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银行信贷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银行信贷管理

银行信贷管理范文1

论文摘要: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目前存在着贷款规模控制方式与授权制度不匹配、贷前调查质量不高、省行贷款管理不到位、新发放贷款质量不高等。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和商业银行的特点,对提高信贷管理水平提出了对策。要加强信贷人员的素质教育;加强省行对信贷的监控能力,对低风险的信贷业务适当扩大转授权;贯彻“四重”营销策略,切实提高新增贷款质量。

信贷管理是当前商业银行经营课题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往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都过于侧重宏观环境与外部因素,如宏观金融体制改革,地方政府干预,企业景气情况等,而忽视了从商业银行自身管理的内部角度进行分析。

商业银行实行新的信贷管理体制以来,各信贷业务相关部门职能作用不断理顺,信贷管理不断得到加强,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拟从当前信贷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探讨应如何解决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若干矛盾,以达到加强信贷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当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贷款规模控制方式与授权制度不匹配

目前,商业银行除对哈尔滨、大庆二分行的贷款规模控制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外,对其他二级分行的贷款规模控制均为砍块方式。这两种贷款规模控制方式各有特点,并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科学管理都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两种规模控制方式并存是在信贷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过渡模式,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砍块规模控制方式与商业银行信贷授权制度已逐渐显得不相匹配。

砍块规模控制方式下,对于超过自身授权的项目,二级分行出于局部利益考虑,不会使用本行节余的砍块规模,因为向省行报批后,省行即可为批准的项目匹配规模。二级行如果没有规模,省行的转授权再大,对该行而言,也没有实际意义。

1999年,省行取消对二级分行的砍块规模后,二级分行从自身经营的角度考虑,对省行批准的贷款利息回收比较积极,但对本金回收不够积极,以占用省行临时规模。一个突出的表现是1999年“转贷”贷款较多,省行批准转贷,临时规模就会被长期占用;省行不批准转贷,就要承担不良率上升的风险。但是,连续转贷从长期来看,一旦贷款企业内部经营状况出现滑坡或外部相关经营环境出现恶化,很可能造成商业银行贷款不能顺利退出,甚至面临损失。

2.贷前调查质量不高前期把关有待加强

首先,贷前客户、项目信息搜集不到位,导致项目评估、客户评价质量不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贷款的投放是以市场信息为导向的,科学有效的信息搜集系统是贷款科学决策的前提。而当前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项目信息搜集工作一般是由个别信贷人员临时进行的,缺乏系统完善、纵横交错、时段连续的信息网络。信息来源受个别信贷人员风险意识,知识水平及业务经验的限制,容易产生偏差。有些信贷员由于责任心不强或业务能力较差,对借款人的信用调查或草率行事,或根本不知如何调查,盲目听从借款人的自我介绍;有的信贷员平时对贷款户不做监督调查,企业提出贷款申请时才急于调查。这些都极易导致项目评估、客户评价质量不高。其次,在二级分行决策环节上,有的分行的贷款决策没有认真贯彻总行信贷体制改革精神,有些单位只有形式上的民主决策,实质上还是基本取决于个别领导;有的分行贷款决策时风险意识薄弱,对贷款的投向,各类贷款的比重,贷款风险收益的权衡较少,经常听从行政命令或行使长官意志,使得贷款决策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这样,基层行的把关粗糙,使得省行把关难度加大。

项目评审、客户评价是信贷决策的基础,是科学贷款的必需环节。但是,由于基层信贷人员数量少,素质差,以及贷款的长官意志,使得申报材料难以对企业的经营好坏、发展前景、信用等级、偿债能力等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价,这样也就在审批会议上无法回答审批人的有些质询,影响贷款审批,使省行很难正确进行决策。

3.省行贷款管理不到位

本次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两委三部门的设立,使得信贷业务前后台分开,并有风险部门实施监控,是一次动作较大的变革,打破了以往信贷权力集中的管理方式,有利于科学地进行贷款的全程管理。但是,在改革过程中,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和实际执行时某些外部条件的制约,省行贷款管理信息反馈还不能做到及时准确。按照现行机制,前台经营部门主要职责是负责与客户接触,发展客户,开拓市场,寻找效益的增长点;而后台信委办、风险管理处主要职责是对信贷经营部门的经营行为进行制衡、监控,这样省行就缺少一个对重点贷款客户定期进行贷后回访,对二级分行的贷后管理实施监管、监控的部门。

4.规范与效率的矛盾

商业银行现行信贷管理体制主要是通过信贷授权来完成上下级行权限的划分,但商业银行现行信贷授权实行的是“单户总额控制,不同贷种单项额度控制”的办法,而不是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进行控制。信贷业务只要贷种相同、金额相同,就要履行相同的报批手续。但事实上,对于同一种类、相同金额的信贷业务风险程度也往往相去甚远,而信贷业务报批手续是一样的。比如,某企业在商业银行申请开立保函,缴纳100%保证金与缴纳30%保证金,其风险度差别很大,缴纳100%保证金的保函在银行规范操作的前提下,理论上风险值接近于零,但二者按商业银行现行规定报批手续是一样的。这对商业银行贷款营销工作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5.新发放贷款质量不高

商业银行1999年以来,新发放贷款截至2000年9月底余额576524万元,按一逾两贷口径,不良贷款为80120万元,不良贷款率达14%%,利息实收率97%,说明商业银行1999年以来新发放贷款质量不高。商业银行新发放贷款质量不高的原因,一是受我省经济环境的影响,常常有贷款需求与客户经营发展态势成负相关的现象,并已经成为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应该看到,这种贷款需求并不是有效的贷款需求。二是由于贷款审批质量不高,2000年省行共受理1816498万元,否决89123万元,否决率4.9%,明显偏低。商业银行2000年底的不良贷款率为25%,假设2000年底商业银行全部存量贷款的否决率为4.9%,由于从理论上说2000年商业银行审批的贷款与存量贷款并无差别,因此,2000年省行审批贷款发生不良贷款的概率就25%,所以省行以4.9%的贷款否决率,不可能保证商业银行新发放贷款的质量。

二、提高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水平的构想

1.继续坚持不再对二级分行下达砍块规模

为改变为各二级分行重贷轻管,贷款回收乏力的现状,省行今后应继续坚持不再对二级分行下达砍块规模的政策。二级分行权限内的贷款,原则上规模应自行解决;超过二级分行授权的项目省行也不100%匹配贷款规模,本着鼓励二级分行盘活存量贷款,压缩不良贷款的原则,省行可匹配65%的规模,其余35%的贷款规模由二级分行自行盘活解决。

另外,为防止各行挪用个贷规模现象的再次发生,省行应加强对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对个人发放贷款的规模管理,对有挪用规模行为的二级分行,将适当上收其转授权权限,对于挪用数额较大的行,将终止该行发放贷款的权力,直至将挪用的规模上缴省行。

为体现区别对待,扶优限劣,保证市场营销的需要,省行可对存贷比低于75%,资产状况良好,管理水平较高,地区经济环境较好的二级分行逐步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2.加强信贷人员的素质教育

省行各有关信贷处室应加强协调配合,每年定期组织对各二级分行、经办行信贷人员进行素质培训,加强信贷人员的思想觉悟教育;加强对信贷人员的业务培训;促进信贷人员对现代先进工具的掌握。

省行可要求二级分行仿照省行的办法通过考试选拔专业评估人员,保证评估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水平。二级分行可将本行的重点项目交由评估人员进行项目评估、客户评价,防止由于个别信贷人员风险意识、知识水平及业务经验的限制而产生的偏差,保证贷款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3.加强省行对贷款的监控能力

省行可将二级分行划分为不同的辖区,抽调几名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作为稽查员对本辖区内的存量贷款和新增贷款进行贷后检查,以便尽早反馈监测信息。在此基础上,省行还应充分利用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企业档案查询系统,连续记录企业基本经营情况、贷款使用情况、经济效益情况,根据监测信息随时进行电脑分析,尽早发现风险苗头,发出预警信号,采取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新晨

4.提高效率,对低风险的信贷业务适当扩大转授权

鉴于对经省行信委会审定的AAA级客户发放贷款、100%保证金的保证业务和承兑汇票、存款质押等信贷业务往往风险较低,而且时效性较强,是其他银行竞争热点,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一线营销的需要,省行可以将这类信贷业务对二级分行转授权适当扩大,并简化上报手续,对于时效性强的或需求急迫的可实行传真上报,会签审批。

5.贯彻“四重”营销策略,加大对非“四重”客户贷款的否决率,切实提高新增贷款质量

银行信贷管理范文2

【关键词】银行行业;信贷管理;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信贷业务是银行工作的关键环节,容不得一点点差错。但是就目前我国银行行业而言,许多银行机构的信贷服务项目质量严重下降,信贷分支利益逐年下滑,操作流程不够规范,信贷风险内部体制薄弱。这样下去会严重危害到银行业整体的长久健康发展,许多银行都很焦急,迫切想要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以至于信贷管理问题已经变成一个全行业都重视的难点问题。

1、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问题

1.1贷款流动性差

目前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贷款的流动问题了,流动性差已经成为很多银行信贷中的普遍通病了。某些客户要求银行发放贷款的时候往往还有一些贷款没有还清,故再借新贷还旧贷,新贷变旧贷,旧贷到期以后再借新贷去还,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致使贷款堆滞,流动性差,很难实现银行的活跃化经营。在这样利滚利、一笔接一笔的贷款项目下,不仅使得贷款客户欠债越积越多,最终根本无力还清,只能破产或者逃走,这样更使得银行走进一个死胡同,在大量贷款没有缴清的情况下还要进行贷款活动,可周转资金越来越少,给银行信贷资产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并且长期贷款没有及时回收就会变成死账、呆账,严重影响到银行的综合效益,阻碍了银行的长期发展。

1.2贷款集中程度高

在一些银行的长期信贷客户中,往往是极少的固定用户占有了极大的贷款额度,贷款往往集中在一个小范围的个人或企业中。银行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让贷款发放更有信用保障,贷款回收更简单更轻松,但同时这样做风险性也会非常大。因为这些小范围客户掌握着大部分的贷款额,一旦人员或企业出现什么问题,那么贷款催缴工作就会难上加难,银行也就缺乏足够的资金去进行后续的信贷活动,最终危害到的还是银行本身。

1.3客户种类固定

银行行业信贷管理工作针对的客户通常种类固定,都是一些相类似的企业或者个人,这与银行的运营观念是相挂钩的。银行会认为一些信用度良好的客户可以长期保持,然后再根据客户类型开拓一些类似的客户群,这样做固然能够保证贷款回收工作的安逸和便捷,但同时因为客户种类过于单一、资产风险抵抗能力不足而严重制约着银行信贷管理的升级提高,对银行的长久发展不见得是件好事。所以银行目前要做的就是大力发展新类型客户,拥有一批稳定、忠实、抗风险能力强、实力雄厚的客户群,在给他们大力提供信贷服务的同时也促进了银行自身的发展,达到双赢的局面。

1.4信贷信息不透明

我国银行多是国有企业,长期陈旧老式的经营观念和模式导致了信贷信息不透明,服务质量真实情况不能很好地展现给外界,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内部数据不公开、不公正,与真实情况相差甚大,导致其信贷信息失真严重,不利于银行完美地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如果长此以往,银行必然陷入运营僵局。

2、银行信贷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加强信贷管理制度建设工作

对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强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目前银行业普遍缺失的一些信贷管理制度体系要制定好相应的标准和规则,并完善详细准确的相关步骤流程,同时确保执行力度够大以保证相关流程步骤的正确认真实施,要综合考虑到信贷业务的各方面风险情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服务,将银行自身所需要承担的风险降到最小;二是对现有的一些不足或遗漏的信贷业务流程进行调整和添加,强化银行自身面对风险的辨别和应对能力,增强银行综合市场竞争力。

2.2调整信贷管理政策

针对银行用户类型过于单一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调整信贷管理政策,大力开拓新客户这一有效对策来解决。通过制定信贷风险政策,将银行信贷服务的门槛降低,扩大客户种类,并保持一批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忠实客户,将客户体系整体优化,加大信贷发放力度,可以保证银行在适应现代市场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信贷服务项目不断升级。

2.3运用新式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从提高银行信贷管理效率这一角度来看,可以采用设立二级信贷业务工作机构的方法来完成。二级信贷业务工作机构一般可以分为四种,评级授信、评估项目、审批贷款和后期追踪四个功能,这些二级机构的设计,既可以将信贷管理体系不同部门机构之间衔接得更加紧密,使管理工作统一化,同时又相互制约、保持平衡,共同促进以保障银行信贷管理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2.4加大不良贷款催缴力度

在银行把贷款发放出去以后,如何合理高效地进行回收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贷款长期积压会变成不良贷款,对银行是一种严重的损失,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银行信贷模式来对不良贷款进行更好地处理。在发放贷款前要严格审查担保资格,并将贷款分期发放出去;在贷款催缴过程中可以联系当地相关部门来共同实施催缴工作,必要时候可以采用法律手段去强行缴收过期贷款,还可有效利用分期还款的方式来减轻银行和还款人双方的压力;在不良贷款形成以后还可通过打包出售、还本免息等方法来尽量减小银行损失。总而言之,要利用一切合法可行的手段措施去保证银行贷款的回收力度,也就是对银行信贷管理出现问题的最好解决策略,最终使得银行收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银行行业发展也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上文简要介绍了一些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应该还有很多其他方面没有涉及到,但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本文是作者多方面查阅金融相关资料总结而成,旨在给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点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帮助我更好地完善本文。

参考文献

[1]江弈俊.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及方法[J].经营管理者,2009

[2]宁红.建设银行甘肃分行信贷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9

银行信贷管理范文3

一、中外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主要差异

外资银行十分注重信贷风险的防范,在长期的商业化经营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信贷管理体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对贷款原则、贷款程序、贷款审批、贷款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风险控制体系等有规范而严格的要求,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信贷风险。相比之下,国内银行的商业经营体制和信贷管理机制目前尚处在调整和逐步完善之中,诸多方面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水平制衡,国内银行重视垂直管理。

外资银行在信贷组织上通常采用条块结合的矩阵型结构管理体系,信贷业务的组织除了有纵向的总行一分行的专业线管理之外,十分强调横向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制约,较好地实现了风险控制与资源配置效率的较佳结合。外资银行通常会设置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信贷业务的组织管理,如信贷政策制订部门、资产组合风险分析部门、业务管理部门、风险审查部门、不良贷款处理部门以及系统一体化管理部门等等。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业务上相互沟通、协作又相互监督。贷款审批是信贷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在这一环节,外资银行多采取由隶属于不同部门的授权人员共同审批的办法,三人或双人审批有效。如某外资银行广州分行,贷款审批由业务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负责,每一笔贷款的发放都必须由最少两名授权人员主管——独立思考后签字同意方为有效。分行长主要起协调管理作用,不直接参与贷款的审查与签批。审批流程呈横向运动特征。

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组织结构与专业银行时期相比,基本架构没有实质性的变动,仍是与行政体制高度耦合的“金字塔”型的垂直管理机构,表现为管理责任关系和信息的汇报渠道均为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之间以及机构内部行长、科长、经办之间的分级管理。与外资银行比,纵向管理链条过长,而横向的分工与制衡关系强调得不够。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各级分行进行了内部结构调整,相继成立了资产保全部和风险审查部门负责处置不良贷款、评估贷款风险,改变了旧体制下信贷部“一统”信贷业务的局面,但信贷政策管理、信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等职责仍然基本由审贷部门承担,部门的细分化程度不够。贷款审批实行逐级上报、层层审批制度,行长或主管信贷的副行长具有最终决策权。审批流程呈纵向运动特征。

(二)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手段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事前防范,国内银行重视事后化解。

外资银行十分注重信贷风险的早期防范,将防范风险作为整个信贷业务流程的核心,在各个业务环节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有:1、通过确定目标市场、制定详细的风险资产接受标准来筛选客户。如某外资银行每年会根据信贷政策委员会确定的地区最高额度指标,确立市场目标及风险接受标准,只有符合目标市场条件的客户才能发放贷款。业务管理部门通过行业研究,列出可接纳客户的条件及细节,包括对公司规模、管理者经验、股东资本、杠杆比率等方面的指标限制,信贷人员以此为依据寻找符合条件的客户进入贷款程序。2、通过现代计量方法和借助各种专用软件对客户进行动态评估与分析,并将评级结果广泛运用于信贷管理的各环节。3、建立大客户专管制度。大客户的贷款由总部统一专管,总部每年对其总公司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分公司申请贷款时在总的授信额度内统筹考虑。4、通过动态评占资产组合,尽可能地选择多种彼此互不相关或者负相关的资产进行搭配,以便分散风险。5、通过不定期的风险测试,提前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在某外资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会定期对贷款组合进行风险测试,通过假设某些宏观(政治/经济)事件发生,测量信贷资产可能遭受的影响。根据测算结果,一些敏感性贷款在五级分类中将被归为“可疑”类,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也会相应下调。6、设立独立机构评估风险与绩效。如某外资银行,总部有独立的风险审核小组对各分行信贷组合和信贷管理程序进行一年一度或两年一度的审核。审核小组通过计算信贷组合的加权平均损失概率,确定信贷组合的风险级数,5级以上为合格。如果不合格,审核部门将及时给予改善建议,要求业务管理部门改进,并在6个月后复查,12—18个月后再次复查,直到确保风险隐患消除。

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由于历史包袱较重,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存量风险的化解上,风险的早期防范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没有开展市场细分工作,大多都是在审查借款企业的合规性,包括企业执照的合法性、是否年审、对外投资比例、有无违法经营行为等之后,就与企业建立信贷关系,对行业和企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个案分析,对如何科学搭配、合理运用信贷资产,将资产风险降到最低缺乏全盘考虑。这造成了近几年商业银行无论国有民营、无论规模大小盲目“抢大户”的情况,新增贷款大量涌入交通、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和上市公司,集中于少数贷款大户。贷款投向的高度集中,短期看虽然能增加银行盈利,降低不良贷款,但从长远看,贷款大户的系统性、行业性、政策性风险大,一旦发生贷款损失,对放贷行甚至整个银行业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在风险控制的其他环节,国内银行虽然借鉴外资银行做法,建立了风险评级制度,但信用评级一般只能在新客户申请贷款时和每年年初进行,不能即时反映风险,评级系统的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量化分析模型设置的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以及评级结果的普遍运用也与外资银行有一定差距。

(三)人员制约手段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人员激励,国内银行重视人员控制。

外资银行强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业务开展和管理中给予了信贷管理人员充分的自。信贷管理人员通常享有较强的独立性,从总行到分行自成一体,各级分支机构的信贷管理人员由上一级甚至上两级信贷主管直接任命或指派,并对上一级信贷主管负责。在某外资银行,总部每年会对信贷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逐步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并根据其工作经验和能力,将其分为若干等级,授予相应信贷审批权限。信贷管理人员的“超然”地位既保证了他们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有效地避免了贷款的审批与发放过多受到行政干预,又充分调动了信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在外资银行,道德风险的防范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实行科学评价,动态管理。如某外资银行,贷款审批权限实行一年一定,独立考核部门借助业绩评价系统对信贷管理人员的“表现”打分,上级信贷主管据此决定提高或降低该信贷管理人员的审批权限等级。审批权限的动态调整一方面给信贷管理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督促其自觉控制资产质量,另一方面便于管理层在短期内能够查明风险、采取对策。二是通过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采用财务激励措施,如股票期权制度、内部持股制度,将股东价值最大化、信贷人员自身报酬最大化和人力资本增殖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遏止信贷管理人员因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偏离所有者目标的现象。三是通过设计相互制衡的组织体系,通过权力的分工和制衡实现人员间的时时制约和事先制约,有效制止内部人控制行为。

国内银行强调对员工加强控制。但国内银行内部制衡的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各种财务激励措施尚未落实,贷款审批权也基本上是静态管理、多年难变,对人员的控制主要落实在贷款责任制上。各家银行建立了信贷资产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不良贷款终身追缴制度,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和严厉的处罚办法,期望在信息不对称、监督困难的情况下制约信贷人员的放贷行为,加大违规成本。一些要求和规定近乎苛刻,如一些银行规定新增贷款要实现“零不良”;一些银行规定如果确因员工的过错形成不良,则经办人员将立即被解除合同,有关负责人也要受到相应行政处分。但事实上,由于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再严格、细致的责任制度也无法防范道德风险,近年来信贷人员违规事件以及内外勾结诈骗银行资金案件仍然层出不穷便是明证。与不断加强的控制力度相对照,人员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贷款审批权基本按行政职务层层下放,基层以及中层信贷管理人员自主决策的空间有限,积极性受到挫伤。另一方面,激励手段和措施仍然单调,基本还是传统计划体制下的老一套,主要的财务激励措施——按照绩效考核进行的奖励变成了固定奖金,实质上成为工资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

(四)财务管理制度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国内银行缺乏提取准备的自主性。

对贷款的会计处理和计提呆帐准备金的实践是银行业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基本要素。外资银行基于资产安全和经营稳健的考虑,十分注重按照审慎会计原则,在贷款的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真实反映贷款的实际价值。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保持信贷资产账面数字不变时,在资产方设立对冲项目——呆账准备金用于备抵贷款资产项目的损失,使其按照实际价值得到反映,在负债方相应核减资本金。外资银行对呆账准备金什么时候提取、提取多少有充分的自,不受财务、税收部门限制,常常会在有计划地预提普通风险准备金的基础上,针对具体贷款风险提取专项呆账准备金,以便在实际风险损失发生时有能力自担风险。如某外资银行除计提1%一般准备外,贷款降为不良后,会根据贷款项目预期损失程度计提相应的专项坏账准备金。

国内银行对贷款的会计处理主要按照1993年财政部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已设立了呆账准备金科目用于抵减资产价值。但呆账准备严格按照财政部确定的计提标准——年末贷款余额的1%提取,损失发生后由财政部门审批核销,存在呆账准备提取水平过低、提取方式单一、提取范围过窄和银行对准备金的提取和核销缺乏自主使用权的问题。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的银行财务管理制度既不利于及时揭示银行贷款风险,也不利于促进管理人员自觉控制风险。首先,银行资产负债表某个时刻的资产存量,是按历史成本计算原则而制定的,不能及时根据贷款的实际形态作出调整,这就意味着银行资产没有按其实有价值进行核算和反映,存在相应数量的账面“虚拟资产”,贷款风险不能及时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反映。其次,贷款损失与经营利润不挂钩。商业银行的贷款收益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在贷款发放时确认的,而贷款损失则要到损失实际发生后才予确认,甚至由于财政部门出于税收考虑,损失发生后仍不能或不予确认,其结果必然是高估利润,在客观上会造成基层经营单位的贷款扩张冲动和管理人员“重贷轻查”的倾向。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贷款发生损失很难追究到个人责任,但湾收贷款时若熊收回贷款反而?艿玫浇崩庖苍谝欢ǔ潭壬献萑萘瞬涣即畹牟?/P>

(五)不良贷款处理策略上的差异——外资银行重视转化,国内银行重视清收。

外资银行在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会主动参与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帮助解决具体问题。贷款出现问题后,银行会成立专门小组,帮助借款企业渡过难关。如在某外资银行,贷款发放后,基于同客户建立长期信贷合作关系的理念,客户经理往往渗透到客户整个经营过程,利用银行网络优势,协助客户分析研究市场容量、市场份额、竞争对手等详细情况,并针对客户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详细的咨询指导意见。如果客户出现还款困难,也会尽量帮助其搞好经营,争取实现双赢目标。

国内银行普遍存在“重贷轻管”的问题,贷款发放后的后续管理没跟上,往往要等出现问题之后才被动研究对策。企业经营困难暴露后,往往急于抽出贷款,手段单一,主要靠处置抵押物或司法诉讼,容易雪上加霜,将企业置于死地。

二、外资银行信贷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综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成熟性上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中外资银行在竞争能力、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上的距离。因此,借鉴国外银行先进做法,改革现有信贷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借鉴外资银行日趋成熟的信贷管理经验,按照权力制衡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信贷组织管理体制。

遵循信贷组织机构设置的三大原则,在现有信贷制度的基础上强化信贷部门内部横向制约机制的作用。一是遵循相互牵制原则,即信贷组织各部门、各岗位、各权力之间形成一种约束制衡机制;二是遵循程序定位原则,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和授权批准,相互之间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能超越职权;三是遵循系统协调原则,各部门要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动作,理顺关系、增强实力、杜绝内耗。即规模较大的分行可在现有审贷部门、风险审查部门和资产保全部门的基础上,加设信贷资产组合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全行信贷资产组合、资产多元化、整体信贷资产回收特点进行分析,对全行潜在集中风险进行评估,并向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银行监管机构、投资者提供报告,根据既定的整体资产优化策略对各业务部门、区域经营管理的信贷资产状况进行监察。还可设置信贷政策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制订地区性信贷政策、草拟信贷文件,与信贷监管机构进行沟通等。同时,应将风险审查部门与信贷业务部门在行政上的管理主线区别开来,以改变当前由于偏重业务扩张而忽视风险控制部门意见,导致风险审查部门事实上无法从组织上来制衡业务部门的弊端。

(二)树立以人为本、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信贷经营管理思想,从人与制度上筑起防范信贷风险的双重闸门。

信贷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激励和控制,目前我国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强调通过制度加强控制,对人的激励显得不足。过份以责任制来制约信贷管理人员,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责任人为了避免出现贷款损失从而避免处罚,往往对有问题贷款在到期前进行不应有的展期或给予新贷款以收回旧贷款的本息,反而隐藏了风险;为了将个人责任变为集体责任,往往将所有贷款,无论金额大小都推给审贷委员会研究决定,降低了工作效率。现时的问题应是强化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信贷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陆。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打破目前信贷审批权限按行政职务大小层层下放的旧框框,实行审批放贷和行政完全脱钩。可按实际能力和以往业绩给予信贷管理人员相应审批权限,并每年进行一次审定,视情况决定提升或降级,创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工作环境。第二,把实际工作中过多的负激励转为正激励。加强正面引导和管理的同时,充分尊重和发挥员工的能动性,满足他们受到社会尊重的心理需要。第三,改革现行工资分配制度。坚持市场化的报酬原则,调大绩效工资比重,破除行政级别的工资制度,全面推行客户经理等级薪酬制度。

(三)客观评价银行信贷风险,改变信贷营销观念,正确处理好风险管理与提高效率的关系。

我国银行业在信贷管理中往往陷入两个极端:一是灵活性过强。对上市公司、垄断性企业等客户群体,在信贷管理中放松条件,不顾企业负债总规模和偿债能力,为企业多头开户、盲目授信,甚至于违反国家账户管理、现金管理等有关制度,依赖垒大户带来的短期效益。二是过于教条。在商业银行贷款企业结构中,中小企业仍然绝对主体,但在信贷管理中,过份强调形式上的风险防范,一味要求提供抵押担保手续,不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品种,消极逃避承担适当信贷风险的责任。灵活性过强实际上是没有原则性,过于教条则制约正常发展。银行本质上就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不可能消除信贷风险,只能通过制度的完善适度规避信贷风险,对风险的过度约束必然制约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重新树立正确的信贷风险观念,在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经营效益水平。

银行信贷管理范文4

在经济生活中,不论是还是居民都与银行要发生往来关系,把钱存入银行既能生息又安全,缺钱要找银行借钱,以应周转之需,许多经济往来中的银钱交割收付,也要通过银行办理汇兑和结算。银行通过经营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业务获取收益,实现利润目标,并在社会资金循环周转中执行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职能,发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增长的作用。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易方式多样化,市场体系不断延伸,银行业务品种增加,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推动着学科的发展和深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经营管》、《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相继形成独立的领域。通讯技术和机的发展及其广泛,银行业务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迅速提高,有力地推动着银行功能的发展和业务范围的扩大,《银行信贷管理》作为一门专业课程与金融专业的许多课程的边界越来越难于划分清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织状态,即便是银行信贷管理的理论、和也变得复杂起来,“一张企业资产负债表起家”的知识结构不够用了,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取代了“拿起算盘放下笔”的手工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不是能取代银行信贷管理,商业银行是不是21世纪的恐龙?直接融资能否代替间接融资?银行信贷管理要实行何种发展战略?怎样评价金融改革绩效?银行信贷管理需要如何、从何创新发展?等等,就成为银行信贷管理面对的并且需要作出回答的问题。

一、银行信贷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关系问题

商业银行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从事其他中间业务的盈利性金融企业。它的基本特征是:信用中介、创造存款货币、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研究银行自身资产负债配置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目标为对象,以资产负债管理、计划和决策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的理论、体制、机制和业务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学科。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贯穿于“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目标的全过程。

信贷资金是商业银行以信用方式筹集和分配的资金。信贷资金来源主要是各种存款、金融债券发行、借入资金和自身积累资金。信贷资金运用主要是对各部门、各企业和个人发放的贷款、证券投资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是研究银行与企业部门、居民部门之间借贷关系的管理理论、体制、机制和业务技术的学问。虽然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信贷管理属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范畴,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的对象是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而银行信贷管理是研究银行与企业、居民的信贷关系,重在发现市场、研制产品、营销贷款、创造收益,切入点是企业、居民的资金循环、融资结构、财务收支,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对象和内容相比具有独立性,两者虽有相联系的一面,更有重要的区别,信贷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仍然是两个独立的领域。

银行信贷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关系图示如下:

信贷作为经济范畴,在经济理论上有三种互相联系而范围宽窄不同的定义,一是把信贷定义为信用,亦即借贷行为,属于宽范围;二是定义为银行信用,亦即银行存贷款等信用业务活动的总称,为中宽范围;三是定义为银行贷款,专指以银行为主体的货币资金贷放行为。三种定义的相互关系可以图示如下:

银行信贷管理在二级银行体制下,可以划分为宏观层次的信贷管理和微观层次的信贷管理。信贷宏观管理研究中央银行货币供应调控与商业银行信贷调节的关系,信贷微观管理研究商业银行与经济部门企业居民之间的融资关系,共同构成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传导过程。宏观信贷管理与微观信贷管理关系图示如下:

二、中介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的多样化,基金投资工具和市场的迅速增加与扩大,推动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功能的改变,出现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萎缩和竞争力下降,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社会融资功能迅猛扩大。在这种背景下,以微观金融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研究居民、企业利用金融工具,从事经营决策,寻找规避风险、收益最大化的方法和技术的金融功能观理论应运而生,博迪和默顿在《金融学》(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认为,由于证券设计的日益发展和完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21世纪金融将从不透明的机构向透明的市场发展,中介正在向市场过渡,标准化的金融市场最终将取代金融中介,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间接融资功能将衰退。极端观点甚至宣称商业银行将是21世纪的“恐龙”。基金将取代传统金融机构的存款,证券将取代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将取代机构。照此推断下去,作为商业银行基本金融工具的信贷,也将为市场的基金和证券所取替。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发展史说明,中介和市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不存在替代关系,而是一种动态互补、互动的螺旋式向上发展过程。因为,“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在发达的经济中,市场和中介之间存在共生的关系。在市场中运作要求对人力资本的大量投资,中介有助于获得更广泛的参与,并使个人和企业享受市场的好处。这是中介可能造就市场途径的唯一例子,反过来,市场对金融机构也有价值,因为市场允许中介对在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过程中发生的风险进行套利。因此市场使中介更容易的生存”。金融中介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扩大交易量和创造标准化的市场推动市场的发展,中介是金融商品的供给者。市场在中介不断创新商品和扩大交易量的同时,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潜在收益并反作用于中介,为中介创新活动提供需求,中介和市场是相伴而生的。尽管20世纪90年代金融市场交易以几何级数递增,包括西方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融资顺序仍然是贷款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而不是颠倒过来,是为实证。

从最极端的纯理论推理,基金取代银行存款,证券取代银行贷款,网络取代机构,至少需要具备:(1)基金能够取代货币发挥所有职能;(2)所有企业和居民都能够进入市场筹资和融资;(3)全社会的储蓄都是资本储蓄,不再存在货币储蓄;(4)一切基金都是开放式基金;(5)网络覆盖社会的任何一个经济主体,否则,市场取代中介是不可能的。这些条件即使在发达国家包括“金融功能理论”的产生地美国都不具备,更何况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就更是遥远的理想了!

“由于市场和中介两者都不像理论所说的精确方式那样运作,因此,在提出有关改革金融系统政策时,小心谨慎会做得更好”。由此可见,银行信贷管理仍然是金融理论和金融管理的重要课题。

三、信贷资金运动与银行信贷管理战略问题

银行信贷管理是对信贷资金交易过程的制度安排,规范交易双方信贷行为,界定各自的权利、义务、责任,达到交易双方追求的各自利益目标。因此,银行信贷管理必须按照客观经济的要求选择信贷制度、管理体制和交易机制,这是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信贷优化资金配置杠杆作用的根本所在。

信贷资金是参与借贷交易的资金,从价值运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态。信贷资金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信贷资金“在运动中保存自己,并在执行职能以后,流回到原来的支付者手中。”(《资本论》第三卷384页)“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说是贷或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同上书390页)并指出信贷资金“不过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被转让:第一,它过一定时期流回到它的起点;第二,它作为已经实现的资本流回,流回时,已经实现它的能够生产剩余价值的那种使用价值。”(同上书384页)由此可见,信贷资金运动是一个二重支付和二重归流的价值特殊运动过程,贷款发放由银行支付给企业或居民,这是第一重支付,借款者使用贷款进行投资或消费(实业投资或证券投资),发挥资金的职能,这是第二重支付。信贷资金在完成投资或消费职能之后,投资者收回投资,消费者取得预期收入这是第一重归流,然后借款者按照借款合约归还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这是第二重归流。从第一重支付到第二重归流是信贷资金的循环,信贷资金循环的持续运动构成周转过程。所谓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就是实现这种不间断的运动。信贷资金的价值特殊运动过程具有显著的特点和要求,一是,以偿还为条件,以收取利息为要求的价值运动;二是,以履行资金职能,实现价值增殖为基础的价值运动;三是,诚信为本的价值运动,信任、信誉、信实是资金交易秩序的基石。要求加强企业的信用建设,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健全各类中介机构的信用体系,强化政府信用的导向作用。

信贷资金运动在二重支付和二重归流中充满着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在第一重支付阶段客观上存在事前的信息不对称,极易发生逆向选择行为;在第二重归流阶段更存在事后信息不对称,产生道德风险。克服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性,防范信贷资金使用方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构成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安排的重中之重。所以提高银行信贷的效率和效益,必须实行“两个轮子”并行的管理制度建设战略,一是建立以发展为中心,优化增量,获取规模效益和范围效益的“贷款营销制度”,二是建立以处理不良贷款为重点,盘活存量,化解存量风险,提高竞争力的“风险处置制度”。

四、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演进的评价问题

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是国家经济金融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一定的经济金融制度决定着相适应的信贷管理制度,经济金融制度的变化必然引起信贷制度的重新安排,以适应经济金融发展的需求。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49年)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国家的经济管理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1949——1979年)——计划商品经济体制(1979—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1992——现在)的三个发展阶段,与之相适应,银行信贷管理也发生了从计划信贷的“资金供给制”模式向市场信贷的“资金交易制”模式的渐变过程

1949——1979三十年间,按照苏联银行制度模式建立起来的金融制度,是一种国家完全垄断、中央集权的计划金融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单一的国家银行。人民银行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现金出纳和货币发行中心;信用集中于银行,取消商业信用,银行是唯一的融资中介;银行信贷与货币发行合一于一身,银行发放贷款不受存款约束,具有无限扩张贷款的能力。这种金融制度是计划经济制度实行包产、商业包销、物资统配、财务统管体制的支柱,否则,计划经济制度就不可能建立起来顺利运转。在国家垄断信用的银行制度下,银行信贷管理实行按照国家计划的“实物贷款”办法,对工业企业按产值计划贷款,商业批发企业按进货计划贷款,商业零售企业按库存计划贷款,农副产品收购按实际需要发放贷款,物资供销企业按物资调拨计划贷款,银行信贷管理是典型的“资金供给制”。市场、交易、价格、利润等优化资源配置的机制成为异已力量,计划、分配机制代替市场、交易机制,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既不反映成本,也不能调节供求,更不能发挥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与之相应,中国金融制度也以渐进方式实行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经过20多年的艰苦曲折的努力,金融制度已经实现了银行体制的三次制度性分离和金融市场体系框架的建立,初步形成间接调控体系、商业银行运作机制和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制度架构。1984年建立中央银行体制,从制度上实现了信贷和发行职能的分离,为建立商业银行“以存定贷”的内在经营约束机制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操作机制,奠定了制度基础。1994年组建政策性银行,实行商业金融与政策金融分离,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企业制度改革,建立市场金融的微观基础,奠定了组织制度基础。1999年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行优良金融资产与不良金融资产分离,构建信用证券化和风险防范机制,为提高银行经营效率、竞争力,迈出了重要步伐。1991年以来建立了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体系。

银行信贷管理在制度变革过程中,按照资金交易商品化、市场化的方向,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信贷管理制度在十个方面实现了突破①,从制度上构建了按商业信贷原则管理信贷的初步框架。试列如下:

——信贷管理思想:从重贷轻存转向存款立行;从重物资保证忽视周转向注重资金周转转变;从重保证资金供应转向重视资金使用效益。

——信贷管理目标:从“守计划把口子”转向按市场供求决定,实现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

——信贷管理原则:从传统的计划性、物资保证性、偿还性传统“三性”原则,转向“区别对待,择优扶持”和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新“三性”管理原则。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从“统存统贷”的指标管理转向“以存定贷”,再向“差额控制”,最终实行“实存实贷”的资金管理。

——信贷范围逐步扩大:从超定额流动资金的狭小范围,扩大到固定资产领域的技术改造;从生产流通领域扩大到消费领域;从公有制扩大到多种所有制经济。

——信贷对象:从单一的实物经济扩大到票据和证券经济。

——信贷种类:从按贷款标的物的资金性质划分贷款种类,转向按期限划分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信贷管理机制:从计划机制转向市场机制;从行政手段转向经济手段;更多利用利率杠杆作用。

——信贷方式:从单一的信用贷款走向包括抵押、质押、第三方担保在内的多种贷款方式;从行政管理走向依法管理;从分配贷款转向营销贷款。

——信贷风险控制标准:从“一逾两呆”转向国际接轨的“五级”分类标准。

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路径依赖”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在银行信贷管理上表现出明显的“双轨制”特征,一方面是传统“资金供给制”的运行机制在弱化,市场经济的“资金借贷制”运行机制在成长,另一方面新旧体制的矛盾和磨擦又无时不在碰撞,有时甚至还会出现戏剧性的体制回归,进两步退一步近似一种常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与运行机制转变滞后于体制变革,引起新体制和旧机制的矛盾相联系,这是重机构分合轻机制转变,形式先于的改革思维形成的不能不付出的成本。

五、经济后转轨时期的银行信贷管理创新

21世纪的头20年(2000—2020年),中国经济进入新的时期,根据建设全面小康的发展战略目标,经济体制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后转轨阶段。在后转轨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集约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对外开放的步伐更加骄健。随着全方位深层次的市场开放,我国在WTO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得到真实体现。在整个经济体制后转轨时期,变革与挑战共存,开放与发展共进。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在经济体制后转轨时期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当前,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要求与现行金融机制的矛盾,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滞后,服务意识缺乏,产品创新不足,体制机制约束的问题,在经济体制后转轨时期进一步显现。因此,中国银行业的产权改革,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经营机制创新,管理模式的转变,不良贷款的处理,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成为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经济金融体制进入后转轨时期,银行信贷管理面对全新的经营环境,信贷市场是完全竞争性市场,竞争者既有国际的大银行,又有国内众多的大、中、小银行和证券、保险机构,监管者的国际化监管规则和全程风险监管。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银行信贷管理中的市场定位、贷款结构、产品创新、贷款营销、人本服务、技术安全、扁平化管理等等问题,既是银行信贷管理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课题,也是银行信贷管理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银行信贷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支持技术,都是依一定的经济金融结构和发展水平做出的选择,两者必须相互适应,达到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均衡。经济学常识告诉人们,经济金融结构和发展水平永远都处于变化状态,因此,银行信贷制度、体制、机制和支持技术的效率,总是随着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递减,这种现象在制度经济学称之为“制度的生命周期”,制度的有效性在于它的发展和调整的永恒性。所以,银行信贷管理的决策者,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从实际出发,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做出及时灵敏的反应,对不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调整重新安排,使之在新的条件下达到制度供给与需求均衡,保持制度的有效性。因此,要力求从理论、观点和方法论上把握十条原则:

1.信贷管理的对象:信贷管理在于发现市场、研制产品、营销贷款、创造收益,为达到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经营管理目标,研究信贷管理制度和体制、运行机制和支持技术的理论、原则、方法与技术。

2.信贷管理涉及的对象: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涉及、居民部门的资金循环、融资结构、财务收支,构成银行与企业、居民的融资关系;同时,又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相联系,构成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传导体系。信贷管理研究的单一性与涉及对象的多元性,决定了银行信贷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3.信贷资金交易费用(成本)与资金需求和供给:存款和贷款是商业银行向企业、居民部门提供的信贷服务,通过存贷款的利率差获得收益。因此,合理的资金交易费用(成本)对信贷的需求和供给产生重要,进而影响经济总产出和国民福利的提高。所以,银行信贷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市场化的信贷定价机制,确定合理的“价格”水平,资金盈余的企业和居民才会把钱存入银行,资金短缺的企业和居民才会向银行贷款,形成有效的信贷需求机制,促进信贷发展和经济增长,反之,必然引起信贷萎缩,经济发展受阻。

4.信贷营销与市场定位:在金融组织机构多元化的信贷市场上,有众多的供给者与需求者,形成复杂的供给和需求结构,企业规模的大、中、小差别,资金需求的性质和数量各异,个人财务收支水平不同,高端客户和一般客户的需求也千差万别,而且不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形成资金的需求结构又各不相同。信贷市场的层次结构和空间结构差别,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营销必须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根据需求对象的特点,设计产品,创新营销方式和手段,才能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提高经营效益。

5.信贷服务与管理结构创新:随着银行信贷管理理念的转变,经营范围的扩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银行信贷管理必将发生从单一业务平台管理向综合业务平台管理、网点经营向经营、同质向品牌、标准件服务向个性化服务、无偿服务向收费服务方向嬗变。研究银行信贷管理需要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观念。只有慎时度势,顺势而变,才能不断提高制度、体制、机制的贡献率。

6.信贷管理与货币政策传导: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是通过商业银行信用量的伸缩来实现的,商业银行信贷是信用货币创造的闸门。商业银行信贷经营机构的设置和经营权限的划分,直接影响信贷资金的流动方向和数量,信贷管理体制又成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载体。因此,建立合理的与经济金融运行需求相适应的信贷管理体制,不仅是银行信贷提高效率的题中之义,也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必然要求。

7.贷款风险控制与创新和发展: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的存在,贷款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信贷管理创新的功能,又在于发现市场潜在收益,规避风险,推动发展,创新又是贷款风险防范的内在动力。由于贷款风险的客观性,不能消灭只能防范和控制,消灭贷款风险等于放弃效益、效率和发展机会。因此,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必须建立在创新发展机制之上,才能提高信贷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

8.银行信贷管理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关系都表现为信用关系,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信用环境的净化,社会信用缺失是银行信贷风险滋生最深刻的社会原因。因此,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与防范,必须与企业信用建设,个人信用体系和各类中介机构信用体系建设协调配合,夯实银行信贷管理与风险防范的社会信用基础,创造实施银行信贷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条件,提高银行信贷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9.银行信贷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信贷制度由人来进行管理操作,管理者的素质、能力、积极性不同,管理制度管理体制的实施效果大不一样,优秀的管理者具有发挥制度的效益最大化,负面影响最小化的能力。银行信贷管理必须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关键在于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建立激励与约束;权力与责任,利益与贡献对称的管理机制,这是银行信贷管理最重要的保证条件,也是管理决策者必须掌握的一门。

银行信贷管理范文5

关键词:银行行业;信贷管理;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信贷业务是银行工作的关键环节,容不得一点点差错。但是就目前我国银行行业而言,许多银行机构的信贷服务项目质量严重下降,信贷分支利益逐年下滑,操作流程不够规范,信贷风险内部体制薄弱。这样下去会严重危害到银行业整体的长久健康发展,许多银行都很焦急,迫切想要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以至于信贷管理问题已经变成一个全行业都重视的难点问题。

1 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问题

1.1 贷款流动性差。 目前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贷款的流动问题了,流动性差已经成为很多银行信贷中的普遍通病了。某些客户要求银行发放贷款的时候往往还有一些贷款没有还清,故再借新贷还旧贷,新贷变旧贷,旧贷到期以后再借新贷去还,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致使贷款堆滞,流动性差,很难实现银行的活跃化经营。在这样利滚利、一笔接一笔的贷款项目下,不仅使得贷款客户欠债越积越多,最终根本无力还清,只能破产或者逃走,这样更使得银行走进一个死胡同,在大量贷款没有缴清的情况下还要进行贷款活动,可周转资金越来越少,给银行信贷资产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并且长期贷款没有及时回收就会变成死账、呆账,严重影响到银行的综合效益,阻碍了银行的长期发展。

1.2 贷款集中程度高。 在一些银行的长期信贷客户中,往往是极少的固定用户占有了极大的贷款额度,贷款往往集中在一个小范围的个人或企业中。银行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让贷款发放更有信用保障,贷款回收更简单更轻松,但同时这样做风险性也会非常大。因为这些小范围客户掌握着大部分的贷款额,一旦人员或企业出现什么问题,那么贷款催缴工作就会难上加难,银行也就缺乏足够的资金去进行后续的信贷活动,最终危害到的还是银行本身。

1.3 客户种类固定。 银行行业信贷管理工作针对的客户通常种类固定,都是一些相类似的企业或者个人,这与银行的运营观念是相挂钩的。银行会认为一些信用度良好的客户可以长期保持,然后再根据客户类型开拓一些类似的客户群,这样做固然能够保证贷款回收工作的安逸和便捷,但同时因为客户种类过于单一、资产风险抵抗能力不足而严重制约着银行信贷管理的升级提高,对银行的长久发展不见得是件好事。所以银行目前要做的就是大力发展新类型客户,拥有一批稳定、忠实、抗风险能力强、实力雄厚的客户群,在给他们大力提供信贷服务的同时也促进了银行自身的发展,达到双赢的局面。

1.4 信贷信息不透明。 我国银行多是国有企业,长期陈旧老式的经营观念和模式导致了信贷信息不透明,服务质量真实情况不能很好地展现给外界,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内部数据不公开、不公正,与真实情况相差甚大,导致其信贷信息失真严重,不利于银行完美地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如果长此以往,银行必然陷入运营僵局。

2 银行信贷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加强信贷管理制度建设工作。 对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强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目前银行业普遍缺失的一些信贷管理制度体系要制定好相应的标准和规则,并完善详细准确的相关步骤流程,同时确保执行力度够大以保证相关流程步骤的正确认真实施,要综合考虑到信贷业务的各方面风险情况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服务,将银行自身所需要承担的风险降到最小;二是对现有的一些不足或遗漏的信贷业务流程进行调整和添加,强化银行自身面对风险的辨别和应对能力,增强银行综合市场竞争力。

2.2 调整信贷管理政策。 针对银行用户类型过于单一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调整信贷管理政策,大力开拓新客户这一有效对策来解决。通过制定信贷风险政策,将银行信贷服务的门槛降低,扩大客户种类,并保持一批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忠实客户,将客户体系整体优化,加大信贷发放力度,可以保证银行在适应现代市场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信贷服务项目不断升级。

2.3 运用新式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从提高银行信贷管理效率这一角度来看,可以采用设立二级信贷业务工作机构的方法来完成。二级信贷业务工作机构一般可以分为四种,评级授信、评估项目、审批贷款和后期追踪四个功能,这些二级机构的设计,既可以将信贷管理体系不同部门机构之间衔接得更加紧密,使管理工作统一化,同时又相互制约、保持平衡,共同促进以保障银行信贷管理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2.4 加大不良贷款催缴力度。 在银行把贷款发放出去以后,如何合理高效地进行回收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贷款长期积压会变成不良贷款,对银行是一种严重的损失,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银行信贷模式来对不良贷款进行更好地处理。在发放贷款前要严格审查担保资格,并将贷款分期发放出去;在贷款催缴过程中可以联系当地相关部门来共同实施催缴工作,必要时候可以采用法律手段去强行缴收过期贷款,还可有效利用分期还款的方式来减轻银行和还款人双方的压力;在不良贷款形成以后还可通过打包出售、还本免息等方法来尽量减小银行损失。总而言之,要利用一切合法可行的手段措施去保证银行贷款的回收力度,也就是对银行信贷管理出现问题的最好解决策略,最终使得银行收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银行行业发展也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上文简要介绍了一些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应该还有很多其他方面没有涉及到,但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本文是作者多方面查阅金融相关资料总结而成,旨在给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点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帮助我更好地完善本文。

参考文献

[1] 江弈俊.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及方法[J].经营管理者,2009

[2] 宁红.建设银行甘肃分行信贷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9

银行信贷管理范文6

你们好!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来竞聘县联社中层管理干部岗位。对于我,大家并不陌生,我就不做自我介绍了,下面,我主要谈一谈我本次竞聘的岗位、我对此岗位的认识和一旦竞聘成功后我的施政方针。

我本次竞聘的岗位是县联社信贷管理股股长岗位。

首先我声明一下我参加本次竞聘的目的:

此次竞聘演讲大会,是继2003年“三定两聘”工作之后,我县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又一次具体实践,充分证明了我县农村信用社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选拔机制已经建立并得以顺利推行。我参加本次竞聘目的有两个:一是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工作能力。我在县联社工作已有四年的时间,已经适应了县联社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我想检验一下自己的能力;第二个目的想通过我和在座各位的共同参与,使真正懂经营、善管理、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我社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建设步伐,促进我县信用合作事业的快速发展,希望我这样做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其次我谈一谈我对县联社信贷管理股股长岗位的理解和认识:

信贷是信用社营运货币资金的主要方式,是信用社实现盈利的主要工具,是信用社体现服务“三农”宗旨的重要手段,信贷资金营运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信用社的资金安全和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信用社的信贷管理与农村各个领域、各个企业和千万家农户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加强信贷管理不仅对信用社自身经营至关重要,而且对整个农村的经济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的位置就显得格外突出,而作为县联社的信贷管理股股长,在全辖的信贷管理工作方面将始终起着重要作用,他的基本任务就是:依据信贷资金的运动规律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自然经济规律,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指导下,结合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完善信贷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对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营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控制,做到正确决策、灵活调剂、有效的监督与服务,最终取得效益,同时,作为信贷管理股股长,我认为还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摆正位置,认清职责,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股长一职可以说是“兵头将尾”,上对联社领导,下对一般员工及基层信用社,既是管理者,又是办事员,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工作中,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职责及领导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同时,要与分管领导在工作上保持高度一致,做到补台不拆台,听从不盲从,办事到位不越位,不争功、不诿过,当好联社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二是要有全局观念。县联社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一个部门都不能脱离于其他部门而独立开展好工作。因此,作为股长,应该培养自己的全局观念,站在领导的角度、联社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从大处着眼。要多与其他股室进行沟通、协调,使各股室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联社的各项工作。三是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经验。作为一名股长,要对本股室的各项工作了如指掌,对所从事的专业工作要得心应手,要有敏感性和洞察力。比如说,要能够根据数字的变化,准确地分析出增减变化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已取得的成绩或尽快扭转落后局面。目前,各股室人员少、工作量大,要对股室人员合理调配,发挥每个人的专长,充分调动股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股室繁杂的工作要合理安排,沉着、冷静地处理,使股室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四是要搞好团结,合作共事。团结就是力量,一项事业、一项工作,只有靠大家团结一致,才能较好地完成。作为一名股长,尤其要搞好团结。在工作中,要注意去发现、学习他人的优点,查找、纠正自己的缺点,识大体,顾大局,真正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事业上同干,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同心同德,携手共进,增强部门之间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本人认为已具备担任信贷管理股股长职务应具备的条件:

1、我有四年的联社工作经验,其中有两年时间从事信贷管理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有能力胜任信贷管理股股长职务。

2、我在县联社工作以来,联社高水平的管理和紧张有序的工作,使我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同时,在联社领导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影响下和对我的严格要求下,我认为自己在管理上、在看问题的高度、深度上以及处理问题的策略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使我养成了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3、我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较强的敬业精神,就我目前从事的信贷管理工作来说,它内容繁杂,工作量大,工作经常加班加点,生活没有规律。此外,其他临时性工作多、急事多,重要的工作多,这使我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对工作严谨细致,稳中求快,统筹安排,力求做到工作无积压。我在联社工作了四年,我想各位领导和大家能够对我有一个比较透彻的认识,我也相信大家,会给我一个公正的评价。

第四,如果我本次竞聘成功,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本年度的信贷工作,并有信心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面对行业竞争,更新思想,转变观念,积极稳妥地推行信贷营销战略

这是一个新概念,所谓“营销”,顾名思义,就是经营和推销,就是要正确确定客户的需要和欲望,优质高效地传送客户所期望的商品或服务,进而有效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和欲望,最终达到自身实现更高经营效益的目的,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营销的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资金。当前我社不少干部职工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即:农村信贷资金十分紧缺,供不应求,在贷款业务方面基本没有竞争对手,不存在挤占贷款市场、争取更多份额的问题,认为信用社的贷款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加强贷款营销工作没有多大意义,我认为,这是对贷款营销的片面理解,也是对农村信用社发展形势的一种短视,我们必须改变这种认识,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体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已成了信用社的最高经济原则,追求贷款风险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了信用社信贷经营的最终目标。为了适应改革要求和激烈的行业竞争,提高农村信用社贷款质量和经营效益,我们必须转变“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信贷观念和“坐等客户上门”的官商作风,树立起信贷营销的思想观念。

原因之二:随着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和农村金融秩序的不断规范,信用社各项存款大幅度增长,信贷资金较为充足,支付能力较强,我们只有改变经营方式,以全新的市场营销理念,把信贷资金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行安全、高效地运作,才能为信用社的资金找到出路、实现信用社效益的最大化。

原因之三:目前,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履行着服务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的重要职能,农村信用社必须切实加强贷款营销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信用社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巩固和扩大在农村的金融阵地,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效益的不断提高。

原因之四:搞好贷款营销,不仅有利于信用社拓展新的业务,增加信贷投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信用社选择、培育、巩固、争取优质客户,通过抢占、巩固优良的客户群体,才能不断收复在存款市场上的“失地”,壮大自身资金实力,从而有效地降低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

原因之五:近几年,通过信用社的“三创活动”,使信用社也选择和培育了一批客户,但就现在信用社拥有的客户群体来看,单笔贷款金额小、分散、效益低是信用社贷款的突出特征,而一些存款多、贷款需求量大、效益好的客户,以信用户授信的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其需求,而以抵押担保的方式,往往由于借款人无法出具足值、有效的抵押担保物,办理资产评估、公证、审批等繁索手续而搁浅,出现了信用社有钱放不出,效益难提高,需资户难贷款的难题。

如何才能使我们的信贷营销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呢:

(一)首先要使全体员工认识到什么是信贷营销和进行信贷营销的重要性,教育全员树立起信贷营销的思想。端正和提高对贷款营销工作的认识,即:经营是关键,推销是手段,效益是目的。更要重点加强对贷款的经营管理,改进推销贷款的方式方法,确保贷款能够取得收益,概括起来说,就是要“放得出去,收得回来,保证安全和效益”,那种盲目扩大贷款规模,“重放轻管、重贷轻收”的行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贷款营销。

(二)做好宣传工作,计划于四月下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规模较大的“守信客户评定”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台、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我县的个体工商户,各乡(镇)场、兵团的种养殖大户进行宣传,使他们了解到守信客户的评定条件和能够享受到的信贷优惠政策,以贷稳存、以贷促存,为下半年的守信客户评定、信用卡发放和新楼建成后信用社存款的“开门红”做好铺垫。

(三)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及早掌握辖内客户的各种金融需求,做好客户超前调查,进一步明确信用社的市场定位,科学地确定贷款投向、投量。

(四)合理选择目标市场,建立优秀的客户群体。它是信用社制定贷款营销策略的基本出发点。在贷款市场竞争中,谁拥有了一批优秀的贷款客户,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为此,在客户的选择上,应以风险最低、收益最大为标准,做到择优限劣,培育优质客户群,计划全辖新增优良客户100户。

(五)加快业务创新步伐,拓展广阔的业务领域。从目前我县的经济金融形势出发,积极而慎重地创新金融新业务,如、代办、咨询等中间业务。

(六)增强服务意识,对于客户来说,选择任何一家金融机构的产品所获得的利益和效果大体上是相同的,能够体现差异的也只能是服务,优质服务已成为成功营销的法宝。我们必须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根据客户的差异性,向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贷款品种,对高价值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逐步改善服务方式、服务功能和业务产品。

二、进一步落实贷款的“三查”制度,防范和化解新增信贷风险

解决不良贷款问题,仅靠清理不良贷款的存量是不够的,不良贷款增量控制和防范必须加强。只有采取有力措施,标本兼治,努力实现不良贷款零增长和存量的逐年下降,才能够达到彻底根治“顽症”的目的。由于我社的贷款额小分散、笔数多的状况,一般不可能对所有借款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因此,对新增不良贷款的防范主要是依靠信用社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和完善信贷管理体系,加强权力制约的监督,切实从内部防范不良贷款的形成和恶化。

(一)建立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完善信贷授权、授信制度

1、完善以审贷分离为核心的风险约束体系,实行贷款审批权限的分级控制,对不同层次的信贷人员进行不同的权利约束;对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职能进行不同的岗位职能约束;对调查、审批、决策、管理过程中按照不同的责任划分实行不同的责任约束。

2、加强对内授权、对外授信的管理,合理界定信贷授权、授信限度,以效益性和风险性原则为标准,根据信用社的经营规模、经营实力和经济效益,实施不同程度的授权。对高风险业务上收审批,低风险业务下放管理。

3、把好贷款审批关,正确选择贷款投向是防范新增贷款风险的关键。因此,要充分发挥贷审会职能,对贷款决策进行集体审批,减少决策失误,实行贷款风险管理工作的“关口”前移。

(二)、健全和完善信贷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贷款风险责任。

1、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促使信贷人员定期审查自己的贷款,及时了解借款人的业务,密切注视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及担保情况,查出并汇报贷款存在问题是信贷人员重要责任,并在考核工资中设置一定的权重。

2、本着“权力与责任对等、风险与收入挂钩”的原则,实行贷款“专人全程负责制”,即:每笔贷款都有专人负责,负责贷款运营的全过程,包括贷款的调查、检查、直至贷款收回,其工资就与这笔贷款密切挂钩。

(三)、实行信贷管理标准化,切实加强贷款的“三查”制度。

1、对贷款调查、借款人资信的评估、贷款审批、发放、管理、清收等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化规定,使所有信贷管理人员由此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知道怎么干,也知道何时干,减少人为因素造成信贷操作不当,而诱发新的风险贷款。

2、切实落实信贷“三查”制度是农信社防范信贷风险的关键环节,贷前调查是正确发放贷款、减少贷款风险、确保贷款安全的基本前提。贷时审查是贷款发放的重要关口,审贷人员应根据借款人和信贷人员提供的信息,严格坚持信贷政策,适时把握贷款投入时机和调整信贷投向,着眼于贷款的效益性和安全性有效结合。贷后检查监督是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的继续,是贷款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过去的贷款管理只注重了两头忽视了中间,即审查和收回,忽视了检查,忽视了资金运行过程,我社大量的不良贷款与贷后跟踪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贷款潜在的风险有直接的联系。今年将明确制定出贷后检查的具体实施办法,根据不同的贷款对象和用途,采取盯住贷款运用的方法,密切关注资金的运营情况,做到资金万无一失,直到资金本息全部收回。

三、规范贷款档案管理工作

从法律的角度严格审查每笔贷款及担保手续,防止审查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明确各社的委派会计为审查责任人,责任到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借款手续或合同的规范、完善,从根本上杜绝信贷法律法规审查的随意性,以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

一是完善对贷款合同资料的规范管理。做出合同样本,下发至各社,明确贷款合同、担保书等法律文书中的必备要素、字样、填写方式等内容。

二是提高信贷人员对法律资料审查的重视程度。信贷法律资料真实性和规范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信贷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

三是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信贷人员的审查技能和对自己工作的责任感,强化审查制度。

四、坚持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常抓不懈,努力完成清收任务

改变以往淡季养精蓄锐,旺季背水一战的做法,坚持淡季旺抓,旺季狠抓的工作方法,做到常抓不懈。

1、建立清收机制,坚持多法并举。对每一笔大额不良贷款,都要坚持实行“3+1”清收制度(确立一个目标,落实一位责任人,制定一套方案,再加一名分管领导)。

2、政府支持带动收。以“三创”活动为载体和契机,使信用村的贷款投放与环境改善相结合,信用村、镇的创建与贷款投量相结合,采取边投放边清收的办法,督促各乡村积极协助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

3、依法收。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社要加大依法收贷力度,加强与各级法院(法庭)的联系与沟通,最大限度的保全信贷资金,提高胜诉率和执结率,达到每诉必胜,每胜必执结,震慑一部分赖债户、钉子户、难缠户,有效降低不良贷款之目的。

4、绩效挂钩全员收。按照清收盘活效果确定奖励工资,上不封顶,激发全体干部员工的收贷积极性。

5、捕捉信息及时收。对于那些借款人、担保人不知去向,或者将资产恶意转移,严重影响信用社资产安全的行为,可以对提供上述人员动向及资产真实情况的人,经核实无误后予以必要奖励,同时根据所得的信息,制定清收方案,及时清收。

6、连带责任追究收。对责任贷款要坚持责任清收,对因人为原因造成抵押物丧失、债权超诉讼时效等情形,造成信贷资产损失或收回难度加大的,视情节予以处罚。

7、对外招标收。将不良资产摸底造册,由本社之外的其他人员“认购”,按收回比例及难易程度提取报酬。

8、贷款重组收。籍以设法完善抵押、担保手续,盘活信用社部分不良资产,降低信用社信贷风险为目的,以借新还旧、还旧借新、减免或全减利息、以物抵贷、追加担保、重新规定还款方式等方式盘活不良贷款。

9、呆账贷款回头收。呆帐贷款核销不是贷款管理过程的终结,信用社还要努力收回已核销的贷款,定期检查已核销的贷款,可能会有奇迹发生。

五、加强抵贷资产管理,防范信贷资产损失

我社在近几年的收贷过程中,通过协商、等手段获得的以物抵债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市场价值低,不易变现和难处置的资产。因此,对以物抵债的资产应慎重考虑,严格把关和控制,牢记“银行不是当铺”。同时,加大抵债物的保管、处置和变现工作的力度,防止偿债物的流失。

一是坚持“慎取得,严管理,快处置”为方针,把信贷资金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防止信贷资产的二次流失。

二是对现有抵贷资产和即将取得的抵贷资产排查摸底、建档造册、分类排队、认定权属、统一处置。

三是通过电视宣传、张贴公告等宣传渠道,扩大影响面,采取拍卖的形式有效处置抵贷资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生息资产占用,活化风险资产。

六、实施大额贷款跟踪监控,防止出现信贷风险

一是对2003年度的所有到逾期贷款分类排队,建立台帐,输入微机,跟踪监控,确保大额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大额贷款盈利能力。

二是对现有的大额贷款,建立经济档案,搜集借款人的财务、经营情况资料,随时掌握其经营动态,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监管。

三是对大额借款人按信誉状况和盈利状况实行“差别待遇”。对那些信誉较低或盈利能力较差的借款人予以高度关注,密切关注借款人的经营动态,必要时可采取派驻厂信贷员的办法,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进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