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考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考学习计划范文1
一、简化记忆法
这是记忆化学实验的主要步骤的有效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几个关键的字或词组成一句精炼的话来记忆。如:用六个字组成:“一点、二通、三加热”,这一句话概括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大大简化了记忆量。
二、理解记忆法
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总结,找出内在联系及规律,然后记忆这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如:在记忆元素符号、分子式、原子等概念,必须在理解的意义前提下去记忆。
三、趣味记忆法
为了分散难点,提高兴趣,要采用趣味记忆方法来记忆有关的化学知识。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操作要诀可用:“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前者颠倒要爆炸,后者颠倒要氧化。”
四、重复记忆法
要利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记忆事物的印象也是跟遗忘作斗争的有效方法,所以在记住某些知识时常常用默默重复、叙述再现方法来加深印象。
五、编顺口溜记忆法
初中化学中有不少知识容量大、记忆难、又常用,但很适合编顺口溜方法来记忆。如:学习化合价与化学式的联系时可用“一排顺序二标价、绝对价数来交叉,偶然角码要约简,写好式子要检查。”
六、归类记忆法
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分类,抓住特征。如:记各种酸的性质时,首先归类,记住酸的通性,加上常见的几种酸的特点,就能知道酸的化学性质。
七、对比记忆法
对新旧知识中具有相似性和对立性的有关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八、联想记忆法
把性质相同、相近、相反的事物特征进行比较,记住他们之间的区别联系,再回忆时,只要想到一个,便可联想到其他。如:记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不要孤立地记忆,要扩大联想。
九、关键字词记忆法
这是记忆概念有效方法之一,在理解基础上找出概念中几个关键字或词来记忆整个概念,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一变)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二不变)这一催化剂的内涵可用:“一变二不变”几个关键字来记忆。
十、知识网络记忆法
自考学习计划范文2
关键词:教学信息化 课程资源 开发 整合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明确要求。教学信息化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同时也使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逐步转化为信息化自主式学习、信息化情景式学习、信息化探究式学习、信息化合作式学习等多种信息化学习方式。相比于单一、被动的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信息化学习方式更灵活、多样,富有个性。有关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研究理论和实践还有很多问题仍在探讨和研究之中。广西柳州三中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数字化教育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子课题于2013年完成结题,荣获国家级重点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并同时立项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重点子课题《基于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学习资源研究与开发》子课题,对这一课题进行继续深入研究。
一、课程资源整合是教学信息化的“瓶颈”
课程资源开发的最大价值,是在于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课程资源是使学生学习主动、思维活跃的前提,教学信息化(课程资源产品化)是优化资源,整合资源,提供(展示)资源的新途径。当前散乱贫乏的课程资源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新课改的“瓶颈”了。
课程资源整合的形式一般表现为非产品形式和产品形式两种。
非产品形式:主要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而形成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最为普遍的课程整合形式。利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能轻松利用与学科课程相关的图片、文字、音乐等素材和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也能使教学资源展示更灵活、更生动;同时在网络环境下,还可以将这些教学资源集中起来,供学生自由访问、自主学习,从而生成开放、互动的教学空间。但非产品形式在课程资源整合在开发和使用上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技术层面)。
产品形式(课程资源产品化):课程资源整合产品则是对分散的教学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形式,即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标的要求,综合“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具有鲜明的知识指向和能力指向的,能高效率地适应教学要求的,使用方便的教学产品。
二、发挥有效性是整合课程资源本质所在
“课程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验”课题,实质上是在探索一种先进的教学,凡是先进的教学,都应该使教学系统优化运行,教学过程优化控制,教学信息优化传递。课程资源整合的过程是“教学信息化”的过程。教学信息化是实现学科课程资源优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埃根说:“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由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模式来达成。”可以用来对应课题的两个假设:
假设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任何有效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
假设二:课程资源对有效教学的促进是多形式或多模式的。
90年代初,当现代信息技术以一种“新”媒体的姿态介入教学过程时,有人说它是“味精”,因为即使不用它,传统教学的坚实根基还在,教学质量就还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教学信息化”通俗地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但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并不是课堂教学的终极追求。教学信息化不是花架子,“教学信息化”不是花样翻新,不是故弄玄虚。有效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自主、合作、探究”,“乐”是活的前提、“情”是活的关键,“美”是活的目标。整合课程资源就是为了提供这种“乐”“情”“美”,有了这种资源作为支持,才能达到活教活学,乐教乐学,会教会学的理想境界。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趋势
自考学习计划范文3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主要现状综合以下几点:
一、学生轻视计算机知识的学习。
实际会计电算化培训中,由于时间、场地和学生素质所限,学习内容往往注重财务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讲解较简单;忽略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介绍,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等。虽然在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之前曾经进行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的简单学习,但是不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紧密结合,造成学生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认识模糊,不能了解系统的全貌,自然更谈不上软件功能的全面深入应用;有的学生仅能操作财务软件,对其他应用软件一无所知,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作用。
二、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不够牢固,报表部分的学习尤其薄弱。由于近年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素质较差,
科学文化基础和新知识接受能力普遍较差,虽然曾经学习过一部分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的极其有限,等到学习会计电算化软件时,常用快捷键和常用命令都比较生疏,并且在学习报表时,由于EXCEL表格的基础不扎实,而导致学习报表编辑、设计和格式生成都有较大的阻力,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学生学习的会计软件经常比社会上发行的软件要落后若干年。
当前,网络时代对财会人员知识结构有了新的要求。在网络时代,从网上支付、网上销售到网上理财等等都与传统商品交易方式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一些新技术、新观念将贯穿于新的商品交易和商品结算过程中。而这些新的交易方式将不可避免地使现代财会人员的知识库面临着严重的冲击。为此,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所培养的财会人员必须具以下知识结构:
1.更新专业知识
随着财务软件向着电子商务方向发展,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网络会计、安全会计以及研究与开发会计也会随之产生,由于实时系统和数据传输通道的快捷与畅通也给远程审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会计电算化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也出现了“网络财务”、“全能ERP软件”、“数字化管理”等多种定位。这就要求我们的会计电算化教育必须适时充实或增加上述内容。
2.学好计算机知识,努力适应社会发展
网络时代的财会人员除必须懂得一些常规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及简单维护以及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外,在互联网(Internet)的使用方面,更应该特别注意加强学习和训练,掌握其常规使用方法。如电子邮件(E-mail)的编辑、收发,常用网址中相关信息的搜寻和检索,专业网页(Web)的设计和维护,相关文献的上传、下载等等。另外,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的学习一定要加强,这样在学习会计软件时才能达到举一反三。因此,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应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必须加强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的教学力度。
3.学好一门外语,努力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根据国际有关权威机构统计,互联网(Internet)信息量中,有93%是以英文为基础的,常见的网页设计及一般程序都以英文为基础。虽然近年来中文网站显著增加,但无论是信息搜寻、文件编辑,还是电子邮件的收发,都仍然是大量以英文的形式出现。另外,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商品交易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下,国际之间的交往已存在大量外语的商业信函,重要合同文本,往来凭证,支付手段。因此,作为目前高校培养出来的财会人员如果不掌握一门外语,在将来的时代里,就很难算作一名合格的优秀会计人员。
4.熟悉相关学科知识,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在即将到来的网络时代里,能否熟练掌握诸如网络应用知识等财会专业所必修的“边缘知识”,将成为衡量一名财会人员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因此,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必须及时充实、更新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使学生不仅掌握既有的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更能掌握随时展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及边缘知识,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在未来的网络时代有立足之本。所以我们设置课程时,一方面要有学生必修的一些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应有与其专业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供学生选修,以便扩展他们的专业视野。通过对相关现代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知识的学习,可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本专业知识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使其知识结构更趋合理。
针对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状况,本人发表一点拙见,主要归纳如下;
(一)更新培训内容,完善学生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丰富相关计算机知识
具体地说,一方面是要加大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比重,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懂得简单操作与维护,能运用office等办公软件,熟悉Internet的知识;另一方面要能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新的会计分支,如人力资源会计,或新的商务模式(如电子商务)等对传统会计电算化内容扩充的要求。
(二)充分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资源,丰富会计电算化培训的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以网络为媒介,采用远程教育或兴办教育网站的方式,既可以及时更新学生的电算化及相关知识,又可以解决培训时间、场地不足的问题,官方网站与软件供应商网站还可以优势互补,从政策与实务两方面提供会计电算化培训所需材料。
(三)建立良好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制度,落实培训效果
从宏观来看,可改革现有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上岗证制度,使会计电算化培训成为学生从业资格教育及后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微观企业来看,可制定企业内部培训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部培训工作,并明确奖惩以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组织培训和自我学习的环境。
(四)培养会计电算化骨干力量,带动学生素质的提高
自考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自考助学与专业培训; 衔接教学;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邢晓(1971-),女,浙江省衢州市人,衢州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36-02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理性回归,以往只重学历的用人机制逐步向重技能方向转移,传统的自考教育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新时期自考工作发展的方针和目标也有所调整,开始着力构筑自考与多种教育衔接沟通的立交桥,探讨职业教育与自考衔接沟通、稳步推进自考与其他教育形式学分互认等试点工作。自考助学的内涵也由学历课程助学向技能实践提高的方向转移。
一、自考助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方案研究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以“没有围墙的大学”著称,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随着近几年中职升高职比例的控制,自考生队伍逐年宠大而且趋向年轻化,25岁以下的自考生占到59.44%。自考助学工作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助学形式从传统适合在职考生利用晚上及周末时间、工学矛盾小的业余辅导派生出全日制助学辅导和最近几年流行的网络助学辅导。而全日制自考助学更是让人感受到与普通高校无异的校园氛围,得到社会的认同,尤其适合中职、普高等低年龄的毕业生,成为许多自学考生的一种理想选择。各高等院校利用宽裕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各种助学工作,使全日制自考助学规模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2009年仅浙江省具有全日制助学招生资格的学校就有81所,核定招生自考生7.4万。这批年青的自考生要通过自考助学解决学历问题的同时,更需要通过劳动技能培训解决就业问题。在此背景下自考助学工作将要面临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
自考助学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方案的研究与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对提升低学历的年轻社会劳动力的综合文化素质与专业劳动技能培养指明方向,避免劳动力就业培训的重复进行,缓解国家劳动力培训的压力,更好地促进就业能力的提高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自考助学研究与改革的方向
我国传统自考助学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对自考助学的形式、强化自考助学的管理方法、提高自考通过率及相关自考政策的研究。最近两年自学考试虽然开始从职业能力培养方向进行了一些探索改革:诸如进行高职类大专自考改革试点,增加实践课考核的内容与比重;也有学者开始对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并举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但总体方向还是属于粗放型的,正处于摸索阶段,对职业技能培养力度还相当欠缺,有的专业甚至还处于空白状态。
自学考试做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应该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改革步调一致,顺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专业技能的培养方向,必须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人才需求的方向去改革。要通过对当前自考助学现状的分析,探讨适合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方案,让自考学生通过自考助学阶段既能学到相应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学到相关的专业基本技能,减少劳动力培训教学资源的重复与浪费,才能保证自学考试持续可稳定发展。
三、自考生队伍的现状分析
(一)自考生的数量、年龄、职业、报考前的学历等特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浙江省2009年为例,自考学历教育共开考136个专业,考生50.2万人次,新增考生每年基本维持在12万左右;考生的年龄构成发生了变化,30岁以下的考生约占当次报考人数为92.5%;学历结构偏低,高中(中职、中技)的报考人数约为63%;考生的职业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自考队伍的主力军,占当次报考人数的75%。
(二)年轻的自考生队伍对自学考试的认识态度。从1981年开始,自学考试做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越来越得到广大考生和社会的认同与追逐,考生逐年递增且趋向年轻化。通过对6个专业、13个班级共594名自考助学的学生入学时的问卷调查,得知91.75%的学生对自考学习充满信心,主观愿望较好。反映出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自考教育有较高的认可度,也是参加自考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
(三)自考助学生源的学习习惯。自考学生的学历结构偏低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这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学习习惯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怕吃苦、投入学习时间少,而且学习计划性、自觉性较差。从问卷调查反映出真正每天投入在自考学习方面上的时间少于1小时的占30.47%,在1~2小时的占52.36%,对课程学习没有任何计划的考生占27.27%,有计划但基本上坚持不下的占58.08%;考前没有做好复习的占70.2%。自考生这种仅有良好愿望却没有实际投入的学习习惯、学习状态非常不利于自考教育“以考促学”培养人才模式的初衷。也是许多自考生抱着试试而已的态度,最终选择了放弃自考的原因所在。
四、自考助学与技能相结合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
经过数据分析与调研论证,认为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方案是符合当前自学考试教学改革的方向,能为进一步完善自考教育对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但这种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必须跳出传统自学考试的框框,要结合学生现状因材施教,迎合学生的意愿,引导学生选择自考学历教育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学习程度,要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考核方式与标准、学分互认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对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衔接教学方案进行合理定位。自学考试做为学历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到目前为止自考学历的通过率还是很低的,浙江省截止到2009年底累计有1000.09万人次参加了自考学历考试,累计培养了36.79万(专科21.48万、本科7.52万、中专7.79万)毕业生,毕业人数不到3.7%,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几乎处于空白。所以对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衔接教学的定位必须要理性,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在自学考试与技能考核中都取得好成绩,而是对不同的学生在整个教学结合模式下有所选择,统筹兼顾自考课程与专业技能的学习。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努力通过自学考试过程中,使专业技能也有所提高与收获;对于文化基础较差、实践操作较好的学生,在争取拿到相应专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同时,对专业理论知识也有所了解,达到知识面拓展的效果。
(二)以就业为导向,找准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自考教学培养方案改革的关键在于专业技能方向是否合理、能否让学生毕业后掌握相应的专业基本技能。自学考试改革方案应当围绕“专业技能”这个中心开设相应的课程,要保证专业基本技能与专业基础理论比例的合理性。比如会计专业,学生毕业从事会计行业必须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才可以上岗,在会计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多的是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要熟悉做帐查帐实务,所以该专业的教学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并不高,而是要突出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强化实际帐务能力的训练,围绕会计证、电算化考核等技能培训要求来组织教学与助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围绕高职大专的培养方向,尝试自考计划的调整与课程教学改革。利用自学考试教学试点改革的机遇,大胆探索高职类大专自考与职业技能衔接教学的实践,通过分析传统自考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论证自考计划中实践课教学的重要性。把降低专业理论教学内容的难度、减少统考课程的科目、大幅度提高实践课教学与考核的比重等问题做为当前自考教育改革的关键突破口,并对这些问题加大力度进行调整与改革。
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由于该专业属于自考新增试点专业,在2009年浙江省自考开考计划中还没有此专业计划,刚开始时参考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相关的课程,其中包含高等数学(四)等6门统考课程,经过教学实践运行,大部分学生不能适应理论偏深、偏难的专业教学,没法继续坚持自考学习。经过第二轮教学计划的调整与实践,基本上达到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方向、降低专业理论的难度与要求、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助学过程、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使得整个教学计划更加合理。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两轮教学计划中统考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比较如下:
(四)明确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与方向,更好地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应紧密围绕专业特点开展教学,以专业的实践应用性为主线,尽可能向专业技能方向看齐,才能真正做到学历与技能培训有机组合与衔接。
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整个专业课程设置共13门课程,除了毛概、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及毕业实习三门课程外,将其他十余门课程的内容按理论与实践方向进行分解,再把实践内容与技能考核项目一一组合,做到降低自考课程理论知识难度的同时,使得实践课程教学的方向更加明确,考核也有一个相对可行的标准。具体方案如下:
(五)日常管理模式的跟进。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的大专自考学生不仅仅是文化基础差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一直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基本上做不到课前预习、课后巩固、考前复习等环节。所以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不能以开放式的大专生的管理模式来管理,而是选择一种界于大专与中专之间新的模式去管理,即要迎合学生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丰富学生的第2课堂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又要强化对他们的日常纪律的管理;要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与思路,端正学习态度、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增加晚自习辅导管理、考前模拟练习、专业老师串讲答疑、技能强化训练以及班主任跟班管理等环节,大大改变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增加了学生学习投入的时间,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衔接教学改革的运行结果
通过对两届学生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衔接教学的改革与实施,从教务部门汇总的自考课程考试成绩与学生技能考核的结果分析,基本上达到了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衔接教学的预期效果。
在运行教学改革方案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较好的引导,大部分学生都能给自己合理定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地对待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的问题,认识到自考助学不是单一为了自考课程的通过率,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考助学这一教学管理过程,使自己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文化修养都有所提高,提高毕业的就业能力与就业率,更好地服务社会。
而自考统考课程的减少,又大大降低了理论课程的学习难度,也保证理论教学内容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让大部分学生充满信心地沿着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改革的思路,能够基本了解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专业基本技能。
总之,自考助学与专业技能培训衔接教学方案的探索与实践,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的必然趋势,符合当前高等教育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向,这种教学改革不能认为是简单的降低专业培养要求,更不能是为了凑学分拿文凭为目的,而是真正把专业技能培训结合到自学考试的计划中去,让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通过自考助学阶段取向不同,最终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更快地适应社会、走向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必读[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自考学习计划范文5
课堂能否充满生命力,课堂的教学文化是最重要的。简单来说,教学文化就是课堂上长期积淀下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行为等,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文化,首先就得弄清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当前的课堂文化进行优化或重建。
一、当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近几年通过课堂视导、区域教研、校本教研、推门听课等方式,笔者收集了大量的课堂教学信息,经过综合分析,发现当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缺少学生构建知识、感悟知识的环节
上学年,我参加了镇文体教育局组织的课堂教学常规视导活动,这次活动,我们去了本镇区一些农村小学,我听了语文、数学,基本上都是教师的“一言堂”,虽然有一些提问,但大部分是师生间的单向信息交流,根本没有生生间的横向信息交流,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不高,课堂上缺少探究、讨论、交流、展示的环节,离新课程倡导的知识是“自我构建”“自我感悟”的课堂教学理念相差甚远。
2.教学走程序,忽视实时生成的资源,缺少深度追问
在一节区域教研的作文教学研讨课上,一位教师展示了一节作文指导课,美中不足的是教师为了引出细节描写,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在开头、细节描写、结尾三个环节中哪一部分最难?”第一位同学举手回答说“开头最难”,教师笑着反问“开头最难吗?”继续提问,直到有同学回答“细节描写最难”,教师才继续进行细节描写的指导,这是一种典型的走程序教学,其实很多精彩的课堂是来自于课堂上实时生成的资源,当学生说“开头”难写的时候,教师不能充耳不闻,应该让学生说出他心里的困惑,教学才具有针对性,抓住了课堂实时生成的东西,才可以衍生出精彩的课堂。
二、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学习型课堂文化的构建
课堂教学改革不能只关注观念、模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课堂文化的构建,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探究,才能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目的。
1.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行为
教学理念是课堂文化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我们倡导“知识是自我构建、自我感悟”的教学理念,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构建知识、感悟知识。在一次数学同课异构的研讨课中,第一节课A老师设计的提问是“7+2 等于多少?”全班唯一答案:9。议课时有教师提出改进建议,要从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建议问题改为“你是怎样算出7+2等于多少的?”果然第二节课B 老师提出这一问题后,A 生举手回答“我是数手指数出来的”;B 生“我是数人头数出来的”;C 生“我是在7 的基础上再数多2 个得出来的”,学生说出了多种不同的解法,孩子们也从其他同学的展示中,拓宽了视野。
2.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环节
高效课堂的所有活动都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的,目标是否具体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参加了一节英语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定出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新单词。为了让学生掌握新单词,她设计了“大小声寻物游戏”来让学生熟读单词,即全班齐声反复读单词,当寻物者离目标远时声音小,离目标近时声音大,寻物者通过声音的大小来寻找物体,这样的游戏让学生熟读单词变得非常有趣。然后进行句式训练,让学生了解这些单词在句式中的运用。有教师问怎样才算“掌握”单词,她说学生要会读、会认、会听、会用,但不要求会写。进一步追问,对照这些具体的目标,你的教学环节突出了“会读”“会用”的训练,但好像弱化了“会认”“会听”的目标。该教师马上大悟,由于将教学目标笼统表达为“掌握”,没有定出让学生“会读、会认、会听、会用”的具体目标,导致课上没有很好地突出“听”与“认”的训练环节。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才更有针对性,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肯定是杂乱无章,针对性不强,难以奏效的。
自考学习计划范文6
一、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售票员综合素质。班组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上,对车间下达的学习计划,能严格执行,并做到了学前有准备、学习有记录、学后有总结。通过经常的政治学习,班组成员的政治思想觉悟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还在班组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根据班组中的学习任务和培训情况,向大家推荐学习了《如何高效、自动、快速的完成任务》的书籍,大家轮流传阅后使得售票员了解了怎样能更快、更有效的完成工作。鼓励每位售票员写出了读后感,大家相互交流、探讨了好的售票经验,互相取长补短,使理论与实际相融合,促进了工作质量的有效性。今年车站开展了《别把工作当儿戏》一书的演讲比赛,售票班组人员踊跃参加,为车间荣获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业务学习方面,我们时刻不放松,针对客运服务特点,班组内部也开展了多次岗位仪容仪表、礼节礼貌、窗口迎宾的培训,并进行了考评活动。班组内有4人正在参加各类大专、本科的自考学习,还有冯晓娟、刘红梅、宁喜荣、周晓曼、蔡双红5人代表车站参加了段业务技术比武活动,活动中有4人被段选拔参加路局技术大比武活动。岗位成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在不断提高,班组内学习气氛浓厚。
二、 任务评比,增运增收。票房工作是车间生产任务标志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经济效益的体现,因此我们班组把营销进度列入了日常工作计划,在售票房内墙壁上将每日发送人数、亏欠人数及时记载公布,起到了很明显的督促作用。在班组内我们将售票员个人完成发送人数与讲评考核及奖金分配挂钩,实现了良性的任务评比制度,增强了售票员的危机感、责任感、,增强了售票员的营销意识。在全局生产任务紧张情况下,班组人员积极加强了返程票、联程票的销售力度,大打增运增收攻坚战,取得了较大成效。为保证完成车间生产任务,班组人员在计划室的带领下深入各大院校、厂矿、部队提供上门服务,受到了一致好评。在现场值班员的指引下,班组人员积极配合站台乘降组织,将乘降难度大的车次分流于临客车次,降低了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打击违法犯罪,确保旅客利益,维护铁路形象。从XX年6月售票班组实施岗位人员优化调整后,我们以崭新的面貌、全面的业务技能、良好的思想作风,坚持“以人为本”以最大能力打击“票贩子”、“票托”等违法分子的生存空间,我们做到了坚决不以票谋私,坚决不与票贩子勾结,权利维护铁路正常售票秩序和广大旅客的合法权益。
四、 建文明岗,树服务明星,减少路风投诉。继全路开展“树标塑形”活动后,我们售票人员都注重仪表、着标准装、干标准活、持之以恒的使用文明用语,做到了“请”字当头。在班组中,我们每月开展以比出勤、比服务、比文明、比安全生产的岗位劳动竞赛,从中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岗位能手,形成了一股你追我赶的竞赛热潮。在车间开展的“做文明职工、评服务明星”活动中,有宁喜荣、王芳丽2名售票员先后被评为服务明星。班组成员牢固树立了“建、创、做”活动意识,“你的满意、我的追求”的理念深入人心。对评选出的先进人员形象照片在醒目处张贴,促进大家的工作热情,给旅客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促使本人不断的进步,保持优秀的工作状态。在这一年中,班组人员为旅客做出好人好事12件,收到表扬信件9封,锦旗3面。班组人员在服务态度上有很大的提高,违章违纪大幅度下降,路风投诉与路风不良反映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