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竞赛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竞赛论文范文1
数学教学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1各阶段数学教学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题目1、线性方程的叠加原理及其应用
2、作为函数的含参积分的分析性质研究
3、周期函数初等复合的周期性研究
4、“高等代数”知识在几何中的应用
5、矩阵初等变换的应用
6、“高等代数”中的思想方法
7、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8、任N个自然数的N级排列的逆序数
9、“高等代数”中多项式的值,根概念及性质的推广
10、线性变换“可对角化”的条件及“对角化”方法
11、数域概念的等价说法及其应用
12、中职数学教学与能力培养
13、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途径
14、论数学中的基本定理与基本方法
15、论电脑、人脑与数学
16、论数学中的收敛与发散
17、论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18、论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教学的关系
19、论数学教学中公式的教学
20、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21、数学教与学的心理探究
22、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与学
23、论数学家与数学
24、对称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25、复数在中学数学中应用
26、复变函数论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7、复变函数论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28、代数学基本定理的几种证明
29、复变函数的洛必达法则
30、复函数与实函数的级数理论综述
31、微积分学与哲学
32、实数完备性理论综述
33、微积分学中辅助函数的构造
34、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推广
35、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36、教师对学生互动性学习的影响
37、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38、数学解题中的逆向思维的应用
39、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
40、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41、用心理学理论指导数学教学
42、开展数学活动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4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44、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45、数形结合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46、运用化归思想,探索解题途径
47、谈谈构造法解题
48、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49、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等价与非等价转化
50、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解题
51、向量在几何证题中的运用
52、数学概念教学初探
53、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及其教学途径
54、分类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55、“联想”在数学中的作用研究
56、利用习题变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7、中学数学学习中“学习困难生”研究
58、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59、反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60、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
61、数学教育评价研究
62、传统中学数学教学模式革新研究
63、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
64、数学开放题拟以及教学
65、数学课堂文化建设研究
66、中职数学教学设计及典型课例分析
67、数学课程标准的新增内容的尝试教学研究
68、数学课堂教学安全采集与研究
69、中职数学选修课教学的实话及效果分析
70、常微分方程与初等数学
71、由递推式求数列的通项及和向量代数在中学中的应用
72、浅谈划归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73、初等函数的极值
74、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75、数学竟赛中的不等式问题
76、直觉思维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77、常微分方程各种解的定义,关系及判定方法
78、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79、常微分方程的发展及应用
80、充分挖掘例题的数学价值和智力开发功能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题目参考1、小学数学教师几何知识掌握状况的调查研究
2、小学数学教师教材知识发展情况研究
3、中日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比较研究
4、浙江省Y县县域内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差异研究
5、小学数学教师教科书解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研究
6、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比较研究
7、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8、基于教育游戏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9、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10、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11、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2、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3、中美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内容比较研究
14、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其课程论分析
15、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内容有效性的研究
16、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
17、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
18、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
19、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
20、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
2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思维素质
22、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3、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24、实施“开放性”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参与
25、数学练习要有趣味性和开放性
26、开发生活资源,体现数学价值
27、对构建简洁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28、刍议“怎样简便就怎样算”中的“二指技能”现象
29、立足现实起点,提高课堂效率
30、宁缺毋滥--也谈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31、如何让“生活味”的数学课堂多一点“数学味”
32、有效教学,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3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34、为学生营造一片探究学习的天地
35、和谐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36、走近学生,恰当提问--谈数学课堂提问语的优化策略
37、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38、课堂有效提问的初步探究
39、浅谈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40、能说会道,为严谨课堂添彩
4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42、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43、新课标下提高日常数学课堂效率的探索
44、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45、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46、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47、运用结构观点分析教学小学应用题
48、构建自主探究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49、精心设计课堂结尾 巩固提高教学效果
50、浅谈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51、浅谈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52、浅谈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53、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54、新课改下小学复式教学有感
55、让“对话”在数学课堂中焕发生命的精彩
56、小学几何教学的几点做法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题目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3、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4、初中数学新教材知识结构研究
5、初中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开发实施研究
6、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7、从两种初中数学教材的比较看初中数学课程改革
8、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问题研究
9、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0、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研究
11、初中数学教材分析方法的研究
12、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调查研究
13、初中数学学习障碍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过程及补救教学的个案研究
14、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研究
15、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现状研究
16、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
17、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研究
18、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研究
19、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编排比较研究
20、渗透数学基本思想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1、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研究
22、初中数学优秀课教学设计研究
2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4、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研究与案例分析
25、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科书的习题比较研究
26、中美初中数学教材难度的比较研究
27、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实践探索
28、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9、初中数学教师数学观现状的调查研究
30、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31、“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2、数学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科书评价
3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形结合思想研究
34、初中数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35、初中数学教学生成性资源利用研究
36、基于问题学习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37、学案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38、数学文化视野下的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研究
39、中美初中数学教材中习题的对比研究
40、基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专题的教学探索
41、初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42、七年级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
43、老师,这个答案为什么错了?--由一堂没有准备的探究课引发的思考
44、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的构建
45、初中数学学生学法辅导之探究
46、合理运用数学情境教学
47、让学生在自信、兴趣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48、创设有效问题情景,培养探究合作能力
49、重视数学教学中的生成展示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50、从一道中考题的剖析谈梯形中面积的求解方法
51、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
52、从《确定位置》的教学谈体验教学
53、谈主体性数学课堂交流活动实施策略
54、对数学例题教学的一些看法
55、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新方式
56、举反例的两点技巧
57、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58、新课程中数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59、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发与引导
初中数学竞赛论文范文2
本人全年任教两个班数学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现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治思想素质
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集体活动,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服从安排,保持与决策层的高度一致性。
二、业务能力
1、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已任,把成为优秀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情境,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
2、班主任工作工作总结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每天早来晚走、周六周日也难得休息,每接一个班,都从整顿班风入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学生建立起“师生+朋友”的关系,在日常管理上坚持 “三到位”(课前两分钟到位、课间操到位、自习课到位),使班级工作顺利开展。
任现职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本年度担任初三(6)班主任。在今年的中考中,我班朱玉同学被姜堰二中公费录取,已有11名学生到张甸中学报名,14名 学生到姜堰中专,3名到江淮报名,多名同学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
3、教育科研
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2010年论文?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获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奖,20xx年2月分段函数易错点例析?在中学生语数外杂志上发表,还有两篇论文在校刊上发表。
4、学生竞赛
辅导多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并获奖。
5、继续教育
2010年以来多次参加各类机构的培训,并获得证书。
三、今后的设想:
初中数学竞赛论文范文3
【关键词】农村初中,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方法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推动下,我们农村初中在课堂教学方面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特别严重,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课堂上常常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尽力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发展,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上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探索。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水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或分得更细,再根据《大纲》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指导、分层练习、分层测评的一种教学模式。
1.分层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备课时,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在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情况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梯级,保证A组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个阶梯,使B组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个梯级,满足C组学生“吃得饱”。例如,初二“同类二次根式定义”教学的三个梯级为:①实例引入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举正反例反复理解;②定义应用,充分理解“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并举几组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例子进行理解;③定义的拓广,从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中发现一般同类根式的定义。安排作业时,教师亦可分三类作业,每组学生在完成本组的任务后,可自由地做其他组的作业。以此来分别满足A、B、C三个学习小组课外作业的要求。尤其是C组的学生,可以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可开展编题改题,妙题巧解、难题征解,数学竞赛,编写小论文等活动,不断拓展其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2.分层授课、分层指导
课堂上进行分层授课,就新授课而言,分三个阶段,它们既独立成段,又前后连贯,以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该阶段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在时间的安排上,第一、二个阶段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至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组学生听懂吃透。第三个阶段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组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另外,课堂练习能异于常规教学。各个学习小组的练习内容和标准应有所不同。既要明确不同梯级学生回答相应梯级的问题,又要激励低组学生回答高组问题,完成高组的任务。教师还可将重点内容设置几个有梯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以求自己获取知识。总的来说,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完成大纲上的要求,优秀生尽可能地拔尖提高。教师在课堂后15分钟的时间里接触更多的应该是后进生。
3.分层练习
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反映课堂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课堂练习应精心编排,设计出分类的练习题。其中基本要求一致,习题技巧分三个层次,分别与A,B,C三类学生的水平相适应。教师对A类学生要提出明确具体的学生任务,着重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适当点拨,使他们奋发进取,充分发挥;对于C类学生,则应多辅导,多鼓励,多练习,多板演,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讲评时,教师要重在分析、启发、诱导,同时要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习惯。对C类学生中做对的要加以表扬、鼓励,使其树立学习信心,对板演中出现的差错,不能放过半点,帮助学生对差错进行分析、找出原因,直到学生真正理解掌握为止。
4.分层课后作业
根据各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分类的课后作业。一般分为必做题;A、B类学生必做,C类学生选做;A类学生必做,B、C类学生选做。必做题以模仿为主,题目与教材中的示范类似;A类学生做选做题以熟练掌握为主,题目条件稍复杂;B、C类学生做选做题以灵活运用为主,题目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较宽,解题方法具有一定的技巧。
5.分层测评
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级授课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本梯级的学习任务,而且经常超级答问和超级完成作业,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改革考查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于是,我采取如下考查方法:同一套试卷分两部分命题。双基题占80分,拓深题占40分,其计分方法是:A组学生实得分=100分一扣分,B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100/120。C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此种方法常用于综合考查)。考查成绩90分以上者为该组优秀学生。连同平时的听课、作业以及智力因素等,作为学生升级的量化依据。这样,使各类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由于各层,各环节的目标具体明确,充分调动了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竞赛论文范文4
一、师德立足高,寓德于教。 我坚持“爱是教育的工具,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教师从心眼里热爱学生,学生才能反过来“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我尽力做到“在传授知识时是老师——循循善诱;
关心疾苦时是慈母——无微不至;
交往中是朋友——心心相印;生活中是兄弟姐妹——无话不谈;
犯错误时是医生——治病救人”。在学生生活经验、学习方法、人际关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上,去关怀和体贴他们,帮助他们明辨是非,远离“误区”,用师爱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民主、和谐、信任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重视对学生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我以身示范,高标准的道德感染力,以期影响学生的言行。对学生我从来就说到做到,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无论是学生范了什么错误,我都压抑住内心的怒火,对学生作耐心细致的教育,关爱学生,用行动和语言去感化学生,直到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为止。处理问题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国家教委规定的教师行为的《六条禁令》,从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生也尊重我,拥护我,反应良好。
在教育工作中,我常用现代教育理论去引导学生。无论是作为班主任还是作为任课教师,我常对学生讲:“我不是警察,你们也不是小偷”、“我们都是人,我们都是可以相通相融的”等人本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我也对学生讲:“我这人严如师,亲如兄,爱如父”等情感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这些理念都是我在新课程标准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坚持每天收看新闻,了解科技动态消息,利用每晚读报时间,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二、“业精于勤”,强化业务能力。 “人活到老学到老。”加强业务学习,加强进修,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和业务水平,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树立的一个终身信念。在这五年间,我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参加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对每一次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我都积极报名参加,紧抓不放。五年来,我一共参加过学校举行现代教育技术等业务学习达20余次;
XX年,我和学校领导一起参加了巫山“电子说课”听课活动 ;XX年,我又被派往到重庆市开明中学参加新课程标准培训;XX年5月,我主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云中听课活动”;XX年10月,我又去参加了重庆市教育科研管理培训。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还自学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通识部份)》,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为全校教师举办了题为《教师行为角色的变化》(XX年暑假)的讲座。这些学习的机会,对我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对提高我的业务水平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是在教学基本功上了有了较大的提升;
二是在专业技术上提高了一个层次。同时作为教育科研管理者,我还阅读了《重庆市教育科研指南》、《中小学教育科研》和《教育实验研究指导》等书籍,对提高我的业务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教学之余的时间,我还挤出了大量的时间“走访”学校阅览室和图书室,查阅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每年我都自费订阅了大量的教学杂志,每天定时阅读,向那些“名家”拜师学艺,对我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XX年3月,我还参加了西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数学本科学习。在此期间,我严格按照学院的要求,每天定时上网学习,查阅学习资料,了解课程信息,听网络课件。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加深了我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再认识,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更新了我教育教学思想。
三、立足教学研究,以研促教。 我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钻研的人,为响应“二十一世的教师应是科研型教师”这一号召,我常在课后认真反思,细致总结,写好反思记录,这成为了我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教法和学法的统一,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发生过程。这五年来,我教过两届毕业班,每次毕业教学成绩都位居全县前列。培养了李倩倩、蒋彬彬、刘春梅等十多名优秀学生升入奉中,有张德志、匡东梅等十二名学生参加全国及重庆市初中数学竞赛分别获得国家级和市级等级奖。尤其是在99年的“三峡杯”数学竞赛中,我指导的学生李倩倩同学以满分120(全县仅有三个)的好成绩荣获一等奖。 99年,正值“普九”高峰阶段,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主动承担起了校级课题“分层教学的实施”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撰写了研究论文。XX年我又主动加入了我校县级课题“实践—感悟—创新教学法”的研究,并担任主研员。无论是课题研究,还是平时的常规教研活动,我都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对待,经常深入课堂,与学生交流,与老师们切磋,不耻下问,一道总结,形成经验。XX年秋,我主持申报的县级课题《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批准立项,组织部分老师正在实施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在我正在研究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以陕西师大罗增儒教授编著的《数学解题学引论》为纲,试图让学生掌握解题的规律和思维程序,推动我校的数学教学。
四、奖励频频,硕果累累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我近五年的努力工作,细心总结,取得了比较可喜的成绩。 主管的教育科研工作先后被评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XX——XX年度教研科研工作综合考评二等奖”。
自我总结-个人总结的延伸阅读:如何写好你的工作总结
一、工作总结的内容
1.基本情况 这是对自身情况和形势背景的简略介绍。自身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基本建制、人员数量、主要工作任务等;形势背景包括国内外形势、有关政策、指导思想等。
2.成绩和做法 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采取了哪些方法、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等,这些是工作的主要内容,需要较多事实和数据。
3.经验和教训通过对实践过程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经验教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今后打算 下一步将怎样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准备取得什么样的新成就,不必像计划那样具体,但一般不能少了这些内容。
二、工作总结的特点 总结的经验主要表现在自我性、客观性、经验性三个方面。
1.自我性 总结是对自身社会实践进行回顾的产物,它以自身工作实践为材料,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写法 ,其中的成绩、做法、经验、教训等,都有自指性的特征。
2.回顾性 这一点总结与计划正好相反。计划是预想未来,对将要开展的工作进行安排。总结是回顾过去,对前一段的工作进行检验,但目的还是为了做好下一段的工作。所以总结和计划这两种文体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计划是总结的标准和依据,另一方面,总结又是制定下 一步工作计划的重要参考。
3.客观性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 。它是以自身的实践活动为依据的,所列举的事例和数据都必须完全可靠,确凿无误,任何 夸大、缩小、随意杜撰、歪曲事实的做法都会使总结失去应有的价值。
4.经验性 总结还必须从理论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凡是正确的实践活动,总会产生物质和精神两个方 面的成果。作为精神成果的经验教训,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物质成果更宝贵,因为它对今后 的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特性要求总结必须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 原则,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找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得出规律性认识,这样 才能达到总结的目的。
三、工作总结的写法
(一)总结的标题
(二)总结的正文 和其他应用文体一样,总结的正文也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各部分均有其特定的内容。
1.开头 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 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文字不可过多。
2.主体 这是总结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经验和教训、今后打算等方面。这部分篇幅大、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三种。
第一,纵式结构。第二,横式结构。第三,纵横式结构。
主体部分的外部形式,有贯通式、小标题式、序数式三种情况。
3.结尾。
四、注意事项
1.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初中数学竞赛论文范文5
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和问题解决型人才。但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学校,课堂教学是完成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班级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单元细胞,是学生展示自我、满足成就欲望的自主空间。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才能,就要在班级状态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地体现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将40~50名学生集聚一堂,采取“等量、同速、同要求”的教学模式,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每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会造成优生“吃不饱”、学习困难生“吃不了”的局面,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形式、从教学时间到教学空间、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教学过程到教学结果、从教学手段到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地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作用,了解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我校在“九五”期间就开始进行分层教学的试点实验研究,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教学,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十五”期间,我校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挂牌为“分层评价”的实验单位,在“九五”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的实验与推广。这一实验证明,分层教学、分层评价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更新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及学生观,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全面提高数学学习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进程
1.精心设计,充分准备(2001.10―2001.12)
1)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实验方案
2001年,在课题启动前,我校首先成立以隗永博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亲自负责,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小组成员会认真学习与领会有关文件的精神,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定实验课题并拟定方案初稿。随后,我校邀请有关课题的专家进行考证,对原课题进行修改与完善,最后确定“分层评价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实验研究”这一实验课题,以数学为先导,进而带动全校其他学科,如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历史、音乐、生物等的研究。此次课堂涉及我校3个年级,共2 150名学生,由各学科的教研组长或该学科的骨干教师担任课题负责人。
2)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培训教师
课题领导小组通过认真分析、研究,组建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电教人员、学科教师共170人参加的课题组,根据课题承担的主要任务划分组织进行指导。在实验中,各小组成员各负其责,有机结合。为了确保实验工作的有效进行,我校会通过多种形式对课题组及其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
我校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1/3,为了使他们能够迅速地成长起来,学校会选配20多位业务精、能力强、有敬业精神的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订合同、议措施、帮思想、传作风,对一时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扶一把、送一程,加快他们成长的速度。岗位的“练兵”活动,不仅会在教学主阵地上营造一个你追我赶、龙腾虎跃的局面,还会促使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我校规定,每个学期高级教师要做5节好课,听课20节以上;骨干教师要做5节以上的示范课,听课20节以上;青年教师要做5节以上的达标课,听课20节以上;校长和副校长要听课50节以上,主任、副主任要听课60节以上。我们以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为先导,在学习、教研、科研与管理中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4)加强教学硬件及环境建设,确保实验稳步实施
在承担实验任务后,我校在教委的关怀下建造了现代化的实验大楼,通过多种渠道,自筹资金200余万元,装备了多媒体教室及化学、生物、物理等一流的实验室,购买部分软件,为实验工作奠定了物质的基础。
5)规范管理,建立奖励表彰制度
我校根据岗位的目标和职责,实行全程目标管理,进行全员量化考核,突出公开、公平、公正、及时、认真、准确的特点,根据研究成果的获奖级别、等级,给予教师较高的物质奖励,并在大会中进行表彰。
6)做好前期准备,面向实际
各课题组利用调查、座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现状,组织学生的问卷调查,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工作。
2.实验研究,探索规律(2001.12―2003.3)
1)实验目标
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数学分层测试卡》会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构建新理念下和谐、上进、民主及主体参与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取成功,变学生“被迫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
通过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由“教书型”变为“科研型”,进一步培育骨干教师队伍,从而达到整体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2)推进措施
(1)做好“二实”,即各子课题的计划落实要到位和课题领导小组的检查、指导落实要到位。每学期初,课题领导小组要研究制订学校的实验计划。在计划中,课题组要做好“布点”、“选点”工作。教务处根据各子课题的实验计划,井然有序地排列出学期的“实验课时间一览表”、“高级教师观摩课一览表”、“骨干教师示范课一览表”、“青年教师达标课一览表”,分发到每位教师的手中。课题领导小组采用岗位责任制,实施校长、主任听课制度。
(2)抓好“三风”,即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学校提出了“重教研、兴科研,创名、争优,做人民满意教师、创人民满意学校”的口号。学校领导率先垂范,全体教师人人争先,在广大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教学研究出现了百舸争流、万象更新的可喜局面。
(3)搞好“四课”,即集体说课、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集体说课就是说大纲、说教材、说重点;集体备课就是要求做课教师依据实验目标和内容集思广益,设计方案;集体评课就是讲完实验课后,边放实验录像课,大家边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感受,分析与评价教学效果。
(4)开好“五会”,即工作会、交流会、培训会、评审会、表彰会。学期初,课题领导小组会组织全体成员召开实验工作会,总结前段实验工作中的成绩与不足,布置本学期的实验任务,明确实验要求。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会组织课题组成员的座谈交流,相互沟通借鉴,取长补短。领导小组成员也会深入各子课题组,听实验课,掌握实验情况,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验教师遇到的困惑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是共性的则会请专家进行集中培训指导,特殊的则会进行个别指导。每到学期末,实验教师要对实验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撰写实验小结或报告,在此基础上,学校总课题组会召开评审会,评出优秀课、优秀教案、优秀论文。最后,学校也会召开课题研讨与表彰大会,形成学有楷模、争当标兵的人人积极进取的氛围,也为具有一定水平的成果参评、发表、交流创造有利的条件。
3.深刻反思,总结提高(2003.3―9)
这一阶段主要是各子课题组进行实验总结,之后学校总课组也会对整个实验活动进行实验总结,整理相关的实验资料,准备进行鉴定验收。
三、研究体会与结果
通过分层教学课题的实验研究,在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在教学实验研究中,学校领导树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的教育观念是前提,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严格、规范、科学的组织管理是保证,良好的环境建设是基础,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根本。
通过分层教学课题实验研究,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由原来的厌学到今天的爱学。以《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教学实验为例,数学曾经让一些学生望而生畏,但由于分层教学,他们努力地“跳一跳”,就会摘到“桃子”――“属于他们的100分”,这会大大地激发各个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喜欢数学和主动学习数学的人数,如表1、表2所示。
由表1、表2可以看出,两个实验年级的学生在实验后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显著的进步。
同时,《数学分层测试卡》的使用与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也表明,它会促进学生主体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形成,如表3所示,这是我校在这一实验后参加“全国迎春杯数学竞赛”获奖人数的情况。
注:全区获市级个人一等奖的只有一人,即我校的吴越同学,实验年级在各级数学竞赛的获奖率均居全区第一。
此外,通过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我校构建起分层教学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各个课题组的实验教师开始潜心钻研,积极探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如图1所示。这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大大增强,主体意识与创新意识也得到培养。
而且,这一分层教学实验研究也使得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高。2002年,我校中考成绩各科的优秀率在全区名列第一(如表4所示),并囊括全区中考前三名,连续两年夺得区中考状元,中考升学率、毕业率、巩固率也均名列全区领先地位。两年来,我校有200多名学生考入市区重点高中,这些学生在他们所在的学校仍处于领先位置,赢得较高的社会声誉。我校还多次接受区电视台的专题采访和兄弟单位的观摩、指导。仅在2002―2003学年度上学期,我校共组织参加市、区教科研活动100余次,校级的教、科研活动160余次,市、区级优秀课8节,校优秀课40余节,评出校级优秀教案60余份,得到同行们的高度评价。可以说,“兴教研”、“重科研”是促“优质”、创“名校”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
分层教学课题实验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校学生参加区、市、全国等各类竞赛共有586人次获奖,在“迎春杯数学竞赛”、“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全国初中英语新星杯大赛”、“春蕾杯作文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另外,分层教学实验研究也促进我校干部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提升了他们的教学能力,让他们更加自觉地学习,增强科研意识。我校的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实现了有机的结合,科研是为教研服务的。各个学科在每两周都会召开一次教研会议,做到学期活动有主题,每次活动有专题。校长、主任均会成为教学研究小组的一员,出现组内、外跨学科的听课、交流与学习的情形。“人人参与教科研”在我校已蔚然成风。仅2002―2003学年度上学期,我校教师作出分层达标课127节,校级示范课30节,区级示范课11节,市级示范课5节。在以上的各项活动中,各组的听课率均在98%以上。教师到外校听课的主动性大大增强,达43次,外出参加教研活动累计155次,学校领导每学期听课节数在80节以上,参加教研组活动20次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提升教师的教研与科研能力,仅在2001年9月―2002年6月,我校教师共作出各级优秀课83节,写出各级优秀论文105篇和各级优秀教案40份。教师在实践研究中得到锻炼与提高,一大批实验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其中校级骨干教师28名、区级骨干教师13名、区级学科带头人1名,75%的教师取得“英特尔未来教育”结业证,80%的教师获得北京市科干局计算机模块考试A级证书,25%的教师取得“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一支素质良好、适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已逐渐形成。我校也初步摸索出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律与途径,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学习与实践促进他们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他们的业务理论水平,通过“压担子、搭台子、指路子”,让教师在实践和总结中锻炼与提高。而且,我校对如何开展科研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五个结合”的理念,即与常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与教研活动相结合、与培养青年教师和技术培训相结合、与专家指导相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两年来,我校正是通过“五结合”的科研之路,达到“双提高”的工作业绩,实现教师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与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跨入新世纪,良乡二中会在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努力追求在更高层次上办学的新思路。新一届的领导班子经过深入探讨和研究,确立“全面育人,多出人才”的办学目标,提出以学校管理为重点,使管理工作规范化;以改善办学条件为基础,使教学设施现代化;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使培训工作多样化;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使教研、教改系列化;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手段,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以教育评价为保障,使监测考核科学化的整体工作思路。
初中数学竞赛论文范文6
一、围绕一个中心
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总结提升阶段、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全省教研系统必须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围绕依法实施和科学实施新课程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二、做好两个服务
教研工作要为行政部门教育决策服务、为基层教师教学服务。全年在两个“服务”上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为教育决策服务
1.以“全面规划、稳步推进”为方针,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考察全国高中课改实验省,深入实验样本学校调查研究,了解我省实施高中课改的优势和困难,协助省教育厅制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具体有: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课程设置和管理指导意见、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新课程学科实施指导意见等。
2.加强省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的教学指导。在对国家级实验区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总结实施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抓好一批学校和教师典型,组织召开义务教育课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
3.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和管理。对地方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继续完善修订通用地方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教材。指导各实验区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制订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细则。
4.调查全省教学用书使用情况,制订教学用书编写、审定、出版、发行的指导性意见。
5.加强课程改革的协调和宣传。协助省课改办召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会议。积极联系宣传部门及多种媒体,宣传浙江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
6.认真做好全省51个义务教育课改实验区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业务指导。加强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以及对市地命题工作的指导,做好全省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质量分析;加强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7.继续完善高中会考制度。加强考纪考风建设,规范会考管理,提高会考的公信度。研究高中会考信息公布和运用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加强对普通高中教学的监控和管理。研制新一轮高中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8.积极研究高考改革趋势,协助做好我省高考试卷命题和阅卷的相关工作,研究与高中课改相配套的考试和评价改革。
9.探索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办法,和部分县(市、区)合作进行试点。
10.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校(园)本教研制度的内涵和实施策略,积极推进全省校(园)本教研工作。完善浙江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评比标准,总结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的先进经验。
11.进一步推进教研工作信息化,继续做好“浙江省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光盘的教学设计和现场拍摄任务。
12.研究高中学科建设,开展普通高中先进教研组评选活动。
13.加强对民办学校教学研究的指导,建立民办学校教学研究联谊会制度。
14.召开省、市教研室主任会议和教研室办公室主任会议,研究课改背景下教研工作的创新模式以及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的新思路。
15.加强省际教研工作交流和协作,承办华东六省一市教研室主任会议。
16.以展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为重点,做好第三届省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
17.做好2006年省级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和成果评比工作。
18.协助做好第九批省特级教师的评选工作。
19.开展新课程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研究,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总结典型经验,推广先进的德育模式。
(二)为教师教学服务
1.做好义务教育和高中新课程学科的培训工作。改进省级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2.启动全省教研员培训。制订全省教研员培训实施方案,分层分批培训各级教研人员。
3.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参与园长和幼教教研员全员培训。
4.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携手行动”,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农村课程改革的引领和指导。
5.加强教学用书的开发和管理。继续组织编写与新课程配套的作业本、暑假作业、复习用书、考试标准、地图册等,全面修订已经出版的教学用书。
6.召开全省高考情况分析报告会,加强对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指导。
7.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指导,建立高中课改实验学校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学校。
8.进一步规范“三项教学评比(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制度,本年度开始,“三项教学评比”省教研室不再收费。
9.提高各类学生学科竞赛的质量和信誉,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协助做好“环宇建设”杯首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
10.建设“浙江教学研究网”和“携手博客”网络,为广大教师参与教研、共享资源提供平台。
11.编辑印发6期《浙江教学研究》杂志和《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2006年年鉴》。
12.加强对教研室附属小学和厅属学校的业务指导。
13.举办2006年度浙江省优秀教研员评比。
三、提升三个水平
1.提升教研活动水平。珍惜有限的教研资源,重视教研活动的前期策划和后期延伸,提高教研活动组织水平,实现教研活动的多重效益。首先要有教育效益,能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问题,能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有利于发挥教师参与的主体性,教师受益面较大。其次要有社会效益,教研活动成果能成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能受到学校和教师更多的支持和欢迎。最后,还要讲经济效益,用同样多的钱做更多的事,以同样多的人做更多的事,做同样的事却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教研员要从课程改革理念的高度看待学科教学改革,提高对教学行为的反思、评价、指导能力。在改革过程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抓住一些普遍的教学现象和问题,深入思考,把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包括现象观察、找准关键、正确归因、开展实验、总结提升、资源整合等能力,带头开展课题研究,同时指导和帮助基层教师开展校本教研。
3.提升自身生存和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福利待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进一步明晰内部各部门的职能,以及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提高教研工作效率。鼓励教研员参与课程建设、著书立说、攻读学位和出国考察。教研员要统一思想,认清使命,以学习完善自我,以有为争取地位,以合作获得成功,以成功提升影响。
四、狠抓四个重点
1.抓好高中课改。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不同,高中课改近似于一场“教育革命”,改革内容不仅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还牵涉到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方式、乃至教学场地安排的变革。必须集中精力配合省教育厅完成改革实验方案、相关规章制度和指导性意见的制定任务,及时准确地为学校和教师答疑解惑,提前编好新课程学习资料和教学指导用书,同时通过网络同步教学设计栏目,使全省高中教师能及时共享教学资源。
2.抓好网络教研。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是改变教研方式、提高教研活动效益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教学研究大众化、民主化、精细化的高度看待网络教研,努力实现常规教研和网络教研一体化。争取在上半年初步建成“浙江教学研究网”和“携手博客网络”,制定网站运作和管理规则以及教研员网络教研工作评价指标,试验各种网络教研和培训模式,尤其是发挥教研网络在高中课改中的独特作用,争取使教研室网站进入全省教育网站的前列。
3.抓好校本教研指导。总结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的先进经验,加强示范校和其他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示范校的研究、示范和辐射功能。完善省级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评比细则,使之导向明确,操作方便。科学提炼各种学校教研模式和教学典型,编写和出版《校本教研丛书·第二辑》,向全省同类学校推广。同时充分利用“携手博客网络”,为广大教师开展个性化教研提供技术支持和交流场所,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存方式。
4.抓好教学评价研究。我省已基本普及15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正走向大众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中考和会考的选拔功能不断淡化,逐步成为衡量学生基础学业水平和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改实验区的中考已更名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要花力气进行水平考试评价理论和操作技术的研究,逐步建立相应的试卷评价体系和信息利用机制。重视研究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要逐步建立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尝试评价区域性整体教学质量的动态变化。
五、实施五个策略
1.活动统整。课程改革是系统工程,许多问题不是单一学科所能回答和解决的。教研员应增强课程意识、合作意识、研究意识和决策服务意识,用项目统整学科教研,提高教研活动的合力和效益。能以学科整合出现的活动,原则上不分学科单独进行,如“携手行动”、“同上一节课”、“新生代教师教学风采展示”等活动。一年中,每个业务部(室)要有一项集体调研活动、一项多学科整合教研活动,出省考察原则上也要以部(室)为单位。鼓励跨学科、跨学段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调研。
教研员要打消顾虑,积极参与统整教研活动。第一,统整活动有利于教研员参与热点问题研究和重要教学决策,有利于改变学科教研随意、分散的状况,扩大学科教研的影响力,提升学科教研水平。第二,统整活动并不否认单科活动,不否认学科个性,只是改变某些学科教学游离于新课程整体之外的状况,使学科教研活动的价值得到更好的挖掘和体现。第三,统整活动的主体仍是教研员,纳入统整活动的学科教研,主持人不变,活动经费不变,活动程序不变,成果归属不变。
2.分类管理。从本年度开始,教研活动分为两大系列四个类别。一个系列是教研室主办的活动,以“教研室文件”发文,规定参加人数和活动时间,参加对象原则上不能缺席,不收费。另一个系列是学科教学分会或其他学会主办的活动,以“学会文件”发文,根据活动内容和目的自定人数和时间,自愿参加,可以收费。四类活动规定如下:
一类活动(全额拨款):以教研室的名义举办,如,综合性教研工作会议、新课程学科培训、大型总结和推广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会、教学用书编写会、学业考试和会考命题会议、网络建设会议、综合性调研活动等。
二类活动(限额拨款):以教研室的名义举办,如,三项评比活动、学会换届选举年会、课题研讨活动、小型学术研讨会等。
三类活动(自收自支):以学会的名义举办,如,各类学科竞赛和学生参加的评比活动、省教学分会常务理事会、全国学科教学研讨会、教学论坛、名师送教下乡、承办全国学科研究会年会等。可与特级教师协会、正源教育咨询公司合办。
四类活动(可以创收):以学会的名义,组织学科教学观摩活动;承办全国学科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与其他单位和民间团体合办的有创收意图的活动。可与特级教师协会、正源教育咨询公司合办。
3.成果物化。教研员要设法显现教研活动的过程和价值,做到活动必有总结,研讨必有纪要,调研必有报告,外出开会和考察必有书面汇报。承担的研究课题,要扎扎实实组织研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专著,争取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或在公开报刊、专业网站上发表,扩大成果的影响力。鼓励教研员写文章,出专著,到全国讲学,上网络交流。尽可能把教研成果物化,能为更多的教师和教研员所共享。
4.规范运作。省、市、县三级教研活动应有所侧重。省教研室要尽量为市、县教研室留出活动空间,为教研员的业务学习和调研留出时间。一年之内,除了整合活动外,单一学科的省级活动不超过2次;除了两次学科培训以外,要求大市学科教研员参加的省级活动不超过2次;原则上不单独举办学科大市教研员会议和学科教学分会年会;除省教研室统一安排外,教研员出省参加全国会议不超过3次。市一级教研活动希望省教研员参加的,应事先给省教研室发正式文件或邀请函,省教研室领导审批后,安排相关人员参加。
省教研室从本年度开始,教研经费采用项目预算制。每次活动必须做到“五有一能”:有策划、有预算、有决算、有报道、有纪要(总结)、能上网。没有做到前2项,不能预支经费;没有做到后4项不能结账报销。
活动安排尽量避开教育行政部门活动和全省性统一考试的时间。三项评比、考试评价、课题管理和教学用书编写等工作,请参照《2006年三项教学评比的若干意见》、《2006年度会考和中考的常规考务安排表》、《2006年度教研系统课题管理常规安排表》、《2006年度各类教学用书的编写、修订和送审、定稿、出版日程安排表》执行。版权所有
5.上下联动。各级教研室应根据《浙江省教研工作条例》的规定,明确定位,合理分工;互相照应,步调一致;紧跟形势,尽力作为;服务基层,发展自身;队伍精良,状态积极;上下联动,共担风险。省教研员要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教研员的积极性,尽量通过规范的工作机制,实现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一致性。
六、打造品牌
我们要努力打造以下教研品牌:
1.高品位的教研活动。教学专题研讨会、教师发展论坛、高考改革研讨会、农村课改研讨会、教学调研诊断、名师巡回讲学等。
2.高信度的考试评价。高中会考、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3.高声誉的教学评比。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教研系统课题研究成果奖、教学调研报告评比、教学论文评比、教学案例评比、课堂教学评比等。
4.高规格的学科竞赛。高中数学竞赛、高中物理竞赛、高中生物竞赛、初中数学竞赛、初中科学竞赛、文学之星征文比赛等。
5.高层次的教研报告。教学专题调研报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评估报告、高中会考信息分析报告、高考情况分析报告、新教材的分析评估报告、学科教学改革年度报告等。
6.高质量的教学用书。教学研究论著、国家和地方课程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考试标准、作业本、暑假作业、复习用书等。
7.高水平的教学培训。新课程学科培训、校本教研培训、教研员培训、教学管理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
8.高效益的教研网站。浙江教学研究网、“携手博客”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