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副科级干部考察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副科级干部考察材料范文1
畏首畏尾,必然裹足不前;敢想敢为,方能海阔天空。7月,经过县委常委会多次慎重研究和讨论,在借鉴信阳市自荐4名正处级领导干部和外地自荐公推经验的基础上,新县以过人的胆魄,大胆创新,拿出县人才办主任等8个正科级实职岗位,决定通过自荐票决的方式加以选任。7月10日县委出台了《县人才办主任等八个正科级领导职位人选进行自荐的意见》(新文〔20*〕65号),详细规定了自荐的指导思想、职位、资格条件和程序。根据人岗相适的原则,对不同职位设定了不同的条件。并将文件及时印发到各乡镇区、县直各单位,进行广泛动员、宣传发动,组织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自荐报名。自荐的选才方式,使新县广大干部能够自主表达进步的意愿,变被动等待选拔为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挑选,广大干部热情高涨。7月11日至12日短短两天的报名时间,全县就有204人参与自荐,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共有181人符合自荐条件。
二、票决公推,广聚众智选英才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面对众多的自荐者,如何优中选优?又一个难题摆在新县县委面前。全程差额票决!新县县委以果敢的勇气,把选才的决定权放心的交给群众,广聚众智选英才。
第一票:县委常委扩大会票决。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由县委常委和其他所有县级领导干部参加,按照1:5的比例,从自荐人员中差额票决产生县委扩大会票决的人选。整个过程在省、市委组织部相关领导的指导和纪检监察干部全程监督下进行。投票前,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正厅级巡视员宁建华、县委书记詹玉锋明确要求各位县级领导要本着对新县发展负责、对组织负责、对群众负责的态度,以公心待人、公正选人,科学行使手中的权力,帮助县委把好选人用人关。投票时,组织部门将每一位自荐者的简历和工作业绩等相关材料分发给每位参加推荐的领导,供大家了解自荐干部的情况。投票过程公开透明,没有引导性讲话,当场唱票计票,当场公布,保证了票决的公正性。42名干部成为首轮胜利者。第二票:县委扩大会票决。全体县委委员、县委候补委员以及其他县级领导干部、县直单位党政主职、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参加会议,采取1:3的比例,进行第二次差额票决,42名票决对象有24名二轮胜出。第三轮票决在县委常委会议上进行,按照每个职位1:2的比例,县委常委差额票决出了16名进入考察的人选。第四轮票决仍在县委常委会上进行,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抽调的得力干部组成8个考察组,按同职位同一个考察组进行考察的办法,对16位人选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察了解,同时对考察人选提前进行公示,并广泛征求纪检监察、综治、、计生等监控部门的意见,根据考察情况,部长办公会认真讨论,形成了初步意见,提交县委常委会再次进行票决,分职位从两名候选人中决出一名拟任人选。最后一轮票决,将县委常委会确定的拟任人选提交县委全委会投票决定。7月21日,张彬等8名干部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与此同时,县委在正科级干部选用方式改革的基础上,采取“双议双推双考”的方式,“双议”即公开选拔前县委常委会议任用原则、考试后议具体人选;“双推”即实行干部群众大会民主推荐和单位党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提名人选;“双考”即对拟任人选进行组织考察和文化理论知识测试,根据文化理论测试成绩提出拟任职人选,在全县选拔了60名副科级干部。
三、多措并举,缜密程序保公正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公正用人的本质在于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公平竞争,关键在于严格规范竞争过程,创造一个信息对等、机会公平的环境。新县多措并举,缜密程序,创新用人方式,确保选才公正。
1、突破常规。“常格不破,人才难得。”新县打破选人用人的常规程序,不拘一格选人才。县委常委会在进行民主决策时,先议原则,不议人选,把用人的提名权交给群众,广纳民意,用群众的慧眼选才。同时,程序作为共同遵循的比赛规则,是不正之风不可逾越的屏障。为了“断绝拉票的念,堵住跑官的路”,此次新县创新选才的每一步程序在实行前严格保密,只有县委常委会少数几个人掌握,防止跑风漏气而影响公正。一旦程序开始执行立即全程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全程监督。新县还打破传统的公示方式,变常规用人的单一拟任前公示为差额考察、差额公示同时进行,为第四轮票决提供了高质量的依据。此外,创新选才的细节也打破常规,一改由组织部通知与会领导的惯例,直接由县委办公室在会议开始一小时前通知。
2、阳光操作。“天下事,坏于偏私,成于公明。”新县在本次创新选才实践中,坚持德才兼备、任人为贤,严格实行“阳光”操作。一方面公开岗位,扩大“阳光”覆盖面。对岗位、人数、参与竞争的资格和条件通过各种形式向全县公开,认真宣传发动,制定了细致周密的工作方案,确保选才工作有章可循、稳步推进。给全县符合条件的干部一个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强化监督,建立“阳光”监督网络。在选才过程中,新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全程跟踪并及时报道,对每一次票决、每一个考核现场、每一选才细节,都进行录像,以保障有异议时有据可查。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县纪委和干部监督部门,选派专人对自荐票决选拔干部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确保整个选贤任能过程一路阳光。
3、把好关口。为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地考准、考实公选对象,全面扫描干部的真实形象,不仅考核掌握干部工作业绩,而且还须考察公选对象的生活、社交情况,避免选用带“病”干部。群众是干部任用的“第一批准人”。在考察环节,运用座谈、民主表决等形式,充分听取被考察干部的领导、同事、服务对象和工作单位老干部的意见和评价,原则上,座谈的的代表应来自不同方面且不少于30人,以便真实了解干部的道德修养、思想品德和廉洁自律等情况,让群众把关。其次是计生、纪委、、审计和司法等部门联动把关,认真查看相关档案,对于经济、计生等方面确有问题的公选对象决不手软,一票否决。其三组织把关。结合公选对象的常规考核情况,对其在单位的工作作风、组织领导能力和履行职责能力等进行考核把关,把他们的德、能、勤、绩、廉方面情况考准、考实,确保选才公正。
四、彰显公信,风清气正凝人心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新县这次实行干部“自荐票决”、“双议双推双考”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次成功实践,凝聚了人心,彰显了公信。
1、扩大了影响力。纵观此次公选,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它所创造的多项纪录,影响空前。此次,县委共拿出8个县直单位正职职位进行“自荐票决”、60个副科级职位进行“双议双推双考”,这在新县选拔任用干部历史上是职位最多、参与人数最广、力度最大的一次。全县共有204人报名参加8个正科级职位自荐,181名干部通过了资格审查。其中正科级干部47人,副科级干部134人,女干部26人。自荐职位与符合条件的报考人数平均比近1:23。符合“双议双推双考”条件的干部有313名,最终有140名干部参与能力角逐。同时,也创下了新县选拔任用干部最高社会关注度。消息一公布,全县上下反响强烈,电话咨询不断,现场咨询络绎不绝。一时间,干部“自荐票决”、“双议双推双考”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热议的话题。新县创新选才的成功尝试,得到了省市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各兄弟县区纷纷来电、来人咨询学习新县的做法。
2、达到了三个满意。新县干部“自荐票决”、“双议双推双考”工作规则公平,环节公开,选用民主,结果公正,赢得各方好评,达到了三个满意的效果。一是参与者满意。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对选拔程序、操作过程心服口服。认为这种公正、公平、公开的选才方式,排除了一切有碍公正的因素,让每一个干部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仅拓展了干部成长进步的路,还能使参与者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找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二是群众满意。群众对新县干部人事工作的这一成功创举报以热烈的掌声,普遍认为县委选人用人动真格了,选什么样的干部不再是只有少数领导说了算了,普通群众在选才中有了发言权,民意得到了充分体现。三是组织满意。县委对这次选才的尝试很满意。普遍感到这种创新选才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为选人用人把关,充分发扬了民主,即拓宽了县委选人用人的视野,减轻了在选人用人上的压力,又有效激发了全县干部干事创业的的活力和热情。
副科级干部考察材料范文2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从2012年起,浙江、江苏、广东等地陆续探索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引发各界持续关注。近日,记者走进部分试点地区,目击试点进展,倾听干群心声。
试点方式各异:“一刀切”还是“分步走”
记者走访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发现,各地对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进行了因地制宜的多样化探索。
2012年7月,《珠海市改革创新研究报告》提出,将推进珠海“制度反腐”体制机制创新,可在横琴新区进行处级领导干部个人财产申报试点。据了解,珠海市处级干部的个人财产情况通过内部网络向全区干部职工公示。
广州市纪委常委、新闻发言人梅河清在新闻会上透露,南沙区试点领导干部财产公开申报的范围是处级以上干部,包括新提拔的市管干部,以及从区外或其他部门调入南沙区的处局级干部。
与珠海、广州的试点有所不同,江苏省淮安市在“拟提拔干部”中率先实行财产申报公示,范围包括市管的处级干部、市直单位和区县管理的科级干部,申报内容主要在拟提拔干部的单位内部进行公示。
而在浙江省磐安县,“干部财产任前公示”仅限于在竞争性选拔干部中探索试行。《拟提拔领导干部财产申请表》的详细内容,在公示对象所在单位公示。对群众特别关注的“房产、车辆、收入、投资”等4项简要内容,在全县政务网、党建网等网站公示,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不管是‘一刀切’还是‘分步走’,各地在官员财产公开方面进行的多样性探索实践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田芝健认为,全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对不同层级官员的制度要求有廉洁共性和岗位个性差异,但官员财产公开探索必须回应民众对政府官员“为民务实清廉”的新期盼,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公开压力何在:公众的目光是反腐第一道防线
对于磐安县旅游局副局长虞晓峰来说,财产公开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压力。在2012年9月的任前财产公示中,这个拥有“三套房子、一辆汽车”的副科级干部受到网民的强烈质疑。
“我参加工作17年,在国企、报社等多个岗位干过,老婆参加工作也20年了,靠奋斗积累家庭财产难道有错吗?”谈起这起风波,虞晓峰至今仍感到有些委屈。他给记者算细账,三套房子总价150万元左右,但房贷就有80万元。“我现在出去招商,经常被认出来。但我心里很坦然,愿意接受所有人的监督。”
在2012年广东省公选省外经贸厅厅长的过程中,考察对象被要求填写《廉政报告表》,也就是“晒家产”。
此次公选的考察对象、南沙区常务副区长孙雷说:“我自己的家底我都填了。作为政府公务人员,公开财产让自己成为‘透明人’,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是一种社会进步。”
“我必须如实填写,否则同事要反映不实情况。”当选的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郭元强说,填写廉政报告的内容细化到持有的股票,有没有接受过别人的礼金券等,这些都要向考察谈话对象公开,“谁也不敢不如实填写”。
除了带来压力,财产公开也让很多年轻干部心里多了一道防线。“我觉得公示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感觉时刻有人看着我。对干部而言,这不仅是一种监督,更是一种保护。”磐安县委副书记、“80后”干部左雨霖说。
一些干部对如何确定财产公开与隐私保护的界限表示担忧。“我在办公室写材料,既无决策权,也无执法权,有必要公开所有的家庭财产情况吗?”一位市级机关的科级干部说。
积极稳妥推进:倾听民意完善配套机制
对于官员财产公开的探索,一些群众提出,“民意早已过河,实践为何总在摸石头”。田芝健教授表示,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包括官员财产公开在内的政治体制改革,离不开更好地倾听民意,离不开继续探索前行。
田芝健认为,应深化对公共权力公开运行规律的认识,既通过“摸石头”深入调研论证,推进改革,防止在改革浪潮中偏离正确方向和改革初衷,又不因为强调“摸石头”而贻误改革时机。试点地区要在改革中发现问题、取得经验,减少改革失误,降低改革成本,同时也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化压力为动力,把改革推向深入。
副科级干部考察材料范文3
在“十二五”征程开启的关键时刻,大太原都市圈、太榆同城化、市区一体化加速推进,榆次区充分发挥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借助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东风,全面实施“工业强区”的战略,推动工业经济大发展,带动全区经济大跨越。以“五大百亿产业集群”为重点,推进工业经济转型;以农民增收为中心,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以文化旅游为龙头,构建充满活力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力争在“十二五”把榆次打造成为新型工业集聚区、都市农业示范区、文化旅游名胜区、现代物流核心区、绿色生态宜居区。在“工业强区”“五区”建设战略引领下,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争当晋中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中的领头雁和排头兵,跻身全省综合实力前十强。
新型工业
工业园区拓平台。榆次园区工业稳步发展壮大,“一园区三基地”渐成规模,征地入园企业达137户,完成投资110亿元,被国家四部委确认为“省级开发区”,今年被评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榆次工业园区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60亿元,机械、食品、轻纺、电气等新兴产业增势强劲。今年1月至9月,园区工业总产值预计达88亿元,同比增长35%;销售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28%;上缴税金2.6亿元,同比增长23%,园区税收在去年2.6亿元的基础上,今年有望突破4亿元。
五大百亿集群聚活力。紧紧围绕建设新型工业集聚区目标,榆次区倾力打造纺机、液压、铬铁、汽车、老陈醋“五大百亿产业集群”。发挥经纬纺机的龙头带动作用,打造全国最大、世界一流的大型纺机制造集群;以太重榆液集团为龙头,形成全国最大、全球领先的品牌优势、科技研发优势和市场优势;以万邦工贸为龙头,形成矿、电、冶、轧循环经济的示范点和全球最大的镍铬合金及不锈钢产业化原材料生产基地;依托吉利汽车、中航汽车、上海百成纯电动汽车,成为工业经济增长极;在东湖、陈氏家酿等企业落户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全省陈醋产业集群,建设“华北最大、全国一流”的醋饮料高端品牌。
人才队伍培育兴企业。榆次区将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现代化、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摆在了显要位置,通过举办讲座、培训,以及组织学习、考察等方式,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投资者队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20名功勋企业家和20名优秀企业家从156名企业家队伍中脱颖而出,他们获得经济重奖的同时也分别享受到正科和副科级干部的政治待遇。企业家队伍的稳步壮大,为榆次区“工业强区”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强保障。
都市农业
生态庄园大发展。借助榆次区都市农业发展的机遇,通过科学制定规划,出台帮扶政策,大力宣传发动。全区生态庄园得到迅猛发展,总量达到106个,吸纳社会投入9.6亿元,利用各类土地11万亩,发展各类林地达到4.5万余亩,累计实现收入1.57亿元,直接带动农民人均增收650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
五大产业显特色。按照“粮食集约化、蔬菜设施化、畜牧园区化、果业优质化、花卉特色化、加工规模化”的发展思路,榆次区农业五大产业彰显特色。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继续稳定在50万亩,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已成定局;新建温室大棚、新型拱棚3800亩,全区蔬菜播种面积29万亩,总产98万吨,有望实现蔬菜总产全省十九连冠;新发展优质果园6000亩,核桃2700亩,红枣高标准管护5万亩,为建设全省果业强区奠定了基础;肉蛋奶总产量4.3万吨,同比增长10%,向全省畜牧大区迈进;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涌现出了威特食品、德御农贸等“513”农产品加工省级龙头。
文化旅游
四篇文章绘美景。榆次区文化旅游品牌显现,成功开发的常家庄园、榆次老城、后沟古村、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四篇文章”展现美景。在此基础上,重点在提升文化旅游档次上做文章,加强景区景点建设,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续建项目完成投资9300万元,各项配套设施快速推进,榆次老城三期完成投资1000万元,进入评审阶段,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榆次区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日益叫响,旅游业综合效益大幅提升。
乡村旅游添亮色。随着榆次文化旅游产业渐入佳境,榆次区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打造丰润泽高科技园区等十大魅力生态庄园,并以鲜明的特色为旅游产业增添了亮丽风景。
现代物流
副科级干部考察材料范文4
经教育局党委研究,今天我们召开2009年度全县初中教学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一年来全县初中教学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度初中教学工作,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理清思路,落实措施,促进全县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再提高。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做法,我认为比较典型,值得借鉴。为做好下一年度的教学工作,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2009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县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课堂教学水平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自启动以来,到目前,已经由五个实验点向全县所有初中学校全面推广,各初中学校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形式多样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各项实验工作顺利推进,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有了改变,课堂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课改成效显著。
2.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成效显著。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针对目前学生在家时间长的特点,我们在全县初中推广了“教师、学生、家庭”三位一体的“5+2”管理模式。像观城初中、燕店初中、朝城初中、舍利寺初中等积极实践、探索。“5+2”管理模式的实施,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和个性的张扬,有效的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我县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课程实施水平有所提高。各初中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把加强学校管理和规范办学行为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2月25日26日,顺利通过了聊城市初中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团一行10人对我县课程实施情况检查评估,得到了评估考察组的好评。
4.分区承包,分类指导,增强了针对性、提高了实效性。
为了充分发挥教研员的研究、指导作用,保证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的顺利进行,教研室把全县初中学校分为八个教学区,组织所有学科教研员深入教学区,重点关注课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增强了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研员一方面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另一方面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听课、评课、举办理论讲座等方式指导和帮助一线教师,深入课堂进行面对面沟通,及时切磋、研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5.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一年来,我们通过聘请中央教科所韩立福教授来我县实验初中、妹冢初中进行有效教学理论指导,现场听评课,邀请邹平九户中学、黛溪中学课改骨干进行“激情课堂”模式解读、初中语数外教师参加暑期网上培训、开展英语口语大赛、英语新教材培训、思想品德中考备考会等系列活动,转变了教师观念、提高了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建立和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群体,目前已形成了一支教学理念先进、业务功底雄厚、教学成绩突出、热心教学改革的骨干教师队伍,一批省市优质课教师、教学能手群体出现,他们成为推动我县教育教学发展的有生力量。
6.课堂教学改革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好局面。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已深入人心,大多数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已清醒地认识到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各学校都在学习外地先进学校好的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子。如新华学校、妹冢初中、莘亭初中樱桃园初中、、河店初中、舍利寺初中、张寨初中等,就是我们课改实践中结出的累累硕果。望大家认真研究、吸收他们好的做法,并不断的超越他们。
7.初中优质生队伍不断扩大,为高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初中与高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截然分割开来,高中的发展离不开初中的大力支持,初中的提高需要高中来拉动,高、初中必须目标一致、协调发展。各初中学校,抓住质量不放松,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优质生的培养,初中优质生人数连年增多,为高中源输的更多优质生,奠定了高中发展的基础,推进了高中教育教学持续攀升。
8.初中办学水平有所提升,优质学校不断增多。我县29所初中学校,25所在农村,由于历史原因,资源分布不均,优质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区,农村初中成为制约我县初中教育发展的瓶颈。近期,县教育局党委,根据实际,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调整、充实学校领导班子等多种手段,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各农村初中学校从实际出发,教研引领内涵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效益,呈现良好发展势头,70%的农村学校成为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缓解了“择校”难题。
在充分肯定09年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县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观念转变不到位。新的课程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即指: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要做到“三个还给”,即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但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仍占据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重视不够,实行“填鸭式”教学,只注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身潜能得不到发挥,个性特长得不到发展。
其次是规范执行不力。有的学校仍未开齐开足课程,有的学校学生的课外作业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有的学校仍在忙加班加点,少数教师仍在变换手法搞有偿家教,有的教师应付教学工作检查忙下载教案,个别教师未钻研教材心中无数进课堂讲课。
三是学校管理有漏洞。校园管理时有脏乱差现象,教学管理粗放型,集体备课重形式轻实效,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教师考核重分数轻育人,课堂教学重死拼硬磨轻课堂效率,学生培养重应试教育轻全面发展,校本培训重学历达标轻专业提升。
四是课堂存在低效甚至无效。自课改以来,课堂变化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折射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主要表现在:一是“自主学习自流化”。课堂不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自学和思考;或用满堂问、琐碎的浅层次甚至是带暗示性的问题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时无明确具体的任务、无方法指导,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二是合作形式化。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合作交流,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三是探究机械化。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课堂不能成为思维交流,思维碰撞,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场所。课堂“温度”有加,“深度”不足。四是课堂评价失真化。教师开始重视课堂评价的功能,但把握得不到位,如滥用表扬,情感匮乏,评价主体不明确,评价指向不深等。五是课堂问题肤浅化、随意化。问题缺乏深度、广度、梯度,出现“满堂问”的现象。六是课堂练习草率化、海量化。
五是学生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当代初中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处在一个身心、思维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自私,难于与人交往,难于适应集体生活。普遍缺乏文明的学习习惯,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缺乏刻苦精神、钻研精神等,缺乏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不强,饮食习惯不好,随意花钱现象严重,某些学生有吸烟酗酒现象。
六是城乡区域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受经济条件、管理水平、生源基础、师资队伍构成、教学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初中教育发展很不均衡,校际之间差距拉大,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种差距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严重背离。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2010年全县初中教学工作任务:
根据聊城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文件精神【聊教字[2009](113号)】,结合我县实际,2010年全县初中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初中教育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创建高效课堂为工作重点,以蹲点包校、跟进指导、培养典型、创办特色为工作策略,全面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根据这一思路和任务,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做好以下工作:
(一)多措并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人生》中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该通过教育者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习惯培养。
1.校长养成民主科学治校的习惯—良好习惯培养的保障
(1)坚持民主治校,推进素质教育。所谓民主,就是增强师生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把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应尽责任当作享受。做到: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和谐、温罄的互助关系;尊重和发展教师的个性;决策过程多商量,集思广益。
(2)坚持依法治校,尊重科学规律。所谓科学,就是按规律办事,研究事物内在的规律,再依据规律,制定出制度、规矩、方法、计划,然后,按规则去运行,去管理学校。做到:建立科学有序的计划系统;建立层层负责的监督检查系统;建立总结反馈系统,减少失误。“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确保学校各项工作计划的落实。
2.教师要养成良好的教书育人习惯—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身教重于言教,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3.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健康习惯—良好习惯培养的落脚点
(1)坚持“七个一分钟”。做到:每天做一分钟家务劳动;写一分钟日记;唱一分钟校园歌曲或军歌;一分钟挺胸、抬头、大摆臂、高抬腿、踏步;练一分钟注意力;练一分钟演讲;读一分钟中外名著或名人传记。
(2)培养“八个学习习惯”。订计划的习惯;预习的习惯;适应老师的习惯;自己留作业的习惯;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整理错题集的习惯;筛选资料,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3)坚持道德长跑,培养良好道德习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让每天“七个一分钟”、“八个学习习惯”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落实《中学生守则》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创建和谐校园。
(4)培养强身健体习惯。健壮的体魄是提高生命质量的保证,健康是支撑人生的最重要元素。要把增强体质强壮体魄的任务与学习任务一样加以明确落实,要持之以恒地坚持锻炼身体,养成坚持跑操、眼操、体操、原地踏步等习惯。
(5)培养严谨生活习惯。穿戴整洁,朴素大方;勤俭节约,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不浪费水电,不浪费学习和生活用品,爱惜粮食。经常参加集体劳动,认真做好每日早操,体育课的锻炼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比赛。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要做到哪些?
1、健全机构、制定方案。各学校成立由正校长、副校长任组长,相关人员及班主任为成员的良好习惯培养实施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立足根本抓管理,正确导向抓落实,着眼效果抓养成”。
2、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抓落实。确立五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试验学校,充分发挥试验学校示范带动作用。
3、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培养方法。“全员”一是指学校要对全体学生负责,面向全体学生推行良好习惯教育,二是全校人人参与其中,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全程”一是指学校管理措施的全过程,二是指师生在校工作、学习的全过程。“全方位”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指工作要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无缝隙。全方位主要是指对学校办学资源的全面利用,办学环境的全面优化,教育教学内容的全面丰富。
4、落实“严、细、实、恒”的基本要求。所谓“严”,是严格的按规律办事,是严谨的治学作风,是严肃的人生态度。“细”即从细节中引发大思考,从细小处发现大道理,从细微处养成大习惯。抓起始,争取良好开端。“实”即学校设定的良好习惯培养目标实实在在,具有可操作性,抓善终,落实每个细节。“恒”就是要坚持到底,义无反顾地做下去,真正将落实进行到底,抓过程,坚持不懈。在良好习惯培养上,既不能搞“高、大、全”,更不要搞“假、大、空”。
5、开展快乐大课间操活动。大课间操是落实“阳光60分”,贯彻全民健身计划,保证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的一项举措。各学校结合新课程精神,采取不同的锻炼方式,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空出上午、下午各30分钟进行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
6、重视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在良好习惯培养中,班主任具有主力军作用,提倡班主任坐班,到班内办公,班主任通过召开班会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加强监督检查评比,强化学生的行为意识,培养学生优良的行为意志。要有文明学生,首先得有文明教师。教师,在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中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同时,进一步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使全体教师做到教育与育人并重,言传与身教并重。
7、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切实把良好习惯培养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校内各种活动的教育作用。如:每周一次的晨会、升旗仪式、第二课堂;每月一次的黑板报、收缴管制刀具、学生不宜书刊等;开展班主任工作交流研讨会、法制报告、安全教育报告会、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一次的军训、运动会、开学典礼、手拉手活动、献爱心活动、家长会等,寓教于活动中。
8、充分发挥家长学校教育作用。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搞好家长培训,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局面,落实良好习惯培养教育。
9、强化管理,加大检查评比力度,促进学生文明言行的形成。学校要每周对各班《守则》《规范》的践行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并定期进行评比,奖优促差。对执行好的班级予以表彰,并总结推广经验,反之则给予批评教育,让学生晓之以理,并要求限期改正。检查的结果作为评选“文明学生”和“文明班级”的重要依据。学校要进一步开辟活动阵地,围绕良好习惯培养重点,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和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室无脏话)。
10、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要注重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坚持办好德育展室、广播室、宣传栏、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使其受到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
(二)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为促进全县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教育局专门下发【《**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初中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实施意见》莘教发[2009](31)号】文件。各初中学校要认真学习此文件,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1.统一思想,增强打造高效课堂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1)打造高效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追求高效课堂,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规范办学行为是规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实施素质教育是明确学校育人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追求高效课堂是建立科学合理教与学的和谐关系、遵循人的正常发展规律而实施教学的具体体现。打造高效课堂是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2)打造高效课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影响着教育发展目标的关键点。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课堂是教育质量提升的主阵地,在省政府规范办学行为的形势下,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其重要。
(3)打造高效课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教育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通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
2.抓住重点,积极探索打造高效课堂有效途径
(1)扎实备课,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备课的及时、充分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师要充分研读教材,努力做到教案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流程科学合理、教学重点突破有方、教学方法恰当有效、课内练习精选精编、教学效果明显实在、教学个性充分张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灵活采取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制度,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不断探索有效备课的新路子,坚决杜绝无效备课,以及为应付检查而备课的现象发生。
(2)完善模式,为高效课堂提供载体。各初中学校要继续探讨、实践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而有效的活动,确保学生的课堂训练时间和质量,坚决避免不顾学生的一味讲、满堂灌、填鸭式;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状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打开学习器官、集中精力、积极思考、相互合作;要强化课堂的效果意识,集聚一切教学要素,调动有效教学手段,切实保证课堂教学实在高效;要以训练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此基础上每一节课均留有学生当堂集中训练时间,精选习题,当堂评讲,确保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精心教学,为高效课堂夯实根基。高效课堂应是努力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手段,高水平地达成培养人的目的,高效课堂应是教学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结合。课堂高效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的材料的精心提炼,在于从学生角度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让学生能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提升。
(4)及时反馈,为高效课堂提供保障。要将课堂诊断形成制度。教师要结合写教后记进行自我反思;各学科组要对组内成员进行自我诊断和相互诊断,并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各年级组要进行阶段性诊断,用典型案例解剖麻雀,及时推广好的教学实践,纠正偏误;学校要举办课堂诊断与反思活动,从面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共性问题,切实提高教学效益,努力帮助教师提升教学业务素质。各校要采取有效手段,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的巩固和延伸:作业布置要在集备时统一精选习题,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三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发现规律方法的;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引导探索的。三不布置:重复性的;惩罚性的;超负荷的。作业量要精当,难度要适中,提倡分层作业;要强化教师对学生的课业辅导,优化辅导形式,确保辅导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跟踪解决。
(5)特色发展,为高效课堂拓展空间。各校要确保综合实践课程开设到位,要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引导教师结合体育艺术教学和其他社团活动,努力将活动课程化、将课程活动化,及时总结和提炼,不断丰富课程建设内涵。要鼓励教师尽可能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家庭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架设家校互动平台;要形成教师家访、教师随机检查学生学习小组活动情况等制度,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将高效课堂打造与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有机结合起来,注意特色的彰显与渗透,努力将学校特色体现在师生的行动中。
(6)营造氛围,为高效课堂提供文化支撑。学校文化是学校主体成员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其行为方式。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积极推动学校发展的和谐、自主、平等的核心文化内涵,学习者能否真正融入并适应这一学校文化,对教学活动是否高效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对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各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高效课堂营造良好氛围。
3.加强领导,确保高效课堂创建取得实效
(1)要发挥校长第一责任人作用。校长作为学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在构筑师生共同发展的高效课堂的探索中,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含量。因此,校长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直面教师工作,切实关注学生学习效果,深入把握高效课堂教学的现实走向,及时提出针对性地指导意见,采取积极有效的研修措施,保证高效课堂教学的持续发展。
(2)要优化教学管理。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将教学管理工作作为中心工作,关注教学信息,钻研教学业务,思考教学问题,及时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调研和指导中去,要全面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督,为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提供保障。要引导教师追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品位课堂”,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努力实现教学的高效益。要将校本培训作为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的主要手段,做到校本培训课程化、制度化、多样化、主体化,提升全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3)要加强常规检查。教学工作检查要常态化、随机化、有形化、绩效化。平时的教学常规检查要充分体现评价功能,要及时分析教学中的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要每学期至少对本校每一位任课教师听一次随堂课、检查一次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进行一次学科教学质量抽测,结果记入该教师的业务档案,并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薄弱学校的升级改良,促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
我县的初中学校,近几年来,经过多方努力,70%的农村学校,质量、声誉说得过去,但也有七、八所学校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合,使得学校规模较小,效益较差,生源不足,管理不善,质量不高,老百姓不满意,也正是这些学校频发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制约了**初中教育的整体提升,阻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针对这种现状,县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有条件的乡镇进行了学校合并,整合了教育资源。2.调整了几所学校的领导班子。3.实行对学校的分级管理,重点向这些学校倾斜。4.几所学校率先进行习惯养成的试验等。但是仍然感到不足,近期,决定成立三个帮扶工作组。工作组由教育局抽调有学校工作经验的副科级干部任组长、从六个优质学校抽调六名业务校长任副组长,教研员及六个学校3-4名优秀教师(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共20名左右任成员组成。第一批试验学校选择的是王庄集初中、张鲁初中、魏庄初中。这三个学校共同的特点:都是合并校,都是刚换的班子,还是近5年来换了三、四次校长。合并以后的学校应该说是“新校”:“新校长、新措施、新方略”应该带来信气象。
工作组工作安排:
指导层次:从校长、副校长(管理层)到教研组长、班主任、教师。
工作面:学校的全方位工作: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
工作重点:思想引领(理念、作风、思想),常规管理(教师、教学、学生、班级、后期、其他)
工作抓手:一手抓课堂(课堂的高效能),一手抓习惯(校长、教师、学生)
工作的程序:1.摸清情况,调查研究2.制定措施、稳步推进3.监控过程,及时反馈4.建章立制,固化成型5.反思总结,调查提升
工作目标:建立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生源回流,质量提升、百姓满意度提升,逐渐形成特色、考评位次前移。
注意的问题:
1.工作组是帮扶指导,不是代办,着力点是提升校长的办学水平,提高教师的能力
2.是帮助指导,而不是挑剔批评,要和师生达成一片,成为同志,成为朋友。
3.试验点的领导,教师要谦虚,诚恳的接受帮助和指导,特别是校长,要借势发力,借势树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遇。
4.工作组的成员,试验点学校要不断总结经验,制定工作纪律、值班记录,以此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另外,小组及学校每天写日志,每星期有小结。
5.各小组之间要加强交流,交流思想、思路,既出成绩又出经验,建议在**教育开辟专栏,进行试验跟踪报道,各小组要不断的把自己的好的做法、好的经验上报。6.第一阶段的工作时间暂定2个月,(春节前),届时组织进行验收评比。
几个说明的问题:1.第一阶段结束后,还有第二批(春节后)怎么搞,待议。2.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在晋职、评模、评优中优先考虑。
3.试验点的教师、领导可以到成员单位学校挂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