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1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完成情况:
今年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从9月11日开始,至 12月15日结束,我们经过宣传、发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共计完成4×××人。其中参加网络远程培训的会计人员计 39××人, 集中脱产培训计 4××人。
二、主要工作:
(一)、领导重视,组织工作到位,做好培训准备工作。
在市财政局会计科正确指导下,各项工作做到了充分准备。为了做好今年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达到预期效果,根据市财政局会计科的具体要求,我校召开了会议,认真传达学习6号文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计划,对培训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从学员通知、落实培训人数、发放学习卡、解答网上学习流程,邀请专家教授、严格培训考勤,对集体脱产学习的,认真批改试卷,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分工,由于各项准备工作充分,确保了正常培训工作的开展。
(二)、根据《通知》要求,鼓励广大会计人员参加网络继续教育学习。
20××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采取了网络远程教育的学习形式,为做好宣传工作,我校采取电话通知、短信平台发送短信等形式,及时传达《通知》精神。针对我市企业多、学员分散的特点,我们主动把《通知》送到单位和学员手中,并耐心细致地给学员讲解和操作学习流程。学员也通过登录远程教育网站,选择适应本人岗位需要的继续教育有关课程,学习时间达到24课时,并参加网上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后,即完成了当年度的继续教育。这种时间灵活、方法简便的新方式得到了学员的认可,学员普遍反映较好,达到了预期学习效果。
(三)、突出培训内容针对性,送教上门,服务企业。
为做好企业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我们根据需求,对会计人员较多的单位,主动上门服务。对实行自行培训的企业,提前组织了继续教育,按照有关程序,先由企业单位提出申请,报市财政局审批、备案,同意后直接在所在单位培训。按照适用有效、按需施教的原则,选定学习内容。授课教师在××市会计继续教育师资库中选用,授课教师能结合企业的实际,分类别、分层次地进行,备课充分,内容实用。20××年10月21日至23日我校在××厂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培训班,共有87名在岗会计人员参加了学习培训。从学习内容上看,具有实用性、新颖性和前瞻性。教师授课充分、认真,授课内容能面向学员,能胜任所讲内容。课堂秩序和到课率都比较好。深受企业和学员的欢迎。
(四)、加强管理流程,使培训工作正规化、规范化。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责任重大,不仅要做到认真负责,严肃对待,今年针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学员,一是报名登记。对学员的单位、姓名、身份证号、会计证号、网卡编号联系方式都进行了认真详实的登记。二是认真严格地聘任授课教师。根据各类企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选聘教师,合理安排授课内容。三是集体脱产学习期间班主任点名。每节课开始、结束后各点名一次,做好考勤的登记记录,及时汇总,及时报告,严肃了考勤纪律,每期培训课时不少于三天(24课时),集中培训采取考核管理模式;考核满分为100分,其中,考勤占30分,考试占70分,经考核合格后,给予办理继续教育注册登记手续。
三、创新和完善会计从业者的交流平台。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是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多数会计从业人员仍存在认识上的差距,对继续教育的功能没有给予充分重视。造成许多会计人员不想参加课程培训而只参加考试达到年检的强制性要求。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培训中心探索深化会计继续教育的功能的新思路,力图打造知识传授与会计职业从业经验的交流平台,今年接到继续教育通知后,经学校领导决定,申报市财政局会计科同意,我们开设了××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微信群,建立并不断完善会计人员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吸引会计人员积极主动地参加每年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了大家的业务素质,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和会计职业政策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年度企业会计人员培训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按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企业和部分学员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有些私营企业,和在校学生考取从业资格证书的,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习不熟悉、不了解,认为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耽搁正常工作时间,造成了不良影响。个别学员思想松懈,对学习积极性不高,集中培训时有迟到、早退和缺勤现象。
二是网络远程教育,方式新颖,但部分老年学员欠缺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造成学习的不便。
三是在组织和服务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近两年,我市煤矿系统效益滑坡,在职会计人员流失较快,很难建立联系,虽然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每个煤矿企业摸底、联系和查找流失人员,但最终效果并不理想。
五、建议和打算:
(一)、加大会计继续教育重要性的宣传。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人员所在单位要负责组织和督促本单位的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并为其学习提供方便,切实提高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对会计继续教育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建议深入企业做好调查和检查工作,并将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会计人员任职、晋升和职称聘任的重要依据。
(二)、进一步完善网络师生交流平台。方便师生交流、学员之间交流,以达到继续教育教与学的目的。
(三)、不断提高培训的组织和服务水平。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中小学;继续教育;粤台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023-02
随着海峡两岸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深,教育国际化的进程越来越快,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使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中小学专业人才培养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作为学校教育之后的继续教育成为广受关注的重点。实现教育与国际接轨,就必须有着一流的国际接轨人才,通过跨区域继续教育培训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拓展国际化教育的新动向。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有着相同的民族背景,共同的文化价值观,相互学习与合作会更加便利,因此与台湾高校建立中小学师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两岸师资培训本着“走出去”与“引进来”的理念,与其他区域培训机构共同合作,开辟新的教育资源,共同交流经验,可在台湾高校或大陆高校合作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利用已有的资源共同进行教师培训。本文从台湾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特点与大陆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几个合作模式。
一、台湾中小学教师培训特点
1.师资培养制度的规范性。台湾地区针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颁布了许多法律,使继续教育培训有法可循,通过台湾《终身学习法》、《国民教育法》、《高等中学法》、《师范教育法》、《教师法》、《师资培育法》、《中小学教师进修研究办法》、《高级中学以下学校及幼稚园教师在职进修方法》、《教师出国讲学研究或进修办法》对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培训提出了相关要求。台湾的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观点认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仅仅是教师的权利,同样也是义务。由于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不及时补充就会落后于其他教师。因此,教师在工作中要有必要开展专业领域相关的培训活动,如研习、考察、学术研究、观摩学习等。
2.师资培训费用的补偿性。台湾颁布的《教师进修研究奖励办法》中明确指出:教师在继续教育中享有带薪或留职停薪的权益,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可获得相应的奖励方式,如,晋级加薪、学费补助、获得资金、公共休假等,极大地调动了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1]。台湾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一般不需要缴费,相关培训费用由政府买单,并且对培训内容非常重视,比较看重培训的实用性[2]。台湾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有其自有特点。
3.师资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围绕这一主题,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从继续教育的内容和项目来看,教师在职培训之课程与教材,应就各级学校教师进修教学与研究有关知能之需要,作有系统并具发展性的计划与安排[3]。通过构建终身教育理论,加强教师职业生涯内的学习与培训,获得优秀的自学能力与信息收集能力;基础知识培训,主要包含了价值观、职业操守、人文知识更新等;学科专业类知识培训,补充与完善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
4.师资培训方式的区别性。台湾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有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两种方式,一般来说短期培训为7~30天左右,长期培训分为几个学期中实施[4]。主要为两种类型:第一,初等继续教育培训。短期的继续教育培训中主要包含中小学教育研究会研究与小学教育辅导团及师专辅导区的研究辅导两种,长期继续教育培训主要是师专暑期及夜间培训。第二,中等继续教育培训。短期继续教育培训方式主要由师范大学设立的中等学校教师研究中心承担,长期继续教育培训方式,主要有夜间培训、研究所40个学分的继续教育培训、研究所硕士学位继续教育培训及出国学习等。
二、广东省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随着我国教育深化改革,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许多院校成了专业的继续教育培训部门。但是,对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方面仍存在众多问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具体实施与管理机制比较混乱,缺乏权威性[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空泛[6],很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未能及时地改革培训内容、教学任务与培训方式。
1.创新培训模式与方式。在当前要不断探索新的培训模式,适应教学与学习的多样化。付建中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心理分析指出,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喜爱方式依次为:出国学习、国内访问学者、骨干教师进修、高级研讨班、短期研讨班及学术讲座等方式。同时培训中可以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教育培训,实现资源共享、互连贯通;改进培训方式与方法,推广“三位一体”的培训方式,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与教师工作实地结合,同时加大校本培训。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培训法规。台湾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法制建设上比较完善,大陆政府与教育部门也有针对性地指出,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教师培训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一理念。首先,完善五年一周期教师培训制度,建立教师培训档案,记录五年周期内,修满的学时学分的培训课程等;其次,实行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制订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标准,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再次,加强培训质量标准研究,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完善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开展培训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最后,健全和完善教师培训奖惩制度。
3.落实培训经费,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确保教师培训经费落实,要求严格贯彻执行教育部继续教育培训资金分配规定,构建政府、社会、个人的经费投入机制;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及学校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实施教师培训,并建立教师培训与研究机构,加强教师培训业务研究和指导工作。
借鉴台湾继续教育成功的范例,结合大陆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要求,通过与台湾高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满足教师培训心理需求,消除时间限制;与台湾高校共同培训模式,改变培训内容陈旧、模式单一的现状,调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积极性;与台湾高校合作,制定合理的合作模式,减少经费短缺的局限性。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开展两岸培训教育可行性合作模式,以供参考与探讨。
三、两岸中小学教师合作培训模式
通过我国这几年中外合作教学与培训,形成了以下几种培训方式。
1.融合培训模式。融合模式即在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可将大陆的培训模式与台湾高校的培训模式完全地融合在一起。首先,引进台湾中小学的培训计划、培训课程设置及培训方法与方式;其次,聘请台湾高校培训机构来大陆讲学,派遣大陆中小学教师到台湾观摩学习,该模式以优秀教师、骨干教授,学者、课改人员等组成专家团,通识培训与教学培训结合;再次,相互探讨各方的培训方法,如观摩学习、研讨学习、案例探讨等;最后,培养出适合两岸的专业化教师,进一步推动两地继续教育培训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技术的提高。融合模式的优点是,实现了培训资源的相互共享,信息开放,优势互补,教师能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将充分发挥高校培训机构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的作用,保证教师的知识领先与更新。
2.嫁接培训模式。与上述模式相比较,嫁接模式具有自有特点。嫁接模式通过充分保留各自的培训模式,双方各自对对方学校开设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及培训计划进行评估,达到相互认同的方式,然后双方派驻各方教师到对方学校接受培训。这种培训模式的优点是,结合了大陆与台湾的培训优势,能让教师直接进入对方区域接受培训,对双方的人文背景、生活方式、教育观念等有较深刻理解,除专业知识以外,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人文观念,但是相对来说这种培训模式花费较高。
3.顾问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聘请双方优秀教师相互讲学,双方教师互相学习,借鉴双方的培训经验。也是当前各个培训模式的尝试。顾问式培训模式对两岸高等院校教师培训更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顾问式培训模式主要包括获准进入、调查分析、提出培训方案、引进培训人员、指导培训实施、总结等几个步骤。该模型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培训管理解决方案,聘请专家讲学有利于引起学校领导对培训的重视,专业的培训专家与培训工作,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培训资源的选择;通过不同渠道吸取双方先进的教学与培训经验,利用各自资源提高培训水平与培训质量。
4.网络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方式是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培训技术,网络培训是传统培训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衍生,具有很多优越性。首先网络培训让双方院校完全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地域限制。网络培训可以在任何地方实施,教师完全可以在本校通过网络进行系统培训。其次,时间更具有弹性,网络培训增加了教师继续教育的灵活性。教师不必中断工作进行脱产培训,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最后,网络教师培训节约成本,培训使用的教材可以通过网络在线下载,教师可依据自身需求定制培训内容与进度,并通过网络与其他教师共同交流讨论。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海峡两岸的合作模式,从知识体系到培训模式上都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与探讨,从而实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京伟.台湾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概况[J].课程・教材・教法,1998,(12):47-51.
[2]廖圣河,吴永军.两岸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比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2,(7):39-45.
[3]郑旦华,于超美.今日台湾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77-78.
[4]郑少君.台湾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教育之特色[J].教育评论,2008,(5):119-121.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继续教育;管理项目化;结合的意义
在教育问题上,随着人们的逐渐成熟,从事的工作的变化,从小学到大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就不同,中小学教育注重的是知识面的广,自从高中分成文理科后,专业性在逐渐的分化,到了大学人们的学习专业被确定,并在这一领域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继续教育是在大学毕业后从事的再教育的活动,通过再教育丰富人们定向的工作内容,专门对某一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并通过创新研究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1管理项目概述
管理项目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都需要特殊的人员和团体对活动进行组织、沟通和协调,保证活动能够顺利召开,并保证了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的有序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等对管理项目进行了引用,并深化了改革内容,建立了更加系统性和理论性的管理项目体系,成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在制造业,还是政府部门等,管理项目工作已经充斥着整个市场,要想在新时期发挥出管理项目的巨大作用,就必须对管理项目进行创新构想,促使在同一行业中管理项目工作出新意,提高管理项目的竞争力。创新工作不仅仅需要基础知识的积累,还需要继续教育对经验知识进行深造,在研究和学习中进行管理项目问题的突破。
2继续教育的实施特点
2.1培养高层次的人才
继续教育是在大学教育结束后进行的,具有专业性极强的特点,是对某一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再教育。为了能够实现更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工作中对他们实施培训,研究代表性的课题,并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创新学习观点并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通过继续教育的形式,国家获得了一批高尖端的人才,促进了社会技术的进步。
2.2培训新知识学习
在继续教育的实施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注意培训内容的与时俱进性,主要集中培训新技术和新理念,高层次的人才已经对基础知识有了牢固的把握,陈旧的管理知识不适合进行再教育,这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局限了人才的创新思维。需要进行新知识的培训,根据市场技术信息的更新等,对某一领域的话题进行研讨,以自己的基础技能为基础吸收知识,并转化成自己的研讨方案。
2.3实施尖端人才教育
继续教育是对高层次人才的再教育,高层次人才研究的项目课题具有定向性,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是对某一领域的一类问题进行操作,这就决定了再教育学习的纵向发展,必须要对这一类问题进行尖端人才的培养,发展尖端的技术,提高行业的发展实力。
2.4具有短期高效的培训特点
在继续教育的培训中,被教育者都对行业有细致了解,其知识点的接受能力很强,只要对某一领域的专业问题进行新知识的疏通,高端人才就可以自主的在工作中探索创新。因此,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进行再教育,只要定好新科技的研究方向即可,并适当的对创新知识体系研讨,提高新知识和新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继续教育培训管理项目化具体分析
3.1管理项目化是继续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方向
继续教育的意义在社会中还有较多的人混淆,他们并不了解继续教育的实质,也没有重视继续教育,还与成人教育、岗前培训等联系。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必须要实现继续教育的管理项目化,在宣传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创新头脑、新知识的培训,促进受教育者能够在短期的培训中获得较大的体会,并在系统的管理项目化中提高工作实践能力。
3.2继续教育应该处于教育的最高端
面对高层次学员,传授最新知识,站在科技前沿,不了解、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搞好这样的继续教育培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借助管理项目的思想、方法、工具,对继续教育培训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以实现继续教育培训的目标。因为管理项目面对的就是那些不确定因素多的问题。
3.3继续教育培训的过程具有项目的特点
尽管没有按照管理项目的思想进行,但是在继续教育培训的实际操作中显现出管理项目的雏形。继续教育培训尽管有着多年培训经验的借鉴,有些培训的不确定因素很少,显得有点像日常任务,但是从根本来说,每次的培训任务还是有不同的地方,可是看成一个项目,特别是培训任务需要有提高、有变化时,更是如此。
3.4继续教育培训的组织也具有项目的特点
继续教育作为团体培训的形式,也具有项目的特点,通过对一类高端技术人才的培训,建设成具有更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继续教育培训的组织是以负责该任务的组织人员负责,包括培训任务的提出、调研、聘请教员、组织教材,课时计划等,如同项目经理那样,由负责人员最后组织培训任务的完成。
4结语
继续教育已经成为了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通过管理项目化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能够系统的建立教育管理形式,并在行业中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实施高端人才的再教育,同时管理项目化能够集中教育资金,并对人才进行创新培训,利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丰富人才的视野,经积累的知识转化成先进的工作技能,促进企业和社会发展。
作者:叶林 王亚君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4
一、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1.受训者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通过对继续教育参训教师的课堂观察及对大多数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发现,从思想上,教师们非常渴望参加继续教育,并且对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也非常高,但真正参与继续教育的主动性却不高。很多教师归纳为:“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由于物理的课程特点及各个学校对物理课的安排比较紧密,大多数的中学物理教师工作非常忙碌,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另一方面,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学校的领导者只注重对教师的使用,却忽视了教师的培养,使得很多教师好不容易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却得不到学校领导的批准,也只能对继续教育望而却步,不能将理想付诸于行动。①除了上述课程及学校原因外,还有一些个人原因,比如大部分年长些的老教师,职称评聘完之后就把继续教育视为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来完成,完全没有受教育的主动性,单单只是履行义务的行为。另外,一些年轻的教师由于收入不高,对参加继续教育更多的是考虑培训经费问题个人能否承受,继续教育的结果与经济付出之间的利弊问题,所以在参加继续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学校或个人、工作或家庭的原因,教师们总是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使得真正投入参与继续教育的行为与意识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态度令人堪忧。当然这种现状与我国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还不健全有关,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深入的思考、分析和研究,找出各种问题的缘由,为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2.培训者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瑕疵。(1)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师培训的组织管理是培训成效的关键,培训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培训大多安排在节假日,而且往往安排在短期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敷衍性大。另外,节假日是教师正常的休息时间,教师从心理上不情不愿,因此培训时常有不到场、迟到、早退,聊天、打电话、处理私事等不良行为,导致培训成果收效甚微。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选择适当的时机,尽量安排在正常工作日培训,中学学校管理者也应当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工作分担和时间避让,化解培训与本职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使教师无障碍地完成培训。(2)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现如今,中学的教材、教学方法已经过多次改革,但继续教育的培训者多是教师进修学院或大学教育专业的教师,他们知识丰富,但与中学教育脱节,对多次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不甚了解,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对实际教学实践没有指导性意义,是继续教育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很多中小学教师在接受调查时都谈到,大家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以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但尴尬的是教育培训者多采取满堂灌的培训方式,忽略了受训教师的真正需求,使教师们感觉落不到实处,无法解决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理论与实践不相符,对于大多数问题还是找不到出路,很难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应用,培训过后感觉实际收获与预期差距太大。多次这样的培训下来,消磨掉了参训者的耐心,使参训教师产生厌烦心理,故而也就无法调动受训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培训的质量问题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经过长时间深入的调研、思考和总结,笔者认为必须探索一种让新时代教师们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潜能。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需要根据培训的目的到实地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调研教师们的真正需求,然后确定具体的课程内容,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解决继续教育效率低的问题。(3)混合培训的问题。大多数的继续教育培训,往往按照教师职称高低或教育阶段分班培训,却把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混合编制,而且培训的地点也多设置在城市,授课内容往往根据城市教师水平来设定,教学观摩也大多在城市的优秀学校举行。对于一些来自农村的教师来说,显然有失公平。城市学校的教学设备完善,实验设施先进,实验效果明显,农村学校完全不能相比较。由于校情、学情甚至师情都差别很大,培训后,对于农村的教师而言,最困惑的问题是如何把培训中学到的优秀的教学案例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但多数情况下,教学条件没办法达到城市水平,生搬硬套的模仿反而使教学效果下降,直接影响了参训教师积极性。
3.培训费用昂贵,教师无力承担。教师继续教育费用的困难主要体现着在岗教师脱产参加教育硕士、博士的培训过程中。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发现大学期间学习的课程和教学实际没有办法有效结合,希望通过参加教育硕士学习来研究中学的教学模式、方法等,但绝大多数教师工资微薄难以负担昂贵的学费,继续教育还没起航就已经搁浅。另外,对于大多数中年教师,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已有的教学理念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对系统性的学习深造非常渴望。另外,由于没有受到过系统的研究生教育,科研能力较弱,这些教师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以及成果没有办法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希望通过脱产继续教育学习深造来提升自我。但面对昂贵的学费问题时,养家糊口还是继续深造两难抉择,往往退缩。可见,经费问题也是导致我们在岗教师提升空间有限,对很多可争取到的机会望洋兴叹,严重影响继续教育成效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意向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使在岗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完善,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身素质完善创造优越条件。访谈中我们也对广大教师们的培训意向,进行了广泛调研,教师们希望继续教育的模式、内容、目标等能更贴合教学实际,现总结如下:
1.培训机构多样化。作为继续教育实施者的培训机构,在整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保障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培训机构实施教学活动的方案和策略直接决定了培训质量的高低和培训成效的好坏。在以往的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组织者多为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局,或各级各类的培训校,培训过程单一,培训内容枯燥。教师们希望有更多的培训渠道,比如大学研究生院、外省市的教师教育中心、一线教育专家协会等。(1)大学研究生学院。“今天,世界整体上的演进如此迅速,以致教师和大部分其它职业的成员从此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即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②其次,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需要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也越来越大,教师职前教育所获的知识已无法满足教育工作的需要。另外,面对日趋严重的教师队伍竞争趋势,参加正规的研究生教育,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已势在必行。所以,教师们希望能与大学研究生院的教师们多交流,并希望能有机会攻读教育硕士或专业硕士学位。因为,高学历层次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获得所学专业更多动态信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有的教师还提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也应该提上继续教育日程,以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开创继续教育新局面。另外,脱产进修可以脱离繁重的教学工作和琐碎的家庭事物,让自己心无旁顾地静心学习,使继续教育成效更佳。(2)外省市的教师教育中心。本地区继续教育的发展模式是区域化的,有缺陷的,需要改革进步的,所以引进一些外省市的、适合本土特色的教育发展模式必不可少。对于太原市的大多数教师来说,很少有机会到外省市的优秀学校进行观摩学习,想了解外省市的办学特色就变的非常困难,所以教师们渴望培训机构能邀请到先进省市的教师、教育中心工作人员等,能介绍一些先进的省市的教育发展状况、教育理念、教育措施,以适当取舍,不至于坐井观天。(3)一线教育专家协会。继续教育的目标是解决课堂上所发现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或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新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生的眼界大大开阔,所接触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提出的问题也变得千奇百怪,种类繁多。广大的中学教师由于平时教学任务重,没时间系统地充电,再加上外出进修机会少,常常应付乏力。另外,书本上的教学理论空洞乏味,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理解起来困难又无助,诸多问题在实践中积累,解决方案不佳或无效,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所以在岗教师希望能与一线的教学能手或教育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最新方法,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借鉴,有所改变,有所取舍。
2.培训内容多元化。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仅成一名专业教师,还得成为有教育成效的好教师,那么对于物理老师而言,仅仅掌握物理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够。比如,近年来,各大高校大面积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综合能力下降,就业问题严重。但各大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并不缺少,而是缺少适合岗位的技术型人才。我们教师应当对教育的发展模式准确把握,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在综合类高校和技术技能型高校之间作合适的选择,而不是随大流。另外,一名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必然是能抓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得到学生配合,善于与学生交往的人。所以,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还有,随着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已是现代化教学方式之一。通过信息技术的参与,并融入学科所学内容,一方面能够加大课堂容量,拓宽学生视野,紧跟时代潮流,触摸学科脉搏;另一方面能够互通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借鉴先进经验,切实提高教师能力。尤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的物理实验通过演示或学生实验,效果不好也不直观,如果通过flash小课件的演示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比如,ppt的使用已相当广泛,但教师们使用ppt的目的不是将板书抄写在ppt中,教师们希望将动画或视屏插入其中并与自己的教学步骤完美结合,小的视屏剪切或动画修改必不可少。但我们的教师是物理专科教师,对计算机模块的掌握必定有限,因此希望得到相关专业教师的辅导,对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模块式的具体培训,使教师实实在在掌握一些技能,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总的来说,教育发展趋势、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信息技术辅导等方面的内容都应当在继续教育培训中根据教师的需要适当增加,尽量使培训内容多元化。
3.教师们希望培训方式网络化。“目前,除了少数偏远地区外,网络已逐步进入我国中小学,硬件设施的建设已基本完善。”①网络远程教育也逐渐替代原有的教师培训模式,网络远程教育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不影响教师正常的工作,一个好的网络培训平台,又可以快速系统地丰富教学知识,使学习变得更加简洁和方便。③通过组织者广泛收取基层教师的共同心声,搭建一个长期的、高质量的平台,解决一些具有典型性、吸引性的问题,已成为现代继续教育的发展模式;好的网络培训平台可以极大化的扩展板块,让受训者学习虽然不受时间的制约,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知识点进行学习,能实现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有效结合的高效、经济的继续教育模式。④
三、对教育管理部门的建议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校企合作;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063-03
一、问题的提出
继续教育是指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1]。它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高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教育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1903的英国桑德兰特技术学院(SundlandTechnicalCollege)在工程和船舶及建筑系中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2]。“三明治”教育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做到了高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高校利用企业提供设备,企业也不必为培养人才担心场地问题,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高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是一种“双赢”模式。
中国使用校企合作教育一词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虽然已经历三十余年的发展与完善,但目前校企合作仍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校企合作观念落后、合作模式单一。据调查显示,高校在校企合作中的积极性与热情相对企业较高,大部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处于以学校为主的合作模式,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参与合作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另一方面,校企培训计划与市场需求脱节。高校制订的培训计划及其课程与企业对接不够,以至于高校培训的人才与企业所需的人才不符。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研究解决现在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提供参考。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理论意义体现在为中国继续教育实施及校企合作的办学方针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可以提高企业内部人才质量,实现其人才发展战略。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实践意义在于探索出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高校继续教育模式,能够为企业切实的提供人才,让企业与高校之间构建良好的互利共赢,为学生谋发展,为企业创收益,为高校谋福利的关系,共同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进步。
二、依托校企合作的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构建研究
本文在强调高校和企业之间创建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图。从合作宗旨与合作内容两方面对合作模式进行深入探析,企业和高校在各方面实施合作,提高继续教育培训效率与实用性。
通过对合作宗旨及合作内容的明确,高校利用自身成熟的理论知识、企业利用其丰富的技术经验为合作的实现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在整个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运行中,最主要的是校企合作内容,故以下对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校企合作的相关知识做详细阐述:
(一)合作宗旨
当前校企合作继续教育仍存在众多突出问题,其中陈旧落后的观念是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据此,高校与企业必须加强观念的革新,坚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专业技能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合作宗旨,提高校企合作的实质性效率。
(二)合作内容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内容包括培训前、培训中以及培训后的所有事宜,本文构建的模式图是研究具体上的合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体系。培训体系的建立是校企双方展开合作的首要前提,它明确了校企双方的各自职责与任务,是培训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首先,是明确培训意向。培训意向是指由培训需求引起的为解决某一问题而产生的想要培训以及什么培训的想法,这是培训开始的第一步。其次是清楚培训重点。企业培训目的是解决其出现的问题,对此,高校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法深入企业进行调查,帮助企业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法,进而确定培训的关键点。再次是划定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是培训的关键环节,决定着培训结果的好坏。最后是培训方式。培训方式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它影响着受训者接受信息的强度,是培训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过程。
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是继续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高校开设的培训课程,既要符合企业的需求,又要符合职业课程的基本要求,还要兼顾受训者的综合素质和基本文化素养。课程设置不应再固守传统的课程分类方法,应加大探索工作过程导向、任务驱动等新的课程设置方式。为建立健全课程体系,必须从教师技能和基础设施这两方面进行不懈努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决定着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时通过良好学习设备的提供,可以提高受训者的学习效率。
3.文化体系。文化体系是指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是教育和引导受训者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文化体系的建设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其一,规范办学理念。人才和技术是当今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这也就是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关键。其二,营造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受训者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其耳濡目染地不断提升自己。高校可以通过聘请知名的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来学校进行座谈,用他们成功的经验鼓励学习者,使整个校园弥漫着一种学浓厚的学习氛围。
4.评估体系。高校必须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培训评估体系,对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受训员工的主观感受及工作表现等进行中长期监控,从而对自己的培训方式和培训课程进行不断的更新和调整[3~5]。在校企合作的整个培训过程中,评估体系的建立相当于是后期的完善工作,是保证前期一切努力成果的重要措施。通过评价考核,才能了解到受训者是否真正获取相关知识,也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受训者对高校的反馈意见,也是高校评价自身培训是否有效,是提高办学质量重要的经验财富。
5.沟通体系。沟通交流是促进校企双方相互了解、相互合作的重要渠道,加强沟通交流,有助于信息传播以及意见的反馈,促进校企合作的长远发展。对于培训前期而言,加强双方的合作交流,使高校了解员工的真实信息,抓住员工的需求,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对于后期的意见反馈,可以让高校和企业找到各自的优缺点并不断改正,最终实现合作的互惠互利。完善沟通体系,首先从沟通方式做起。建立健全多种沟通方式,确保教师的信息可以快速散播给学生,同时让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传达给教师。另外,双方沟通内容是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
具体校企合作的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模式(见图1):
三、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对策研究
针对本文构建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图,为促进继续教育不断发展,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完善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主要从高校、政府、企业三方面进行分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高校可成立市场调研和企业分析的专业小组
作为校企合作继续教育培训的承办方,高校理应先进行市场调研,针对个别当地知名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幻莫测,高校作为人才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应随时掌握人才市场的动态,第一时间了解最新人才需求信息以制定更改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方式,让高校的培训更具针对性。企业随时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这需要高校随时注意企业的动态,可委派专业人员收集信息和实地考察,以了解掌握相关信息,从而分析出企业急需通过培训才能解决的问题,总结出其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一方面,一旦企业主动联系学校商讨培训事宜时,高校可及时拿出培训方案,让企业满意;另一方面,当企业没有联系高校时,高校也可主动联系企业,指出企业应进行培训的理由,让企业主动参与到继续教育的培训中。故高校有必要成立专业的分析调研小组,为培训的实现收集各种有利资料。
(二)高校推出拥有相当实力的“明星培训教师”
校企合作中最重要的资源是直接参与授课培训的老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继续教育能否开展以及开展后的持续性。现在高校拥有更多的是有着丰富理论知识的老师,对相关的实践技能了解甚少。针对此现象,一方面高校应当转变以往引进教师的观念,及时调整在引进教师上的相关标准和条件,要求教师应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对已有教师的技能培训,要求教师掌握其所知理论知识的相关技能,让他们深入企业实践学习。
(三)高校进行培训后的跟踪调查
校企合作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并非立竿见影之事,它需要时间及实践的验证。高校应就培训后的效果进行及时的跟踪调查,并积极和企业交换意见。在培训结束后,高校安排专业人员深入被培训的职工中,和企业一起以观察交流的方式发现培训中被忽视以及培训后新出现的问题。由此应对以后在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上需要注意的问题,当然,这必须建立在高校和企业的长久合作当中。关于这一点,也从侧面证明了关于第一点意见中成立专业小组的必要性。
(四)政府政策上积极支持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培训
本着对企业职工负责的态度,以及企业职工的长期就业保障,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支持企业职工的在职培训,并着重偏向于校企合作的形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对技术性工人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职员工需要继续教育来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对企业而言,它们更多关注的是自身利益,尽管也有关注员工的时候,但他们只是关注那些只占很少比例的优秀员工,而忽视了其余绝大部分。因此,政府此时应主动站出来,一方面引导企业积极让自己的员工参与培训,另一方面从政策上硬性规定企业必须让员工在规定的时间里参加培训,并制定相关的监督评定措施。
(五)企业应以长久合作为理念,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关标准规范
企业发展是一个长久的过程,特别是中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企业主管应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积极为企业储备人才,高校和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并以书面形式达成一致。企业问题的发现与解决都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它需要专业人员不时地观察与总结。企业应将校企合作看作一个长期的合作项目,向高校及时地总结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并与学校协商,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企业必须确定培训的目标,只有目标坚定,才能在实施过程中提高培训效率,督促学生勤勉向前。
参考文献:
[1] 李朝昕.继续教育培训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J].市场论坛,2012,(6):72-74.
[2] 金爱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9.
[3] 于楠.中小企业培训市场分析及校企合作解决方案[J].职业教育,2011,(7):192.
[4] 何波,万嵩,阳海琴,田密.以评估为契机全面提升网络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成教,2009,(4):39-41.
[5] 何波,周朝发.中国优秀企业选人标准的特点及启示[J].绵阳师范学报,2008,(6):24-25.
收稿日期:2013-07-19
继续教育培训总结范文6
一、提高认识,加强行动,增强进一步搞好教师继续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通过继续教育,明确了开展继续教育培训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按需施教,着眼提高,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进行学习。因此,我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制订了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边学习边工作,用学习指导工作。
二、贯彻、落实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我认真对待本年度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我感觉自己的业务水平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只有多通过这样的专业引领学习,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更具有实效性。通过本年度继教学习,使自己在课堂上对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能力得到了提高,掌握了很多电脑软件使用方面的知识,方便了自己的工作,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三、个人收获。
通过继续教育学习,我深切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高标准的师德,也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还要有必要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由于本人在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方面以及对教材的理解都不够透彻。通过继续教育的培训,使我在教学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并能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的需要,并且能悉心研究每位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不遗弃,不淘汰任何一个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牢牢打好各方面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