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扶贫公益性岗位工作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村扶贫公益性岗位工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村扶贫公益性岗位工作

村扶贫公益性岗位工作范文1

一、2019年工作情况

(一)夯实就业扶贫基础工作

一是打牢就业扶贫工作基础。持续跟进“一库五名单”工作,在2018年全面建立农村贫困、非贫困劳动者个人基本信息、外出务工、创业服务、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一库5名单”台账的基础上,对我县2019年预脱贫贫困村的贫困家庭26户,87人建立更为详细的帮扶台账,对贫困劳动者实施了动态管理服务;二是开展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2019年联合省内外帮扶区县,举办“春风行动”、“两不愁三保障”县专场劳务协作招聘会两场。共邀请对口帮扶地区106余家企业,提供空缺岗位累计3500余个,爱心岗位160个。通过招聘会先后输送籍务工人员199人前往浙江省新昌县、上虞区实现就业,其中新昌县45人(其中贫困户15人),上虞区154人(其中贫困户53人);三是切实发挥公益性岗位安置作用。2019年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为重点,开发乡村保洁员、乡村劳动保障协理员、网格化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204个。其中,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性岗位134个、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70个,共安置人员205人,其中贫困人员26人。

(二)提升省内外对口帮扶工作

一是巩固加强省内对口帮扶工作。加强与省内帮扶单位新津县就业局联系,全年提供和劳务信息22期,提供岗位8000余个,培训贫困人员100人,举办就业扶贫大型专场招聘会2场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83人;二是深入推进浙川对口帮扶工作。开展就业创业、种养殖、石雕技能等各类培训9期,共计培训399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3名。

二、2020年工作情况

(一)早筹谋,及时开展就业扶贫工作

通过多渠道收集、用工信息。截止目前收集空岗信息1271个,其中本县企业54个、对口帮扶地新津县609个、浙江省新昌县353个,浙江省上虞区255个。已通过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我县广大有就业意愿的群众空岗信息。

(二)强推进,就业防疫两手抓、两手硬

为确保疫情期间我县劳动力抛开顾忌,顺利返岗复工。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全面开展返岗复工“春风行动”。截止目前,我县共开通免费专线13班,输送农民工返岗共计272人,其中成都地区务工人员105人,省外148人,省内其他地区19人,对赴浙江省新昌县、上虞区务工的121名籍农民工安排专人了护送。同时,积极开展疫情期间应急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现开发140个应急公益性岗位,截止3月9日已有98人提交安置资料。

(三)勇创新,开展“现场+线上”网络招聘

为切实保障就业扶贫成效,实现疫情期间我县广大群众的转移就业意愿,积极思变,创新开展“现场+线上”网络招聘会,已组织150余人报名参加网络面试,其中12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4名)通过面试,并在网上与用工企业签订用工意向协议书。同时以“春风行动”为契机,按照防控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运输要求将劳动者输送到用工企业。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主要存在人员外出务工积极性不高问题,就业观念未改变,特别是2020年初疫情发展以来群众存在恐疫心理,不愿外出务工,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引导。

四、下一步打算

(一)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就业扶贫

一是深入推进“一库”五名单工作,切实摸清底数,及时清理重复数据。二是加强政策宣传,扩大政策知晓面积,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三是加大招聘活动开展力度,依托浙川、津金对口帮扶搭建平台,促进我县群众外出就业,增收致富。

(二)巩固提升对口帮扶工作成效

加强浙川、津金对口帮扶,制定开展就业、创业等精准帮扶工作清单;加强双方合作,引进优质培训资源,为本县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培训;加强交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村扶贫公益性岗位工作范文2

为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镇实施“五大工程”助推脱贫攻坚。

1、鼓励转移就业。免费提供就业用工信息、政策咨询、职业介绍、专场招聘等就业服务,与用人单位签订不低于一年劳动合同的给予500元求职补贴,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给予2000元生活补贴,以及县内100元、省内300元、省外500元的交通补贴。

2、免费开展技能培训,并给予每人50元生活及交通补贴。

3、免费参加创业培训,自主创业成功的贫困劳动力,符合条件的给予不高于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创办小微企业及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给予3000元创业补贴。

4、优先公益安置。对于有劳动能力,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等最难就业的“一无三有”贫困劳动力,通过大力开发特设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每人每月补贴不高于600元。自2018年下半起,我镇新开发公益性特岗28人,续签保洁员52人。新增加1人。开发公益性专岗2人,每人每月补贴1600元。截止2019年上半年我镇共计落实安排公益性岗位83人。

5、支持各类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对于符合条件的创建就业就业扶贫基地(人社部门认定),每吸纳一个贫困劳动力就业且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政策性资金补。

二、存在问题

1、部分贫困劳动力对就业创业政策不熟悉,未享受相关补贴政策及服务,影响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热情。

2、日常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存在疏漏,上级部门核查出一户双岗及一人多岗人员问题,经及时纠正,已予以解聘。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村扶贫公益性岗位工作范文3

1、主要问题:1.胡攻家中无卫生厕所,厨房危房,院内围墙有倒塌风险,其本人常年在女儿家(百尺乡下地关村)居住;2.经向村委核实,石昴孩、胡银生、丁占成死亡。

整改措施:1,帮扶人会同村委,对胡功的厨房进行搬离处置。2,经核实,胡银生、石昴孩已死亡,丁占成未死亡。

整改结果:1,胡功厨房已搬离。2,死亡户胡银生、石昴孩已在国网变更。

整改责任人:梁春霞

2、主要问题:谢爱梅家劳动力少,缺乏稳定增收项目

整改措施:针对谢爱梅家的情况,今年增加谢爱梅为一约五会员,增加其收入。

整改结果:已落实公益性岗位。

整改责任人:卓展磊

3、主要问题:胡晓各家中劳动力少,只有一个弱劳动力,缺乏稳定增收项目

整改措施:针对胡晓各家的情况,今年对其全家3口人升级为A类低保,增加张粉台为一约五会员,增加其收入。

整改结果:已增加公益性岗位,低保升级已调整到位。

责任责任人:卓展磊

4、主要问题:骆金亮家中劳动力少 ,缺乏稳定增收项目。

整改措施:1,安排郭见娣到扶贫大棚务工。2,增加郭见娣为一约五会员。3,增加骆金亮为村级环境保护员。

村扶贫公益性岗位工作范文4

时至八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已到啃贫困“硬骨头”的关键阶段,身处帮扶一线的力量,必须凝心聚力,切实把贫困群众的脱贫放在心,主动将脱贫责任扛在肩,为如期完成全县脱贫摘帽再冲锋、再鼓劲。

近日,镇党委书记张进在光荣镇村组织召开驻村帮扶工作座谈会,包村领导、驻村帮扶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参加座谈会。

会上,根据前一阶段光荣镇抽调工作组对村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包村领导汇报了整改完成进展情况,目前整改过程中仍存在:易地扶贫搬迁未全部入住、村级及户级袋内软件资料完善不全面更新不及时、个别贫困户扶贫政策不清楚等,针对存在的问题短板,包村领导紧盯户脱贫6项指标做了表态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对帮扶成员进行工作分工。所有软件完善更新由驻村干部负责整改,硬性指标的整改由包村领导和村两委完成。二是制定每日入户计划。每人每天必须走访贫困户5户,入户走访时一方面完善户级袋内资料,另一方面对贫困户讲解各项扶贫政策,切实提高群众扶贫政策知晓率,提升帮扶满意度。三是对全域无垃圾治理及改变贫困户面貌加大工作力度。分区域分路段加大公益性岗位设置,着实改善环境差的面貌;教育引导贫困户注重提升居住和庄院四旁环境整洁。

村扶贫公益性岗位工作范文5

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工作专班,组建劳务就业组织员队伍。我县为切实做好稳的就业工作,一是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县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专班”。二是印发了《**县劳务就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县乡镇党委政府有组织劳务就业扶贫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和工作任务,充分调动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专班成员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确保工作效果。三是完成了县、乡、村、组四级劳务就业组织员队伍的组建,并对全县1761名劳务就业组织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二)建立三个台账,有针对性引导就业。结合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排查工作,逐户摸准返岗就业人员、外出就业意愿人员及就近就业意愿人员底数,建立“三个台账”,分类施策,有针对性的引导就业。一是精准建立非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台账。重点掌握好务工就业的详细地点、收入,重点掌握富余劳动力就业意愿,重点掌握边缘户的务工就业状况和务工收入。二是精准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台账。通过“户户见”“一对一”的方式,由各村级作战队收集整理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三是精准建立返乡人员信息台账。针对疫情影响,各乡镇(街道)以战队为单元动态统计返乡人员,重点掌握返乡原因、就业意愿,做到摸清对象、掌握需求。

(三)加强公岗兜底,助推贫困劳动力就业。根据州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专班下达的“八个一批”劳务就业扶贫岗位开发指标任务,督促指导专班成员单位、各职能部门、乡镇挖掘开发就业岗位,及时录入劳务就业扶贫大数据平台,建立了劳务就业岗位数据库,并做好岗位推荐促进就业。截止到目前,我县公益性岗位带动就业6739人。其中,全日制公益性岗位232名、就业援助补贴岗位人员1427名、护林1939名、保洁员590名、信息辅助员936名、卫生防疫消杀员140名、环境监督员2名、临时城镇公益性岗位65名、临时乡村公益性岗位198名、护路员601人,管水员609人。

(四)强化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结合市场用工需求和县内主导产业发展需要,按照“缺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培训就业脱贫一批的牵头抓总作用,大力开展各类就业技能培训。我县通过公开招标选定了**县红四方技能培训中心、**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就业培训学校、**职业培训学校4家培训机构承担我县劳动力培训工作。截止目前,2020年人社部门牵头开展培训及统计培训了131期,培训人次6615人次,其中培训贫困劳动力5755人次,培训易搬劳动力2085人次。一是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565人次;二是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及创业发展等开展技能提升培训1227人次;三是开展家政、护工、美容等培训486人次;四是开展以电工、焊工等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427人次;五是围绕生态护林员、农村电子商务、食用菌培育、以工代训等753人次;六是职业技能长期教育培训157人次。

(五)深入摸底调查,准确掌握贫困劳动力就业基本信息。按照省、州、县相关工作要求,从人社部门职能出发,开展了全县贫困劳动力信息采集,详细登记了贫困劳动力个人基本信息、转移就业意向、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等相关信息。同时,我局将建档卡贫困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边缘户劳动力“三类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工作作为当下的核心工作来抓,按照户户见面、人人发动的要求,进一步核实核准对象,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就近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渠道,确保实现“三类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六)发挥企业优势,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紧密围绕“建平台、送岗位、送政策、助脱贫”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企业优势,积极开发合适岗位,主动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为企业搭建服务社会的平台,为贫困劳动力搭建就业、创业、脱贫致富的平台,不断拓宽我县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通过与县工信、发改、园区等部门对接,全面了解我县复工复产企业情况,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加强就业扶贫车间扶持力度,挖掘县内招聘信息,建立岗位信息库,积极引导、鼓励务工人员到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合作社等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截至目前,24个就业扶贫车间带动2541人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639人(易搬劳动力346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620人。

(七)做好后续服务,促进外出务工人员稳岗就业。结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了17条硬核措施助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要求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政策研究,尽快确保政策在我县落地见效。同时,要求各乡镇(街道)组织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申报一次性求职补贴政策,兑现到县外省内和省外就业的贫困劳动给予500元和10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对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劳务经纪人开展劳务输出跟踪服务符合条件的,按照服务人数,兑现每人500元的一次性跟踪服务补贴。今年以来,今年以来,共审核发放促进就业再就业补贴资金1437.77万元(其中:公益性岗位补贴163.8万元,社保补贴180.61万元,就业扶贫援助补贴575.36万元,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63.61万元,就业创业服务补助365.68万元,创业平台创建补助50万元,自主创业补贴1万元,求职创业补贴16.9万元,吸纳贫困劳动力一次性补贴1.9万元,创业创所租赁补贴13.95万元,就业奖励2.32万元、职业技能证书费1.02万元,职业培训补贴1.62万元)。

(七)增强扶持力度,提升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本着“创业贷款发放要切实服务就业创业和脱贫攻坚”的原则,强化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为贫困对象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综合服务,确保贫困对象享受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今年以来共审核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6笔,2207万元(其中为23家小微企业贷款413万元),带动592人就业(其中妇女319人)。凡通过创业带领贫困劳动力就业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创业人员,在创业贷款贴息上给予倾斜,充分发挥了创业担保贷款有力扶持创业就业的积极作用。

(八)加强劳务协作,积极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一是在与**签订稳岗协议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前往出发到**市、**县、**市三地对接交流劳务就业扶贫协作工作和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工作,且与**、**市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二是在**就业大厅开展**•建德2020年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参加招聘的建德企业有7家,提供 247个岗位,专车免费接送劳动力“现场”寻岗。有300余名求职人员参与招聘活动,发放招聘宣传单200份,现场初步达成就业协议33人。三是在春茶采摘的高峰期,积极与建德市对接,并落实组织采茶人员方案,通过驻村干部、乡镇干部大力宣传成功组织43名劳动力赴建德市从事近1个月的采茶工作,采茶期间务工人员人均基本工资为200元/天。四是围绕稳定就业,积极开展岗位宣传和收集工作,并于7月27日在县就业服务大厅举办“**县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此次招聘会,用人单位包括省外县内共70余个参加招聘,省外主要为浙江省建德市、浙江省海盐县,江西省瑞昌市“两个省三个市县"的大中型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岗位共1980余个,县内企事业单位见习生岗位228个,共计提供就业岗位2200余个。五是结合我省双创活动周活动,县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专班运用到**、***“三省五市”收集的2816个普工岗位和1095个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精准筛选符合16--55周岁劳动力的工作岗位,积极组织开展**县2020年秋季“秋收损 务工补”招聘工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易搬户、边缘户“三类人员”劳动力和农村其他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推荐,引导劳动力就近就业和外出务工,通过增加务工收入,全力弥补秋收损失,有效巩固脱贫质量和脱贫成效。六是11月30日—12月3日期间,集中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为122余名高校毕业生提供求职登记服务,举办专场招聘会一场,参加招聘的单位数32个,提供就业岗位421余个,发放就业政策等宣传资料500余份。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就业压力有所增大。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后,企业开工复工时间普遍推迟,劳动者返岗就业延迟,招聘用工总量下降,就业增长放缓。

(二)就业稳定性有待加强。部分行业企业稳岗压力上升,企业用工需求减少,劳动力流动受阻,且坝区和林下产业带动就业的连续性、持续性不强,季节性用工较多,部分劳动力就业存在不稳定因素。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坚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底线思维,聚焦就业政策落实,进一步加大就业援助补贴、一次性求职补贴、有组织劳务输出跟踪服务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场租补贴等惠民政策的宣传,均衡使用就业专项资金,让就业政策惠及更多企业和群众,进一步带动就业和稳定就业。

村扶贫公益性岗位工作范文6

2018年,**人社中心按照上级人社部门的要求,认真梳理工作目标,以打造一支**人民满意的服务窗口,以服务群众“零距离”、“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为抓手,树立人社部门新形象。认真自查分析,找差距、摸经验,更好地明确年内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确保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重要职能目标工作完成情况

(一)劳动就业工作

1、全力做好“三类”人群就业再就业工作,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13人,完成转移农村劳动就业221人,并及时建立好新增就业人员台账。

2、协助区劳动就业局做好市级的大型用工招聘会,及时将用工信息到村组农户,组织了436余个有求职愿望的人员入场,成功实现了**85名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结合市区工业园和##等企业用工要求,发放各类用工信息和社保政策宣传单4000余份,实现了**426余名城乡劳动力的就业。

3、做好就业援助工作。严格按照有序开发公益性岗位的要求,今年11月份,为我镇贫困村##村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申报了公益性岗位,并配合区就业局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公益岗位管理,对社区2名公益性岗位(保洁员)转岗进行了公益性岗位的撤销,协助劳动就业局做好岗位安排和业绩评估工作。

4、完成了全镇创业人员信息摸底,建立了59人的创业人员基础信息台帐及158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劳动力劳动力就业现状调查。

5、做好区就业局训练中心招生工作,发放招生资料1800余份,今年7月份,组织了220余人的农村居民素质提升培训。

(二)社会保障工作

1、认真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完成适龄人员参保人数7164人,征缴保费1533500元,参保人员信息录入城乡社保信息管理系统的入库率和资金上解率均达到100%。

2、认真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工作。全镇完成参合保人数18480人(含低保、五保、精准扶贫人员),参保人员信息已全部正确录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系统,确保参保人员能在第一时间享受参合待遇。

3、进一步规范整理参保对象的档案资料。按照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局整理档案标准,将2018年参保对象按村、组分类保存,做到纸质资料与电子台帐相对口,共整理2018年参保人员新增档案314人,整理率达到100%。

4、实行享受待遇人员年检制度。今年5月份,实行人性化的上门年检资格认证共年检对象3475人,3314人通过年检,年检出死亡享受待遇人员160人,1人未参加年检。及时上报人员增减情况,防止冒领、骗保行为发生。及时做好到龄人员待遇申报,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无差错,发放率达100%。

5、切实做好退休人员资格认证工作。为了方便退休人员就地就近年检,根据区人社局的指示和要求,对全镇131名退休人员进行了资格认证工作。

6、加快采集社会保障卡数据信息。全年己累计完成6548人的社保卡数据采集工作任务。

7、及时准确为138人区外就诊人员进行就诊报销手续;为365人整理上报门诊特殊慢性病资料;为全镇6个村级医务室门诊报销进行了结算。

8、积极做好城镇社会保险工作。今年全镇己累计完成全镇社区居民城镇社会保险扩面新增58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20%。

9、实行月报制度。每月10号之前,按时报送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死亡丧葬补助、个人账户退保以及补卡换卡的申报资料。

10、协助镇政府和区人社局做好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核实和资金发放工作。结合梓山湖公司,做好**镇##公司征地项目中的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人员确认、资金测算和资金发放工作和群众政策解释工作,为**村####建设项目6、7、8、9、10、12、13组595人和##村11、15组285人申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料,通过核查,马上进入发放待遇阶段。

(三)劳动关系

1、承担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对辖区内用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备案,定期开展本辖区内用人单位社会保险参保及工资发放情况专项巡查;开展劳动人事争议和劳动保障违法行为预警、排查、协调;及时报告重大集体劳动人事争议;协助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协调处理群众及职工劳动纠纷案件3宗17人次,没有发生一起工伤纠纷案件。

 2、承担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今年以来,不定期对辖区内用人单位开展日常巡查、书面审查、专项检查、和投拆、举报的查证等工作,检查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申报缴纳社会保险。

二、共性目标完成情况

在区局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人社中心紧紧围绕区局下达的目标任务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遵规守纪,群策群力,进一步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任务,扎实做好劳动就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企业保险扩面征缴、劳动监察等方面工作。我中心全体人员团结协作,战斗力强,全体人员积极参加局机关和镇党委、政府的政治业务学习,而且中心每月还开展一次集中学习,严格遵守局内考勤制度,上半年开展到社区和村宣传各类人社政策活动2次,无一类违反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综治维稳等行为的发生,自觉遵守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在财务上能增收节支,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严格控制了支出。及时完成区局及镇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按标准要求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今年来,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大多数工作都是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但是还有少数工作与区局全年工作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将正视问题和差距,克服各种困难,自我加压,加倍努力,确保出色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