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路桥施工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路桥施工技术范文1
关键词: 施工准备;施工工序及技术;路基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路基工程概况
全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路基按双向四车道全封闭设计,本合同段路基均为整体式路基,路基全宽24.50m。本合同段路基土石方开挖总量79326m3;填方1292416m3(含两水主线收费站及两水互通挖、填方数量)。
2、施工准备
2.1对设计施工文件进行核对,看施工文件是否齐全。
2.2对施工图进行审核
一是平面:平面位置,平曲线线形,超高,加宽情况。 二是纵断面:控制高程点,设计线,变坡点,坡长,坚曲线要素,挖除换填起止里程。 三是横断面:结构组成,横坡坡度,加宽情况,换填情况及特殊路基情况。
2.3技术、机械准备
一是施工技术人员定岗定员。 二是施工机械、测量设备到场并确保性能良好。 三是根据项目部测量队所交桩进行复测。 四是根据项目部试验室交底进行填料选择和填层厚度与碾压遍数的控制。五是准备各种施工原始记录表格和检验评定表格及施工日记。 六是准备其它与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有关的设备及文件。
3、施工工序及技术
3.1路基的处理
3.1.2路堤的处理,用碾压夯实法。其机理是:土是三相体,土粒为骨架,颗粒之间的孔隙为水分和气体所占据。压实的目的在于使土粒重新组合,彼此挤紧,孔隙缩小,土的单位重量提高,形成密实整体,最终导致强度增加,稳定性提高。 土方施工的工序是:粗平——放样——打灰线——精平——测压实度。
3.1.3 路基基地的处理:对于一般路基,用推土机清除地表杂草,然后进行碾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后进行路基填筑;路基填筑施工顺序: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检测-达到设计标高后整修路床-边坡整修。
3.2路面的处理
混凝土板的施工工艺为安装模板、安设传力杆、混凝土拌和与运输、混凝土摊铺和振捣、表面修整、接缝处理、混凝土养护和填缝。
3.2.1安装模板模板宜采用钢模板,弯道等非标准部位以及小型工程也可采用木模板。
3.2.2安设传力杆 当侧模安装完毕后,即在需要安装传力杆位置上安装传为杆。当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钢筋支架法安设传力杆。当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可采用顶头木模固定法安设传为杆。即在端模板外侧增加一块定位模板,板上按照传为杆的间距及杆径、钻孔眼,将传力杆穿过端模板孔眼,并直至外侧定位模板孔眼。
3.2.3摊铺和振捣 施工时,可采用真空吸水法施工。其特点是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比常用的增大5%~10%,可易于摊铺、振捣,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混凝土抹面工序,改善混凝土的抗干缩性、抗渗性和抗冻性。
3.2.4接缝施工 纵缝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规定施工,一般纵缝为纵向施工缝。拉杆在立模后浇筑混凝土之前安设,纵向施工缝的拉杆则穿过模板的拉杆孔安设,纵缝槽宜在混凝土硬化后用锯缝机锯切;也可以在浇筑过程中埋人接缝板,待混凝土初凝后拔出即形成缝槽。
3.2.5表面修整和防滑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混凝土浇筑后,当混凝土终凝前必须用人工或机械将其表面抹平。当采用人工抹光时,其劳动强度大,还会把水分、水泥和细砂带到混凝土表面,以致表面比下部混凝土或砂浆有较高的干缩性和较低的强度。
3.2.6养护和填缝混凝土板做面完毕应及时进行养护,使混凝土中拌合料有良好的水化、水解强度发育条件以及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
3.3边坡的防护
路基边坡的坡岸防护有干、浆砌片石和混凝土板形式。施工时应符合要求 :
3.3.1开挖基坑时,应核对地质情况。基础底面必须放置在设计高程上,基础完成后应及时用稳定性材料回填。
3.3.2坡面密实、平整、稳定后,方可铺砌(包括垫层)。铺砌时应自下而上进行,砌块应交错嵌紧,严禁浮塞。砂浆在砌体内必须饱满、密实,不得有悬浆。
3.3.3使用的砂浆或混凝土必须有配合比和强度试验,石质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3.4坡岸砌体两端及顶部边坡或岩坡衔接应牢固、平顺、密贴。
3.3.5分段施工时,每隔10~15M宜设一道伸缩缝;基底土质变化处应设沉降缝,并做好伸缩、沉降缝及泄水孔。
4、路堤填筑施工技术要求
4.1填筑时应沿基底处理时挖的台阶,从最低处纵向水平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30~40cm之间。基床表层分两层填筑。不同种类的填料不得混杂填筑,填料粒径不得大于15cm,基床表层填料中不得含有粒径大于15cm的石块。
4.2试验人员应该对填料作含水量测试,控制含水量在最
佳含水量的-3%~+2%之间。若填料的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应采取翻拌凉晒或洒水措施。
4.3铺土应整平,厚度应均匀,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摊铺平整的同时用推土机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
4.4碾压时根据试验人员提供的压实遍数进行压实,根据试验段结果一般为6~7遍(静压一遍,振压4~5遍,再静压一遍),路肩处增加2遍并做到没有漏压,没有死角,压实层面应碾压大致平整。
4.5每层压实后,通知试验人员检测密实度,合格后报监理,监理同意后方可继续填筑,若不合格,由试验人员下不合格通知单,进行补压,直至合格。 2、路堤每填高3~5m,应由领工员指挥,采用挖掘机修整,夯拍边坡,在保证边坡加宽量的前提下一次成型。 3、施工应随铺随压,并将每层路基面作成2%的横向排水坡,基床底层表面作成不小于4%的横坡,以利排水。
4.6填筑宽度严格按照所交桩位进行,不得少填。
5、关于路基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控制
首先,对所要施工的路基现场进行清理,清理的内容主要是石块、垃圾、塑料废品、树枝树干等等一切有妨碍工程路基施工的物品。并且对路基工程中的坑洞进行回填。其次,对填筑路基的材料进行调配,调配应该根据工程的具体设计要求或者是当地的地理环境、土质特点进行科学的选择。最后,分层次的填筑路基其中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为分层的依据主要应从图纸的特点和压实工具的性能来考虑分层的厚度。分层填筑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路基的压实和工程的整体密实程度。此外,在填筑的方式上应该根据具体的需要来合理安排填筑的方式主要表现在竖向填筑、水平填筑及混合填筑的选择上。目前所选择的填筑方式多为混合填筑,但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工程的切实需要来决定。路基土的压实技术的控制与管理。路基土的压实过程是决定路基的整体坚固性和稳定性的施工过程。对于路基土的压实施工过程
6、交通管制
6.1在作业面的施工、养生期内或雨天严禁车辆行驶。
6.2严禁压路机在已经碾压成型的作业面上调头和急刹车。
7、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二是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观念,提高人的素质,以人的工作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三是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以“预防为主”进行这些措施,确保施工项目的质量。四是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验、用一切数据说话。五是贯彻执行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与道德观念
8、结束语
综上所述,正确的技术手段是施工质量的保证,做好质量控制管理,是保证施工方案实施与目的的保障和手段。为保证合同、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与方法,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3-95)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路桥施工技术范文2
关键词:施工技术;高强混凝土;措施
为了确保路桥投入使用后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并且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制定和落实科学、合理的路桥施工技术控制措施,重视对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每道工序的技术控制,尤其要加强对关键施工技术的控制,以提高整体工程施工质量。
1. 路桥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路桥施工项目具有施工技术复杂、工种多、线路长、任务重、工期紧等特点,并且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机械设备、材料,致使项目管理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各项技术准备。为了更好地控制路桥施工技术,所以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要求技术人
员要完成以下工作:
1.1 研究和分析施工图纸,优化施工工序
在认真研究和分析施工图纸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最大限度地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工程 同时考虑施工队伍、资金、材料供应、设备等资源状况,以及气候、施工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科学、合理地做好施工计划,并以横道图或网格图表示出来。由线至点、从小到下,确保每一分项工程都能纳入受控范围中。
1.2 做好技术储备
技术储备是实施施工技术控制的基础工作,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长及施工人员的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培训、施工的规范操作以及技术交底等工作。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熟悉和掌握施工现场、施工工艺,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道工序步骤所运用的施工技术尽在控制之中。同时,要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制定好处理方案,以便在施工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做好先进施工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让施工技术人员、工人掌握新的施工工艺、新施工材料特性,共同提高施工技术操作水平,进而提高施工质量。
1.3 建立健全质检制度
从技术角度出发,施工质量问题是否能够到达相关设计和有关规定的标准要求,不仅仅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道工序作出严格的要求、规范,还必须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运用科学的质检手段,定期对工程进行质量跟踪、检查,及时确定每一道工序、每一施工工艺是否达到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2. 路桥施工中选用高强混凝土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目前建设的桥梁逐步向大跨度发展,而混凝土自重大的缺点极大地限制了桥梁跨度的进一步提高。所以怎样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其质量,成为了路桥施工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随着新材料在路桥建筑中的广泛应用,高强混凝土以其强度高、质量轻的优势成为了一种理想的结构用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是由普通砂、高强陶粒、水泥和水同时掺加粉煤灰矿粉 矿渣 硅粉等混合料配制而成。只有保证其强度在LC30 以上,密度小于1950kg/㎥,才能使高强混凝土的质量减轻、降低桥梁自重、增大桥梁的跨越能力、提高桥梁的耐久性、抗震性、降低桥梁高度。因此,高强混凝土成为了今后桥梁施工主要使用的材料之一。
3. 路桥施工关键技术控制的措施
3.1 过渡段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
路桥过渡段普遍存在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致使桥头跳车的现象时常发生。所以,首先要分析总结过渡段沉降的原因,而后针对沉降的原因在施工技术方面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沉降问题。
3.1.1 选择适宜的路桥过渡段路堤填料。在实施路桥过渡段路堤填筑之前,谨慎选择施工路段的填料
因为孔隙率较大的填料,很难控制其压实度。在工程投入使用后,由于在路基路面的横载和车辆载荷的共同作用下,极易引起地基的压缩变形。所以,要对预选作为填料的各种土壤进行实验,比较土壤的各项技术指标,从中选出最为适宜的土壤作为过渡路堤的填料。
3.1.2 运用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具备典型的应力和应变分散,对土体侧向变形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进而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由于土工格栅具有一定的弹性,即使在车辆荷载反复的作用下,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形累积。同时,使用土工格栅还会使上部荷载在路基中重新分配,减少桥台台背的垂直应力。所以运用土工格栅也成为能够防止沉降的一种有效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3.1.3 合理设置缓和过渡段
由于桥梁为刚性结构,基本不产生沉陷,而桥梁的地基土质会因为天然孔隙率大、含水量高、抗剪度差等特性,在长期受桥梁自重和行车载荷作用下发生沉陷。所以,当桥梁地基为软土地基土质时,可以实施在各段不同强度之间设置强度过渡段的技术控制措施,来减少沉陷产生的可能性。
3.1.4 优化桥台结构的选择
在多种多样的桥台结构中,笔者认为装接台帽的桥台结构最有利于缓解路桥过渡段的沉降。它不受施工作业面的限制,并且便于大型机械进行碾压施工,其压实度易达到施工设计要求。
3.2 路基面防水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路基面防水施工的技术控制直接关系到路基面防水层质量和
沥青路面铺筑层质量。有效的防水施工技术可以防止水渗入到路桥混凝土里产生钢筋锈蚀,避免水泥混凝土由于胀裂对路桥结构造成破坏,进而起到延长路桥使用寿命的作用。下面提出三种防水施工技术控制措施:第一,在路桥混凝土路基浇筑完成后,在初凝阶段使用钢丝刷进行表面拉毛处理以增加道桥路基面的粗糙度,这样有助于增加路基面与防水层和沥青路面铺筑的粘结力;第二,重视处理暴露水泥混凝土路基面的细节缺陷。对于水泥混凝土产生的细微裂纹,可以使用打毛处理的方法从而使这些裂纹暴露出来,让防水层更好地渗透和封堵缝隙;第三,对于在沥青路面上出现的拥包、油浪、网纹及车辙,可以使用铣刨机进行路面处理,彻底清除掉路基表面的浮浆,进而提高路基面与防水层和路面铺筑的粘结强度。
路桥施工技术范文3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工艺:体外预应力:路桥过渡段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traffic causes also along with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is increasi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also got rapid development. For traffic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in China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his paper brid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actice experience, in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vitro pre-stressed: road and bridge transition section.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交通是经济发展大动脉,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支撑,交通道路桥梁建设是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我国道路桥梁所承载的车辆交通荷载越来越重,人们对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笔者就路桥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以及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技术进行探析,以不断提升路桥施工技术水平,助推我国交通道路建设事业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1.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如今我国的建筑施工单位多数使用泵送混凝土进行施工,为了使泵送混凝士的效率更佳,相关人员要确保施工现场的运输工具准备到位,泵送混凝土可以一次做好混凝土的水平和垂直运输,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混凝土运输法。混凝土泵根据不同的驱动方式分为挤压泵和活塞泵两种类别,活塞泵在我国建筑施工单位使用较为普遍。如果施工方对输送要求较高,可以使用接力泵来输送混凝土。为了让施工效果更佳,应结合使用混凝土泵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让混凝土搅拌车随时为混凝土搅拌站做好供应准备,保证混凝土泵不间断的工作,防止管道出现堵塞。在布置管道运输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要少用锥形管,尽量减少接头以及拐弯。事先运输管道内壁,以减少泵送混凝土时管道产生的阻力。在进行泵送混凝土时,为了避免受料斗吸入空气造成堵塞,要保持受料斗处于充满的状态,泵送运输结束之后,切记及时清洗泵体以及管道。
2.水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在进行混凝士的灌注时,若采用竖立导管,那么相关人员要严格监督导管的质量。导管要有光滑的内壁,以20~30cm为内经,为避免碰挂钢筋骨架,底节管下端不能有法兰盘;漏斗底至孔口的距离要比一节中间节管的长度长;若采用砍球法灌注混凝土,则要事先进行球塞通过实验。
使用导管法进行混凝土的水下灌注工作时,为了避免管道堵塞,首批混凝土的准备量以及自身的流动性能要得到保障。保证让首批混凝土使导管的埋深度超过1、Om,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时,各组施工人员及器械要协调到位,看准砍球、开料门的时机。
3.桩基施工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在路桥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应用尤为广泛,桩基和基础的护壁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要相同,在进行桩基的建设时,要注意使护壁高于地面半米左右,桩基护壁的防水措施也要做到位。在浇筑的准备期间,要事先检查混凝土的用料,确定配比率。水下浇筑的混凝土容易产生坍塌,对这一问题施工方要加强处理措施,人工挖孔混凝土的施工强度要得到保障,根据工程规定制定混凝土,确保工程质量。在整个工程施工阶段中,桩基基础的混凝土灌注工程尤为重要。在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检查底部是否存在渗水和沉渣,如若发现,要及时处理。在水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处理孔底部的积水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相关人员可采取吸水法将积水用吸附性较强毛毡或海绵吸出。施工前,混凝土要进过充分的振捣,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工作时,施工人员要仔细认真的实施灌注,不可懈怠。水下的灌注工作较为困难,一般的施工工具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此时可以使用钻孔桩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二.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1.体外预应力加固原理
体外预应力是后张无粘结预应力体系的分支之一。体外预应力就是把预应力索放在梁的主体结构之外,只通过两端能锚固以及梁中的转向装置与梁体相连。体外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筋布置在主体结构之外,固体外预应力索通常为由多根钢绞线组合成的集中钢索,故也称为体外预应力索。体外预应力加固通常是在梁底或梁侧下部增设预应力加劲钢丝索或预应力粗钢筋补强并分别锚固在梁的两端,通过设置一定的联结构件使预应力拉杆(钢丝索或粗钢筋)与梁体构成一个桁架体系,成一次超静定结构。在体外对桥梁上部结构施加预应力,以预应力产生的反弯矩部分抵消外荷载产生的内力,从而达到卸载的作用,提高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对于钢筋混凝土路桥,可考虑采用体外预应力进行加固,该法具有加固、卸荷、改变结构内力的三重功效。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组成主要包括:体外预应力索、管道和灌浆材料,体外预应力索的锚固系统,体外预应力索的转向装置。
2.预应力筋的安装和张拉
在安装预应力筋前,首先要检查各种锚具是否能正常工作,特别是粗钢筋的螺杆和螺母的匹配情况,逐个试拧,均应达到每个丝头在不加力的情况下,以手拧动就可将螺母拧至全程。对于水平筋和斜筋分别采用两根粗钢筋或斜杆为型钢的情况,首先将斜筋与水平滑块固定在一起,并将斜筋的上锚固点固定。用临时支架将滑块定位在其垫板的位置上,然后再穿入水平筋。穿筋时应保证水平筋的两端均有相等的丝头长度,检查滑块位置并预留滑移量。为了防止在张拉锚固时拧紧螺母困难,上紧两水平筋的螺母,同时应保证水平筋的中心与滑块锚孔的对中。
而横向收紧水平筋产生预应力的体系,则首先按斜筋的斜度要求将斜杆焊接在梁端的U型锚固板上,采用夹杆焊将水平筋焊在斜筋上。每隔2-2.5m用木块将水平拉杆垫起,然后安装锁紧装置,以减少垂度。以各张拉,先安放弯起点处的立柱,再按设计位置安装撑棍和收紧器。
就张拉位置而言,体外预应力筋的张拉方法可分为沿斜筋方向在梁顶张拉和沿水平筋方向在梁底张拉。一般来说,由于张拉设备及操作人员的限制不可能所有的梁同时张拉,但对于同
一根梁的两侧预应力筋应尽量做到同步张拉,以保证梁两侧的钢筋具有相等或相近的预应力状态。
三.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技术
1.设置桥头搭板
为了防止桥头跳车而采用桥头搭板是目前针对于路桥过渡段桥头跳车现象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处治方法。为了达到消除沉降差的目的,避免产生行车的不舒适感,普遍认为,最有效的桥台搭板长度为足以保持其坡度的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六以下,且能承受全部行车荷载的搭板。
2.台后填筑
桥梁两端路堤沉降由地基、路基、路面三部分压缩变形组成。其中,地基的压缩变形由路基路面的恒载和车辆荷载引起,填料的压缩、固结、次固结引起路基路面结构层因行车作用而被压缩。对于面层,若搭板上和桥面上的面层结构和厚度相同。则不会产生沉降差。因此,搭板上和桥面上应采用相同的面层结构和厚度。车辆荷载的作用的影响深度一般2m左右,因此一般搭板下的加强层不超过2m。
3.加强路堤填料的选择
实施台背路堤填筑之前,要有目的地选择施工路段的填料,对要采用的各种土壤作对比试验,其试验项目包括:不同土壤在相同压实机具下达到同等压实度时的压实变数和松铺厚度的关系,从试验结果比较各种土壤的技术指标,选出最适宜的土壤作为填料:土壤的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实施筛分和击实试;从经济角度考虑,以就地取材为主。就地取材不仅经济而且取材方便、不误工。
综上所述,施工技术是关系着路桥工程质显、安全、效益的关键因素。施工技术的选用得当,能够直接提升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促使施工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能够增强施工企业的竞争实力。因此,在进行路桥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做好相关施工技术的选择,不断创新施工技术,以促使路桥工程建设实现稳健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锋.路桥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工程应用[J]福建建筑2006(2)
路桥施工技术范文4
关键字: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施工方案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Highway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or to the door can, in ou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y the universal attention, each region in developing to highway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network traffic. This paper is mainly for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 transition section of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related.
Key word: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ransition section construction pla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路桥过渡段作为刚性桥台与柔性路堤的结合部位,在结构上是塑性变形和刚度的突变体。我们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的同时,关于路桥链接处过渡段的一些施工技术成为大家探讨的热点话题,比较明显的一点是路桥过段段产生的不均匀下沉,从而造成桥头跳车等危险情况。桥头跳车可以使正字啊行驶中的车辆产生颠簸,严重情况下还可能造成车辆失控,影响行车的速度和安全性。本文主要分析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应措施。
1.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
在设计中,对于一般采用搭板结构进行设计的的路桥过渡段,桥头出现跳车的情况比较依然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有些搭板的设计不够合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致使桥头路堤达到了高填方,使得路桥之间出现沉降,搭板的长度不够从而引起的顺坡作用,车辆在行驶桥头的时候出现跳车的情况。另一方面,当搭板的强度不够的时候,会出现断板情况导致桥头线形变化,发生桥头跳车的情况。在路桥的过渡段的排水系统如果设计不当也会出现下沉的情况,填土与路基选取材料的湿度太大也会造成地基的下沉以及搭板出现下沉的情况。另外非常的一点,桥头路堤的边坡防护施工不当及台背的防水和排水措施不适当,就会导致台背所填土的大量流失,路基强度降低,车辆长期超负荷对其使用时,就会出现过渡段的填土发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从而导致桥头路堤出现不均匀沉降。
导致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很多,比如车辆长期的作用以及在施工时候路基的压实不足等等都会造成过渡段出现不均匀沉降。
2.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危害
当路桥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比较严重的时候,就会出现路面坡差大于其允许值,从而导致线路不平顺,直接危害到行车安全,严重的还会发生各种车祸等,在车辆朝向桥台的方向进行行驶的时,因为车辆再通过桥头的时候会产生相应的跳动以及强冲击,因此会对桥梁以及道路造成比较大冲击荷载,从而加速了桥台与桥头搭板和支座以及伸缩缝的损坏。这样也就加剧了车辆的磨损,增加了相关的维修成本。另外沉降出现的差还可能会造成路基出现排水不良的状况,当积水下渗到路基内部的时候土体的强度就会相应的降低,导致沉降量加大,甚至会出现沉降等严重现象。
3.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技术分析
3.1设置搭板
搭板的款式一般可以分为台阶式以及变厚度等几种类型,依据搭板埋置的深度可以分为高置式和低置式。而埋置的深度主要是依据路面的结构来进行选择的。高置式的搭板适合沿线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而对于沥青路面则比较适合采取中置式和低置式的搭版,相对而言,低置式的搭版施工相对简单一些,所以采用较为普遍。在进行具体施工时应该尽力使搭板和纵波的角度不超过10°为好,以防止次生危害,搭版的长度不应小于5米,以使搭板的长度与桥涵台背填土高度大致相同。对于搭版的厚度则不应该少于20CM。大中桥的厚度最好建议30-40CM为佳。
3.2不设置搭板
目前国内桥梁都采用设置了搭板,但如果不设置搭版则需要采取台背填料。为了达到较好的设计要求,可采取土工格网加强或者更换路基填料的方法,以用来提高强度和减小变形,提升台背路堤的整体效果等,此种方法在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效果良好,可以推广采用。土工格网用于路基增强,使粒状填料与网格互相锁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平面、防止填料下陷,并可将垂直载荷分散,增强地基,堤坝坡度,提高路基稳定性,减少占地面积,防止路基裂痕,避免塌方。不设置搭板时的另外一种方法是在桥头高填方路面结构时使用无机结合料, 依据有限元的计算分析, 如果面层和基层一样, 如果要使路桥过渡的路表弯沉与正常路段路表弯沉一致, 则底基层的厚度应该大于3m。
3.3地基处理
对地基进行处理是控制桥头跳车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软基进行很好的处理,可以改善地基性能,减少沉降,缩小与路堤沉降差。在进行软基处理的时候,对于软土基的桥台通常采用回填材料,但为了避免出现不正常的位移,就应该减轻回填的材料,也可以增强地基土等,以达到抑制其侧向流动的强度等。
3.4地基处理
路桥过段的排水问题非常重要,如果再过渡段排水的处理不适合,就会出现沿桥台路基连接处不渗的情况,从而降低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加剧错台和跳车的情况出现。所以要根据台背填料的类型,选择适当的排水方式。一般可以在桥台背面设置相应的排水涂料,有利于防止渗水对结构物的破坏。对于回填区,应该充分夯实回填区,并且设置排水设施。
3.5台背处理
台背路堤的填土作业要与锥坡填土一起进行,且需要按照设计宽度进行一次填土,关于分层填筑的过程,建议每层的压实厚度小于15 cm。施工的顺序一般按照汽车卸土、推土机平整、洒水或凉晒、人工平整、压路机碾压、压实度检测等顺序进行。在进行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既需要保证其压实度,也要注意不破坏台身。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首先检查其填土松铺的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可以进行碾压。根据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除对台背路堤填土与路基土方连接处必须加以振动,增强碾压效果外,桥台附近采用不振动静压,并慢速碾压。以免损伤桥台。
小结:
公路路桥段的施工是公路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行车安全,本文主要是分析了路桥段主要病害即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其危害,对病害的产生以及治理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结合实际施工的具体情况就路桥段搭板以及地基处理等给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 常庆喜. 浅谈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 今日科苑, 2008,(02):175
[2] 朱玲玲. 高等级公路路桥过渡段常见病害分析及应对措施[J]. 西部探矿工程, 2006, (03).
[3] 邓桂雄,农定立. 公路桥头跳车的预防及补救措施[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7, (12).
路桥施工技术范文5
关键词:路桥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是陆地大国,幅员辽阔。广大的国土面积上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地质形态。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注意施工区域土壤性质情况,以确保地基质量。软土地基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由于软质土壤自身特性的原因,软土地基施工一直以来都是工程施工的一个难点。要保证项目地基工程施工质量,必须针对软土地基实际施工情况,选择正确、科学、适宜的技术措施,消除软土地基给工程建设带来的各类安全质量隐患。做好软土地基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1软土路基概述
1.1软土路基的技术特点对于路桥工程来说,路基部分是否可靠,直接决定了路桥工程的质量水平和运营服务水平,对于路桥来往交通安全和经济效益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路基工程质量。针对在软土地区施工的路桥工程,首先,在设计阶段就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设计,各项设计指标均要达到标准要求以确保路桥工程质量和安全。路基是道路工程的基础部分,承担着承受上方载荷的重要职能,如果质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不仅会造成道路工程设施损坏,还会引发交通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路基工程质量,从严把关设计质量。从大量实践可知,路基工程相关性能参数中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最为重要。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具体环节,对温度、土壤质地、附近生态环境和来往车辆通行情况有着较为全面和细致的调查和了解。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工程设计工作,并为后续施工工艺的选择和道路投入使用后的维护工作打下基础。对于软土路基来说,影响路基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秉持认真、细致的原则,做好质量管理,把好每道工序施工质量关。针对软土路基土壤含水量大、强度小、土质疏松、孔隙多等特点,选择科学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保障措施,消除负面隐患,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保障工程施工顺利进行。1.2软土路基施工特点及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软土路基之所以特殊,是由软质土壤自身特性所决定的。由于软土中水分含量很大,土壤疏松,强度增长慢等特点,在软土地区施工与在一般土壤上施工相比难度极大,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在施工前期,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对施工区域加以处理,软土地基施工质量和前期处理质量密切相关。要提高软土路基施工质量,其根本是要提高前期土壤处理水平。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路桥工程越来越多,在改善道路交通环境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由于路基质量不过关引发的道路交通质量安全事故占据着非常主要的部分。加强软土路基工程质量,确保道路行驶安全是目前道路工程建设单位的重要任务之一。
2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2.1路基强度对路桥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作为路桥设施的基础部分,路基强度的高度至关重要。许多路桥设施事故频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路基强度不足所致。许多施工单位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忽视了路基强度的要求,造成路桥工程整体施工水平下降,给道路工程的安全使用埋下了隐患。另外,即使路桥工程在竣工验收时发现路基强度不过关,没有立即投入使用,但由于返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也是非常严重的,而由此导致的工期延长,不能按时交付使用等也会造成更多的损失。所以,在进行软土路基施工时,必须重视路基施工质量和前期土质处理工作,确保工程施工效率。2.2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对软土路基施工的影响分析路基施工属于户外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地点周边环境天气条件、水文情况、生态条件等因素都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速度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施工时要密切注意这些因素的变化,及时根据具体变化采取防范措施,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3确保软土路基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当前,我国工农业生产活动日益频繁,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加大,这些都对路桥工程质量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标准也随之提高。对此,施工单位不断深入推进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措施的研究工作,确保软土路基工程质量符合越来越高的生产发展需要。目前在软土路基施工工作中,常常使用的技术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3.1表层处理技术该技术是土质疏松地区路基施工的常用技术措施。表层处理技术通过综合使用排水、敷设和使用填料等手段,对地表予以加强,提高土壤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基底结构局部发断裂情况的发生。表层处理技术是软土路基施工中最为常见的技术措施。在采用该技术前,必须对施工地区周边环境情况进行详细、全面的调研,把握各项重要数据参数,大量的前期调研工程使得工程造价明显上升研究改进。3.2土工织物处理该方法根据施工深度不同分为深层处理和浅层处理两种。二者各有特点,其中,深层处理的处理效果比浅层处理效果略好。通过塑料排水和袋装塑料代替纸板排水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软土路基的密实度和强度。3.3轻型填方处理技术该技术是以块状苯乙烯塑料泡沫为填料对软土路基进行填充,苯乙烯泡沫材料密度小、重量轻、强度大、经久耐用、便于运输,是良好的路基填充料。大量数据显示,使用苯乙烯泡沫材料作为填料填充路基,可以有效降低路桥工程变形和下沉问题的发生。3.4置换处理技术置换处理技术就是对施工地点的土壤进行置换处理,用其他优质土壤将原来的软土置换掉,从而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效果。置换处理前期投入较大。
4软土路基施工注意事项
软土路基施工影响因素众多,要想达到设计目标,必须全面做好各项保障措施,严格执行相关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予以充分的考虑,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
5结束语
路桥工程是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保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软土路基施工作为路桥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一直吸引着广大建筑施工单位的注意力。在相关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软土地区的加固处理,确保路基质量符合施工要求,为后续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好保证。
参考文献
[1]曹春菊.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10:62.
路桥施工技术范文6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管理是保证路桥施工质量,预防施工质量发生的重要的措施,路桥施工科学合理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提高路桥施工质量,降低路桥施工的成本,促进施工单位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路桥施工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也是提高路桥的使用寿命,提高施工的质量,降低路桥维修成本的重要的措施。在路桥施工管理中,加强路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是目前路桥施工单位最重要的问题,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前提。
1 桥头及桥台的施工技术
1.1桥头换填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应当利用高效机械设备将台背处的路基全部挖开后,统一填筑石灰土,即不保留周围素土,这样利用重型压路机就可以直接开进台背处进行碾压施工。虽然采用石灰土代替素土会略增加工程施工造价,但这种施工技术既可以保证台背回填质量水平,同时又降低人工与小型机具繁杂操作费用,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有效提供施工现场质量水平。总体看来,利用换填施工技术其利要明显大于弊。
1.2桥台混凝土搭板及顶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施工企业进行混凝土搭板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立模施工,同时要保证混凝土表面坡度与平整度满足要求。搭板靠近桥头处的混凝土顶面距基层项面距离通常较小,且基层厚度较小,如果采用压路机直接通过时,则该部位很容易被压碎或形成薄饼。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规定凡搭板混凝土顶面距基层顶面不足 10cm 的施工部位,在铺筑下层混凝土时,一律需要将铺好的水泥碎石基层进行凿除处理,统一用沥青混凝土进行填筑、找平施工,这样可以有效保证整个台背回填具备较高强度,确保工程施工具有较高质量和安全水平。
2 施工过程裂缝的防治措施
优化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例,对其主要材料水泥的用量要严格控制。从目前的施工实践技能可以得出合理原材料配合比例是防止裂缝出现的关键。针对混凝土要求的强度等级,充分考虑材料质量会引发结构变动,按照施工条件的差异,设计出一份合理的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例。由于施工现场材料使用,环境变化会和计划量出现不一致,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例,有效地防止裂缝的产生。钢筋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确保钢筋施工质量,首先得确保钢筋在排布时的间距合理均匀,设计好钢筋接头位置排布。合理设置保护层垫块位置和间距,用统一垫块有效固定。应根据负筋直径设置足够的钢筋马蹬,以防止负筋踩下不能上提复位。审核支架和模板等专项方案,确保支架和模板的拉伸刚度,应力强度,结构稳定性符合要求。模板的接缝处要严密焊接,不能出现漏浆现象。标示浇筑后的立柱高度,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高度和平整度。浇筑前,对支架结构、模板、钢筋结构、保护层垫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它们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浇筑。
在混凝土的浇筑期间,必须要求专人检查确保支架、模板、钢筋是否稳固。结合设计图纸,规范浇筑工艺,在施工过程中浇筑混凝土时,确保混凝土的厚度,注入顺序,浇筑方向的正确实施。对需要振动的部位操作时,施工人员必须确保振动后该部位密实不动。密实主要表现为混凝土停止下沉,表面不再冒出气泡呈现泛浆。在混凝土初凝后和终凝前都应该对部分及时进行必要的修理,用铁抹子对表面进行压抹,将表面拉毛增强混凝土表面的密实程度,防止收缩裂缝的出现。施工中加强钢筋、模板的质量检查的力度,确保钢筋的合理摆放位置,预防应力变化发生裂缝。严格把握混凝土结构的拆模时间,防止混凝土还未完全凝结,在缺乏内部约束时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引起温度裂缝。
在拆模时,需要工作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来操作。避免敲击、振动使表面产生裂缝。加强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初期保湿养护工作。养护的目的是使其表面维持适当的湿度,确保混凝土内部充分水化。合理的养护可以提高结构强度,对于混凝土后期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养护的具体操作是在混凝土完成浇筑后,对表面及时覆盖和洒水,确保混凝土的温度、保湿稳定,缓解由于温差产生的应力,防止裂缝的产生。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荷载使用,不得使混凝土浇筑成型过程中受行人、运输工具等荷载的影响。控制施工过程中施工缝的预留,确保混凝土的部分重要结构的浇筑连贯性。
3 路桥路面施工技术
路桥路面工程建设是整个路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着路面的行车安全性与舒适度,同时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路桥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问题。
第一,强度与稳定性。在路桥路面的施工过程中,路面整体应当具有足够的强度,这就有利于抵抗外力作用,比如压实、拉断、剪切等外力作用。即便是存在着这些外作用力,也不会发生沉陷、车辙等破坏或者过大的变形。同时要注意保证路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由于路面结构会长期处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会经常受到日光、湿度、大气、温度以及降雨等自然作用力的影响,导致路面结构的力学性能以及其他指标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要保证路面的整体强度应保证其具有一定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温稳定性以及大气稳定性。
第二,要保证路面性能良好。路面的表面性能包括平整度和粗糙度。如果路面没有足够的平整度会增加车行使的阻力、振动力和冲击力;而缺少良好的抗滑性,会增加车辆行使中的交通事故几率,因此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糨糙度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要保证路桥路面具有足够的耐久性。由于路面在行车载荷和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会逐渐产生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积累,同时,由于路面各结构组成材料还可能由于老化而导致破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路桥建设的质量和寿命。因此在路面施工中路面应注重具有足够的抗疲劳强度以及抗变形和老化能力。
第四,路基路面的排水。水是影响路基稳定性和强度的重要因素,路基病害多由水侵蚀造成,在路基施工作业中,要重视施工排水,减少不必要损失。路基地面排水设施一般采用截水沟、急流槽、边沟、跌水及地表排水管,使用浆砌片石对排水沟渠进行加固,使用混凝土制成的预制板块。路基地下排水一般采用盲沟、渗井、暗沟以及渗沟等,主要通过渗透力式排水,如水流量较大,可在渗沟加上渗水管。
第五,路基路软土地基的处理。国内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有超载预压法、减少附加应力法、换土法、排水固结法、振动碎石桩法以及高压喷射注浆法等。在路桥路基路面作业中,可结合当地软土特点选用处理技术,厚度小于 3cm 的浅层软土地基,可先在地基土层铺上土工布,再填筑路基材料。土工布具有过滤、分隔、加速固结以及排水等功能,能够有效限制路基填料和地基土层向两侧及向上下的位移,避免路基承受应力不均匀,减少桥梁的总沉降量。通过改善地基土层的性能,减少公路桥梁的沉降,避免路堤与桥台存在沉降差而发生错台现象。
4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监控,是路桥工程中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合理科学的实施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监控,可以在施工全过程各环节中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水平。在实际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监控过程中,施工企业不仅要做好混凝土技术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做好路桥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人力、材料、施工机械的准备工作,以及施工后的混凝土养护和修补工作,确保路桥工程具有较高施工质量水平,为城市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快速的出行交通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 赖宇泉 浅议公路桥梁伸缩缝施工技术[J]大众科技,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