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范文1

新媒体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渠道

相对于传统传播媒介,新媒体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局限,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学习理论知识、了解各种价值观念,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发展,人们使用网络等新媒体的时间逐步增多,而用在其他传统媒体上的时间却有逐步递减的趋势,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来源,其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站新闻、博客、个人空间、微博等功能促使网络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交流、娱乐方式,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条件,使其成为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渠道和新平台。

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播更立体、更鲜活新媒体的话语表达和传播方式,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频等多种形式,生产更加立体、更加鲜活、更富个性的产品,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各自作用,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实现1+1>2的作用。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作用,就是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取新媒体之长,补传统媒体之短,改变传统媒体内容上的模式化,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发挥好传统媒体采编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把传统媒体原创内容、权威信息、言论评论、深度解读向新媒体延伸,生产适应新媒体特点的精悍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新闻产品,在融合发展中主导舆论,发挥主流媒体的主渠道作用。此外,加快创新内容生产机制,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内部流程再造,推进采编流程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和全媒体内容采编融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一次制作,多种生成和立体化传播。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即时亦及时信息时代,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产力。由于传统媒体节目制作需专业采编队伍,信息内容层层审查等,往往在传播时效上滞后。但是,传统媒体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具有比较专业的制作团队和管理机制,信息传播正规严谨并具有较强的公信力等。与之相比,新媒体信息可随时随地和分享消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时效上即时及时。新媒体综合平台多样化,融合了可移动网络、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服务设施,打通了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界限,用户可以通过新媒体即时向外信息。

新媒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分众化、互动化

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范文2

当前,面对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日益增加、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复杂化的发展形势,如何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高素质司法干警队伍,是时代赋予司法系统的重大课题。“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法领域的具体表现,是政法队伍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为根本任务。“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法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法制文化的精髓,而“公正”是政法干警的价值追求,是监狱执法的基石,更是监狱民警的“生命线”。

“人民”是一个历史的、政治的范畴,其主体始终是广大劳动群众。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民始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是人民通过严格、规范的程序制定、颁布、实施的。

监狱机关的刑罚执行权源于人民、属于人民,所以必须服务人民、受人民监督。监狱民警是“人民”的一部分,执法是其应尽职责,同时,执法也是为自己执法。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本质属性,要求我们必须把以人为本、司法为民贯穿于执法全过程;执法的宗旨是为民,要求我们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监狱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民是监狱民警的职业操守,要求监狱民警必须自觉把执法过程变成为民的过程,将为民体现在点滴的工作生活中。

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范文3

当前,面对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日益增加、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复杂化的发展形势,如何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高素质司法干警队伍,是时代赋予司法系统的重大课题。“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法领域的具体表现,是政法队伍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此时恰逢政法系统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学习活动,通过认真学习,我从思想上明确了工作目标,决心从行动上坚决落实好自己的各项本职工作。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忠于本职工作,坚定理想信念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这八个字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政法干警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向。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学习研讨,认真贯彻落实,真正把这八个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政法干警一项重要任务。检察干警更要切实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做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建设者、有力保障者。核心价值观中,忠诚是前提,是保证,是根本。“忠诚”,对于检察干警来讲,就是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只有把“忠诚”铭记在心,牢记责任与使命,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心无旁骛公正司法,才能清正廉洁执法为民。 “忠诚”意味着对崇高事业的满腔热忱,意味着对理想信念的执著坚守,意味着对外在诱惑的自觉抵制,意味着强大内心世界所释放出的定力,意味着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本职岗位上的热情。作为政法干警,在思想上必须时刻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在工作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为民、便民、惠民。

二、践行本职工作,率先垂范

我是一名检察干警,对检察工作的信仰就是要始终保持对党的无限忠诚,始终保持对法律的无限忠诚,只有这样才能一心一意把检察工作做好,才能真正做到公正司法、执法为民。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权是至关重要的执政权,必须掌握在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人手中。作为检察干警,我们必须自觉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凝聚力量、激发热情、推动实践,自觉把“忠诚”作为前进道路上的价值标尺和行动指针,时刻铭记“忠诚”二字,努力做到让党和国家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三、公正廉洁

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论;原则;提炼

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我国的思想文化中占有非常高的地位,在整个社会主价值观中,核心价值观能够对整个社会主义价值观起到非常深远的影响作用,核心价值观是指文化内核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价值观,同时它也是整个价值体系的凝练和升华,在整个大的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它处于基础性或支配性地位,对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极大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在当前的形势之下,如何进一步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出来,使其既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又易于为广大民众所掌握、实现大众化传播的发展趋势,从而更进一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力和凝聚力,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目前学术界已有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作出过激烈讨论。笔者根据实际情况,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一、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遵循科学的方法

这里说的方法,指的是人们在认识世界、适应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各种需要而采用的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著名哲学思想家黑格尔曾经说过,我们的思想只有在正确方法的规范之下,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本身的实质,并将其保持在实质之中。曾经特别强调正确方法的重要性,认为虽然必须要提出任务,但是也一定要提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方法。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方法问题,那么任务的提出也将会成为一句空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个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掌握了正确而科学的方法,也就掌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它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完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任务。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华部分,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科学而合理的提炼。这里所说的提炼,不是简单地将各种价值理念进行随意的组合,而是需要统筹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它需要在既有实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研究的一种综合性理论活动。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提炼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方法论来作为基础和支撑,那么这个价值观就没有合理性,更没有科学性。同时,这也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很好的构建,因为缺乏可靠的方向指引,更缺乏更方面的动力支持。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提炼,必须要有合理的方法来做指导,并且遵循科学的原则。

二、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以及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中的精华,如果科学的对其进行提炼,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取得极为显著的发展与繁荣同时,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整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前提和条件。目前。如果在提炼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掌握方法以及原则,就不能将它传播给群众,也不能发挥出它的指导作用,并且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地走向民族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发展之路,从而进一步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力和凝聚力、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一)合理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特点

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提炼的时候,必须要合理地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很好地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一般性,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科学而合理的把握,才能够从根本上理解和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在要求、内在本质,也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加的了解。把合理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特点,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它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思想提出正确的方向。在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实施提炼的时候,只有合理而科学的熟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特点,才能了解它的意义及地位,并且能够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真正地抓住要点,跟着它的方向和步伐前进,否则,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构建脱离社会主义的发展轨道与方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

在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积极地将其与中国传统的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可以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提炼,必须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我国优秀的传统价值观之上,同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的发展战略适当而科学的进行结合,否则,将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实际基础、脱离国情、脱离群众,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也就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为、不能有效地将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大家共同进步,全面的而快速的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因此,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提炼的需要注意,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积极作用,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建立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的阐发之上。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充分地延续历史、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才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得丰富的精神文化营养;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积极地将时代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的发挥出时代的特色。由此可见,我们在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该多研究和探索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今天,以现代化作为参照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与重构,并在中国发展实际需要的推动之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注入鲜明的时代精神,使其成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支持和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促进党和国家的发展,并且极大的推进社会主义的进步。

(三)表达兼顾思想性与大众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潜入广大民众的思想和心灵的深处,同时是构建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同时,这些思想和理论还发挥着影响人们的作用,因而,在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理论上必须丰富、通俗、易懂,在进行表达的时候也必须兼顾思想性和大众化,不能过于复杂,脱离群众,如果太复杂,群众可能觉得深奥难懂。所以,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表达的时候应该高度的提炼,使之更加通俗易懂、易于传播,这样才能够满足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只有在表达上满足了群众们的需要,让他们能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是有效的。因此,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社会实践方面,都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符合广大民众的思想感情以及语言表达习惯,以一种为广大民众喜闻乐道的形式出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着广大民众的心中,在他们心中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并成为他们的精神信仰和自觉行为。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表达的大众化,才能够使其更深入地为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掌握、在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强大了物质力量、发挥应有的实践作用。通俗的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要注意思想性,还要兼顾大众化,使群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这样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发展,并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在推进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的同时,其内部的核心价值观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而且其内部各个要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互有统摄的逻辑体系,因而,在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将逻辑与历史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逻辑与历史进行有机的协调统一。一方面,我们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规律,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发展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成果与国家、党在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华和重点提取出来,真正地构建出和我国传统文化相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如此,在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同样,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抽象与时代的特征、实践经验相结合起来,才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有强大的生命力,也才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广大民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发挥出来。

三、总结与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基础性或支配性地位,它能够对广大的群众们进行指导和引领。因此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提炼的时候,必须遵循特定的方法论原则,并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特征和性质有充分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必须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兼顾思想性与大众化,使广大的群众能够更好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章凤红,崔志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义分析及结构逻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7).

[2] 吴倬,王燕群.论提炼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论问题[J].与现实,2010(5).

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教育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158-01

当代大学生是新媒体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何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作用,从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是当前社会及高校应该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新媒体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分析

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接受信息、表达感情、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并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介人到大学生的思想世界和精神世界,从根本上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日益深刻的影响。新媒体依据其独有的特点对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消极影响,给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个新课题。

(一)新媒体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更加顺畅,可以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障碍;新媒体传播渠道多元化让大学生能够自主获取信息并自主的分析和判断;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了模式。

(1)新媒体克服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障碍

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毫无障碍地向大学生[1]。大学生通过博客、QQ、微博等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念与情感。因而新媒体传播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有效进入大学生意识。如新媒体中有关正确的政治观念、爱国主义事迹、当今公民道德事迹等,能让大学生有明确是非观和荣辱观。

(2)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模式

利用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全方位的、个性化的、多维度的传播,可以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让他们自主地选择学习组织者提供的素材,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情境中升华思想,在图文并茂、声情融汇的语境中感知教育信息。同时新媒体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大学生可以通过博客、微博等多种渠道与老师沟通,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的单纯说教方式,增加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新媒体给大学生带来诸多便捷与高效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2],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大学生价值判断和选择

新媒体传播方式更加复杂化,很多不健康信息趁虚而入,这些信息与我们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巨大差别。很多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产生了困惑。而大学生对新的观念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在开始就有许多错误观念占领阵地,这无疑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极大负面影响。

(2)导致大学生功利化倾向

新媒体中一些信息对市场经济现象过度宣传,导致大学生浮躁心理,产生急功近利心态。并且随着一些西方思想观念、文化意识、生活方式的传入,更多大学生倾向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而不是坚持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社会主义崇高精神、为社会作贡献人生价值观念淡薄。因此,高校中着享乐、攀比之风盛行,功利化倾向明显。

(3)导致大学生个人意识膨胀

新媒体的开放性、自由性特征,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唤醒,对一些网络红人、网络词汇盲目崇拜和支持,越来越认为标新立异可以得到外界的关注,导致个人认可和和崇拜被误解[3],因而致使个人意识膨胀,个人主义盛行。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创新新媒体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

要增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必须创新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尽可能大众化、贴近大学生实际,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让他们能够感同身受,因此要通过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发动,鼓励他们参加实践,在行动中逐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的头脑[4]。

(二)营造高效良好的新媒体传播环境

高校应该合理规范、建设校园新媒体网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并且完善新媒体运营中的监督管理模式,严厉打击不良信息的传播,同时大量了解大学生心理需求,以他们乐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

(三)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增强自我教育

要充分让大学生能够利用新媒体资源完善自我,促进自己全面发展。首先,应该给大学生普及媒介素养知识,提供给他们实践活动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明辨是非、坚持正义。其次应该以优秀事迹、作品来激励大学生,让他们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价值观。这需要媒介从业人员与高校发挥合力作用,因势利导,以思想引领大学生价值观。

总之,发挥新媒体中社会与高校的合力作用,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环境,转变教育方式,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势必将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岩,陈伟宏.新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机与挑战[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6).

[2] 周巍.论现代传媒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J].湖南大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

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提升意义;对策

根据《2015-2020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分析指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亟待新的文化元素形成“新生态”从而抵御外力侵蚀,由此,一个新的文化维度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渐渐走进公众视野;如何发挥其与当代主流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耦合效应的载体价值,进而怎样对当代大学生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共识课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生存现状与价值定位

遗产保护起源于欧洲。始于1790年法国。与国外相比,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保护尚处于发展期。以西安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组织了近千人次“非遗”传承人走进了20多所高校,开展了40多场活动,受众总计达10万多人次。然而5年来10万学子中没有一人主动提出学艺……另据西安有关业内人士指出,从近几年“非遗”保护工作的整体情况来看,在认识上比以前提高了。但是,重申报轻挖掘的情况愈演愈烈,一些申报者奔着经济利益而来;而对于大学生来讲,某种意义上无法真正靠近,因为“非遗”短时内很难跟他们的生活、学业产生关联……[1]

现状显示,作为传统优秀文化组成部分的活态的、民间的“非遗”在当下学界的讨论盛宴中较少被涉及,这源于研究者多将优秀传统文化聚焦为圣贤语录、经典文献和精英表述,而忽视了“非遗”的载人育人“活化石”价值――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敬业、友善”等信条在“非遗”中均可以触摸甚至感受到直观的价值内涵和文化理念。而对于“非遗”的价值定位,给出了科学诠释:“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2]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思想维度“边缘化”因素分析

1、当前历史文化“虚无主义”的非主流思潮冲击

时下一度泛滥的“”思潮,对主流价值观百般挑剔、丑化,再借助当下自媒体手段应用,复制以大量碎片化信息误导民众特别是青年群体;表现在文化上则体现出虚无主义、技术主义和享乐主义。其中虚无主义的文化主要否认人生和世界意义等;技术主义的文化则是借助于传媒技术,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虚拟化――即人被技术所制造的虚拟世界控制了;而享乐主义的文化则成了消费最直接的产品形态,甚至有的超出一般的享乐主义范畴,一度成为某些腐化、低俗甚至假丑恶意念的培植“温床”……

一个民族对待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不能没有敬畏和信仰,正如历史学家钱穆所指出的“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3]当前对“非遗”的思想维度认识,体现了事实上的文化基因和归属意识,对任何一个民族而言“非遗”都是唯一性,完全可以印载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应附载于更多的思想底蕴和内涵,特别是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有机切合,发挥出特殊的育人、载人效果,形成新的“思想生态”功能。

2、大学生受众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解的思维局限

大学生作为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和主创体,责任艰巨。以西安为例,西安市“非遗”博物馆内,有40000多件“非遗”和民间工艺实物,600多位“非遗”项目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的艺术档案。目前西安有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如何能在青年一代手中把这些文化遗产完好地保存下去,真正走进大学生的意识理念中显得尤为迫切。当前“非遗”进入高校的方式虽也呈现出多元化,如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举办“非遗”专题展览等,但由于缺乏创新思维,过多的传统手段使学生直觉的认为“非遗”是一种“阳春白雪”式的艺术形式,对如何传承和感知其思想维度则无从下手。因此我们应该以“动态继承”的理念对“非遗”进行整合,不断挖掘和提炼“非遗”的思想内涵价值,更好的发挥其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意识理念的作用。[4]

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主流价值观的当下耦合效应不足

耦合效应(Coupling Induction)也称互动效应或联动效应,心理学解释为群体中两个或以上的个体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从而联合起来产生增力的现象,称之为耦合效应。在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中,相当数量的“非遗”被包装上市,其产业价值和经济价值被摆在主位,“文化灵魂”价值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而文化的灵魂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的要素,就是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5]“非遗”的时代价值究其实质是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点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显得举足轻重。因此如何有效搭建双方的耦合介质,构建完善的思维创新体系,更好发挥“非遗”对大学生的文化传承、育人载体功能显得迫在眉睫;正如强调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