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

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文1

关键词:德育答辩;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德育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张立忠: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河北石家庄050018

多年来,高等学校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全方面教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相对于智育、体育的评价手段与体系而言,德育的评价体系相对薄弱。如何评价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是长期以来摆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了德育答辩活动。实践表明,德育答辩不失为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德育答辩的实施过程

德育答辩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一)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为了上好德育答辩这堂“课”,理工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领导、学工部(团委)负责同志、学部书记、辅导员、“两课”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答辩分为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三个阶段。

撰写论文阶段。学院要求每个毕业生认真回顾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寻找并弥补不足,调整发展方向,达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2010届2196名毕业生全部撰写了德育论文。

论文评阅阶段。学院专门安排了德育答辩论文导师,对毕业生德育论文进行指导、审核、评阅,并写出评阅意见。大部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思想认识、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认真总结,写出了有质量的论文。

现场答辩阶段。在德育答辩会上既有毕业生们的真情告白,也有献给学校建设发展的合理建议。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成员分组深入各学部,听取学生陈述,进行现场提问,根据德育答辩评分标准评定现场答辩成绩。

(二)根据学生在校思想政治表现,评定德育答辩教育成绩

学生德育答辩的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现场答辩、毕业离校期间表现四部分成绩组成。其中,现实表现的成绩占50%(辅导员打分)、德育论文的成绩占20%(指导教师打分)、现场答辩的成绩占30%(答辩评委打分)。

德育答辩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90分以上)、良(75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待考察(60分以下)。对于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及格的,按结业处理。

2010届有2196名毕业生,其中有248名毕业生因工作需要(顶岗实习)不能回校答辩(但均提交了德育论文),在校答辩194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9%;有81名学生第一次答辩成绩不合格,进行了二次答辩。

(三)发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延伸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现场答辩阶段,学院鼓励低年级学生旁听。对于毕业生本人来说,这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总结和人生的升华,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心灵鸡汤,为他们的大学之路指明了方向。答辩结束之后,德育答辩委员会评选出优秀德育论文,将其集结成册,提供给在校学生阅读,进一步扩大德育答辩的影响力。同时,学院围绕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把优秀毕业生在德育答辩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新生,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校风在高低年级间的传承。

二、德育答辩的实际成效

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对大学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毕业生在高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是大学毕业生德育状况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德育答辩成为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方式

相对于专业答辩,德育答辩形式更加灵活,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更具吸引力。这种新颖的毕业教育方式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毕业生的感触颇具代表性:“在离校前夕,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教育、帮助、关心我们四年的老师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实在是很难得。老师们不仅帮我分析了优缺点,还给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对我走向社会大有益处。”

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全面考核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全面检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德育答辩工作还吸引了其他专业课教师和“两课”教师,德育答辩的过程成为师生真情话别共叙情谊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及时疏导了离校前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2010届毕业生成为历年来毕业离校期间表现最好的一届毕业生。

(二)德育答辩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学生提供一个量身定做的教育环境是德育答辩工作的出发点之一。按照教育规律,大学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以学生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而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的形式特点是,它从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出发,充分反映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答辩会的时机、内容及形式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个性互动的教育环境。学生有机会自我总结、交流、答辩、阐述,使学生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自觉地投入。经过学生入脑、入心的理智思考获得的心灵体验、思想升华的效果是任何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学校注重将德育答辩理念加以推广,发动低年级学生现场旁听毕业生德育答辩,以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德育答辩成为贯穿所有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成为学校德育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的载体,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有效途径。

(二)德育答辩成为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专业答辩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检验,那么德育答辩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考核,是学习期间思想状况的展示和总结。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检验关,改变了以往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思想。与专业答辩相比,德育答辩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与实践的总结和展示。通过这种“出关”,更增强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信心。

按照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安排,在2010年毕业生德育答辩的基础上,已组织新生结合入校以来的所感所想,在辅导员和个人成长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自己4年的大学生活打下基础,也为学习4年后的德育论文答辩积累资料。从入学教育时的“德育论文开题”到毕业教育时的“德育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同时辅以二、三年级德育论文的阶段答辩,一个完整的本科生德育工作体系正在该校逐步形成。

事实表明,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以德育答辩为载体,以学校德育理论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学校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支撑的模式,成为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平台,“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学院毕业生的普遍特点。学院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受到社会、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肯定。

三、德育答辩的实践启示

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对于高校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亟待改革。河北科技大学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表明,德育答辩正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

(一)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人性化

重视人的差异性,突出人的主体性,这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基本要求。德育答辩认可了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德育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答辩、毕业答辩组成一个完整的道德评价过程。这个过程立足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学生由对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启动功能和激励功能,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

(二)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动态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评价注重静态取向,重视的是评价的判断和鉴定功能,并进一步异化为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以终结性评价结论来区分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处于成长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目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最终结果,而应关注其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指引他们看到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方向。通过对学生阶段的、单元的和局部的道德发展水平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发展,也能对德育工作进行不断调整,改进德育体系及其手段方法,甚至重新构建。这样,在学生自我发展和学校德育评价的互动中,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德育工作目标也能够最终实现。

(三)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多元化

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

大学生指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年龄处于18~24岁之间的群体。受其年龄的限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完善。经常有不成熟的行为和想法,影响自身发展及人际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除自身个性追求偏差,还有社会因素。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复杂多变,信息量层出不穷。若没有一双“火眼金睛”,难免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染缸”中沾染不良习惯。进入大学是他们走向社会的缓冲阶段,因其所存在的可塑性若是能进行良好的引导和规范其行为,可以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优质的人才。

一、高校大学生德育水平

高校德育工作的修正及完善需要先了解和研究现代大学生德育水平所处的阶段。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笔者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大学生公德意识及公共场合行为习惯

公共生活较私人生活最大差别就在于,在公共生活中的个人行为会对社会其他成员产生或大或小的联系。大学生在公共空间所进行的行为具有开放性和透明性。当今世界不仅仅是地域上的密切联系,更有互联网时代所特有的公共生活的渗入。大学生日常活动范围已经大部分时间仍是以校园生活为主。大部分大学生在助人为乐及保护环境方面态度漠然。主要体现在:食堂就餐后垃圾不能自我处理;寝室交往及卫生习惯,对于公共物品爱护欠缺。对于校园绿化设施及教室教学设施的不爱护。有一部分有“公家的东西”不用爱惜的错误想法。大学生除了校园生活,还拥有社会生活。在公共场合,对自我约束力较差,做出了不符合大学生形象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较差,因立场不坚定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不能在集体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做了错误的选择。公德意识淡薄,没有较强的公德心是上大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的体现。

(二)大学生在家庭关系中所表现得情况

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拜金主义、溺爱子女、家庭暴力及漠视老人等问题影响大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大学生是否能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即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在此过程中与家庭成员相处模式有很多问题。如,情绪不自控,向父母乱发脾气,父母没有满足的不合理要求,不从自己检讨反而责怪父母。对于祖父母关系淡漠,任性而为。(三)大学生个人品德状况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对于大学生活的初步判断仅局限于上大学之后可以“自由自在”的态度上。进入大学后,窝在寝室打游戏,看电视剧,饿了定外卖等等线上活动占据一天大部分时间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常态,学习上以“60分”万岁,不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休息时间黑白颠倒,跟随“不逃课不大学”的大流。没有自己的目标和学习计划,生活上惰性极强,遵循“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态度。学期末,妄图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及格。大部分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检讨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在不良社会风气及不正确价值观的影响下,失去了目标和追求,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跟随大流,失去了不甘落后的斗志。

二、哲学指导新时期的德育工作

(一)学校更正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心态在大学教育中,老师不认识同学,同学记不住老师的姓名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常态。老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德育水平知之甚少,在一些场合发现的学生不好的行为,先入为主,武断的判断学生的综合情况,这种做法有失偏颇。应当予以更正。

(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刚进入大学的学生,都经过了高考残酷的筛选。在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学习是主业,也是生活的全部。大多是同学在生活习惯上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选择较少,除了学习之外,父母包办已经见怪不怪。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将学习放在了第一位,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如自理,自立的养成并没有过于重视。按实际情况来说,并不需要过于重视。但进入大学之后,学生面临种种选择,来自生活、学习方面的压力纷至沓来,长期的生活习惯使得他们在独立生活时,似乎困难重重。新时期的德育工作需要抓住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实际情况,根据马克思之主义哲学-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理论。借力使力,首先,对刚进入大学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行评估分析,将最为普遍的问题提取出来讨论解决方法。因材施教,对于即使纠正自己所不良习惯的同学予以肯定,而对于那些思想上不进步的同学要多关注。平时要注重宣传道德教育对国家,对社会,对自身的重要意义。

(三)坚持用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看问题

哲学之指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和普遍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对大学生德育水平现状的看法是人们头脑中的联系观念,不过是对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反映。这种现状存在有其特有的时代性,如果否认联系的客观性,用主观随意的联系来代替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这就是唯心主义。学校在为提升学生德育水平而努力的时候,要尊重其客观性,前人的经验固然重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引导学生道德水平向前进步时,应当明确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没有现代社会的对于学生成绩,学历的追求也不会有这些问题的发生,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有其时代特色。任何一个事物都是这个统一体中的一个部分、成分或环节。学校德育工作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进。总之,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人类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雄辩地证明了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学校德育工作应当改革创新,不能拘泥于形式。

(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德育工作的必要性要求学校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开展德育工作要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和发挥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这是根本点,也就是说,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采取各种方法,来推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学校要正确认识,并且要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只有从实际出发,把握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的规律,并且要遵守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时的思维规律,才能形成正确的意识;只有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学生自觉地进行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将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而一事无成。世界是发展的,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若不尊重客观规律,对学生来说,小则遭受挫折,大则葬送前途。学校教育要立足于物质性的实践活动,通过讲座,授课等形式将物质转化为意识,而意识转化为物质的桥梁与途径,是由客观引出主观,并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用理论化的语言说,离开实践,高校德育工作将是一盘散沙,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力量,鼓舞学生自发的改进自己。除此之外,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和手段,用来为学生进步提供基础。因此,要通过宣传等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自发的注重道德水平的提升。

(五)量变与质变

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改进是量变转向质变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上的变更,表现为不显著的变化。它表现为事物的稳定、平衡、均势、静止等状态,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高校在改进学生德育工作时所设计的方案,是量变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做基础。而质变是事物质的规定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表现为稳定、平衡的破坏,统一体的打破等形态,体现了事物的非连续性,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高校德育工作要想实现飞跃,不能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的改进。量变和质变都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引起的,学生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多不理解及问题。其次,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相互依赖。学校德育工作取得进展,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因为质变不是凭空出现的,它需要一定的量变为基础。这说明了事物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另一方面,量变也依赖质变。质变体现了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只有质变才能使量变得以完成。质变是原来量变的终结,又是新的量变的开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又进行着新的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正是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相互交替,才构成了事物永恒发展的过程。在学校工作取得进展时,要继续改进,不能将成果功亏一篑。

三、总结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总结经验而且要尊重客观规律。在工作取得较好进展时,注重量的积累,为质变打好基础。在一系列工作中,要积极推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校德育工作得到较好的发展,为社会输送道德水平的较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金炜.论高校体育的道德培养功能[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5.

[2]卢晓霞.90后大学生道德建设问题探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3.

[3]丁洁.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探析[D].合肥:安徽财经大学,2012.

[4]张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道德情感的培养[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2.

[5]王蔚.大学生对日常行为的道德归因[D].厦门:厦门大学,2002.

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文3

1.1孝道传承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将孝文化中的仁爱、礼让、诚实、守信的部分提炼出来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切入点,构建孝道和德育教育融合的新内容和实践框架,可以促进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和进步,推进家庭的和睦,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对社会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所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对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贤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继承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1.2是高校的历史使命首先,高校是先进思想、优秀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是为社会发展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传播孝道,和学生一起参加孝道方面的社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发展孝道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其次,通过对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德育实践的研究,还可以丰富我国高校关于德育的研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精神动力。另外,将孝道教育渗透到素质教育之中,将孝道传承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相融合,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增添新内容、新视角和新途径,这不仅会大大丰富高校德育教育的内涵,而且对大学生的生命感、责任感缺失等现实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做好“孝”这篇文章。

1.3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1)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都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规范人伦秩序,要求人们做到长幼有序,促进家庭和睦的同时心怀爱心,有担当、有责任心、有公益心、回报社会。在校大学生经济没有独立,生活花费仍然靠父母支持,所以还谈不上赡养父母,现在能做到的就是从精神层面去敬爱父母,对父母有孝敬之心,有尊重的行为。有些大学生因为学业、工作、人际交往等压力无法释放而不思进取、自甘堕落、违法乱纪,甚至不珍惜自己身体乃至生命,这不仅让父母担心焦虑,甚至受辱。对自己的父母造成极大的伤害,这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所以,大学生应做好当下,不断完善自己,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体贴关心父母,态度温和地和父母交流,这就是在尽孝道。所以,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的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传统美德形成的基础,也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更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因此,立足时代需求以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系列实践活动中做好孝道传承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策略研究工作,以期获得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长远性,是借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道德因素,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

2孝道传承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策略分析

2.1充分调研,广泛宣传开展以“孝”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我们对常州科教城6所高校1800名学生就“孝经知多少”、“新时期如何孝敬父母?”“、你孝敬父母吗?”“、社区居民如何养老?”等问题开展抽样调研活动,以此来调查大学生对孝道认知及实践状况。在对大学生的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各团支部、各班开展“尊老、敬老、爱老”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演讲、讨论、访谈等活动,要求他们能了解父母的生日、职业、工作量、业绩和收入;讲述父母的艰辛和父母对自己的爱;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讲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讲述父母孝敬长辈的事迹,谈自己的体会;号召大学生通过给父母及长辈写一封感恩信、制作一份感恩贺卡等形式,表达对长辈尊敬之心、感恩之情,争当尊老敬老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2.2构建平台,讲求实效自2011年开始,我院组织教师编印孝文化方面的校本教材,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至今学生受众达3000余人。模具技术系的许西惠老师因此被常州市永宁书院“弟子规”、“孝道”夏令营聘请为讲师,也成为常州市文明办的“道德讲堂”的成员。此外,利用校园网络、闭路电视、校园广播等媒介,组织学生收听收看与孝道有关的亲情教育片;通过“孝道”专题墙报、橱窗、手抄报;悬挂行孝名人画像、行孝名人名言;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孝道文化的魅力。

2.3言传身教,模范引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教育的“活水”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我院师生志愿者组成“孝道宣讲团”,引导师生阅读研究《孝经》、《弟子规》、《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自2012年开始,在常州市南大街安阳花园社区、戚墅堰区花苑社区、河海社区、永宁书院及江苏伟业等社区或企业开设“孝经”、“弟子规”、“道德经”等传统文化讲座30余场,这些活动深受社区、企业的欢迎。我们力求通过孝道宣讲、模范引领、社团推动等各种形式,从思想深处变革理念,真正将“孝道”作为实践准则,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旨在立足时代需求以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系列实践活动中做好高职院校孝道传承在德育教育中的研究工作,以期获得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我们对有关学生德育工作、社区教育、企业培训的做法、经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总结、分析、归纳等,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整合讲课内容,开拓孝道传承与德育教育融入的新载体。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宣讲团成员之间的互相取长补短,并且与校内外的教师、学生及社会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道德讲堂开展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吸取新的教育理念,传递文明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

3结语

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校德育;道德品质;教学实效

高校德育过程就是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德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促进大学生积极践行道德原则,实现知行统一,这也是衡量德育实效之根本标准。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面貌不仅关系到个人未来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未来与走向。当下大学生群体的道德面貌不容乐观: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出现道德选择纠结、价值取向混乱、道德评价失范及道德理想迷失等问题,实践中更是道德知行相悖,知行分离严重。令人瞠目结舌的大学生失德行为屡屡见诸报端,足以证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如果高校德育不能化为学生的具体道德行为,大学生在实践中不能遵从基本道德规范,那么高校的德育实效便无从实现。

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德育教学质量,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知行统一,成了当前高校德育教学必须不断思考和探讨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如何提高德育教学实效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一、激发学生内动力,满足学生自身的道德要求

苏格拉底曾说:“被迫进行的学习是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德育教学要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并成为其完善自身的精神追求,最终形成良好的品德与人格,需要学生有巨大道德内动力的支撑,需要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道德认识与行为的动机。有了这样强烈的动机,学生才能产生坚强的意志,克服内外干扰,自我约束,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与品质。道德的内动力是实现大学生一切道德言行的前提。德育教学首先要加强道德行为动机的教育与培养,使学生产生内心道德内动力,道德教学内容才能被学生主动接纳、体悟和内化。要让大学生真正懂得:提高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行一致、道德高尚的人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完善所必需的。

第一,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是综合素质的竞争。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其道德品质必须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

大学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如果不能及时培养起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能把所学知识真正奉献于祖国和人民,个人也难以大有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只有修养提高了,才能谈“齐家,治国,平天下”。时代需要当代大学生既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又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等综合素质。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才能符合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求,肩负起民族、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

第二,践行知行统一,提高道德修养是大学生成才立业之根本,对其一生都至关重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历来是社会选人、用人、评价人的基本尺度。特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人格品质要求,当代大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完善的人格、崇高的品质及良好的素质,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经得住考验。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一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的教育和长期的修养,才能获得与提高。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更应努力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与修养,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广阔的职场舞台。

二、创新道德教学内容,贴近实际,有时代性,与时俱进

德育教学内容是德育体系的核心,是自觉实践道德行为的基础。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教科书就是活的、真的、行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误的。”当代德育内容必须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体现时代特点。德育内容的选择、优化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切合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面貌实际,重点突出如何做人这一基础德育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21世纪教育报告中指出:21世纪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科学文化知识、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否则其他成材目标无从谈起。更何况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规范较薄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非常淡薄,许多有识之士对此忧心忡忡。近几年,许多高校相继出台《文明公约》《校园文明“十不”规范》《大学生基础文明公约》等,都对诸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破绿化、不影响他人正当学习及生活秩序等类似幼儿园小朋友要求的基础道德文明作了规范。高校此举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因为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基本的道德文明行为没做到,或者做得不好,实际上就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对集体、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如何做人的确是当代大学生急需补课的内容,当代高校德育教学内容首先必须突出做人的准则。

第二,德育内容应吐故纳新,大力弘扬倡导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化道德价值观念。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反映到道德层面上就是要求建立一种包括人格自由、平等、尊重人权、遵守社会公德、公平竞争、依法守法的现代文明规范。所以,德育教学内容要以此为重点内容,培养年青人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在追求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共同目标下,做到对他人的尊重宽容、关怀、理解,学会通过对话、沟通解决冲突与矛盾,克服自私狭隘、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取向。另外,在市经济条件下,金钱、利润、市场竞争等问题也是学生即将面对的问题,德育教学内容应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传承传统文化的新的金钱观、消费观、商业诚信等经济伦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具有完善道德意义的人格品质。

三、加强德育实践教学,把德育延伸至广阔天地

德育教学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社会活动与交往最终形成的,所以,除了课堂教学活动之外,还应该根据德育的需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对于学生品德的形成是特别有益的。

德育教学的实践活动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尽可能吸引全体学生都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使所有人都受到锻炼。要使他们有明确的目的,有积极的态度,有组织、有纪律。既要多发挥其独立性、主动性,同时也要给予其必要的指导。要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实践活动,每次活动都有相应明确的德育主题及思想内涵,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实践活动全过程。要明确每次活动要达到的教育目的,这样才能使社会实践活动既有鲜明正确主导思想的引导,又能将培养目标融入具体行动中,真正体现寓德育于实践的原则。德育内容不同,社会实践的内容也会不同,没有德育目标作为指导的社会实践只能是一次失败的社会实践。组织德育实践活动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提前周密设计方案。社会实践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整、专业实习、社团活动等。活动开始前要制订工作计划,包括此次活动的内容、经费预算、日程安排、对象选定、预期达到的教育目的等。特别强调组织纪律和安全,以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第二,社会实践的性质、内容、形式、难易均要适合学生体力、年龄、知识储备水平特点。力求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教育效果。

第三,处理好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社会实践不能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不能占用教学时间,主要安排在双休日或假期,且时间要适度,不能给学生增加过重负担。

第四,教师适时引导。实践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监督与检查。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实践活动中的不足,第一时间给予点拔、纠正与正确评价。实践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与评价,表扬进步,指出不足,明确以后实践活动的改进方向。

总之,要解决当前高校德育教学中的“道德失效”问题,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激发学生自身道德需求的内动力,优化德育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德育教学实践,是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宋朋.大学生道德动力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5,(06):43.

[2]张子豪.探索和创新是高校教育工作发展的动力[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5,(02):137.

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文5

我国大学生社区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由于起步较晚,作为一个尚待拓展的领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进社区实践的更好发展。

1.1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大学生对进社区实践内涵的认知存有一定的偏差。许多大学生对社区实践服务活动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社区服务工作庸俗简单,眼高手低。在开始参加社区服务时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社区居民的需要和社区工作的要求。许多社区也因此对大学生的社区服务活动处于应付的状态,大学生社区实践服务要想在更深入的开展,必须提高学生本身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打破大学生社区服务发展的内在瓶颈。

1.2高校的问题在高校内部,社区实践服务活动各项运行机制不健全,社区实践项目本身没有深入的同时,也缺乏同学、学校和社会的认可。此外高校组织大学生进行社区服务实践项目时,大多为采取零散的临时活动方式,无法形成长期固定的常态化模式,在活动宣传上仍然采取纵向的传达模式,使得对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价值引导效果不佳,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

1.3社会的问题在我国,大学生进社区实践服务项目主要由高校的共青团组织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视角进行开展实施的,相对而言,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牵涉面广,影响范围较大,更加需要地方政府,特别是街道和社区管理单的大力支持。然而,人们往往低估大学生进社区实践的社会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将大学生当做廉价甚至是免费的劳动力。此外活动经费不足也是大学生社区实践发展中的难题,高校开展的社区服务多是由学校提供经费支持,很少能得到社会资源的帮助,从而制约了大学生社区实践的发展。

2新形势下大学生进社区实践的发展思路

大学生进社区实践是在我国社会发展转型和体制创新变革所产生的新事物,它顺应了我国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进社区实践更好发展的对策研究,积极探索其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切实发挥其蕴藏的巨大能量。

2.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进社区实践的开展(1)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理清工作思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核心问题发展,要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总目标,将社区实践服务作为德育工作的实现路径,在实践中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生进行社区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追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驱力。(2)要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大学生进社区实践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社区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在设计实践服务项目时,运用科学的规划方法,综合利用各方资源,合理配置各组成要素,不断创新社区服务项目的活动理念、活动内容以及活动方法,以保证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2.2大学生的自我提升和发展(1)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富有创造力且思想活跃,这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而如今,现代社区服务工作的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服务项目范围日趋广泛,实践工作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的上升,这就使得社区服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满足社区服务需要必须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正因为如此,大学生要在专业学习中明确方向,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特点等实际情况,不断加强专业背景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以积极进取、不断向上的精神状态完成社区实践服务工作。(2)不断锤炼,升华个人理想信念。人在社会中不断学习、实践,积累经验,经过反思、总结,升华为人的思想。青年学生在大学阶段正是处在个人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期,因此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并以此作为鼓励自己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对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生要在社区服务实践中不断总结,剖析自我,从而更加明确社区服务的重要意义,提升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升华个人理想信念。

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文6

一、情境德育的“入情入境”,助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情境德育是指教师根据德育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他们融入其中,激发他们的智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道德行为方式,并在情境中加以训练与体验,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德育实践活动。情境德育“入情入境”,引导大学生主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而自觉践行相应道德行为。

(一)启发感受领悟

以学生高度积极的主体情境体验为载体来组织情境德育过程,需要学生自由进入情境,实现亲身体验,感悟思想道德知识与情感。从这一角度讲,情境德育的首要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起基本的道德素养。扶贫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在“触景生情”中领悟并铭记社会责任感,践行“敬业”、“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引导反思生成

抓住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实际,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反思生成,关键是要提高情境德育的感染力,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进而培养道德行为能力。网络虚拟情境可谓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和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虚拟情境的氛围中,大学生们表达观点更加直白,与师长、同学间的交流互动更加自然,这其中的反思生成促进了大学生将“爱国”、“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主义道德行为的转化。

(三)促进整体升华

“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自于情、出自于愿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是道德的核心,育情是德育的关键。情境德育对“境”中之“情”的重视,在整体升华阶段需要教师精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情感交流,提升感悟、反思生成的内容,使学生在升华中形成理性判断,建立良好的价值认识。建设大学校园道德文化,积极倡导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大学生情感,积极引导与熏陶,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二、情境德育拓宽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途径

情境德育倡导价值观教育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体现学生的成长与情感需要。它所设计的情境大多来源于社会生活,其真实生动性与发人深思性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对学生的价值观培育作用显著。

(一)情境德育彰显了活动性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结合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他们参加主题情境活动。学校可以开展多种主题情境实践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红色革命情境实践活动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对学生心灵产生的震撼也是最大的。在开展红色革命情境实践活动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历史观和民族观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使其真正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个历史命题。

情境德育对活动体验与学生主体性的重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情境活动开展前就要有精心的设计与周密的思考。要区分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情境活动。在活动实施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省悟,实现内化,提升道德品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觉要求。

(二)情境德育丰富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大学生接触外界环境较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与深度上容易缺乏情感因素的支撑。情境德育主张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情感的桥梁作用,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是维系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不竭动力。情境德育营造的情境氛围,通过对需要、情感等动力系统的激发,以情动人、以情育人,让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产生认同,并渐渐养成相应的道德行为。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的情境实践活动,走进社区担任见习居委会主任,直接感受居委会工作的琐碎与具体,能深深为居委主任的不避酷暑,热情为居民排忧解难的精神所感动,从中由情感体验上升为道德体验,形成人生经验,培养敬业、友善的情感和意识。

(三)情境德育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情境德育本身也是一种养成教育。情境德育创设的德育情境具有激发道德动机,激励学生追求积极道德行为的作用。情境德育让大学生们在情境活动中,通过各种良性的德育因素的刺激和规范,使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易于产生探究、解决问题的道德热情、愿望和道德责任感,引起积极反应,从而产生激励效应,促使大学生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多种情境主题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真实的社会情境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其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让其真正做到“真学”、“真信”、“真用”。

三、创设多维立体的德育情境,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既是群体,又是个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场景,精心设计各种情境,让大学生身置其中体察、领悟、体验。

(一)校园情境

大学校园情境指高校具有浓厚人文气氛的校园环境、校园物质设施的人文意蕴、传媒的文化传播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主要包括景观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节日文化、仪式文化等校园文化,它们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有直接影响。例如,上海大学校园主景区的张家港路,为莘莘学子营造了学习张家港精神、勇于自我加压、敢为天下先的人文情境。此外,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校园文化载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课堂教学情境

首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大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不断理解和认同那些富有时代精神、富有实践特色、富有旺盛人气的价值理念。其次,应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来。利用能够体现一定价值冲突的案例组织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引导大学生自我甄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内化。2013年底,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超级大课堂”即是以问题情境为导向,突出“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实现“百家争鸣、达成共识”。教师通过案例分析与课堂总结,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和引导。最后,大学生形势教育的重要载体――党课、团课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创设活跃课堂情境的契机。

(三)模拟情境

模拟情境是指创设各种特定的情境,提供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设计模拟角色,营造人文氛围与德育的“情绪场”,可以在模拟情境中有效感化大学生,使他们在深刻认知模拟角色的技术上产生内心体验,达到德育的自我升华境界。社会心理活动直接受社会情境的作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环境只有经过情境才对社会心理起作用。同一行为、同一刺激在不同社会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漠视交通安全法规。“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捕捉诸如此类的社会情境因素,设计模拟角色,让大学生进行情境扮演,设置相应的情境问题引导大学生讨论,让不同的角色阐述自己的观点、感受及对他人的期望进而引发思考。让大学生在角色模拟及讨论结束后,对社会公德、文明行为等有明晰的认同,进而形成自律和他律。

(四)社会实践活动情境

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去,不仅完全可行,而且十分必要。对于高年级大学生,应该更重视实践的作用,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在实践活动情境中投入了情感和理性,提高了明辨是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在社会参与中的成熟度和独立人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参加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活动,使关注、关心、关爱他人成为道德共识,乐于助人成为生活习惯,推动社会风气蒸蒸日上。扶贫支教等实践活动情境,让大学生在其中既丰富了情感和生活体验,也增长了公益心、同情心、关爱之心。

(五)新媒体虚拟情境

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深受大学生欢迎,可以成为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许多学生认为“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式多样,易于接受”。建设新媒体虚拟情境的思想教育通道,通过校院网站、各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学校可以淡化传播者的身份,减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借助新媒体虚拟情境,还可以不断拓展课堂教学阵地,实施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掌握他们的情绪波动,了解其思想动态。高校德育工作部门应该开设自己的官方新媒体账号,并及时更新内容,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以丰富的内容、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想象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