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利工程建设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利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工程建设论文范文1

1.1重建轻管,效益低下

只重建设不重管理。在大型灌区中,不论是群众还是的水管单位,一般都对灌溉工程建设比较重视,但是对建后管理却不够重视。在大型灌区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分工安排,岗位责任制不明确,管理运行机制没有理顺,由谁管理、如何管理等方面缺乏规范的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因此,很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问题,从而造成管理上的空挡和盲区,对灌区的稳定高效运行带来影响。只重务工不重灌溉。在当前的人力市场中,劳动成本越来越高,而农业经济效益却不是很高,基本处于持续低迷状态。灌区群众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往往只重视务工,而不重视灌溉。有的农民认为花时间灌溉农田,没有进城务工划算,因此,往往只是采用靠天吃饭。因为农业的高成本与低收益形成鲜明对比,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田耕地的积极性,从而导致灌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大减少,影响了农作物产量。

1.2成本偏高,体制不畅

农民灌溉的成本较高。由于大部分地区农田灌溉配套设施不完善,特别是丘陵地区,在为农田灌溉时,一般需要用电抽水灌溉,所需要的电费成本比较高,占整个成本的60%左右。加上还需要在管理中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户水费成本也比较高,使得农民所承担的灌溉成本普遍较高,加重了生产负担,影响了灌溉质量,从而导致收益面积随之减少。水管体制改革不力。从水管单位的体制改革来看,存在着不彻底的问题,一些国家公益性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从而影响了水管单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基础不牢,素质不高

节水灌溉设施欠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灌区生产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灌区节水设施建设条件日益改善,但是,其配套设施建设仍比较滞后,严重影响了灌溉的效果。特别是灌溉方法不当,仍以传统的大水漫灌为主要灌溉方式,不仅严重浪费了水资源,而且还导致灌溉的水电费负担大大增加,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灌溉管理基础薄弱。在大型灌区中,有的工作措施具有短暂性和突击性,在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方面不到位,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存在着较多的管理漏洞,加上有的管理制度执行不力,严重影响了灌区经济效益。作为灌区管理部门,在研究灌溉制度,进行面积统计和灌区三情测报等方面投入较少,加上工作人员思想上不重视,影响了管理的实际效果。素质不高。灌区管理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较低。由于基层水管单位的待遇低、环境差,难以吸纳专业技术人才,加上缺乏科学有效的管人用人机制,让一些优秀的水管技术人才感到思想很压头、事业上没奔头,这样就难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难以留住优秀人才。特别是基层单位水管干部的人才引进不到位,从而出现管理力量薄弱甚至人才断层的问题,难以适应灌区工作的现实需要,严重影响了灌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2加强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相关措施

2.1加快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大部分大型灌区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所以长期以来传统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其弊端得以不断显现出来,已越来越无法适应当前灌区的发展和需要,所以对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具有迫切性。加快对内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实现定岗定编,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并将责任具体到个人,从而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革水费收缴制度。在我国灌区管理体制中受计划经济影响较严重,长期以来都体现其公益性质,所以人民群众对水的成本缺乏认识,这也导致灌区由于水费的不到位,而长期处于亏本经营的状态,对于灌区的工程也缺乏必要的维护和养护。

2.2积极降低成本,切实落实补贴制度

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管理,做好农田的蓄水保水引水措施,尽量减少抽灌。如果不得不采用抽灌,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积极引进科学先进的灌溉方式,在灌溉时间安排上,要科学合理地做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充分利用利益驱动做好灌溉,切实增强农户进行灌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进行水管体制改革,切实落实公益性补贴政策,尽可能地提升水管单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不断夯实基础,提高队伍素质

做好灌溉配套设施建设。在灌区配套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大投入,不断夯实灌区配套设施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切实改进灌溉方式,尽可能地节约水资源,切实减轻灌溉的水电费负担,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在大型灌溉区中,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减少管理漏洞,切实加大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作为灌区管理单位,要在研究灌溉制度、面积统计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管理队伍素质。要畅通灌区管理队伍人才队伍引入渠道,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人,光明的事业发展前景引领人,科学有效的方法鼓舞人,加强职工业务培训,将培训成绩与绩效考核相挂钩,最大限度地调动水管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要采用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方式和晋升考核机制,将工作与经济待遇、岗位调整和职务晋升联系起来,不断增强灌区建设与管理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2.4加强信息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现在已经进入到信息化社会,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实现灌排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做到灌区资源共享,通过量化指标,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如可以利用水位流量计,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人工观测的误差,提高准确率,及时对流量进行调节,最优配置水资源,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3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论文范文2

一、做好前期工作,合理规划水利工程项目。

项目前期工作是否扎实,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这些年来,由于水利工程投入较大,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前期勘测工作深入不够,迫于应付,闭门造车,工程的位置、建设内容凭经验和想象而定,没有认真了解工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造成工程设计不符合实际,变更调整多,群众意见不少,工程不能很好的发挥效益,部分工程甚至难以实施。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一是设计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到项目区进行实地踏勘和现场确认,主要了解水资源情况,找准工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广泛征求和吸收当地群众的意见,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以确保形成合理又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二是在规划设计方案形成以后,由水利工程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进行评估论证,认真对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方案是否合理可行进行评审。三是初步设计通过评审后,完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重要组成部分为工程技术规范、工程量清单和图纸,工程量清单和图纸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投标人正确理解招标要求,从而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提出具有竞争力的报价,同时也是监理单位制定工程监理规划、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工程进度与投资的重要依据。

二、坚持规范管理,建好水利工程。

(一)规范完善项目招投标制度。为了达到挑选优秀施工队伍,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避免“豆腐渣工程”,认真搞好工程招投标。现行的招投标制,主要采取招标,随机抽取专家评标的方式,评标结论表面上看是乎公平,但实际并不一定最优,其中不免有暗箱操作,“串标、”“陪标”现象司空见惯。“合理低价中标法”可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即在招标前做好市场调查,作好成本核算,制定一个最低拦标价和最高拦标价,然后在开标前以专家临时确定的下浮百分数的平均值,临时确定标底,谁的报价与此标底最接近即中标。“合理低价中标法”一是要认真作好核算。请有资质的专家根据市场价格制定。二是要严把资质预审关。让有相应资质等级和施工业绩的施工单位参加投标,避免信誉不好的、有施工劣迹的企业进入。三是建立专家库。对评标专家的评标活动记录在案,实行考核。

(二)落实工程监理制,专业监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由于人们对推行工程监理制认识还不足,监理制在制度和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监理工作执行情况不够理想。为此,一是要完善监理制度,明确监理职责,签订好监理合同,监理人员要监理到位。二是要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充分动用项目乡镇与受益群众共同施工监督,加大对整个施工环节的有效监控,保证工程质量。

(三)严格工程建设管理。农民群众需要坚固耐用工程,最关心、最有意见的就是质量。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一是要严把材料关。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从源头上堵住工程质量隐患。二是要严把施工工序验收关。每道工序施工完毕,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人员进场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出现问题及时返工和整改。三是完善报账手续。资金拨付、竣工结算须经监理同意方能报账,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三、建立健全建后管护制度,管护好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建设论文范文3

如果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选择在河流上进行建造堤坝,那么必然在坝上的区域内会有范围较广的水域,就会造成原来的水的特性发生变化。比如原先是急速流动的水,可能因为水利工程中的大坝的建成,就变成了静水,进一步会导致原有的水温变化,甚至于水质的变化。上游的水的特征受到影响,相应下流的水也会产生变化。在变化后的水中,其水体很可能出现富营养化,泥沙的含量大增或者是水中的指标发生变化。在下游的水域,会因为上游坝中的水质发生变化,相应的导致其水体的变化,对于下游水域中本身具备的自我净化的能力也很可能会丧失。在一般情况看来,如果在没有污水排入河流内的情况下,河流的自我情况比较好的情况下,在这里建成的水利工程对下游的水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河流中水之前就被有污染过,那么就会对下游的水质造成巨大的破坏。

2.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中气候的影响

2.1水利工程建设对大气温度会造成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水库的区域原先可能是陆地,现在为了能够适应水利的需求,就将其改造为水面,这样大气和陆地之间的空气对流就变成了和水面之间的对流。所以能量的交换的强度和方式都与之前不同,那么必然会导致大气的温度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冬天的时候空气和水库之间的温度要比陆地的高,但是在夏天就截然相反,空气和水库之间的温度要低的多。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大气温度有明显的改变和影响。

2.2水利工程建设对雨水会造成影响

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当地的雨水的量和降雨的时间都会造成影响。在影响降水的诸多因素中,其中一个是如果温度比较高,导致水面蒸发的水蒸气比较多,那么空气中的湿度会相应增加,从而会导致降雨。另一方面,如果在起大风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流线辐射,这样对降水量会造成减少。因为库区是水面,若是在暖季的时候,水面的温度会比较低,其大气的结构会比较稳定,从而不容易发生对流,也会致使降雨量降低。由于水利工程的建成,就会有水库的存在,那么在不同的季节,就会对降雨有极大的影响。在空气湿度比较大的地区,其空气中蕴含的水蒸气比较多,那么这时降雨的条件就取决于对流的发展或空气上升运动的强弱,因此在气候较暖的时候,库区上方气压稳定,就会导致其附近的降雨量的减少。相反在气温比较低的季节里,库区的上方气温比较高,空气湿度大,所以就会导致附近地区气温降水比较多。对于在比较干旱地区建成的水库,由于水库的影响,水库所在区域常年的空气湿度比其他干旱区域要大的多,因此无论气温是高还是低,都会有较多的降雨量。

3.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坏境其他方面的影响

3.1对生物的种类会造成影响

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就会对经过长期优胜劣汰形成了的物种平衡的一种状态造成影响。对于生态环境是需要平衡的生态体系和规律的,这其中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种类的繁多对生态环境也是重要的构成环节。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中的生物和陆地上生存的生物都会产生影响,影响了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据调查情况来看,在水利建设工程中对生物种类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在众多的影响中,对于在建造水利工程的水域中的生物的影响是最大的。在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比如会导致在水库中的储存的水比外界的水位要高,那么在水中生存的生物如果遇到要产卵,其需要的坏境就发生了变化,就会比之前要困难的多。同时,水位的升高会造成河流的生态环境和系统发生变化,水中生物的生长环境也会受到影响。在河流中生存的鱼有其本身的生存习性,比如其每年都会在规定的时间进行迁徙,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建成,造成其迁徙路线的路线被阻断,那么就会使得鱼的种类急剧的下降,从而对鱼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影响。不仅是水中的生物会遭到影响,对于陆地上的生物也不能免于受影响。如果需要建成一个水利工程,就会占用陆地,那么就会占用陆地生存的生物的土地,对这些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而造成的破坏是永久性的。因为水利工程的用地,那些生物永远都不能回到他们原来的家园。与此同时,对于水利工程所占用的地区的土地,其会造成土地的土壤的特质发生变化,其中土壤很可能会出现盐碱化和沼泽化,这样对生态坏境的破坏非常大。总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水会淹没大量的地区,夺取了各种生物的生存地点,和改变了它们的生存环境,这就造成了生物种类的急剧减少。

3.2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会造成影响

为了适应我国发展的需求,水利工程的建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逐渐扩大,但是与此同时给生态系统的平衡也造成了巨大了破坏。水利工程的建成,可以对我国生产用水上有巨大的帮助,同时可以根据意愿调节水量,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整个过程中,必然会占用土地,各种施工材料的运输,人员的工作,各种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在水库建成后,对当地的环境和气候也造成了改变,从而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影响,因此对整个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破坏。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淹没大量的草地和森林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使原先生存在那里的生物造成了影响,同时对气候、降水、土壤等各种方面都会造成破坏。而且水利工程的建筑选址会在高山峡谷地区,这都是一些生态坏境好和生物种类丰富的地区,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就会使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了破坏,而且会造成永远也无法恢复的状态。

4.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论文范文4

1.1思想认识不足。在城乡建设不断得到国家重视的过程中,许多乡镇的领导与管理者思想认识不足,没有将重点放在加强农业生产上,而是一味的思考扩大产业的方式,这样的情况致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受到了阻碍。另外,存在部分乡镇干部觉得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资金以及人力,对其建设持反对意见。而部分农民则觉得进行小型农田建设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认为夏季的雨水足够满足农田的用水需求[2],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意义不大。以上想法的存在阻碍着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并且为建设管理带来了诸多阻碍。1.2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是一切活动的首要支撑条件,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会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有专项资金支持,国家相关部门虽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表示大力的支持[3],也相应的在建设环节提供了相应的资金支持。不过由于我国存在经济条件不佳的区域,国家提供的建设资金不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这样的情况下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以及管理存在较多的困难,许多设备年久失修,不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服务。1.3维修以及改造存在困难。因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自身特点,主要包括:分布区域广、工程活动分布多、维修以及改造困难等。在很大一部分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缺乏相应的人员管理,致使诸多设备缺少维修养护,最终出现报废的现象,没有发挥出实际的作用,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带来了诸多阻碍。而且,在实施工程维修过程中,存在一部分建设单位不具备一定的资质,没有制定出合理的监管机制,维修环节不合理,使得存在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1.4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诸多原因的干扰,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科学的检测以及监控措施,不具备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缺乏全过程的管理与监督,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诸多的管理问题。

2.优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

2.1从思想以及观念出发。农业想要得到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建设,只有加快水利工程建设脚步,优化建设管理,才可以实现人民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土地辽阔,农业发展迅速,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势在必行,应从思想以及观念出发,运用手册宣传或者广播的形式,让其了解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转变乡镇管理者以及农民的传统思想,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2.2从资金投入出发。要想保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减少其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该从资金投入出发,逐渐增加其建设资金的投入,为了保证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充足,应为其积极申请国家扶持通道,所有与水利工程建设有关的申请文件,均优先处理、审批,同时优化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保证其建设资金充足,防止资金不足的现象发生。其次,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做好相关工作,从引导入手,到扶持,再到监督,最后到服务,做好这四点工作,秉承投资、所有、受益三个环节的统一原则[4],从而提升人们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实现资金的有效补充,在资金足够的情况下,优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2.3从工程改造与维修出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尤为重要,它直接与农民的生活相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因此,不但要将其建设放在首位,还应强化建设后的改造与维修环节的管理,这样才能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出实际的作用。在其改造过程中,不应存在随意性,应该从节水、环保、高产等要求出发,制定出科学的计划,将改造重点放在涝洼区域以及田间排水沟区域,不断完善水环境,有效避免干旱以及水涝灾害的发生。此外,在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环节,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准入管理,相关的施工单位必须具有一定的资质,才可以让其展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通过这样的形式有效保证整体维修质量。2.4从质量管理体系出发。质量是每个工程的基础,也是每个工程要保证的前提,在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环节,若想保证管理的有效性,首先,要从质量管理体系出发,加大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改革力度,将其不断进行调整与补充。工作人员是工程的直接接触人,他们的质量意识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优劣,所以应该强化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加深其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同时制定出科学的奖惩机制,做到有奖有罚,根据国家的相关建设要求与标准,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而提升每个环节的质量。在工程立项环节,应将工程建设以及管理方案作为重点,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对其展开研究与分析[5],在进行讨论的环节可以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展开处理与解决,将可能影响到质量的问题最大程度上做到减少。在工程建设实施环节,选择经济以及法律的方案实现对各方的约束,以保证建设的良好进行以及质量的良好保证。其次,应该完善工程的监督制度,为了使监督制度更为全面合理,应该从多方面展开,第一方面,从党员代表出发;第二方面,从政协委员出发;第三方面,从政府相关部门出发;第四方面,从社会舆论出发。将以上四个方面作为重点,此外,将有责任以及有能力的村民作为监督辅助力量,真正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监督,有效发现在建设管理中具有的不足,及时制定出方案加以解决。最后,制定出科学的基础服务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建立相应的用水户组织,强化农民自我服务意识,自发的对水利工程管理做出贡献与服务;积极引导中介服务团体加入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技术服务中,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服务效果;相关部门应该将基层技术人员的教育作为重点,应该加强对基层人员的培训与指导,以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有效展开;提升乡镇水管站服务水平,进而实现对工程各个环节的有效指导,保证整体建设管理质量。

3.总结

综上所述,优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尤为重要,它能够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良好运行,也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笔者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展开分析,主要包括:思想认识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维修以及改造存在困难以及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并针对以上几点提出优化措施,从思想以及观念、资金投入、维修以及改造、程建设管理制度出发,优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以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作者:周海鑫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土场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王虹,余金凤.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05:96-97+99.

[2]徐荣才.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06:35-36.

[3]吴新友.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6,12:109.

水利工程建设论文范文5

在倡导生态文明和环境建设的今天,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价值得到了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水利工程已经不单单是简单的基础工程,而是成为事关生态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工程。要看到水利工程的重要价值,同时也要看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从整体和大局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水利工程建设。当前应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以评价体系、补偿体系、管理机制、支撑系统的构建为基础,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保障,进而在保护生态、维护环境、降低破坏的前提下,创新出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2水利工程建设的改善

2.1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内容

水利工程建设内容主要由水利工程的类型决定,从工程种类上可以将水利工程建设内容划分为挡水水利工程建设,泄水水利工程建设以及专门水利工程建设。从工程形态上分,可以划分为单体水利工程建设和枢纽水利工程建设。

2.2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作用

水利工程的实质是通过人工建筑物对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的控制和高效的调配,以此来达到兴利除害的目标。水利工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种类,对于实现水资源调节、水能发电、农田灌溉、城乡供水等基本工作有着保障作用,是整体推进可持续发展生态和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

3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

3.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水利工程是从系统、生态和环境的角度对现有的水资源进行调控,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可以防治水资源的污染,预防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对于汛期洪水有蓄积和分流的作用,对于枯水期有增加水量的功能,这不但可以确保生产和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而且也能够建立和优化生态系统和整体环境,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和改进。

3.2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有害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会对现有的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会带来上游淹没、居民迁移、泥沙淤积、环境改变和生态恶化等问题,同时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具有危险性,大型水利工程的威胁性会指数型增加,很容易危及工程范围内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4水利工程建设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1建立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立项时期和设计阶段要展开对水利工程区域的环境生态调查,要以全面地资料和真实的数据来形成水利工程建设建设的生态环境评估报告,以此来确保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实现水利工程能够达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间的统一和协调。

4.2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补偿体系

环境补偿是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制止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措施,要本着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科学确定生态环境补偿的范围,明确生态环境补偿的主体,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环境补偿的新方式和新手段,通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法制建设,以补偿的方式来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积极促进生态环境的再次平衡。

4.3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的市场调节机制

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整个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新水法中的规章制度,对工程周边地区的水资源进行统一、科学的规范管理,将水利管理与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完善水资源的流域管理体制,融入到行政管理中,制定规划取水许可政策,实现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和宏观调控,有利于水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统一管理,促进江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4.4落实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政策

水土流失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水土流失问题,尽可能的遏制水土的流失。对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已经处于比较脆弱的状况,更加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水土的保持,增加土地的生产力,减少水土流失,实现水资源的效益最大化。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更加广泛的节约用水政策,建设节水型水利工程建设。

4.5建立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撑体系

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要结合河流的演化过程、动植物繁衍和迁徙习惯、泥沙的运移规律、环境气候的变化等方面的知识,充分考虑水利工程建设中各个因素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有效的建立起交叉学科和技术结合的支撑体系,创新地制定科学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案,有效避免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5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论文范文6

1开展在职培训,提高职工素质重视

水保行业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为基层水利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撑。首先细化岗位人员工作职责,明确水利水保技术人员今后业务主攻方向,实现自农田水利水保、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等各个方面的技术能手,确保每部门人员有足够素质统领全局。在此基础上,对基层水保工作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分步骤地组织深造,以满足岗位需求。而在加大培训的同时,鼓励在职人员积极学习,提升岗位在职人员综合业务素质,确保行业内每个人都能够独当一面。

2加强硬件建设,提升质量检测水平

当前为了提升质量检测水平,必须要有针对性购置检测仪器和设备,确保建设工程高质量完成。首先,严把进购质量关。所有进购设备、材料,必须正规厂家提供。购买器材按照国家、部颁技术标准进行先检测,确保质量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其次,加强质量跟踪检测。重点工序,重点检测。关键工序,必须旁站监理。严控各质量环节,确保工期顺利完成。在现场的技术人员,必须做到勤动手、勤跑腿、勤动嘴,做好一切质量安监工作。最后,工程设计期间,根据检测结果,适时调整工期,做好一切安全监控工作。通过实测、实量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正的监控数据,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

3重视科技创新,保证建设理念先进

新时期,工程建设单位必须要重视先进技术投入,鼓励引入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推行先进施工工艺,依靠高科技的发展,实现优质工程的建设思路。

4实施工程招标制,确保建设队伍

一流对于大中型水利水保工程以及配套和附属工程,要按水利水保部门“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进行公开招标,确保有资质中标施工队进行工程建设,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5做到分工明确,保证施工质量安全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部门监督,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质量监督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各相关单位要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6重视安全意识教育,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始终是水利水保安全建设的关键因素,要想建立高质量的水利水保工程,必须要确保在职所有人员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同时将安全意识落实到具体的激励机制中去,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在工作实践中,任何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立项必须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方案探讨,消除一切可能存在的隐患,将可能存在的问题弥补于萌芽状态。县(区)级水利水保部门需要协调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多种职能部门,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设计要符合国家及水利水保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工程勘测设计规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在工程施工时,做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工作,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

7重视生态美学效应,实现工程与环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