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范文1

过程性评估,又称为对学习过程的评估,对应终结性评估或对学习成绩的评估。前者是指通过控制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使之最终达到期望目标,并消除学习者现有水平和最终结果之间的差异。同时,过程性评估还通过对话协作以及学习者的学习反思逐步实现自我调整。相比后者,有研究表明过程性评估有效地促进了学习者的标准化测试成绩。社会文化理论对过程性评估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调整自我调整

是过程性评估中的核心概念,是指学习者通过目标设定,对自身认知行为进行控制和调整的一种积极建构过程,是过程性评估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而这一概念与社会文化理论的中心理念不谋而合。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发展学习者的自我调整能力,使其能够实现自我教育。”在自我调整的过程中,学习者经历了一个循环往复但又曲折上升的过程。首先是规划阶段,需要对任务进行分解,设定目标及相关行为。其次是实施阶段,对自身的行为、动机进行操控。最后是评估阶段,接受来自他人的反馈并对此进行自我反思。这一过程体现了社会文化理念,即在学习者设定学习目标以后,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支架,具体体现为形成性反馈,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即时评估,并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其他人对自身学习行为的调整以及自我反思,学习者逐步实现自我调整,特别是能够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估。而学习者将新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体系实现有效融合,最终实现自身的最近发展区。

2.互动交流Black和William(2009)

针对过程性评估提出了“过程性互动概念,即过程性评估是学习者内在的知识内化与外在的环境刺激和反馈的互动过程。这一概念正是来自社会文化理论。在社会文化理论看来,学习的本质就是社会交际,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内在因素)从与他人的经验和环境(外在因素)的互动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新知识和原有的知识实现融合并随后存储在长期记忆中,随时有待提取、扩展和做进一步的调整,从而达到知识内化。换言之,过程性评估将成功的学习过程定义为学习者通过内在的观察反思以及外在的积极任务参与并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而这恰恰也是社会文化理论将学习视作互动交流的结果。

3.学习和发展维果茨基

对学习和发展两个概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他认为,发展是指学习者心理功能逐渐成熟的过程,而学习则只是获取新的心理能力,并不涉及能力的变化过程。恰恰是发展的概念才最有可能帮助学习者成功达到下一个发展阶段并最终实现“良好的学习状况”。而这也正是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的差异所在。前者着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发展状况,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最终目的。而后者则是以某一阶段的表现来衡量学习者的学习水平。虽然通过终结性评估,教师可以发现学习者的学习问题,但无法了解其问题根源以及内在发展状况,因此无法针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提出相应的反馈措施和策略。

4.形成性反馈形成性反馈

是指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针对其学习目的或出现的问题给予清晰的评价标准或评论。研究者认为,形成性反馈相对于传统的成绩评定,能够促使学习者更好地形成元认知策略,如目标设定、行为控制以及反思等。Lipnevich和Smith(2009a,b)通过实验发现,相比原先评分或仅仅表扬的传统方式,来自教师的详细的书面反馈,包括评价和建议,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写作测试的成绩。社会文化研究学者认为,形成性反馈体现出给予学习者必要支架帮助的特性,通过深层次的认知处理,帮助学习者由他人调整转向自我调整,并达到理想的学习目标(Vygotsky,1978;1987)。

二、社会文化视角下过程性评估的实施

社会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设计艺术工业设计社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FB47文献标识码A

“设计不是一种职业,它是一种态度和观念,一种规划(计划)的态度观点。”——莫合力纳吉(LaszloMoholy-Nagy)。“设计是包含规划的行动,为了控制它的结果,它是很难的智力工作并要求谨慎的关键的决策。它不重视把外形摆在最优先地位,而是把与之有关的各方面后果结合起来考虑,包括考虑经济、社会、文化效果。”——利特(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设计从根本意义上讲是社会和文化思想的反映,因此设计艺术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对社会的理想。讨论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先要看看人们对社会的理想模式,或要求、或幻象、或期望、或责任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设计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21世纪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的观念不断地发展,探索未知,为后工业社会寻找新的造型语言和艺术理念,就是说设计已经不再只是用自己的方法去研究世界,更重要的是设计研究科学的双重性的调和,即科技给人和人生存方式的影响及科技给社会带来的污染和危急。设计的观念决定了设计艺术发展方向,本文即从以下角度探讨了设计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态势。

1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适应科技的变革

人类的价值和思维方法的改变都是漫长的,但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必然会极大地影响其发展。控制人口的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丹麦的设计师福林特(NielsPeterFlint)的设计观念能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他怀疑西方的物质享乐和消费注意价值观,主张从工业文明的物质享乐转变为非物质的过程,强调服务和无处不在的信息交换,他甚至向往东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现在他正专心于“衍续”(sustainable)产品和建筑的观念设计研究,并开设了一家以自己的名字(flint)命名的商店,专门出售“衍续”产品。

可以看出,工业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处理好设计观念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因此,设计与社会经济形成互动的关系是设计艺术发展的大趋势。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讲,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实质。英国的工业化开始发生于18世纪,西欧、北美的工业化都始于19世纪,到本世纪中叶进入成熟的高度工业化阶段;而其他一些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大都始于20世纪;对于广大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此工业化是一个世界化的进程,而且至今这个进程还远没有达到终点。工业化带来的是工业文化和工业文明,其本质是追求物质化。西方在达到高度工业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生活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另一方面也目睹了工业化带来的一切负作用。西方的许多学者提出,从工业化的物质文明向非物质文明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信息技术。21世纪的设计观念是,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从物质的设计向非物质的设计转变;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转变;从实物产品的设计向虚拟产品的设计转变。

人类社会发展是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后现代主义提出的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这一问题将在信息时代的设计中得以解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从事具体的工业生产的人数在逐步减少,而从事信息业和服务业的人数在迅速增加。人们的需求重点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转移。我们的社会从过去的“硬件社会”向今天的“软件社会”转化,人类已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

新的技术又一次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工业时代生产规模的庞大、集中、标准化向后工业时代的小型、灵活、多样化发展。产品的个性化和文化特色成为生产的重点设计的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两种文化之间的对立走向融合,使得传统的功能主义的设计思想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产品设计中,产品的形式与功能已没有必然的联系。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单纯的科技主义文化已不能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设计已变成了一种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综合学科。新的设计形态已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设计的产品也成了一种时时变化着的东西,通过这种产品设计师与顾客进行互动式的交流。例如多媒体设计、虚拟空间的设计和网页设计,它们的传统形式已不复存在,纸张、油墨、装订线已变成了各种电子线路,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已不像一份报纸、一本书那样摆在我们面前纹丝不动,而是在屏幕上闪烁着各种光芒,变换着各种造型,每当你按下一个按钮,将会出现一幅新的场景与新的文字,它们将按照你的要求,提供给你不同的功能:查寻资料、浏览网站、了解产品、发送文件。在这里,任何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和衡量标准都显得毫无意义,设计师同时也是艺术家,它将充满感性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合理的生存空间,在更高层次上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因为那是孕育它的土壤。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每一个中国人所受的教育均以这三种为基础。倘若对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但却试图透过设计来传递这种思想概念,结果就会如同水中捞月一般。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概念上,东西方的哲学体系有基本的差异。在西方而言,特别是自文艺复兴时期起,人类已被视为大自然的主宰,甚至可以控制大自然,因而导致后来兴起的工业革命,以及各种卓越的科技发明。可是,在东方来说,人类往往视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且不断努力寻求与大自然的协调。我们这个以西方为主导,竞争激烈的消费社会,往往欠缺安稳;而东方哲学体系所灌输的和平安静思想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例如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空间构成的意识、生命力的节奏与韵律、线面的有机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这种种充满活力的造型,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而它们恰恰是承载东方文明的载体。这些造型不是单纯的再现已知事物,也不是纯粹的主观的幻想,而是以科学思维所不能替代的直观感受在未知的人类的精神世界和外部世界中的探险。它记载了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了生存的勇敢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刻的审美观和哲学观,因而这些造型是富有生命力的、是永恒的,是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

先进世界资讯发达,社会及文化发展渐成一体化。当代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必然立足于本土文化和思想基础,将精髓融汇于现代思潮中,丰富我们的生活,成为一个多极化的现代国际文化体系。

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体制的逐步瓦解,经济发展的中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已有学者预言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价值观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把握住历史的契机,站在新的高度对中国传统哲学观、美学观的再认识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道路。

设计是文化的设计,而不仅仅是流行的色彩与块面的罗列与拼凑。对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的借鉴是在传统审美基础之上进行的。在设计实践中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构图原理和平面化特征以及画面中各元素之间力的平衡的研究是发展中国设计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绘画的构成中讲究“经营位置”,也就是说在平面化的效果中注重各部分的和谐与完整,各种元素之间力的关系力求达到平衡,即各种元素的力度包容在整幅画面中,“内容即使繁杂,也统一于意境”。同时,对传统构图中的“立与破”的辩证关系和传统笔墨效果的吸收与借鉴也是重要的课题。

3设计在未来的挑战之一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从长远角度看,最好的生态产品将会成功并控制市场。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问题困扰着我们。自然资源迅速减少,环境污染公害增加,这些不稳定因素导致西方工业经济衰退。保存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要求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探索新方法解决垃圾处理,以减少污染,节约原料;改善产品结构,使其可修理;使用无废料的太阳能;节约用水设计等。

格鲁斯(JochenGros)于1975年提出“有意义的功能”理论,设法跳出自然科学思想的目的理性,倾向于人文科学思想方法,尤其是知觉心理学,它在德国首先提出再生循环处理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即生态设计。

在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中心主义的过度扩张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为当代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后代的发展权利和机会。目前,追求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在全球获得广泛的共识,许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计划,《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就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与农业和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是以科技和信息作为经济发展的原材料,是建立在人类智力或智能充分发掘与利用基础之上的,不会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采和应用,进而产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相反,它要利用科技手段去保护和改造自然环境以维护生态平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使自然环境更有利于增进人类的健康发展,从而使现代人类社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变革是持续不断的,设计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要探讨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必须明白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这一本质,在人类科学与文化都在进步与革新的时代,对于作为艺术与科学、物质与精神、人与环境和谐之纽带的设计艺术,变是永远不变的原则。

参考文献

1V.C奥尔德里奇.艺术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社会文化论文范文3

自韧性领域的研究以来,我们发现了大量与韧性有关的内、外保护性因素,也揭示了弹性个体所呈现出的特质。然而,人们越来越发现,韧性的研究不能脱离个体所在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背景终将决定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固定模式。对移民或留学生来讲,不同民族文化带来的压力很大程度上与韧性水平有关。这些异文化压力主要来源于语言不熟练、文化规则冲突、家庭冲突及地域性分离、种族认同等因素,社会支持和社会联结不深入也导致了异文化压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这种传统文化熏陶下,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早已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的印记并不会随社会的变迁而消亡,反而会溶解成为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无疑带着文化色彩,成为一种文化特质对个体产生影响。这一影响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关于文化与心理韧性的探讨将韧性研究引向深入。有学者提出“文化韧性”一词,用以描述文化因素在应对不利情景时的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价值观、积极情绪等能有效促进韧性的发展。社会文化背景也常被作为影响韧性的因素进行考虑,尤其是家庭和社区功能。综上,笔者认为,“文化韧性”一词更多强调的是韧性的研究领域,类似于“教育韧性”、“职业韧性”等名词,不能恰当显示文化因素对心理韧性的影响,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使用“文化特质”一次,用以阐述文化背景下所发展出的独特心理品质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国内一些学者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对心理韧性追根溯源做了深入研究,发现中国古代早已对韧性进行过研究,以《周易》为证。《周易》的阴阳对立转化思想可谓是中国最早的辩证思想,也揭示了韧性的顺逆境转化之道。对压力的主动适应也从《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找到印证。中庸作为中国人核心文化,对国人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认知风格等起着关键作用。“中庸”、“顺其自然”早已内化为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影响着韧性的发展。儒家文化强调“慎独”“自省"的个人修养,正是韧性的最高层次发展。韧性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或是适应过程,其最低层次是“适应”,而最高层次则是在适应基础上的发展和超越,文化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文化的影响也以“精神性”意义延续下来,反映出一个人对生命的思考,对存在的思考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与追求,是中国儒释道“无我”的集中体现。精神性有效促进韧性和心理健康的发展。而国外对于精神性(Spirituality)的论述,由于所涉及文化、宗教与学科背景较复杂,对精神性的理解也部分贴上了宗教的标签。ShelleyLLong以宗教背景下的精神性与大学生韧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精神体验,价值观或信仰,宽恕,个人宗教行为,积极应对方式,教会支持和总体自我评分等精神性维度与大学生韧性存在显著相关,而组织笃信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与韧性无相关。精神性上的总体自我评分比宗教上的自我评分与韧性的关系更大。文化的影响还反映在文化价值观及社会生活背景中。一项对墨籍美国人文化价值观与韧性的研究表明,民族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在逆境适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庭责任和威望这一传统文化价值观因素,显著提高了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激发了学生的成就动机,能够预测大学生韧性,此外,民族认同感、宗教仪式等因素也在适应中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民族特有的文化敏感性及应对策略,帮助非裔美国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压力。在一项研究种族歧视与韧性的研究中,民族自豪感作为保护性因素,也显著降低了抑郁症状的发生,加强了个体与社会联系。

2韧性的层次性

早期,学者认为韧性并非所有人都具备,只有那些适应良好的个体才具有韧性这种特质,后来对灾后韧性的研究表明韧性是普遍存在的,即使PTSD症状极为严重的群体,韧性个体也不在少数。既然都具有韧性,为什么适应结果却不一样,除非个体选择了不同的韧性策略应对压力,致使韧性出现层次性的表现。Richardson提出的韧性过程模型中,对韧性结果做了不同解释。压力过大时会打破个体原来的身心平衡状态,个体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其结果变得不一样:①达到韧性的重新整合,即韧性增强,获得更高水平的平衡;②回到初始平衡状态的重整;③伴随丧失的重整;④功能紊乱的重整。这4种结果截然不同,与其说这是一个说明韧性过程的模型,不如说这一模型清晰地展示了韧性策略和结果的层次性。Hunter对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的访谈也发现了韧性层次性的现象。他发现这些具有行为问题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压力反弹能力,而帮助他们从逆境中反弹的因素却是让人吃惊:拒绝交往、离群索居和情感冷漠等消极的品质。这一发现使Hunter进行反思并提出了韧性的层次模型。他认为,最低层面的韧性仅具有生存意义,人们通过暴力侵犯和情感压抑来保护自我;中间层面的韧性具有防御意义,个体拒绝与别人交往,以此抵制外界的不良刺激;最高级层面的韧性才具有健康、成长的含义,他们积极地调动个人资源,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灵活地处理生活压力。处于前两个层面的人尽管也在压力中适应,但在成年后往往会出现各种适应不良,甚至心理障碍。这就是说,逆境中的个体具有不同层次的韧性,致使其呈现不同程度的适应结果。有些人只是从压力中度过,而有些人则从压力中获得了成长。具有韧性个体并不是完美的宠儿,尤其当那些知名人物显示出强大韧性的同时,他们似乎还不得不与自身的障碍做斗争。MauriceMiller对10名学业成就但具有不同程度学习障碍的大学生进行访谈,发现这些学障学生韧性的7个要素:①认同成功经验;②曾在某一方面特别出色;③自我决定;④把握关键性的转折点;⑤拥有特别的友谊;⑥有鼓励自己的老师;⑦了解并具备学障的知识。而Schreiber的研究则发现,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期望获得学业成就,尤其是那些认为学习的能力是稳定、无法改变的事实的学生,他们的韧性水平较低,且抑郁症状比较少。这可能由于认为学习能力无法改变的这种观念,使学生不愿意再去努力、尝试提高能力,从而避免进行一些容易带来抑郁情绪的思维活动。

3韧性的情境特异性

大量学者对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及机制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不过韧性在不同情境下仍显示出明显差异。人们普遍认为种族歧视对移民群体来说是个显著的压力,种族认同感作为保护性因素可以缓解种族歧视带来的高抑郁、低社会连结和低自尊,然而情况却不完全是这样。当个体感知种族歧视严重时,他们高度的种族认同和自豪感反而会带来显著的抑郁症状,社会联系减少。也就是说,种族认同感作为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甚至相反。对乞丐的一项研究发现也证实了韧性在不同情境下的差异性。当流浪者回归到正常生活时,他们在沿街乞讨这种特殊环境下所具有的韧性却使他们无法适应体面的生活。情境特异性还反映在一些公认的保护性因素对不同韧性群体的作用具有差异性。比如对多动症(ADHD)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韧性及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相比正常学生,患有ADHD的大学生自我概念中的环境掌控力比人际关系这一公认保护性因素在韧性发展中呈现更重要的影响。一项对酒精依赖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与韧性的研究发现也使得研究者大跌眼镜,相比其他人,酒精依赖学生并非在学业成就上存在更多问题,事实上,他们的问题在于焦虑、情绪沮丧和复杂的家庭问题,学业成就与韧性水平不存在显著相关。更让人吃惊的是,学业成就似乎只是一种替代品,一种情感疏离或是一门心思追求着某一特殊成就却得不到的替代性结果。对移民或留学生来讲,韧性差异明显具有文化性,主要表现在异文化压力适应中。异文化压力主要来源于语言不熟练、文化规则冲突、家庭冲突及地域性分离、种族认同等因素,社会支持和社会联结不深入也导致了异文化压力的增强。例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关注个人感受和成长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东方文化中,一个过分强调自我,关注自我感受的人会在人际环境中遭受更大的压力,甚至还要接受更多道德审判。尽管随着民族文化融合的加强,差异会越来越小,但是文化价值观本源仍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长远影响。上述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得不提醒研究者注意韧性保护性因素在不同情境和文化下的差异,只有关注差异,才能在韧性的干预方面有实质性突破和进展。

4韧性领域的延伸性

社会文化论文范文4

(一)被试选取调查宁波镇海区的中官路村和北仑区的新建村,主要考虑这两个村庄是非宁波生源地的他乡人聚集地,正好符合调查对象的要求。调查的对象力求多样化,不仅涵盖了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还包括了个体老板、上班族、清洁工、保安等多种职业类型。采用随机抽样,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18份,有效回收率达87.2%。从被试来源划分组别,其中校外组被试92人,占42.2%,校内组被试126人,占57.8%;以性别划分,其中女性110人,占50.5%,男性108人,占49.5%;以是否听懂、是否会说宁波方言划分,听得懂的60人,占27.5%,听不懂的158人,占72.5%;会说宁波方言的20人,占9.2%,不会说宁波方言的198人,占90.8%。以被试年龄划分,20岁以下18人,20-30岁156人,30-40岁26人,40岁以上18人;以被试在宁波居住时间的长短划分,1年以下的59人,1-2年多的66人,3-4年多的32人,5年及以上的61人。

(二)研究工具1.他乡人对宁波方言态度的调查问卷该问卷是在借鉴其他方言态度问卷的基础上自编形成的,共15道题,采用5点计分,其中第10、11、12、13、15题需反向计分。内容包括对宁波方言声音特点、沟通功能、存在价值的评价。调查问卷间隔4周的重测信度为0.78,有较好的内容效度。2.他乡人对宁波城市归属感的调查问卷该问卷是在大范围访谈收集资料后自编而成的。访谈了30人,年龄范围在18岁到57岁之间,其中男性12名,女性18名。访谈结果显示,在宁波居住时间越长的人,越习惯宁波城市的生活方式,对宁波城市的归属感越强。全部的被访者都愿意遵守宁波的各项规章制度;86.7%的被访者喜欢宁波这座城市;83.3%的被访者愿意留在宁波工作;43.3%的被访者愿意长期留在宁波生活。80%的被访者觉得宁波城市的规划建设合理。46.7%的被访者感觉在宁波有家的温暖。基于访谈结果,编制了10道题,采用5点计分,其中第8、9题需要反向计分。内容包括他乡人对宁波城市的喜好程度、定居宁波的概率、是否愿意投身建设宁波等。调查问卷间隔4周的重测信度为0.82,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三)数据处理剔除无效问卷后,采用SPSS17.0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

(一)均值、方差、t检验由于问卷调查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获得真值的可能性很小,因此用一些集中量数来作为它的估计值。平均数在多数情况下,是真值最好的估计值。因此,选择均值来代表整体,进而利用方差来进一步考察整体之间的差异。通过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对指定变量综合描述分析,分性别、组别、是否懂宁波方言、是否会说宁波方言四组计算均值、方差,进行简单比较。具体数据分析情况见表1。

(二)事后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如果自变量有两个以上水平,那么需要对方差分析进行事后检验,看到底是哪两个水平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在两份问卷的自变量中,被试的年龄和在宁波居住的时间分别都包含四个水平,所以要进行事后检验。事后检验具体结果见表2和表3。由表2可见,非宁波生源地的他乡人对宁波方言的态度,在年龄变量上并无显著差异,而在宁波城市归属感上,年龄变量四个水平上却存在显著的差异(F=5.79,p=0.001),且40岁以上的他乡人对宁波城市的归属感,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龄段的他乡人对宁波的城市归属感。由表3可见,在宁波方言态度和城市归属感两份问卷上,他乡人在宁波居住时间段变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对宁波方言态度上,在宁波居住时间5年以上的被试对宁波方言的评价显著高于居住时间1-2年和3-4年的被试(F=2.73,p=0.045)。对宁波城市归属感上,在宁波居住5年以上的被试对宁波的城市归属感,极其显著的高于其他三个居住时间段的被试对宁波的城市归属感(F=7.73,p<0.001)。

(三)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间密切程度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他乡人对宁波方言的态度是否和其对宁波的城市归属感存在相关。通过对218份有效问卷数据的相关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确实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r=0.465,p<0.01)。

三、讨论

(一)他乡人对宁波方言的态度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来看,他乡人对宁波方言的态度是积极的。具体而言,在性别上,他乡人对宁波方言的态度评价并不存在差异。已有研究认为女性在语言方面有优势,而本研究结果并没有验证这种情况,这也许可以从侧面表明女性的语言优势并不是那么明显,或者说只有在熟悉的语言上,女性较男性有优势。学校和社会这两种不同背景下的被试,整体而言,对宁波方言的态度都是积极的。具体到个别特征上,两者表现出了差异,社会上的他乡人相比于在校生,对方言的评价更积极。对于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是由于社会上的他乡人来到宁波是为了打工挣钱,他们的社会交往的对象更多的是宁波本地人,而学校这一特殊环境中,学生每天交往的对象主要是教师或同学,彼此交流使用的大多是普通话,这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校生与方言的接触。在宁波居住时间的长短也是考察他乡人对宁波方言态度的一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居住时间越长的他乡人对宁波方言的态度越积极,而且被试在宁波居住时间段不同,对宁波方言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这也说明他乡人在宁波居住时间越长,接触当地方言的机会越多,对宁波方言的态度也就越积极。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年龄越大,对宁波方言的态度越积极。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越发成熟,对人对事的态度更加客观,也更加理性。再者,人的年龄越大,阅历越丰富,也就更容易包容事物,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

(二)他乡人对宁波的城市归属感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讲,他乡人对宁波城市的归属感在中等水平,这表明他乡人对宁波城市的归属感一般。与宁波方言的态度调查一致,性别也不是显著影响城市归属感的因素。这说明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对于除家乡外的其他城市都不容易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可能在人们的意识中,家乡永远只有一个,那里才是他们的根,才是拥有最强烈归属感的地方。对比不同背景的被试组,社会上的他乡人相比于在校生而言,对宁波城市归属感要更强烈。这可能是由于社会上的他乡人在宁波工作、生活的时间可能要比在校学生长久,他们对宁波城市的了解程度也会比在校生深刻。作为学生来到宁波主要目的是求学,他们选择的更多是学校而不是城市,这使得在校生比社会上的他乡人对宁波的城市归属感弱。在宁波居住时间的长短也是考察他乡人城市归属感的一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居住时间越长的他乡人,城市归属感越强,而且不同时间段,城市归属感的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这就说明他乡人在宁波居住的时间越长,对这座城市越了解,也慢慢融入宁波城市群体,从而产生了城市归属感。年龄也是这项调查研究中重要的考察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年龄越大,城市归属感越强。这可能是由于随着被试年龄的增长,对宁波城市的文化、生活方式越来越适应;同时人年龄大了,也不愿四处漂泊,愿意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

(三)他乡人对宁波方言与城市归属感的相关分析他乡人对宁波方言的态度和对宁波的城市归属感存在显著正相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既有生理需要,又有社会需要。其中,对方言认同和城市归属都属于社会需要,这一需要的缺失将导致个体出现心理问题。他乡人身处异地时,为了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找到群体的归属感,还必须在语言上做出调整,也即改变原来的语言特征、交际方式和交流习惯等,在语言上完成再社会化。这种语言的再社会化过程,必然会影响他们对所在城市当地方言的认同改变。因为缺乏与别人的联系,就会使得个体被排斥,无法融入主流社会,从而游离于自己所属生活系统的边缘。美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丹尼尔•贝尔说:“每个社会都设法建立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们来显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15]丹尼尔所指称的“意义系统”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批判的基础上,源自于对“意义丧失”的真实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任何一个人或社会群体都有面临多重的选择而在文化交流中发生改变的可能,每一个成员对文化的理解和认知都暗含着一种在自身与环境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而当身居宁波的他乡人,对宁波方言有了一种认同时,其更有可能出现一种趋同心理。这种他乡人的趋同心理会使他们把自己当做宁波本土人的一份子,会更好地遵守宁波的各项规章制度,更愿意为宁波城市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也就有更强烈的城市归属感。

四、结论

社会文化论文范文5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摘 要:我国的高职院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各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对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探索,校企合作的比例不断加大。一方面,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实习锻炼的平台,同学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企业实践中去,另一方面,高等院校也为企业提供了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本身就是一种双赢。学生从校园走进企业的过程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对接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4-0175-02

收稿日期:2014-11-20

基金项目:此论文是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回归课程化研究》

作者简介:余燕(1969-),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李克卫(1988-),男,汉,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人,助教,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1、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campus culture)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其最高目标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追求利润和效益的最大化。但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属于社会文化分支下的组织文化,都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着眼点,重视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2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2.1 能更好的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企业很难找到满意的毕业生,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和社会需求相脱节,彼此文化的互动性较差。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可以使学校以企业导向为目标,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2.2 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组织所特有的,难以被其他组织模仿的一种资源能力。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否满足企业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过程中企业的参与程度,也即两者文化的对接与融合程度如何。高职院校的校园企业文化是否和企业文化对接,以及对接的程度如何都影响着学校培养学生的质量,而学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着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3 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

学生从大学校园步入企业,实现了从学生向企业员工转变的过程。在转变的过程中,面对全新的环境,学生不论是在知识、技能、社交以及心理上都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那么无疑会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能使学生迅速地融入到企业的工作中去。

3、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实现对接的途径

由于企业相对于校园来说,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所以校园文化相对于企业文化来说显得有些滞后与迟钝。所以,校园文化在明确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应该多借鉴学习企业文化,多吸取优秀企业文化的理念,达到以企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目的。

3.1 课程的互动

课程的设置对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顺利对接至关重要,首先课程的设置要以企业为导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通过改变课程的设置来满足企业的需求。以往,每个学校的教学计划都是通过学校自身的教师团队来制定的,新形势下,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提倡让企业也参与进来,可以请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通过企业与学校的双向互动,制定更好的培养方案。此外,也将与企业相关的内容(如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企业案例等)安排进学生的相关课程里。

3.2 人员的互动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互动,是以人员为载体的对接互动,因此应该多加强校园与企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例如派一些教师去企业参观学习,尽量使教师所讲的内容切合企业实际,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也鼓励一些企业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走进高校、走进课堂,为同学们带来丰富的案例讲解,提升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一些国外的发达国家就十分注重大学与企业人员的互动,例如日本的大学就鼓励大学教师兼职企业的顾问,而企业中的一些工作人员则兼任大学的讲师等。

3.3 合作形式的不断创新

校企合作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一条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按照以企业为导向来培养学生,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大学和企业可以通过一些创新的合作形式来促进彼此文化的对接,例如学校可以在企业的指导下建设实训基地,直接在学校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来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学校也可以通过入股的形式,参与企业事务的管理决策,拉近彼此的距离。学校还可以创新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以往对学生的评价主体只有学校的教师,学校也可考虑把企业加入到学生的评价主体中去。

3.4 制度的保障

学校为了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有一套约束学生和教师的管理制度。企业也是一样,为了保障企业的顺利运营,也要有一套规范组织成员的管理制度,这种制度本身又构成了各自文化的一部分。制度的保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时,高校应该积极引入企业先进的管理制度,创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创造出既符合高校教育规律,又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制度。另一方面,高校通过制度的形式,来保障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例如通过制度的形式规定学生参加企业实践的时间,教师每年去企业参观学习的次数等。

4、结语

高职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牢牢把握以企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学校与企业必须深化合作,学校要充分借鉴和引进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从而建设具有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特色高职校园文化,为社会多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先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路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1):70—73.

[2] 曾海娟.高职校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对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8.

社会文化论文范文6

中国的群众文化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特色,是建设中国特色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替代的文化类别。群众文化应该有自己的文化队伍、文化活动,构建属于自身的文化事业,形成独特的文化管理内容和方法,群众文化中最重要的便是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群众文化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体系中和精英文化是同等重要、齐头并进的,它是民族民间文化、文化建设产业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

(一)社会功能

文化是为了满足人类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在国家存在的前提下,文化是指一个国家的一套工具加上一套风俗。当我们认为某种文化要素是有意义的、正确的时候,那么必然意味着这种文化要素是起到作用的、是活动的。文化要素具有动态性,人类学应该据此特点对文化的功能进行研究。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群众文化依靠着诸如艺术和游戏等活动进行生动地演绎。人们喜爱的一些艺术活动或者一些游戏往往是具有消遣作用的,能够减轻人们在日程工作和生活中积累的压力和紧张感,通过群众文化活动,人们可以减轻压力、放松精神、重整旗鼓,然后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去。以上所述只是从表面意思上看到的群众文化功能,事实上群众文化的功能远不止于此。下面笔者针对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展开讨论。1.娱乐与交流功能。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社会取得了高速稳定的发展,导致了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人们的生活在社会竞争逐渐加剧的过程中变得日益忙碌,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为了使得自己的竞争力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国家的节假日和法定假日期间都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完全没有闲暇时间娱乐,群众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变得寥寥无几。近年来的民意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的幸福感越来越低。所以,人们要获得真正的幸福,仅仅获得物质的丰富是远远不够的,丰富的生活也是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躲起来,人们交流才躲起来,人们的净胜文化生活才越来越丰富。现代文化的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这使得人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薄,城市工作的人交际圈只局限在学习和工作的范围内,认识的人越来越少。即便在现代社会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依然使用,现代人依然需要交流和娱乐,依然需要融入到群众文化之中来。群众文化本身的艺术性不是很高,它需要的是集体参与,所有有兴趣、有爱好的人都可以参与到其中来,并获得快乐。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人们娱乐和交流,不管在哪一个时代,人们都要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2.仪式与团结功能。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伴随着各种形式的仪式展开的,人类在早期就有了宗教仪式和巫术仪式。不管是民间生活中的各类仪式还是政治性仪式都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视礼仪的国家,一个人才出生、结婚、过生日、死亡的时候都会举办相应的仪式,这就涉及到了多种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通过群众文化活动,仪式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参加仪式的人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仪式要传递的情感。而这些仪式的参加者都是一个村,一个社区或一个族,这增强了他们的友谊与团结。3.符号与象征功能。每一个民族、每一社区都十分重视自身的文化给世界和人民带来的影响,如果一个民族或者地区的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加大,那么会给其经济发展和政治生活带来有益的影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武装自身。但是如何使自己生活的地区、城市能够具有良好的文化形象呢,群众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重要的符号作用。所以,一个城市要给社会带来良好的影响和作用,就必须先从群众文化着手,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在建设良好群众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继承文化,整个社区和城市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