资引进防抄袭软件来防止抄袭现象的发生。以我所就读的悉尼大学为例,学生每个科目所提交的电子版论文不仅要和各大联网的资料库文献进行严格对比,而且学生之间以及每个学生不同学科之间的论文也要进行仔细对比,审查之严格可见一斑。在小组作业占有很大比例的学科当中,小组作业的分数中还会考查到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分数(peer evaluation),即小组成员以不记名的形式对本组其他成员进行打分。如此一来,想自己偷懒不努力,倚靠其他优秀的组员取得好成绩的美好想象也就化作泡影了。所以说,在澳大利亚大学如此严格的学习监督体系一下,要想取得好成绩,只能依靠自强不息和勤奋努力。

误区三:

旅行耗财力,宅家才给力

饱览异国风情是留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精彩部分。但不少留学生总是对旅行产生的高额费用叫苦不迭,他们宁愿选择把假期时间花在钻研厨艺或是追赶各种热播剧中。然而,在澳大利亚旅行真的需要花费那么多的费用吗?答案:“No! You needn’t!”

留学生如果担心出行的交通成本,可多在网上关注一些经济实用的出行方式。有一个订机票的网站叫廉航网(cheap flight),只要提前预定,留学生就有可能在这里订到折扣非常低的机票。留学生如果担心住宿成本,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经济、新颖的住宿方式,比如住青年旅社(Hostel)或者做沙发客(Couchsurfing)等。这些住宿地虽然条件一般,但通常汇集了来自各地的旅行爱好者,为“驴友”在这里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其实,旅行中最大的收获并不在于吃和住,也不在于与各式各样建筑物的合影。旅行的收获在于自己对未知世界的体验和认知,与陌生人的交流和沟通,对新颖生活方式的经历和感悟,进而更好地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这些都不是宅在家里能领悟出来的。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如果留学生把海外学习和生活比作“镀金”的话,那么在国外的旅行生活也是不可忽视的“真金”之一。

误区四:

打工拼体力,学费不费劲

在踏上异国国土之前,很多准留学生就根据一些道听途的信息打好了如意算盘:留学要一边学习一边打工通过打工把高昂的学费挣出来。那么,在国外真的能通过打工赚出学费来吗?答案是“No! You can’t!”

兼职工作确实是留学生活中不可多得的勤工俭学机会。合适的兼职工作不仅能减轻留学生身上巨大的经济负担,也为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正了解留学国家的好机会。但据我观察,留学生如果过分地注重兼职工作,尤其是体力型的工作,往往是得不偿失的。要知道,国外大学各学科的考试通过率并不是百分之百,有些学科如果没考及格的话,可能连补考的机会都没有,只能选择重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留学生只是为了赚取学费而耽误了学业,最后再沦落到要重修课程的境地,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而且,据我了解,欧美国家的留学费用相对比较昂贵,而很多兼职工作的时薪(澳大利亚为平均每小时12澳币左右)并不可观,因此这种通过兼职工作赚足学费的想法无疑是痴人说梦。在澳大利亚,为了防止留学生将过多的时间放在打工上,政府也推出了相关法规,规定留学生每周合法兼职工作的时间不可超过20小时。所以,兼职工作不是不可以做,但当兼职工作和学业发生任何形式的冲突时,究竟孰轻孰重,聪明的留学生应该了然于胸。

误区五:

“老外”自来熟,朋友自然足

“老外”这个词似乎一开始就和“热情”“友好”“自来熟”等一系列词汇联系在一起,而留学生们也总喜欢幻想自已在异域与“老外”朋友们打成一片、不分彼此的美好画面。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就我对澳大利亚当地人的接触和了解来看,答案:“Not sure!”

澳大利亚人素来以“热情”“好客”著称,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澳大利亚,即使你在路上遇到陌生人,他们也会微笑着和你打招呼,更会在你迷路的时候给予真诚的帮助。但是,如果凭此就认定能轻松交到澳大利亚朋友,那就错了。对留学生来说,想真正拥有一帮可以交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无话不谈的“老外”朋友不那么容易。首先,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差异较大大利亚人崇尚自由、不受束缚的价值观,而中国人普遍崇尚以家庭为重以及凡事以他人为先的价值观,这种中西方观念上的差异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会影响留学生和澳大利亚人之间的顺畅沟通。其次,中西方的生活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澳大利亚人更喜欢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只要有假期,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自驾出行,醉心于在海边边喝咖啡边晒太阳的恬淡生活。而中国人天生爱热闹,喜欢扎堆儿聊天,聚众游乐,要让他们坐在海边喝上一天咖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最后,语言沟通的障碍也阻碍了中国人与澳大利亚人的深度交往。其实,在我看来,“老外”朋友是一定要有的,但是不一定非要发展成那种掏心掏肺、无话不谈的莫逆之交。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在中国如此,在澳大利亚亦是如此吧。

误区六:

国泰民安康,偷盗去无踪

在我确定去澳大利亚留学前,有朋友来祝贺:恭喜啊,到了那边,再也不用担心偷盗抢劫了,那边可是太平盛世啊。那当我抱着穿越到唐朝开元盛世的心态来到澳大利亚之后,是否真的发现了一个无偷无盗的太平盛世了呢?答案:“No!”

客观地说,在欧美国家,尤其是在澳大利亚这样的移民国家,整体的社会治安状况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世事无完美,澳大利亚也有它自身的社会问题。虽然走在悉尼的大街上,我几乎毫不担心小偷的存在,但在遇到成群成伙的青少年时,我还是会选择绕道而行。青少年犯罪是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往往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财力给自己的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所以很多青少年会慢慢染上不好的习惯。他们最初对偷窃、抢劫等犯罪行为充满好奇,觉得好玩,但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和教育,他们会渐渐坠入犯罪的深渊,同时会对社会治安造成很大的威胁。留学期间,我的同学们被青少年挑衅和打劫的事情屡见不鲜,甚至还有一些付出了血的代价。所以,即使是在澳大利亚,社会治安也没有想象得那样美好,留学生还是应该提高警惕,小心为好。

误区七:

驾照不用考,福利无限好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范文6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比较文学;教学改革

中文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由于其厚重的专业基础、广泛的就业面以及相对固定的社会需求量,成为地方性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然而,随着许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始放弃传统的精英大学发展目标,选择了多学科性、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传统中文专业课程教学亟待进行改革,以使中文教育为社会服务,为实践服务,培养中文应用型人才。面对地方本科院校当今的转型发展之路,如何在教学中将必可不少的理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就成为中文专业教师普遍面临的困境和迫切解决的任务。

一、比较文学本科课程教学现状与反思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比较文学正式作为一门课程进入我国高等教育的课堂。纵观现今比较文学的本科课程,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正如陈惇所言:“随着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各校开设的课程也与以往不同。除了讲比较文学原理的课程之外,还有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文学类型的比较研究、文学思潮的比较研究、比较诗学、中外文学关系史、跨学科研究等,确实比以前丰富多了。”[1]造成比较文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多样化发展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各学校在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大纲等的制定上具有一定的自。这种多样化又是沿着三个方向在演变:一个方向是继续讲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二个方向是比较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某一个方面的拓展和深化,如中外文学关系史、比较诗学、跨学科研究等,它们本来属于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部分,现在把它们单独分离出来,自成一个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三个方向是把比较文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或者说是有意识地运用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方法去研究另一种学科的某个专题。[1]而对比较文学本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界有多种看法。有学者认为“高校中文系或外文系比较文学本科课程的最好形态,是将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外国文学史的内容,与现有的比较文学相关理论探讨与方法讲解结合起来,以文学史上的作家作品为主的种种现象方面的内容来充实现有的比较文学教材与课堂,让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综合化、‘文学史化’”。[2]还有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本科课程要轻概论,而重在讲具体案例”[3]。持后一种看法的不只一位学者。有学者因为在本科阶段进行的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在学完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后,仍然不清楚什么是比较文学,学习本学科有什么用,比较文学的论文应该怎么写”,所以主张比较文学“课堂教学的内容重点就不再是对纯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在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学习,包括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领域,以及每一种研究方法应该怎样去操作等”[4]。针对上述教学目标演变的三个方向课程安排各有特点与优势,但都有不足。全面讲授学科原理的课程易失于枯燥晦涩,专题研究的如中外文化史、比较诗学等课程虽长于专精,但有失广博与系统,与其他学科结合的课程如“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主义”“鲁迅与中外文化”“俄国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西戏剧比较”等课程针对性强,但也因为专精,容易失却比较文学的学科特色。

二、比较文学教学建议

(一)坚持理论与实例教学并进

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之下,既要讲授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又要有研究方法、研究实例的介绍。学科的基本理论介绍既是必要的又是重要的。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作为初学者,学生能掌握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历史、学科特征、学科研究范畴等具有完整性和体系性的知识。另一方面,从比较文学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来看,如果将学贯中西从事高级研究的人才培养作为比较文学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并不现实,因通过大学四年级一个学期几十个课时的教学就能让学生一跃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专家未免不切实际,而几十个课时的教学让学生对比较文学有大致的了解,形成初步的比较文学研究意识和较为开阔的比较视野则是有可能实现的。有学者主张“比较文学课的主要内容则大致可分为三大块:一是比较文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二是比较文学的历史,包括中外比较文学的发展史和目前的研究动态;三是比较文学的研究策略和方法。这三块内容中,第一块和第二块是较固定的内容,更多的属学理知识,同时也因比较文学历史较短而容量较小。第三块既是学理性的,又具有操作实践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内容的选择往往受到教师科研方向和成果以及课时长短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5]。笔者对此分类非常赞同。实际上,这三块内容较好地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了一起,一并考虑了本科课程设置的规范性与高校教师授课的个性化特点,既有相关的概念原理、学科发展历史的介绍,又有研究方法与研究实例的诠释,精专与文博兼而有之。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课时有限,内容安排过多并不合适,以上三块内容还是应该择其重点,合理分配比例。简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设计与选择比较文学本科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将其与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区分,本科阶段主要是为了普及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知识,自然应当侧重前两块内容,而研究生阶段则重在提高学术水平,可以进行一些专题性的介绍。

(二)坚持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

要想真正有效地完成比较文学的本科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坚持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因为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由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来决定。比较文学本科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方法中需同时采用讲授与讨论两种方法。对于那些理论性强的名词术语、概念、学派观点应由教师进行细致分析与解释,但是也不能任由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师应适时地举些例证或者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尝试着进行分析,以期养成研究的习惯与思维方式。为了取得更好的讨论效果,最好由教师提前布置好题目让学生准备,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效。比如在比较文学中关于“形象学研究”讲授时,笔者发现同学们往往对“他者形象”特别是隐藏在“他者形象”背后的“自我形象”等概念理解有难度,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和对象,在老师对相关概念进行讲授之后,以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们亲自阅读具有“他者形象”的代表性作品,并在课堂中分析讨论“作者是如何塑造异国异族形象”“塑造异国异族形象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们在讨论中体会和理解“形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理论中培养实践能力。

(三)充分体现比较文学专业特点,做好跨界融合

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换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6]。因此,比较文学具有跨文化、跨学科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本科课程教学时必须坚持其“跨”的特点,要跨越单一的文化背景和学科背景,达到真正的跨界融合。所谓跨界融合的第一层意思是跨对象之界的融合,即既要做好文学内容的比较研究与讲授,又要做好文化现象的比较研究与讲授。当然,文学作为学科的出发点,其内容所占比例应相对高于文化现象的讲授比例。在文学类关于中西方诗歌异同的研究与讲授中,除了要对诗歌这一文体在中西方的差异进行分析外,更重要的还需要引导学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思考分析导致中西方诗歌差异的原因。跨界融合的第二层意思是跨学科之界的融合。即既要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等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区别,又要及时吸收这些学科的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成果。一般来说,高校的比较文学课程的开设晚于中国文化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等课程,此时的学生已有了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学史知识和外国文学史知识,这样在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时教师既不是炒冷饭,重复介绍,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研究。跨界融合的第三层意思是跨地域之界的融合。即做好中国与外国的比较。中国的比较文学无论在研究还是教学方面都应该立足于本民族,从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出发进行中外文学、文化的比较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中西文化的对话与沟通。也只有在对别国文学、文化的观照中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国的文学与文化。这一点正如学者严绍璗所说:“一旦把这种跨文化的立场变成自己的学术观念和方法论基础,我发觉自己对从前拥有的关于中国文学和东亚文学的各种知识产生了不少躁动不安的情绪,即时常怀疑自己已经获得的知识的真实性价值。”[7]

[参考文献]

[1]陈惇.势在必行———中文系怎样开设比较文学课程[J].中国比较文学,2000(1):89-90.

[2]邹建军.论高校本科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文学史化”[J].世界文学评论,2007(1):235.

[3]梅启波.中国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语文知识,2010(3):62.

[4]袁盛财.关于普通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1):22-23.

[5]韦建国,吴孝成.试论比较文学教学中的具有实践功能的可操作性———关于21世纪高校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之四)[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2):51-52.

[6]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