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技师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技师论文范文1
关键词:拱桥施工技术要点桥梁
引言
随着我国桥梁事业的快速发展,钢管拱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许多大跨度的桥梁设计采用了钢管拱技术。因其具有以下优点:形态优美,跨度大,施工简便,抗震、抗压、抗裂性能显著提高。钢管拱混凝土充分利用了钢管的套箍作用,采用了微应力混凝土,其抗压、抗裂性能显著提高。三向应力混凝土的主要特性是强度高,变形性好,在外荷载作用下,由于钢管约束其内部核心混凝土的横向变形,使在三向应力作用下的核心混凝土的强度比普通浇注的混凝土提高了2~3倍。普通混凝土受压的压缩应变≥0.002时,出现纵向裂缝而破坏。三向应力作用下的混凝土可看作弹塑性材料,当压缩应变达0.002时,不但仍有承载能力,而且表面不发生裂缝,它是一种很好的抗震材料。
一、工程概况
本桥设计桥宽28.5m,桥梁总长585.56m。主桥部分由五孔无风撑、双承载面下承式的钢管混凝土系杆拱组成(64m十64m+72m+64m+64m)。拱的矢跨比为1/5,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拱肋采用圆端形扁钢管结构。拱肋高度72m跨为0.9m,64m跨为0.8m,宽均为1.8m,钢管内填充C40微膨胀砼。拱肋钢管材质Q345D,厚度为16mm。
二、准备工作
2.1方案比选方案一:采用连续抛落无振捣浇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混凝土由拱顶连续抛落。但对距拱顶4m以下的混凝土仍需开天窗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且所浇注混凝土不易密实,施工难度较大。
方案二:压注顶升法。即在距离拱脚1.5~2m处的拱轴线处,两侧对称各开压注孔,利用混凝土输送泵的压力将混凝土从压注孔处焊接好的泵管连续不断地自下而上压人钢管拱内,并达到砼自密实的效果。这种施工工艺简便易行。但必须选用压力大、性能好的输送泵。施工时采用方案二,即压注顶升法施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总结出施工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2.2施工前的观测观测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拱轴线、控制点的标高是否正确。如果轴线有偏差可用预先设置好的风揽进行调整;如果因焊接、拼装等原因造成一侧的控制点高程偏大,而另一侧的高程偏小,则可在压注混凝土的过程中调整,具体操作见下文。
2.3机具泵送顶升施工需要有较大的泵送压力,混凝土输送泵的选择是混凝土顶升压注成功与否的关键。本工程选用了3辆三一牌HBT一50B型拖泵,其中1台备用。此泵出口泵压可达6.3MPa,对混凝土的适应性较强。为确保泵送压注顶升的连续进行,施工时根据混凝土拌和站的位置和泵送速度,每台泵车配备了3辆混凝土运输车,并有1辆备用。混凝土拌和站应做好搅拌机的检查、维修工作。
三、施工工艺
3.1二级压注,一次成型由于钢管为扁形,加劲肋布置较远,且矢高较大,根据混凝土所能产生的压力及扁钢管的抗变形能力计算(采用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分析计算),若混凝土从拱脚一直压到拱顶,则混凝土的压力将把扁钢管的直线部分压弯,所以采取“二级压注,一次成型”的方法,即除原有拱脚底预留焊接的泵管接头外,在拱高1/2处(拱高含拱顶排气管1.5m),两边对称,增设型号一致泵管接头,在紧靠拱顶吊杆位置两侧设两根&20cm,高1.5m的排气增压钢管
3.2施工中钢管拱的观测为了获得较完整的测量数据,混凝土压注过程要进行全程观测。混凝土压至每一个控制点,都对拱轴线及标高施测一次,并将测量结果绘制成随时间或工况变化曲线图,根据这一曲线,可以较直观地了解钢管拱在泵送混凝土各阶段变化情况。
3.3压注顶升施工程序灌注前认真检查泵管及输送泵的各个接头,接头之间应垫橡皮圈防止漏气、漏浆。开启止回闸阀K1、K2,用与混凝土相同品种及标号的水泥搅拌的砂浆泵车与泵管,以减小混凝土泵送时的摩阻力,砂浆必须在钢管拱外排出。对称进行灌注混凝土,同时有专人观察拱内混凝土的泵送情况,两台泵灌注的速度尽量保持一致,如有不对称现象应及时调整。最简单而实用的观察办法就是“锤击法”,即用铁锤敲击钢管拱,听到清脆的声音和沉闷的声音交界处就是混凝土已压注到的位置。这一观测能确保混凝土的对称同步浇注。如果发现两侧的压注速度不一致,应及时与泵车指挥人员联系,进行调整。小部分偏载造成的钢管拱弹性变形可以完全恢复,有效的保证了拱轴线符合设计要求。当混凝土灌注至超过K3、K4压注孔时,停止泵送,立即关闭K1、K2闸板阀,已最快的速度将泵管接至K3、K4压注孔,打开K3、K4闸板阀,开始第二级混凝土的压注。当混凝土从排气孔冒出时,控制灌注速度,改两台泵同步对称泵送为交替泵送,继续压注1~2m3混凝土,确保钢管拱内混凝土压注密实。然后关闭止回闸阀,避免混凝土倒流,清洗泵管、泵车。灌注完成后要做好钢管混凝土的保温工作。
四、技术要点
4.1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该混凝土要求早强、高流态、缓凝、自密性及可泵性非常好。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该钢管混凝土为微应力混凝土。混凝土内掺膨胀剂,满足补偿收缩要求,坍落度要求到达作业面18~20cm,初凝时间根据压注速度计算,要求控制在6h以上。设置微应力,可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及改变普通混凝土灌注造成的混凝土和钢管间有间隙的现象。在配合比设计中确定微膨胀率是关键因素。钢管内部混凝土质量对工程结构安全影响很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质量事故,造成泵送困难、内有空气、不饱满、混凝土和钢管间有收缩空隙等现象。因此,对此种混凝土的配合比要多做实验,控制好膨胀率。
4.2混凝土的压注要两侧对称同步进行对混凝土的压注过程中进行全程观测,结果显示:拱下半部混凝土灌注时第一至三段标高明显下降,第五段至拱顶段标高明显上升。相反,当拱顶部分泵送完混凝土后,拱顶标高明显下降,而第一段至第三节段标高自动得到回升混凝土的自重对钢管拱线形影响比较明显。所以压注必须对称同步进行。如果在浇注前因拼装、焊接等原因,造成一侧的控制点偏高而另一侧的偏低,则可以用非对称方式浇注进行调整,即先从偏高的一侧进行压注混凝土,同时密切观察拱的变形,当拱两侧的控制点标高基本恢复至设计标高时,两侧开始同步浇注,逐步调整两侧混凝土的压注量,最后同时压至拱顶。混凝土压至拱顶时,要继续压注,让混凝土从排气增压孔中排出1~2m3。排气孔不冒气泡时停止压注,关闭混凝土止回阀。
4.3二级压注,一次成型设计要求混凝土的压注必须连续进行,而本桥扁拱的结构抗变形能力又决定了混凝土必须分两级压注。所以我们采取了“二级压注,一次成型”的压注方案方案的关键在于二级混凝土之问的连续性。第二级混凝土必须在第一级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内尽早开始,要求工人在两级混凝土压注间拼接泵管的速度要快,必须安排熟练工人进行。:
4.4钢管混凝土的保温工作混凝土和钢管之间如果产生空隙,微膨胀混凝土的优势将失去,直接影响拱的承载力。钢管混凝土的保温工作不到位是空隙产生的原因。因此,采取将钢管拱用麻袋包起等措施,尽量减小内外温差。
电工技师论文范文2
首先,在应用机电设备之前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其中所涉及到的技术资料进行整理,比如在应用变压器时,应该对其设备规范以及相关为维护规程进行详细的了解,了解不充分禁止使用,以免造成安全事故;其次,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上的培训,每一种机电设备在应用过程中,都应该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上的培训,培训内容要全面,既要包括操作技能的培训,还应该包括安全方面的培训,在培训时,应该实地演练,以使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以变压器为例,在培训期间,相关责任人需要向操作人员讲解变压器工作原理,容易出现哪些事故,出现事故之后,应该如何维修等,为正式应用变压器等机电设备提供条件;再次,检查机电设备配电工具,所谓配电工具主要是指机电设备运行期间出现故障之后进行维修以及维护的工具设备,每天工作之前,操作人员都要进行检查,以备不时之需;最后,做好设备检查工作,开始进行操作之前,要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查,解除其安全隐患,检查完全没有任何的故障之后即可开始工作。
2施工安全机电设备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1做好设备的配备工作。因为机电设备的种类比较多,而每一种机电设备需要配备不同的设备,通常情况下,机电设备配备工作主要是依据企业规模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因此首先应该了解企业自身的发展经营情况,比如掌握了企业工艺技术,即可确定配备设备的比例,在配备相应的设备时应该考虑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所以在配备时,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设备,以免生产需要时无设备可用。笔者依然以变压器为例,在供电企业中,需要依据供电企业的供电规模以及供电技术来确定为变压器配备何种设备及其配备的数量等。
2.2生产任务要适宜。因为各个机电设备的种类以及型号不同,其性能也存在差异,因此要依据机电设备自身的性能要求来适当的分配生产任务,防止出现超负荷工作的情况,否则将会影响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比如变压器变电的能力不同,相关人员应该依据这种能力来变压器制定相关的生产任务。
2.3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过关。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与机电设备性能的发挥息息相关,如果操作人员技术水平非常高,对设备的操作技能能够得心应手,并且能够熟练掌握机电设备运行原理,则可以大大降低设备故障出现的机率。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不必担心其操作能力,但是如果企业更换了新设备,则还需对其进行操作培训,而如果是新的操作人员,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这时可以由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来新操作人员,并且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待到其技术水平完全过关即可上岗。有些企业使用的机电设备技术含量非常高,属于精密仪器,对于这种仪器,相关人员在操作期间,应该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来指导,与此同时采取定人定机的方法,进而保证降低设备性能。
2.4为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应该创建良好的工作生产环境,这样不仅可以使企业员工的健康得到保证,同时也可以减小工作环境对设备的精度和性能的影响。比如:一些设备在灰尘弥漫的工作环境进行生产工作,空气中的灰尘会使设备污浊,对设备的性能、精度会产生巨大影响;如果生产工作环境潮湿,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腐蚀,严重回事设备报废,无法进行生产。
2.5进行设备保护的宣传。加大员工培训力度,使得员工在设备操作时更加熟练规范,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对设备维护方法进行培训,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减少故障的出现率。对员工的思想作风以及日常习惯。
3施工安全机电设备的维护
机电设备的维护主要包括日常维护、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同时设备维护必须达到整齐、清洁、和安全这四个基本要求。日常维护主要指设备进行检查加油,对松动的位置进行紧固,擦拭、清扫设备,对设备的日常运行情况进行记录。一级保养指的是对制定部位进行拆卸,然后进行深度清洗、擦拭,对设备内的缝隙间隙进行调整,确保设备的精密度,紧固松动位置,更换损坏零件;对油路进行疏通,清洗过滤器,更换冷却液以及对冷却液箱体进行清洗,调整设备电路和相关装置。一级保养的频率为1~2月,并且有专业人员进行保养。二级保养的保养频率为一年一次,在一级保养的基础上,对设备的零件进行大的调试更换,电气系统维修,最主要是设备的生产精度进行检验和调整,确保产品的合格。维护人员以维修人员为主,操作人员为辅。
4施工安全数控机电设备故障的类型
分别是一个生产任务不能完成从而导致人或物产生巨大损失;另一个是虽然不会影响任务完成,但会影响非计划的维修。根据设备故障频率可分为早期故障、偶然故障和耗损故障。早期故障指设备在初始运行阶段由于设备磨合期造成产品损坏或是不合格,早期故障的故障出现率比较高。偶然故障指设备在投入运行并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后,由于操作失误或其他偶然原因造成设备故障的出现,偶然故障的故障出现率较低。损耗故障指的是因为设备运行时间过长因为零件损坏造成设备故障,损耗故障可以进行提前设备维护消除故障。
5结束语
电工技师论文范文3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1探究并剖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这是因为基础工程承担着重要的荷载作用,再加上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结构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等,这些都会对建设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工程在建设中,一旦出现技术不达标或者是不按照相关建设要求进行,极易导致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缺陷和不安全事故等。这种情况下,必须要通过加强基础施工技术来确保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重视施工技术和工艺,才能避免该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故,确保建设质量。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为经济和储备能源资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能源分布不均匀、地区性能源缺陷等局限性,所以确保该项工程施工技术并做好施工建设的质量控制十分关键。就基础施工技术而言,通过提升自身施工质量来保证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资料,总结并归纳出几点有关基础施工技术,具体表现在:①锚固技术。锚固技术作为基础施工建设的常用技术之一,该技术的作用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整体性能。由于我国大部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复杂的地理环境下,如山区等,锚固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材料等,保证施工工程稳定性、可靠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此外,这种技术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周围自然环境对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②水泥土加固技术。该技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在应用过程,通过控制拌合来保证施工质量。但要注意在拌合过程中要确保水和水泥的强度,只有重视这两大因素,才能帮助施工单位来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工程界将水泥土加固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其目的是:保证整个工程的地基承载能力,提高其稳定性。所以施工技术人员要控制好水泥灌浆的深度(50cm左右)、土壤质量等因素,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建设标准,避免出现质量缺陷及其他不良影响。③预应力管桩技术。该技术主要采用锤击灌入或者是静力压入等方法,将桩送入地基持力层的一种常用地基处理方式,将其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中,能够帮助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检验。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时,则需要及时制定解决策略,确保预应力管桩技术的整体质量符合建设标准。除此之外,基础施工还包含软土处理技术,该技术应用时,一般采用重锤夯实法、排水固结法、挖出置换法等方法,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最终确保基础工程的整体性能满足其承载力的要求。
2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对策
针对上述基础施工技术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情况,为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施工技术,保证基础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建设质量,发挥该项技术的稳定性、牢固性等作用,笔者阐述了上述锚固技术、预应力管桩技术、水泥土技术等,并结合实践经验,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几点有关控制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技术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更好的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2.1完善机制,加强施工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以此来加强基础施工的管理。另外,在施工建设中,还需要结合施工现状,及相关数据,及时排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
2.2创新技术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诸多技术保障。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建设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要以先进的技术进行定期检修,并且要不断改进设备的使用性能,这就提出了创新技术的理念。所以施工建设单位要定期对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同时要求他们要熟练掌握各个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新材料的使用情况,从而进一步提升基础施工的建设效率。
2.3提倡使用GPS定位系统
GPS定位系统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中,能够大大提高该项目的建设效率和质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投资。GPS定位系统主要利用卫星的连接,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进行信息搜集,并与地面定位技术进行对比,以此来为施工提供技术保障,精确相关测量等。总之,将GPS定位系统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中,对于促进整个工程项目的技术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3结语
综上,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该项工程的使用情况及使用年限,同样也是关系着人们生产生活,所以,要通过加强基础施工技术来保障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文中在研究基础施工技术过程中,分别从:锚固技术、水泥土加固技术、软土地基基础及预应力管桩技术方面进行探究并剖析,促使其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证整个工程顺利进行。尽管如此,但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质量缺陷、技术不到位等问题,诸多因素限制了施工进度,所以,在后期施工应用中,需要技术人员注意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不断总结施工经验,从实践工作情况出发,更好的把握基础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步伐。
作者:李莎 单位:广东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海学,吴昌新,周凤扬,等.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技术在江苏省沿海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治淮,2013(10):104-106.
电工技师论文范文4
1.1建立完整的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工作制度
建立完整的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工作制度是强化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提高员工的服从精神,服从是后期任务执行和落实的前提保障。电力企业为强化电力检修和施工技术还应该建立健全的检修与施工规章制度,职工在服从企业发展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坚决服从和认真执行企业安排的各项任务,为电力企业检修与施工提供制度保障。
1.2提高企业的电力检修与电力施工工作的执行力度
强化电力企业电力检修与施工必须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从各项目建设和发展目标着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电力企业电力检修与施工工作的执行力度。电力企业应该从全体职工的思想认识着手,通过宣传或者教育大会的形式不断强化职工对电力检修和施工技术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从根本上提高职工为企业发展建设服务的意识。企业职工在正确认识企业发展实际发展状况,了解电力检修与施工重要性后,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主动投入到电力检修与施工技术普及工作中,并为企业的发展建设提供动力依据。
1.3提高人员的安全处理技能提高人员的安全处理
技能是强化电力检修与施工技术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电力企业由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将严重威胁检修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电力企业的财产安全。因此,企业应该加大电力企业安全检修和施工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引导全体职工明确电力企业安全检修和施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外,企业还应该通过安全知识培训等方法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处理技能,在实际培训工作中职工不仅能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还能明确各项操作工艺的实质要求,职工自身的安全处理技能才能不断强化。另外,职工安全处理机能提升后,在实际检修和施工过程中还能有效保证各个工序的安全施工,使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有效地运转,减少因长期高负荷工作产生的安全问题。
1.4适当加大电力企业的投入,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为保障电力企业检修与施工的顺利进行,电力企业必须结合实际发展状况,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在提高设备质量的前提下,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电力企业机械设备种类非常多,各种机械设备是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因此,企业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的同时,强化电力企业对各项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管理工作。另外,加大企业资金投入还能使企业获得更加先进的机械设备,在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同时,为电力企业朝着智能化、多元化以及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最后,在组建电力施工建设时,电力企业还应该注重地下电缆的配电安全监察,针对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及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为电力企业电力检修和施工技术普及工作提供动力保障。
2结束语
电工技师论文范文5
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主要针对国内市场三相用电的工业用户。随着电力行业改革深入,工业三相用电对多功能电能表的需求大量增加。目前国内多功能表种类少、价格较高、功能不完善,往往仅是针对某些地区的特定要求开发,缺乏通用性,某些产品未能完全达到国标的要求。本文介绍的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市场需求而设计的。
这是一款智能型高科技电能计量产品,该表可以同时计量正/反向有功电能、正/反向无功电能、四象限无功电能,还具有多费率控制,负荷曲线记录,各相失压、过压、频率超限记录,数据LCD显示等多种功能。主站可以通过RS-485总线或手持红外抄表器对该电表进行查表、设表、抄表等操作。
软件代码全部采用C/C++语言编写,编码效率高,可维护性好,便于实现模块化设计,可根据用户的需求方便地对功能模块进行裁剪。而且代码经过优化,其生成的目标代码大小和执行效率已与汇编代码相差无几。该产品的技术指标全面符合GB/T17215-1998《1级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DL/T614-1997《多功能电能表》和DL/T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的要求。
多功能电能表的总体结构和硬件设计
多功能表总体结构
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硬件的核心MCU主控制器,它负责按键输入扫描、工作状态检测,计量数据的读入、计算和存储、电表参数的现场配置以及与外界的通信控制等。其主要功能单元包括MCU主控制器单元、电量计量模块、红外和RS—485通信模块、校表模块、EEPROM存储阵列等;其他辅助模块主要有:时钟日历电路、工作异常报警电路、按键输入电路、复位和看门狗电路、开关电源模块和后备电池电路、大屏幕液晶显示模块和LED显示模块。多功能表总体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高性能主控制器单元
主控制器采用NEC公司8位单片机中的高档产品uPD78P0338。该款单片机为120脚QFP封装,单片集成有60KBFlash、一个异步通信串行口、40x4段LCD驱动器、高达10MHz的总线时钟和10路10位精度的ADC,并可通过简单的接口进行在系统编程,极大地方便在线调试和软件升级。并且支持高级语言,较好地满足了多功能表任务繁多、数据量庞大、算法较复杂的功能要求。
串口复用通信单元
通信电路模块主要包括TSOPl838红外接收头、红外发射二极管、载波电路、MAX487专用485收发电路、驱动/开关二极管和其他元件。
本电能表为便于用户抄表,设计有红外本地抄表和RS-485集中抄表两种串行抄表方式,因为uPD78F0338仅有一个串口,故通信电路设计时采用串口复用技术。由9012、9014和若干电阻等器件组成互补开关,由MCU的一个I/O口来控制红外和RS-485通信方式的切换,如图2所示。
高精度电量计量模块
计量模块由高精度专用电能计量芯片SA9904,电流互感器和其他电路元件组成。SA9904是Sames公司生产的一款三相双向功率/电能计量芯片,可以计量有功/无功功率、电压、频率、相序异常等,可以单独计量每一相的用电信息,符合IEC521/1036标准,可达到1级交流电能表的精度要求,各数据寄存器具有24位精度,可通过三线SPI接口与CPU交换数据。从而可以较好地适应多功能表需要计量多种电量数据的要求。SA9904引脚及其电路图如图3所示。
其中,CLK、DO、DI构成与MCU控制器的接口,用于传输控制命令和测得的电量数据,IIps、IIPt、IIPr用来对电流取样,IVPl、IVP2、IVP3用来对电压取样。
时钟日历模块
时钟电路采用EPSON生产的RTC-4553实时时钟芯片。内部集成了32.768kHz的石英晶体振荡器,简化电路,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由设置以得到较高的频率;同时集成有时钟和日历计数器,可选择24或12小时显示模式,时钟可通过软件方式进行间隔30秒的调整,并提供0.1Hz或1024Hz的定时脉冲输出,以便于在电能表的外部对时钟精度进行定期检查。RTC-4553引脚及其电路图如图4所示。
其中,SCK、Sin、Sout与主处理器接口,用于发送控制指令或者传输日期时间数据,本系统日历时钟模块采用电池作后备电源,以确保在停电状态下,日期时间的准确无误。
多功能电能表的软件设计
数据结构设计
多功能电能表涉及的数据类型种类繁多。按字节分包括单字节、双字节、三字节、四字节和六字节等,按表征的意义分有时间、时刻、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有功电能、无功电能、次数、功率因数、门限、状态字、系数、表号等。复杂的数据类型对数据结构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实现方案通过采用多种数据寻址方式和多种类型存储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数据结构设计要点
系统的数据存放方式有:内部ROM、RAM和外挂EEPROM。
内部ROM用来存放大量的常数表格,RAM用于存放临时变量和堆栈,本方案需要2.5KB左右的RAM,串行EEPROM则存储各种用户电量数据和设表参数,通过12C总线与CPU交换数据,电能表按设计需求的最大要求大约需要250KB的EEPROM,本方案采用8片256位EEPROM通过级联来实现。
数据寻址方式
EEPROM数据访问采用两种方式;直接地址访问,通过数据的EEPROM地址直接读写数据;数据ID寻址,通过数据的编码读写数据。
通信口复用功能设计
红外通信和RS-485共用一个串行口(RxD/TxD)通信,由于串行口通信开始都有一低电平位(0),因此将红外接收端(与485接收端用一三极管隔开)引到一中断引脚INTP1,通过其引发的中断可判断串行口数据是否来自红外。发送时按时应方式发送,使其不互相干扰。由于红外通信和遥控接收用同一接收管,因此在判断红外来源的中断中启动定时器INTTM4检测红外接收端,如果检测到脉冲宽度为9ms或0.56ms,则判断为红外遥控,并根据定时检测遥控编码;否则判断为红外产生的串行口接收中断,并将定时检测关闭。
红外38.4kHz调制信号由CPU内部分频输出(P05/PCL)。f=fx/27=4.9152/128=38.4kHz。
因红外发送字节之间可选有15~20ms的延时,而485通信则不需要延时。数据发送在发送中断中进行,红外通信在发送操作后立即关闭发送中断允许,待延时时间到后再允许发送中断。
多功能表程序流程图
电工技师论文范文6
在很多的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由于配电网在电力工程中的技术应用出现了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电力工程中的技术应用的难点分析,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外力的破坏技术难点问题;极端天气的闪络放电的技术难点问题;过电压的技术难点问题。希望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电力工程中的技术难点分析,给未来的电力工程技术的规划一个良好的建议。
1.1电力工程在配电网中的技术难点问题:外力的破坏技术难点问题
电力工程中的外力破坏问题是电力工程施工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技术问题,这样就会使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出现外力破坏的情况,影响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这种外力破坏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1)电力系统的架空高压线路带来的外力破坏技术问题。这种技术问题是由于我国现在的国情及地形决定了我国的高压线路的架设方式必须为架空高压线路所致。(2)电力系统中的架空高压线中引线的施工带来的外力破坏技术问题。这种技术问题是由于我国很多的架空高压线路的施工要在其引线的部分施工,由于引线的施工的外界干扰很大,没有办法进行很有效准确的施工,造成了电力工程中外力的破坏。(3)电力系统中的建设盲目规划带来的外力破坏技术问题。这种技术问题是由于我国的不同地区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发展区别,在没有科学及合理的电力工程施工规划的前提下,很多城市就会进行电力工程施工,这种盲目的规划带来的电力工程中外力的破坏也需要我们给予重视。
1.2电力工程在配电网中的技术难点问题:极端天气的闪络放电的技术难点问题
极端天气的闪络放电的技术难点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现在的电力设备都是常年运行且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的设备,尤其是一些绝缘材质的电力设备,更是长久的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及清洁处理,这样就会导致绝缘材质设备中存在大量的污垢,当大量的污垢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就会对绝缘材质的设备的性质产生影响,使绝缘设备更容易遭到闪络放电的影响,会使用电居民的用电安全得到威胁,严重的更会导致电力运行事故。
1.3电力工程在配电网中的技术难点问题:过电压的技术难点问题
过电压的技术难题的出现,主要是在电力工程建设的初期,电力设备配置的不是很完备,很多设备由于施工的成本没有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再加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施工爬距没有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进行,从而导致了在后续的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过电压的技术问题,若果不及时的进行专项整顿,就会在极恶劣的气候条件中,使电力系统出现问题,由于这种气候对于电力系统的维护抢修极为不利,也就导致了过电压的危害性较大,在电力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在技术层面上进行处理。
2简单讨论电力工程在配电网中存在的技术难点措施
我国的电力工程在发展中对于技术应用的依赖度与日俱增,因此,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我们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并且分析原因,对日后的此类问题进行有效的防控。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电力工程在配电网中存在的技术难点措施的应用,这四个方面分别是:(1)电力工程中通过技术层面来完备配电网的相关结构;(2)电力工程中通过技术层面来完备配电网的相关防污设施;(3)电力工程中通过技术层面来恰当的使用电力联络开关;(4)电力工程中强化配电网的工程管理的相关工作等。下面来具体分析。
2.1在电力工程中通过技术层面来完备配电网的相关结构
在我国国家电网的优化方案中,通过技术层面来完备配电网的相关结构是一项很重要的优化方案,这其中就包括了对现有的电压等级进行简化;在配变容载比的选择方面要更恰当。2.2在电力工程中通过技术层面来完备配电网的相关防污设施我们要定期并且彻底的对现有的电力系统的运行设备进行清理,来解决配电网的相关防污。增添相关的防潮及防雷设备,有效的对电力系统中的运行设备进行保护。
2.3在电力工程中通过技术层面来恰当的使用电力联络开关
在电力系统中的突然断电现象的现有解决方案中,在技术角度来分析,最优化的就是恰当的使用电力联络开关,这种开关的应用会在断电时对居民的损失带来积极的影响,现在市面上较为常见的电力联络开关为SF6系列的联络开关。
2.4在电力工程中强化配电网的工程管理的相关工作
关于电力工程中强化配电网的工程管理的相关工作,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我们要对电网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并且借此机会重新整合管理资源结构;第二、培养相关电力工人的现场的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第三、充分的借助网络及专业软件的力量,来大幅度提升电力施工的技术管理效率,逐步的实现智能化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
3简单分析电力工程中的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关于电力工程中的施工安全防护措施,文章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施工中的防雷击安全措施;第二、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强化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施工中的防雷击安全措施
在这一安全防护措施中,主要涉及到的有配置避雷设备,绝缘设备及接地设备。
3.2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强化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我们在这一环节中,全面的对施工的各种工序进行安全防护检查,尤其是对安全隐患较大的电力施工更是要在管理的角度处理得当,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