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业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业调查报告

创业调查报告范文1

一、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重要性

创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广大青年是创业就业的主体力量,推动青年创业就业是青年最具体、最紧迫的现实问题,也是共青团组织团结凝聚青年、引导青年有效的载体和途径。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立,不仅为青年创业提供融资、培训、项目等,更重要的还是为青年创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

目前,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在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业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得到了全面发展,它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搭建创建平台,引导自主就业。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设,最为核心的理念一是教育青年人自食其力,针对不同群体定制不同的培训内容,引导青年树立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二是有利于创业人才和项目库的建设,为创业工作搭建一个丰富的资源平台,基地能把具有创意的项目和掌握一定创业技能的人纳入到这两个资源库中,争取造就一批符合地方产业模式的新项目。

2、争取财政支持,解决融资难题。创业能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现阶段国务院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立,能为创业青年提供有效支持,这其中包括政府拨款、税收减免、SIYB创业培训。特别是青年融资难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关注,建立基地有利于金融机构全面系统的了解辖内青年创业情况和资信等级,针对性地做好创业贷款的发放工作。

3、实现优势互补,获得资源共享。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以乡镇为单位筹建,实现辖内不同行业集中管理,使青年创业者共同拥有一个创业致富平台。该种模式的运用,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一方面有利于创业青年分享经验、汲取教训,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创业青年及时获得市场信息,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从而实现辖内青年自主创业、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引领地方百姓共同致富。

二、制约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作为解决农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成果,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着诸多优势和机遇,也必须遭遇各种条件的制约。

1、管理成本较高,经营存在风险。尽管有不少部门表示,他们会响应团组织号召,积极支持农村青年创业,筹建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但是企业在重视社会效应同时,也时刻关注着成本支出。由于农村地域广阔,有创业需求的青年较为分散,要将他们实现集中管理,必须要有一个固定的经营场所,这期间涉及水费、电费、场地租赁、办公经费等各项费用支出,这些费用由谁来承担,以及今后维系基地正常运转的资金由谁提供,这都是事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融资渠道单一,授信额度偏低。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发放贷款往往要求提供住房等抵押物,农村青年虽有创业热情,但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财富积累,加上部分青年家庭实力有限,又难以提供有效担保。虽然在信贷支农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推出了农村青年创业贷款这一专项金融产品,但是授信额度相对偏低,5万元信贷资金虽能解决简单种养业需求,倘若遇到科技创新型项目,则也只能杯水车薪。

3、存在惧贷心理,影响基地建设。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信贷资金投放以风险可控为前提,但是一些基层信贷人员指出,在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过程中,大学生创业贷款项目的风险程度是最高的,一缺有效抵押物,二缺实践能力,一旦产生风险,吃亏的肯定是银行。另外,大多数信贷人员又实行的是模拟利润考核,对小额农业贷款实行包收、包放、包管理,绩效薪酬直接与资产质量挂钩,这也使得他们存在惧贷心理,从而影响基地建设。

4、政策支持不足,制约规模扩张。农村就业问题是国务院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如何发挥基地作用,凝聚团员青年力量,引领新时代农民致富、奔小康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这不仅仅是团组织和金融部门的工作任务,它的成长更离不开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目前,基地部分产业项目虽获不少优惠政策,但是多数以部门为单位针对项目设定,缺少对整个创业基地的专项扶持政策。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优秀青年创业项目难以落户,基地抗风险能力不足。

5、人才难以引进,缺少科技支撑。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作为一种新型的创业模式,不仅需要在摸索中发展完善,更需要有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参与。但是多数基地地处农村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且创业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如何能够引入优秀产业项目,留住那些具有专业技能和执业经验的人才,也是关系基地建设成败的一项因素。

三、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成败事关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对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发展初期也同样面临着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那么如何实现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呢?

1、统一思想认识,落实筹建资金。创业就业是民生问题,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引导青年自主就业,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为此,政府各级部门应从构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来正确对待基地建设。关于基地资金的筹集,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企业冠名。邀请县域优质企业出资冠名,由其承担基地首期资金投入,配合乡镇团组织做好基地筹建,或能引进项目、解决销售。二是政府出资。由地方政府部门或所在行政村在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同时,对部分资金予以留成,用于维系基地正常运作。三是青年缴纳。基地对青年创业者的作用显而易见,作为基地创业主体的青年理应分摊一部分基地费用,确保其有序运作。

2、创新担保模式,解决融资难题。创业难,难点更在融资。农村青年创业者由于缺少财富积累,初期阶段大多缺少资金,又无有效抵押物,借贷肯定碰壁。因此,如何解决贷款担保难问题是基地创建成败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予以解决:

(1)设立农村青年创业担保基金。基金资金来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政府财政拨款、企业或成功人士出资冠名赞助、县农业担保中心划出专项资金、农村创业青年共同筹集。担保基金可按1∶5比例承担风险责任,由县农业担保中心负责具体事项运作,但考虑农村青年经济承受能力,建议担保中心免费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担保。

(2)建立农村青年创业联保贷款。青年创业联保贷款可由5名以内员工组成,采用集中授信、随用随贷原则,由乡镇团组织根据基地青年资信等级情况推荐,并完成初评估。由于创业项目在基地内实行集中管理,辖内创业者的生产经营情况相互了解,采用互保模式,大大增强了风险可控性。同时,不同行业联合重组,允许种植户、贩销户和养殖户相互担保,也降低了因季节性因素而导致的经营风险,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

(3)推进丰收小额贷款卡业务。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主力军,在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信用社必须创新流程、简化手续,特别是对10万元以下的支农项目,可以通过发行丰收小额贷款卡等形式,实行“额度一次核定,担保、抵押一次落实,贷款分次发放使用”,真正做到随用随贷,周转使用,主动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资金服务。

3、实现支农倾斜,支持基地发展。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事关农民增收、农村长效发展,对解决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农村信用社应从构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农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重要意义。关于基地青年贷款担保方式可以通过上述基金或联保等方式予以解决,在客户经理的薪酬考核中要视同抵押贷款,促使客户经理转变经营理念,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农村信用社还不应过份强调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而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反哺农村发展,主动下调基地创业贷款利率,以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入驻创业。

创业调查报告范文2

当太多太多创业的名人佳绩出现在眼前,身处象牙塔的学子不愿在一旁观望。他们走出书本和课堂,梦想着建造一个商业帝国。而作为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创新程度。

虽然成功是难以复制的,财富与经验也不是唾手可得,但我们必须看到,如果没有那些新鲜的思维火花,没有在车库里的学生创业者,也就没有微软、惠普等世界着名的高科技公司。不仅是在被视为创业梦土的美国,在发展中的中国,创业这个词也在激励大学校园里许多热切追求理想的人们。

“这已经是我的第二次创业了。”

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的冯锡平在XX年拿到博士学位后,并没有加入熙熙攘攘的就业大潮,从博士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就着手创业的他,毕业之后很自然地选择了自主创业。“我们研制出的产品年内就可以问世,并正式投入试用阶段。”他的表情里没有太多的兴奋,只是淡淡的欣慰。

的确,失败过一次的冯锡平深知平和的心态和创业的激情并不相悖。他甚至可以给记者梳理出中国大学生创业所经历过的那些充满躁动的期及其后趋于务实的阶段,因为他和他的伙伴们一直在其间经历着、观察着。“我的结论是,中国还没有一个好的适合大学生的创业

环境,”冯锡平的口气里充满了忧虑。

创业究竟有多热

比尔盖茨创造了微软帝国,也创造了学生创业的神话。上世纪90年代末,全球性的学生创业热潮开始登陆中国。

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行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3月,清华大学学生科技创业者举办了第二届创业大赛,这次大赛诞生了“易得方舟”、“视美乐”等学生公司。

在1998到XX年间,许多学生创业者投身到了网络产业中,并经历了一次泡沫破灭的洗礼。在那之后,大学生创业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

XX年,前程无忧网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调查报告的首题为:“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一项。由此可见,创业的概念已在大学生的心里普及。

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体制下,自主创业的“热”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它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另一方面,不论是在公共话语空间还是在高校内部,“就业难”都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创业成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现代大学生创业,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财富,而且融入了更多的作为社会人应承担的责任。

创业的中美差异

创业调查报告范文3

近年以来,推进青年创业工作已经成为镇共青团事业新的伟大实践,任务光荣而艰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镇团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坚决贯彻落实市、县关于鼓励青年创业就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服务青年成长成才”,进一步做好青年创业服务工作,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确定工作任务,搭建服务平台,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势头。为积极研究探索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创业就业的有效途径,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镇团委结合共青团特点和工作实践,提出了下一步共青团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青年创业工作的思想认识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我国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青年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家万户。就业创业是青年面临的最大民生问题。帮助青年就业创业,是当前团组织服务青年的核心体现。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也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年初,镇党委政府提出了打造工业强镇,加快推进一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工作目标。青年人是社会中最具生气、最有活力的群体,社会事业的发展重点在青年,主体在青年,希望在青年。

当前,做好青年创业就业工作,是共青团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核心体现。

二、造成青年创业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一是文化素质方面。全镇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偏低。进城务工的农民和部分青年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不高,大部只具有初、高中以下文化水平,只能从事一些形式单一、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加之受培训资金、地理条件、教学设施和教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导致农民工与企业用工要求和务工导向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只能从事体力劳动,难以进入较高层次岗位,导致就业不稳定,收入低,流动性大,更谈不上创业。

二是政策方面。青年创业必须面对政策门槛。近年来,我镇根据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虽然也陆续推出了一些诸如减免税收、小额信贷、就业援助、社会保障等促进创业方面的政策,但从整体上来看,这些政策还不够完善。这就在一定层面上使想创业的青年常常找不到相关政策,或者对已有的政策不够了解、不会运用,有些青年甚至不知道创办企业的基本手续。

三是服务方面。目前,镇团委在提供创业信息和创业指导,营造创业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年创业服务等方面还不够规范、细致,相应的服务机构也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青年创业的效率和质量。

四是资金方面。资金问题是青年创业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一方面,青年在创业初期,贷款需求强烈,但很难贷到款;另一方面,银行、储蓄、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大量资金贷不出去。由此产生“两难”:

1.青年“贷款难”。主要原因是:一是无物抵押。按照国家有关金融政策,金融机构发放贷款要求借款人提供抵、质押物担保,而初创企业往往刚刚起步,大量资金用于企业的设备购置、正常运行等方面,已经没有可做抵押的财产,而企业用房一般是租用方式,不能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用车等抵押物由于折旧等因素质押额极低。二是无人担保。在“无物抵押”和信用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青年企业贷款只能请人担保,青年靠个人力量寻找且符合金融机构要求的担保人比较少,即使找到了担保人,常要缴纳“好处费”,增加了青年企业的负担。

2.金融机构“放贷难”。这是因为:一是放贷成本高。青年企业贷款多数是小额贷款,面广量大,分散性强。每一笔贷款,金融机构都必须进行前期信用调查、市场调查、用款监督、催促还款,信贷成本较高。二是抵押物不便。金融机构不愿接受青年创业者提供的诸如没有房产证的房屋、小企业厂房设施、知识产权、私人用车等抵押品,而且即使接受了,抵押额度也很低。三是初创企业风险大。初创企业的成果率很低,既有自然风险,也有市场风险,金融机构放贷面临青年初创企业生产经营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贷款户信用风险等诸多风险因素,放贷谨慎。

三、促进青年创业的主要建议措施

一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先进典型,切实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水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开展技能培训作为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全力抓好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

三是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市场培育步伐。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就业中介组织和机构,不断健全完善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首先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实现供需信息互通。其次建立健全转移网络,构建转移就业长效机制。再次培育中介组织,提高市场服务水平。

四是完善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切实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建设,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向农村劳动力深入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及时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政策咨询,切实增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要指导好外出务工人员与用工单位签订相关的劳动合同,切实保护民工的合法权益。

五是积极争取,促进劳务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及资金,加大对劳务输出经费等各方面的投入,切实保障劳务输出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促进劳务输出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务输出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六是加快推进“三化”进程,拓宽劳务转移就业领域。坚持就地转移与镇外输出相结合的原则,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作为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领域的重要举措狠抓落实,实现多层次、宽领域的就业格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首先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拓宽就业平台。其次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就地转移。再次要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拓展就业空间。

七是多措并举,做好青年农民工再就业工作。近年来,进城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今年由于受国际金融风暴影响,农民工集中返乡。今后,镇团委将协同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做好返乡农民工工作。一是协同有关部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切实解决好土地承包以及流转、安居等问题。二是加强与镇外企业的联系,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广泛收集、整理用工信息,通过共青团网络资源、政务网、广播、板报、设点宣传等方式为广大农民工用工信息,从而降低农民工外出求职成本,畅通求职渠道。三是整合培训项目及资金。加强对电焊、电工、烹调、农机等实用技能的培训,促成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增强他们二次就业的竞争力。四是紧紧围绕全镇在建和拟建的重点项目,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

四、下一阶段镇共青团促进青年创业的思考

(一)加大对青年就业创业观念的引导力度。

在青年中大力宣传“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宣传自主择业、灵活择业、自主创业等新的就业观念。通过开办青年创业夜校、青年创业论坛、创业大讲堂、青年企业家座谈会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对青年进行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教育,对青年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带动青年解放思想、改变就业观念,振奋精神、积极主动应对困难,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青年就业创业氛围,使青年自主就业创业成为广大青年的普遍共识。引导在校大中专学生树立正确就业创业观念,通过邀请创业成功的优秀青年企业家走进大学校园,开设论坛、举办座谈会等形式,为在校大中专学生作就业创业事迹报告,引导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观念,激励大中专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

(二)积极开展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青年创业实践活动。

以开办青年创业大赛的形式,为青年创业者打造一个提高素质,展示风采的平台,吸引一大批优秀青年创业者在聚集,选拔一批优秀项目落地在,形成镇青年创业工作的亮点和品牌。

(三)抓好创业培训,不断提升青年就业创业能力。

一是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依托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先进青年集体,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主要为在校高年级大中专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高校毕业生、有创业愿望的青年提供见习岗位,增强就业创业本领。

二是开展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针对不同青年群体的需求,依托各级各类培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辅导,适时开办青年创业训练营,扩大夜校规模,拓展培训内容,协调资源,使之成为镇团委培训青年、提升青年、输出青年的重要阵地。

三是建立高素质创业培训师资队伍。根据青年创业培训实际,着眼专业化培训,创业培训师资队伍由专家团、导师团、评审团组成,形成了一支社会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奉献精神、实力雄厚的青年创业培训师资队伍。聘请一批高校教授、政策法律专家、投资融资专家、青年企业家等组建“专家团”,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为青年创业提供培训和指导;邀请镇财政所、司法所等政府部门负责同志组成“评审团”,定期对青年创业企业的项目目标、项目设置、项目发展等企业运行情况进行统一评审,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扶持。

(四)强化服务手段,打造服务青年创业的工作平台。

1.建设青年创业综合服务平台

发挥区青年创业促进中心的主要职能,建设并运转青年创业服务平台,全面服务青年创业。成立镇青年创业者协会,组织开展青年创业培训和辅导,协助申报政府创业扶持,帮助申请享受各项创业优惠政策,帮助创业企业进行项目推广、市场开发,积极建设促进青年创业的服务平台。

2.支持建设青年创业园区

积极支持和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单位建设青年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器。重点是做好青年创业示范园建设服务工作。以示范园为核心,搭建青年创业优惠政策服务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多方面服务。

3.拓宽青年创业资金扶持的渠道和途径

重点研究小额贷款的担保方式,创新和解决就业创业青年贷款风险控制问题,争取在青年创业贷款普遍性方面有所突破,积极推行以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为主要形式的小额贷款扶持政策,扶持青年自主创业,主动协调上级和区本级有关职能部门和银行,通过降低贷款门槛、简化手续、规范程序等途径,解决创业青年贷款立项慢、操作难等问题,进一步拓宽创业资金扶持的渠道和途径。

创业调查报告范文4

猛然间,人们发现,天府之国的成都,其实也蕴藏着蓬勃的创业和商业基因。《成都市2014年度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报告》显示,成都的创业者已经超过百万,每12人中就有一个人在“做生意”。由此延伸,在成都创业的是些怎样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在这个以“安逸”著称的城市里,多少是川籍创业者,又有多少人是从外地转战成都并在此扎根?留住他们的,除了青山秀水、人杰地灵还有什么特质?

为了尝试回答以上问题,《创业家》联手成都市科技局,对成都创业者进行了专题调研。在一个月的调研时间里,有95名成都创业者参与了调查。他们创办的公司涵盖了游戏、软硬件开发、O2O、文娱、体育、餐饮等成都各类创业领域。调查中,成都的各高新园区、孵化器也提供了大力支持,让我们得以从中勾勒出成都创业者的典型脸谱。

成都创业者群像素描

35岁以下,具有大专/本科学历,创业前是普通职员,女性比例很高

Q1:什么年龄和阶层的人在创业?

95位参与调查的创业者中,30岁以下的人最多,占52%,其中90后占28%。30~35岁的创业者比例是28%。基本上,35岁以下的年轻人是成都创业的主力,但创业没有早晚之别,成都的60后创业者同样不乏其人,他们在此次调查中所占的比例为5%。

阶层方面,有33%的参与调查者是以企业普通员工身份开始创业;同时,学生创业也逐渐成为主流,有32%的创业者在求学阶段就启动了创业之旅。还有14%的人创业之前是具有企业高管身份。全部参与调查者中,超过一半的人是首次创业。`

Q2 :什么学历的人在创业?

和年龄一样,学历并不是创业的主要门槛。成都参与调查的创业者中,有12%为高中学历,但是大专/本科学历仍占主流,占据了总数的76%。在受调查者中,还有8位硕士和4位博士。

Q3 :成都创业者男女比例?

这个问题的调研结果令人惊喜,在男性占主导的创业大军中,成都的女性创业者异军突起,受调查者中,女性的比例高达36%。同时,女性创业者的学历和职业起点普遍较高,基本均有本科学历,而在受访对象的8位硕士中,也有3位是女性。此外,有2位女性创始人是从企业高管的位置上开始创业的。

生活篇

每天睡眠6小时,休假时间能保证,平衡工作与生活

Q4:创业者一天能睡几小时?

相对于“北上广深”,成都创业者们的生活相对轻松。21%的受访者能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睡眠时间为6小时的最多,占总数的33%;7小时和5小时的均为22%;只有2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到4小时。

Q5:在成都创业,你能休假吗?

成都的“安逸”名不虚传。57%的受访者每年给自己留出了休假时间,10%的人还有规律性的休假,创业后完全没有休假的占33%。采访时,一位成都创业者表示:“选择在成都创业是因为这里能让我对工作和家庭兼顾。”看来,相当比例的成都创业者能够在事业和生活上找到均衡点。

运营篇

从小团队起步,电商/O2O领域最集中,创始人忙着跑销售,招人最花钱

Q6:公司初创时是什么状态?

超过一半(58%)的受访对象是首次创业,17%的人经历了二次创业。在他们创办的企业中,75%的公司成立不满2年(包括2年),20%的公司成立3~5年,超过10年以上的企业未出现在调查中。71%的公司初创时是5人以下的小团队。

Q7:哪些领域创业最集中?

成都是昔日的“手游之都”,但现在游戏业的风潮正在退去。电商/O2O是受访对象最集中的行业,占比达到15%;餐饮零售类占据第二,比例为8%;移动软件开发、线下培训并列第三,均为7%;消费服务、云计算、大数据、文娱、广告营销、智能硬件等名列其后。这里还有两个有趣的现象:在受访的创业公司中,仅有2家属于游戏行业,同时有7%的创业者在进行微信创业。

总体上看,受访公司所处的行业比较分散,涉及文娱、游戏、软硬件开发、云计算、大数据、金融、交通运输、媒体、餐饮等众多领域,没有出现严重“扎堆”的现象。我们期待这是一个健康创业生态的开端,但是这也说明,成都的创业者还在多个细分领域内进行探索,很多领域还存在很大的未知 性。

Q8:创始人每天主要做什么?

把产品卖出去最重要!受访对象中,35%的人把主要精力花在了拉人脉、跑销售上;20%的人专注技术和产品研发;15%的人思考公司未来的发展;11%的人忙于找投资人;只有7%的人主要做公司内部管理。

Q9:你的企业赢利了吗?

36%的受访公司尚未赢利,32%的公司略有盈余,28%的公司基本持平,只有4%的公司已经实现大规模赢利。

Q10:公司在哪一方面投入最大?

36%的受访者把资金投入到了人力资源方面,用于新项目研发的有23%,再其次才是场地租金。虽然O2O也是成都创业的热点,但补贴用户显然并不是成都创业者们所热衷的,仅有3%的受访者把钱花在了这上面。显而易见,他们最看重的还是“人”。

竞争篇

没有巨头的威胁,彼此相处融洽,创业圈子正在形成

Q11:产品原型有借鉴吗?

创业公司的产品或服务不可避免会借鉴他人,但成都创业者具有更强的原创精神,只有46%的受访者表示产品是有海外原型的。

Q12:存在大公司的竞争威胁吗?

尽管已经有巨头进驻成都,但是成都的创业公司并未感受到威胁。受访者中,51%的人表示没有感受到大公司的竞争,其中30%的人还期待能与大公司合作。同时,恶意竞争虽然存在,但并非主流,有55%的受访者没有遇到过恶意竞争。

Q13:创业的困惑和问题如何解决?

调查显示,成都的创业者形成了自己的圈子。在遇到困惑时,49%的受访者会采取和圈子里的朋友、同行沟通来解决问题的方法;17%的受访者选择在微信朋友圈和社群里求助;12%的人有创业导师作为求助对象;9%的创业者参加过创业培训课程,会和课程里的老师、同学探讨解决问题;信任投资人从而寻求帮助的有7%;只有4%的人愿意向创业类媒体和机构求助。

融资篇

一半人用自有资金创业,种子天使轮居多,对风投态度谨慎

Q14:创业的启动资金来自哪里?

在这方面,成都创业体现出了鲜明的早期特点:50%的受访者用自己的钱创业;亲友资助在主要渠道中排名第二,占总数的29%;金融贷款占8%;仅有8人接受了天使和投资机构的投资:选择众筹和获得政府与孵化机构资金支持的都是5人。

Q15:融资属于哪个轮次?

受访公司中,只有21家获得过风险投资,占总数的22%。其中绝大多数还处于种子天使阶段,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11%;仅有3%的受访者融资达到B轮;在没有获得融资的受访者中,大约1/3的人表示从未考虑过接受投资,他们最大的理由是担心投资人对公司的业务进行干涉。

Q16:成都今年的融资环境如何?

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成都的创业者认为今年融资更加困难的人数,还是略微超过了认为“融资环境更好了”的人。

创业环境篇

人才供给令人满意,创业补贴较易获得,创业活动请来得更凶猛点吧

Q17:成都人才供给能满足公司需求吗?

大多数受访者对成都的人才供给表示满意,仅有22%的人认为人才需求难以满足;17%的受访者认为招聘比较轻松;而O2O和移动软件开发是人才比较稀缺的领域;只有5家公司表示还需要到外地招聘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

Q18:你怎样选择办公地点?

45%的受访者选择租赁民居或商住两用房办公;16%的人入驻了成都当地的创业园区;另有12%的人在普通写字楼办公。相比而言,选择成都的民营孵化器办公的人占比最少,低于在家创业和在高校里创业的人数,仅占4%。

创业者选择办公地点的理由中,“便宜”仍然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交通条件、物理环境、办公设施等因素,最后才是对于周边环境的考虑。

Q19:税收是在成都创业的负担吗?

成都的税收相对宽松,60%的受访者表示税收完全不是问题,只有19%的人认为税收仍然是沉重的负担。还有6%的受访者因为拿到了政府补贴,因而能够轻松应对税务压力。

Q20:你申请过创业补贴吗?

成都近两年鼓励创业,推出了多项鼓励和优惠措施。51%的受访者申请过政府的各种创业补贴,其中1/3的人表示申请和获得补贴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仍有49%的受访者对此完全没有了解,几乎占到一半。

Q21:办理公司注册和其他创业所需手续上花的时间多吗?

在对创业公司的监管上,成都也是比较严格的。60%的受访者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办理经营牌照和许可证等,但在办理各种手续问题上,54%的受访者都能在3个月内办理完成,还是比较顺畅的。

Q22:当地的创业孵化器和创业活动对你有帮助吗?

虽然不少受访者入驻了当地孵化器和园区,但是仍有69%的人没有参与过任何孵化计划。有33%的受访者表示,当地的创业活动还比较少,他们从来没有参加过;还有16%的受访者参加过外地举办的创业活动;在本地经常参加活动的创业者,占总数的26%。

调查小结

北上广深的房租涨了又涨,沿海城市的竞争一波比一波激烈,高昂的消费水平、日益恶化的环境,都把创业者们搞得焦头烂额。而位居内陆的成都,以其远低于一线城市的创业成本、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逐渐浓厚的创业氛围,正在吸引着其他地区甚至一线城市的创业者迁移至此。“蓉漂”正在成为一种现象。

成都的高校资源不仅为创业公司提供了人才,也带动了成都学生创业的热潮,而女性创业者在成都创业圈中的地位也逐渐凸显。在手游的热潮逐渐消退之时,电商/O2O、移动应用开发,以及餐饮、线下培训等传统行业,正在获得成都创业者的大量关注。但是,成都的创业者在众多领域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稳定和成熟的创业生态。

创业调查报告范文5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1、概念: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立异、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

2、现状:从XX年起,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很多地方政府接踵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成为一个社会热门话题。跟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自主创业者也不断增加。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占到在校生的近5%,而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数目所占的比重则更大。大学生创业意向与社会环境、学校氛围息息相关,也与自身的创业意识密不可分。二、研究目标(核心题目)

此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的大学生创业意向及需求的调研及访谈,旨在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需求状况,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进而响应我国科学技术部《关于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相关文件要求,并由学校相关部分依此来制定支持我校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及轨制,以积极引导山大科技园威海分区所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工作。

三、研究方法

一次调查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的制定。为了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与全面性,调查职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我校12个学院和教授教养部XX级—2018级在校本科生和2018级、2018级研究生。

调研采取系统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我校十二个学院的人数比例分配问卷。在每个学院随机选取专业,在选定的专业中随机选择班级,并且使男女人数比例为1:1,保证了调研的科学性。

创业调查报告范文6

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由此可见,就业的形式不容乐观,因此,创业这一出路就出现在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的眼中。在调查中有57.22%的人表示,在毕业后有创业的打算。

主题:

创业其实是以新的生产力导入的方式开展一段事业。创业和以前的谋生不太一样,所以对大学生能力要求比较高。第一,要有一定的工作技能,也就是说你要能够协调一些人际关系,能够有一些基本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第二,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比如在对内有员工团结问题,对外涉及到和工商、税务以及各个社会组织打交道的能力。

《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显示,半数大学生认为自己具备创业技能,但是专家称还没有创业,别高估了自身的能力,学生除了有点子以外,还有哪一些扎实的基本功

有45.88%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学习如何自主创业非常有必要,但是,仅有极少的一部分人在平时积极地去了解创业的信息。对此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解释这个现象。我们认为现在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很空洞。

有关创业的具体资料对大学生来说事很难接触到的。所以大学生创业一般开始的时候都是比较生涩的。最重要的是对于项目或者是事业的定位以及战略方向的把控能力。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方向选错了,后面所有的努力可能就是南辕北辙。所以大概就这三个方面:一是工作的能力,包括基本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二是良好的人际沟通;三是关于战略方向的把控。这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不具备的话大学生开展创业实际上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就比较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