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大学毕业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大学毕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大学毕业论文

会计大学毕业论文范文1

会计学毕业论文致谢词(一)

首先,在此感谢xx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本次论文从选题、方案选择、实际撰写,导师都为我提出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这为我该次论文成功提供了不容忽视的帮助,在提纲设计、开题撰写的过程中老师多次帮助我对论述内容进行重新思考,支持其中不连贯的、错误的部分,帮助我更顺利的完成全文。另外感谢学习和写作过程中各位老师和朋友的帮助,是你们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资源,让我能够顺利的进行资料收集。同样,没有你们的协助我也无法顺利完成本次的问卷调查和大量的问卷表整合。

最后再次感谢xx老师,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同学和朋友们。

会计学毕业论文致谢词(二)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感谢老师在百忙中对我的学习和生活所给予的无私关怀、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在会计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无论是选题,构架的设计,还是论文观点的表述,都得到了老师的悉心指导,给予我很大的启发。老师的认真负责和严格要求的治学态度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老师以自己宽广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为我指出了论文写作中的许多问题,使我受益匪浅。老师教育我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我困惑时给予我指导,生活上对我倍加关心,老师平易近人的态度使我倍感亲人般的温暖。

在长春工大学习的过程中,我很庆幸自己遇到这么多关心我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从他们身上我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恩师对我的教导是我最大的收获。

最后感谢与我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给予我无私帮助的朋友们,感谢在论文写作阶段对我关怀无微不至的父母。你们的关怀和支持,是我前进的不竭动力。

会计学毕业论文致谢词(三)

本论文在xxx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渐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在此我向xxxx学校xxxxxxx专业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三年的辛勤栽培,谢谢你们在教学的同时更多的是传授我们做人的道理,谢谢三年里面你们孜孜不倦的教诲!

会计大学毕业论文范文2

会计实践教学在会计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完善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对会计实践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一)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会计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学科,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求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要达到这些要求仅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对会计理论教学中的抽象概念形成一个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会计工作,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认识,同时也会教学相长,提高会计教学质量。

(二)在高校会计教育中,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科学完善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市场对会计教育的必然要求

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教育的重要环节,会计教育是为会计职业服务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会计职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能够提供有关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具有进行财务分析,提供投资、筹资决策建议等的综合管理能力,在各种情况下能够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会计理论知识,结合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为了使我国的会计教育能够适应国家未来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会计专门人才,必须重视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三)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完善我国会计理论体系,加速我国会计教育改革进程的基本要求

会计作为一门学科,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体系,客观上要求其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以完善会计理论体系。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我国的会计理论学术界,往往注重对会计专业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而较少涉及会计教学方法理论的研究;国外虽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早,如英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已经着手进行会计教学方法的研究,但目前尚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经验可借鉴。由此看来,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完善会计理论体系,加速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

(一)建构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填灌的对象。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是以教师为中心,片面地强调“教”,而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强调“学”,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能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又称“认识论”,它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指导实践,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提高教师素质和加强实验室建设是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硬件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笔者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注重对年轻教师素质的培养,积极倡导“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准入制”、“教学效果评价制”、“课程团队制”,积极与有关部门和院校联系,为年轻教师创造外出深造的机会,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做法,将国内会计界知名学者、教授聘请来校进行学术报告,组织课程组教师与专家座谈、讨论,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开阔眼界;另外,经常在课程组内部组织业务讨论、制定专题报告计划、定期组织专题报告,这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积极探索会计教育的改革之路,创建了我校社科类第一个实验室――会计实验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准备了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以供学生结合相关的案例进行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另外本学科点拥有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能够及时地为学生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为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准确会计教学目标是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定位依据

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认识和巩固会计理论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会计教学目标是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依据,也是其出发点。笔者根据会计学科的特点,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现实,将会计专业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应用型、通用型和外向型高级会计人才。以此为依据构建基于三个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三、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我们运用建构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理论,透彻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规律,构建了基于三个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以认识会计工作,认识教学相关问题为主的认知实践平台;以学习会计理论为主的会计实验与会计实习相结合的动手实践平台;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并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毕业实习以及分析研究会计理论问题的毕业论文为主的运用实践平台,使学生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指导实践的认知过程。

(一)以认识会计工作,认识教学相关问题为主的认知实践平台

高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从高中直接考入大学的,没有工作经验,对会计工作没有感性认识。《基础会计学》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会计课程,它的作用和意义在学生学习会计的过程中都非同一般。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讲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想进入学习会计的范围。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我们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以计算机、图象扫描与处理、投影、音响等设备为手段,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形象生动,使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能直观地从大屏幕上看到账页、凭证等资料,使枯燥的抽象知识便于掌握理解。在讲授完相关的内容后,一般都安排一节随堂实验,教师把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资料等实物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填写、编制,对学生有疑问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保证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加深其对会计的理解。

(二)以学习会计理论为主的会计实验与会计实习相结合的动手实践平台

学生进入企业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学习之后,就涉及到比较复杂的经济业务处理的问题,单纯依靠课堂上讲授纯粹的业务处理理论,就不能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比较枯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结合案例教学,每涉及一个典型业务都举出相关的例子,和学生一起进行业务处理并及时地指正学生处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使教学形象、生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上是在课堂上的实践教学,在实验室我们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财务会计团队,进行会计手工模拟实验,详细地设置会计、记账、出纳等岗位,并授予其一定的权限。每讲完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之后,由每个财务会计团队单独完成识别审核原始凭证、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等一系列的工作。在课程结束之后,由每个财务会计团队根据前期的会计记录编制会计报表,然后进行相关的财务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我们还在手工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模拟,从原始资料的输入、记账凭证的编制到自动登记账簿和生成会计报表,并将结果与手工模拟实验相互验证,使学生清楚各会计程序之间的相互联系,加深对会计的感性认识。我们还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找单位进行短期的实习,亲身体会单位的会计环境及处理程序,若有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及时地解决。

(三)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并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毕业实习以及分析研究会计理论问题的毕业论文为主的运用实践平台。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必须经历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这一阶段尤为重要。毕业实习是学生初步走向社会、认识社会、感受经济与会计的关系以及现实会计水平的过程,是一个极好的综合锻炼的机会。我们在学生进行毕业实习之前,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配给相关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负责这几个学生的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利用各方面的关系落实实习单位。在学生进入实习单位之前,指导老师要向学生讲明实习要求和实习的目的,指导学生认真选定论文方向,并查阅有关的资料,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学生实习采取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相关人员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实习中遇到的实务问题可以向实习单位相关人员学习,相关的理论问题可以由指导老师及时进行讲解。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要始终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系,及时地就实习的情况进行交流,要求学生实习结束后认真总结实习收获,写出实结,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地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要求有三稿,严禁抄袭,并且每稿都要由指导老师认真修改,在此基础上论文定稿,进入论文答辩,严格评定论文成绩。

四、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取得的效果

我们将这一实践教学体系应用于会计教学中,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一)通过对180名已接受会计实践教学的学生进行调查,汇总如下:

1.通过实施会计实践教学,学生普遍反映加深了对会计的理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会计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有一个较深入的认识。

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兴趣以及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的认识调查结果汇总表:

2. 通过实施会计实践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决策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调查,有80%以上的学生认为,会计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对会计的感性认识,会计不再是空洞的理论和枯燥的会计分录,通过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到模拟实验和实习过程中,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了基础。

3. 通过实施会计实践教学,尤其是会计电算化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巧,而且能够使学生走上社会之后,适应期缩短,较快地适应各种会计环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会计执业界也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资料的保存和整理,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要会在账簿上进行会计处理,还要掌握较多的计算机操作技巧和在计算机上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处理的技能。通过对学生在会计电算化考试中通过率的统计,接受过会计实践教学的同学,通过率达到90.2%,未接受会计实践教学的同学的通过率为65.5%,两者相差24.7%。

会计大学毕业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机制;教学效果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应用型人才,然而,面临以知识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变革教学机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努力解决的课题。

一、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特征的转变

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相对侧重于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和要式凭证等的讲解与掌握,因而其现实性、可操作较强。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更新频率加快了,现行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日渐明显。为此,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特征应突出为:教学的目的不只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应更加强调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胜任的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二、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质量总体上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各院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学生在校人数普遍超过其可容纳能力。院校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普遍堪忧。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应源自教学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不断创新,如果教学机制上出现了问题,则教学质量的下滑将是长期性的,不可逆转的。对现阶段教学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及形成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从总体上来说基本适应未来需要,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财务会计学课程的内容随着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出台,已变得十分庞杂,教师普遍的做法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裁剪,结果是学生不能形成对财务会计学的完整知识体系。

2.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或一般,教学现代化手段使用程度不高。目前财经类专业教学的基本手段主要是教师讲授,对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严重不足,院校教学机制中缺乏对教师教学方法改进与提高的督导与激励,从而使得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投人不够,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3.教材的适用性不强。大多数院校所选用的教材来源不外乎两种情况,即外购和自编。由于财经类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时代感,所以外购的教材在内容上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不适应性。此时,自编教材就显示出其具有的灵活性,但也应看到自编教材的内容更多的出于任课教师的个人选择,导致其适用性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4.考试方式单调,毕业论文敷衍,且严重抄袭他人。财经类专业的课程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纯的试卷笔答并不能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投入不够,抄袭严重,但仍能轻松过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个学习风气。

5.专业实习效果不佳。目前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实习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各企事业单位出于会计账簿及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不愿让学生实际接触账簿。因此,很多学生根本无法从实习中获得完备有效的实践经验。

(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强,但毕业生却倍威信心不足。从总体上讲,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但从有关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自信心不强。造成这种晴况的直接原因是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等等,广大毕业生对此感到压力很大。

(三)教师素质有待迁一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知识的创新,使得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越发显得迫切。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教师学历水平大多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但很多现职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各院校而成为专业教师的,因而缺乏实践经验。由于财经类专业知识的实践性很强,而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四)学校学术氛围淡薄,学术研究的动力不足。由于近年来各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致使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整日忙于教学,许多教师都戏称自己成了“上课机器”,对日常的授课质量的保证都感到吃力,更无暇顾及学术研究。另外,一些院校对学术研究重视不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任期考核指标中没有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量化标准,致使很多院校教师的中坚力量缺乏学术研究的动力。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整体水平一般,在某些方面甚至令人担忧,财经类专业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提高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调整锞程设置,提倡小班教学。专科院校的财经类学生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对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了解和掌握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财经类学生应使自己培养成动手能力强且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为广泛知识面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各院校应就现行课程设置中不符合这种要求的地方进行改革或调整,譬如合理设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教学总学时的比重,突出专业外语、信息化技术、管理制度等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说明的是,就教学而言,教师授课班级的数量和规模,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每个学生关心照顾的程度的大小。其主要表现在,首先班级数量和规模对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如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小班级的情感交流比大班级更为有利。其次,班级数量和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格拉斯一斯密斯曲线表明,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随着教师授课班级数量和规模的缩小而提高,而且当授课的规模缩小到15人以下时,其效果迅速提高。有关研究表明,教小班的教师教学积极性高,精神状态好,更喜欢与学生交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更满意。为此,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量以小班授课将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选教材,增加动手能力的考核,强化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化。针对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法规性、程序化、实物性的特征,充分注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得课堂教学拉进与实务操作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现实感和趣味性;教材的选用应注重其内容的时代感和实务上的可操作性(这一点对专科学生尤为重要),同时兼顾学科的理论性和前瞻性;改变课程考核单一的笔试形式,适当增加并逐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测试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例,这将有利于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和培养。学校应加强毕业论文撰写的管理和规范,严格论文的选题、文献的参考、论文的答辩以及成绩的评定,对不符合论文撰写规范的学生要加强督导。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观念,激霞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兴趣,多渠道改善实习形式,提高实习致果,嘈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自信心。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要善于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在教学中可多样化作业的类型,特别是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这会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解决实习难问题的方法有: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共建工程;多样化实习形式,如做模拟实验题,案例分析;将实践中的专家、能手请进校园“献身”说法和指导在校学生,等等。另外,在课堂教学以及作业的批改等方面亦可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功效。:

会计大学毕业论文范文4

本文的主人公――三菱电机菱电空调・影像设备(香港)有限公司副经理张国森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平凡而又可敬的代表。他十多年如一日安心本职,敬业奉献视工作为最大快乐。并以“把握目前,珍惜已拥有的一切,脚踏实地做好工作”为座右铭,在平凡岗位上赢得了上司和同事们的好评。

职业观:关注企业 持之以恒

张国森先生1946年9月出生于广东博罗,少年时随父母迁至香港就读小学、中学,在校期间,尊师守纪,勤奋学习,品学兼优。1987年他抓住机遇,从香港到深圳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深造。五年的寒窗,扎实的大学专业知识学习与训练,为他今后的人生道路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1995年深大毕业后,他就迈进了三菱电机集团的大门,协助经理管理仓库及运输工作。他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信念,每天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扎实认真地做好公司货物进出口登记、检验、数据整理。信息反馈等繁杂琐细的工作。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但他从不叫一声苦,从不说一声累。关注企业,持之以恒。成了他的一贯行为准则和工作态度。每天他以良好心态,负责的态度带领员工干好每一项工作。公司里一件工作,他都亲力亲为,发现问题,及时向老总汇报或向下属通报沟通、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觉得业务管理和策划,需要员工上下一条心,大家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工作才能顺利展开,业务才能得心应手。他的管理理念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改进再改进(changes for the better)。

质朴、热情、待人诚恳,富有朝气的张国森先生,平时他总是和员工们有说有笑,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尽显一位管理者的沉稳。其实,外表看上去温文尔雅的张先生,却有着深厚的知识底蕴。当年,他大学毕业论文就是关于物流管理。这门现在看来已是耳熟能详的物流管理,在十多年前却还是传统的运输加仓储的概念,而张先生能在10 多年前便提出了现代物流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如没有超前的眼光是绝难有那篇论文面世的。难怪他的论文导师当初在见到他写的这篇论文时,发出由衷的称赞。

但张先生又是个从不计较职位和待遇的人,自从进入公司就在副经理职位上,领导着数十人,承担着这家日资公司在香港的运输与仓储为主的物流事务,至今,屈指算来他已做了十年。成为公司久经考验,受人敬重的资深经理人。

家庭观:关爱家庭赢造和谐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一个家庭应倡导的美德。张国森先生有一个书香世代、美满幸福的家庭。在谈及家庭时,张先生强调了他的家庭观:关爱家庭、赢造和谐。

每一个成功的男士背后,都有一个贤淑女人的支持。的确,张先生的太太,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张太太是一家银行的副总裁,明理贤淑、德才兼备,她不仅干好份内工作,而且当好贤内助的角色,支持丈夫的工作。当她看到丈夫拖着疲惫身影回到家里时,她毫无怨言地主动操持繁杂的家务活。假日,张先生携太太一起逛商场。他说,只有学会放松,才能善于工作。对于父母长辈,张先生说让父母长辈高兴和舒心就是贤孝。

在张先生的言传身教影响下,他的一双儿女,聪颖伶俐、知书达理。为了把两个孩子培养成独立能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人才。他的教育方法是:多鼓励,多给予爱心,真心地关爱儿女的成长。他与太太经常利用假期,带着儿女到国外或返回祖藉地,旅游、探亲访友、培育乡情。

如今,一双儿女已从国外学成归来,儿女都分别在香港的大公司从事会计师工作。

每到星期天、节假日,全家聚会时,听父亲谈论华夏文明历史,中国改革开放变化新闻,欢声笑语洋溢着宽敞明亮的客厅,全家沉浸在和谐、温馨的幸福之中。

社会观:关心社会 感恩母校

听完张国森先生关于事业、家庭的话题后,我们的话题转向了社会观。

作为深圳大学香港校友会前任会长的张先生,谈到深大和深大校友会时,脸上又露出笑容。他动情地说,五年的深大学习,让他印象深刻。即便离开深大多年,仍眷恋着母校的学习生活、恩师们演讲的身影、同学们音容笑貌,仍经常萦绕在梦里。他觉得今天的工作如此舒心,不能忘记母校的培养和教育。

点滴之恩,应涌泉相报。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常常关注母校的建设和发展,用实际行动报效母校,感恩母校。一方面加强与母校联系,一方面广泛发动在港的深大校友,参加深圳大学香港校友会组织的活动。

会计大学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启示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是德国的一所公立应用技术大学。该校成立于1994年,目前拥有在校生5000余人。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各校区分布在巴伐利亚州的各个地区,研究方向和重点都不同,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主要是以质量取胜,以高质量出名,属于巴伐利亚州(又称拜仁/恩州)乃至德国境内数一数二的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工程师为主要目的。目前与全世界135个国家的高校有合作关系。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教学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教学国际化为办学导向,学术氛围浓厚。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虽然校区不大,但是在德国的职业教育学校中名列前茅,德方不刻意强调培养学生数量的多少,学生数量多少并不是学校存在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最看重的是教学的质量。德国的公立学校学生是免费入学的,宽进严出。学校的资金来源为政府和企业资助,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下面以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经济类专业为例介绍一下德方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实习安排等方面是如何建设的以及这些方面对我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启示:

一、经济信息系专业建设情况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下设经济信息系,主要开设专业和在校生人数如下:企业经济学(508人)、国际管理(270人)、旅游管理(314人)、经济信息学(360人)。男女生比例比较平衡。招生生源有外国学生、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文理中学毕业生、其他中学(包括职业中学)毕业的学生。学生总数中有74.14%的生源来自于巴伐利亚州本州。此外,经济信息系根据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并积极开拓新专业,如应用型国民经济学专业。该专业主要招收在经济学领域内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全职学习,该专业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就去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再进行学习。工作问题如何解决?带着问题来进行研究学习,学习目的性非常明确。开设此专业的目的在于学校关注经济全局,希望帮助欧洲经济发展,尽可能减少希腊所出现的危机。

1.各学期教学安排

经济信息系本科学期安排与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是,1至2学期主要是以基础通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学习为主;3至4学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学习,主要学习高级课程即管理模块的学习;第5学期是实习期,实习周期为18周,每个学生都要实习,由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或学校介绍实习单位;6至7学期学生完成未修完所有学分和做本科毕业论文。

2.课程设置

以企业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为例,1至4学期学习的课程为企业经济学、会计学、数理统计、经济信息学、企业法、国民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社会管理系统、材料及产品经济、税法、内部控制、项目及进程管理、国际经济政治、商业计划定制、信息及信息管理等。选修课有通用经济信息(由多个课程模块构成有历史、算法分析、语言、行政管理、心理学)等。除此之外还要选修英文或法语等语言课程学习。第5学期为企业实习,6、7学期主要是毕业论文的撰写还有可以选择重点学习课题。如企业经济学专业可以从企业过程优化、计算机安全和控制、数据管理及分析三个模块选择其一进行学习。

单看课程设置可能看不出与我国院校课程设置有何区别,所以在这里我们以前面所提到的“经济信息学”为例说明一下。经济信息学这门课程并不像我国高校开设经管类课程一样,这门课程在修习开始前需要学生自主选择方向,有三个模块方向供选择分别是:企业过程优化、计算机安全和控制、数据管理及分析。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模块学习。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有很多课程与经济信息学这门课程一样,涉及到多个模块方向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由此可见,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课程教学上严谨细腻。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各具特点,如国际管理专业是全英文授课,还要有一年外国学习经验。就业方向主要是国外大企业、自己创业开办公司、本地企业在其他国家设立的分公司。

除本科外,在应用科技大学也可以继续进行硕士课程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如国际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取得需要在取得学士学位后,通过三个学期修完全部学分和完成硕士毕业论文。需要读三个模块,分别是国际管理、财税控制、企业管理三个模块。其中国际管理模块包括战略计划、战略制定、IT策略/国际项目管理、国别战略评估等;财税控制模块包括财务合作(银行、保险公司等)、税收审核、税务战略设计、国内与国际会计制度等;企业管理模块包括国际企业管理、文化认知与交流、人员战略化管理和经济变化管理。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提高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

3.实习安排与校企合作

如前所述,本科第五学期是实习学期,对于实习具体要求如下:

①实习期间学生通过实习要修够60-70学分。此学分为欧洲通用学分。

②实习至少8周。每周实习40至50小时。

③实习必须与公司签订正式的实习合同,并且就有关实习时间起止、实习岗位、实习期间报酬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更换实习单位。

④实习期结束,学生有一周的准备时间向学校教授汇报实习经验和实习心得。

⑤教授对学生实习评估主要考察三点:一是实习结果(实习期结束后实习单位要给学生开证明来说明实习期的工作表现等情况);二是学生所写的20页左右的论文;三是问卷调查(包括实习是否有益?实习有何具体建议?)等。

为了保证每一位学生按时实习以便顺利完成学业,学校有专门的“工作服务中心”穿梭于各大公司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并且在学校网站上有专门的“Career Service”栏目可供学生查找实习单位及提供岗位等情况,方便学生选择和联系实习公司。目前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主要的校企合作单位有安联保险、大众汽车、KVP(德国管理咨询公司)等。据统计每年有超过50%的实习生在完成实习后与所实习企业签订了正式的工作合同,所以学生实习相当于半只脚跨进了企业。

4.教授聘任与专业教学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和应用型人才的质量。不仅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乃至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所聘任的教授必须同时具备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受聘教授一般要求综合性大学毕业且具有相应专业的博士学位,当然还要有足够的满足专业教学的企业工作经验,还要具备将专业知识转换成实际应用的能力。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的教授选聘由专门的选举委员会组织进行,第一轮从专业资质、教学资质、个人资质三个方面考察;第二轮针对个人特质进行测试;然后进行综合成绩排名一般取第一名聘任为教授。教授总人数是按每40名学生需要一名教授来确定。

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非常重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专题讨论、学生自主学习等多样形式。校内实习和实验室设施设备精良能够满足教学和研究需要。在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培训期间,在校园、在教室、在图书馆甚至在食堂随处可见两三人、三四人围坐在一起学习和讨论问题,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二、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启示

德国与我国国情不同,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在人才培养上有许多值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借鉴的特有经验。我国高职院校有必要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大到专业设置小到课程设置充分调研,剔除主观因素影响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设置与地区优势和经济发展紧密关联且具有明显的应用性。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各校区并不集中在一起,分布在巴伐利亚州各个地区,每一个校区都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地区特色相结合,区域服务特征明显。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不接轨的现象。高职类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有很多与本科相似,没有突出职业特点,没有把职业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有的院校开设专业只顾眼前利益招生易就业难;有的院校盲目增设新专业招生难就业更难;有的院校建设专业没有按照市场的风向标及时调整,导致学生未就业就先失业。

所以充分调研,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努力建设一批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所需的特色专业,构建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和课程尤为重要。

2.顶岗实习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

德国FH教育中,学生实践环节就在企业生产线上进行,实践学分、总周数、每天实践小时数、实践论文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在德国企业是职业培训的主体,企业之所以会主动、积极的参与职业培训,在于德国各州在法律上对企业所做出的规定,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科研和吸纳学生实习,可以在纳税上得到好处。可以说在法律的大环境下高校和企业能够实现双赢!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值得借鉴之处。

虽然我国高职教育也同样强调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但真正落到实处的不多。总的来说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所以政府的鼓励政策尤为重要。此外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联系,加深与企业、社会的交往,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努力建立合作双赢局面。促进产学研之间的纵向、横向交流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3.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杜绝纸上谈兵

在德国FH教师选聘非常严格,特别是教授的选聘。教授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能力,还要能够将专业与实践与科研相结合。所以在德国要想成为教授没有企业扎实的工作经验是免谈的。

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来说应鼓励那些无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积极参加实践进修,以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应有计划按比例选派教师按专业对口到企业进行实践。支持并鼓励教师和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从而使教师增强解决工业技术问题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聘请一批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将企业中学有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和能工巧匠吸纳为兼职教师。

参考文献

[1]刘其兵.德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征和启示----以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为例.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3月

[2]刘宗建.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特色对我们的借鉴与启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6月

[3]李平.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之路-----基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特色的思考,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年6月

[4]李杰.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体系及其借鉴意义.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6月

会计大学毕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 六西格玛(6%l)地方高校 专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高校的三大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首要任务。

1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中国经济转型,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对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极大地冲击。人才培养的质量,撇开生源质量不谈,主要取决于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培养方案的实施。

首先,人才培养的定位。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的过程就是不同高校差别化发展的过程,不同发展层次的高校如何通过特色定位寻找差别、识别差别并显示差别,即显示自己的发展特色的过程。当前,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我国应用型高校特色定位差异化发展,目的是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定位问题也关系到地方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培养方案的实施。专业培养方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培养目标;二是培养路径。培养目标是根据学校的定位,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作出原则性规定,各高校之间即使有些差异也不会很大。而培养路径则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在这一实施环节上,各高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高校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紧盯市场就业需求的变化,及时地调整人才培养路径;有的高校虽然由于机制的原因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慢半拍,但基本上也能跟上市场发展变化的节拍;然而有些学校却不然,固守已制定的培养流程方案,轻易不愿也不敢改变,具体地讲,是领导不考虑改,教师不敢改,学生不可能改。试想,一套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及统编的教材制定的培养方案,且是在新生入校前就拟订好的,怎么能适应4年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如当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发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冲击。这种缺少柔性的培养方案,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千人一面”甚至“千校一面”,大学毕业生就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只有共性缺少个性。这些学子们也许能胜任一个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要求的工作岗位,但是却很难应对新形势、新情况,甚至是新危机的挑战。其结果必然是一些高校的毕业生不受企业的欢迎,不被社会所接受。

当前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对我国高校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但同样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国高校应抓住危机带来的机遇,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加快教育改革与教育体制的创新,根据国内外就业市场的新情况、新需求,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将6%l管理方法引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六西格玛(6%l)管理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6%l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l”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l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性,%l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6%l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 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6%l管理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核心价值的过程。因为过程能力用%l来度量后,%l越大,过程的波动越小,过程以最低的成本损失、最短的时间周期,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

概括6%l管理方法的特点是:

(1)它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

(2)它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更关注过程的改进;

(3)它是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l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性;

(4)6%l是一个目标,一个期望的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 是无缺陷的。

我们把大学人才培养过程,视为产品的生产过程,我们期望高校以6%l目标来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即为合格产品,反之,则为不合格产品或半成品。6%l管理方法既着眼于产品的品质、服务质量,更关注过程的完善和改进,其重点是将所有的生产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并找出主要因素,进而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达到提高产品合格率的目的。

引入6%l管理方法构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社会、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人才;着眼点是,关注人才培养过程的不断改进、调整和完善,建立柔性人才培养体系;宗旨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借鉴6%l管理法,构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柔性人才培养方案

6%l管理方法的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依据这一管理原则,学校需要对每一位学生量体裁衣的制订成才计划。从尊重市场多样化人才需求出发,采用柔性人才培养流程,即可调节、可变通的人才培养路径。高校除按有关规定开设公共必修课,专业、专业基础必修课外,各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从大二或大三开始(3-5学期),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依据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选择考研方向或就业方向等。学校对每一位学生可采用柔性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2.2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及时的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

6%l管理法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更关注过程的改进。借鉴这一管理方法实施高校人才培养,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及时的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学科偏重知识体系的划分,而专业则偏重社会职业领域,通常一个专业可能要求有多个学科综合,而一个学科可以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中应用。高校既然是为社会、为市场培养人才,那么市场需求的变化就是方向标,专业方向的调整是通过课程体系的调整和完善来实现的,也就是要对专业核心课程、主干课程、课程群以及选修课程等进行整合、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

2.3加强实践教学课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六西格玛是一种统计评估法,为了达到6%l,企业首先要制定标准,在管理中随时跟踪考核操作与标准的偏差,不断改进,最终达到6%l。借鉴这种管理方法,各高校在基于让每一位学子都能获得成功的理念下,制订出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需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达标要求。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不能顺利就业,并不是他们所掌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水平不够,而是实践能力的缺失,尤其是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为此,有必要加强实践教学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出厚知识、宽口径、会动手、有能力的人。

3以市场为导向的柔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贸易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确立新的人才观念,即高校培养的人才,一定是被市场认可的、接受的。因为只有当人有了使用价值,才会有价值。我们认为,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的具体思路和方法是:

(1)确立让每一位学子都能成功的理念,并实施柔性培养方案。倘若我们已确立了“让每一位学子都能成功”的理念,那么,自然而然的就会因材施教,实施柔性的、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使每一位学生有必要,也有可能成为社会不同需要的人才。

(2)强化证书教育,让学生多一张就业的“门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许多企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判断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毕业生是否获得国家、省、市各级权威机构颁发的证书,如注册会计师、汽车维修工程师、二手车评估师等,针对市场这一实际需求,高校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必要在课程体系中融合一些职业证书的考核内容,这不仅满足了有意愿拿证书的学生的要求,而且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有明确实训目标、训练内容、考核标准的可操作的实训课,它能较好的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将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就业方向结合起来。本科高校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特别强调一个过程,时间上覆盖一个学期,以此要达到以下目的:满足教学基本要求,能充分体现本学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并能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选题应与社会、生产、科研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完善的实际相结合,选题应来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难度和分量要适当、适中,使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在规定时间内很好地完成;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选题,有利于各类学生均能提高水平和能力,鼓励学生有所创新、有所发现。这些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学生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的挑战。教师要特别鼓励学生将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就业方向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学生就业目标的实现。

(4)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增强师生的社会服务意识。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对科技需求,催生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高校教学基地、科研基地、产学研校企合作基地、产业化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完善,正是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工作,能零距离地接触社会,接近市场,并能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运用于实践,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借助实习基地的平台,也能有效地增强师生社会服务的意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5)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取得另一职称,如经济师、工程师、工艺师等;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具备了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具备一定实践教学的素质。但不管是哪种概括,双师型教师都是指复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应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使用。没有合格的教师,就很难有合格的学生。加强对双师教师的培养和使用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保障。

总之,从6%l管理理念出发,我们可以把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看成是企业的生产流程。为了实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引入6%l管理法,以市场为导向对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进行科学评估,同时也借鉴6%l管理法对人才培养的过程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目的是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更好的与市场对接。

参考文献

[1] 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