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播音主持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播音;作品创作
广播电视媒体的转型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产生了新的要求,推动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高校教学改革积极吸纳新的教学理念。“行动导向”理念起源于苏联唯物主义学习和行动理论代表人物维果茨基、列昂耶夫、加里培林和德国的批判心理学家及一些工作心理学家的行动内化理论和行动的等级结构理论等。我国学者姜大源在其主编的《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一书中将则“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基础划分为两大块,即行动理论和教育学理论,并由此划分了行动导向教学中的两个体系:学科体系和行动体系。在此基础上,我国职业教育者和高校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与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开发设计和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设计。
一、“行动导向”理念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意义
“全媒体”时代,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范式要适应媒体快速发展变化,需要新型的教学设计理念———“行动导向”理念,建立与媒体工作过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对职业实践的整体性把握。“行动导向”教学非常适合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中运用,它可以把广播电视媒体不同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充满矛盾的生活工作实际情况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做”的实践中运用习得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完成活动任务,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尤其是经验共享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代传媒日益互联网化的媒体操作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高校学风建设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自主学习,行动构成学习的起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行动导向”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用行为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进行自主控制的学习。这一过程能够改变高校传统教学刻板、抽象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的不足,以学生行动为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和咨询者。此外,这种教学的激励是内在的,是通过由不会到会的喜悦的心理感受来实现的,其结果往往表现为学生要学。培养善于解决问题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媒体策略型人才,需要提高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是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方法改革探索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基于媒体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有助于对播音主持专业现有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整合、提炼和深化,有关方法和规律的探索将进一步推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改革,完善以培养媒体策略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符合媒体从业者职业核心能力要求的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二、基于“作品创作”的项目教学法在高校播音专业的应用
当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仍面向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但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基层广播电视媒体的变化对就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职业能力的核心要求就是独立或团队合作完成广播电视节目产品的制作与播出。项目教学法作为“行动导向”理念下的重要教法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被发展为各种具体的实践训练方式,但基于“作品创作”的项目教学法无疑是其中具有整合与融合意义的教改形式。
(一)基于“作品创作”的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三部分,其中,专业课与媒体实践结合最紧密。以《中国播音学》为理论体系的播音主持专业核心课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节目创作的基本能力,那么,如何将各种基础能力整合并融合为职业力呢?最终形成作品成果的项目教学法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1.选择适合“作品创作”项目教学法的课程或载体
“作品创作”项目教学法比较适合在大二下学期及以后的课程中应用,先修课程的学习使这一阶段学生已初步具备开展项目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熟识的同学关系便于项目小组成员的组合与沟通。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中适合“作品创作”项目教学法的课程或载体有三类:一是学习后以创作的作品为作业或结课考查的课程,如广告播音、文艺作品演播、影视配音等,这类课程学习后可以通过创作形成作品,并通过媒体上传直接面向受众,有的甚至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第二类是与课程形成呼应和互动的项目或比赛,如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媒体或相关机构组织的广播剧、微电影、广告等各类作品创作比赛;第三类是与课程形成呼应和互动的结课活动,如结课汇报演出、应聘作品创作等。
2.合理设计“作品创作”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方案
在培养方案中将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是值得肯定的方式,大模块下还可以围绕核心课程或者能力课程聚集下一层级的模块,并展开课程之间的整合与互动。开展以作品为目标的项目教学法应当明确学习与行动的双重目标及其关联的职业能力要求,构建能获取行动成果的教学方案。确定的任务目标难易适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项目小组的划分可打破班级界限,以寝室室友等良好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小组常常能更有效地开展项目活动;项目策划和步骤实施的设计最为关键,这一部分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和作品的艺术水平,教师可在了解学生创意后给予启发、指导,但应以学生的动机为主;创作计划实施阶段要注意项目的推进,可通过制定推进时间表或关注阶段性进展的方式实现项目按时完成;最后需要对项目成果进行检查评估,传统方式是学生互评、教师和专家点评,可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网络平台,让作品直接面向受众,实现作业向作品的实质跨越,此阶段,教师应发挥把关人作用并做好反馈与总结。
3.科学协调学习领域和行动领域二者之间的关系
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不是产品说明,而是围绕行动的知识单元,同时,不完全拒绝传统学科体系的内容。对于播音专业课程而言,既包括理论常识,也包括关联知识和具体功能性知识。学习与行动应处理好时间、空间的关系,有机互动,相互融合。
(二)基于“作品创作”的项目教学法的案例
“广播剧演播与制作”1.项目任务演播制作1部时长不少于5分钟的广播剧作品,并在完成作品后撰写心得报告。广播剧作品类型不限,要突出广播剧特色,合理安排广播剧三要素;心得报告包括广播剧名称、时长、演职人员表,所担任角色或工作的任务分析,本次广播剧演播制作的收获和心得;可附其它相关资料(如网络的地址、安排表等)。2.教学安排本课程为8周32学时的选修课,根据广播剧制作的一般流程安排相应教学计划。第一周教师的作用是要点讲解、布置任务,学生自主组成小剧组;第二周学生提交剧本、阐述编导思想、角色分工,教师可协调、启发和引导;第三、四周学生进行预演练习,教师做指点;第五周教师讲解音乐、音效运用和后期制作,学生自主选择制作作品的相关素材;第六、七周学生独立完成广播剧的正式录播和后期制作;第八周进行作品展播、点评研讨,教师及时总结相关经验。3.其它说明课程需限选,合理安排音频教室的使用。结课展播可安排多媒体演播中心等容纳人数较多的教室,邀请学生、听众、广播电台及相关行业专业人士参与点评,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激励学生主动探索与创作。
三、“行动导向”理念对高校播音专业教学的启示
播音主持专业伴随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但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的反差为播音教学研究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其中,教学体系的更新问题亟待解决。中国播音学的基础理论已经比较成熟,但实践体系则没有形成符合当代媒体要求的模式。就此而言,“行动导向”理念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启示如下。
(一)构建课程体系,创新实训方法,推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培养规律的教学方法,如“小课训练法”、“节目带教学”、媒体实习等。这些方法或与媒体岗位具体工作实际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或将学生直接推向媒体,缺乏后续指导,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缺少理念的统领和课程体系的确立。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理念,主张创设真实工作情境,将工作项目引入课程教学,创新了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实训方法,对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现一专多能,培养复合人才,形成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本科人才特色
目前,我国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区分不明显,本科与大专、双学位、研究生在专业教学上区别不大,还没有完全形成各自的体系。基于媒体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将把媒体岗位进行区分,并将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本科学生的人才标准进行定位,研究开发相应的“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设计。课题的确立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培养一专多能、符合媒体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切实的意义和价值。
(三)整合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形成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课程的教学联动
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实践教学主张通过完整的行动过程实现工作任务目标,使播音主持专业本科学生的策划、采、编、播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同步培养和提高。通过“全过程、有目标”的行动构建提高学生能力的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实现教师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的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张颂.播音主持艺术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吴郁,曾志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4.鲁景超.电视口语传播理论和实践:校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启示录[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地方高校;影视传媒专业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1]地方院校,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因此,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地方院校的发展尤为重要。
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四个方面组成[2]。其规划、落实情况,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科能否顺利实现预期制定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环节,是保证高校是否能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保障培养人才的质量、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笔者结合四川文理学院目前开办的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出地方院校实践教学常遇到的问题及利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解决方式,希望能为地方高校影视传媒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及思路。
一、实践教学理念――“知行合一”
影视传媒专业受其学科的特殊性影响,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任何学科实践教学都是以学科既定的发展理念为核心,其制定的实践教学指导思想引领着实践教学的具体施行。因此,在拟定、施行实践教学大纲的时候必须做到“知行合一”。
(一)“知行合一”,树立实践育人观念,了解行业发展前沿,确定人才培养方向
“知行合一”,顾名思义,知是科学知识,行是人的实践。自古圣贤都认为,只有把“知”和“行”融合一起,才能称之为上“善”[3]。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理念的“知行合一”是建立在“知”当今影视传媒行业人才之所需,“知”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之上,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使专业实践教学能紧紧围绕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计划。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以及创作技能,针对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中诸多具体环节进行巧妙设计,通过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以及专业见习、实习,最终达到学生毕业时具备较高的设备操作技能以及具体的创作实践技能。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提高师生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树立实践育人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四川文理学院拟定了“学科的发展与行业发展”挂钩的指导思想,根据行业的发展所需,及时调整学科人才培养方案。
(二)寻找定位,制定适合学科发展、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大纲
地方院校在开办影视传媒专业的招生初期,需找好自身定位,拟定发展方向。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目前影视传媒专业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艺术与技术、广播电视学等课程。现开设的课程体系相对较为完备,但创办伊始,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就曾出现实践课程设置欠佳、实践教学目标不够准确、实践教学内容有待完善等不足。影视传媒专业想要稳步发展,一要明确办学定位,二要结合学校地缘环境,特别是基于地方校企合作平台以及学校自身现有教学资源等因素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实践课程的设计,制定相关落实制度,以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制定出较为成熟的实践教学大纲之后,把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贯彻落实到每学期的教学进度之中,例如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课程时间、各个实践教学的地点、环节及实践训练要求和预期应达到的效果、校企合作平台的利用及考核、校外实践经费预算等,并务必使每次实践都有翔实记录,以便后期进行经验总结。
(三)宏观调控,加强学校在人才、教学、管理等制度层面的宏观把控
学校管理层面应对各学科建设进行宏观把控,制定与各学科实践课程内容相对应的、合理的管理办法和举措。一是学校组织业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形成教学检查团队,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日常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以保障相关专业实践教学能顺利、有效进行;二是认真开展每学期实践教学大练兵活动,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其中,不仅使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同时也能有效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三是指导并支持提供学科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必要硬件设施基础性建设,以确保实践教学能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确保学校培养的学生素质与行业所需要人才要求有较高“匹配度”。
(四)注重实践,强化校内实践教学保障系统建设,合理配置现有教学资源
完备的硬件环境是影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培养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传媒人才,需要一个较好的实验、实训场地。在规划建设校内传媒教学实验中心时,要以“科学论证、合理规划、立足实际、适度前瞻、方便使用、便于管理”为原则,既要有能基本满足影视传媒专业教学的基础性实验室,同时也需要具备能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端实验室,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四川文理学院传媒技艺教学实验中心遵循以上原则,目前已建有文传演播厅、语音实验室、文案策划制作室、剪辑实验室、电视摄像实训室等基础实验室,基本满足了日常实践教学。另外,学校规划建设传媒技艺实践中心下属的部分待建实验室将在未来几年逐步建设完成,与此同时,拟利用校企共建的方式进行逐步完善,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实验室的实用性,同时在共建实验室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保障传媒学科实践教学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二、师资队伍建设――“内外兼修”
雄厚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确保地方院校影视传媒专业发展的又一关键因素。想要在实践教学中取得成绩,不仅要有优秀的学生,同时更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影视传媒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一)调结构,加快推进“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双重职称,既有高校内的相应职称,又需要具备国家承认的非在聘系列的任职资格证书。影视传媒专业的特性决定了专业老师必须是既能传授相应专业的课程理论又能实践示范指导操作的“双师型”人才。影视传媒专业所培养的学子,未来工作将处在传媒节目制作的整条“流水线”上,制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节目整体质量。因此,影视传媒专业教师必须紧密关注行业最新动态,处在行业最前沿,这就需要教师经常深入到企事业一线及时“充电” “技不离口、曲不离手”。通常用以下几种办法保持自身不脱离行业实际,保持自身的专业“活性”。一是通过与广播电视台、影视广告公司、配音公司、企划单位和传媒相关公司等合作,安排专业教师假期顶岗实习,保证自身专业不“退伍”;二是制定计划,安排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参加各类广电总局等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和认定培训班的学习,如考取《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编辑记者资格证》等;三是鼓励实践课程指导教师继续深造,如报考相关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开拓教师视野,加深理论学习,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四是鼓励专业教师组成团队积极申报主持或参与专业应用型课题的研究,对研究出的成果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推广和宣传,争得较好的办学声誉。
(二)强内在,提升专业实践指导教师的准入要求
随着全国“艺考热”的持续,每年报考影视传媒专业的学生有增无减,这也使得能胜任高校影视传媒专业教学的教师炙手可热。地方高校为使教学顺利开展,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普遍的做法是通过邀请地方业内具有较高声誉的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担任实践课程的兼职、客座教师,使相对封闭的高校教育变得开放,能与行业接轨、与时代接轨,把沉闷的课堂教学优化为丰富多彩的社会、事件现场;同时,对于专职教师更是设立了准入门槛及考评机制。高校影视传媒专业专任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有传媒一线工作经验;有影视传媒专业的学习经历。为保障教学质量,通过行业专家考评、学生评价等方式对专业教师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考评,与教师岗位和教师薪金挂钩,以此激励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升教学水平,保障培养目标能顺利达成。
(三)引“外援”,吸引地方优秀传媒精英加入实践教师队伍
地方院校因其地理位置,影视传媒师资相对匮乏。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学校针对师资匮乏这一情况,确立以培养地方传媒所需人才为导向,通过与地方电视台、传媒机构签订合作育人协议,聘请地方优秀传媒精英到学院担任专业实践指导教师,不仅填补了实训教师的不足,更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四川文理学院自开办影视传媒专业以来,从地方传媒行业内聘请了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国家高级朗诵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北财影视传媒学院客座副教授杨柳;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艺术家协会播音主持指导委员会会员、达州广播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兼播音办主任刘云;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成都市天府新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万雁鸣等一大批地方优秀传媒精英加入到学院影视传媒专业的实践教学团队中,他们的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灵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性。
三、基地平台建设――“软硬兼施”
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对高校、企业、国家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也积极开展了对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4]。而在探索过程中,四川文理学院致力于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成功经验,特别是影视传媒专业正在搭建的实践教学基地平台。
(一)达成共识
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建设是实现实践教学与行业接轨的重要环节,因实践基地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线工作的真实环境与行业标准,而且也为学校学科发展提供行业前沿一手信息,以便为调整学科人才培养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四川文理学院影视传媒专业现已与相关影视传媒公司、广播电视台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达成共识,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合作育人协议16个,其中文化与传媒学院12个,文学与新闻学院4个。
(二)建立制度
为强化影视传媒人才的培养,在高校与实践教育基地单位之间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协同育人制度。例如: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播音部达成合作协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在此期间,中央电视台由播音员成立实践导师组,播音学院组织教师成立教学导师组,双方形成“双导师”制,对学生的新闻播音业务进行辅导;2010年西昌学院文化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与凉山文广传媒、德昌县文化广播电视局达成合作协议,为广播电视编导与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提供见习、实习岗位。四川文理学院自2009年以来与多家地方企业、部门、电视媒体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了学院主抓基础理论与专业基础训练,实践基地重视实务操作与运营的合作育人制度,使学生既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真正做到“内外兼修”。
(三)资源互享
影视传媒专业搭建的实践教学基地平台按照场地性质来分,一般可分校内、校外两类。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在校内可建立以训练专业基础技能为目的的教学实践场地,配合学校广播站、通讯社、校园新闻中心以及网络直播平台等资源共同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结构,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场所与契机;校外以企事业合作单位的“硬件”为训练平台,如电台、电视台、传媒公司等资源,弥补学校实践教学的不足。
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建立双向管理运行机制,为创新实践教学的实践方式提供良好的支撑。除此以外,在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方面可采用不同做法:一是可以设立固定的合作模式。四川文理学院与达州电视台、万源电视台、渠县电视台等成立合作平台,定期指派学生顶岗实习。二是可以建立流动形式。与企业、传媒公司、文化部门建立长期性的合作关系,培训人员可逐年递增,优化各类资源、构成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实践教学平台。同时,高校利用自身独特优势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如企事业单位的新进员工培训、管理人员高校进修、职工能力提升、组建校企“智囊团”等。其目的就是为影视传媒艺术专业学生创造更多、更广阔的锻炼空间,同时,也为提升学校专业教学质量、扩大影响力打下坚实基础。
四、考评机制――“虚实结合”
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具备播音员、主持人、栏目编导、节目摄像、外景记者、节目制作与包装等相应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我们需要对所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这个考核机制既能真实检验出学生掌握职业岗位能力的程度,也能将其作为衡量实践教学质量高低的评判依据。影视传媒人才专业能力的展示绝大多数都是围绕“自身的技术”来进行的。所以,高校影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应以学生为主体,校内考评重“实用性”、校外考评重“实际性”。
(一)考评指导思想的科学性
影视传媒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在大众传媒中的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既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引领者,又是中国“软实力”――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为了检验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能达到新时期国家与媒体需要的专业人才标准,高校对学生的考评指导思想应该具有科学性,既要注重考察学生们的“生存”技能本领,同时也不能忽视考核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校内考评要求的实用性
一是建立校内实用化考核制度。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考试内容应以考查学生掌握技能的实际情况为主。例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其实践教学考核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语言功力,包括语言的基本功、语言与思维的同步性、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由于每位老师的审美观念不尽相同,考核观察视角也不一样,使考核不能形成统一标准,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采用集体考核制度,让专业教师出席打分,博采众家之所长,考核相对客观、公正,更适用于影视传媒专业的实践考试。
二是完善师生综合点评制度。实践课程的考评分为两类,一类是平时成绩,一类是课程期末成绩。在平时考评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技能,同时还需要让学生知晓相关理伦。在日常的分组训练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参与评价,这样可以促使参与评价的学生知晓其理,并可使同学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参与评价的同学也可自省,发现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相互监督、形成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三)校外检测标准的市场化
学生在校企合作平台实习考评需引用市场化竞争机制,用以考核学生行业生存能力。每当学生完成实习时,校企双方应对学生实习期间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评”。评价应由校企合作方出具,根据学生在实习期内的技能展示、成果展示等方面综合评定,高校也应以此评定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四川文理学院影视传媒专业校外实践考评标准就与“市场”挂钩,由实践教学基地考评出具,学生以此拿到相应的学分。不仅仅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克服了敷衍应付思想,也能使学校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在学生在校期间给予帮助指正。
五、结语
虽说由于各地方院校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但其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建设、实践教学考评机制这四方面贯穿始终。本文只结合了笔者所在学校依靠校企合作平台协同育人方面进行了一定分析,更深入的研究还有待下一步进行,如互联网时代下校企合作育人方式探索、影视传媒专业毕业生反馈调查等。另外,实践教学还需要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要做及时调整,才能真正为实践教学的具体落实起到指引作用,才能全面提升地方院校传媒影视专业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6-03-21]http://chsi.com.cn/jyzx/201007/20100730/112529685-3.html.
[2]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0 (11).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影视技能;双导师制;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19-02
近年来各省属师范类院校先后开设了新闻传媒类相关专业,以四川省为例,师范类或前身为师范类的高等院校均在2000年前后相继开设了传媒类相关专业,截止到2013年四川省内已有十余所师范类院校开设了此类专业。在省属师范院校的办学历史中其优势和特色均长期立足于师范技能教育,开办新闻传媒类专业以来,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影视技能的教育和掌握逐步在办学过程中广受关注并日益发展。
一、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产生背景
国内本科生教育培养的双导师制雏形产生20世纪90年代,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冲击的社会背景下,早期引入“双导师”制度的专业往往集中于与市场关联度更大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近年来,教育部多次提及的高等教育转型议题在2014年初见成效,从国家到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分均对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部分学校和专业明确提出了转型目标和进程规划。以文科研究见长的省属高等师范院校为顺应本科教育规模扩张趋势,和社会发展人才培养需求。在本世纪初以来先后开设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等新闻传媒类相关专业,以四川省为例仅省属师范类院校中开设此类专业的学校达90%以上,专业的重复建设和“艺考热”的兴起同时带来的则是师生比的严重失衡,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影视技能教育成为众多办学者的软肋。表现为骨干教师培养难、专业实验室维护难、教学团队打造难三方面,此外还有诸如理论学习有余实训操作不足,技能掌握宽泛有余具体环节精进不足,课程丰富性与专业发展现状互动不足等方面有待改进。学界与业界的双导师制产生不仅是基于传媒类专业影视技能教育现状,更是省属师范类院校转型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师资建设的需要
省属师范类院校大多建于建国后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地方各级师校的基础上建设而成。其强势专业均为传统学科并注重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传授,研究
与技能并重。以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为例,学院下设的广播电视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专业,分别开设于2003年和2009年,从专业建设之初办学者即确立了培养基层广播电视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但办学现状却存在专业培养历史短,专业底蕴弱,师资建设缺口大等问题,尤其是涉及影视技能课程师资引进和培养的困难度则从一开始就显露端倪。
高校传媒专业的影视技能课程涉及了新闻、传播、电影、电视、广播等多专业的技术课程,以当前四川省各省属师范院校的专业学生人数平均量和专业教师人数平均量来看,均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师生比例。同时,影视技能课程的师资来源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态势,并在高校教师的准入机制日益严格的时间点上被放大。严格的准入机制使得高校环境和氛围走向更趋向于研究性和学术化,实务经验和指导水平都与人才培养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这也是近十年来,传媒专业影视技能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且改善情况较差。学界导师和业界导师的双导师制度确立是
(二)校地合作的双赢
从筹办传媒类专业开始,省属师范类院校的办学者便制定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实践实训实习计划,并结合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政策逐步摸索找出一条更适合自身的道路。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最终要求和目标,传媒类专业则因为专业的特殊性能更好做到这点。继基地建设、成果转化之后,双导师制是高等院校和地方各级用人单位的又一合作成果。也是高等院校在平衡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的矛盾的最佳模式。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传媒类专业学生从大学一年级进校开始确立自己的学业导师,学业导师将从校内课堂和校外活动两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而大学二年级下学期随着分批次进入各级电视台顶岗实习之后,学生将逐步建立起自己与业界导师的技能学习和实务交流,以此来完善学业导师校内指导缺乏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校地合作的内涵得到深化,双导师制成就高校和地方的双赢。
二、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应用模式
双导师制发展至今,由学业导师和实务导师对传媒类专业学生协同指导的模式已被广泛认同。但相较于省属师范类高校的具体情况而言,传媒专业学生的影视技能双导师呈现出不同的应用模式。
(一)校内的理论实践双导师
在省属师范类院校的传媒专业办学过程中,校内导师的制度建设屡次提出,但都难以实施操作。校内导师的地位和价值长期被低估和忽视,原因主要体现在:影视技能课程导师人数少,难于完成具体职责;影视技能理论知识滞后,脱离传媒行业发展现状;学历程度高业内经验少,技能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以上原因导致传媒类专业教育过程中校内导师的角色长期缺失,或仅有制度没有推行。
本文所提出的校内双导师是指传媒类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学习开始即确立一名影视理论知识导师,本科二年级协调专业兴趣配以影视技能课程实训导师一名,并在本科三年级的时候由双导师指导完成影视技能课程的汇报作品展演。校内双导师的职责集中在对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并以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为依据,对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技能教育有系统认知,了解传媒类专业的业界前沿发展方向。经过课题组两年的调研发现,基于当前省属师范院校传媒类专业的师资现状,校内双导师的推行仍存在技术骨干教师匮乏,导师职责不明,有针对性的指导泛化等困境。
(二)校外的写作制作双导师
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核在于校外导师的选择和职责。课题组的调查发现省属师范院校中为应对自身专业背景的不足均大量各级各类型校地合作基地,常见的校地合作是高等院校将大学本科四年级的学生送往传媒业界做实习实训培养,且多数合作方式仅局限于将学生派遣前往之后便任其发展,既没有前期规划也没有后期考核,校外实习指导的实际意义常常止步于学生的自律和导师的他律。因此,校外双导师的实际推行也已日益呈现出流于形式的趋向。
校内导师难以更好完成的指导可以由校外双导师补足这一点,各办学者已达成共识。但校外双导师的重要性却并没有为大多数人认识,影视技能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涵盖了策划、文案、写作、制作、播出的五大环节,其中具体制作工作则更繁杂。但大多数省属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于专业学生今后的出口和去向则较为明确,即面向省市级甚至县域传媒机构。在这些传媒机构的日常工作分工并不完全细化,对应人才培养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一名进入校外实习基地实训的学生都能够在相应工作岗位接触到掌握影视技能的多项必备环节,使其能力得以最大提升。
三、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推广途径
校内外双导师制的办学理念自上世纪初出现以来,相关论述和探讨在高等教育范围内长期被借鉴和使用。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由于其产生时间晚、专业特殊性强、技能要求高等特征,其双导师制的推广途径也与其他专业有较大差异。
(一)时间安排的灵活多样
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是在传统双导师制基础上的拓展,由校内的理论和技能双导师及校外的写作和制作双导师共同构成,覆盖了传媒类专业的大学四年教学内容。因此,只有实现时间安排的灵活多样才能做到教学指导各环节协调合作,互为补充。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的校内指导在时间上多集中在大学本科三年级以前,结合专业特点以课堂教学实践和课外实训制作为基础,以学期实训周、年度作品展、中期考核汇报为契机构建立体指导规划。在已完善的规划中两位导师的时间安排应做到互为独立但并不割裂,在两年时间内完成校内双导师的具体职责。在大学三年级以后,传媒类专业学生将逐步进入到校外基地实习实训,校外导师应在前期就联系和约定。由于校外导师的时间安排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双导师的必要性得以体现。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学生的岗位工作可分为两阶段,将写作和制作技能的指导交叉进行,使之充实高效。
(二)内容指导的切实可行
内容是影视技能教育双导师制的核心。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的推行内容应以理论融入实践、实训践行理论,二者互为前提相互影响。尤其是前期校内双导师的指导,教学的计划制定和内容选择多以影视技能基础教育为主,注重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技术能力的培养。校外双导师的内容指导则侧重以工作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强化基本技能的同时,适当加强技术要求的强度和深度,以适应传媒类行业的现实境况。在调查中发现就省属师范院校而言,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技能教育表现出欠缺指导内容的确定性和指导环节的合理性,这是非传媒类专业院校的共同症结,引入校外双导师的急迫性所在。
(三)教学目标的互为统一
双导师制的教学目标评估体系是之前学科中经常性忽视的内容,同时也是构建双导师系统的关键内容,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体系则应从明确教学目标开始。影视技能双导师至的教育目标应划分为三个阶段,校内理论和技能基础指导的掌握,目标评估多以考试方式实现。除此之外参照专业院校技能培养的方式,校内外各等级竞赛也应逐渐成为学生技能掌握的评估参照。第二阶段教学目标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最为显著,在工作岗位的需求和校外双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传媒类不同专业的特点,以个人技能掌握和中型作品完成为教学目标的评估方式是课题组在研究中总结得出,但具体到校外导师指导环节中又常常流于形式化难以推行。因此,在第三阶段中,毕业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成为上一环节的教学目标的补充和延伸。在省属师范院校中,延续了传统学科的毕业论文环节应逐步以传媒类学科特点考量以技能掌握展示为主,响应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变革。
综上,构建省属师范类院校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教育双导师制从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来看均已势在必行。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讨论成为主流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使传媒类专业的办学适应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是推行影视技能双导师制的基本前提和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艳,段联合.对影视传媒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02)
[2]伊继东,刘六生.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问题探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06).
[3]潘秀通.论影视技术、艺术与知识创新[J].上海大学学报,2000(02).
[4]胡智锋.广播电视艺术教育回顾、现状与展望[J].艺术教育,2003.
作者简介: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脉保护;校园文化建设;教学与艺术实践
一、本项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及同类研究的现状概述
在当前“狠抓本科教学”的方针指引下,各高校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尤其是面临“转设”及“转型”压力的独立本科院校),在提升教学软实力方面(如优化教学结构、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教学水平等)投入巨大,以“育人为本”,着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将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视作其核心竞争力(有别于他校)的重要构成要素。在这种建校思潮下,将本地域的传统艺术文脉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引入独立本科院校教学体系当中。通过师生对该传统艺术“零距离”的文化认同感使之能够“身入其中”地发展出“共情”的精神体验,并以此为基础,建构特色校园文化,无疑是行之有效的通路。基于此,将地域风情浓厚、艺术特色鲜明的三峡库区传统艺术品类作为一种优质教育(美育)资源融入(区域性)独立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构及课程体系之中,探究如何通过大学的教化功能充分促进传统艺术文脉的保护与传承(文化自信的培养),及怎样让校园文化建设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气息的特色校园文化架构,最终构筑传统艺术文脉保护与传承的教育新路径——是为本项研究之理论意义。同时,这些作为民族瑰宝的传统文化形式,其内隐的艺术美感需要以较为高级的技能水平(专业化)为载体,才能在舞台实践中完美展现(艺术情感的传递),因而,是“一般性”团体(如由学生自发组织而成学校的文艺兴趣社团)难以驾驭的。于是,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好这些地域性的美育资源,并将其同学校正规的课程体系接轨(融入),建立兼具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通过课堂教学及艺术实践等途径,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导向,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爱国情怀、可持续发展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并能服务于基层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同独立高校的办学定位相契合),同时营造出承自传统文脉特色校园文化则是为本项研究之实践意义。纵观国内同类课题之研究现状,一直存在着“学理至上”及“精英路线”的瓶颈。例如,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实用性较弱,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多数仅停留在办学理念的理论化论证;抑或囿于课堂教学(讲授)框架之中,其成果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实践环节,因为传播受限,更难谈其社会效应(外部效度的体现)。因此,本文将重点落于传统艺术保护与高校校园文化创新的多元融合上,并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课堂教学及艺术实践为例,探究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教改措施,创新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在“育人”(人才培养)的同时,也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与“传承遗产”“保护文脉”的有机结合),进而唤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之内核践行)。
二、传统文脉保护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渗探索——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教学及艺术实践策略为例
“传统文脉”,绝非一般的文化现象,在其“源于生活”之表象下,更是凝结了代代相传的高度艺术及技术性。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一向重视传统文艺在校园中的传承与推广,更希望将其打造成本校有别于他校的一张特色名片,以此作为该校对外宣传的窗口(亮点);同时求真务实,认清了艺术(文化美育)教学的特殊性,采取“以点带面”的实施策略,以音乐舞蹈学院为试点,用专业的艺术教育,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着力打造出一批富于传统文化底蕴、体现地方特色、同时又宣扬时代朝气与文化自信的精品节目,再通过“校企地”(学校、企业、地方政府)三方整合联动,构建出一个多元互动的实践平台。在打造构建独具特色的、以“传统为本”校园文化的同时,借助新媒体与各实践平台实现对外传播,有效地将“文脉保护”“美育育人”“文化建构”“社会效应”等各方面因素揉捏融汇,探索出了一条以“传统文脉保护与校园文化建设”为导向,以“继承、保护、改良、丰富三峡库区传统文脉”为时代使命,以培养“创造型”“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以“校企地”三维互动实践平台为对外宣传窗口(社会价值与责任的体现),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团队建设与课题研究三峡库区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数量众多的传统艺术品类,可以说涵盖了民众“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些艺术品类能够在历史浪潮中沉淀并延续至今,其人文、艺术、社会价值自是毋庸置疑,但由于时代变迁、审美旨趣更替,以简单化的“拿来主义”思维照搬其本真的表演内容及形式,并不适宜于当代舞台表演评价标准——需在保留其内核真知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避免所谓“伪民俗”现象之发生),结合学校现有的软硬件条件(包括场地、设备、生源质量等)对其进行符合新时期审美趣味的“创造型”改编(抑或“创编”)。要克服这一系列的困难以达成最终的舞台精品节目呈现,光是一腔热忱是远远不够的,首先需要打造一个具有高凝聚力、高业务能力、高科研水平、高社会责任、高文化自信的所谓“五高”团队。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在岗全职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强化(培训):即通过选派本单位的主科教师去往专业艺术团队、文化保护单位及专科艺术院校取经,并邀请市内外专家及表演团队前来本校举办系列讲座、学术研讨及高水准文艺演出,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员参与的主观积极性,开拓视野,更新认知。同时,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并开展与之相关的科研(教改)项目,学校在资金、配套以及课时量调整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与政策倾斜,尤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将学术成果转化为舞台成品,再通过一系列的艺术实践使之成为校园“洗脑”精品。据不完全统计,至2019年底,全院共计选派出教师20余人次前往各级专业团体及艺术院校进行中短期培训,邀请学界专家10余人次来本校交流讲学,创作、改编基于三峡库区传统文脉的歌舞类节目30余个,参与各级各类实践演出70余次,教师主持(参与)各级各类相关课题研究共计50余项(尤其可喜的是,其学术成果的实践价值转化率达到了85.6%),逐步建立起来了一个学术氛围浓厚、具有空前向心力的专业教师团队,并通过形式多样、富于时代气息的新编传统文艺节目在各个实践平台上的展露,打造出一个秉承传统、尊重经典的校园文化架构,也由此发展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对外宣传的窗口、名片。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音乐舞蹈学院自建院伊始(其前身为包括音乐、舞蹈、戏剧表演、服装、播音与主持等多专业的“表演艺术学院”),就注重将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元素(且不仅仅局限于本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包括舞蹈、器乐及声乐的日常正规教学),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满意的成果。如在舞蹈课程设置方面,不仅各个年级均开设有“中国民间舞”教学,更重要的是,在“舞蹈基训”中大量采用中国古典(传统)身韵片段对学生进行“具身化”的动作及认知强化。在现场钢琴伴奏的音乐韵律中,将民族性的艺术美感以最为直接的方式完成教与学的双向输入及反馈,为日后的舞蹈成品排演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根基。在声乐教学中(尤其是合唱排演环节),教研室群策群力,对三峡库区传统曲调进行汇编及二度创作,成果斐然。同时运用大量极富地方特色的合唱曲目(如川东竹琴唱腔,巴渝山歌小调“幺妹乖”等)对学生进行演唱技能、身韵感情及审美感知等多方面的训练,融演唱基本能力及爱国主义美育为一体。更是通过举办一系列兼具民族性与时代感的合唱作品专场演出,让本校师生能够切身地感受到民族曲调之不朽魅力,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器乐教学中(尤其是对钢琴主修生的教学内容安排上),专业教师会依据学生的技术特点,“中西兼顾”地进行曲目选择,并有意识地选用具有巴蜀地域文化特色的钢琴小品作为考试规定曲目之一(如黄虎威的《巴蜀之画——四川民歌主题钢琴组曲》等),用西洋乐器奏出民族最强音。
(三)艺术实践与人才培养基于严谨正规的专业课程体系架构,以及常年积淀所营造出的浓郁校园文化氛围,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艺术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已经与10余家企事业单位及演出团体开展校企联动的艺术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并同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联、重庆市音乐家协会、重庆市合川区文化委员等政府机构保持着密切合作。受益于明确的办学定位和完善且针对性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该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及用人单位满意率均位居全市同类本科院校前列。根据最新的数据报表,仅2019—2020年度,音乐舞蹈学院共参加全市范围内的各类演出30余次。其中,根据巴渝民歌改编排演的合唱作品《幺妹乖》,以及弘扬民族气节、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原创舞剧《钓鱼城》等节目更是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校学生通过基于“校企地”三维联动机制所打造出来的、辐射全市的实践平台反复磨砺,其专业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的同时,民族艺术养分的积累和文化自信心也显著加强。不仅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排名靠前,现场招聘面试得分方面,与本市一本校园毕业生相较,也不落下风。
(四)品牌打造与社会责任世间万物,均遵从“用进废退”的准则,尤其是对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类的传统艺术文脉一系,最好的保护,便是对其常态化的使用,使其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品类而获得最大范围内的广泛认同。基于此,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从巴渝民俗中汲取养分,创造性地将其与时代潮流及大众审美无缝衔接,不仅在全市各大剧院、会场不遗余力地出演独创或改编的传统音乐舞蹈类节目,使其登上主流艺术的大雅之堂,树立起该学院的“品牌形象”。同时,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组织师生参加“三下乡”活动,将富于时代朝气的“新传统”送入基层,乃至其生根发芽之地。并向当地艺术团体、非遗文化传承人学习取经。通过与民俗“面对面”接触,深入地了解到该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演化过程以及目前所处的困境,在艺术水平得以升华的同时,更觉肩上所承担的那份沉甸且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感。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范文5
很显然,既有的体育新闻教育格局已经不能适应融合的媒体现实,基于传统媒体业态构建的体育新闻教育体系已不能满足传媒业对人才的需求,体育新闻教育的转型迫在眉睫。因此,本文以全媒体时代的媒介变革作为考察体育新闻教育的主要视角和出发点,通过剖析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新要求,归纳出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梳理其存在的困境,进而对体育新闻教育的时代转型进行理论探讨,以期对我国体育新闻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有所助益。
1全媒体时代及其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
“全媒体”是指媒体机构通过记者采编活动,运用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等表现手段,通过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一媒体内容的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n]。当所有的信息传播普遍地以这一方式运作时,就进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新的发展阶段——“全媒体时代”。这使得,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新闻业务流程都呈现出开放、兼容、多元、承接的特征。
1.1媒介形态变革下的体育新闻教育
在全媒体时代到来前后,以体育媒体的形态变革与发展态势为风向标的我国体育新闻教育大致走过了以下3个发展阶段。1.1.1单媒体领跑——以印刷媒体为主的人才培养阶段(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体育新闻教育将平面媒体——报刊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媒体面向,教学与科研均以采写编评为主,课程设置、动手能力培养也以此为主线,以为印刷媒体培养从业人员为教育重心。此时,被誉为“体育记者摇篮”的上海体育学院第1批毕业生(1989年)全部在平面媒体就业,这与当时体育媒体纸”独大的业界态势分不开。
1.1.2多媒体共存——由印刷向电子媒体转变的人才培养阶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起,体育新闻专业毕业生开始进入广电媒体,引发了学界与业界对体育新闻教育的审视与评判,由此催生了对体育新闻从业人员的广电媒体道德准则、运作理念与操作技能的需求与规范,对体育新闻教育提出了向广电媒体转变的挑战,也迫使其进行了第一次教育转型。体育新闻教育应时而动,开始进行全面变革,各院校更加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始兴建演播室、虚拟演播系统、播音主持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等针对多媒体业态的实验设施。
1.1.3全媒体盛宴——以媒介融合为主的人才培养阶段(21世纪以来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体育新闻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草根新闻从业者摧毁了传统媒体对新闻的垄断权,并将新闻从说教变为了对话。跨形式、跨手段、跨感觉的全媒体将促使身在体育赛事周围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体育信息的记录者和者,甚至新闻记者往往要依靠他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这将不只是传受双方位置的简单融合,其势必引起体育新闻教育赖以依存的媒介环境的震动。当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受到新技术的挑战,当主导传播流程的传播者地位受到动摇,体育新闻人才将如何应对这骤然变革的媒介业态?如何处理传统理念与实际操作的冲突?如何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是记者的舞台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7这将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也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领域的最大变局。
1.2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体育新闻传播活动的“全媒体化”,可以借用世界著名新闻媒体出版集团——美国道琼斯公司的“水波纹”理论进行形象地阐述。当一个重大的体育新闻事件发生时,首先报道的是通讯社,然后是网站,接下来是电视台、系列刊物、报纸,最后还可以将这些信息录入商业资讯数据库,以方便付费用户进行检索。“一条新闻卖7次”不仅道出了全媒体时代的精髓,也对体育新闻学子提出了全媒体型的素质要求。结合体育新闻行业的特殊性,以及融合贯通的业界态势,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可表述为技能全面、思维融合、基础宽厚、内外兼备。毋庸置疑,这一要求从思维方式、知识基础到技术运用、能力发展为体育新闻教育打上了全媒体的时代烙印,从人的全面塑造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学理角度来审视这一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可将其归类为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对人的培养的4个维度:专业技术、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1.2.1技能全面的体育新闻专业技术对体育新闻专业技术最为形象的表述应该是“T”型架构,即以文字、图片、图像、网络新媒体表现形式等报道技术为支撑的专业基本技术,应该做到对赛事赛况准确完美的呈现,对球员、参与者的形象生动刻画,这是对体育新闻人才一般性技术操作的要求,怡似“T”的一横;能够在不同媒介技术中间进行灵活转换,娴熟进行媒介形态、技术与体育赛事赛场动态的无缝组合运用整体表现形式达到传播技术编排设计与体育精神、运动理念的最优效果则是对体育新闻人才专业综合技术的更高要求,这就有如“T”的一竖。这种整体优势突出的专业技术才更能适应媒介融合与体育赛事报道的实践需要。
1.2.2思维融合的体育新闻专业态度全媒体时代,体育报道将更为突显其多种媒介表现形态、立体传播效果的优势和特色,这决定了体育新闻人必须要冲破原有的传统媒体思维和固有的媒体界限意识,以融合性的理念分析、处理、组合体育新闻信息。这意味着,对不断尝试新事物、新概念、新方法的追求,改进现有的方案和规则,找寻和创造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与作品形态,这些敢为人先的新措施与新尝试是对思维能力的不断超越。同时,必须要保持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坚守职业道德、对社会充满责任感、不断满足受众的体育信息需求、积极乐观地面对工作与挑战、加强体育参与与体验等,这些也都是体育新闻人永不过时的专业态度和准则,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报道有深度、有特色,蕴含着理性与批判的光辉。
1.2.3基础宽厚的体育新闻专业知识全媒体时代带来的信息爆炸与共享,不同国家、种族、信仰之间的碰撞,使得体育新闻人在报道体育赛事或事件时要能够运用运动医学、生理学或是其他体育学科专业知识去剖析问题,将高深莫测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报道,把晦涩难懂的专门术语转化成明白如话的大众语言,把枯燥无味的数据转化成活灵活现的视觉形象。这些都建立在体育新闻人对体育专业知识的专杂结合,对新闻传播知识与技巧的融会贯通,以及对观众心理的把握和信息呈现美感的处理等。因此,广博的知识积累和宽厚的人文基础是体育新闻人才的立身之本,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与新闻传播知识是其突围之路,唯有这样才能应对不同的传播环境与态势。
1.2.4内外兼备的体育新闻专业能力内外兼备的体育新闻专业能力具体指,媒介融合实践中能够顺利完成体育新闻报道的信息处理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面对瞬息万变的体育赛场,能够为受众筛选、探寻、鉴别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整合、呈现,帮助受众更加真实、系统、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体育赛事与体育精神M。同时,在全球范围体育交流实践中,能够擅用沟通能力在各种信息、观点、文化背景,甚至是价值观的摩擦与碰撞中,巧妙而准确地传递知识、表达立场与态度、沟通感情和交流思想。最后,对于不断变化的受众需求、赛场环境、工作难度以及不断涌现的新的技术形态和传播观念,能够运用其敏锐的受众需求触觉、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等适应能力予以克服,直至臻于完美,这些都将成为奔跑在体育赛场报道一线的体育记者不可或缺的专业能力。
2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
全媒体时代,作为培养全媒体型人才的体育新闻教育应该具备鲜明的特征,以适应这一时代背景对体育新闻人才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对体育新闻教学与研究领域、体育媒介传播实践领域和体育赛事研究领域等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2轮(共计30人次)咨询与访谈,结合教育学、新闻学、传播学和体育学等相关文献,对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从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剖析教育活动,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是在对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中得以突显的。作为对时代要求的回应和超越,体育新闻教育在厚基础、重融合的时代性的教育理念引导下,通过融合性的课程设置与开放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呼应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要求,通过考试评价、作业评价、课堂表现、第二课堂、作品评价以及媒体实训等具有弹性的、多元的教育评价对体育新闻人才的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予以检验。虽然,其中还必然包含教学方式、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其他环节的配合,但突出强调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理念的时代性、课程设置的融合性、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和教育评价的多元性等特征,而其他环节的完善与改进则隐性地蕴含在这4个特色鲜明的关键环节中(见图1)。
2.1教育理念的时代性
时代性的教育理念是整个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活动的核心,引领着体育新闻教育活动的方向,其突出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与时俱进。专门型的精英、复合型的人才是体育新闻教育为适应不同媒介背景和业务操作需求的产物。然而,体育新闻教育当前所面对的媒体或专业领域正在发生变化,泾渭分明的介质差异正在缩小,报网融合、网络电视台、电子出版物等融合形式层出不穷1变化的实务需要打通隔阂的全媒体技能,融合的媒体需要适应全媒体流程的全能记者。全媒体时代不仅对体育新闻操作流程进行了翻天覆地的革新,同时也从体育赛事报道技术与能力的角度对体育新闻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日益升级的赛场争夺使得媒介技术不断精进、媒体技能不断革新,多渠道、多媒体、多平台的采编流程向传统的体育新闻教育理念发起了冲击,具有鲜明体育特色的全媒体型人才已经成为时代之选。跨媒体的操作、融合性的报道编排才能迎合瞬息万变的体育赛事节奏,适应跌宕起伏的竞争态势,这当然不只是对人才技能层面的要求,而是同时涵盖了知识、能力与专业精神,是对体育新闻人才地的全方位塑造,是极具时代特色的理念更新。
2.2课程设置的融合性
鲜明的融合性特征得益于媒介融合的催促与“大新闻”观的关照,它是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活动的关键,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随着信息技术与新媒体的崛起,网络对于传统媒体的渗透之势愈演愈烈,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马力全开,同质媒体与异质媒体的融合可谓一日千里,这使得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得不将数字技术的发展、媒体功能的精进以及媒介融合的深入等因素考虑到课程编排理念中。因此,面向多媒体态势的融合与全媒体业态的强盛,以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新媒体的融合性特征为基础的课程设置为全媒体型体育新闻人才的打造提供了知识与技能支持;体育特色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互为支撑,突显体育新闻人才的职业特征与优势,使体育知识与技能特色成为人才竞争的标签跨媒体类、新媒体类课程培养了学生的跨媒体工作能力,使其适应现代传媒业的发展;专业英语类课程使得学生对日益国际化的体育赛事与事件的解读做好了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能够发挥出体育这项国际性语言的魅力;通识类课程与专业类知识的有效融合,起到了良好的“厚基础”作用,培养学生宽厚的人文底蕴与精深的专业知识。
2.3实践教学的开放性
实践教学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重点,更是人才培养活动的着力点,对体育新闻人才的塑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开放性突显在实验教学体系的兼容并包、实验教学设施的跨界融合、实习基地建设的广泛覆盖以及实践教学的系统有序c媒介融合下的体育媒体最为突显的就是对于信息技术的跟进与结合,全能记者、全媒体型人才的打造都是建立在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基础上的。新旧媒体融合的基础性实验课程、贯通全媒体技能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课程以及跨校作战的拓展类课程将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与实习过程的灵活性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实践教学效果得以充分发挥。除此之外,尤其应该突显的是实践教学中体育精神、体育赛事对于新闻技能训练的融合与引导,这不仅是实践教学的重中之中,也必然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人才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实践类课程的全媒体打造、体育特色实践的丰富多样强化了学生贴近业界形态的动手实践,锤炼了实战演练的意识与技能,使其实践经验得以积累、融合性思维得以形成。创造性地打通全媒体形态的体育新闻实践教学,既兼容并包地吸纳了传统模式的精华,也开放豁达地引进了时代需求的新生力量。
2.4教育评价的多元性
弹性多元的评价体系是全媒体型体育新闻人才个性得以彰显的重要保证,更是检验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成效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实践性、个性化、融合包容的思维方式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人才最为引人注目的特质,它们是通过丰富多样的评价形态、多种渠道的评价方式得以实现的。课程学习的定量考核、课外活动的定性评价、实践作品、项目设计与媒体实训考查的定量与定性结合不仅丰富了评价形式,更呵护了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同时,体育赛事、事件或人物作为体育新闻学生的主要关注点,也应该引入评价元素,无论是在作品、作业、考试评价,课堂表现、第二课堂考核,还是媒体实训、校外实践中,都应该以此作为其专业素质考核的中心。这样,不仅检验了学习效果,更是鼓励、引导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重视,起到突显专业特色的导向作用,为时代性教育理念的贯彻、融合性课程效果的达成以及实践教学的重心前移保驾护航。
3全媒体时代我国体育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
3.1教育理念困境:囿于专识、定位失准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理念最直接的体现,体育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的紧密联系,必须在综合考虑社会需求、专业面向以及体育媒体发展的基础上予以制定,尤其应该体现时代性。因而,面对极具变革的全媒体时代,掌握多种媒介技能、具有融合理念与思维方式的跨媒体人才才是应对媒介形态与技术精进的不二之选。但作为体育新闻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体育院校培养目标似乎并不乐观见表1。在列出的11所体育院校新闻学专业中,7所院校提到了“专门人才”或“专业人才”,除此之外,“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等描述是对人才规格的进一步定义,均没有体现出全媒体业态、跨媒体需求对于人才培养导向的影响,没有从培养目标的确立上关注与跟进当下乃至未来人才发展的时代条件,因而无法及时、快速地跟进媒介发展态势,树立全媒体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反观国内外知名新闻院校的改革实践,对于新时代新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最先体现为对于培养理念的变革与培养目标的整合,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引。很显然,我国体育新闻教育还停留在传统媒体框架下的人才培养视野中,尚未对全媒体变革与媒介融合的到来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还没有意识到媒体行业调整与行业导向变化对人才培养活动的影响,这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图景,更无法满足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技能全面、思维融合的要求。
3.2课程设置困境专精有余、融合不足
与中美综合性大学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相比,各体育院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传统、陈旧,整体构成类似,基本上是“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体育理论或项目课”,以媒体种类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要原则,采用的是大而全的编排理念,其课程内容安排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4方面。(1)缺乏跨媒体类、新媒体类课程,融合类课程缺失。仅有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和西安体育学院开设有1~2门体现网络或传媒新技术类的课程,其他院校均是以传统的报刊、电视新闻业务为重点。(2实践类课程不突出。学生缺
少贴近业界形态的动手实践,缺乏实战演练的锤炼与引导,不利于实践经验的积累与融合性思维的形成。(3)缺乏专业英语类课程。仅有上海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和西安体育学院开设个别体育新闻英语采写方面的课程。(4通识类课程广博不足,“拉郎配”现象明显。与专业类知识缺少有效融合,导致学生“基础不宽,专业不专”。总的来说,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实质上是专精有余、融合不足,在有意识地向融合或是新媒体靠拢的过程中,还仅是停留在对多个不同媒介专业技术知识的灌输,跨学科、跨介质的课程融合没有真正实现,融而未合,课程设置几乎没有体现出融合的特征。
3.3实践教学困境设施陈旧、覆盖不全由于体育新闻专业的建设时间较短,几乎是2000年以后才开始形成规模,国内体育新闻专业现有的实验室等实验教学设施除部分发达城市的院校有所改进外,大部分院校仍是沿用传统新闻传播格局的建设,相对于体育新闻实践的高要求来说,其投入显得异常单薄。实验室建设与使用尚未形成规模,缺少具有融合、跨媒体理念的实验教学平台,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更谈不上与媒体发展同步。从实验室建设较为良好的院校来看,上海体育学院相对较为完备,但其已建成的7个实验室中,仅有媒介创意实验室能够做到网络实践,贴近新媒体教学;
紧随其后的成都体育学院,已建成的5个实验室也皆是为传统媒体实践教学服务;其他建成数量相对较少的院校更难体现对新媒体或是全媒体的跟进。
另外,从实习基地的签约面向和时间维度来看,地处上海与北京有利地缘与媒体条件的上海体育学院与北京体育大学的实习基地建设情况不甚理想(见表2、表3,仍然存在新媒体覆盖不足、层次结构单_、稳固程度不足等缺陷,可想而知,尚不具备如此有利条件的其他院校的情况。
3.4教育评价困境:刚性划一、导向失责
体育新闻教育的评价体系忽视了自身的特殊性,割裂了体育新闻教学与实践的天然联系,套用单一、呆板的理论考试方式检验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养成,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尽管部分院校已经开始注意第二课堂或是实习实践考察的重要性,但囿于定量的刚性考核体系,难以将实习作品、实验项目、运动体验、体育技能掌握等极具体育新闻学科特色的方式作为衡量学生动手能力、业务思维与专业技能习得的标准,过于规范化的指导和考评,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对于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体育新闻采、写、编、评等专业类课程,以纸笔作答为主的考试消解了新闻作品、项目设计等实践因素的关键性作用,忽视了学生诸如对赛场状况的镜头选择、报道画面的构图设计、报道节奏乃至话外音运用水平的考察和体现,无法有效地贯通体育新闻专业技能,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各个业务流程之间的联系:对于锻炼和培养学生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体育特色类课程,刻板的考试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缺少运动体验与感受将直接导致学生对体育新闻或事件的敏感度降低。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仍然是书本到书本、实践归实践,无法做到对其全面发展的评估与引导^,无法体现其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专杂统一,又何谈应对全媒体时代体育赛事报道要求的不断升级。
4全媒体时代我国体育新闻教育的转型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是媒体图景的狂欢,更是体育新闻教育时代转型的新契机6]。为此,必须将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加以应用,以全媒体变革为基础,将媒介融合嵌入到课程设置中去,将学生的实习实践、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转以及评价体系与方式都按照媒介融合的趋势和要求予以调整,用创新性的融合教育减少改革中的摩擦损耗。只有这样,体育新闻教育的转型之路才会畅通无阻。
4.1体育新闻教育理念转型:培养基础宽厚、思维融合的全媒体型人才
体育新闻教育必须从专精的人才培养理念向厚基础、重融合转变。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工作者面对的将不再只是如何做好单一媒体新闻报道的问题,而是在面对重大体育赛事或体育事件时,如何根据已有的体育专业知识和职业敏感选择最快的传播媒介,平衡不同媒介的要求,有效地进行多层次、递进式传播的问题。从培养目标的角度具化对人才培养理念的改变,引导人才培养方向的转型。结合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对培养目标进行系统策划与改进,在突显和贯穿体育特色的基础上,从2个维度入手,以“总体目标一年度目标”和“模块教学体系一专业目标体系”为切入点,构建全媒体型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
4.1.1打造统分结合的纵向培养目标体系总体目标一年度目标根据学生专业素质渐进性发展的规律,在总体目标的统领下,增设各年度阶段分目标,初步提出学生每年度应该达到的知识与能力标准,注意在新闻技能教学之外融入体育知识与专业能力的锻炼,以知识了解到运动体验再到体育行家为渐次目标,为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安排奠定基础,进一步细化和突显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
4.1.2构建协调有效的横向培养目标体系:模块教学一专业目标基于体育新闻专业较强的实践性与专业针对性,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第二课程等社会活动搭配进行,通过模块式的整合方式锻炼、培养体育新闻人才的各项技能,及其与体育特色的有效结合,在引导“体育”与各模块搭配组合的前提下,深化学生的知识习得与职业行为养成,探索各类专业素质在培养目标体系中的位置与形成渠道。这样既有利于依据具体的子目标,设置相应所需要的课程、实践环节以及课外活动,使课程设置有理可依,也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学生根据培养目标的层次与要求进行自主选择,最终形成一个镶嵌式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4.2课程设置转型强化通识教育,打造融合课程
体育新闻教育在面临全媒体时代变革与现实危机的双重挑战下,打造融合课程、加强通识教育和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成为其应对的有效措施。
4.2.1突出前沿,打造融合课程理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衔接关系,遵循体育新闻实务流程与课程设置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现有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可以考虑将新闻采、写、编、评课程进行相应的合并,打通平面媒体、广电媒体以及新媒体的界限,实现跨介质的融合。删减部分明显不适应目前媒介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课程,代以由于媒体融合而急需设置的理论或是业务课程,如融合新闻业务、媒介科技、网络传播、网页设计等的课程,着力打造“大新闻”概念,力求在加快知识更新的同时,为拓宽就业面打下基础。
4.2.2突出特色,强化通识教育体育新闻工作者面对的经常是全球范围内的比赛,会涉及到不同国家、种族、信仰之间的碰撞,因而,必须注重媒介业务课程与人文、社会课程的深层次整合,用专业精神和人文主义素养引领舆论方向只有在知识和业务层面上进行整合,才能使学生对复杂的体育事件、重大的体育赛事做出跨学科分析和跨媒体传播。同时,增设英语类的特色课程,做体育英语类精品课程,形成拳头产品,为做好体育赛事的国际化传播锤炼传播素养,以适应不断深入的媒介融合与全媒体时代的挑战。
4.2.3突出实践,增加实践课程比重以实验室建设为依托,建设适应全媒体形态的体育新闻人才实践课程体系: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的基础性实验课程着力打造学生的基础性技能,并辅以对新兴媒介技术的认识与了解;以贯通采、写、编、评、摄、录、播全过程的综合性实验课程重点强化学生各类媒介技术操作与运用能力,为跨媒体运作打下基础;以新媒体体育传播流程为主线的创新性实验课程实现对多种媒介形态的综合设计与应用,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媒体需求;作为强化课程建设进行跨校辅修的拓展类课程,强调对厚基础、重通识理念的贯彻。
4.3实践教学转型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实践教学重心前移体育新闻教育应该抓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契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紧密对接体育传媒行业,将体育新闻实践教学重心前移,缩短学生入职后的适应期,将职业训练与动手操作前移到校内的实践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适应能力。4.3.1推动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构建跨媒体的融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实验设施已经不只是教育内容的辅助,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成败。在不断完善信息(尤其是体育信息采集、编制功能}的基础上,建设多元设备、多元功能、多元扩展空间的全媒体实验平台,将新媒体实验室的建设融入其中,使全媒体操作与应用成为可能,与媒体实践接轨,前移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校内实验教学成为职业工作的有效铺垫1先进的实验设备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将大大提升学生在技术层面上的理论思考能力。
4.3.2 构建全媒体型体育传媒人才实验教学体系以功能全面的实验中心为基础,构建旨在培养全媒体型体育传媒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打造集基础性、综合性与创新性为一体的实验教学课程系统。充分利用融合性的实验教学平台与实验中心,以新媒体体育传播流程为主线,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实验内容贯通体育新闻采、写、编、评、摄、录、播;实验项目覆盖体育新闻传播全过程,即可模拟或实现从体育新闻、体育赛事、体育广告创意策划、数字化制作到播出的全过程,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全媒体型体育传媒人才。
4.3.3与媒体携手共同打造多层次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中央到地方不同层级的纵向实习带,建构不同媒介、不同形态的横向实践基地,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实践教学网络,为学生深入实践第一线提供不同面向、丰富多样的专业平台,使教师与学生都具有双重身份,为其职业角色提前预热。同时,促成学校与媒体共同设计规划实习基地,联手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这是将人才培养与体育新闻实践融为一体的有效过程。
4.4教育评价转型:由单一的理论考试转变为综合性评估探索弹性多元的评价方法体系,改变传统的以纸笔作答为主定量评价学生的方式,结合媒体实践、课堂表现、第二课堂、作品与项目设计成果等多种渠道,形成主客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
相结合、实证评价和人文评价相统一的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体系。注重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评价中来,突出对体育新闻教学实践特色的倾斜,改革接受性学习为拓展研究性学习、增加体验性学习。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探索综合性全过程考核与评价方法的有效集成。在考试内容、考核方法上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融合性思维、多媒体技术自主设计实验项目,自主完成实验作品,以实验项目和作品的体育传媒特色和设计制作的创新性作为其评判的标准w。在体现学生自主选择性与兴趣发展性的基础上,着重实现体育特色的延伸和拓展,体现体育新闻教育的特色内涵,设立“创新实验学分”或“专业奖励学分”,鼓励学生完成以体育特色为主体的作品创作,对实践能力优秀或是体育特色突出的学生给予免修部分课程的奖励,以此为学生从事体育新闻传播工作创造更大的空间。同时,进行毕业生考核环节变革,改变以往修满学分、通过毕业答辩即可走出校门的简单考核,转变为“1+1”式的综合毕业评估模式。即1次专业素质测评(综合考核学生的体育新闻职业技能与素质和1个毕业设计(综合考量学生实际运用体育新闻技能的水平)。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基础,从综合性、多角度、重应用出发,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进行全方位的终末评估,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发展给出一定的建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