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室内设计发展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室内设计发展论文范文1
关键词:室内装修
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方形居住空间近门的火炕安排有进风的浅槽,圆形居住空间入口处两侧,也设置起引导气流作用的短墙。
早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也就是说,即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商朝的宫室,从出土遗址显示,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及至秦时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棂、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也提示了室内空间的围合、组织和利用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同时,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有”与“无”,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对待的。
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古以来建筑装饰纹样的运用,也正说明人们对生活环境、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
在历代的文献《考工记》、《梓人传》、《营造法式》以及计成的《园冶》中,均有涉及室内设计的内容。
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有极为深刻的见解。在专著《一家言居室器玩部》的居室篇中李渔论述:“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对室内设计和装修的构思立意有独到和精辟的见解。
我国各类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四川的山地住宅、云南的“一颗印”、傣族的干阑式住宅以及上海的里弄建筑等,在体现地域文化的建筑形体和室内空间组织、在建筑装饰的设计与制作等许多方面,都有极为宝贵的可供我们借鉴的成果。
二、国外室内设计的发展
公元前古埃及贵族宅邸的遗址中,抹灰墙上绘有彩色竖直条纹,地上铺有草编织物,配有各类家具和生活用品。古埃及卡纳克的阿蒙神宙,宙前雕塑及宙内石柱的装饰纹样均极为精美,神宙大柱厅内硕大的石柱群和极为压抑的厅内空间,正是符合古埃及神宙所需的森严神秘的室内氛围,是神宙的精神功能所需要的。
古希腊和罗马在建筑艺术和室内装饰方面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古希腊雅典卫城帕提隆神宙的柱廊,起到室内外空间过渡的作用,精心推敲的尺度、比例和石材性能的合理运用,形成了梁、柱、枋的构成体系和具有个性的各类柱式。古罗马庞贝城的遗址中,从贵族宅邸室内墙面的壁饰,铺地的大理石地面,以及家具、灯饰等加工制作的精细程度来看,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相当成熟。罗马万神宙室内高旷的、具有公众聚会特征的拱形空间,是当今公共建筑内中庭设置最早的原型。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哥特式、古典式、巴洛克和洛可可等风格的各类建筑及其室内均日臻完美,艺术风格更趋成熟,历代优美的装饰风格和手法,至今仍是我们创作时可供借鉴的源泉。
1919年在德国创建的鲍豪斯学派,摒弃因循守旧,倡导重视功能,推进现代工艺技术和新型材料的运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提出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当时就曾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在我们的设计工作里,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表现方式……。”20年代格罗皮乌斯设计的鲍豪斯校舍和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都是上述新观念的典型实例。
三、当前我国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现代室内设计,虽然早在50年代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工程建设时,已经起步,但是室内设计和装饰行业的大范围兴起和发展,还是近十多年的事。由于改革开放,从旅游建筑、商业建筑开始,及至办公、金融和涉及千家万户的居住建筑,在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方面都有了蓬勃的发展。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发展到1995年底,全国注册的装饰企业已有6.5万余家,从为职工400余万人;1995年装饰企业的年产值已超过800亿元;为加强建筑装饰行业的规范化管理,1995年8月建设部颁发了《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预计“九五”期间,我国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事业必将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主要是:
1、环境整体和建筑功能意识薄弱
对所设计室内空间内外环境的特点,对所在建筑的使用功能、类型性格考虑不够,容易把室内设计孤立地、封闭地对待。
2、对大量性、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有所忽视
当前设计者和施工人员,对旅游宾馆、大型商场、高级餐厅等的室内设计比较重视,相对地对涉及大多数人使用的大量性建筑如学校、幼儿园、诊所、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等的室内设计重视研究不够,对职工集体宿舍、大量性住宅以及各类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也有所忽视。
3、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问题注意不够
现代室内设计与结构、构造、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非常紧密,科技的含量日益增高,设计者除了应有必要的建筑艺术修养外,还必须认真学习和了解现代建筑装修的技术与工艺等有关内容;同时,应加强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中有关法规的完善与执行,如工程项目管理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以及消防、卫生防疫、环保、工程监理、设计定额指标等各项有关法规和规定的实施。
4、应增强室内设计的创新精神
室内设计发展论文范文2
环境指的是围绕着人和一切生物的一切外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方式、文化心态以及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山水有灵,天人和一”“人与天地相应”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宇宙观,这不仅说明了人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也表达了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环境的感知效应对室内设计发展的影响作为室内空间主要在于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合理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其本质是人们为进行各种生存活动而对环境进行改造,创造出物质、精神特性上与人相通的环境,以支持人类生存的各种意义。室内环境应当满足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各方面要求,应有舒适的功能设施、良好的空间视觉形象、合理的温度与湿度,必要的风速,新鲜的空气,充足的光线和不受周围环境的热、光辐射与噪声干扰的不利影响。要想室内达到好环境,就必须使人的感觉效应达到最佳的状态。
室内环境具有以人为主体的空间的基本属性和特性,它是由特定的环境空间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空间环境的主体是活动着的人,而环境的感知效应是人与空间环境的媒介。它所产生的形式特性与其主题的象征性、文化内涵有着必然地联系。我们所进行的室内设计只是将生活世界的各种因素反映在室内的空间形态、界面、结构、陈设等感觉体上,使得这种空间具有很强的感知效应,成为了一种载有人的情感意识的感觉空间。当人们处于这样的空间中,由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而使人不自觉地将该空间与历史进程、社会环境、文化心态等模式联系在一起,当形式和内容与人们活动的心理状态相吻合时,该室内空间便能支持人们活动时的情感,使心理的结构稳定。此时的室内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是和谐的,人们会产生归宿感、安全感、舒适感。
要处理好室内环境与人的关系,使人的感知效应达到最佳状态则需要室内设计师的精神创造,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中要研究人们的环境心态、这样对空间的形式进行创造时,就会使空间的形式具有精神的成分,具有情感的意识。它可以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作用。如果设计师没有这样的精神创造,室内的环境空间也不会引起人们内心活动的形式特征。人们也无法区别这类空间的特质;无法在情感上与空间进行交流。因而使得空间形式与意义的感觉效应模式无法建立起来。所以,一个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的建立取决于环境的形式是否实现了人们生活世界的种种精神要求,取决于人们的生存状态反映在室内环境上的理想程度。取决于室内设计师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体系中对室内环境进行人性化的处理与创造。
室内环境是为人们室内活动提供的场所,它随着人们的生活而拓展扩大,并逐渐发展成为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环境整体,人们通过自身的感觉效应,在生存活动中不断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们对室内空间环境的感觉效应实际上是对空间的一种体验,在不同的体验、不同的人群对空间的理解、对空间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这其中主要包括了人们自身行为以及心理与环境空间相聚合的秩序。这些实例不胜枚举,如莱特的考夫曼别墅、米斯一凡德罗的范斯澳斯住宅、勒。柯布西埃所强调“阳光、空气和绿地”、格罗皮斯对住宅的日照、层高、间距等关系的研究等等,把人与环境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和谐,使人、环境、风格、形式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一种对人的关怀;一种环境的气氛;一种完整的、自由的个人空间。
21世纪即将到来,人们环境心理的变化将会越来越丰富。现代的室内环境设计更需要对环境进行人性化的处理和意义的赋予,把人们的主观感受渗透到环境中去,使其成为个性和时代性的环境模式。成为能反映新时代精神和物质技术发展的新的历史。
二、环境创造的要求对室内设计发展的影响首先,从环境的创造要求来看,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不仅要创造一个对身体健康有益的和工作、生活合适的环境;而且还要求创造性一个文雅、舒适、美观的环境,以美化生活。因此,现代的室内环境设计的必须要考虑人们的社会风俗、文化氛围、生活习惯和个性特点等因素,并在室内设计的创作中体现出来。在这世纪之交的年代,人们盼望着环境与人关系和谐,并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环境模式,人们基于对生存质量的深刻认识与反省以及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异化”现象中,努力寻求情感上的平衡。而室内设计也正向着更丰富的环境设计理念发展,其环境理念包含了室内环境与文化;室内环境的表现层次与表现系统;室内环境艺术与审美信息传播;室内环境与人的心理作为;室内环境与形态构成学;室内环境与社会学;室内环境与民俗学等等。这些理念发展与研究必将开阔室内设计师的眼界,使我国的室内设计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高度。
第二,从环境的创造要求来看,室内设计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学科。在创作中体现了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交*渗透。它可以更广泛、更直接、更生动地传递各种信息。即将到来的21世纪正是处在新的边缘学科与综合性学科不断出现的时代,许多新的学科既是分化的产物又是综合的产物。作为室内设计的发展也正是处于分化与综合的辩证过程。它借助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手段去探讨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规律,从“室内环境学”的角度来研究和预测其发展前景,从而调节、控制以达到利用、改造室内环境的目的。
第三,从环境的创造要求来看,室内设计的研究方法更加深入。它已不再仅仅是对环境空间的美学要素或是主观情感的某一方面分析,而是在识别室内环境的各种构成要素时,不只是去分析情感的本身,而是在分析产生情感的复杂的刺激物,这样,人们就可以研究环境空间的目的是为了解释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及环境与人的关系,是把人的情感和环境实体空间放在一起研究。室内设计师在进行环境空间的创造时,把客观对象的性质与人的心理因素结合在一起描述,并加以综合分析,形成主客观相结合及交*的研究方法。
第四,从环境的创造要求来看,对现在以及未来的室内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从室内设计在现代环境艺术中所占的比重和重要位置来看,室内设计师应具有更高的素质、修养、知识、技能和文化心理结构。应具有丰富的室内环境的工程设计的经验。
其二,从室内设计师的审美心理结构来看,室内设计师应对环境空间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它是丰富人们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室内设计师捕捉创作灵感的重要手段。室内设计师应对环境空间有着直觉的理解能力;其作用是在整体把握感受的基础上,抓住审美信息所传递的特有意味,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思维。
室内设计发展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当代室内设计美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审美思维的变化,它在现代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双重影响和推动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因而完全摆脱了总体性的、线型的和理性的思维惯性,迈向了一种更富有当代性的新思维之路。当代室内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从环境整体的高度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多项关系,而且需要注重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因此,美学理论为当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指导性的作用。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完善空间、传播文化、创造美的艺术,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美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功能因素融入人性化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完美的室内设计产生于高度的现代文明,成功的室内设计同时创造着先进的文化。作为美学分支的艺术与技术美学是指导室内设计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是研究设计领域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今天,人们已日益明晰地认识到被装修空间的布局、质感、色彩;家具的布置;设备的安装;通信等网络的建设不再是简单的组合、时尚的反映,而应提升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层面去实现文化、科技、环保和效率的有机结合。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现代美学理论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本文就此加以论述。
一、从形态学视角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
就本质而言,室内设计是将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的造物活动,属造型艺术的范畴,然而与其它纯粹欣赏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室内设计同时具有着实用的动能属性。从形态学的角度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及内容任务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要素: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因此,设计者不能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要勇于探索发现时代技术与审美特点赋于空间的新形象。
(二)美学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应做到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应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三)美学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的柱子等建筑构件以及墙、顶等各界面,对其进行符合功能需要的装饰,是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和丰富多变的装饰形式,可以获得千变万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审美效果,同时亦能体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以上美学要素虽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却不能孤立对待,因为从形态学的角度分析,总体应大于所有个体的总和,仅仅依靠总体中的一部分不能解释总体。因此,室内设计整体审美价值的产生要凭籍各美学要素统一框架下的意义整合而获得。
在所有的与视觉有关的艺术设计中,形态学提供了基本的部件构成形式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准则,当然其中也包括设计中依附于形式的各美学要素的组合法则。不仅如此,形态学理论还被应用在甄别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及研究艺术设计的特征等方面。具体到室内设计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设计的个性从那种“压迫性的总体性”中解救出来,如何充分发展差异性和异质性。其实,这种把大叙述和小叙述对立起来,把总体性和差异性对立起来,把同一性和异质性对立起来,以非总体性、非中心的思维方式来审视、规范自我的创造的思维特征,不仅是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而且也是当代艺术与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从实践来说,它也确实已经对当代室内设计创作带来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影响。
二、整体环境观念下的功能与审美意义表达
处于随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应确立整体环境的设计观念,这里的“环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建筑实体围合形成的室内环境,它主要包括室内空间形态、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要素;其二是指包括建筑外观在内的庭院、街道、广场乃至整个社区、城市、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大环境概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背景、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在不同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与理想精神,所有这一切经历史的积淀与传承而形成具有个性差异、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它和地貌、物种、气候交织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地区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以人为中心的室内设计,不但要从功能上考虑符合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所需的各种实用要求,而且更应从心理方面进行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需求的人文关照,以及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愿望。室内设计作为文化的物化创造活动,其风格形式的表现应从大环境整体的高度,运用符号学的理论、方法,把室内环境视作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对设计元素在组合中的符号化处理,使能指与所指有效结合而具意指作用,充分运用设计形态符号的象征、隐喻功能,准确反映出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以及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
室内设计的“里”,和室外大环境的“外”,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大环境系列“链中一环”的室内设计,不可脱离开大环境中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特征、意义而孤芳自赏。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内环境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综合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室内,但着眼于“室外”。当前室内设计还存在着相互类同、缺少创新和个性的情况,对环境整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使设计缺失内涵而流于一般,设计构思局限封闭。
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
当代室内设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设计的科学性在带来空间环境功能的合理、舒适、高效、安全的同时,其结构、材料、工艺本身具有的技术美感与设计形式处理产生的艺术美感,共同形成了当代室内设计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室内环境的创造中,现代美学要求室内设计不但高度重视艺术性,而且还高度重视科学性,及其相互的结合。从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创新风格的兴起,总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促使室内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结构构成和施工工艺,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当代室内设计的科学性,除了在设计观念上需要进一步确立以外,在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等方面,也日益予以重视,设计者已开始认真的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确定室内物理和心理环境的优劣。另外,在设计表现方面,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和绘图的广泛普及应用,可使我们在初始设计阶段中便能运用其所提供的三维视觉技术去探测第四维效果。例如美籍华裔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讲学时所展示的华盛顿艺术馆东馆室内透视的比较方案,就是以电子计算机绘制的,这些精确绘制的非直角的形体和空间关系,极为细致真实地表达了室内空间的视觉形象,并把新技术产生的视觉美感展现在我们面前。
针对当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高科技和高情感问题,室内设计在采用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当高度重视并运用现代美学原理,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考量,从而创造出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以及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当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和满足。新晨
综上所述,处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离不开美学理论的参与和指导。理论必须是明白清楚的,它是学术和应用的重要工具。没有理论的指导,室内设计便缺乏组织基础且是脆弱的。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当代室内设计应因地制宜地有效借助美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并紧跟时代和尊重历史,从整体环境的角度出发,采取具有民族特点、地域风格、充分考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设计手法,创造符合功能需要、且具文化内涵意义与审美价值的当代室内设计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室内设计发展论文范文4
关键词: 能源增耗 适宜技术 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舒适的室内环境是人体对室内设计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但是目前大量宣传的高舒适度和恒温恒湿的室内环境,需要通过消耗大量能源的机械设备来达到,因而会加剧物资和能源的消耗。
当今社会能源紧张,如果设计师在设计各种室内空间时不能充分节约能源,反而增加能耗,那是不道德的行为。因此设计师需要转换想法,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只把舒适和美观作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主导方式,还应将室内空间的节能问题作为设计的核心。
2、室内节能的性能
室内节能的性能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 包括室内采光、供暖、通风、遮阳设计,还包括材料、施工、设备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降低能源增耗等。室内设计要从自身发掘节能的生长点,积极有效地利用适宜技术和材料。
3、室内设计中适宜技术
适宜技术是低能耗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能够通过对室内空间的合理设计、合理选材、合理装配,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适宜技术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 采用适合设计对象的技术和材料,对所处的声、光和热等自然因素进行系统的调节,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能源的增耗, 于此同时尽量使室内环境达到人体所需的舒适。
其中室内适宜技术应遵循的原则:
室内采暖和制冷上尽量不使用一次性能源
充分考虑我国的气候条件、经济条件 以及生活方式和习惯等方面的因素, 利用现有的或可回收利用的环保型建筑材料和资源。
低造价、高效率, 使室内节能技术具有在社会中普及应用的价值。
4、适宜技术可有效减少能源增耗
空调制冷技术的诞生是社会一项重大进步,它标志着人类从被动地适应自然气候发展到主动地控制建筑微气候,但空调的滥用也加剧了能源的消耗,也对人体产生负面效应。现如今,针对空调能源增耗的问题有两种适宜的技术可解决。
(1) 采用地埋管采暖制冷,传送的温度以贴辐式形式出
现,人体非常舒服。同时,所有采暖和制冷系统所需要的能源, 均采用可再生的低品质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沼气能、风能等来替换高品质的化石能源。
(2)自然通风也成为当今节能设计普遍采用的一项比较成
熟和廉价的技术措施,它可以在不增加能源消耗的情况下达到对室内温度的调节,通过自然条件达到人体舒适度。柏林国会大厦自然通风系统设计得很巧妙,议会大厅通风系统的进风口设在西门廊的檐部,新鲜空气进来后经过大厅地板下的风道及充在座位下的风口,低速而均匀地散发到大厅内,然后再从穹顶内倒锥体的中空部分排到室外,此时倒锥体成了拔气罩, 这是极为合理的气流组织。
5、室内设计中运用的再生能源
发展再生能源、固体废弃物合成技术等新型适宜技术和产品, 使室内节能设计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太阳能是再生的洁净能源,是节能利用潜力巨大的新能源之一。就目前而言,世界上发达国家对太阳能的技术开发, 仅为其可开发的太阳能采暖、太阳能供热水、主动式太阳能采暖与空调以及太阳发电等。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如果充分加以利用,不仅节约大量常规能源,而且可实现某些区域完全利用太阳能采暖。
(2)应大力发展自主创新的节能产品体系,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 如利用有机固体废弃物生产聚氨酯、聚苯板等有机保温材料,利用无机固体废弃物生产无机保温材料。某市居民在每一个窗户、阳台门外面,都安装了一层卷帘,卷帘由木片组成, 木片由回收的固体废弃物加工而成,大多宽5 cm,厚 1 cm, 长度与窗口取齐。根据太阳照度的不同,卷帘可做不同调节, 夏天,人们一般都在清晨或傍晚收帘开窗,而白天大部分时间把卷帘放下,室内阳光进入很少,能充分发挥遮阳隔热的作用;冬天,白天把木卷帘全部收起采光,傍晚则把卷帘放下, 能充分发挥保温的作用。
6、室内设计的发展与面临的新问题
作为人类社会创造力的体现,室内设计的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经历了以界面装饰为空间形象特征的第一阶段和以空间设计作为整体形象表现的第二阶段以后,当今社会室内设计已经进入以科技为先导真正实现室内绿色设计的第三阶段,在满足人类物质与精神需求高度统一的空间形态下,实现诗意栖居的再度开放,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社会发展趋于复杂,影响室内设计的因素也日趋增加,室内设计目前面临的新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整体和建筑功能意识薄弱
为数众多的室内设计人员视野偏于狭窄,设计过程中往往对所设计室内空间内外环境的特点及建筑空间使用功能等考虑不够,孤立地、封闭地对待室内设计。在这种习惯驱使下,设计者对旅游宾馆、大型商场、高级餐厅等的室内设计比较重视,对涉及大多数人使用的大量性建筑如学校、医院、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等的室内设计重视程度不够。
(2)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问题注意不够
由于室内设计领域从业人员受社会分工与学科分类的影响,很多室内设计人员忽视现代室内设计与建筑构造、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紧密的事实,或者对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中有关法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设计进程的拖延,设计理念的实施也打折扣。
(3)室内设计的创新精神不够
室内设计的核心精神逐步经历功能、风格、个性的发展过程。虽然室内设计可以借鉴国内外传统和当今已有设计成果,但应该摒弃简单的抄袭,应倡导结合时代精神的创新
7、结语
室内节能设计有效地利用适宜材料和技术,降低甚至消除能源增耗,使设计空间在满足人体舒适度的同时降低能耗, 节约了能源,顺应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室内节能设计是艺术、科学与生活的整体性结合, 是功能、形式与技术的协调, 是室内设计中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室内设计发展论文范文5
关键词:室内设计 极少主义课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极少主义精神内涵做简单认识和分析,从而找出极少主义设计手法的特征(主要从空间形式和材料、光影、色彩、家具和细节),使其能为极少主义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起到指导作用。另外,也可以从文化和设计关系上来分析,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极少主义在某些领域中相通的认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与极少主义相融合,这也是目前设计师们所研究的内容和发展的方向。论文主要通过对以上的一些问题的研究从而讨论对我国室内设计未来发展起到一些启示的作用。
第一节 极少主义的定义
极少主义是指一种现代的艺术流派,以简洁的形式,纯洁的空间和巧妙的功能结构为特征,获得了现代人们的欣赏,用最少的物质,给人最大的心灵体验。“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是极少主义的中心思想,[[]]它是二十世纪中期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ng Mies Van der Rohe)提出的一句名言。他的主张便是将设计简化,以结构作为设计装饰的核心,简约但不简单可以充分的体现极少主义。在建筑方面主张摒弃一切浮夸而又表面的东西,得到最真实的,本质的,超越物质的东西,来获得更多的空间。
第二节 极少主义室内设计
谈起室内设计必然离不开建筑设计,一个完整的建筑设计体系是由其外观、室内的设计、空间结构以及设计风格等组成的,室内设计不仅仅是建筑设计的一种延续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一种深化。所以室内不能与建筑孤立开来进行设计,这就是为什么好的极少主义建筑设计总是从室外贯穿至室内。极少主义室内设计可以说是高度理性的设计,它不是怎么想就怎么设计,而是用理性的处理手法对待每一处细节。对于传统的将室内空间尽可能的装满的设计手法,极少主义更注重“灰空间”给人带来的潜在要求。它所惯用的一些冷峻的直线、光洁的墙面、利落的细节都更符合现代都市生活(如图2.1)。
第三节 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的设计手法
我们所认为的空间主要是由人与其空间所产生的相互关系而形成的。我所认为的空间离不开人的存在,极少主义的室内设计则是摒弃了繁杂的图案,给人以直观的体验就是对简单空间的追求,突显了空间自身的优势表现为简洁的形式。
一、空间形式的纯粹
极少主义空间形式是经过高度的理性化和功能化的思考进行创作的。首先极少主义室内设计在空间布局上普遍喜欢采用几何形式结构来限定空间,主要是为了使室内空间与家具摆设等形成相应统一,以单色系来进行设计陈述。同时极少主义设计师虽然对空间布局进行了纯粹的净化,但是也非常注重空间精神的塑造。其次,室内装饰开始以极少为原则进行设计。这种装饰的减少只是“量”的减少,反而在“质”上是一种增加,这也正是“少即多”的原理所在。
空间形式的设计有两种典型的形式:一、开放空间;二、独立空间。[[[] 万莉,齐瑞文,何丰妍.论现代极少主义风格的室内设计[N].天津城市建筑学院学报,2006.9,12:166.]]这也是它本身的矛盾之处。一方面极少主义追求一种空间的透明感。比如坂茂所设计的“没有墙体的别墅”(如图2.2);另一方面它又喜欢用简洁而明确分界来划分空间。这里我们就会想到安藤忠雄所设计的住吉的长屋(如图2.3)。
二、材料和色彩
也许是因为极简主义的空间形式的特点,所以才导致极少主义设计师们对材料的重视。对于设计师们而言,材料就是出发点。极少主义超越了以往对材料选择的强调,而是更广泛地运用自然本土的材料,这也许就是展现人性化的一种手段,由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ng Mies Van der Rohe)设计的巴塞罗那德国馆就是将材料的自身特质运用在建筑的本身上进行创作。
那么,在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的色彩运用上,由于受到材料或光影的影响,设计师们喜欢用少数种类的色彩来进行视觉平衡。不管他们是运用黑、白、灰还是红、黄、绿,他们都是将一个色彩作为重点色彩进行大面积使用来产生一些视觉上的变化。所以对于色彩而言,设计师们也是没有严格的界定的,一般主要还是受制于材料和光影的影响,通常会选择比较舒适柔和的颜色选择大面积应用,给人以一种惬意、自由的感受(如图2.4)。
三、光影的效果
极少主义室内设计利用光给予作品强大的单纯与宁静的力量。光是在所有感官体验中,最能让人们产生冥想的。大多数的室内设计中的光的制造主要来源于室外光照或者人工照明,当然极少主义室内设计也不例外。对于大多数室内设计而言光影只是起到一种呼应主题或者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对于极少主义室内设计而言,光则是最为精神性的元素。如果没有光线给予那些毫无变化的立方体单纯、宁静的力量,那么它们就只是没有心智和情感的空间而已(如图2.5)。
四、家具的设计
在禅宗的思想中认为,应该在空无的空间中创造一个“集中的世界”,[[[] 朱傲楠,齐伟民.空间-材料-意念-浅议极少主义室内设计中的禅宗思想[J].建筑理论,2008,4.]]可以使人集中思想在一个特定的位置来进行沉思、冥想。极少主义室内设计受其影响,出现了家具极少,形式多为几何体的一种静默的雕塑形式,如同一个在沉思的物品一样存在在室内空间中,例如米兰设计周上《青春游乐园》这一组家具的设计,就如同一个个雕塑陈立在展厅中,给人无限的遐想(如图3.7)。
家具可以说是室内装饰的灵魂。对于家具造型的设计,常常是简单的纯粹,大量保留了原木线条的造型,放弃了复杂古典的雕花形式的家具,对带有自然色彩天然纹理的家具极为喜爱。在颜色上,家具设计力求与室内设计进行统一,材质的色调与主色调相差无几,同样地面与墙面也是相呼应的。但是家具设计最根本的还是配合个人需要,以其实用为根本。
五、细节的设计
极少主义室内设计中的细节处理通常都是形式简单,一目了然,但其工艺复杂。艺术的构成是否完美必然要在细节上展现。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的细节看似简单、无味,其实严谨、复杂。极少主义设计师们对细节的追求主要体现在物品的结构、材料、技术工艺等。例如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ng Mies Van der Rohe)的范斯沃恩住宅,它在建筑的结构对该建筑精密的垂直水平有着极精确地控制(如图3.8)。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极少主义设计师们对细节的要求可谓是苛刻的。他们希望可以通过对结构、材料、技术工艺等的细节要求,来实现极少主义设计对细部的精确和节约材料的原则。
第四节 极少主义室内设计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作者认为首先极少主义室内设计首先要与文化相辅相成,极少主义所发展的趋势也将代表着文化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美学观念的转变。极少主义顺应着时代和技术的要求,这就是文化的进步,也将成为美学的原则。其次,极少主义室内设计虽然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由于其高昂的造价,以及过度强调精神的特征,肯定会使其成为曲高和寡的艺术风格。
室内设计发展论文范文6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新的构建跨学科主题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基础,也是一门仍在发展的主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环境艺术设计是伴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觉醒和新专业诞生了。
一、环境艺术设计现状?分析与发展
(一)发展背景
环境艺术设计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当代艺术和设计,它是一个艺术设计的集成系统。在狭义上,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指建筑的空间设计和环境为主体。其中,建筑室外环境设计在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绿色,水,人行道上,环境论文主要设计和设施,也就是景观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室内空间、家具、照明、等为主要设计,也称为室内设计。这两个是最快速发展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两个分支。在国内,环境艺术设计分为室内和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类,艺术和设计,但可以分为很多类别,如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雕塑、壁画、积木,属于环境艺术的范围。
(二)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三十年的发展现状
中国当代环境艺术从1980年代开始,现在已经进入了“30年”。“近30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改革开放,中国的城市化是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的加速增长,快速扩张的环境设计和施工团队,那么对环境设计的纪律需要成为一个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三)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有大量的环境艺术实践,然而,环境艺术专业和科学,在我们国家没有接受科学的行业标准,但没有相应的学科理论建设。环境艺术的线没有思维,没有产业,国家尚未成熟。由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特殊性,其主要建筑,城市空间,建筑和城市空间、材料、结构框架、概念,值得关注。现在,一些重要的环境艺术项目,因为规划者的角色,架构师和设计人员的知识是不够的,导致这些项目的完成是不够好,这是令人遗憾的,我们应充分重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主要角色。一方面,监管机制从城市的角度来看,这限制了环境设计的发展。参与城市管理的设计环境,地位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部门管理城市绿色花园,市政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卫生部门日常维护,等等。另一方面,缺乏公众参与工作,导致缺乏人文关怀和环境艺术设计。当前的设计环境中,无论是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公共雕塑展览设计,是由个人或单位设计和建设,缺乏对征求人们的意见和想法。其次,在某种程度上,西方设计模式在中国设计社区,像中国的设计缺乏历史遗产。现代中国认为,传统的风水科学是迷信,是不科学的,导致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空白。现在大部分的国内高校是改变室内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士,专业内容没有改变。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和一群好老师,这是最薄弱的环节在许多新艺术与设计学院。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80年代的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关注的是“现代设计”,如何理解“设计”的人们的需求。进入21世纪,对中国环境艺术设计认知的问题在于: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开发过程不是“模仿西方设计风格”,不是按照西方模式在现实操作中,但质量基于历史复杂整个国家的“社会和谐发展”的考虑,选择什么样的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道路。在新的历史时期,环境艺术设计有一个更广泛的学科研究的远景和范围,设计中心的生活环境,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生活质量、艺术风格、历史背景和区域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一)更加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当今社会,环境和人之间的交互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设计创造的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的行为指南。我们需要做的是去探索如何使设计和创建、环境影响变得更科学、更合理,我们不仅要尊重环境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要尊重和关注人为因素。
(二)尊重自然、生态优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级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内涵,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要求打破“人类中心理论”的束缚,充分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建立一个新的环境设计的概念,全面整合资源,保护自然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不能停止,不能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三)更强调便捷化,走向科技智能趋势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表现力和环境艺术的吸引力,和提供了广阔空间和高质量的设计的设计师。作为环境艺术设计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是很自然的将更多的科学和技术,和新科技将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新科技可以扩大领域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带来多变的设计形式、设计方向和方法。总之,虽然近年来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有许多问题,但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环境艺术设计是人们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以传统文化之间的交互,致力于东方和西方的精神和物质融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相关环境设计跨学科融合的实现,和建筑师和艺术家,努力发展自己的环境艺术设计。因为只有这种交互的基础上,可见物质环境不能看到在设计意图,然后达到美化的目的,净化人们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周长积,傅娜,张洁.试论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发展[J].美术界,2011(12).
[2]李海.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及流派倾向[J].才智,2010(13).
[3]李海.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及流派倾向[J].才智,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