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本科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本科学习计划范文1
一、根据不同的实验种类,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力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初步具备必备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和科学素养。教师必须在坚持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目标”的大前提下,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实验,合理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
1.演示类实验要求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养成严谨的实验作风。
演示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的一大类。教师在演示实验时的一举一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实验的态度,观察实验的方法和分析实验的思维。因此,教师在演示实验时,每一步都要正确规范地操作;所用的仪器及其他用品都应该按实验要求摆放、清洁。如我在做关于“铜绿和盐酸的作用”的实验时,就在教材要求之外增加了对比的环节:先是给学生讲清楚稀盐酸的性质;然后在一支试管中加入铜绿和少量水,让学生观察,铜绿在水中没有变化;再按教材的实验要求在一支试管中直接加入铜绿和少量稀盐酸,让学生观察,铜绿在稀盐酸中很快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成了蓝绿色。通过实验对比,学生很快就能判断出是酸性物质(而不是水)与铜绿发生了反应。虽然只是加了一个简单的对比,但是这种对比实验的演示,对于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及以后独立设计实验都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2.探究类实验要求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探究类实验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探究过程,形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对于这一类实验,教师要先提出实验课题,然后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实验,交流介绍设计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共同探讨得出实验结论。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有了一定的基础,可安排为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第一步,可先提供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石灰石和碳酸钾等常用药品和试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探究,选出自己认为合适的药品;第二步,在教师简单介绍使用方法并提供几种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后,由每组成员自己讨论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第三步,由每组选择一套自己认为最佳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第四步,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方案,并相互交流,比较、归纳,达成共识。这种方法既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其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二、优化化学实验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化学实验教学环境同样如此,包括实验设备、教学组织形式和规章制度等。实验环境会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1.合理开发和利用学校各种硬件。
就化学实验教学课堂而言,校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公共场所和设施及课桌椅、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多媒体器材等都属于硬件。在实验中,硬件的配备及质量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如实验室洁净整齐的仪器,有利于排除仪器本身可能对实验造成的干扰,在保证实验现象明显的前提下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另外,有些演示实验如做金属与酸的反应现象对比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锌、铁、镁、铜分别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的四支试管并排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教室中每个角落的同学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反应现象。
2.视具体实验,适当安排实验规模及组织形式。
不同的实验,对于参加人员数量和组织形式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分别选择班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的实验组织形式。如只有教师演示实验的课堂就依然沿用传统班级形式;探究实验可以按4人或6人一组拼桌而坐;纯粹的学生基本操作或是验证实验,可直接排在实验室,让学生两两配合,按步骤自行操作。
三、选择合理的实验教学方式。
1.实验教学多与实际生活对接。
教育的生活化一直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对接,有利于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比如有些实验仅用实验室中的材料,或是完全按课本内容操作,学生未必有太大的兴趣。这时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取材。如有一次在做关于“二氧化碳与水的作用”的实验时,我曾经带了瓶“雪碧”汽水作为实验用品。汽水瓶打开后、产生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石蕊试液中,既证明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又巩固了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实验结果非常明显;还有一次复习干燥剂相关内容时,我课前就安排了学生自行收集一些食品包装中的各种干燥剂,带到学校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实验,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实验教学必须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探究能力。
本科学习计划范文2
任何一个民族都必然面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任何一种完整的文化都必然对这三大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由此,从生成一个文化的功能性结构的角度看,宗教、哲学和科学乃是一个完整的文化必须具备的基本成分。
不同科学研究传统是在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土壤中形成的。人们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法观察自然,注重研究自然界的哪些方面,选择什么符号系统来进行表述,依赖于语言、文化、社会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说,科学同样需要通过生命来表现。科学的真理具有普遍性,而科学的具体形态、内容及其发展方向却有独特性。
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这一传统不仅决定了中国哲学的特质,也决定了中国科学的特质。它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华科学传统对自然、普遍必然性和客观真理的理解,决定了中华科学研究传统的体用关系和认识论—— 方法论原则,而且决定了科学在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华科学模型及其符号体系
中华科学最独特,最值得注意,然而却偏偏被漠视或否认的一个特点是:它有一个不属于任何一门具体学科,几乎是凌驾于各学科之上的统一的模型体系,那就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以易经为基础,先后纳入阴阳五行、气论、干支计时法、河洛理数而形成的一套理、象、数、图并举,关于世界生成演变的功能性结构象征模型和符号体系。这一模型体系不同于西方近代科学关于世界构成和物质运动的组合性结构解释模型和数理逻辑体系,西方科学没有与之相对应者,而这也正是中西科学的根本差异所在。笔者认为,这一体系最根本的特征是:它具有“形而中”的性质,由此决定了中西科学不仅各自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而且涉及人类认识的不同层面。试论证如下:
1、 该体系既非“形而上”,亦非“形而下”。因为形而上者乃无形无象之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乃有形有象之器物——“形而下者谓之器”。根据“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该体系的特点是“有象而无形”,即给出的是看得见但却摸不着的象(根据世界在心中呈现之象而画出之卦象),而不是可明确界定的有形之物。
为讨论方便,也为突出中华科学模型体系的特征,笔者姑且名之为“形而中”。
2、 中国科学的自然观是彻底的整体论和生成论,世界不是既成的,而是生成的。根据《易传》:“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 ……。”或根据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都表明在中国传统宇宙论的视野中,宇宙和万事万物的生成被分为三大阶段:无 有 物,即“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就是说,万物生成不仅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且有一个从隐到显的过程, 而“有”正是一种“隐存在”或“隐过程”,这正是中华科学关注的重心。
由此,笔者主张从“生成科学”的角度,将原来笼统的形而下的部分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 “形而中”,表示已生而尚未成形之潜在的“隐存在”或 “隐过程”——“有”;一部分为“形而下”,表示已成象成形之显在的器物。这样:
① 从无到有,盖在一动之“几”,这是从形上到形下而“有之”,此为一突现,是本体发为“妙用”的突现。
② 从“有”到物,是生的过程,“三生万物”,是诞生,“三”是一个突变点。从生到成,是生长的过程,“动而愈出”,长而成之,由兴盛而至衰亡,有形之物复归于无。此“无”乃指“无形”,有形之物复归无形之“有”,亦是一突变。
③“有”终归于无,此“无”当通形上之道,此不仅是一突变,更是一超越。
笔者认为:①、③属哲学问题,②应属科学问题:其中,“有”是诞生的过程,这是“隐过程”,该过程中又含次一级的突变,如“一”(两仪,21),“二”(四象,22),“三”(八卦,23)。
“物”的阶段是成长过程,这是“显过程”,该过程也含次一级的突变,这部分正是当今非线性科学(或称复杂性科学)研究的热点。以往西方科学研究的范围只限于“器物”及其“显过程”,可谓“显学”;而中华科学关注的重心则在“有”及其“隐过程”,可谓“隐学”。
由此,将“有象而无形”的“有”作为“形而中”(尚未定形之气),与已“成象成形”之“形而下”(显在存在之器物)区分并抽取出来讨论,具有重大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区分哲学问题与科学问题,澄清有关概念;更有助于突出中国科学传统的特征,厘清中西科学的差异。
3、 中西科学皆以因果律为范导,但两者的内涵、外延都不同:
鉴于西方构成论的自然观,其终极因必为构成万物而自身不被构成者,由此引导西方科学不断寻找某种不可再分的独立的“原子”。而物质运动的终极因必为不动的推动者(Unmoved mover)—— 牛顿所谓上帝第一推动。西方近代科学只问直接因,物质运动的直接因是力,进而为能量,再进而为某种“基本粒子”的交换,根基皆在某种实体。
中国的自然观是生成论,其终极因必为生成万物而自身不被生成者,因此必追寻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源——道,而道即“无”。因为一切之“有”都是有限,“道”蕴涵无限生成之源,故必不可能为任何可界定之实体所定义。
根据“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及天地人三才之说,“三”一般指“气”,或人。由此,笔者认为,事物生成及其吉凶的直接因是“三”,再深入则为“二”,“一”,它们都是“有”。其形态则皆为气,气是事物生成的直接因。而气一旦凝聚成型为显现之器物或事实,则已经是果。尽管从根本上说,器物是气的一种形态,气、物都具物质性,故皆属形而下是有道理的;但因“气”虽有象却无形,将其完全等同于形而下的经验之物显然欠妥。从科学的角度看,气与物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形态,从气到物是一突变,应当分而论之,其中,气是基本的,是因;物是派生的,是果。
由此,西方经典科学以动力学为因果描述,这种动力学是以物物关系为基础的;而中华科学则以“生成学”为因果描述,这种“生成学”是以“气”物关系为基础的。
4、 注意到“气”的一般特征是“有象而无形”,并具有区分于有形之物而存在的独立性。笔者考虑,不将“气”归为形而下,而将其相对独立出来看作“形而中”,以表示一种潜在的“隐存在”和“隐过程”。由此中华科学模型所对应者不是可明确界定的有形之“物”,而是具有“形而中”特征的不定而潜(隐)存之“气”,它所象征的是事物生成由隐而显的规律。
由此,将中华科学作为一种“生成科学”,“生生之谓易。”中华科学之谓变易不是指空间运动,而是指时间生成,其关键在“生”。将中华科学模型看作人所创造的“气”之“象数”模型 ,并将之作为“形而中”的部分和阶段独立出来,明确其作为生成因果模型的特殊性质与形态,是有特殊意义的。这不仅可区别于形上之道与形下之器,更可区别于本质上属“形而下”的西方物理学解释模型和西方科学。
几千年来,中华科学根据这一模型探索世界生成变易的规律,有其独到的智慧,譬如宇宙万物生成的基本规律“一阴一阳之谓道”,这里含有一独特的“太极再生机制”,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科学都没有的。
值得指出的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科学的触角已探向“暗物质”,“隐序”,“真空——量子场”,“空隙”等“隐物质”和“隐序”问题。而目前,非线性科学对生成的探讨尚停留于时空描述,笔者认为其最大的难题在于:找不到统一的关于生成演化规律的因果描述和因果模型以解释复杂性现象,原因或许正在于未能突破西方科学传统限于有形之物的眼界。因此将作为潜在存在之“有”纳入科学研究的领域,正是当今和未来科学超越与突破西方近代科学传统的关键之所在。而加强和突出对中华科学“形而中”基本模型的研究,将可能为深入和推进对“生成科学”特殊规律的探索提供智慧的启迪和丰富的资源。
5、 中华科学模型体系具有“形而中”特征的又一根据是:它既可属形而上,亦可属形而下。
哲学家因该模型体系涉“有”而成物之趋势,将之归为形而下;而科学家因其不能指称具体事物,“有象而无形”,将之斥为“形而上的假解释。”仔细考察,该模型乃含有一种独特的知识形态,可谓专门研究无形之“气象”(气之象)的知识,它与确定的有形之物无着,因此才可能对世界保持一超然而观照之距离。故既可上升为境界形态而达于道,亦可静态化(量化)为科学形态而“下委”或落实于器物。
正因如此,它才可能成为形下与形上贯通的中介和枢机,本体发用的依据。它强调既不“耽空”而空谈心性与形上之道,亦不“执有”而堕于物化,“若虚而实“,”折中而用”“穷理尽性而至于命”。这正是中华科学模型所独有的“两面通”特征。
或许正由于中华科学模型体系这一“形而中”特征,中国科学才未走上西方近代科学心物二分,主客二分的道路。
6、 将中华科学的基本模型体系作为相对独立的“形而中”部分突显出来,可明显看出中华科学的基本构架与中国文化“一心开二门”的基本构架具有同构性。
真如门 ……………… 体:形上之道
“心物不二” 人 ……………… “形而中”模型体系 “体用不二”
生灭门 ……………… 用:形下之器
显然,中华科学模型所含之知识是一种以道德实践为基础的知识形态。值观念始终渗透其中,不仅认知与价值统一,而且目的犹在“导人入德”。其最高境界与终极真理皆在“天人合一”。它与基于感性与知性的西方知识形态有所不同,与心物截然二分,认知与价值无关的西方近代科学更是迴然异趣。
中华科学的这一特征和架构,对探索一种科学与人文统一,认知与价值统一的文化与科学亦有重要启发意义,这里暂不详论
7、 该模型体系蕴涵数学而非纯粹数学,合逻辑而非形式逻辑体系。表明数可推道而不能尽道,道、无、体是不可计算的。
该模型体系具有极大普遍性和包容性,且不易证伪。笔者认为,形上之道不可证伪,形下之器物及其经验容易证伪,不易证伪正是“形而中”的特征。这或许正是中华科学体系在其长期的生成发展中,为何虽有扩充、有修正、有推进,但其基本模式不变,即未曾发生根本性规范转换的原因之一。
8、 中华科学这一独特模型体系为其各具体学科提供了统一的规范体系。由此可自然推出或解释中国传统科学体系的许多特征。关于中国古代科学的许多疑问亦可豁然开朗。
目前,对中华传统科学的研究有两大误区:一是将中华科学的基本模型体系看作形而上的假解释、“伪科学”而完全屏弃,并由此断定中国古代只有技术,而无科学;二是按西方科学模式和方法,将中华科学的基本模型体系看作形而下实体性的物质结构进行研究,或按西方传统科学方法界定,改造中华科学的基本模型体系,试图将之纳入西方机械论模式,其结果难免削足适履,由此对中华科学的批评,亦多与之不相应。
鉴于以上理由,笔者将中华科学基本模型体系的特质强名之为“形而中”。试图抛砖引玉,引起有识之士的充分重视和注意,并希望能突出中华科学的特质,加强有关方面的专门研究和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经典科学是机械论的胜利。西学东渐以来,中国文化和科学受到从未有过的强烈冲击,目前,除了中医,中国传统科学几乎全部被西学取代。但中国文化与科学至今却并不能归属、同化于西方文化与科学,这或许正由于中西文化与科学本偏重于人类本性与能力的不同方面,乃属于两种不同层面,不同发展方向的文化与科学。
历史带给中华科学的一个新的契机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科学已发生一系列科学革命,并正在由原子论和机械论转向整体论、有机论和生成论,中西文化与科学正出现新的综合互补趋势。一向注重生命、注重生成演变,善于整体把握的中华文化与科学是否可能再度激发出再生的原创力?能否容摄西方科学,完成其现代转型?能否找到中西科学真正会通与创新之路,再度贡献于人类科学的今天和明天?这不仅关系到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文化发展的前途,同时也是对其本身基本原理和规律的一个“判决性”检验。
二、中华科学体系及其历史发展
中西文化与科学自轴心文明始,便已开始分叉。以西方科学标准为唯一划界和评判标准,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是武断的,不符历史事实的;同样,认为中国古代只有高度发达的技术,没有相应的科学体系也是不合逻辑的。因为没有基础科学就没有应用科学,也就没有相应的工程、技术。无源即无流,李政道将三者关系比喻为水、鱼和市场的关系,这是普遍规律。1
笔者认为,中华科学技术有其独特的体系。中华科学技术体系的生成发展亦有其自身的因缘、历史、及内在的规律。迄今,其发展的脉络大致是:
1、 蕴育诞生期: 春秋战国
2、 规范确定期: 两汉
3、 理论发展期: 魏晋 隋唐
4、 高峰期: 宋
5、 实用期: 明
6、 衰落期: 清
这是一大周期。
追根溯源,中国文化和科学的源头都在周易。正如牟宗三先生所说:“提倡科学只言实验言证据,尚为不够,故在中国提倡墨子,在美国求灵杜威,以求科学之有成,似皆不可能。其必经之路当追踪于周易一支。周易一支所蕴藏者除玄学与道德哲学外尚有1)数理的,2)物理的,3)纯客观(即道观或物观)三观点,这三种成分结合起来,即能有科学。”2
周易成书于西周初年。轴心文明期正值中国春秋时期,中国文化与古希腊、古印度及希伯来文化一样,开始从对命运的关切走向对境界的追求。3 从而在根本上确定了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与价值取向。
笔者认为,从科学史的角度,春秋战国也正是易经从巫术走向科学的转型期。这一转型的关节点在《易传》。《易传》乃中国最古老的自然哲学,它通过对易经的诠释,赋予易经以新的文化的、哲学的与科学的意义。《易传》第一次从普遍的宇宙规律的角度来理解自然,理解命运,从价值意义来理解人生。第一次明确阐明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科学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科学规范的哲学基础。”4 并规定了中国科学的基本范畴。从而使易经从单纯的筮书而成为人们借以洞察和把握宇宙万物生成演变普遍规律的基本模型和运演符号系统。
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派的学者们,融会了从古代历律学、天文学、地理学中的五行说与医学阴阳学说(黄帝四经),建立统一的阴阳五行学说,使之成为更为实用的古代科学模型。至汉,阴阳五行说纳入易学,形成汉易“象数学”的独特体系。易经、阴阳五行,加上干支记时法,融为一体,以“一阴一阳之谓道”为最基本原则,以阴阳五行为基本的功能性结构实用模型,周易为运演符号系统,整合为普适的关于宇宙万物生成演变之统一的象征性模型,为中国古代科学各学科的确立准备了条件。
随着中华科学这一独特的基本模型和运演体系的形成,中国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天学、数学、中医药学、农学等相继在两汉时期创立,大致情况简列如下:
1、 天学:西汉论天三家: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确立了中国天学宇宙论;
张衡关于宇宙生成演化的三阶段说,天球理论及其所创造的浑仪、浑象,奠定了中国天学基本理论和天文观测的基本规范和体系;
秦颛顼历、汉太初历,标志与天学密切相关的中国历法的基本框架亦已形成。
2、数学:汉,《九章算术》的问世确立我国以筹算为工具,以数论与算法为特色的数学
基本体系。
3、医药学:战国至汉已形成如下较完整而成熟的规范体系:
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奠定我国中医理论体系;
秦汉《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及药物分类学基本理论和体系;
汉,张仲景《伤汉杂病论》,以辨证论治原则,确立中医临床医学(即治疗学)基本理论和体系;
汉,华佗,代表了中医外科、麻醉术、医疗体育(导引)的基本特色和水平。
4、 农学:所存《汜胜之书》,表明我国古代农书传统作物栽培论的理论基础已形成。
中华科学的理论性学科以天文、数学为主干,包括乐律、历法等。
经验性的实用学科以中医药学、农学为主干,包括星象、炼丹、地学、建筑学等等。
(社会科学暂不论及)
值得注意的是,中华科学具有独特的“气象学”特色。
譬如:中国天学:实际为“天象学”与“星象学”,以及关于天“气”的“气象学”。
又如:象数学:是关于“象”的数学。所谓“气数”,即气的数。
尤其是中医基本理论,此特色最为明显:
中医的“藏象学说”即关于人体脏腑的“气象学” (所谓“内藏外象”,“藏”谓内藏,隐藏,象则为形象,外象。藏象实际上是关于人体的象征性功能模型。根据阴成形,阳化气,脏腑乃由气之凝聚所生,且“各以气命其脏,”即根据五行之气命名脏腑,因此中医所谓脏腑并非西医解剖学意义上的“血肉的五脏”。而人体之五行,是指人体这个整体中以功能相相似而联系起来的各子系统。中医是以“气变”与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来解释病因、病情的。)
中医的“经络学说”,可谓关于人整体生命的“气血运行”学说。(“经络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脏》)
在中华科学体系中,“象”,不仅仅指外在的现象。所谓“易有内象,理数是也。有外象,指定一物而不变者也。”5 因此象有卦象、物象、意象、取象等多层涵义。
中国古代技术具有艺术审美特色,故称技艺,中国古代具有较发达的技术,已为共识,此不详论。值得指出的一点是:中华科学的“形而中”模型为中国科学之根源,还在于它为中国古代技术提供了基本的技术规范,所谓“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该模型具有指导或转化为技术的作用,人们可根据卦象制造器物,所谓“象事知器”。因此,自古以来“以制器者尚其象。” 而“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其技术的艺术特色可能多源于道家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工程,处处体现了中华科学的特色与水平,其中都江堰、灵渠乃是古代最富整体生态思想的系统工程。
两千多年来,中华科学随着其形而上学基础(以道家思想为主)以及以周易为核心的基本模型体系的发展而发展,兴衰而兴衰,大致如下:
魏晋玄学深化了老庄和周易之义理,故推动了中华科学的理论研究,带来中华科学史上第一次高峰;
宋明理学进一步发展了道家思想与易学数理,而中华科学的数理理论亦随之发展,带来中华科学史上第二次高峰;
明中叶后注重“格物致知”,中华实用科学硕果累累,可谓第三次高峰,6但同时其理论性学科却趋于衰落,首先是天学与数学开始衰落,由于种种原因(本文暂不讨论科学外之原因)至明末,中国天文官体系已非常腐败,中国已无几人能看懂当时古人的典籍了。
显然,中华科学与孕育生成它的基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我们摒弃中华科学的基本模型与符号体系 —— 这一在中国历史中实际上已成为各科学学科的基础或根源,那么,中国传统科学必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更无所谓体系。
三、中西科学差异与互补
中华科学在十五世纪前曾遥遥领先于世界,而近代以来却远远落后于西方,至今留下了令人困惑而众说纷纭的“李约瑟难题”。
毋庸讳言,自晚明始,中国文化与科学的生命之源即趋衰微,并遇到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中国学人几度会通的努力皆未获成功,以致人们认为中国本土没有科学,即便有,也是落后的,应该被淘汰、消解。
笔者将迄今,看作中华科学衰微而再次蕴育重建期,我们对其前途无需悲观,也不容轻易乐观,一切都必须接受历史实践的直接检验,并有待于有志中国文化与科学的学人们的不懈努力。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重建和原创力的复苏,好比一种文化生命的再生,无疑需要几代人的心血。我们不能不“翻上来从根上滋生我们的指导观念”,并试图由此疏导出中华科学的基本精神,以重建中国特有的关于科学知识的学问体系。因此我们今天不能不“从洪荒起步”,正本清源,正科学之本,清历史之源。
而一切文化的对话、交流也都是同层次的,只有识己之本,才能知人之本。
笔者认为,如果我们立足于中华科学本身的历史事实,以多元文化并存的眼光来审视,以人类未来科学的发展为参照,那么,显然,中华传统科学与西方近代科学是异质而互补的。
西方近代科学是基于机械论的“器物学”,以“心物二分“为前提,要求人遵循作为机械的大自然之规律,战胜自然、征服自然,以达人类为中心的功利目的。它短于对生命和整体的把握,而长于分析和机械制造。可谓“精于质测而拙于通几。”
中华科学是基于生成论的“气象学”,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要求人遵循作为生命的大自然的规律,寻求人与自然之和谐,以合乎自然之大道为最高的德(天之德,大德,玄德),利物厚生,以包括人在内的整个宇宙之生生不已为目的。显然,中华科学的领先是在生命和整体把握方面,而其落后是在机械的器物制造方面。可谓“善于通几而疏于质测。”
“中国在丝毫未受欧洲影响的情况下,完全独立地发展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因而具有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优点和缺点。”7中华科学在近代的落伍,究其根本原因,不是被证伪,而是被打败,被西方的器物——“船坚炮利”打败。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华科学在所有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科学。
笔者认为:中西文化与科学恰似太极的两仪,此消彼长,此短彼长。尽管今天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开不出西方式的科学,同样,从西方文化传统中也开不出中国式的科学。但二者却可能通过对话、互释和会通,取长补短,殊途同归。
科学史的发展必将证明,中国古代科学的“整体论”、“生成论”传统,同古希腊与西方近代科学的“原子论”、“机械论”传统在形成一个完善的自然科学的过程中是同样必要和重要的!
正如著名科学史家萨特所说:“西方与东方的影响是相得益彰的,我们忽视了任何一方面都会失去正确的观察判断能力 —— 在任何情况下,若不同时考虑双方(东方与西方,科学与学术),都同样意味着精神智力的畸形和缺陷。”8
问题是,我们“应该训练科学史家,使他们能够用过去的语言解释现代科学,以现代的语言说明过去的科学 。”9
面对今天全球化,世界化的潮流,我们在努力向西方学习的同时,应该“以人类全部历史和整个地球为背景,来观察东西文化的关系,这样才能看出两大文化体系相对消长、互相学习的关系。”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客观地、实事求是地了解西方文化,了解东方文化,了解中国文化。我们才能在错综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情况下,准确地给西方文化以应有的地位,准确地给东方文化以应有的地位,准确地确定我们文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准确地预见我们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10
总之,我们只有从世界多元文化不同形态的科学及其生成演变的历史长河中,才可能找到真正全人类科学生成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才可能使科学的发展从自发走向自觉。
参考文献:
1、参见李政道:《物理的挑战》(上) 科技日报 2001年10月31日
2、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涵义》文津出版社 自序一,P2 1988年版
3、参见黄克剑:《黄克剑自选集》中:《从命运到境界》《孔子之生命情调与儒家立教之原始》 广西师大出版社 1993年版
4、董光璧:《易经科学史纲》,武汉出版社 P7 1993年版
5、见[宋] 邵雍:《黄极经世书》中“后天周易理数第六” 1990年版
6、参见:董光璧:《易经科学史纲》第五章“易学与中国科学的三次高峰” P179-235
7、、罗素:《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 ,P2 1996年版
8、、萨顿《科学的生命》 商务印书馆 1987年版 P146
本科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会计信息化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134-02
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应用催生了会计核算的重大变革。早在上个世纪,财政部就提出力争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内完成会计电算化在基层单位的基本覆盖。经过多年的努力,会计软件的普及使得这一目标顺利达成,时至今日,在经济较发达地区,随着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信息化项目的纷纷上马,会计信息化这一理念早已取代电算化成为企业会计核算的首选。
一、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
为了适应现代化的会计核算,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手工记账员、电算化软件操作的阶段,企业所寻求的是能够满足多方需求的复合会计人才。具体来说包括:操作ERP系统中的会计子系统完成财会基本工作;向信息需求者提供管理信息;熟练掌握开发语言,参与ERP建设,协助会计子系统的二次开发与日常维护;参与数据挖掘、财务决策;分析设计会计软件接口;运用信息控制理论和技能实现企业组织的内部控制。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成为多面手,不但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能具有一定计算机与信息的处理能力。
二、会计信息化推动应用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
与巨大的市场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匮乏,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以培养地方经济生产管理第一线人才为定位的应用型高校会计系应作出改革,力争为地方经济输出有用之才、能用之才。其本科阶段的会计信息化教学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所谓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是指既胜任会计实务操作,又能够使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企业会计实物流程,提供决策信息的会计人才。应用型高校应与时俱进摒弃现有过于单一侧重会计法规、会计理论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应适时加重会计信息化所占权重,培养能够满足社会要求的现代化会计人才。
高校会计专业信息化建设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在分析社会对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及专业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在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和本校师资力量实际情况基础上,在总结现有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的不足的基础上,改革并提出新型培养方案和具体课程设置思路。
三、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的不足
1.课程设置的学时分配不合理。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公共课都占据“半壁江山”。在此基础上再除去中级财务会计等会计专业的传统核心专业课后,留给会计信息化的课时就所剩无几了,而会计信息化内容丰富,理解起来较为抽象,没有充分的课时保证,教学效果必然差强人意。
除了以上因素外,公共课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公共课的授课在不同专业之间没有明显重点差别,以计算机基础这门最常见的公共课为例,会计系的学生与土木专业的学生使用的是同一套教材,授课老师为两个专业安排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也完全一致。如果授课老师能为会计系的学生重点讲授Exele表格的使用、局域网的硬件条件等与会计工作息息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则能够大大提高课时的使用效率,提高教学的总体效果。
2.会计知识与计算机技术课程独立。现在,高校在会计信息化的教学中,分别传授会计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形成的是两套彼此独立的教学体系,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上的运用就局限于财会软件的操作。这样直接导致学生对会计信息化整体认知浅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较差。
3.实验课程设置落后于理论教学。近年来,高校也重视了会计实验的硬件设施的添置,但会计实验教学不仅仅应重视客观环境的创造,还应体现在实验能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缩小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差距。现行的会计实验一方面受困于课堂上机教育在课下给学生巩固知识的机会较稀少,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实验室人手缺乏,仅够机房设施的维护,难以有效对学生的实验内容提出针对性指导。
四、会计学专业信息化课程设置
在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过程中,要明确这样一点,离开会计专业知识的会计信息化是无水之鱼,会计专业知识是会计信息化的前提;缺少计算机科学的信息化会计是纸上谈兵,计算机科学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单一并行的理论教学无法达成对会计信息化的融会贯通,学生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完成对会计信息化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信息化会计课程应在会计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构建理论与实验并行的完整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
1.理论课程设计:传统会计授课内容集中在会计稽核手段,指导学生集中采集,集中处理会计信息。但是,在企业资源计划运用于企业的大环境下,会计系统成为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会计系统信息与生产、市场等等子系统信息高度共享,管理系统日益集成。会计系统日益开放。因此,传统单一的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本科阶段的教学需求。
在改革后的理论课程设计中不但强调会计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更强调两门课程要相互补充。形成综合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其中,(1)专业知识是为完成会计信息化教学准备相关的基础知识,会计学核心课程包括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学科。管理学教学中加重组织行为理论和组织系统论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组织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知。经济学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企业行为,分辨并向企业决策层提供企业决策相关信息。此外还包括统计、运筹学等经管专业基础知识。各大院校这部分的课程设计经过逐年累月的改革,已经较为成熟。本文不再展开讨论。(2)计算机科学为会计信息化的达成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学习计算机科学对本科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是手段而非目的。通过程序语言的系统学习,学生能初步具备对会计软件的使用、分析、维护和二次开发能力。财务人员在参与软件开发,与专业软件开发员的合作沟通过程中,这种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数据库知识帮助学生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处理数据储存,并提供方便的查询。
以上两者对会计信息化都是缺一不可的。他们是会计信息化的两翼。会计信息化是对他们二者的融会贯通。在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科学诸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开设会计信息化主干课程。其中,电算化会计向学生介绍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初始化设置,会计凭证的录入、查询和修改,会计报表的编制,后几个学时着重指导学生思考财务数据的处理流程和软件程序整体设计思路。管理信息系统介绍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着重向学生介绍供应链和各子系统间的逻辑关系。企业资源计划概论分析会计子系统与企业其他子系统间往来数据的处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采集和共享,着重指导学生从总体把握企业的运营流程、管理决策流程中的重要信息。
2.教学侧重实践:传统教学内容单一,通过幻灯片演示和教师讲解基本就可以满足教学要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会计电算化阶段中,由于电算化软件目标单一明确(完成会计核算的计算机化),功能简单,具体流程与手工记账实质差别不大,因此,大二大三的学生通过短时间的上机操作就能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完成基本财务核算。而会计信息化的目标任务多样,功能全面,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业务流一体化完成。会计信息化软件功能复杂,实际操作流程盘根错节。在这样的情况下,应用型高校应设立和理论教学平台平行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教授学生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的同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手段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设《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就是利用Excel表格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灵活实用功能进行辅助财务核算业务。通用会计软件操作是对用友、金算盘和金蝶等普及程度较高的商务会计软件各个核算模块逐一进行上机练习,并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至此,教学任务中完成了会计电算化的部分。程序语言上机和数据库上机实验是分别对其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自行开发小模块的能力、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下一层次的教学目标打下理论基础。ERP项目实验中心是模拟社会真实的竞争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企业环境,在小组中找寻符合自身职业定位的岗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同事”协同合理配置企业资源,规划各实验年度的计划和具体步骤。
本科学习计划范文4
一、发挥多维度资源的优势
1.挖掘校内资源
技术教学的需求来源于生活实际,单纯的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随着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投入的增加,各校的现代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机器人实验室、电子阅览室、植物园、金工实验室、各种模型教室……这些科技含量颇高的校内资源,为小学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提供了硬件保障。
2.用好社区与科技机构资源
社区以及相关的科技教育机构,拥有诸如木工机械、缝纫、制陶、家电、钳工、机电一体化设备、电子技术、摄像等充满高新技术含量的“新设施”,是学生技术学习的校外基地。“机电一体化”设备使学生创造出各种与众不同的拱桥,“数码雕刻”设备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将设想成为现实,制作出各种极具个性的杯垫。
3.共享家庭资源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氛围,每个家长都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技术特长,在开展校本化教学过程中,依托信息技术,共享丰富的家庭资源,让每个学生家庭都主动地参与学科教学校本化建设。
4.综合多学科资源
技术课程校本化,要求教学内容不单单局限在本学科、本年段,教科书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载体,网络资源是很多教师首选的辅助教学资源。确实,网络的开放、互动、跨时空特点,使任课教师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将相关学科资源有机融合进技术教学,有效完成校本化教学任务。但是网络资源层出不穷,如何有效利用?实践证明,构建学科资源网、建立电子档案袋、完善主题资源包等举措都是不错的选择,能有效引导学生综合、延伸、重组各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统整各版本教学资源
技术教学教材版本繁多,各时期、各地区的教材,都有其地域、时代的特征,从内容上看也各有千秋。整合各版本教材的优势,是提高校本化实施有效性的一条捷径。信息技术能帮助教学者打破各时期、各地区、各版本教材的时空界限和地域壁垒,统整好各地教学资源。
比如,上科版五年级第二学期“电磁钓鱼竿”单元,相关教学内容在几个不同版本、不同学科中或多或少出现过,有的侧重电磁铁的原理,有的侧重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有的侧重电磁铁的制作,这些内容对于学生了解电磁铁都非常有帮助,但是由于课时的原因,传统教学要么只着重介绍其中的某一内容,要么面面俱到但都“蜻蜓点水”,不利于学生学习。教师应用了信息技术以后,对各版本教学资源进行统整,制作成学件或者课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还能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促使学生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下建构知识。
6.延伸专家资源
在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借助专家的力量来提高课程执行的有效性,但在现阶段,专家资源还是比较稀缺的,如果把专家讲座、指导制作成各种电子档案,专家资源就能延伸到普通的课堂中、辐射到普通教师的教学中。
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技术学科的校本化实施,需要任课教师具有较高的技术素养,要有宽广的专业视野,但师资队伍不稳定,整体专业水平堪忧。如此严酷的现实,作为学科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及时交流,取长补短。
技术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与实际结合较为密切,教师不可能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书籍不再是唯一的学习途径。网络环境下的知识结构特点是多层次的、网状的、跨学科的,能有效帮助技术学科教师了解科技、环保、现代传媒、体育、文艺等方面的知识、信息及最新的发展动态,并能以学科知识为主线,将各种知识串成“链”,结成“网”。
虽然技术教学强调动手实践,突出在作品制作过程中的技术学习,但是网络同样能为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互动交流、专业引领提供有效平台,培养教师间的协作精神,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技术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提高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的介入,互联网的利用,师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从而大大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为学生的创新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信息技术的介入还能使技术教学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下建构知识。
比如,《迷宫》单元教学。学生对迷宫可谓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每个学生都玩过迷宫游戏,但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迷宫就困难了。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技术特长,对传统教学进行了优化,通过制作“迷宫”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认识、设计、制作迷宫。比如“认识迷宫”环节,师生共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有取舍地引入与教学有关的背景知识,以丰富和充实学科教学内容。通过动画的演示,让学生快速地认识迷宫,并找到迷宫的关键和趣味是在“迷”——障碍。
本科学习计划范文5
(安庆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
摘 要:旅游本科教育当前的发展遇到了尴尬,为了解决这个尴尬,本文在分析旅游本科专业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应以打造旅游本科专业的比较优势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对教学体系进行一系列优化。
关键词 :比较优势;旅游专业;教学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260-03
一、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尴尬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发展很快,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对旅游人才的旺盛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旅游高等教育事业也飞速发展,从1978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首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以来,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并存的完整系统,为旅游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852所高校开办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学生达498379人,其中,本科生占37.03%。2011年全国共有436所高等院校招收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1]。可见,旅游本科教育已初具规模,成为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和旅游就业市场主要的供应方之一。
虽然高校在旅游本科专业教育事业建设上热情很高,然而,事与愿违的是,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发展结果并不理想,其处境的尴尬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学生报考率低
高校开办的旅游本科专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招生规模普遍出现下降的态势。无论是我国最先开办旅游本科专业的8所高校,还是我国大学综合排名位列前10的著名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2]。早期开办旅游本科专业的大多数高校,最近每年招生规模只能维持在30人左右。著名高校中的西安交通大学甚至由于选择旅游本科专业的学生过少而停止该专业的招生。
(二)业内就业率低
在旅游就业市场上,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本应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主力军,但现实状况是旅游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时选择旅游行业的比例越来越低。历年来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的人数比例一般在10%-20%之间,两年后仍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还不到20%[3]。旅游本科毕业生在旅游行业的低就业率以及高流失率的事实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社会认可度低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旅游本科生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在与同专业不同层次旅游毕业生的竞争中,旅游本科生被社会认为眼高手低,“科研不如研究生,动手不如专科生”,其实际能力与旅游用人单位需求相脱节,在工作中表现不出本科生的明显优势。在与同层次不同专业本科生的竞争中,旅游本科生也体现不出很强的竞争力。如旅游公司的导游、文秘等旅游本科生所能从事的工作,来自中文、外语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往往都能胜任,在旅游市场营销、饭店管理等个别岗位上甚至可能还竞争不过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4]。
旅游本科专业教育遭遇的尴尬是因为开办专业时对其性质认识不清,在教学上忽略了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特点,致使其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我们有必要认清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根据比较优势来有针对性地对旅游专业教学体系进行优化,促使其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比较优势
(一)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旅游本科教育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为新时期旅游经济服务的较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应用性教育。旅游本科教育产生的背景注定了其带有很强的应用性特点。它应旅游业之生而生,面向旅游行业,对口设置,贴近社会,强调务实,要求学生能直接处理旅游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注重运用所掌握的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国家教育部把旅游本科作为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之下的一个专业,也说明了其带有很强的应用性质。(2)复合性教育。旅游经济活动现象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领域,对其分析研究必然要借助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3)综合性教育。作为本科层次教育中的一员,旅游本科教育必然要具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本科教育的共性,即宽厚且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综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较高的个人素质。也就是说旅游本科教育是集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
(二)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优势分析
从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可以看出,不管与高等教育中同层次相关专业的教育相比较,还是与高等教育中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育相比较,旅游本科专业教育其实都是有它的优势的,这些优势也就构成了它的存在价值。(1)与高等教育中同层次相关专业的教育比较。高等教育中与旅游本科专业教育同层次的相关专业教育有工商管理、中文、外语等专业的本科教育。和这些相关专业的本科教育相比,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复合性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统合旅游从业工作中所要用到的各个相关专业本科教育中的知识要素和能力要素,去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维持工作的正常运转。而其他专业的本科教育只是涉及到旅游从业工作中某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且这样的教育都是面向一般情况的普适教育,比较笼统和泛泛。(2)与高等教育中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育比较。高等教育中与旅游本科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育有旅游高职高专教育和旅游研究生教育。和旅游研究生教育相比,旅游本科教育的应用性使它注重旅游行业工作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强调旅游从业中所要运用到的交际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服务技能等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更强;旅游研究生教育是学术研究型教育,注重理论方面的深、精、专,强调的是旅游科研能力、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旅游业是与人打交道的服务型行业,所以旅游本科专业学生在从事旅游业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更为突出。和层次低于旅游本科教育的旅游高职高专教育相比,旅游本科教育的综合性使它集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于一体,更强调知识基础的广度与深度、能力的多样化和素质的提升与拓展;高职高专满足的是一线工作的具体岗位的需求,如导游服务工作岗位、餐饮服务工作岗位、客房服务工作岗位等,更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操作规范性的培养。而旅游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动态变化的,其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也在不断地进行发展变化更新,所以旅游本科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更强,后续发展空间也更大。
三、旅游本科专业教学体系的优化
为了实现旅游本科专业教育的优势,必须对当前的旅游本科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修正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体现了办学思路和方向。旅游本科教育是新型教育,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不足,致使当前的旅游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比较混乱。有的沿袭传统办学方针,盲目攀高,有的跟风职业教育方式,自降规格,这些都不利于旅游本科教育优势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的培养目标进行修正。首先是要合理定位。旅游本科教育是集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与同专业其他层次的教育相比,具有实用性和理论性兼具的优势,据此,旅游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基本定位为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的旅游行业专业人才。其次是要具体明确。旅游业是综合产业,涉及到旅行社、酒店、旅游交通、景区景点等吃、住、行、游、购、娱乐等各种类型的业务,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所以旅游专业的专业方向非常广泛,若不具体明确,就会容易出现散而杂的教学状况,不能体现旅游本科毕业生专而精的优势。为此,可以根据旅游专业的学科和就业方向,将其细分为若干方向,再针对每个具体的专业方向去细化培养目标,使之与就业市场要求和未来发展相适应。
(二)改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是对培养目标的直接反映。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应对教学内容作如下完善。首先是完善课程类型。一是将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相结合,通过通识课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基本素质与外语、计算机等通用能力;通过基础课来夯实学生理论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形成宽泛的基础知识结构,为专业学习提供知识和能力的生长点;通过专业课来打造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二是将专业课里的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方向课相结合,通过专业核心课培养学生掌握和理解旅游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专业方向课来细化培养目标,实现学生对旅游方面工作专精独到的就业优势。三是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来强化理论。四是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以必修课打基础,保证学生具备旅游中高层级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以选修课作为补充和拓展,发展学生的技能和特长。在完善课程类型的同时还要合理处理好各类课程所占课时的比例关系,以促使旅游本科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的协调发展。其次是及时开发新课程。旅游业是随时代不断变化而变化的行业,开展旅游本科教学时应及时跟踪行业的发展需求,结合自己的优势资源,不断开发相关课程,如旅游电子商务、第二外语、CAD制图等,通过新课程的开发使旅游本科学生知识面广、应用性强的特点更为突出。再次是拓展实践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当前的旅游本科实践教学内容大多是模仿高职高专的一线服务岗位的操作技能训练,内容单一,层次较低,对本科学生最应该具有的旅游线路设计、旅游项目策划、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客户营销等经营管理方面的应用技能训练不足,应注意加强。此外还要注意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为一体。通过旅游资源考察、旅游知识竞赛、鸡尾酒会、导游大赛等课外活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实践能力。
(三)调整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培养目标的实施方案,教学计划安排不当会影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当前的教学计划不够科学,随意性强,因此也要进行适当调整。首先是要注意课程的前后顺序。很多院校在设置课程时,未能科学考虑所开课程的内容,甚至将一些基础理论课程安排到大三、大四,而把一些选修课程安排前面,这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所以在课程安排上,要注意开课的先后顺序,明确先修课程与后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在开课时应遵从通识课-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拓展课的顺序,层层推进,以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其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循环交叉进行。当前的旅游本科实践教学形式往往是在所有的理论课学习结束之后集中进行的毕业实习,这种做法未顾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实践教学作为旅游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逐层深入,把实践课有机地贯穿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之中,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又加深了他们对理论的理解,做到了“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
(四)更新教学方法
好的计划还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去配合实施。针对旅游本科专业的应用性特点,尝试改变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型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代之以灵活多样的新型教学方法。如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到旅游企业现场教学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可以通过启发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专题研讨法、管理游戏法、批判性思维训练法等交互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对旅游活动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归纳、解决的能力。
综上所述,旅游本科专业教育虽然目前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只要认清它的性质和特点,从建立比较优势的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对教学体系进行一系列优化,就能实现它的功能和价值,最终使其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秦兆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机制实证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5):95-98.
〔2〕保继刚,朱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23(5):13-17.
〔3〕朱金林.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危机与创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5):72-74.
〔4〕庄小丽,潘启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模式探讨[J].管理探索,2007,(9):6-8.
本科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立足课本;夯实双基;落实细节;科学训练;提高效率
高考化学科考试旨在测试考生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考生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三是考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化学问题的能力。所以高三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化学时,要注重将这三方面与复习备考紧密结合起来,回归课本,本着重基础重应用的原则进行全面复习,真正做到将知识内容的复习转化为切切实实的解题能力的加强和考试成绩的提升。
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一般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按章节复习,完成必修内容和规定的选修内容的复习,其中实验的复习融入到各章节的内容中去;第二轮主要进行专题复习,同时进行相应的专项训练;第三轮主要进行高考适应性模拟测试和课本回归复习,两者穿行。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各轮复习的方法和策略,与大家商榷。
一、立足课本,强化基础知识,一轮复习夯实双基
第一轮按章节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抓好双基,科学构建化学学科知识结构。为此,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研究《考试说明》,把准考试方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科学依据,是高三化学整个复习过程中师生应时刻遵守的纲领,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它明确地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只有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才能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随着教材内容的不断变化和地方性教材的逐渐出现,一纲多本的现象日益普遍,因而只有认真研读《考试说明》,熟悉考查范围,才能避免因超纲复习而枉费时间和精力,从而增强复习的针对性。研究《考试说明》要注意研究它的变化,特别注意新增的内容。
(二)立足课本,落实细节
本轮的目的是巩固基础,也是复习的关键点。高考试题的命题点都是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的。在学完整个高中化学课的内容之后,教师应按照先必修后选修的顺序引领学生认真阅读、梳理教材,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揭示教材章、节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
(三)科学训练,提高效率
高三的复习资料很多,如果整天让学生沉溺于题海,做大量的题目却不求甚解,这样反而会造成“消化不良”。因此,科学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教师应提前对习题进行精选。选题要注意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教师要指导学生选一本好的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要把它真正弄通弄透,彻底消化。尤其要注重精选近几年的化学高考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逐步提高难度。
二、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二轮复习能力升级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让学生适应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使学生的化学学科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首先,应强化学生对”点”的认识。 指导学生从具体代表物入手,掌握其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注意共性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特性。例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在与金属的反应中还表现出特性——强氧化性,即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与铁发生钝化、与不活泼金属也可发生反应等;需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暗处保存,则又反映出了硝酸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教师要特别重视深挖教材中实验材料的内涵。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实验试题有利于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考查,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回顾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可以发现,要么是几个基本实验的组合或基本实验与操作的组合,要么是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可以预测,2013高考化学实验命题,仍是课本实验的巧妙组合,以及探究性实验的原理、操作与评价,并将进一步强化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
三、搞好三轮模拟演练,,满怀信心迎胜利
三轮复习是高考冲刺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三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