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三化学难题归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三化学难题归纳范文1
一、把握中考化学命题的特点
中考化学年年改革,但指导思想一直没变,目的是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基本能力的考查;试题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注重地方人文资源的渗透;进一步提供研究性、选择性和适度开发性的试题,加强对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能力与思想品质的考查;加大实验考查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须深入研究中考说明,搞清每年试卷试题难易比例,熟知每个知识点的要求,把握复习的重难点和复习范围。只有弄清这些,教师才能在复习课上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初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
二、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中考复习前一定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让整个复习过程做到井然有序。一般中考化学复习计划可按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轮复习主要按课本章节分单元进行。这是中考复习基础环节,这一阶段可以一轮复习教学案和中考说明为复习蓝本,教学案需自己编写,教学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教学案内容可以将复习内容以问题形式或填空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学案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扫清知识的盲点,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第二轮复习是按专题进行综合复习,复习思路是将中考化学内容分为五个主题:(一)科学探究(含实验);(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五)化学与社会的发展。五个专题复习可以细化成以下小专题:
通过这轮复习,教师要能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和理论具体化、问题化,有机地融入实验探究内容,促进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创设一些真实的探究情景,让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第三轮复习进行综合模拟训练,模拟练习。新课标下初三化学复习课习题的选择是整个中考复习的核心,也是中考化学复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平时要多收集新资料、新信息,联系实际,以保护环境、生态平衡、生活健康、化工生产、高新技术、资源和能源等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为背景,设计一些情境新颖,内容广泛的题目,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综合应试能力。
三、正确选择复习课形式,打造有效课堂
“一节好课就像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课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颗闪闪发亮的珍珠,课的灵魂就是那根能将珍珠穿起来的线”。可见选择正确的复习课形式尤为重要。传统的复习课形式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练,教师一直在唱独角戏,课堂时间大部分被教师占用。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课改精神,我们应改变教学观念,处理好复习课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应以学生为主展开复习课的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基本技能。例如:在复习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归纳出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并且学会对二者的性质、制取、用途等方面进行异同比较。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能将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联系。这样的复习课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判断事物的基本能力。这样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复习课的教学活动顺利地、积极地、有效地开展。当然,不同的复习内容适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一般复习课适宜采用“六环节”复习法的教学模式,即“列表、题型、讲解、达标、归因、强化”。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加大课堂容量,构建难度、梯度,才能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四、做好教学后记
教学反思不是为了重温过程,而是为了指导将来的教学实践。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肯定会碰到在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总会遇到各种思维的碰撞。富有教育智慧和机智的教师,总会能在师生互动中闪现灵感,奇思妙策在瞬间激活,一节课即使没有经验也有教训,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要做有心人,将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教学中灵感闪光点、教学中学生的感受、教学中改革创新一一记录下来,把教学后记当成学生的错题集,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积聚很多很好的教学素材,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五、加强备考指导
中考临近,有些同学常出现紧张和惧怕心理,睡眠质量很差。因而考前调节学生心态是关键。教师要帮助学生调适考前心理,增强信心,考前不能松懈,不要紧张,考试时要认真审题,会做的题目一定要做对,难题不要放弃。化学用语书写要规范,化学专用名词不能出现错别字,有些问答题语言表述一定要到位。考试前一定要回归课本,把书上基础知识理一理,边角知识看一看。加强回顾错题,在最后这个阶段复习要有针对性,把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再拿出来仔细地做一做,保证中考时再做类似题目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初三化学难题归纳范文2
一、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新旧知识衔接好;很重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时时,我设计并实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提出问题]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有什么变化?
[猜想或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一 p96 实验二 p96
[结论] 1、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设计实验探究“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有什么变化”时,
若装置是敞口的,则反应不能有气体参加或生成
若选择的反应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则装置必须是密封的,
[练习]1、下列说法符合“质守定律”的有( )
(2)完全电解10g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质量之和仍是10g。
(3)镁条燃烧后增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4)10g水完全汽化后仍为10g水蒸气。
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守定律” p98
[归纳]化学变化中“五不变” 物质的总质量 “两必变” 物质种类
元素的种类 分子种类
种类
原子的 数目
质量
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面向全体,讲课时紧扣课本,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
二、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化学实验,它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性实验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些科学探究的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探究氧气的制取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安排学生探究在有高低不平的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和罩另一只烧杯后蜡烛火焰的燃烧情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了科学知识的魅力。
三、努力做好复结工作
初三化学是中考科目,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应变能力一定要强。因此必须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做好每个阶段的复习工作,对于重点知识和知识点繁杂的章节,尽量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打印相应的复习提要;练习题、测试题都严格筛选。另外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再比如说培提优补差工作,是正常教学工作的有力和有效的补充,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在适应中考题的同时多接触竞赛题;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要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
初三化学难题归纳范文3
【关键词】基础、规律、精析、强化、训练、信心
1、重视基础,循序渐进课本是学生复习的蓝本。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教材。因此,复习的关键是过好教材关,在复习的第一位要求学生重视阅读课本,应在课本上下功夫。找出每个考点在教材的落脚点,指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探究、思考、质疑等,去理解巩固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自学能力,理解教材内在的规律,逐步是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因此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尤为重要。 对照课本进行知识点的回忆整理,不遗漏任何知识点,并对重点内容反复体会思考,加深理解。平常教学一定要重视基础,循序渐进,尽量分散难点,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为了便于学生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现将初中化学有关基础知识归纳如下: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 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等等。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初中化学中的“三”。列举几项: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另外还有几十项,不再一一列举。
2、优化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针对不同的复习内容,采取相应的复习方法。如基本概念的复习,要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涵义,把握其外延,常用归类法,辩证法。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以元素化合物为中心,以实验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以应用求巩固,以计算求能力。在复习中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不要搞“偏、难”的内容,这样会适得其反。抓基础不可轻重不分,而要引导学生抓基础中的重点和关键,做到以点带面,把各个部分的知识组成一个整体。
3、专题实验,总结规律综观近几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试题中都加大了实验考查的力度,实验题都设法推陈出新,更加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一是实验题无论如何变化,都需要基础理论和能力的支撑,复习时要充分利用好课本,明确实验考查要求,掌握大纲中规定的实验:①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②掌握使用仪器、实验操作的技能;③学会用实验方法鉴别常见气体,常见的酸、碱、盐等;④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⑤会解释结论,得出结论;⑥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等。学生需掌握下列内容:
3.1.1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 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3.1.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 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3.1.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3.1.4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二是集中复习,把实验分为专题来进行复习,可收集近期模拟试卷上的典型实验试题,进行实验的组合、变形,加以理解掌握,最终形成整个实验知识的框架和网络。
3.2.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收”收集气体 “离”导管移离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3.2.2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3.2.3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4、调整心态,树立信心 (1)考前除了对知识点进行整理,不留“盲点”外,还要调整好生物钟。理化在下午2-4点钟开始考试,事先最好做些调整,将人的兴奋时段调整到下午2-4点,这正是多数人在一天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段。 (2)在饮食方面要注意食品新鲜、清洁、健康。以蛋白质、豆类为主,不要过多摄入大鱼大肉。考试期间不宜吃得太饱,考试间隙可以吃一些糖果,迅速补充能量,稳定情绪。(3)考前要熟悉考场和周边的环境,消除陌生感和恐惧心理,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巧妙答卷,事半功倍。进入考场选择合适的答卷方式也很重要。拿到试卷以后不要急于答题,先把试卷从头至尾迅速浏览一遍,对题量题型做到心中有数。对较难的一时还没有思路的题目,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可以先空下来做其他的题目,最后有时间再来攻破难题。
以上是我通过:1、重视基础,循序渐进;2、优化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3、专题实验,总结规律,4、调整心态,树立信心等四个方面对“初中化学考点复习法”的焦点进行初步探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