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学教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学教学论文范文1
1.1对象
选择我校2012级护理学专业专科1班~4班12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121人,男6人,年龄19岁~20岁,均为普通高考招录的学生。将1班和2班的68人设为试验组,3班和4班59人设为对照组。
1.2方法
所有学生均由3名相同的教师同期进行分段教学,均选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第2版《内科护理学》案例版教材,并均使用多媒体教学。对照组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教等。试验组在讲授的基础上,部分主要疾病采用案例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案例选择
我校《内科护理学》开设于第2学年第3学期和第4学期,共122学时,其中理论98学时,实验及临床见习24学时。因为学时的限制,在各系统疾病中选择2个或3个重点疾病作为教学案例。教学中精心准备临床病历资料,并拟定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思考题。拟定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诱导性,有利于病例讨论、深化所学知识、经历解决问题的系统过程。病例的选择可以是单一的典型病例,也可是综合病例,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呼吸衰竭、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原发性高血压与冠心病等。
1.2.2实施方法
①课前。课前2周,任课老师准备好相关案例及问题,课前1周通知学生分组,每班4组,每组7人或8人,以组为单位根据案例思考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②课中。在讲授疾病之前引用案例导入或在基本知识介绍后插入案例教学。首先,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病例资料进行分组讨论,围绕该病例的初步临床诊断,包括分析诊断依据或提出进一步的检查项目,并根据病历资料分析其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诊断,学生再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内容。其次,每组推举1名学生代表发言,阐述各组的观点和思路,其他成员进行适当的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讲评,完整准确地概括知识要点,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补充遗漏之处,分析错误原因,使所学的知识完整确切。③课后。要求学生把本次课程的案例分析进行整理,每个学期对本学期的案例教学方法的教学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为今后类似的教学奠定基础。
1.3效果评价课程结束后,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并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
2讨论
2.1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内科护理学》课程开设于第3学期和第4学期,此时学生已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如人体解剖、病理生理、护理学导论、健康评估、护理心理学等,为案例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调查显示,试验组64.7%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而对照组仅为1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案例教学将临床常见问题及重点难点问题带入课堂,缩短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冲动并努力解决问题。同时,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像教师一样展示自我,不仅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利于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以及师生合作,适应今后护理临床工作的需要。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91.2%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通过获取他人的信息或经验,在教师的参与下,最后达成共识。促使学生从正反、纵横等多方面进行多向思维,培养了分析、辨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研究问题的实质,最终推理、归纳出自己的论点,这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创新思维。此外,教师的评价不仅有鉴定作用,还有导向和激励功能,进一步激励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调查结果显示,病例教学中有82.4%学员认为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应用
开展案例教学,使课本上枯燥的知识变成活生生的事实,形象生动,易于理解,记忆深刻。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94.1%的学生认为有利于知识的应用,且试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P<0.05),说明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地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有利于知识的综合应用。
2.5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师拓宽知识面
案例教学过程中采用问答法,环环紧扣,层层解析,步步推进,启发诱导,实际上,问答法是一种探讨和辩论教学方法,即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争辩、诱导或暗示,把学生导向预定的结论。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不断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应用适当的教学技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双方的沟通;最后还要思考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归纳总结。所以,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
3小结
护理学教学论文范文2
目前眼科护理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1)学生主要是中考的落榜生,他们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学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都较差,也就是学生综合能力较弱。(2)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眼科护理学为考查课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也不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学生从心理上不重视。(3)学生毕业后大都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眼科护理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如何顺利、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是眼科护理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从事眼科护理教学工作多年,探索出一些教学方法:改变单一讲授式教学法,利用现有条件,从听觉(讲授法、讨论法)、视觉(演示法)、触觉(实习、作业法)等多方面多措并举,将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现介绍如下。
1应用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法、利用模型教具教学、利用标
本教学、利用自身资源教学[1]
1.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中常见的方法和手段,也是非常普及的一种教学形式,在眼科护理学教学中也是如此。比如眼球的解剖结构,典型的疾病图片能让学生一目了然。通过给学生看从网络上下载的图片、视频,使学生不但对眼球的解剖结构及眼病有一个“平面”上的初步认识,而且使一些护理操作更形象直观,使学生更易理解、记忆。
1.2利用模型教具教学
模型教具是一种传统的教学工具,利用模型教具可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眼球模型可使学生对眼球解剖结构有一个立体认识,有利于学生立体思维的形成,提高了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模型教具的应用是对理论知识教学的一种补充。例如利用眼球模型教具教授眼病知识,学生会很容易理解病变位置、病变形态,分析眼病对患者可能造成的损害,思维会随着教师的引导进一步延伸。
1.3利用标本教学
这种方法多在眼球的解剖知识教学中应用,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型教具教学学生已对眼球有了大体了解,然后再在眼球标本上确认眼球各个解剖结构的位置及形态,再次观察病变时角膜、晶状体混浊的状态。接着让学生认识睫状体及脉络膜的位置、形态和颜色,进而理解它们的生理功能,尤其认识视网膜是白色透明的薄膜,而非模型、图片上的橘黄色。
1.4利用自身资源教学
上课前让学生互相对视或自己照镜子5分钟,仔细观察自己或同学的眼睛,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同学或自己眼睛上确认眼附属器及眼前段的解剖形态、位置,包括眼睑、结膜、泪小点、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等。涉及眼表疾病时,如结膜炎,首先教会学生单手翻睑术(这是眼科护理不可缺少的一项操作),翻开同学的上下睑,确认睑结膜,在屈光不正同学的睑结膜上认识充血的状态,之后找到球结膜、穹隆结膜以及三者共同形成的结膜囊,同时可以直接教授学生滴眼药水和上眼药膏的方法。这样教学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角膜直接暴露于眼球最前端,容易发生炎症、外伤,要求学生必须确认角膜的位置,同时要求学生分析患者发生角膜炎时的视力情况、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及不良后果,教育学生珍爱自己的角膜。
1.5电视教学
电教资源是我校重要的教学资源,它所展示的护理操作和手术过程都是非常正规、标准的无菌操作,而且都是在临床上验证过的,是学生学习的模板。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手术过程视频,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术后护理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比如,讲到“白内障患者的护理”一节时,在学生观看完白内障囊内、囊外摘除手术的视频之后,让学生讨论这样的患者该如何护理,护理错误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避免教科书中枯燥的理论描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的检验和补充
2.1以实践为主的方法,如绘图、手工制作
2.1.1绘图
绘图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学习方法,笔者对学过的眼球解剖、房水循环及一些眼病如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屈光不正等让学生以绘画的方式复习,让学生画出它们的解剖图、知识导图。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检查学生的学习理解情况,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二是激发学生的想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1.2手工制作
因为我校学生大多数是女生,手工是她们的特长。采用手工制作模式使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学习方式。可以选用任何废弃的塑料瓶、塑料袋等塑料制品来制作眼球模型,可以不严格限制解剖形态,让学生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制作的角膜上涂上牙膏、护手霜当作角膜炎模型,用凸起的塑料瓶底做成眼球的晶状体,在此基础上夹不同形状的纸作为白内障模型……这样的学习环境非常轻松,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会有成就感,再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赞许,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在学中玩、玩中学,效果非常好,学生非常喜欢,并且印象深。
2.2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方法,如病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2.2.1病例分析
每次讲完一种眼病的护理,教师列举一个典型病例,要求学生分析。病例是医院完整的诊断、治疗、护理病例。首先学生自己分析病情,做出护理诊断,提出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再对比医院规范的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这样做一是检验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二是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既建立了临床思维,又了解了标准病历的书写程序。因此,病例分析教学搭建了理论教学与临床应用的平台,让学生尽可能熟悉实际工作环境,为下一步的临床实习、工作打下了基础。
2.2.2自由提问
每堂课下课前,笔者总结本堂课所讲内容,然后留出5~10分钟时间供学生自由讨论或提问。他们会就自己或家人或朋友的一些眼病进行提问,师生共同讨论,做出诊断并提出护理措施。这个过程全体学生都在参与,能够根据真实的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比单纯进行理论讲授更易于学生接受。
3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可以用一种方法,也可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全方位、多角度地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借用现代教育工作者常说的一句话:教师备课,不但要备教学内容,更要备学生。教师要让学生接受自己,接受自己所传授的知识,让他们学得更好,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白衣天使。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唤醒。”因此,教师也要以这样的原则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作者:李 英 刘薪灼 单位:锦州市卫生学校
护理学教学论文范文3
1.1对象选择我校2012级3年制护理系专科的217名学生,其中男生23名,女生194名,年龄19~23岁。二年级第二学期学习《护理学基础》实验室课,共290学时,上课时间2014年2月~2014年6月。
1.2方法实验室教员在继续加强护生操作技能教学同时,不可忽略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笔者在《护理学基础》实验室教学课时把护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态度、正确价值认知与护理操作技能融汇贯通。
1.2.1强化职业道德方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书写护理实验日志、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法及角色示范等办法,强化她们职业道德,使其树立正确的道德感和价值观。
1.2.2调查方法制定调查问卷调查其职业态度和职业观念。在教学实验前后,对护生进行无记名式问卷调查,问卷合格有效率100%。
1.2.3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在SPSS17.0软件上进行统计,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学基础》实验室教学前后护生职业态度变化详情如下:(1)社会偏见影响护士职业观念:A=197、B=207;(2)医院不能没有护士:A=165、B=217;(3)护士的工作不能用金钱衡量:A=162、B=199;(4)护理也需要高学历人才:A=130、B=210;(5)护士的工作方式有碍家庭和睦:A=196、B=189;(6)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从事护理事业:A=161、B=16;(7)护士言行举动影响患者康复:A=181、B=216;(8)为患者解决问题心理非常高兴:A=179、B=215;(9)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护理事业:A=151、B=199;(10)护理需要力量、素质及爱心:A=185、B=218。注A:课前认为是的人数;B:课后认为是的人数。其中,第(1)和(5)项差异不明显,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第(2)、(3)、(4)、(6)、(7)、(8)、(9)和(10)项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26,P<0.05)。
3讨论
护理学教学论文范文4
目前,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国的教育事业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严重缺乏互动氛围,导致教学工作停滞不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因此,只有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观念,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促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教师积极指导和帮助学生,师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地互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以往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对于互动式教育法在初中政治教学应用方面的几点建议
2.1营造和谐交融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学习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逻辑性。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首先,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需要改变以往落后的、传统的教学观念,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种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互动教学中。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地发挥自己学习主体的作用,学生也更加地信任和尊重教师。其次,教师应该学会掌控课堂教学情绪,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如果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的状态,学生才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能够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才能激发教师教学的热情;另一方面,如果教师的情绪比较高涨时进行课堂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到互动教学中。因此,教师应该学会掌控课堂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教学状态,合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2.2深入地分析教材、理解教材,巧设互动点
互动点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互动的切入点。在设计互动点时,需要根据教材知识以及教学目标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一般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进行情景教学设计,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背景材料,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师的互动教学中,分析和体验背景材料,学生在体验材料的过程中,了解到相关的教学知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处。教学的难点处主要是指一些容易促使学生出现偏差的地方。教学难点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新知识,也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将教学的互动点设计在教学的难点处,充分地利用互动主体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交流、分析和体验,从而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有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处。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是进行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由于有的教学重点比较抽象,学生感觉学起来比较枯燥乏味,但是,学生无法主动地掌握学习重点,但是依靠教师的指导也无法保证学生能够完全掌握教学重点,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科学地设计互动点,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2.3课堂中进行角色转换讨论问题
开展互动式教学,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是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的教学模式。可以适当地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提问、师生共同回答。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另外,教师可以在教学重点处开展讨论,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3小结
护理学教学论文范文5
1.1案例教学法概述
在过去,中职院校护理教学与医学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都比较相似且都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知识的传导。虽然在这样的传授式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这样的模式下考试主要还是注重对学生护理理论知识、基础知识掌握甚至是了解情况的考察,根本没有对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工作的认识、解决问题能力、实际的学习能力以及实际的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察和了解。长远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如今社会对护理技能型人才需求增大的发展情况,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而言也是有很大弊端的。而案例教学法则不是简单地传授课本的知识内容,是要在课程课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增加处理问题能力培养的内容。更多时候是利用教师准备的案例以及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方向,然后鼓励学生自行进行资料的调查寻找并且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就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兴趣且有效的加深护理学生对技能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法就能够在中职护理教学过程中刻意有效的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
1.2案例教学法应用
案例设计:案例应该由教师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最终结合实际的病例给出,然后结合案例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思考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资料的查询。因为学生都没有实际的临床护理经验所以必须要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并且与教科书、教学大纲、学生需求相结合,难度设置要合理能够和护理教学目标有效的结合。资料收集研究:在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的讨论研究,案例应该在课前或者前一节课就提出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与查阅时间。学习小组应该分工作进行查询学习最终把成果汇总,准备好小组的解答做好与其它同学讨论的准备。讨论分析: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组要选一位主要的发言讨论同学其它同学进行补充,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就是进行案例的选择整理并且做好课堂的管理,对于稍有难度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解决问题:通过课堂讨论以后教师要对所有同学的答案进行总结,对于都能够很好理解的知识部分进行简单讲解而对于有意见分歧或者学生无法准确解答的问题则更多地加以引导。
1.3评价标准
在案例法教学过程中可以分两个班进行试验讨论,一个班要严格的进行案例法教学,而另一个班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学最终进行讨论。考试评价:在同一个内容模块教学结束以后统一进行考试以确定同学的学习情况,考试可以选择闭卷考试进行并且在提前不告知的情况进行考试,这样就能够有效的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最终对使用案例法教学的班级与未使用案例法教学的班级分开进行成绩的统计。教师评价: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情况统计尤其是学生课堂情况的统计,记录好每一个同学的参与情况与回答问题的情况。然后再结合学习小组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综合的评分统计学习情况。学生自评: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确定学习的满意程度,问卷调查应该考虑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自我信息扩展情况,自信心是否有帮助,能力提高是否有帮助等进行讨论。
2结果
2.1教师
通过实际的分析与过往资料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案例法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是提高的,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也较高。但案例法教学能够有效地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沟通提高教学效果,在进行了案例法教学实践的中职院校护理学专业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调查评价的方法就能够了解传统教学与案例法教学之间在护理学教学中的差异。通过案例法教学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无论是学生突击测验的成绩还是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上都有良好的帮助作用。
3讨论
3.1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案例法教学能够通过对一个案例的探讨分析,以一种讨论交流的方式的护理教学创造一种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同时能够让学生通过案例的探讨了解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案例过程中的应用是怎样的,才能够了解到学习的作用。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案例法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在学生查询资料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就是让学生进行自学,而护理学所需要了解的知识远远不是课本能够涵盖的,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在未来工作中更好地面对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好护理工作。巩固学习效果:通过案例法教学的实际临床案例探讨能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理论的知识结合实际应用才能够巩固深化、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够在实际需要应用是调用出来。
3.2存在问题
护理学教学论文范文6
分析近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关考点,得出本门课程在从业中所应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再结合行业标准,围绕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2课程教学围绕核心,从“五个面”与岗位工作相结合
2.1课程目标设置
护理学基础课程目标设置贴近护理岗位需要,按岗位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现代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及最新进展,掌握护理基本技能,了解临床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具备从事基础护理的能力,为学习临床护理课程和从事护理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2教学内容构建
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相对接。教学内容构建紧扣课程目标,按岗位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在内容选择上体现实用、能用、够用、贴近岗位的特点。课程教学不是机械的“教教材”,应按实际的岗位工作任务,通过增、融、改、组等方式重构教材内容,优化知识结构,使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能够满足实践教学和未来从事岗位工作的需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2]。2.2.1临床新技术和经验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运用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教师需通过临床调研、阅读相关资料、外出进修学习等方式获取新信息,并将之融入教学中。如近5年在我国迅速发展的PORT(静脉输液港)技术,该项技术对于需长期静脉用药的病人来说具有避免反复穿刺和减少药物外渗的优点,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是一项正在推广的新技术。将此内容融入教学中,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提高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此外,在各项护理操作中,都会积累一些临床经验,传授给学生可减少由于反复操作或操作失误给病人带来的不适和痛苦。如教材上插胃管的方法是在胃管插入到咽喉部时,嘱清醒病人做吞咽动作。而在临床上如病人病情许可,可在插胃管前1分钟,给病人口含VC片。由于酸的刺激作用可促进唾液腺的唾液分泌,通过病人的主动吞咽动作能使胃管较顺利地通过咽喉部插入食道进入胃内。临床上为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有些方法值得借鉴:如针对贫血、消瘦、恶液质病人,扎止血带后,让病人握拳、松拳20次,使静脉充盈[3],这样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2.2.2实践操作释义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具有指导作用,但教材中部分操作的描述模糊且缺乏细节,需要教师通过操作演示进行释义。如做皮试时教材中描述为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刺入皮内;静脉输液完毕拔针时,用干棉签或小纱布轻压在穿刺点上方,快速拔针后按压片刻至无出血[4]。在该项内容讲授时,笔者对学生疑惑之处边讲解边用操作进行释义。例如如何绷紧注射部位皮肤,有的学生横向绷紧皮肤,有的学生纵向绷紧皮肤,通过实践,强调将皮肤横、纵向绷紧最有利于进针;而在输液完毕拔针时,按压部位为皮肤针眼及上方2cm处(不仅按压了皮肤穿刺点,而且按压了血管壁上的穿刺点),按压时间≥5min,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5]。通过教师释义、学生实践,进一步细化和明确操作手法,达到与临床工作的接轨。2.2.3及时将行业颁布的新标准、新规范反映在教学内容中2.2.4学校与医院合作开发校本教材按岗位工作任务构建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提高,为将来从事护理岗位工作做好知识和技能准备。
2.3教学实施方式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学校与医院的合作,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将教学过程与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相结合,以校内仿真实训室和校外真实工作环境为教学场所,以项目化教学为主体(项目都是护理专业学生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事项),以“教、学、做一体化”为途径,让学生在完成项目实操过程中,学习与掌握整个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6],缩短学生的岗位适应期。自2012年起,我们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进行项目化管理,即改变以往实习手册中对各科室有总体要求而无具体和量化指标的现象,按各临床学科实际工作任务将实习内容项目化(如学生在外科临床实习时被要求掌握术前病人常规护理、胃肠减压法、T形管引流法等项目操作),临床带教教师按项目进行带教,学生按项目进行学习,双方目的明确,学生实习成绩按项目完成情况评分,具有客观性。
2.4职业防护教育
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学生在实习和临床工作中将面临多种职业危害。对我校2004级高护1、2、9班及中职班学生的调查发现:在实习期间被锐器刺伤(主要是针头)的人数占87.5%;刺伤后未进行规范处理的占93.7%(护生一般处理为碘酊+乙醇消毒或碘伏消毒);刺伤后未进行任何处理的占1.1%;在配制化疗药物时,无配套防护的占50.0%;为污染伤口换药时防护不规范的占35.7%。现阶段我国护理教育体系尚未开设系统的职业防护课程[7],自2009年起,我们结合护理学基础中的各项护理操作,加入职业性防护知识,加强学生职业防护意识教育,减少学生今后的职业暴露,保障学生职业安全。如在学习各种注射技术时,传授锐器伤防护:在用手掰安瓿时应垫纱布;注射器用后不可将针头套回针帽,污染的针头向下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手不可接触针头,不取下针头,减少被锐器刺伤的机会。在学习配药技术时,传授配制化疗药物的防护知识。结合操作传授防护知识和技能,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为其在今后工作岗位中自觉运用职业防护措施并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打下基础[8]。
2.5行为举止训练
护理工作是为人群健康服务的工作,需要具备较高人文素养。护士在为病人进行护理过程中,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病人的身心健康。护士除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外,还要有训练有素的行为举止和良好的人文关怀品质。在工作中,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搀扶的动作都体现出护士对病人的关爱之情。结合护理学基础实操训练,将护理职业礼仪要求与之有机融合,不仅要求学生按护理程序完成操作,还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姿态、言谈举止,学会与病人交流,体现人文关怀,体现自身良好职业素质,避免操作时只顾“埋头苦干”,忽略病人的身心需要和感受。操作与行为举止的综合训练,不仅让学生体验到岗位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也为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打下基础。
3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