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才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技术人才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技术人才论文

技术人才论文范文1

当前,林业技术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例如责任风险制度不完善、奖惩制度效力低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林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严重滞后,造成人才紧缺,已对林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需做好以下几点。

1、充分认识人才的重要性随着现代林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增加。所以,一定要以“人才为本”的理念为指导思想,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充分认识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人才队伍建设是林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2、加大资金投入要了解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者的实际状况,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改善其生活与工作条件,实现留住人才的目的,并能够充分利用人才,使其在林业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加大人才培训投入力度。通过聘请林业专家以及优秀的林业工作者进行讲座,或投入资金鼓励林业人才进行继续教育的方式,让林业人才及时更新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一定要严格管理专业技术培训市场,使培训计划与任务能够高质量的完成。

3、提高林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一是努力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经常对林业专业技术工作者进行业务素质培训,将其安排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使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二是努力提高其协调能力。按照具体的项目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成员的配合协作,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三是切实加强其作风建设。与创先争优活动有效结合,通过集中培训、党校培训以及自学等形式,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业务素质教育等活动,真正提高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技术综合素质。

4、形成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首先,要创造行业条件。努力争取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加大林业建设开发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其次,要进一步将各种林业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再次,要切实强化林业工作部门建设,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严格进行管理,使林业技术人才队伍能够稳定发展。

5、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技术人才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实训;理论教学;技能

技师学院是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的职业学校。目前,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加工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对中高级技术工人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既要能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又要有技术创新能力。为了能够培养出这样的中高级技术工人,适应我国现代企业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1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

所谓“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融为一体,在一个课堂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传授。即:在真实或模拟的生产工作环境中,学生首先完成理论基础的学习,然后进行实际操作认识和训练。该模式使教学过程实现了四位一体,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一体,一堂课同时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教师、车间为一体,教室既是理论的课堂,又是实习操作车间;教师、师傅为一体,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徒弟为一体,学生既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者,又是实践技能的操作者。该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

中的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和矛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在努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缩短了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迁移的过程,达到了学以致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职业教育的目的。

2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着很显著的特点:①实用性强,这样的教学模式将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实训教学融为一体,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使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生产工作环境中感知,并在亲自进行操作过程中学习专业技能,使学生掌握生产一线的实用技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②技能性强,这样的教学模式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主导思想,即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又通过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使专业教学形成连贯的、完整的教学体系,提高了专业操作技能水平。③教学质量和效率高,由于一体化教学将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习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操作的学习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离的问题,缩短了由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迁移的时间和距离,提高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率。④要求教师素质高、能力强,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既能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因此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掌握新技术、新工艺,不断钻研业务,更新知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⑤要求教学条件高,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训教学的条件,这是一体化教学模式前提和保障。

3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目前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职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校从2005年开始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试验,结合我的工作经历浅谈两点。

3.1教师一体化

所谓“教师一体化”就是专业理论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与班主任老师由一人担任。首先,由于专业课教师任教周期长,课时量大,所以与学生的接触机会多、时间长,相对而言了解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是联系本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协调各科教学力量共同教育好学生的枢纽,有利于调动、组织学生学好各科课程,也便于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理论教学阶段只有专业教师,才能较好的胜任班主任工作;其次,在实训教学阶段,主要是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培训和操作技能指导,这一阶段实习指导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高。其原因:①大多数学生都有毕业后胜任工作的要求,羡慕、崇拜实习指导教师的技能、技巧,渴望学到真正的操作技能,他们把实习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实习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技术示范作用。实习教师可以凭借学生对自己的信赖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②由于实训教学占总学时的2/3,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有利于对学生加强实习指导和管理。总之,只有班主任既是专业教师,又是实习指导教师的一体化,才能充分了解学生,同时又可以凭借学生对专业教师丰富的知识,对实习教师熟练的操作技能技巧的敬佩心情,转化为学生积极学习、刻苦钻研技术、努力创作完成学习任务的知觉意识,使班主任的工作能得心应手的进行。因此,技师学院的教师一体化,既解决了课堂上管好学生的难题,同时还解决了技师学院师资不足的问题。

3.2教学一体化

技术人才论文范文3

1.构建国际大赛平台在互联网广为普及的今天,国际大赛已经不再象以往那样遥不可及,各种国际性设计竞赛的信息可以通过专业网站或网络传播轻而易举的获得,即便是相对落后的地区也不必因为和大城市的地域差距而影响到信息的接收。由于设计专业的专业性质决定了设计的视野需要更加国际化、设计理念要与时俱进,所以为学生构建参与国际竞赛的平台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在参赛之前,首先要对参加的赛事有所选择,尽量挑选一些与课程训练相对接的项目;其次在设计竞赛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辅导,分析项目的选题,同时对学生的参赛心理进行辅导。2.构建国内竞赛平台近些年来,国内很多的赛事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比如教育部高教司组织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台湾时报主办的“金犊奖”、以及在国内形成惯例定期举办的“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和一些国内专业设计协会(团体)知名高校机构主办的设计竞赛,这些竞赛针由权威部门承办、选题具有广泛性,体现了市场化与学术化的特点。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竞技及交流的平台。3.构建校内竞赛平台对于专业竞赛的组织与构建,不能只着眼于高层次、高水平的赛事。因为既然是设计竞赛,就免不了竞争与淘汰,越是高层次的竞赛这种落选率也就越高。很多学生会因为参与专业竞赛专业竞赛和社会实践双重驱动下的艺术设计屡战屡败的经历而感到沮丧、失落,此时适当的组织院内、校内的专业竞赛就显得由为重要,一方面这种校内竞赛更符合本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项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另一方面,这种竞赛可以适当的给学生鼓励,会使他们对专业更加热爱,学习兴趣会更浓厚、行动力会更强。校内的竞赛不但可以在专业技能上锻炼学生,还可培养学生积极的处事态度和价值观。

二、建立以社会实践为驱动的艺术设计应用能力培养体系

根据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实施以社会实践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全国输送合格的人才是当务之急。现阶段对于艺术设计学生就业过程中,大多数企业要求具有社会实习经历这一现状,针对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缺点,建立以社会实践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在教学中突出实践。1.建立面向设计行业的课程体系要想推动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建设,首先要了解艺术设计行业对学生的需求,结合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根据设计行业的需要,调整课程安排、培养目标,注重课程基本理论的扎实性,以及在理论的基础上的实践能力培养,加强职业技能培养部分的加强。形成纵向有序衔接,横向合理交叉的课程体系。2.根据市场需要及自身特点确立艺术设计学科的核心研究方向对于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可以根据本地区及自身的特点确立符合自身艺术设计学科核心研究方向,不必一味复制其他院校的教学体系及研究内容。比如少数民族地区艺术设计专业可以将自身的核心研究方向确立为为本地区输送优秀的设计人才上来,艺术设计学科教学中可适当加入民族民间艺术设计的相应教学内容及项目。在课程的设置及内容比例上也可以根据该地区特色产业进行适当的倾斜配置。3.以产学研为特色的毕业实习模式对于毕业实习,现阶段很多院校采取的是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脱离学校教师的辅导的分散实习,这样的实习方式具有一定的弊端,一方面是学生不一定都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实习单位,有些勉强找到与本专业无关的单位进行实习,有些甚至找不到实习单位。另一方面,这种分散实习不利于学校的管理和实习成果的评价,实习效果不尽人意。所以改革短学期实践内容及体系,增强毕业生实践的目的性、实践性、系统性,重点在于开展以产学研为特色的毕业实习体系,通过建立一系列的配套建设,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同时结合教师的课题研究,学生可以选择参加教师的横向科研项目、到企业、设计公司参与实际项目开发,或者到校企合作建立的实训基地实习。通过这种途径学生学会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应用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完成实习与就业的衔接。

技术人才论文范文4

湖南省根据传统产业的优势、区域特点及战略性发展要求,将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到2015年,形成3~5家千亿元企业、30家百亿元企业,力争使20家企业进入全国500强,培育10个以上国际名牌产品、30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100个以上“湖南省著名商标”,力争培育1个销售收入过5000亿元、2个2000亿元、3个1000亿元、4个500亿元的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总量达到5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0%;到2020年,湖南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总量达到10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5%左右。据统计,近两年湖南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总量超过17000名,其中,需要高层次人才3973名、高端技术技能人才5005名、普通技能型人才8022名。高层次人才需求量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工程技术人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科技研发设计人员;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机械制造加工、机电产品装配工、市场营销人员。七大产业中按人才需求量排列,分别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状况看,新兴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初级专业技术等级,对高层次人才的学历要求主要集中在本科学历,职称要求主要集中在中级职称。从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层次需求分析,人才需求最大的是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占人才总需求的77%。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主力军,其质量将直接决定产品性能的优劣、服务质量的高低、企业声誉的好坏以及企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甚至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湖南省职业院校的专业布局及战略性新型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状况

1.湖南省职业院校的专业布局不能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湖南省现有高职学院70所、中职学校737所。从专业结构来看,大部分职业院校仍开设以服务传统产业为主或宽口径、普惠型的专业,文科以商务英语、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为主,理科以模具、机械、电气为主。据统计,湖南省高职学院开设最多的文科专业分别是商务英语、电子商务、文秘、市场营销,分别有50所、48所、37所、43所高职院校开设;理科专业开设最多的分别是计算机类、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类,分别有49所、41所、39所、33所高职院校开设;传统的会计、电气、机械、建筑等专业也有23所以上的高职院校开设。湖南省高职院校开办最多的20个专业全是传统专业。湖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部分产业没有足够数量的专业点支撑。例如,目前全省仅有两所高职学院开设太阳能技术专业,分别是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风能技术的仅一所高职学院,即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某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本省还没有相应的职业院校开办。

2.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存在行业性不平衡的情况。虽然湖南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整体上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但并非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都紧缺,存在行业性不平衡的情况。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湖南省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目前已趋成熟,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如湖南广电集团、湖南蓝猫卡通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创出自己的品牌,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这些产业的人才培育已迈过成长期,配套专业的软硬件趋于成熟,专业师资队伍较为健全,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基本满足相关产业发展的要求。目前湖南开设电子、信息、动漫等配套专业的职业院校较多,有些职业院校甚至以信息、动漫产业为学校的主要服务产业,集中财力与物力建设以信息、动漫为主的专业群,形成了以“专一化、特色化、行业化”为特色的职业院校,如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等。除信息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外,其他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远远滞后于产业发展。如新能源产业涵盖了风能、太阳能、核能、智能电网、生物质能等产业,但目前除少数职业院校开办了与风能产业、太阳能产业相关的专业外,还没有开办与其他几个产业对接的专业。同样,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产业也存在部分分支产业没有相关专业做支撑的情况,这对于产业发展十分不利。

3.现有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和人才质量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受传统教育思维定势的影响,加之地域、教育经费、管理成本、师资队伍等诸多因素制约,目前湖南省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仍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即学生先在学校里学习通用型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训练基本技能,最后一个学期再去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少数职业院校虽安排学生去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但一般安排技术含量低的流水线,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实践效果,也极易让学生和学生家长对教育实践产生反感。此外,大部分职业学院的专业与对口企业的联系不多,专业实践性教学多在学校内完成,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以到学校参加专业建设研讨会或做专业讲座为主。这种校内教学的培养方式,虽然能节约教学成本、降低管理风险、减少管理难度,但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方法”所需的专项岗位能力十分不利。仅在学校的理论课堂讲授现场工艺管理、新技术的知识,学习新设备的操作技巧,难以培育合格的产业人才。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后,还要由企业花时间和精力进行二次培养,方能胜任相关的岗位,因此,传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难以培养满足产业要求的合格人才。

三、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1.建立政、行、企、校多方参与的人才培育机制,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第一,政府应积极发挥引领、指导及政策导向作用,促进校企紧密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既需要市场导向,也需要政府引导。在产业发展初期,尤其需要政府在政策、税控、资金、人才战略等方面的扶持。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引导职业院校的专业发展方向,指导职业院校开办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的专业,搭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桥梁,出台加快培养紧缺人才的相关政策等。具体来说,一是政府要提高认识,统筹规划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除了招商引资外,还需为产业发展提供交通、电力、水汽资源等设施,以及人才培育、产品流通、广告宣传等诸多服务。要将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培育工作作为政府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来抓,促进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引导职业院校建设与本地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接的专业。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需求往往具有前瞻性,而人才培养会滞后一段时间,因此,政府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及发展趋势,引导职业院校提前开设发展前景好、人才需求潜力大的专业。三是搭建学校与企业、行业合作的桥梁。要利用政府的影响力、号召力,为学校和企业、行业牵红线、搭桥梁,促进校企人才共育、订单培养、产学研合作的全面开展,实现多方共赢。四是通过经济政策和税控政策激励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例如通过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政策,按政策减免企业因校企合作或接收顶岗实习学生的相关税费,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五是制定针对人才紧缺型产业的特殊人才激励政策,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人才和对接专业师资的引进与培养,促进人才紧缺型产业的健康发展。六是通过设置相关助学金、奖学金或减免学费等方式,吸引优秀学生报考或就读与人才紧缺型产业对接的专业,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质与量。第二,行业、企业转变观念,主动参与产业人才培养工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特点决定了产业所需人才应具备“技术新、工艺精、知识专”的素质,仅靠社会招聘很难满足需要。例如,湖南某太阳能企业招聘光伏电站建设监理员,应聘者寥寥无几,原因是目前很少开设对接相关战略新兴产业的专业,专业人才成长也需一个过程。因此,战略新兴产业的行业、企业应将传统的“用人靠聘”人才观念转变为“合作育人,校企共赢”的观念。湖南兴业太阳能有限公司、湖南共创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育人”就取得了较好效果。根据企业光伏电站建设规划,以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光伏发电专业的学生为“准员工”,由校企共同培养参与工程实践的“准员工”,让他们全程参与光伏电站建设,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并进行技术指导,学校组织队伍及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通过这种“旺工淡学”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就直接参与工程建设,获得了工程实践经验,也部分解决了合作公司在项目建设旺季人员不足的问题,使企业获得了优先选拔优秀毕业生的机会,真正实现“企业、学生、学校”的多方共赢。第三,职业院校应主动转方式、调结构,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己任。一是根据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及学院的专业特色,主动对接湖南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或多个产业,开设相关专业或专业群,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储备。二是主动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本地区的行业、企业,按照“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的建设思路,积极与行业、企业开展订单培养、产教融合、旺工淡学等全方位合作,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质与量的提升。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本是一所以煤炭专业为特色的理工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及湖南中小型煤矿的关停整顿,决定重新调整战略发展规划,以服务湖南新能源产业为目标,开办太阳能、风能专业群,与本地的太阳能企业、风能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在合作育人、共建实训基地、资源共享上取得了较好效果。

2.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育平台,加快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第一,建立职业教育集团,集多方力量,加快培育产业人才。由相关行业或学校、企业牵头,组建由行业、相关职业院校、区域内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促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才共享,最终实现多方共赢。建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职业教育集团,其意义还在于:一是有利于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中、小、微型企业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二是提升了产业集群的整体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三是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使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更符合行业、企业的需求;四是有利于缓解学校专业实训条件和师资不足的问题;五是有利于学校根据企业生产工艺、技术的更新动态来调整教学内容。第二,校企共建共管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是学生升华为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桥梁,既具备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的功能,又具有企业真实产品生产的功能。学生直接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在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参与实践活动,既能提前接受企业的管理,感受企业文化,又能接受实际岗位技能的训练与指导。同时,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还能解决企业生产淡旺季的用工问题。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双方根据生产淡旺季节的变化规律,调整生产性实训时间,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又缓解了学校硬件资源不足的问题,还提高了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提升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3.加大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工学结合的全面开展。传统专业的口径一般较宽,就业面较广,学校一般注重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但是,这种培养方式的缺点是学生的专项能力较差,不能直接胜任岗位,就业后还需在企业经历一段时间的二次培养后才能满足岗位的能力需求。与战略新兴产业对接的专业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专业口径较窄,专业人才的知识与技能难以实现多个产业的通用,学生的就业面窄,对人才的专业知识要求高;二是专业硬件投入成本大,实验实训设备通用性差。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必须根据专业的特点,实施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旺工淡学或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方式,紧密对接行业、企业,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共同培养学生。旺工淡学、产教融合的模式既能解决企业生产周期性繁忙的问题,又为学生提供课程实训、生产实训的机会与条件,也部分解决了学校硬件条件和实训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能够推动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4.建立学校教育、社会培训、企业培养相结合的立体化培训教育体系,满足产业各级各类的人才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仅靠学校培养是不够的,要建立学校教育与社会培训、企业培养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中长期学习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岗前培训与岗中再教育相结合的立体化培训教育体系,满足各级各类的人才要求,为产业升级换代提供人力技术保障。第一,职业学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培养产业技术技能型“中坚”人才。高职院校应培养学生具备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较高技术技能水平,较强的自学能力与知识、技术、技能内化能力,具备工作一段时间后胜任基层领导工作或技术上独当一面的潜质;中职学校应培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理论水平、技能过硬的熟练技能人才,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与知识、技术内化能力,优秀者几年后能胜任基层领导工作或技术型岗位。第二,积极开展周期短、见效快、以技能培训为重点的社会培训工作。根据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或企业的用工计划,由社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联合企业开展短期培训班,就产业的某一岗位或某一专项技能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某一领域暂时性的人才紧缺与用工难题。第三,企业要重视员工培训工作,制订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计划。企业既要对员工进行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的培训,也要对员工进行产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培训,还应注重员工自我学习能力和知识、技术内化能力的培养。企业培训新员工时,除了实行传统的“导师制”外,还应要求每个部门的员工分期参加轮训,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或行业专家定期为员工培训,以不断更新员工的文化知识,提升员工的能力。实力雄厚、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的企业,还可以自己开办培训学校或企校合作开办“厂中校”,培训自己所需的技能人才。

5.采用特殊机制加大师资培养与引进力度,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在前期没有对接的专业做支撑,人才储备少,技术人才相对缺乏,例如目前光伏产业在国内除了某些综合性大学有硕士或博士点外,本科教育还没有光伏类专业,即使是光伏材料的硕士与博士毕业生也与光伏企业的实际生产要求有很大差距,所对接的专业难以找到高层次的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因此,学校要制定特殊的激励机制,采取经济或政策措施加快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不仅要加强师资引进,还应注重对现有师资的培养,通过送派教师到对口高校进修、参加专题培训、深入对口企业锻炼实践等方式,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此外,学校还需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及一线工程师、熟练技师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课程实训和实践。

6.加大产业宣传力度,建设相关产业的科普、宣传、示范基地,促进产业影响力的提升。战略新兴产业在社会的认知度还不高,人们对它们的发展状况、应用前景了解还不够,因此,需要加大产业宣传的力度。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要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宣传、介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应用前景,及时相关产业人才需求信息以及人才需求规划等。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还可通过建设相关产业的科技馆、科技园、示范基地等宣传产业,促进应用技术的推广。学校在招生时,应针对与战略新兴产业对接的专业制定特殊的政策与措施,除加大相关专业的招生宣传力度外,还可通过减免部分学费或设置奖助学金等方式吸引青年报考与战略新产业所对接的专业,提升产业人才质量,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技术人才论文范文5

关键词: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考核评价机制,职业能力

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飞速发展,建筑业信息化是建筑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BIM技术作为新常态下一种新兴技术正在悄然改变着建筑业的发展模式,由BIM技术引发的建筑业新变革正在显现。高职院校如何将BIM技术融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顺应当前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具体表现,是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蓬勃有序、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1BIM的概念BIM

(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它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决策、实施、使用阶段全部应用或其中某个阶段应用5D(三维实体+时间+造价)信息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协同施工、虚拟建造、工程量计算、造价管理、设施运行维护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运用BIM技术,可提前预知可能延误的工期和造价浪费的设计隐患,进而最大限度的减少造价浪费和避免工期延误,应用BIM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精细信息化管理,可为建筑业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创造有利条件,避免资源浪费,从而可大幅度提升建设工程项目的效益。

2推进BIM的相关政策

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将BIM技术列为“十二五”重点推广技术;2015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分别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工程承包、运营维护单位方面推进BIM技术,并制定了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年末,建筑行业甲级资质、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技术、企业管理系统及其他信息技术一体化集成应用;到2020年年末,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新立项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新立项公共建筑和新立项绿色生态示范小区,其中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方面,集成应用BIM技术的项目比率必须达到90%。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积极制定出关于BIM技术应用配套激励政策和措施。2014年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在上海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随后,北京、天津、陕西、辽宁、黑龙江、山东、重庆、浙江、福建、深圳、广东也相继出台了BIM技术应用推广政策与标准。BIM将继建筑行业甩图板应用CAD制图后又一次革命性生产力技术改革,将成为建筑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将成为建筑业企业项目精细化、集约化、信息化管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3实现BIM应用人才培养的模式

3.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高职建筑类院校原有的课程体系、教材已不能适应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为了培养出适应现代建筑行业的BIM应用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应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并进行分析,重新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对课程进行合理优化,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将BIM技术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3.2建立健全BIM考核评价机制

为培养出与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相结合的BIM应用人才,可积极探索出并制定BIM技术考核评价机制,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上课教师便于采取相关措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3加强BIM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习实训作为高职院校体系的核心内容,它主要用于突出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加强BIM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对BIM人才的培养。

3.4提高专职教师的职业能力

教育教学的改革构想,须有好的专业教师来实现。高职院校须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BIM技术相关知识培训、讲座等,同时也要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3.5将BIM技术应用融合到课程、毕业设计

课程、毕业设计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课程要素,而毕业设计又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的最后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以及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得到提升,那么可以将BIM技术与课程、毕业设计相融合,通过BIM技术,使学生不仅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本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结语

目前,高职院校将BIM技术运用于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系统性地阐述了BIM的概念、BIM技术的相关政策及高职院校BIM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提出BIM教学改革的方法和建议,希望能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任 宁 徐龙辉 单位: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邱兰.BIM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28):168-169.

[2]武斌.BIM技术导向下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2):38-40.

[3]何关培.“BIM”究竟是什么?[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3):5-7.

技术人才论文范文6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技能;强烈的探索兴趣和创新热情;持续的汲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二)数学实验教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数学实验是指利用数学软件对数学问题、数学模型进行设计、计算、演绎、绘图及优化等各项处理的实验。狭义上的数学实验仅指独立的数学实验课;广义的数学实验是指数学问题、数学理论方法,利用数学软件和电子计算机,在实验室里验证或解决问题的实践课程。例如数学建模,数值分析,几何画法等。数学实验的突出特点为:其教学内容与数学理论数学方法密切相关(否则就无法称作数学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否则就无法称作实验);使用电子计算机(否则就无法完成实验)。数学实验既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化、运用,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环节,是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综合拓展。全国工科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学校要开设以数学建模、算法设计、数据处理为主体的数学实验。数学实验是学习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理论方法的重要途径。例如,书本上的定积分概念抽象,繁琐,初学者理解起来普遍都会感到困难。但在数学实验中,通过形象、具体的把曲边梯形的面积转化为矩形面积的计算,不仅从概念上很好地理解了定积分,而且对定积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方法有了真实的体验。数学实验给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提供了最好的时机和平台。实验就是在未知中探索,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观察,思考,验证,探索,研究,发现。应用现代计算、分析、演绎工具,电子计算机辅助解决问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大大提高。数学实验过程多人协作,相互沟通,因而成为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长期的数学实验教学实践表明:数学实验是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是启迪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学习欲望,培养主动探索,努力进取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有力措施。

二、数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实验课在数学专业教育中受重视的程度不够

具体表现为:其一,实验课总是不能成为学生的主课,成了理论课的附属品,重理论,轻实践,课时少,考试成绩所占比例较低;其二,实验室建设与学生数学实验课的必要要求相比相对落后,计算机以及相应的实验设施数目远远不足,实验室用于数学实验的时间较少,学生只能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匆忙、短暂地应用计算机,实验过程只局限于完成教学任务,应付了事,学生难于有充分的参与、施展过程,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培养和锻炼。

(二)数学实验教学内容老化陈旧

模仿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多,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实验少;重知识验证,不能以问题为主线设计实验,与当今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脱离,创新性思维能力开发不足。

(三)实验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切实发挥

由于高校的评估体系中评估的重点放在注重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上,对实验课即使有评价内容和指标,往往也只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实验课的出勤记录和实验报告上,因此实验教学中,学生是否真正参与试验,真正动手实验,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是否得到有效发挥都难以得到真正的体现和考量;此外,实验中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布置实验,学生按老师要求完成实验,学生鲜有自主设计,自主观察,自主分析,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用同一规划的教学计划、单一模式培养学生,学生的潜力和创造性受到抑制。

(四)考核方式不科学

由于高校的数学实验是数学理论方法与数学应用的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结合最好的一门课程,其内涵、性质、任务、目的、作用皆有其特殊性,所以数学实验的考试考核方式也应该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现存数学实验的考核方法无外乎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实验出勤记录分加实验报告分;②实验出勤记录分加期末开卷考试分;③期中加期末小论文分。以上的考核方式虽然有评分简单快捷的优势,但对于学生是否在实验中真正参与其中,动脑动手,并在实验中有所发现,有所锻炼,有所收获,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均无从检验。

三、数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认识

数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数学方法为核心,实验室为基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精心组织教学过程。

(一)建立一支“懂实验”“会实验”“能创新”的教师队伍

要培养创新人才,上好数学实验课,首先要有创新型的教师,建立起一支“懂实验”“会试验”“能创新”的教师队伍。由于数学实验课理论联系实际,特点鲜明,内容新颖,方法特别,所以能够上好数学实验课,教师就必须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功底,计算机软件应用操作能力,良好的科研素质与科研能力。数学系从年轻的硕士研究生中选取三位教师,主攻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数值分析课程。他们不仅有扎实的数学理论水平,而且数学软件、计算机程序功底深厚,外语好,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并且每人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方向;数学系创造条件,优先选派数学实验教师定期出去进修深造提高,以便真正形成了一支“懂实验”“会实验”“能创新”的教师队伍。

(二)独立设置数学实验课程

以前的“数学实验”只是数学建模、数值分析课的附属品,在数学建模、数值分析课后增加相应的课时为学生上机实验。为了真正确立数学实验课的地位,实现数学实验课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作用,数学系自2007年起,将数学实验定为必修课,共48学时。有专门的教学纲要,教材。教学内容为:软件篇,Matlab软件和Mathematica用法;实验篇,特殊函数与图形,定积分近似计算,求代数方程近似解,古典密码与破译,微分方程近似解,迭代与混沌等,附加篇,MathCAD用法。此外,数学建模、数值分析课、几何画法的实验部分仍然保留,与独立的数学实验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课程体系上确保学生动手能力的实现,真正从实验、实践中实现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开发。

(三)开放实验室

实验课的地位得不到应有重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实验设备不足,实验室开放时间不够。为了确保数学实验有物质条件上的保证,数学系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实验室。配备了60台计算机,并有专门的数学实验老师负责,全天候对学生开放。

(四)完善数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精心设计实验内容,强化典型实验,培养宽厚扎实理论水平。

在实验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依据培养目标和教学纲要,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选择、设计。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实验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适应性、趣味性、灵活性、科学性、渐进性和应用性的基本原则。选择基础性试验,重点培养宽厚扎实的理论水平,提高对数学理论与方法的深刻理解。熟练各种数学软件的应用与开发,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增强实践应用技能;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从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创新思维的开发。

2.教学方法上实行启发参与式教学法:启发—参与—诱导—提高。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学生亲自动脑动手为主。教师先提出问题,对实验内容,实验目标,进行必要的启发;然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动手操作,每个命令、语句学生都要在计算机上操作得到验证;根据学生出现的情况,老师总结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诱导;再让其理清思路,再次动手实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获得能力上提高。

3.精选实验内容,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例如,在古典密码与破译实验中,三人分为一组,两人将明文编译成密文传递消息,第三人截获后破译密钥。相互配合,团结协作。

4.以问题为主线,以建模和实际问题应用为载体,培养科研素养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