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学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专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专学习计划

中专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对策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088-03

所谓数学学困生就是指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差,不能进行独立思考,作业常常完不成或出错较多,数学测验成绩经常处于落后地位的智力正常的学生。在初中阶段,他们表现在数学学习能力不足、找不到得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对数学缺乏兴趣和信心等,因此数学学习效率低下。并且这些数学学困生都有一些共同特征:学习数学的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缺乏学好数学的自信,行为上懒惰(包括懒于学习和懒于改变学习数学的方法)。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中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呢?转化这些数学学困生的策略有哪些呢?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可以从以下学生主观原因、教师和学校客观原因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给予考虑。

1.学科方面的原因[1]。初中数学内容具有较高的概括性与抽象性,具有严谨的逻辑。对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要求比较高。学生要想学好数学,一定要善于思考,勤于总结。但大多数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懒于动脑,不善于思考,只是依靠一味地死记硬背,遇到实际问题时便束手无策,普遍认为数学学习很枯燥和乏味。

2.小学数学基础差。部分学生自上小学起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缺乏学习毅力和上进心,满足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不主动地去学习消化当天学习的知识,时间长了,欠账就会越来越多,在小学就成了数学学困生,升入初中后无法适应初中的学习,而学校未能处理好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衔接,因而造成这些学生学习困难。

3.学校原因。新教改以来,初中教材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增大,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学习情绪受到严重打击。并且学校为了升学率,利用检测结果对老师、家长大做文章,如发奖金、评先进、训话、开家长会等,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压力,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有些学校分“优班”和“差班”,使学困生产生不平的心理,而且这些心理很快转化为气馁、愤怒、退却,造成心理障碍,不利于学困生的进步。

4.班级原因。现在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摹仿性和依赖性,他们互相干扰,互相影响,再加上个别教师对学困生的不重视,讽刺挖苦,学生之间的排挤和瞧不起,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他们逐渐从老师的视野中消失,脱离群体,拉帮结伙,打击、挖苦其他同学,跟老师对着干,严重干扰老师的正常教学,加剧了学困生的形成。

5.教师的原因[2]。(1)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效果。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后,教师们试图改变在课堂中的地位,但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仍沿袭传统,课堂单调、乏味,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权力。学生的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状态,致使学生缺少创新的活力和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能。(2)教师不理解学生内心的需要,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不同的,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不一样。如教师不理解学生内心的需要,把所有的内容强加给学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法的指导,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部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抗拒,导致学困生的出现。(3)教师偏爱优生,缺乏对学困生的关怀、辅导和照顾,对他们采取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课堂提问只提问优生,课堂练习只关注优生,对练习、作业,没做到分层分类。对他们的练习、作业出现的错误,没给予及时的剖析和矫正,日积月累问题多多,从而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学困生必然产生。

6.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1)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信心。数学学困生对学习数学普遍缺乏兴趣,并且求知欲低,意志薄弱。当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情感不强烈,意志薄弱时,就难以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学习就进入不了状态。(2)数学学习目标不明确,自主性差,依赖性强。有些学生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差事,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只是为了免受教师及家长的责备,学习数学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和形成自觉索求的信念。并且他们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缺乏主动,上课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更不可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学习态度比较被动。(3)数学学习方法不科学,听课效率极低。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会动脑筋,只会死记公式、定理,机械模仿,照葫芦画瓢,久而久之,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学习内容的知识性、逻辑性越来越强,其数学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地就慢慢走了下坡路。很多数学学困生不会举一反三,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探究,也不善于比较、归纳、总结,不能对所学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尽管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数学成绩依然不尽人意。

7.家庭原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特别是青春期的家庭教育,在促使孩子获得全面发展上,起着学校和社会都难以起到的奠基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强,并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心切,过分溺爱,部分学生形成自私、蛮横的不良恶性。一些家长素质低,缺少文化,不懂得教育方法,与子女缺少交流沟通,对学生漠不关心,出现问题后轻则抱怨、责怪,重则打骂,赶出家门,更有甚者,认为教育子女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不主动和老师配合。并且随着外出务工者增多,这些家庭的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无家长监督管理,家长将孩子交给学校,寄希望于老师,而因学生多,老师又照顾不周,这些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在课后得不到应有的消化,时间长了,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困难越来越多。

8.社会原因。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商品经济的更加活跃,各种不良社会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在校学生,特别是网吧、游戏厅的无序发展和管理上的混乱,加之学生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使网络吸引住了不少学生的心。有些网吧老板为了赢利,误导学生,为学生上网提供食宿方便。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培养数学学习兴趣。(1)情景导入。在情景教学中应该遵循“教师引导、设疑,学生思考、讨论、解疑”的原则[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参与思考、讨论,进行情景操练和自主活动,得到相应的结论。在具体选择要创设的情景时要注意以下原则:一是导入目的要明确,由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导入的形式。二是导入形式要多样化,不能每次导入都一样。三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采取合理的情景导入模式。最后,在情景教学中要注意设疑的技巧和方法。适当的设疑、提问,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思考问题、解决的能力。创设视觉情景的手段很多,有图片(包括导入图形)、实物、动作、表演等等,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对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2)建立讨论小组。小组讨论教学模式是现如今很多教师都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组互动学习之前和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目标,对程度较弱的小组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帮助,让所有的同学都投入到小组学习中去,达到全体学习的目标。再次,教师在进行小组学习时要讲究民主,耐心协调各组内的不同意见及各组提出的不同见解,让互动讨论有序。最后,教师要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创造力,对各组的结论要从正面积极地加以鼓励,给予积极的评价。特别是较弱的小组,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体发展”的教育理念。小组互动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加以运用,具体的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分为探究式、体验感悟式和实践式三种。并且小组内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师生换位的方式,是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方法。学生互教互学,能者为师,既能提高学生成绩,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有专长的学生得以发挥,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同学处得到比在老师那里更大更及时的帮助,并有助于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自我意识,不仅改善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2.心理策略[4]。从心理上给数学学困生树立可以学好数学的信念,使学生感受到学好数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学困生数学成绩虽然不好,可他们同样渴望数学进步。数学教师应真诚地与数学学困生沟通,用一双慧眼,去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赏识,甚至将他们的一些错误也转化为一些鼓励的语言,让他们体会到赞扬和肯定的喜悦,体会到数学老师是一视同仁的,在数学老师那里得到尊重和平等的对待。宽容,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是真诚的。数学学困生最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呵护,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放下心中的成见,真诚帮助数学学困生,唤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注重反馈。课堂上学生的表情、回答问题的状况、练习中的表现,给教师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我们要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地调节教学。而且着重抓好课堂知识达标练习和精批学困生作业,针对练习和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针对性辅导。另外,当学困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后,必须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要求他们做好预习,通过教师提前下发的新课讲学稿,阅读课本,进行力所能及的教材处理。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作业,这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最好机会,它对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等各种能力很有帮助。制定学习计划,尽量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合理科学地安排时间。

4.其他策略。①做好与家长的联系工作。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我们教师要和家长做朋友,经常联系沟通,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了解学困生的内心感受和外在表现,帮助家长用积极的心态、赏识的目光来发现学困生身上的优点,并不断放大。给家长介绍科学的家教方法,引导家长帮助学困生战胜学习上的困难,不断提高数学学习成绩。②探索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和引导,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5],如实际操作、直观感知、抽象概括、演绎推理、迁移类推、系统整理知识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数学成绩不佳的学生中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原因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帮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一定的数学知识,因材施教,对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困难的学生多给予及时指导,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起学数学的信心和决心,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使每个学生在个人原有基础上发挥出最大潜力。③借助优秀学生的力量,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同学之间兴趣爱好相仿,易相互沟通。在课余时间要有目的地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学困生结成对子,让他们多在一起玩耍,为学困生辅导作业和练习,帮助其学会一些数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逐步树立起学困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初中阶段,数学学困生很多,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而应该给予帮助。他们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应该同家长、社会、学校共同努力,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让他们有信心去面对学习中的难题。教师们在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对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困难的学生多给予指导,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起学数学的信心和决心,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使每个学生在个人原有基础上发挥出最大潜力,想方设法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一定的数学知识,发挥出数学学习的潜能,学会学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肖礼顿.考试周刊[J].2011,(22).

[2]艾阳辉.四川文理学院学报[J].2007,(z1).

[3]张行淘.新世纪教师素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章飞.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中专学习计划范文2

学困生现象转化工作初中数学一、前言

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品德行为、学习成绩与班上一部分学生相比,暂时有点差距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思想负担重、心理自卑、情绪低落、个性压抑、行为退缩,逆反意识强、甚至自暴自弃,对待上课多于应付,成绩相比较差,对班级工作不热心,生活态度低调,在同学们中始终抬不起头来,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乃至造成内向的性格。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即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尤其在初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差,知识遗忘率高,学生听课时,注意力分散,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差,没有老师的督促和监督,学生便不会动手、更不会动脑;学生基础差,连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都经常搞混。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表现

1.对数学不感兴趣,不爱学数学,对数字不敏感

在接受最初的数学教育中,在最大程度上没有让他对数学产生的浓厚的兴趣,平时的考试成绩偏低,让他从心理没有接受数学这门学科,久而久之对数学有了抵触情绪,逐渐就不喜欢数学。有个别孩子从小就对数字不敏感,但这样的孩子是很少的一部分。

2.对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是是而非,不加重视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概念、公式、定理。不看课本,就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内涵及外延。例如,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学生就容易弄混淆。又如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学生分不清哪个概念是探讨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形状关系,哪个概念是探讨图形本身的特殊形状。

3.课堂缺少主动性、积极性

学困生在课堂上通常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或是解题没有步骤,敷衍了事;或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得过且过。在学习中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对教师的提问避而不答,对于自己不懂之处也不问老师。

4.作业不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对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抄袭,或不按时完成,甚至根本不做,对所学知识不复习,也不去弄清所学的内容,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不知道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也不去寻根问底。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在解题中死搬硬套。

5.缺乏竞争意识

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抱着我反正不会做、可有可无的态度参加考试。考前不愿认真复习,考试时马虎应付,完全靠考场上“临时发挥”,对考试缺乏信心,考好考坏一个样,学习好坏不是我的事。有的甚至交“白卷”。

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及学习的目标性,久而久之,在学习上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因此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的具体措施

1.改变对待学困生的态度,激励他们“想学”的愿望

对待学困生要一视同仁,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不放弃。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学困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遇到问题时老师先不要急于去教训学生,从面部表情到语言,动作,行为尽量做到温和,平易近人,逐步使学生愿亲近老师,而后亲近数学,同时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及时表扬鼓励,多从正面施加影响,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学困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一般性按部就班式,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讲有理数的分类时正数用男生表示,那么女生就可以表示负数。在讲“对顶角”时,可出一数学谜语“两牛相斗”等来活跃课堂气氛。当老师要板书解题过程时可用“见证正确答案的时刻马上到了”等这样的语言可调动他们听课的动力。如讲勾股定理时,要记一些常见的勾股数,我便采取即兴组合把50人代表1~50个数据,那些数据能构成勾股数。就是代表这些数据的人组成了勾股人,例如周×的学号是“12”,我们就叫她“勾股12周”等。给学生的影响很深,同时也激发了兴趣,也参与探讨学习的过程。从而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

(1)加强直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例如,在讲“三角形的边的性质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根木棒,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木棒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根木棒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

(2)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中联系学困生熟悉的事物,创造学习环境,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如七年级第一章有理数的引入,我给学生举了一个实例:从讲台走向门(向南)走3米,从门走回讲台(向北)也走3米,接着我问学生两个问题:位置变了没有?共走了几米?能用式子表示吗?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都说我的位置没变,可实际走了6米,怎么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感到茳然了。这个例子诱发了学生的胃口,趁学生急于求知的心理状态引入新的课题:“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必须把学过的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

3.适当降低起点,分散难点,狠抓“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学困生的基础差,对课本的基本知识,公式,定理都不熟悉,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课本有些什么内容,所以在解题的时候,没有工具可用。或知道知识、公式、定理,但是不能直接运用,因此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缺乏,是学好数学的一大障碍。要排除这一障碍,我个人认为,应该在教学时,应当做到“少而精”,即把教学的起点降低,分散教学的重难点,使每一堂课内容少,教学时把速度放慢,对重点部分应当多设计些练习,这些练习应当呈阶梯型上升难度,使学困生在运用中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做到使每一个学生吃透每一堂课的内容,积少成多,才能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讲三角形全等时,首先要明白证全等的目的就是为了找角和边相等,所以在给他们的作业就是一次性证全等而且全是证角和边相等的题目。只要他们掌握了这一块,后面的知识就轻松而且简单了。

4.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几乎所有的学困生在学习上都是被动性、机械性的学习,他们的依赖性强,不喜欢动手,更不会动脑,一遇到问题不问同学、老师,而是扔在一边不管。因此,在教学时提倡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循善诱的方法,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避免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

中专学习计划范文3

>> 中药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提高中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融合药学专业特色的分析化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讨 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中药学类本科专业课程编制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制药工程专业特点的中药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医专业中药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深化 浅析化学教学在中药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循证医学在临床中药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 高职药学专业分析化学任务驱动教学改革与实践 药学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针对药学专业《中药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整体观及启发式教学法在中药学专业化学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药学类专业分析化学的教学探讨 高职中药学专业中药鉴定学的实践教学初探 关于中药专业中药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激发 “材料物理”专业学生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兴趣 浅谈中职中药学的兴趣教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实践与思考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实践与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曾金祥 朱继孝")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分析化学是中药学专业一门非常重要与实用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课程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分析等专业课的基础。激发学生了解、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学好分析化学,是中医药院校分析化学教师的重要责任和义务。文章分析了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学生学习分析化学兴趣的影响因素,并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 【关键词】分析化学 学习兴趣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060-02

分析化学是发展和应用各种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得有关物质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组成和性质的一门科学。分析化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极为广泛,如:中药材的GAP建设,包括引种、栽培、采集、加工、炮制、检定、质量控制与品质评价;中药材内在质量及其与药效间的内在规律研究;中药药剂学中制剂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的测定、制剂生产工艺的制订;药理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化学中药效物质基础的分离制备及结构鉴定等。因此,分析化学是中药学专业一门非常重要与实用的专业基础课,学好分析化学可为后续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分析、药物分析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分析化学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学生未来从事药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化学的教学质量,对于中药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中医药院校从事多年分析化学的教学实践,在此对如何激发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化学教学质量进行浅谈。

一 分析化学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1.分析化学学科交叉性较强,偏重于方法原理介绍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分析化学是由化学、化学计量学、数学、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交叉而成的综合性学科,而课程内容侧重于介绍基于各学科发展而来的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但对各种方法在中药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介绍却涉及较少。学生各学科知识的储备不足,加上对分析化学在中药学专业中的重要性认识不深,造成学习分析化学原理的能力常显不足,主动性下降,久之则兴趣下降。

2.对课程的认识偏差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

中药学专业课程设置具有特殊性。分析化学虽然非常重要,但内容上易使学生产生与专业相关性不强的错误观点。另外,许多分析方法与技术在其他课程如药物分析中也会涉及,这同样会使学生认为分析化学的重要性不如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分析、药物分析等课程。因此,极易对分析化学产生轻视、排斥、拒绝情绪。

3.教学模式与方法单一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分析化学是一门理论性与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虽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但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当前分析化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考试内容为半径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具体的仪器设备、实验操作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学生往往学而不知,最终导致其感觉课程枯燥、乏味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二 激发学生分析化学学习兴趣的实践

分析化学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前提与动力,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针对上述影响因素,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从分析化学在中药现代化中的重要应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药现代化是依靠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遵守严格的规范标准,研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现代剂型的新一代中药产品,达到国际主流市场标准,可在国际上广泛流通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中药现代化过程中中药材的GAP建设;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质量标准的建立;中药药剂的开发及质量控制;谱―效关系;药代动学研究等诸多方面讲述分析化学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分析化学与中药学学科的密切关系。结果表明这种方式既强调分析化学学科内涵,又突出了中药学专业特色,在学生学科储备知识不足的情况下仍然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2.从分析化学方法技术在科研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用一些分析化学在中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即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首先从现代中药研究文献讲起,既介绍中药研究的过程,又介绍其中应用到的各种分析化学技术和手段,然后再导入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现代中药研究文献中HPLC、GC及其联用技术、NMR、IR、UV、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荧光分光光度法等现代分析仪器以及经典分析方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从文献开始介绍各种技术,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如笔者从陈竺对中药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白血病研究工作的文献介绍现代原子吸收光度法与PCR技术的应用;从中药利尿研究中的应用到容量滴定分析方法氯离子测定文献中强调容量分析在现代中药研究中同样具有的重要作用;从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介绍NMR、IR、UV等技术的重要意义。这种授课方式既介绍了分析方法技术的应用,又阐述了方法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从而使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另外,笔者还通过文献及时将分析化学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如电分析中的电化学传感与生物传感、中药分析中的样品处理方法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到分析化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发展前沿。实践表明,采用这种方式教授分析化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日益浓厚。

3.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还从三个方面大胆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首先,笔者大量选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以及仪器内外部的结构图片来演示分析化学的分析操作过程与原理。比如笔者制作了化学的分析虚拟实验动画;GC、HPLC分析原理动画;质谱分析原理动画;拍摄了仪器大量内外部结构照片,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动画和照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其次,笔者大量采用教学道具,演示分析技术的操作。如容量滴定分析酸碱滴定、配位滴定等所用仪器设备非常简单,可以酸碱式滴定管为道具;色谱分析教学可以应用色谱柱、滤头、滤膜、注射器等色谱耗材为道具;紫外及荧光分光光度法可以使用比色皿为道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使用元素阴极灯;毛细管电泳法使用毛细管色谱柱及其色谱柱卡盒等作为道具。将道具与照片、动画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形象生动,学生参与程度高,效果很好。再次,让学生走进研究中心了解参与科学研究。如我校具有中药制剂国家工程中心、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与民族药研究中心、中医理论分化研究中心、大型分析仪器共享中心。这些中心拥有大量的先进分析仪器,学生不仅可以看到具体的实物,还可以现场学习各种操作,因而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笔者还邀请主持国家各级项目的负责人讲解课题研究中所应用的分析方法,学生不仅能学习分析化学原理,还能了解分析化学所产生的重要科研成果,因而学习兴趣愈发浓厚。

三 结论

中专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 学困生成因转化对策

当前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要使每个班、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认真解决学生中形成的参差不齐、“两极”分化、“学困生”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使“学困生”情绪稳定、提高成绩,是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现就“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如何做好他们的转化作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学困生”自身原因

“学困生”形成的自身原因是“学困生”形成的主因,主要有: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有的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只碍于家长的要求,所以在学习上缺乏上进心与主观动性,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作业照抄,应付老师,没有养成踏实的学习作风。

2、意志不坚定。学习是毅力和耐心的较量,是马拉松赛跑。而这些“学困生”只有三分热情,没有养成良好的终生学习习惯。

3、学习方法欠妥,效率低,依赖心理强。“学困生”因没有做好课前预习,仍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的方法,只重视掌握知识结论,生搬硬套,不多问几个为什么,造成学习时抓不住重点。这样长期会养成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的不良习惯,缺乏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4、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由于“学困生”经常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备和学生的鄙视,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不行,没有出路,形成对老师缺乏信任,对老师敬而远之、敬而怕之的心理,很少主动提问题和回答问题。从而在学习上形成枯燥、无聊、沉闷、低落的情绪,缺乏自信心。

二、外部原因

1、小学阶段基础较差。由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校老师综合素质赶不上形势需要,再加上小学毕业后不管成绩好坏全部直接步入初中,以及初中管理和小学管理及教学上的差异,致使一部分原本成绩较差的学生无法适应初中的学习方法,未处理好小学和初中的知识衔接,造成学习困难。

2、教材原因。大多数农村小学只重视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升入初中后因教材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加大,学习负担加重,作业量增多等因素影响,他们只重于流程,对新学的知识没有巩固,没有弄懂,随着量的积累学习越来越费劲。

3、家庭原因。当代农村子女较少,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另一方面又过分地溺爱,造成了学生复杂的矛盾心理,形成自私、骄横的不良习惯;心理脆弱,对老师平时的批评记在心上。因此,随着问题的积累,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下降,沦为“学困生”。

4、社会原因。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尤其是读完中专、大学后,就业不包分配或者就业难问题,与当前落后的农村意识相交织,“读书无用论”四处蔓延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5、教师原因。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迈向正确人生道路的矫正者,他们的师德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在教师中,大多数教师没有达到应有的素质标准,在教法上单调、乏味,内容安排上缺乏层次。只注重班级优秀生,而忽略照顾“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致使他们产生心理偏差。

三、转化策略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转化“学困生”是初中教育的当务之急。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采取科学正确的方式方法,对症下药,消除他们的思想和心理障碍,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的自觉性。教师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对学生能够进行客观的评价,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与家长多联系,多沟通形成合力,营造出和谐的管理氛围,让“学困生”感到在班级这个群体中,自己也是主人,在社会、在家庭有立足之地,引导他们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实践表明,只有把好“学困生”的脉,做到辨证施治,才能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真正体现出学校的品格意志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

1、辨证的看待学生困生,进而使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帮助学困生,树立自尊心和学的自信心。从前面的论述关于学困生的特征看出,学困生最大的问题是学习,他们除了学习成绩较差外币在上的闪光点是很多的,他们爱好广泛,有的还有一技之长,他们有关心集体、爱劳动、爱帮助人的良好品质,他们精力充沛、生活知识多,有些还善于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为此,任课老题要善于把握这些闪光点,对学困生多加褒扬,多加赏识。对于一名学习较差而具有闪光点的学生来说,任课老师若采取赏识行的语言加以引导和激励,如:你在音乐(或美术或体育或动手能力)方面能有过之外,如果在学习上稍加努力,相信你一定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样,当学生自尊得以维持,能力得以肯定,就极有可能在学习上找回自信,奋力拼搏,迎头赶上。

2、帮助学困生培养学习兴趣。对学习缺乏兴趣是导致中学学困生众多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的最好老师。学生在充满兴趣的状态下学习,其记忆力会大增,想象力丰富,洞察力敏锐,表现出极具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专学习计划范文5

一、给后进生理解和信任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是凭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做出自我判断的,他们的行为往往受他人期待的影响,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期望将产生无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暂时落后要表示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不歧视、不讨厌他们,相信他们并不比别人差,给他们以极大的信心和理解,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学习精神。

二、给后进生更多的尊重和爱护

后进生更需要关爱。做为教师,应该给他们更多的爱,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到无比温暖,才能使他们有积极进取的愿望。在每次考试结束后,面对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应该是一味的斥责或者公开批评,甚至变相体罚,而应该个别交谈,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在这其中,可以安排学生结对帮扶计划,让能力强的帮助暂时能力弱的。

三、经常的鼓励他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上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一个受过激励的人其能力发挥往往是没有受过激励的人的四到五倍。可见,表扬激励对一个人聪明才智的发挥非常重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把一个任务划分成若干小任务,由若干名学生来完成,那些简单的任务让后进生来做,做对后就加以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能使学生消除自卑心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逐渐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他们逐步摆脱后进生的困境。

四、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后进生成功

新课改下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学会合作。而对于后进生倡导合作学习是更有好处的,能为后进生提供一个气氛融洽的空间,从同伴中获得帮助,缓解焦虑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使每个个体均是学习主体,责任明确,参与意识强,后进生可以和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同时也能体验到一种被人接受、任信和认同的情感,更有机会拓展自由发展的空间。通过小组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又使学生意识到个人的智慧像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样微水,只有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合作分享,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人对比,反思自己的行为,为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提供依据。

五、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后进生取得进步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因此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取得进步的有效方法。后进生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不注意听;不注意总结知识的的共性;不爱动手操作,理论和实践不能结合;实践课上没有实践目标等。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下列方法:

1.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标。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讲到了预先谋划,心中有数的重要性。通过课前预习,能锻炼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提炼问题的能力等;同时也能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要让学生学会预习,这样能够达致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认真思考,积极动手,提高课堂效率。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设计练习,让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提高课堂效率。如利用在学习Word中“制作贺卡”部分时,我简单的演示了用到的知识,“页面设置”设置纸张大小,“边框和底纹”可设底纹,可插入图片,艺术字等,让学生思考,分小组制作贺卡。通过思考――动手,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经常归纳,总结。初二信息技术主要学习Powerpoint和Internet基础知识,是在初一学习了Word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共同之处,教师应指导学生加以归纳总结,用已会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这样就会发现信息技术并不难。例如在学习Powerpoint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忆学习Word时如何启动程序?如何打开、保存文件?如何插入图片等。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共性中找出差异。例如:在学习Powerpoint中,其放映方式有三种:演讲者放映,观众自行浏览,在展台放映,而只有“观众自行浏览”是以窗口形式放映,其它两种都是全屏幕放映。通过让学生总结共性,找出差异,既巩固了旧知识,也学习了新知识,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六、坚持“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中专学习计划范文6

一、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部分教师和英语学困生的访谈分析发现:产生英语学困生的因素,既有来自教师教学引起的负面因素,又有学生本人自身因素。

1.来自教师方面的因素

(1)教师教学着重中、上层学生,忽视学困生的需要,对学困生来说,难度过大,自身英语基础不能适应教学。

(2)从课堂观察来看,多数教师重在教课本内容,课本或资料有什么,就教授什么,忽视教学生,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基础实际。

(3)教师“一言堂”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和分析,学生缺乏语言实践练习,活动单调乏味,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4)部分教师与部分学困生之间存在误解,有对立情绪,关系不融洽。学生课堂以及作业的表现可能让教师生气,教师过多的批评责怪伤害了学生自尊心,产生不良师生关系。

(5)当前,由于多数班级大,学生人数多,教师时间、精力有限,不能全程兼顾每一个学生。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学习滑坡、学习气氛反常、学生情绪低落等情况未能及时过问、关心、分析和采取有效的辅助措施和对策,对于学困生的关注就更少了。

(6)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学生个体在智力、气质、性格、情感以及在学习效能和自我管理等存在着差异,对英语语言的接受和领会有快有慢。若得不到教师关注,就会出现严重分化。

2.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

(1)学生自我课堂管理能力差。缺乏自主性、积极性、课堂教学互动性差,把自己当成学习的旁观者,不主动积极参与听、说、读、写等课堂教学活动。对课堂中的“练”,得不到加强,语言技能得不到有效发展。情绪自制力差。一些学生不是靠目标主宰行动,而是靠情绪主宰行动,一听不懂就烦躁,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存在学习方法问题。就对英语学困生的学法访谈发现,学习方法不佳,学习过程呆板,缺乏灵活性、科学性,如他们对英语单词的学习是靠死记硬背,对语法的学习是靠机械的记忆;把单词、语法孤立起来地记忆学习,而不是把它们生成话语,在情景中、生活实际中以交流运用;他们把英语只当作一个考试科目来学习,而忽视了英语语言的功用。

(3)当问起对英语教师和英语学科的看法时,他们认为英语难学,没兴趣,由于基础不好,不适应教师教学,所以课堂表现不积极,教师批评话语有时偏激,或对他们不理不睬,使得学生对英语老师的态度和行为有看法,存在抵触和对立情绪。

(4)就如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困生的普遍做法是:遇到的困难少时,问一问同学,困难多时,则不闻不问,不愿积极地去寻求解决办法,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意志力薄弱,自暴自弃,不听课不学习。

二、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

1.寓情于教

新课标不仅将学生的情感态度确定为课程目标之一,还明确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将其定义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为此,教学活动应既有认知发展目标,也有情感发展目标。情感态度既是教学活动的手段和途径,又是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教师应充分重视并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实现知情的统一发展。

(1)以情优教。教师要常怀理解、包容之心。理解理论认为,整个教育活动的本质就是“理解”。教学的根基是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心智活动的理解;师生关系本质的理解是德行的理解。理解教育工作者在调查研究中了解到,来自家庭、社会和教育的误解是导致许多学生后进的基本原因之一。

(2)以情促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最引人瞩目的功能就是对一个人的认知活动具有的组织或瓦解的效能。因而情感因素是高效率的认知活动的条件和保障,直接影响着认知活动的成效。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学习的情感因素会对语言的习得起着阻碍或加速作用。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最佳条件有三:学习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充满信心和学习者心情舒畅、无什么焦虑感。

2.树立信心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学习动机等,因材施教和辅导,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通过分类、分层教学,使他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布置的任务应有层次性,使学困生能够完成相关任务,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3.学习策略训练

这里所说的策略训练是指结合英语学科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学习策略既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多种因素中的重要因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训练认知策略,使学生掌握为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训练元认知策略,让学生会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训练交际策略,让学生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教师可给学生提供笔友,与母语为英文的人士或同龄人进行英文书写或电子邮件的来往,从而达到交际的真正性;训练资源策略,使学生合理并有效地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

4.发展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学活动能引起学生兴趣时,就可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为牢固的知识与技能,并使他们觉得学习不是一件苦差事或沉重的负担,表现出喜悦和求知的欲望, 加强对知识的探索力量,激起克服困难的意志。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经常变化教学形式,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各种活动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生活中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发展英语运用能力。

5.合作互助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课堂内外组建动态小组,异质搭配合作学习。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有意识让学习好的同学积极影响,带动学困生。

6.发挥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