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1

    小阎村通过申请贷款,借助金融市场的力量,对全村温室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开始了大规模科学种植蔬菜的进程。除了村民自有土地,村集体土地收益每年都给村民分红。特别是贷款还清后,合作社收入的70%都用于给村民分红,其余20%扩大再建设,10%用于全村福利事业。改革开放之初,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了蕴藏在土地中的原有价值。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土地分包到户的碎片化导致单体农民的竞争力下降。而小阎村通过村民土地入股的土地流转方式再次将土地集中起来,这种土地流转形式成为新城镇化建设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的作用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其根本之处。如何整合现有碎片化土地,发挥城镇集中优势,同时又保障农民利益不受侵犯,这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小阎村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那就是土地入股流转,收益再分配村民。这既集中了土地,又富裕了农民,无疑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极大助力。

    集中经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土地政策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必须通过土地政策的再次调整释放市场经济下土地的应有价值,而这种调整的主要形式就是土地的集中化经营。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原有的农民个体经营已经优势不在,必须将其力量集中才能发挥规模化效益,从而在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具备强大竞争力。在这个方面,小阎村的合作社集中经营模式无疑属于成功经验,可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对于农民的生产性经营,特别是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宁河县本就拥有一整套种苗培育和技术培训支持措施。在宁河百利种苗示范基地,他们引进了优良的国外种苗,并通过先进的温室技术实现了大规模无污染种植。

    在种苗培育好之后,基地还免费发放给当地农民,而且提供一整套技术支持和咨询帮助。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这种政府保障、农民种植的模式迅速成为宁河生态农业的发展范本。正是这种模式为小阎村的集中经营提供了关键保障,而这种模式也在小阎村得到了最为典型的呈现。小阎村在改革开放之后一直有着种植特色作物的传统,并由此成为当地最先富裕起来的乡村。全村土地重新整合之后,同时也随着优良种苗的引进,小阎村形成了以西红柿为主、青椒茄子等为辅的温室大棚种植经济。在具体管理经营上,村民在忙完自有大棚种植养护之外,还可在村集体所有大棚工作,并有相应工资发放。而在销售环节,除了村集体大棚,农民自有大棚的作物也必须统一销售。这不仅可以解决村民个体经营作物的出路问题,还避免了村民间的相互竞争,在与销售商的价格谈判中取得优势地位。这也是小阎村合作社集体经营众多优点中的一个。在高产量、优质量的基础上,小阎村还积极探索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努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使得经济收入远远高于单纯种植销售所得。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资金之后,小阎村还乘着中央城镇化建设的东风,重新规划本村土地,为全村兴建别墅住宅,并配套旅游设施,形成了改善生活、繁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大形势下,小阎村的这种以绿色生态农业为主导的集中经营发展模式无疑为城镇化建设的多形态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直观的案例。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通过对小阎村发展模式的初步总结,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土地政策调整和集中经营模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土地政策无疑是最为根本之处,这是与其基本生产资料的地位相匹配的。而土地流转后的集中化也是为更好地进行集中经营,同时集中经营也是发挥土地规模化优势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对小阎村的考察中,问题也同时存在,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模式的有限复制性。小阎村的发展始于1978年的土地分包,而当时的主导者也就是现任村支书刘俊仕。在小阎村35年的发展历史上,刘俊仕一直处于领路者的关键位置。因此,小阎村发展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刘俊仕,正是其出众的领导能力和个人魅力推动了小阎村的每次变革。而这种领导模式在可复制性上存在着局限。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必然是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展开,由此需要最大程度的模式复制性。只有模式具备可复制性,才能在城镇化经验推广上发挥重要作用,否则只能作为个案存在。因此,在对小阎村发展模式的总结上,我们必须尽量消除其个例性,而发掘其模式复制性。二是户籍制度的局限性。小阎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作新型农村社区,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这就需要从户籍制度上进行改革,突破农村与城镇的户口壁垒。而小阎村的成功发展到目前为止还未涉及到户籍制度。不过,这个问题也无法在小阎村层面得到解决,而是需要天津政府甚至中央政府进行顶层设计,从根本上解决户籍改革存在的种种阻碍。其实,小阎村自身也在利用经济红利发展村级福利政策,如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都在改善。但是,基层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得到政府的政策回应,如此才能打通存在数十年之久的户籍限制。小阎村的发展无疑是极为成功的,其经验也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特别是在本届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形势下,小阎村的成功模式为天津乃至全国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同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得到澄清和解决,最终为一种城镇化模式成立的可能性提供完善论证。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2

随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我们可以看出,城镇化已提升到了中国全面改革工作的重要进程上来,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和内容也比以前做了很大的调整,在核心目标,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实现路径、城镇化特色、城镇体系布局、空间规划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多新的想法。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城镇化给商业地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路资本纷纷加快对三四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布局,目前我们手头也有这样一个项目,所以也是从实际项目入手,看新型城镇化对我们规划行业的影响。

辽中珍珠水城位于沈阳市区西南部,距市区约30公里,距辽中县城25公里,处于沈阳1小时经济圈。基地周边有多条高速公路:京沈高速,本辽高速和辽新高速,省内外交通联系均十分便利;另有多条国道、省道均可通往沈阳和周边城市。同时基地内已有建成道路与上述对外交通连接,十分便利通畅。

现状用地主要以田园为基地,西部紧邻珍珠湖,加以散落在田间的村落构成。 包含了四个村:北长寿岗子村、蒲河村、高登堡村及丁家堡村。北长寿岗子村为满族村,尚保留部分满族生活传统及节事活劢。高登堡及丁家堡村的村落建设相对较好。其中丁家堡村有新石器遗址一处。有条件建设区现状主要为农田和鱼塘,允许建设区为村落和基地北部的湿地。 现状路况较好的为滨湖路和贯通的东西向接京沈高速的二级公路。以及沿湖步行道,其余道路主要为乡间路。珍珠湖依托蒲河水系,上至沈阳,下到辽中汇入浑河。沿岸有大面积湿地、鱼塘;农田内也密布灌溉水渠。区域快速交通路网已经形成,但“最后一公里”的快速交通连接并不畅通,珍珠水城缺少与区域交通设施的有效衔接通道。 现状规划基地内已建成环珍珠湖路、冷刘线等部分道路,道路情况较好,其余道路为村路。规划地块内池塘、沟渠较多,主要分布在允许建设区内及湖体周边,为开发建设带来困难。规划地块内多数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分布于村庄周围,为禁建区。

建设用地范围比较特殊,建设用地在大坝需要后退60米规划堤坝 (紫线)与宗地界限重合。

在规划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与挑战,主要是为一下几个方面:

1.交通方面,缺少“最后一公里”的快速交通连接,造成珍珠水城可达性、到达便捷性降低,影响珍珠水城的开发建设,未来需要建设快速路及LRT(轻轨)、BRT等快速交通。

2.用地布局,规划区内广泛分布的基本农田及其不规整的形态为建设用地的布局带来重大影响和调整。

3.竖向规划,基地地势低洼,低于设计洪水位,建设用土缺乏,不能实现土方的区内平衡,为城市建设带来挑战。

4.服务设施配套,规划地块内现状没有服务设施,未来建设投入较大。

5.防灾,基地内地势低洼且紧邻珍珠湖,雨季易受到水灾影响及形成内涝。

6.知名度低,未形成品牌,目前珍珠水城知名度较低,与位于沈阳东部的棋盘山比较还有很大差距。

但是同时我们也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比如说政策优势,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到2020年我国要解决约3个“1个亿”的农业人口城镇化,未来将进一步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区域方面,快速交通已形成,基地周边有多条高速公路:京沈高速,本辽高速,辽新高速,省内外五途联系均十分便利;另有多条国道、省道均可通往沈阳的周边市域。另外,基地处于辽中北部现代农业片区,辽宁西部水体保护区,依托蒲河生态走廊上的团结水库成为沈阳重要的生态保育与生态消费供应地。

我们本次规划目标也就是为了打造,全国水生态文明的新城镇,旅游休闲目的地。借鉴其他新城镇建设经验,打造城产融合发展示范区 。随着沈阳逐步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沈阳城市居民整体消费需求层级提升。沈阳城市居民消费已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消费转化,同时逐步增加享受型消费,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消费将有进一步提高。中产阶级的发展和培育是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即是沈阳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未来沈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打造城乡公共服务协调区 ,新城镇的发展是沈阳城市空间拓展中的重要一环,是新型工业化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功能上助推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成为东北地区新型城镇化示范新城;引领蒲河生态经济廊道发展,打造沈阳西部独具第三代城市特征的生态活力水城;培育辽中经济发展增长极,建设城乡统筹的田园生态新城。

充分挖掘地区的景观资源与本底特色,以“富水而融之”为规划理念,引水入城,为城市景观、城市田园增添特色。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和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规划中把“建筑组团”与“田园组团”错列间隔布置,设置“都市农场”和“社区果园”使得市民在获取新鲜安全的食品的同时,保证农业用地与城市建成区的绿地相互渗透,形成特色的城市风光。以健康及自给自足的形态过生活,强调“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是具有一种低碳环保理念,文化内涵和时代的产物。它是贴近生活本源,自然、健康、精致的生活城市。打造心灵的归宿,享受慢节奏放松生活,彻底保护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慢食、慢行、慢谈;成为城市居民的中心,造就地方的国际化。

同时考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与老龄人口的增加,健康与养生养老的市场需求不断的增长,成为健康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健康产业在医疗、卫生、保健、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健康产业将步入快速发展之路。

在产业方面,我们打造几大产业:

商务会展产业,沈阳会展市场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商务活动和产业活动两方面。商务会议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目前,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中,商务会议旅游人员已占全部游客的四成,2013年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市)排行榜,沈阳排名14,在东北三省中排名第2,仅落后二大连。作为会议产业城市第二集团的沈阳,将依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及旅游吸引力,成为东北及大东亚商务会议目的地。

旅游度假及娱乐产业,旅游市场进入休闲娱乐 消费时代,旅游收入增长率高于接待人数增长率,旅游消费增长速较快。理论上整个旅游发展过程将形成“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的发展路径,随着沈阳城市经济的发展, 休闲度假游、康体娱乐将成为沈阳旅游发展的新增长点。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挖掘地方风土民俗,形成艺术创作、文艺演出,引入国际家居、景观灯等设计产业形成“民族的即是世界的”珍珠湖文化。

都市农业产业,生态文明下的生态农业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也是结束国内贫乏的食品安全危机的有效手段,利用基地内的农田发展高品质都市农业,建立都市农庄和社区果园,形成“1小时”食物供给链,保证食品的新鲜与安全。

在规划策略上,应利用现有空间走廊联系沈阳与辽中城区,拉近与二者的空间距离。 理水、营湖、筑岛

在基地内部塑造水主题景观核心,过滤湖水泥沙,增加滨水岸线长度,加强珍珠湖与基地及基地内部之间的生态联系,构筑具有珍珠水城特色的水景。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邮储银行作为普惠金融的先行者,始终重点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需求。基于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建设思路,结合邮储银行定位及实际,总结了邮储银行支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提出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邮储银行应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依托国家战略,进一步抓住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从模式、产品和服务三个方面加快创新,提升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

邮储银行;新型城镇化;普惠金融;三农;创新

一、新常态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建设思路

(一)新常态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2014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9.3%,全国为54.8%,河北省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滞后。目前,河北省仍有近500万贫困人口,涉及62个贫困县,7300多个贫困村。而且河北省各设区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唐山得益于其强大的经济优势,新型城镇化水平全省最高,秦皇岛、石家庄分居第二、第三位,衡水居最末位。现阶段,河北省城镇化的总体水平已逐步趋向于与工业化相协调,但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对劳动力的吸纳不足,而且河北省城市规模总体偏小,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一直以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导致资源被过度消耗,与北京、天津相比,市政、水资源、能源、环境容量等方面都存在短板。虽然河北省城镇化率在逐年提高,进程在不断加快,但城镇化进程中涉及到的农民工就业、居住条件、医疗卫生、社保、子女教育等基本权益保障还有不少差距。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河北省城镇化进程和质量将制约着京津冀一体化。

(二)新常态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河北的功能定位是“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和人口在全省都占较大比重,因此县域是推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它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县城和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加快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结合河北省县多县小的特点,走“小县大县城”的路子,加快培育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形成定位清晰、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生态宜居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积极对接京津,加速推进京津冀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开发面向京津冀城市群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二、邮储银行支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自2008年成立以来,始终践行总行“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承担“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社会责任,始终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需求视为重点,充分发挥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充分把握现代农业与城镇化的联动,努力提升与新型城镇化配套的金融服务能力。2015年12月21日,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与恒大地产北京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贷、债、投、股”等四个方面为恒大集团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一)网点布局优化

2014年,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推进了农村网点改扩建、增加功能分区等工作,积极在辖内村镇、乡镇等地设置便民服务点,布放POS机和自助设备,两年来新增ATM机近700台,存折取款机120台,新建离行式自助银行余百个,优化了农村网点布局。构建惠农、便农支付绿色通道,持续开展自助终端助农取款工作,不断完善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等电子服务渠道,积极参与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养老保险代收、涉农补贴等工作,与“新农保”、“新农合”等民生工程项目有效对接,为农民养老钱、看病钱安全高效地归集、发放和管理设立直通车。

(二)城乡一体化的普惠金融卓有成效

县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也是邮储银行的重点和优势区域。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结合城镇化农民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需求,提供农民拆迁款及养老金、金融社保IC卡、住房贷款、助学贷款等金融服务;结合城镇化农民的创业需求,提供结算、信贷、理财等金融服务;对农民旧房改造、新建房屋等方面的信贷支撑力度加大;对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回乡创业农民工、农村妇女和自谋职业者推出了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等业务。县域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是生力军。2014年,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全年小额贷款业务新增投放30多亿元,研发试点了包括互惠贷、增信贷、POS贷、流水贷、E捷贷等在内的小微信贷产品55种,形成了“强抵押”、“弱担保”、“纯信用”的相对完善的产品序列,有效覆盖了各类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三)“三农”贷款产品丰富

目前,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已推出了较丰富的“三农”贷款产品:一是创新了抵质押担保方式,推出了四类涉农信贷产品:传统的土地、房产抵押贷款;创新类的抵、质押贷款;合作、担保类的贷款;信用类和弱担保类贷款。其中传统的土地、房产抵押贷款是指可以拥有符合要求的各类住宅、商铺、厂房、土地使用权等抵押物为担保获得贷款。创新类的抵、质押贷款只要抵、质押物有价值、可评估、能变现,就可获得融资支持,包括土地经营权抵押、集体土地房产抵押、农机设备抵押、渔船抵押、、冷库抵押、水域滩涂养殖权抵押、林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农作物(果品)仓单质押等。合作、担保类的贷款是邮储河北分行与保险公司、涉农担保公司、政府部门等合作,推出的担保贷款、助保贷、农机购置补贴贷款、再就业贴息贷款、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贷款等。信用类和弱担保类贷款是对信用状况良好的农户和涉农企业可以提供一定额度以内、不需担保的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对种养殖业等行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客户可以提供缴纳部分保证金的互惠贷等产品;二是改进了服务方式,推出了限时服务,简化了信贷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并成功上线小额贷款移动展业系统;三是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如对从事种养殖、农机和运输服务、农作物经纪购销、农产品初加工等行业的家庭农场和种养殖专业大户,推出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项贷款,用于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购置农机具、从事农田水利、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维修、缴纳地租等农业生产经营;针对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出了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同时,以项目带动的方式,创新开展了“公司+小区+农户”的奶业项目、“协会+公司+农户”畜牧业项目等新型合作项目。

三、新常态下邮储银行支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从地域上来说,新型城镇化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镇;从产业上,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业和服务业;从促进经济发展来看,一头连着消费,一头连着投资。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将催生巨大的金融需求,“住宅”城镇化带来房屋信贷需求增加,“生活”城镇化带来消费信贷需求及理财投资等金融服务增多,“创业”城镇化带来创业资金需求增多,“理念”城镇化带来金融需求业务品种趋繁。当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邮储银行应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依托国家战略,进一步抓住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加快模式、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一)模式创新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县域是其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首先邮储银行在遵循“集中作业、专业经营”的理念下,可推进事业部制改革,建立服务“三农”金融事业部、服务“小微”金融事业部和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事业部,实行总行、省分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地市行)管理部门三级督导,一级支行(县、区)一级经营的事业部制管理架构,对纳入“三农”、“小微”、“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服务事业部的一级支行实行单独的运行机制:单独的政策指导、单独的财务核算、单独的信贷规模、单独的绩效考评、单独的风险监控、单独的拨备核销,保证专门的机构、专门的资源、专门的人员为“三农”、“小微”、“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其次,结合河北省各地的地域特色,重点打造县域特色支行,对当地优势行业进行深度、集中开发,实现“管理上收,营销下沉”,探索创新县域支行正向激励机制,提高其市场响应速度与市场搏击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发展活力与动力。最后,推行信贷工厂模式,实现一站式标准化流水线作业,探索实现信贷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产品创新

第一,持续丰富针对小城镇消费信贷的产品种类,完善消费信贷产品体系,重点支持转移农民的刚性住房需求,借鉴江西、浙江等地开办农房集聚住房贷款业务支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借鉴陕西、黑龙江等地开办农民进城购房贷款业务破解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过程中缺乏购房资金难题;大力创新家电、旅行、教育、婚嫁、养老等多元化消费信贷产品,将消费信贷的业务领域扩展至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养老、健康等领域。第二,信贷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扶持与农业生产相衔接的加工业和面向农村农民的生产业,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股份合作企业、农民合作社;抓住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通过“银行+龙头企业+农户”的方式为龙头企业的上下游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第三,加大与政府、保险公司、担保公司、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合作力度,打造“银政、银保、银担、银企、银协”五大合作平台,支持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金融需求,促进城镇人口的创业和就业。通过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联保贷款等业务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第四,围绕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的土地开发与城镇改造、保障性住房、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交通体系、产业转移与产业支撑项目、特色小城镇、新农村与美丽乡村等领域建设,通过培育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给予重点支持,并适时推出新型城镇化综合开发建设贷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旅游开发贷款等。第五,借助信用卡大力发展分期业务。

(三)服务创新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需求主体大量为小企业、新城镇人口等微小群体,邮储银行应提倡主动有效的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良好的金融体验。首先,以地方政府为纽带,以城镇综合建设、特色城镇建设、园区开发、流通市场建设等城镇化项目为平台,连接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各类企业和个人,探索制订有针对性的特色金融服务方案,为城镇化建设提业链式的资金结算、贷款、理财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其次,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应向“全方位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升级转型,创新“融资+结算+在线金融”组合式服务,创新还贷、放贷新模式。再次,把地缘人缘优势与新技术结合,完善客户画像以为客户提供分层服务,提升数据化营销、差异化服务和风控能力。然后,尽量便捷消费信贷流程,设置灵活多样的还款方式;结合覆盖城乡的渠道优势,紧跟互联网金融发展,依托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互联网专属产品APP等为客户提供线下网点数量最多、线上功能丰富、多渠道产品和服务风格一致、用户体验良好的“O2O”立体化服务渠道体系,实现消费金融服务渠道的整合。最后,创新移动金融服务手段;创新手机非接触式支付模式等。

作者:唐敏 刘婷婷 朱叶 单位: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巴曙松.金融要为城市转型服务[N].金融时报,2013.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产业集群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本,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目标,要依托产业的发展[1],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集聚特征[2],成为解决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问题的理性选择。本文以产业集群为视角,以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为维度,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战略层面的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战略选择,以期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参考。

一、产业集群对于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产业集群是实现新型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与前提产业集群功能蕴藏着新型城镇化的内容,使得城镇聚集经济得以实现,从而使城镇化水平提高[3]。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把产业集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4],通过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城镇化建设的水平。(二)产业集群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根本途径要解决影响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主要“瓶颈”问题[5],产业集群模式是重要的现实途径。通过产业集群,可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并同时实现职业与居住地点的转移[6],加速离土农民富裕化的进程,实现产业集群与人口城镇化的互动并进。(三)产业集群是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产业集群通过许多同类企业的高度聚集,可不断增强城镇的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极大提高[7]。产业集群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四)产业集群能降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风险和成本在各种自然资源比较短缺的情况下,产业集群以其规模经济特有的集约高效和成本优势,宜作为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首选。发展产业集群战略,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企业布局分散和重复建设问题,是降低新型城镇化风险和成本的有效途径。(五)产业集群能实现高水平的新型城镇化对于城镇经济而言,产业集群就是重要的创新体系。通过发展产业集群,产品结构由低端化向高端化转化,真正实现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六)产业集群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产业集群因其庞大的生产能力和突出的竞争优势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裕的资金,政府就有能力提高城镇硬件水平,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二、产业集群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一)产业集群规划和城镇规划不科学城镇功能定位趋同,城镇与城镇、集群与集群之间缺乏异质性,缺乏特色。产业集群规划和城镇规划不配套不衔接,产业集群优势不强、镇城形象不佳、品位不高。(二)产业集群规模小布局分散,集聚经济效应不明显产业集群布局过于分散的的乡镇企业,产业集群规模过小,产业聚集度不高,起不到产业有效集聚、人口集中的充分作用,制约城镇化发展进程。(三)现有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有一定比例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等严重问题,这一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表现得日益明显,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四)农业产业集群未完全形成,影响城镇化水平农村的土地经营规模非常分散,农业难以实现产业化和现代化;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规模小,企业集群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集群难以形成,严重影响农业产业集群的建立和发展。(五)现有产业集群整体发展层次低,使城镇化发展缺乏竞争力产业集群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产业集群急需注入创新升级的活力,急需加快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持续升级。(六)推进产业集群和城镇化的政策体系不配套,不利于产业集群和城镇化发展政府部门在推进产业集群和城镇化方面的政策导向不明。政府对企业集群赖以发展的软硬件设施缺乏规划,未能形成产业集群推进城镇化的整合优势。

三、实施产业集群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5

目前,辽宁省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存量债务的化解”和“建设资金的来源”是这个阶段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PPP模式在筹集项目所需的资金、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降低项目整体投资风险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辽宁省在积极、有序、稳步地发展PPP模式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辽宁省在PPP项目发展的过程中,应采取的举措是:逐步完善与PPP项目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成立专门的省级PPP工作机构,创新PPP项目的融资模式和渠道,加快人才队伍培养等,以此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PPP模式;辽宁省;融资模式;助推作用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必要途径,更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党的十以来,中央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做出了相应的部署和安排,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亦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焦点。根据国际经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广泛地推广和应用政府与私营机构合作模式即PPP模式,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难题,完善城市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另一方面有助于防范和化解城镇化建设中的运营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实现辽宁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和重要保障,也是促进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辽宁省经济体制和机制创新的重要抓手。目前,辽宁省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存量债务的化解”和“建设资金的来源”是这个阶段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在。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发展PPP模式助推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PPP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PPP模式又称公私合营模式,是政府与私营机构之间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基于具体项目的合作模式。英国政府在1982年首先提出该种模式,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各国政府的实践逐渐证实了该模式是能够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的模式,该模式随之被逐步推广开来。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和推广PPP模式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PPP模式有助于筹集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的资金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主要通过中央转移支付、地方税收、土地出让金收入、地方投融资平台和发行地方债等传统方式进行融资,这些融资模式由于各自的局限性,难以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足和持续的资金供给①。PPP模式则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有效弥补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巨大资金缺口,拓宽了融资渠道,形成了常态化的资金供应链,既通过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盘活了社会存量资本,又通过长期持有特许经营的方式,调动了社会资本投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二)PPP模式有助于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质量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公共设施项目如果以政府为单一主体进行资金供给和运营管理,容易出现内部投资结构不协调、重复建设等问题,进而导致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低下。PPP模式则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充分发挥运营管理的优势,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则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项目的规划和监管当中。这样,政府部门和社会部门通过合理分工,实现优势互补的合作,有效地提升了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和质量。

(三)PPP模式有助于分散和降低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公共项目建设的整体投资风险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公共项目由于其具有所需资金数额巨大、影响范围广泛等特征,在其融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②。这些风险如果由政府部门单独承担,势必加大其压力和负担,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PPP模式则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将不同的风险分配给适合和能够承担的各方,建立起科学的风险分担机制,进而实现公共项目整体风险的最小化。

二、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投融资的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辽宁省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城镇体系空间格局逐渐清晰,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城镇化率始终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并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迅速推进

近年来,辽宁省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人口数量和城镇化率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如图2和图3所示。2014年底,辽宁省城镇人口达到294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7.05%,仅次于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28个百分点。根据2015年公布的《辽宁省“十三五”推进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方案》,预计2020年辽宁省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2%左右。在此过程中,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地方政府开始组建地方性融资平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截至2013年底,辽宁省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387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3606亿元,占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的64%左右,通过地方性债务平台进行融资逐渐成为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的重要形式.

(二)辽宁省无法依靠财政收入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

近年来,辽宁省的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均持续增加。但由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收支的缺口持续扩大。与此同时,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超过辽宁省财政收入的一半,成为政府预算外收入的主要来源。财政收支缺口的持续扩大和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使得辽宁省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依靠财政收入特别是土地财政模式来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难题是不现实的。

三、发展PPP模式助推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在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仅依靠政府部门提供的财政资金,会存在资金短缺、效率低下和风险放大等问题。2015年国家大力推广PPP模式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与措施,在此大背景下,辽宁省也在通过积极、有序、稳步地发展PPP模式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从2015年年初起陆续公布了几批PPP项目。截至2015年10月底,全省各市和省本级单位共报送PPP项目536个,总投资5635亿元,其中存量项目196个,总投资1461.5亿元;新建项目340个,总投资4173.5亿元。这些项目涉及市政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农林水利、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文化产业等诸多领域,有效地缓解了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紧张局面。但是,辽宁省在发展PPP项目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专门的工作机构,以及发展模式单一、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借鉴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辽宁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完善与PPP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参与项目各方的合法权益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良好的法律环境是PPP项目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PPP项目从设计、建设、融资到运营、管理和维护都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各参与方的行为①。目前,随着国家有关PPP项目配套制度的陆续,辽宁省对PPP项目的规范运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省政府和省财政厅分别出台了《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和《辽宁省PPP项目库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但并没有正式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的过程中,PPP项目往往集中于一些资金投入大、牵涉范围广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则无法保障各参与方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出现纠纷和争端时,还会造成无法可依的局面。因此,在国家法律正式颁布之前,辽宁省在推广和发展PPP项目时,应将PPP模式纳入地方立法范畴,为各参与方的权责划分、风险分担以及纠纷处理提供地方性法律依据,以保障各参与方的权益。在此过程中,辽宁省可借鉴英国的做法,依据国家各部门颁布的相关部门规章制定PPP规范指南,在不与现行法律冲突的同时确保规范指南的顺利实施。

(二)成立专门的省级PPP工作机构,对PPP项目进行全程监管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推广PPP项目,设立专门的PPP工作机构可以有效地规范政府行为,提升运行效率,并通过提升项目运作的透明度来加强对项目的全程监管。目前,辽宁省仅在PPP项目正式时,成立了一些PPP项目小组,并由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兼职领导,在专业水平和资源配置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辽宁省应设立专门的PPP工作机构,负责对本地所有PPP项目进行整理、指导和监督。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PPP模式的相关立法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以财政管理部门作为PPP项目的主管部门比较合适。在此过程中,辽宁省可尝试由省财政厅负责,联合省发改委、省住建厅和省交通厅等多个部门建立专门的PPP工作机构,对PPP项目的制度设计、项目储备、监督管理和争端调解等工作进行全面的协调和管理。

(三)创新PPP项目的融资模式,拓宽PPP项目的融资渠道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PPP项目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具有项目规模大、建设时间长、利润回收慢等特点。在巨额项目资金筹措的过程中,融资模式的单一和资金来源渠道的狭窄成为阻碍PPP项目深入开展和持续运作的主要原因①。目前,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辽宁省第一批和第二批PPP推介项目中,主要采用的是BOT(建造—拥有—转让)和TOT(移交—经营—移交)模式,项目融资模式相对单一。PPP项目的融资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因此,辽宁省在利用PPP模式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努力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辽宁省应根据项目的条件创新PPP项目的融资模式,在保证政府有效管理的前提下,给参与项目的私营机构更多的选择空间,以提高私营企业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PPP项目提供充裕的资金供应。另一方面,辽宁省应改变传统的以银行贷款为主要方式的融资渠道,通过引进保险机构和养老机构等战略投资者的长期资金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并将产业投资基金出售给机构投资者,或者通过发行项目债券和市政债券等方式拓宽PPP项目的融资渠道,降低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融资成本和风险。

(四)加快人才队伍培养,设立第三方机构

PPP项目作为促进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生力量,既需要具备经济、法律和财务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又需要能够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架设沟通桥梁的专业化中介机构。目前,随着辽宁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省内精通PPP项目的专业人才和专业中介机构的数量很难满足PPP项目的发展需求。因此,辽宁省应加快PPP项目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并通过设立第三方机构来加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确保PPP项目的顺利完成。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辽宁省应加快对省内财政部门相关人员的培训,培养精通PPP项目理论知识和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通过引进PPP项目的专家型人才,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辽宁省应加快专业化中介机构的建设,以便在PPP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相关审批等方面给予政府专业性的意见以及对企业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并在此基础上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结论和展望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辽宁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此过程中,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将为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从长远来看,多方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PPP模式将在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将有效推动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辽宁省在发展PPP模式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举措是: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参与项目各方的合法权益;成立专门的省级PPP工作机构,对PPP项目进行全程监管;创新PPP项目的融资模式,拓宽PPP项目的融资渠道;加快人才队伍培养,设立第三方机构等。

作者:王佳佳 李锋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厉以宁,艾丰,石军.中国新型城镇化概论[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

[2]萨瓦斯ES.民营化与PPP模式: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M].周志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陈辉.PPP模式手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理论方法与实践操作[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4]李泉.中国城乡发展反思———兼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5):608-613.

[5]张志乾.支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J].中国财政,2013(20):48-49.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6

关键词:土地管理;“自行车模式”;对比研究法;环境容量;翁源县

1.引言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到了“瓶颈”阶段,“城市病”问题突出,城乡矛盾日趋激烈,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实践表明:传统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新型城镇化模式才是我国未来城镇化建设的良药。因此,关于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讨重要且迫切。

国内外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欧美发达国家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政策的运用和城市再生两个方面[1];国内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大多在内涵、战略意义、进程等方面[2~5],对新型城镇化模式的研究并不多见,尤其环境容量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应用研究更是罕见,已有的模式研究也局限于省域、地区或全国范围内[6~8],对县域的研究几乎空白。

鉴于此,本文以广东省翁源县为研究区域,把研究视角具体到县域,并尝试把环境容量和土地综合整治理念融入到新型城镇化模式中,使研究结果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符合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和趋势。本研究旨在提出符合翁源县实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以期为翁源县及类似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提供思路。

2.相关概念界定

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相对于传统城镇化偏重经济效益,新型城镇化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以“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为原则,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9]。城镇化建设模式是指传统农村经济社会向城市经济社会转换的具体路径和具体方法[10]。

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11~12]。

环境容量尚无统一定义,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多种定义。简言之,环境容量为满足城市环境质量目标前提下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总量[13]。环境容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同一区域在不同的环境目标、不同时期、不同生活质量要求下的环境容量可能不同。

3.翁源县城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研究区概况

翁源位于韶关市南部,广东省北部,总面积2158平方公里,人口39万,辖7镇1林场,属于广东省的经济欠发达县。境内煤、铁、铅、锌、钨等矿产储量可观;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农作物以水稻、蔬菜、甘蔗、花生、大豆为主;三华李、六里柑、九仙桃等水果久负盛名,是“中国三华李之乡”、“中国九仙桃之乡”、“中国兰花之乡”。

3.2城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翁源县的城镇化发展有所加快,但城镇化水平低、质量差。2012年该县户籍城镇化率只有16.11%,而同期我国户籍城镇化率为35.29%[14];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3亿元,其中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占比只有71.5%,而同期我国二三产业占比高达89.9%。分析发现,翁源县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工业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程度、土地综合整治和政府财政能力四个方面。

(1)工业化水平低,对城镇化的“拉力”不足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发展拉动城镇化发展。2012年,翁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3亿元,工业增加值18.2亿元,工业化率仅为30.18%。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早在20世纪90年代,工业化率就达80%以上。落后的工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低,导致城镇化进程缓慢。

(2)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对城镇化的“推力”不够农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农业产业化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随后向城镇转移,推动城镇化发展。翁源县的农业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对城镇化的推力有限,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3)土地综合整治意识薄弱制约城镇化发展翁源县的耕地大多被山地等所切断,呈碎块状;加之农村居民点零星分布,占用很多土地。由于政府缺乏土地综合整治意识和经验,耕地形态得不到优化,严重阻碍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从而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最终制约了城镇化发展。

4.国内较成功的传统城镇化建设模式分析

4.1模式的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成就,诞生了不少比较成功的城镇化模式和案例,其中模式主要包括农业推动型、外资推动型和民资推动型三种[15]。农业推动型以江苏华西村最为典型,华西村自然条件比较好,农业资源丰富,但发展之初生产力水平非常低、农业效益差,其主要做法是通过推行农业产业化解决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和效益差的难题,从而释放了农业对城镇化的推动力;外资推动型以珠江三角洲最为典型,珠三角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前劳动力和土地廉价,但财政乏力,其主要做法是通过吸引外资来解决财政难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工业,以此驱动城镇化;民资推动型以温州和宁绍地区最为典型,该区域地少人多,交通不便,但素有经商传统,其主要做法是通过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创业,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4.2模式的局限性

这些模式尽管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各种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凸显出来,不仅降低了城镇质量,甚至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1)耕地资源趋紧 城镇建设用地的过度扩张侵占了大量耕地,城镇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造成耕地质量大幅下降。日趋紧张的耕地资源难以保证供养膨胀的城镇人口,从而制约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2)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 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导致水资源短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超标排放,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比如珠三角地区的一些城市,很多河流支流的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容量,水质型缺水现象突出,城市内湖和纳污河渠受到严重污染。

(3)空气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规模、建筑密度、交通强度和工业规模等越来越大,生活性废气、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排放量越来越大,加之建筑扬尘的污染,城镇空气质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城镇环境的恶化,降低了城镇的吸引力和容纳能力,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探寻一种新的城镇化建设模式,既继承传统模式的成功经验,又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5.翁源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探索

5.1模式推导――“自行车模式”

将翁源县城镇化存在问题与国内传统城镇化成功模式的经验进行对照和比较,结合新型城镇化和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进行分析,可知:要持续健康推进翁源县的城镇化建设,首先必须计算该县的环境容量,以此限制城镇化进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必须激活工农业的潜力,充分发挥其对城镇化的驱动作用。对于制肘工农业发展的农业生产率低下和财政能力薄弱等问题,采取农业产业化和吸引外资等措施加以解决;对于阻碍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土地“碎化”现象,可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方法进行治理,优化耕地形态和居民点布局。

鉴于此,翁源县城镇化建设可尝试采用“环境容量约束城镇化、外资带动工业化、土地整治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双轮一刹”模式――即“自行车模式”,一刹是指“环境容量约束城镇化”,双轮是指“外资带动工业化、土地整治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科学计算区域环境容量,作为城镇化进程中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从而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积极吸引产业转移资本,大力发展本地区的工业,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土地整治模式,加强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发展规模农业和特色农业,开展“一镇一品”工程,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城镇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5.2“自行车模式”的“新”特点

“自行车模式”借鉴了传统模式的成功经验,并注入新的内容,“自行车模式”的理念是绿色环保。与传统模式相比,该模式有两大新特点:一是首次引入了环境容量,实施该模式的第一步是计算区域环境容量,以此约束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这是先决条件,这样才能把环保重任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二是把土地综合整治技术引入到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建设中,一直以来阻碍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的重大因素是耕地规模小,而综合整治技术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对碎地进行“整容”,为产业化除障。

5.3“自行车模式”的作用机理

“自行车模式”是一个系统,外资带动工业化、土地整治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和环境容量约束城镇化三个子系统之间既合作又制约。新型城镇化好比自行车,工业化是后轮,农业产业化是前轮,环境容量是刹车系统。从子系统与系统的关系看,工业化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非农化,对城镇化起拉力作用;农业产业化释放并推动大批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对城镇化起推力作用;环境容量通过限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来控制城镇化规模和速度,对城镇化起约束作用。

从子系统间关系来看,工业化通过吸纳农业劳动力促使土地集中在少数农户手里,为农业产业化除碍,对产业化起带动作用;产业化为工业化提供工业原料,对工业化起保障作用。环境容量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限制工业类型和规模,并预防和控制农业产业化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

5.4“自行车模式”的适用条件

“自行车模式”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包括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为:

(1)工业化水平低 对城镇化的拉力不足,提高工业化水平才能促进城镇化发展;

(2)政府财政匮乏,民间资本不活跃 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撑,而财政匮乏阻碍了工业发展,民间资本不活跃降低了民资投资工业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引进外资发展工业;

(3)农业生产力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无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和生活资料,因此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才有利于城镇化建设;

(4)农村土地布局分散无序 不利于农业规模经营,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最终制约城镇化建设,因此要通过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农村土地形态,促进城镇化发展。

充分条件为:

(1)地理区位优越,对外交通便利 可降低产业转移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对转移企业的吸引力很大,有利于吸引外资;

(2)土地成本低 有利于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和规模扩大,对转移企业的吸引力大;

(3)劳动力廉价 可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对转移企业的吸引力大;

(4)有一定的能源矿产资源 靠近能源或矿产资源产地是企业选择生产区位的重要倾向,一定的能源矿产资源能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

拟采用“自行车模式”的地区必须同时具备必要充分条件,但不必满足所有的条件,可根据区情适当增减。

5.5翁源县城镇化采用“自行车模式”的充分性分析

翁源县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说明其有必要采用“自行车模式”进行城镇化建设,但能否采用决定于该县是否具备充分条件。对翁源县区位条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1)交通便利 翁源县区位独特,南连珠三角,背靠湖南、江西,是珠三角产业近距离转移、低成本扩张的理想宝地,是泛珠三角经济辐射内地的战略通道。县城龙仙距离广州200公里、深圳300公里、东莞150公里。京珠高速公路、106国道和1944省道等越境而过,规划中的昆汕高速、深湘高速也将贯穿其中。

(2)土地和劳动力廉价 土地成本方面,2012年翁源县工业用途土地均价为132元/m2,同期广东省为300元/m2,珠三角地区为537元/m2,可见翁源县的土地很廉价。劳动力价格方面,2010年,翁源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34元,广东省为7890.3元,珠三角高达11431.4元,可见翁源县的劳动力非常廉价。

(3)农村土地整治潜力大 虽然翁源县的耕地和居民点比较分散,但是耕地数量大,面积达1.9万公顷,且土壤肥厚。据县国土部门统计,土地整治潜力高达50%。

(4)具备环境监测设施 翁源县目前建有较完善的环保监测站,环境监测专职人员共有14人。

显然,翁源县满足“自行车模式”的充分条件。

综上所述,翁源县同时具备“自行车模式”的必要充分条件,因此其新型城镇化建设采用“自行车模式”是可行的。

6.结论和讨论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背景下城镇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以翁源县为研究区域,采用对比研究等方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进行探索,得出以下结论:

(1)“自行车模式”是基于翁源县城镇化建设现状、借鉴国内成功传统模式并融入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提出来的,比较科学合理,符合翁源县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和趋势;

(2)“自行车模式”既能大力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又能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符合新时期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3)“自行车模式”是针对翁源县提出来的,由于翁源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县,所以该模式对于广东省乃至我国的欠发达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本文偏重于定性研究,为后续研究明确方向和奠定基础。本文的不足之处将在后续研究中予以完善。一方面,加强定量研究,提高该模式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构造模式实施效果评价系统,定量评价“自行车模式”的实施效果,并据此完善城镇化模式。(作者单位:1.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于晓晴.长江上游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

[2]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

[3] 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04:75-78.

[4] 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09:1462-1467.

[5] 付渊博.鹤壁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D].郑州大学,2012.

[6] 庄栋.基于城乡统筹的陕西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

[7] 孔维巍.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

[8] 于晓晴.长江上游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

[9]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01: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