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范文1

一、什么是现代农业企业

现代农业企业是以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现代技术高度密集的科技型产业,面向全球经济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现代企业,就是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水平、现代工业及装备水平、现代管理技术及管理水平、现代农产品加工及加工水平、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水平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农工贸一体化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企业,核心是现代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二、现代农业企业的特征

现代农业企业与传统农业企业相比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企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农业的内涵得到了拓宽和延伸,农业的链条通过延伸更加完整,农业的领域通过拓宽,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企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企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企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

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企业特征是经营企业化、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和效益最大化。农产品加工率超过90%,加工环节的劳动力远远超过农业生产环节的劳动力。

三、现代农业企业发展的经济学标准

党的“十”明确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现代农业企业发展的经济标准是:即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平均95%以上;农业投入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20%,每个农业劳动力来自农业的收入至少能养活10人。

我国离现代农业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生产谷物25吨、肉类3至4吨,而我国仅是人家的1/20和1/14。据2004年底的统计,中国乡村人口仍占58.24%,人均耕地也只有1.5亩。2003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0.5%。2005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农民收入仅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的31%。

四、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粮食短缺、水土资源紧缺的形式不可逆转,而且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济相对落后,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问题。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几代人的追求和理想。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无论是保障粮食安全,还是促进农民增收,无论是应对国际竞争,还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解决农业的深层次问题,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企业。

我国农业至今还没有走出旺季“卖难”的传统农业怪圈。再次说明,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产业(群),发展商品型的现代农业企业是我国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

五、现代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

现代农业企业要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笔者认为企业应采取以下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产业的规模化,商品的标志化,效益的最大化

1.加强企业种植基地的建设,实行土地集约管理、机械化耕种,提高劳动效率,实现企业的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企业应打破传统的土地分散管理,将农民部分土地流转到企业来,实现农场化,机械化、科学化的耕种模式,实现“一村一品”,让农民成为企业的产业工人,享受收益和各种福利待遇,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企业劳动效率,农民收入有保障,同时可以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实现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保证企业原料供应,从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2.实现粮食初加工和深加工,提高粮食附加值,形成产业链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粮食初深加工是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企业产业链条,提升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是企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企业实现企业经营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社会化、效益化的有效保障。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范文2

关键词:国有企业;投资;产业园;经营模式

笔者所在的蔚州公司是一家以煤炭生产销售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该公司逐步形成了“地下办矿,地面生态,山坡植树,矸石制砖,林间养殖,文化旅游,煤层气化,疏干水入库”的转型发展格局。2012年,该公司与地方政府工农联建占地5000亩,总投资1.6亿元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发展集温室蔬菜生产销售、深加工、育种、采摘、观光、科技试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

为更好地确定蔚州公司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经营模式,蔚州公司成立调研考察组,对山东寿光、廊坊永清、张家口张北和康保地区种植的大棚管理模式进行了调研考察。笔者作为调研考察组成员之一,带着“假如我是农业产业园经理,将如何搞好产业园经营管理”的思考任务,就国有企业投资设立农业产业园究竟采取何种经营管理模式,作了一些粗浅探讨。

一、对蔚州公司农业产业园经营方式相关问题的思考

1.蔚州公司农业产业园的特点

(1)复杂性。蔚州公司农业产业园是由企业投资设立,属于国有制,不同于私营企业,既要考虑到社会责任,也要考虑到长远发展,还要和集团公司做大做强战略相适应,同时还要考虑成本效益。与所考察的单位相比,情况更复杂,任务更艰巨。

(2)不灵活性。由于蔚州公司产业园属于国有制,在劳动用工、经营销售等方面既需要考虑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政策,也要考虑薪酬分配制度的总体平衡,这就决定了在将来的经营运行模式上不及所考察的单位灵活。

(3)长期性。由于蔚州公司主业是以煤炭生产为主,发展生态农业,对于这个传统的煤炭企业而言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相关管理经验几近为零,专业技术人员极其匮乏。缺乏农业园管理方面的先进人才,也无产业园管理经验,而且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完全借鉴,因此只能边运行边摸索,这也就决定了该项工作的长期性。

(4)艰巨性。由于暖棚建设标准和规格,相对民营企业简易的暖棚来说,相应投资成本高于同类民营企业(单位);且国有企业存在更高的用工风险和用工成本。另外,作为当地大型国有企业,该公司同时肩负着造福地方、扶助地方百姓脱贫致富的社会责任。所以收回成本的难度高于民营企业。

2.农业产业园经营模式的选择应着重考虑的因素

(1)管理、技术和人才因素:管理经验和技术、人才匮乏,决定公司选择的经营管理模式不能过于超前、一蹴而就,应立足当前实际、循序渐进,边学边干、边积累经验边改进完善。

(2)国有企业的特性:肩负社会责任,就必须考虑社会效益;国家和百姓对国企的特殊要求,促使公司必须最大限度规避用工风险。

(3)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作物的日常管理是一种“良心活”,要求管理者具备内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管理模式选择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4)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在谋划公司运作的同时,需与地方农业部门联系进行咨询,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国家财政补贴。

二、蔚州公司农业产业园经营管理模式建议

从被考察的几家大棚经营模式看,各有特点。总体分析,采用公司+承包(外包)的形式有利于公司效益的提高,现对蔚州公司产业园的运作方式分析如下:

1.成立蔬菜经营公司

(1)蔬菜经营公司主要负责提供籽种、技术指导、综合管理、品质验收、对外销售、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及对不适合承包大棚的经营管理(观光棚、试验棚等)。

(2)蔬菜经营公司定位于利润中心,对产业园的成本进行控制,实现高价销售并进行产业园的日常管理。

(3)对蔬菜经营公司的考核以利润为中心,配以成本、重点项目建设等内容进行考核。

2.生产组织模式的建议

根据调研情况,在生产组织模式上以下四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由所属单位进行承包。这种承包方式承包人员由所属单位进行调剂,工资关系仍留在所属单位,在相关单位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就公司层面来说,人工成本可降到最低,有利于富余人员的安置。二是由公司对应的扶贫村村民或村委会进行承包。面向周边村民进行承包,每人确定保底工资,增产部分给予奖励。这种承包方式,可优先由公司承担的扶贫村进行承包,有利于地企关系的协调和扶贫任务的实现,并且对扶贫方式也实现了由“授鱼”向“授渔”的转变。三是鼓励蔚州公司职工自主承包。蔚州公司地处农民较多的蔚县,当地好多职工都是农民,有种地基础。如果在职井上职工有愿望,自愿报名,愿意承包大棚致富,公司在政策上可给予一定鼓励。四是由蔚县境内的其他农户进行承包。按承包大棚数收取承包户承包费,承包户在蔬菜经营公司的指导下生产,接受蔬菜经营公司六统一管理,蔬菜经营公司按市场价收购承包户蔬菜,对产品进行加工包装,增加产品附加值,并实现市场销售。

通过以上四种生产组织模式的分析,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目前大体可采用两个阶段的生产组织方式:

(1)近两年内建议采用以所属单位承包为主、村民(村委会)承包等其他为辅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相对稳妥,主要适用于新兴产业管理经验、技术、人才相对较少的现状。所属单位承包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便于生产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经营风险,此外,尝试村民(村委会)承包,提高村民对蔬菜大棚的认知程度,起带动作用,同时为以后大规模承包积累数据。

(2)两年后采用以本单位职工、村民(村委会)承包为主、社会人员承包为辅的经营方式。随着优秀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养,蔚州公司产业园已基本可以独立运作,蔬菜经营公司全盘管理产业园事务,所属单位可逐步从产业园退出,集中精力负责主业生产,产业园进行完全成本核算。大棚承包的主体放在周边农户,帮助周边村庄脱贫致富,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3.销售模式建议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范文3

(一)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应以职业能力、岗位需求为核心,而目前高职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设置核心课程时,普遍没有深入企业调研,缺乏对各农业企业管理、营销等岗位及岗位群的深入剖析,不了解实际企业管理工作的工作任务和岗位技能。由此导致专业定位比较模糊,课程设置特别是核心课程设置的主观性强,主观地认定应学习哪些知识和掌握哪些技能,课程设置明显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课程设置仍然没有摆脱“学科体系”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比较晚,一开始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早期的高职教育都是以学科本位为主要特征,就是强调学科的独立性与重要性,注重在校教育与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现在很多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依旧没有摆脱这种模式,课程设置大多沿用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三段式结构,强调知识结构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理论学习,轻视学生技能的培养。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适应性与创造性,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完全脱节,从而导致学生很难就业。

二、基于现代农业的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一)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思路

首先,针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首次就业岗位(群),分析对应的工作领域(业务范围);其次,由工作领域分析各工作领域包含的工作任务(行动领域);第三,通过对行动领域的分级、归纳、整理、排序,得到本专业典型的基本工作任务(基本行动领域);第四,通过对基本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主干课程体系的基本依据;最后,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关系,从简单到复杂、从专项到综合,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开发本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主干课程体系。

(二)基于现代农业的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设置。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的规格与质量标准,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关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构的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部分:公共学习领域: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安全法制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财经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形势与政策、经济数学。专业基础课学习领域:现代农业基础、经济学基础、公共关系、消费行为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学习领域:农村统计、管理技能训练、农村财务管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与策划。实践课程学习领域:商务礼仪与形象设计、市场调查与分析、农业投资项目管理、农产品网络营销、沙盘对抗、顶岗实习。拓展课程学习领域:农村金融理论与实践、农业政策法规、现代推销技术、沟通技巧、逻辑思维与口才训练。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范文4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城乡关系;城乡协调互动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3―0033―05

一、问题的提出

农业国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传统发展战略及其相关制度约束下,中国工业化的推进存在种种问题: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工业化模式严格限制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农、轻、重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扭曲变形,使得城镇非农产业就业机会相当有限,堵塞了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转移的通道,城市人口比重难以增加;城乡之间乃至农村中的自由贸易活动的制度限制致使那些原先依托自由贸易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失去经济基础而逐渐走向衰落;由于失去了工业化的动力和机制,农村除了乡镇企业获得有限发展外,其他工业化进程基本停滞;城市工业化是以牺牲农村的发展为代价,城市工业化难以带动农村工业化,其结果是农村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简单再生产状态使其工业化进程缓慢,城市工业化失去了农业和农村强有力的支援,最终陷入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彼此无法给予有力支持的困境。按照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的观点,在无限市场假定前提下“二元社会”一元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二元经济”一元化的过程,其实现路径就是工业不断扩张而不断地吸纳农村劳动力。遗憾的是,当中国面临推进新型工业化时,无限市场假定早已荡然无存,农村还有数倍于已经工业化人口的劳动力等待进入工业化的门槛。因此,乡村工业化的实现不能单纯依靠工业的扩张,应当把农业产业化、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重要基础。准确地说,就是农业按工业化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本质要求实行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以这种转变为基础,实现农业的从业人员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转变为产业化农业的产业工人和经营者,从而完成从农业的产业性质的转变到农民的职业性质的转变,作为这一切过程的结果,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属性最终发生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化。如此逻辑,笔者认为,中国乡村工业化必然包括以乡镇企业为主促进农村工商企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农业产业化为主实现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及以培育农业企业家为主的人力资本积累等三个方面。

二、壮大乡镇企业:中国乡村工业化的主体力量

乡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相辅相成,农村城镇化需要企业所形成的产业经济支撑。中国乡村工商企业的主体是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乡村工业化推进需要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要内容和支撑,这是由农村经济现状决定的。

在企业所有制形式上,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新型集体企业和私有制企业。面对市场竞争,中国原有的乡村集体企业需要进一步改革产权制度,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放手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中外合资合作和个体私有经济;引导个体私有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形式进行合作与联合,实现资本社会化和规模水平的提升。另外,加快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与乡镇企业连姻,以增加乡镇企业活力。

在企业组织形式上,坚持多种多样,兴办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乡镇企业的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其中很多组织形式如股份合作制、有限合伙制等是中国农民的首创。多样化的企业组织形式既是不断演变的产权制度决定的结果,也反映了乡镇企业追求效率的动机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性质。乡镇企业最普遍的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各种原因,其他组织形式不是乡镇企业的主体。但是,乡镇企业无论采取哪种组织形式,家族制对于乡镇企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并构成乡镇企业长期持续增长的效率源泉。从效率的角度看,政府强制推行企业组织形式标准,既缺乏理论基础和法律根据,又可能损害乡镇企业利益,并降低企业效率。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加快乡镇企业进入农业的步伐。乡镇企业进入农业,既能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缺少龙头带动的问题,又能发挥靠近原料产地的优势,避开与城市大工业的竞争,同时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和稳定的市场。乡镇企业发展第三产业,更适应农村资本稀缺和劳动力充裕的实际。农村第三产业的核心是建立和培育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商品化、现代化程度,在产品上,发展农产品加工,生产特色产品、绿色产品及名牌产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

在企业布局上,把乡镇企业发展和城镇化两大战略结合起来,通过规范社区政府和企业的行为,以及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割断乡镇企业与社区政府的血缘关系,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从而打破社区界限,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消除乡镇企业劳动力的兼业现象;以城镇为依托,建设农村工业区,加快城镇建设。

在经营机制上,突破一些乡镇企业存在的血缘地缘等关系,打破社区性和封闭性,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的分配原则。乡镇企业是以农村资金为主发展起来的,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少、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及职工文化素质低的现象,因此,引进和培训人才需要广开门路,招聘人才,用乡镇企业管理灵活的优势,采取优惠措施吸引人才;注重企业内部人才的培训,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培养各类、各层次的人才。

在融资机制上,广辟渠道,提高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益,增强乡镇企业的资本积累能力,保护企业剩余财产权利。可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开展增收节支、改造落后工艺及提高经济效益等多种形式挖掘企业自身的潜力积累资金;通过争取国外贷款发展三资企业,大量引进国外资金;通过集资入股、发行债券等形式,广泛筹集民间资金;在国家财政、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企业建立发展基金和新产品开发基金;积极争取农村金融机构支持,扩大信贷规模。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国乡村工业化的市场基础

对中国来讲,农业产业化经营、区域城市化推进必须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乡村工业化有机结合,关联互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有机组合起来,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够满足龙头企业的需要,龙头企业依靠分散经营的农户提供原料,一般都不会成功,而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破解了这个制约因素。专业合

作组织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安排农户生产,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养殖小区,代表农户与企业签订合同,既降低了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打交道的高额成本与合同不能兑现的风险,又有效提高了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较好地实现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双赢。龙头企业既是生产中心、加工中心,又是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和科研推广的中心,他们对农民可以从资金、技术及销售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带动,从而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在诸多相互关联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乡村工业化才具备现实基础和物质保障。

1.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各个实体必须形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企业包括农户的经济活动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只有存在共同的利益并使总体和个体的利益最大化,农业产业化的不同产业组织之间的连结才有可能,也才能是真实可靠的有效连结。农业产业化可以是“企业+基地+农户”,也可以是“专业市场(或专业协会)+基地+农户+科研”等等组织形式,但市场经济要求这个“+”必须是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形成互惠互利、共兴共衰的关系,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在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时,应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建立一种能兼顾各方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

2.提高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在农村长期不变基本政策的实施使农民已经认可和习惯于这种小生产式的组织方式,与产业化经营的规模经济方式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冲突,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途径是借鉴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两权分离原则,即在不改变承包权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让渡经营权,通过经营权的集中使用来克服小生产的固有弊端。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如果存在一个强有力的中间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分担高额经营成本,打破规模对生产成本和市场交易费用的限制,并成为农产品走向市场化经营的桥梁,将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将会起到巨大的促织作用。以土地规模化经营为条件的专业化农场将最终破坏小农细胞,使现在同质的农民分化为经营者和技术工人两大类型,使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代替农户成为农业的基本经济单位,这不仅包括微观层面上的产业组织形式,如“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专业技术协会+农户”及“农场+农户”等形式中的作为“龙头”的公司、合作经济组织、专业技术协会及农场等,而且包括宏观层面的产业组织形式,如承担宏观协调和服务等职能的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等。

3.科技先导,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高新技术基础之上的,我们应该坚持把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作为加速农业产业化的首要推动力。西部地区更应该发挥农业科技方面的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农业教育的有利条件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如加强以改良品种为主的农业科技攻关;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素质,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有条件的企业组建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特别要注意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龙头企业率先执行国家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主动把执行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技术和农艺要求导入农户,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创造一大批优质农产品和名牌产品。同时,对于农产品要加强监管,严格市场准入。

4.整合多种因素,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城乡关系协调。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等必须互相结合、共同推进才能实现城乡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农业产业化对于城乡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内在关系,只有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才能使城乡关系有实质性的突破;也只有城乡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城乡关系协调找到了最佳结合点,城乡关系协调为农业产业化拓展了发展空间。同时,农业产业化能够稳定西部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自身的积累和发展后劲,既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又能把千家万户农民组织和带动起来共同发展,避免农业与工业、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城镇化的结合,还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进一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作为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结合载体的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形成支柱产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更有利于促进交通、通讯、教育、文化、体育、旅游、饮食、信息、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看,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对流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要靠流通组织来实现,农业结构调整要靠流通组织来指导,产业化经营要靠流通组织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市场中心地位及其辐射功能与农业产业化的商品化动力及其市场导向机制的结合,会使得多种因素相得益彰,最终有效促进城乡关系协调目标的实现。

四、农业企业家阶层:乡村工业化推进的主体培育

20世纪初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卜凌克曼认为,交通位置和自然状况构成了一个地区农业集约经营的客观条件,企业家的个人状况(包括经营管理水平和个人经济状况)则是农业集约经营的主观因素。同小农个体经营的不同,农业产业化经济组织是按照现代企业的内在特性、运行方式和组织管理结构来确定和规范不同的劳动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的,这就要求有高素质的农业企业家进行经营管理才能推动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中国曾经是一个企业家阶层缺失的国家,西部地区的企业家资源更为稀缺。总体上讲,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较低,思想比较保守,商品意识缺乏,市场观念淡薄;农业产业化推进中缺乏组织规模生产的经济实力,组织化程度差,土地使用者主体呈个体性和分散化;乡镇企业和乡村工业化发展市场低迷,资金缺乏,产业同构,市场转型的磨擦存在于农业部门、工业部门以及政治、文化体制中。城乡社会发展中这些困难和矛盾的解决,又正是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来切入的。中国对农业企业家的重要作用,不但要从发展农业经济本身来认识,而且要把它放到整个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考察,并以此为依据制订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以保证农业企业家阶层的成长与农业企业家人才市场的形成。

1.在农业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和培育方面,建立以培养高素质农业企业管理人员为主的新型农业企业家培训机制。农业企业家是一种知识与管理并重型的人力资本,对农业企业家这种人力资本的

投资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通过向学校教育投资来进行,国家和各级政府应拨出一定的农业投资以扶持农村的学校教育,有计划、多层次、多渠道指定有关部门专门负责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保障,讲求效果,注重落实。各地高、中等学校尤其是农业院校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成为培养农业企业家的摇篮。可以按照考察选拔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原则,对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也可以通过举办短期进修班、函授班培训在职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加强并严格执行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农业基本生产提供合格的劳动者;积极发展地方性的农业职业教育,主要是办好各县和乡的农业职业高中,以便为农村提供中等水平的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人才。同时,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努力创造条件,支持和选择合格的农家子弟去农业高等院校接受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教育,学成之后返回家乡,为农村提供高层次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也可以从以上地区和企业聘请一些农业企业家前来任职,传授经验,以提高本地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层次和水平。

2.在营造良好的培养和择业环境上,可以试点采用由农民个人、地方基层政府(县或乡政府)、省级政府三方共同投资进行,并且坚持学生毕业后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做法。上学期间可由地方政府从其农业投资中资助大部分奖学金,还可由省级政府提供适量份额的农业发展基金,通过学校以奖学金的形式发放给学习优秀者,学生个人只承担少量费用,学生学成毕业后返回家乡,当地政府要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支持,让他们在农业生产经营的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使他们迅速成长为西部农村新一代思想解放、勇于冒险、善于创新的农业企业家。同时,农业企业家作为一种较特殊的人力资源,其同样必须通过市场来配置,才能实现其最大价值。所以,按照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要求,逐步培育农业企业家人才市场,使农业企业和其经营管理者通过市场进行双向选择,优胜劣汰,企业家的价值通过市场竞争反映出来;把农业企业家的经营管理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按股份形式参与收益分配,在经营管理中实现责、权、利相统一;通过市场的竞争和锤炼使大批具有企业家素质和技能的人才脱颖而出,促进西部农业企业家队伍的不断壮大。

3.在农业企业家激励机制的建立方面,建立与农业企业经营成效密切相关的农业企业家的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农业企业家的个人利益与农业企业的整体利益、农业企业经济效益及资本增值程度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为了提高农业企业家的收入水平,同时考虑到企业的整体利益,可以通过实行年薪制和经营者持股制等形式,将农业企业家的经营收入与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农业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和经营风险联系在一起,把农业企业的整体利益与企业经营者个人利益紧密相联。年薪制是提高农业企业家与农业企业利益关联度的一种主要方式,它能够将农业企业家的经营收入与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农业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和经营风险联系在一起,并以企业的年度生产周期来决定经营者的基本报酬;经营者持股是农业企业的内部员工个人出资认购本企业部分股份,并委托企业工会持股会进行集中管理的产权组织形式,员工持股为农业企业员工参与农业企业所有权分配提供了制度条件,它能够把农业企业的整体利益与企业经营者个人利益紧密相联,并能形成一种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

4.加强对农业企业家的保护。中国现行的有关保农护农、优农惠农的各项农村经济政策,无疑对农业企业家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精英和农业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农业企业家,在其发展壮大的初期应该得到特殊的保护。在现阶段,虽然尚谈不上像工商领域那样用立法的形式保护农业企业家的合法权益①,但对农业企业家界定明晰的产权、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等必须要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以便保护和调动他们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劳有所获、放心大胆地投身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农业的增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具体可以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如实行土地永包制、单嗣继承制,并建立完整的土地流转等制度,消除农业企业家投资土地的后顾之忧,并为他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创造条件;制定有利于农业企业家的农业信贷政策,以便他们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能及时获得相应的资金投入;建立机动合理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推广中首先向生产经营规模比较大的农业企业、能力比较强的农业企业家倾斜,同时采取多种方式激发、鼓励他们在生产经营实践中的创新行为,保护他们的创新成果。

[收稿日期]2006―11―1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4ZD―018)《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子课题――“中国西部城乡关系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范文5

一、从合作主体来看,又可以分作三类: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即在农业产业化组织中,以或是农业企业、或是加工企业、或是商业企业、或是农工商综合企业为“龙头”、为主体,通过销产业链,带动众多农户,发展合作经济。二是专业协会带动型,即以农村专业协会为主体,组织农户进行专业生产协作,为农户提供各种有偿服务。这类组织主要采取同业联合的形式,通过成立同业公会、专业协会等民间合作组织,把分散个体农户、企业联合进来,形成行业合力,壮大同业规模,增加规避风险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三是产权带动型,即以产权为纽带,吸收广大农户和有关服务单位以土地、资金、高新科技等生产要素入股,建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公司、农户和服务单位相结合,形成“互惠互利、相互联动”的利益共同体。

二、只要符合大多数农户意愿,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发展农业先进生产力的模式即可坚持,即可促其健康发展。

在坚持“有利于”标准的同时,亦可参考科斯定理加,以分析。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认为,组织化的企业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市场交易存在的大量成本,节省下来的市场交易成本大于组织企业的成本,那么企业就有存在的价值。组织化的企业可以将某些原本由市场交易的资源转化为组织资源,在企业内通过行政方式代替市场交易,从而大幅减少社会总的交易成本,这就是企业存在的原因。这个原理基本适用于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分析。依此而论,一种合作经济组织,如果其主体的组织化成本小于分散农户市场交易成本,则应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和依据。联系现实、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组织化程度也参差不齐;一些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生产的能力不强,有的龙头企业到外地采购原料进行生产,对本地农户生产没有发挥带动作用;一些合作组织的利益机制还不完善,松散型结合比较多,尚未形成“一赢俱赢、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力度还不够,扶持政策和措施不健全、不到位。为了实现“十五”期间农业产业化的总目标,进一步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问题,并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新要求,必须在发展中逐步规范农业合作组织,以利于从组织创新的层面上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发展中规范农业合作经济,培育龙头企业是关键。

三、在发展龙头企业中规范其经营管理。

1.龙头企业要立足于农业发展,着眼于农业开发,努力开发名、优、特农产品,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精度,在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上下功夫,防止盲目地“随波逐流”、搞“多种经营”。宜在明确经营方向、突出主业的基础上,发挥比较优势,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带动农户的能力。

2.要建设龙头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增强开拓国内、国际市场能力。

3.龙头企业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4.要加大政府系统农业等有关部门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要将支持重点转到实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出口创汇、产业升级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转到发挥其对农产特别是中小型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上。要将财政、金融支持重点,转到科技创新潜力比较大、但生产经营暂时遇到资金困难,处于起步和初发阶段、亟需“扶上马,送一程”,主要从事农产品销售,还包括包装、保鲜、分级、品牌建设和管理的中小型企业。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范文6

关键词:农村 经营管理人才 思考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才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资源,农村人才亦是如此。培养高素质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缓解等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所谓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是指为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存在于农村的,具有一定经营管理知识或经营管理经验的,并能够通过自己的经营管理把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组织起来,持续为社会提品需要与服务,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带头作用的,能促进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村环境的一类人。这类人主要包括乡村机构管理人才、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人才、农业经纪人、农村能人、个体商贩、农村种养大户等。

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具有时代性、知识性、指导性、创新性、责任性等多种特点,在贯彻落实农村政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改革、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长期被忽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应起的领导作用和管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只有充分认识到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1.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长期被忽视,总量不足

尽管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资源日益受到重视,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也逐步提上了讨论的议程,农村中涌现出大量农业专业经营大户、农村技术人才、乡镇企业家,他们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2轻视经营管理培训

目前,我国农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人才,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相对比较多,而复合型、开拓型、创业型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则相对较少。各地大量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和农村劳动力培训,使农村技术人才大量增加,而对于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却少之又少。

1.3综合素质低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一项业务性与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这就要求农村经济管理人才既要精通业务,又要熟悉农村政策法规。

2.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成长机制的构建

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建设不能仅靠一家之力,而是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切实有效的策略。

2.1政策保障机制

良好的政策保障机制,有利于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发展。没有政策的保障、国家法律的保护,任何新生事物都很难得到社会的承认。没有国家的支持,资金的投入,任何组织的建立都是不稳定的,对于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首先要完善有关政策,为人才的初步形成和成长创造合法的环境,进而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2培育机制

选拔具有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特征的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传授基础经营管理理念和技术培训。对于有一定经营管理经验而又没有技能的人才,发挥他们的专长,进行基础教育,使之形成系统的经营管理知识,并传授一项或多项技能。

2.3激励与约束机制

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仅通过政策机制和培育机制是不够的,还应建立符合人才成长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更多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民加入到新农村建设中,这些激励手段包括政策激励、物质激励、目标激励等。

2.4市场组织机制

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广阔的市场环境和稳定的组织环境。农村经营管理人才进入市场后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风险,因而需要搭建市场平台,为人才的起步形成健全的市场机制,让更多农民依靠人才市场平台顺利进入市场。所以说,完整的市场机制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健全的市场机制,人才的成长是不稳定的。

3.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建议

3.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由于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长期被忽视,首先应从政策角度,加大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认知度,改变只重技术轻管理的传统思想,树立“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也是人才。

3.2完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围绕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思想素质、理论素质、专业技能,制定、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考核标准,规定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

3.3加强政策扶植,加大资金投入

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与政府的相关扶植政策是密切联系的。无论是人才的选拔、教育培训,还是成长环境的建立,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

3.4创建人才选拔机制

要充分发挥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潜力、促进人才集聚、迅速壮大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队伍,其关键就是建立有利于优秀农村经营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人才的选拔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可以采取公开考试、竞争上岗、组织考察、群众测评等多种形式。

3.5建立人才管理制度,加强人才监督

对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是为了人才的培养而培养,还应该建立人才管理制度,加强对人才的监督,对人才成长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随时消灭,保证人才的质量。

4.总结

关注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发展,关注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的建设,关注农村管理人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化经营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开拓创新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是推动我国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