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利与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发展的利与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科技发展的利与弊范文1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创新,科技发展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利益,但是,我认为科技发展是弊大于利。

当然,科技发展也有当然,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利是有目共睹的。在古代,在没有科技的封建社会,在距今几十万年的远古时代,人们甚至过着茹毛饮血、以树为巢的生活。那时,没有电脑、电视,没有高速交通工具,缺少现在看来必不可少的电子用品。如果没有科技的发展,古代人便会逐渐退化,人类也就不会进化成今天这唯一的高等动物。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给我们的哦生活时时处处带来方便:出门可以坐车、坐船,甚至乘飞机,不必像古代人那样徒步行走,为赶到另一个地方有的需要几年的时光;夜晚有了灯光,不再需要过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想了解各地新闻,可以打开电视、登陆因特网,而在没有科技的古代,一个地区发生的事情有可能在几年后才能被另一个地区的人知道……

不过,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科技发展有利,也会带来弊端。就拿现在全球变暖这一世界性问题来说吧:汽车是越来越普及了,而成千上万汽车的燃料燃烧后排除的有害气体(汽车尾气),这些有害气体会破坏地球的臭氧层,直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融化,十余种动物灭绝。以后,上涨的海水还会威胁上海等多个沿海城市,使他们被海水淹没!科技发展的弊端还有很多,有些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有的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科学技术的发展,利很大,弊也不少

其实,总的来说,对于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是没有绝对的结论的,只能说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希望我们在注重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问

科技发展的利与弊范文2

一说起上网,大概有许多人都知道这个名词,网络的出现是社会时代的进步,科技发展的标志。上网已成为一个21世纪流行趋势。在中国的13亿人里,网民就已经达到了1.1亿人。随着上网的人数与日俱增。中学生上网的也越来越多,上网的利与弊也渐渐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中学生到底该不该上网呢?

就本人观点而言中学生应该上网,但应适可而止。说到上网,上网不仅可以聊天、交友、查资料、玩游戏......,还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可以开阔视野,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可以毫无顾忌地与网友聊天,倾吐心事,减轻课业负担,缓解压力;可以在各个BBS里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觉得很有成就感;还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现在自己动手做主页已成为时尚,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很棒。

无论何事好处与坏处只有一线之隔,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上网亦是如此。跨越了“利”的界线便是“弊”。

当今许多家长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经常上网,1.是因为怕自己的孩子近视。2.怕自己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3.怕上当受骗。的确,长时间的上网会引起视疲劳,而且,近视的度数还会逐渐增加;而玩网络游戏,轻的会导致近视,重的还会导致学业的荒废;而在网络世界里,可信度不是100%的,我们不能完全相信网络,在我们的身边,网络受骗的受害者也比比皆是。

虽然上网的坏处不少,但还是利大于弊,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上网,争取让它的弊端不在我们身边出现,让它成为我们学习、工作上获取更多有益信息的高科技工具。

科技发展的利与弊范文3

现将各方观点纪要整理如下:

电信运营商代表: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手机。手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其强大的功能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可以预言:谁如果抛弃手机,谁就将被时代抛弃。中学生决不能在科技发展的大潮面前止步。

班主任:中学生是学习者,他们目前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迎战高考。君不见,如今用人单位的招聘门槛越来越高,学历甚至要查三代;本科不出自“211”、“985”,纵是博士也枉然。这就要求中学生必须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赚分数”的伟大事业中去。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学生带手机,严重分散学生精力,我认为绝对不可以。如有要事需要与家长联络,用学校的固定电话,或者借我们老师的手机,完全可以解决。最好全校一盘棋,免得班主任与学生产生对立情绪。

学生:我们带手机不仅仅用于联络。我们需要手机来娱乐与放松。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果我们每天都是全神贯注刷题目,不得喘一口气,那我们很可能会崩溃。听首歌,玩几分钟小游戏,与朋友在QQ上发几句牢骚,让我们把内心的负面情绪发泄完了,难道不是更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吗?再说,法不禁止即可行,难道学校有权剥夺我们使用手机的权利吗?

家长:孩子要买手机,往往对家长软磨硬缠,一哭二闹三不上学,甚至依仗独生子女的“皇帝”地位,千方百计向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邀宠,或是用零花钱、压岁钱偷偷置办。家长站在老师的反对与孩子的讨要中间,确实很为难。我们的意见是:买不买手机,家长肯定拗不过孩子;但学校完全可以禁止他们将手机带到学校来。

教育专家:赢取高考需要好好学习,但赢取高考显然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手机可以让孩子开阔视野,为什么不让学生用?当然,要避免过度使用手机,或者对手机形成心理依赖。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教育和引导,学校责无旁贷。

科技发展的利与弊范文4

【关键词】 口语交际;教学探析;小学高年级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更是小学生习作的前期必要储备。口语交际的教学已然是我们小学语文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新课标明确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依据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依托课堂这一主阵地,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口头语言训练,扎扎实实一步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然而,多年的口语交际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口语教学中如果只是简单、机械地要求学生说、“命令”学生讲,是不可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那么,在现实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怎样切实做好口语交际的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

一、关注学生意识,借助推普开展活动,培养口语交际欲望

众所周知,意识是观念的先导。另外,口语交际作为交流的双方运用普通话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双方思想等交际任务的一种语言活动,自然成为推普的一个重要目标。可以说,推普工作的进展情况直接影响着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因此,在引导学生开展普通话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努力培养口语交际的意识,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要关注的问题。

为此,我一方面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我们学校争创“推普文明学校”实际活动,把推普工作认真做到班里,创设一种“说普通话为荣,写规范字为荣,人人都讲普通话的环境”。鼓励学生不论上课发言,还是课后与老师,同学交谈,课下与同学活动时一律使用普通话,这样学生在大氛围的影响下渐渐养成了爱讲普通话的好习惯。

另一方面,我有意识地结合推普需要,设计推普任务,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如引导他们分阶段,积极收集有关于名人的读书小故事,名人名言,美德小故事等并定期在班级与同学交流汇报,定期评选出口语交际小明星,并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这就为学生提供一个语言实践的机会,便于随时随地进行训练。一般说来,小学生是爱听爱说的,在他们和同伴玩耍时,或与熟悉的成人交谈时,往往能无拘无束地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久而久之,说的欲望就被激发出来了。

二、关注学生兴趣,创设轻松新奇情境,激发口语交际需求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天性好奇,当他们接触新鲜新奇的事物时,往往会产生较强的探究欲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教师要是能根据孩子的天性来精心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积极参与,乐于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为此,我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把学生带入某种假设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让学生由景生情,从而产生激发交际的欲望。

例如在学了《新型玻璃》课文后,我就此上了一节“假如我是发明家,我要……”的口语交际课,要求学生想法要奇妙,你的发明要有益于人类。学生们个个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过了几分钟各种奇思妙想涌现出来了,大家小手如林,跃跃欲试。于是我选出三名学生当小记者到同学中采访:“你想发明什么玻璃?为什么要发明它?”让学生畅所欲言。如有的同学说:如果家里鲜花盛开,芬芳扑鼻,绿色满屋,那将会让人十分惬意,我想发明一种花草鱼虫玻璃。还有的同学说:我要发明“太阳能玻璃”。这种玻璃白天可以吸收强烈太阳光。在它的左下部分别有红、黄、绿,三个按纽,按一下红色按纽,它就会吸收太阳光;按一下黄色按纽,它就会变亮起来,照亮整个屋子;按一下绿色按纽,它就会发给电视、电脑等电器……还有的同学说:我想发明一种“梦幻玻璃”,如果你心情十分愉快时,只要露出你的笑脸它就会播放美妙的音乐让你自动地翩翩起舞,让你把快乐播撒开来等等。这一个个学生畅想的“发明”让所有的同学也都浮想联翩,如入仙境一般,当然又是哗然一片。从而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活动中无拘无束地交流,实实在在地得到了语言的训练,又培养了他们的丰富的想象力。

三、关注学生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强化口语交际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口语交际训练,在教材中专门编排一些训练课。我们知道要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仅靠这些编排的内容远远是不够。高年级教材中有大量内容丰富、文情并茂的课文,挖掘学生自身的言语素养和经验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努力开发的丰富资源。于是,我在平时的阅读和习作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并把它渗透到平时的口语交际训练课中,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詹天佑这位了不起的铁路专家的杰出才干,我让学生动手画出詹天佑他在艰苦的环境下带领工人们开凿居庸关隧道,八达岭隧道以及设计“人”字形线路的示意图,各小组轮流进行,然后推选代表上讲台演示,按演示过程将两个隧道的开凿方法以及火车爬上陡坡的方法有顺序地讲述。通过演示活动,增强学生口头表达的流畅性,条理性,而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这位“中国铁路之父”的可敬之处。

再如在教学口语交际《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中,我把学生分成正反方,围绕“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展开辩论,理由充分的一方胜。学生首先联系实际积极讨论,接着,双方展开唇枪舌战,各执一词。有的说科技发展利大,因为它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实现“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有的说弊大,因为科技发展很多网络陷阱让不少青少年埋葬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这充分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又加强了表达的灵活性使他们说话清楚流利,善于交流辩论,进一步提升了口语交际能力。

四、关注学生情感,落实及时反馈措施,完善口语交际能力

传统的语文口语交际训练走向异化,教条的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因此,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中,要尽力改变这种现象,应该努力融入情感。“任何形式的语言训练都要涉及到具体的思想感情内容。我们不能只盯住语言的形式进行训练而忽略了思想感情内容。”另外,运用现代化教学是我们现在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尽量采用录音、录像的语文教学记录手段作为记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与情感的及时反馈措施。将学生说话或对语的过程记录下来,然后现场播放,说者、表演者表达的优劣就活生生地展现于大家面前。从而让说者,表演者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跳出自我,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进行自我剖析,自我评价,并在老师和其他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时,我让学生根据学过的课文《将相和》中的负荆请罪这一环节中的廉颇的心理,情感的变化把整个请罪的过程,将相和好的经过用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并进行录像。要求表演时能反映课文的基本内容,能演出一些情节,表现人物的一些语言、动作、神情即可,要把这些叙述的语言变成人物之间的对话,同时还要给这些对话标注上恰当的表情和动作,在表演中进一步感受课文情节的生动,人物形象的鲜明,从而进一步感受中国名著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而且在表演中我重在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去说、去做,最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表演完毕后我把录制下来的录像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同学的面前,其他学生通过讨论,指出不足之处,并加以纠正,这样可纠正说话的语音、语调,动作,情感等。学生在活生生的影像面前喜形于色,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更能激发寻找自身的不足,及时改正,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扎扎实实地稳步提升,并在合作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落实以上四个方面的口语交际的教学措施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成效显著。不过,必须注意的是,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口语交际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扭转重读写、轻听说的不良倾向。确实让每一位学生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能把现实生活中的所思所想用口表达出来,学会用口向别人正确传递信息,切实稳步扎实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庆.走一条求真务实的语文课改之路.《基础教育课程》. [J].2006年第10期.

科技发展的利与弊范文5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年年都有变化,但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对考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始终像一根红线贯串其间。我们把这种充满思辨色彩(又称辩证思维)的作文称为思辨型作文。这种作文要求考生用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事物具有两面性等观点来分析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避免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绝对地看问题,要求文章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有深度。

考生要想让作文具有思辨色彩,就应用辩证的思维来审题、立意、写作。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是辩证思维的三柄利器。考生可以运用这三柄利器来开拓作文思路,避免局限性和片面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样运用这三柄利器。

一、树立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具体来说,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析问题时,应处处运用联系的观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2.要弄清楚事物之间有哪些联系,并就主要的联系进行重点论述,从而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面面俱到。考生在认识事物时,应当首先弄清事物之间有哪些联系,既要考虑事物的内部联系、外部联系,又要考虑事物内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纵横联系。比如,在谈及“成才”这一话题时,考生就要考虑影响成才的各种因素。总的来说,有主观和客观两大因素,而主观因素包括勤奋努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客观因素则包括环境(顺境、逆境)、机遇、社会制度等因素。我们不难看出,主观上的努力才是成才的决定性因素。经过这样一分析,考生也就有话可说,并且说理也不至于片面。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多种多样的。如事物的因果联系,部分与整体的联系,必然与偶然的联系等。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事物之间的这几种联系:

(1)因果联系。因果联系是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因此,对于某些事,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分析它产生的原因,弄清前因后果。通过分析,揭示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从而把议论引向深入。

(2)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局部与整体是相互联系的;局部离不开整体,整体也离不开局部。有一则寓言很好地揭示了局部与整体、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一只鸟即将飞来,人张开鸟网等着它。捕得了鸟的,只是鸟网上的一个网眼。于是有人便制作了只有一个网眼的鸟网,结果再也捕不到鸟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系统和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在系统中,要素受控于系统,同时对系统也有反作用。

(3)必然与偶然的联系。恩格斯说:“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藏在里面的形式。”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考生不能把偶然的、表面的联系说成是事物之间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有这样一个故事:门捷列夫把一个个化学元素及其性质写在一张纸牌上,在摆弄这些纸牌时偶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有人感到非常惊奇,问他怎样想到元素周期律的。门捷列夫听了,大声笑起来,回答说:“这个问题我大约思考了20年,而您却认为坐着不动,5个戈比一行,5个戈比一行地写着突然就成了!事情并不是这样!”如果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可以归结到机遇这一偶然性因素,那么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常见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则只能说明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人,而不能说是必然与偶然的联系。考生在作文中常常犯“强取类比”的错误。强取类比,是指用来类比的两种事物之间缺乏必然的、内在的联系,只有偶然的、表面的联系。

二、坚持世界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新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事物、新观念不断产生。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如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们惊喜,也让我们困扰。回眸20世纪,我们是忧,还是喜?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而不是用静止的眼光。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留下的成就有目共睹,留下的问题也确实客观存在。这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伴随着成长会有种种的困惑,但没有人会拒绝长大,没有人会说长大成人不好,因为成长的过程就是排除困惑的过程。发展中留下了不和谐音符,那不过是人类成长的烦恼。1900年1月1日零点,有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睁开双眼开始观望全新的世纪。在29岁那年,他看到青霉素问世了,从此感染病菌不再“笑傲江湖”。70岁那年,他看到“阿波罗”号飞船腾空而起,从此人类可上九天揽月。93岁那年,他看到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从此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好,时钟在此刻停止,这个孩子转眼已经100岁了。不过我们不必担心他即将老去,即将走向衰亡,因为他的名字是生生不息的人类。

这位同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20世纪所存在的问题,简单扼要地回顾了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的成就,说明问题只不过是发展中留下的不和谐音符。

2.要用发展的眼光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展望事物的发展前景。我们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因此我们只有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超越,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样,会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事物的考生,往往能写出思想深刻、文笔犀利,具有极强思辨性的文章来。

科技发展的利与弊范文6

关键词:汽车外形;发展历程;创新;自主品牌

汽车外形设计面对广大的汽车销售市场,是商家们应对顾客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同时也代表着每一个汽车品牌独有的特色。现如今,世界各国汽车品牌公司不断推出新的汽车产品,它们之间的较量取决于汽车外形设计的较量。也是创新水平的较量。但是,如果说汽车外形设计是为世界品牌竞争而服务的。那我想这是过于片面的。我们不防将眼前的视野扩大些,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产品的更新换代已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时代趋势。汽车行业亦是如此。人们的思想在前进,创新的水平也在不断进步。也就是说,汽车外形设计就如同一件艺术品一样追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着,发展着。它源于时代的进步,更取决于人类的创新。

与美国、日本、德国这样的汽车强国相比,中国在汽车设计这一行业的发展是不容乐观的。对于科技发展水平,我们不相差于其他国家。我们缺少的是将科技与创新力结合的能力。

1 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

⑴汽车的初步开发。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世界上第一辆三轮车,并于1886年1月29日申请并获得了发明专利。同时,德国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也成功研制成一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四轮汽车。所以,1886年1月29日被称为汽车诞生日。

⑵福特汽车的发展。1908年福特制成的第一辆T型汽车走入普通百姓之家。美国自此成为“车轮上的国度”。但当时车身的色调主要以单一黑色为主。由此可见当时汽车外形设计发展的不足之处。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汽车的造型类似于马车的形状,所以称之为无马的“马车”。其后汽车外形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代表着福特汽车的发展与创新。

⑶厄尔时代。说起汽车外形的发展,伟大设计师哈利・厄尔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1927年由他设计的凯迪拉克以其圆润的线条,锥形的尾部,修长低矮的轮廓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代表着厄尔时代的开始。1938年.世界上第一款概念车别克闪亮登场。别克车第一次引入了黏土模型技术,使其汽车车身线条更加灵活。其技术也一直被沿用到现代。可见,是哈利・厄尔将汽车行业带入了色彩斑斓的艺术设计时代。

汽车的演变由最初的简单三轮车到造型美观炫丽的跑车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史。从以上三个阶段我们不难看出汽车车型设计的巨大变化。我们无法一一详尽历史,却见证了当今汽车设计的辉煌。汽车造型的演变向我们证明着时代的进步与潮流的发展。

2 汽车造型设计的技巧

⑴对于汽车车身设计,良好匀称的线条比例是尤为重要的。从视觉美感上能带给人以舒适感。同时,灵活跳跃的线条设计则为汽车外形带来动感、灵活的视觉冲击。

⑵引进先进的设计技术,实现汽车实用性与空气动力性的有机结合。

⑶对于汽车色彩选择方面,应着重于汽车使用功能、使用对象及安全性和流行趋势等多方面考虑。

⑷在汽车室内设计上,对于座椅材料的选择,在视觉与触感上,舒适与美观是重要的。

⑸安全性是汽车设计最为重要的环节,提供良好的安全装置是必要的。如:车内安全气囊的设置、安全防盗系统的安装、车窗材料的选择等。

3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之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利与弊。中国汽车的发展亦是如此。在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中国汽车也在国际汽车行业的道路上前行着。但若谈论中国汽车之路的发展,中国汽车行业在未来发展中还是存在着某些问题的。

⑴能源危机。能源大量的消耗,为中国的能源产业带来了危机。汽车燃料都需要汽油、柴油等大量能源,因此汽车行业中能源是不可缺少的。当务之急,开发新能源汽车,替代不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⑵核心技术的缺失。中外合资在中国汽车行业中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中国在汽车外形设计、发动机、汽车电子等核心技术发展方面与他国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正是由于合资这一方式,使跨国公司凭借他们的核心技术优势对我国的市场进行控制。使我国在合资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要想在世界汽车行业中占据优势,就要确立研发独立性,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