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汇报交流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读书汇报交流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读书汇报交流材料

读书汇报交流材料范文1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本结合合作探究和创新拓展的原则,通过小组交流藏书票制作方法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善于总结观察,善于合作互助,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活动、表现和成功的机会;在藏书票制作的过程中充分遵循孩子的创新自主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乐于探究,善于思考,主动发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运用多种方式,途径搜集并了解藏书票的相关知识。要求能根据一定技能来制作藏书票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设计和制作一枚有个性的藏书票, 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同学之间的讨论以及不断递进互动式的探究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让学生在藏书票的创作、设计中获得艺术创作的欢乐和情感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读书、爱书、藏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学生对藏书票接触不多,本课的重点是藏书票的制作方法。由于学生绘画水平不同和观察生活的感受不同,所以把难点定为创意设计 。

【教学准备】

教具:藏书票制作材料套装、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珠笔、汇报多媒体课件等

【教案】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以“藏书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已经进行了两课时。

说说你的感受吧?

学:我们通过查阅欣赏藏书票,已经喜欢上了它.

学:从陌生到熟悉藏书票,我觉得它很有趣.

…………

师: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刊板的制作,看到大家不仅对藏书票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小书票我设计”(板书)。

二、藏书票制作汇报

1.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课前各小组都查阅了藏书票的制作方法?那你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得的?

学生1:我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查阅了相关资料;

学生2:我请教了美术老师;

…………

教师:看来大家的办法可真不少啊!那么,你又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呢?

学生小组展示汇报(课前交流搜集的汇报内容)

…………

2.教师总结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啊,藏书票的制作形式多种多样,除了刚才组内汇报简单易学且最常用的方法,还有木刻、铜版、石版、丝网和电脑软件制作等很多方法. 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藏书票的制作方法是:“绘图、制版、拓印”(学生自主总结).

师:材料的选择也有很强的灵活性呢,老师就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材料,广告公司里常见的PVC版,小组长分发给大家体验。想不想看老师也制作一张?(多媒体切换)

学:想!

1.首先绘图,强调线条尽量的肯定、用力一些,注意刻痕的深浅。

2.绘图完成,形成一张完整的藏书票还缺哪些内容呢?学生回答。

3.制版完成,现在应该怎么办?

4.开始拓印了。先挤在调色板上颜料,拿胶滚调色,板上滚印。

师:刚才老师制作的藏书票要经过哪几步?绘图、制版、拓印

师:那制作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学:刻板时注意刻痕的深浅,

学:印制时涂色均匀,注意不要弄到桌子上。

学:拓印时纸张不要移动

师:在六一节儿童节来临之际,老师借此书票表达对你的祝福,希望你能和童话故事里的人物一样充满着梦想,朝着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同时把这份祝福送给全班的同学,节日快乐!

师:拿到这张藏书票想对老师说些什么?你想对老师说什么?

学:我也想做一张

………….

三、藏书票制作

师:“心动不如手动,接下来我们就进行藏书票制作大比拼,好吗?比赛要求(幻灯片展示)

1.小组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15分钟)按时完成作品。

2.针对自己喜欢的书籍设计一张藏书票,制作精美有创意,有独特的寓意。

3.作品完成,每组选派两名代表汇报本组优秀作品。

教师:大家明白要求了吗?

学生:明白了

教师:比赛开始!

背景音乐,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

师:“做完的同学把作品粘贴到你们小组的看板上,在小组内说说你们的创意,选出两名代表汇报!。”

师:你们制作的藏书票有什么特殊寓意吗?为什么要这样画?(创意设想)

学:我喜欢《西游记》的故事,我画了孙悟空拿着金箍棒的姿势。因为孙悟空乐于助人、打抱不平。

学:我非常喜欢《昆虫记》这本书,所以我画了,一只蝴蝶的图案。

………

教师点评:同学们,看到大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制作出这么多有精美的藏书票,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让我们再次为自己的精彩表现表示祝贺!

五、总结拓展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通过合作探究,你学到了什么?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1:我们一起学习了藏书票的制作方法,还制作出了藏书票,以后我会更加爱惜自己的书,因为有我亲手制作的藏书票。

学生2:我知道了藏书票的制作材料

学生3:我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

学生4:因为有了藏书票,我会更加爱读书。

教师:大家可真棒!收获了这么多!我们的小小书票我设计才刚刚开始,今天我们用PVC版制作了油墨印藏书票,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废旧材料可以拿来用,看,我们班有同学还拿小小的海绵做起了文章,只要你是一个用心善于观察的孩子,我们课下继续探究 。让我们相约在6月1日,在班级开一个藏书票展,好吗?

读书汇报交流材料范文2

积累――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由此可见,重视语言积累,加强课外阅读,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我们的做法是,开设好阅读课和举行读书比赛。

阅读课分为五种课型:一是推荐读物课,教学过程为“介绍读物─激发兴趣─课外阅读”;二是阅读方法指导课,教学过程为“阅读方法指导─读书尝试─交流体会”;三是自由阅读课,教学过程为“提出要求─自由阅读─勾画欣赏─摘抄笔记─熟读成诵”;四是阅读汇报课,教学过程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小结─书面成文”;五是阅读欣赏课,教学过程为“佳作欣赏─个人点评─全班交流─熟读成诵”。这五种课型,互为因果,有机结合,完整地体现了读书能力养成的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作用非同小可。

学生进行阅读,既渴求有所得,又期望自己的收获得到教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与赞许。所以在读书活动中,要大力开展“读书笔记展”“读书汇报会”“读书演讲会”“读书擂台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再现阅读材料,培养阅读兴趣。

思维――

思维训练的方法主要有:

描绘词语法,即由一个词展开联想。比如由单字“水”联想到月亮姐姐落下的眼泪、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水、洪水、泉水、冰水、口水、自来水、汗水、冰激凌……

词语联缀法,即通过联想,把几个互不相关的词编成一个有完整情节的小故事。

实物联想法,即出示实物,让学生进行联想。比如,出示葫芦,学生可联想到糖葫芦、葫芦娃、小雪人、瓢、神仙、灯泡等。

图形联想法,即观察平面图形进行联想,或对图形添图叙述。如,由圆形可联想到太阳、泡泡、纽扣、眼睛、干、苹果、月亮等。

此外,还有音响诱导法、理想设计法、科学幻想法、童话创作法等。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

表达――

教师根据作文要求,改变命题策略,以新、奇、趣为目的,由教师指导作文,逐步过渡到学生快速作文。这一环节分为教师指导作文课和学生快速作文课两种课型,两种课型可交叉使用。

教师指导作文课的教学流程:第一步,文海拾贝,即把与本次作文有关的精彩句段、词语展示出来,让学生朗读,以便作文时运用;第二步,思维拓展,即进行思维训练;第三步,目标定向,根据作文要求确定写作目标;第四步,写法指导,主要指导学生选材和构思;第五步,下水引路,即教师读下水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学生快速作文课的教学流程:第一步,思维拓展,打开学生思路;第二步,进入意境,即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一种特别的情境中,迅速提炼出写作素材;第三步,快速作文,即让学生快速命题、快速构思、快速作文。

评改――

这一环节分为教师指导作文评改课型和学生快速作文评改课型。

读书汇报交流材料范文3

一、课堂教学改革中研究的核心问题

综合各种问题,我们的课堂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集中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教师主体指导的作用发挥上。即在课堂教学中,寻求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有效指导的最佳契合点,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效策略

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研究,形成的具体策略如下:

(一)学生学的策略

首先,要学得有目标。也就是要尽早地让学生知道课时任务和学习目标。

1.直接出示整体学习目标。上课伊始,教师直接宣布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要达成的最终目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实践也证明,目标明确的学习比漫无目的的学习比起来,有效性更强,效果明显好得多。

2.利用学习提示引导学生学习。学习提示的作用是基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示学习指南(学习提示/学习建议)达到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指导学生直入重点学习内容。如:语文学科课文的重点段落,明确指出学生进一步研读的方法,请同学们重点阅读文章的*到*自然段。学习提示出示的频次一节课一般在2-3次,学习提示间的关系是递进关系。

学习提示的出示,是交代学生的学习任务,学生看到了学习提示,就知道要干什么,做到了心中有数,知道要研究什么问题。而这问题也正是理解课文的核心问题,通过学生间、师生间对重点问题的探讨交流,来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是第一个策略,就是要让学生学习有目标,这个目标既是全文学习的目标,又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示的阶段学习目标。

其次,要学得有方法。学习方法除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常规的方法外,主要可以利用学习提示来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方法来组织学习活动。

1.自主学习中强调独立阅读、独立标注读书感受(圈点勾画写感受),给文章(古诗、文言文等)作注释等方法。如,在教学《舍生取义》一课时,教师出示原文,让学生给文言文作注释。

2.自主学习中还强调学习卡的使用方法。我们学校语文教师设计了课前预习卡、课上学习卡和课后阅读记录卡。通过课前预习卡引导学生提前学,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进入课堂,运用课上各种各样的学习卡深入学,课堂学习后,学生还可以借助日读书笔记和周读书记录卡延续语文学习。这样,每一节语文,如果师生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课前预习引导学、课上自主合作学、课后质疑延伸学的过程,那么,就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语文学框架。对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是非常有用的。

3.合作学习中强调分享学习收获,交流学习体会,互相质疑、解疑,共同存疑。

我们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研究总结了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流程,我们强调在这个过程中的学生任务。以语文学科识字教学为例,在确定分工后,我们按教学基本流程组织教学。

再次,学后要有反馈交流。在自主合作学习后,有的老师就习惯性地接着按教学设计开始讲授,往往忽视学生的学后汇报交流。这一策略主要指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后要学会如何汇报自己和同伴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1.自主阅读后的反馈汇报。我们强调,一方面围绕学习目标,读句子,解词义,谈感受。另一方面发现问题,主动质疑。这里需要注意,学生汇报的程度不做统一要求,要分层把握,因人而定,标准不要划一,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收获。教师依据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后的效果,将教学引向重点。如语文学科,引导学生这样汇报:会抓住重点词语汇报、会利用工具书汇报、会结合自己的感悟汇报、会结合对上下文的分析理解汇报、会结合自身想象或猜想到的汇报等。

2.合作交流后的反馈汇报。我们也总结了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汇报流程。

(二)教师导的策略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既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不能讲了,或者讲得越少越好。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而是要更加讲究讲的时机,把握讲的尺度和方法。那么,如何在学生自学交流后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呢?

1.立足全文、全课时的高度,在写作方法上引导学生。如教师在教学《小小的山村》一课时,让学生先畅谈读书感受,之后,教师也出示了自己的读书感受。这读书感受就包括了:语言优美、真情实感、结构清晰三个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三方面深入品析文本,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目标,写法渗透其中,效果非常好。

2.深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随机指导,理解文本含义。随机不等于随意。这需要教师课前深入备课,预设学生可能提出或遇到的所有问题,备学生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最关键。这往往需要教师针对一个问题有几套教学预案。如在进行低年级识字教学时,一般不让学生预习,那么,我们就非常强调教师备课,要求每个字都备到,课堂在学生自主识字时,每个字补充什么内容,教师要随机指导。再如,在合作汇报时教师引导的策略。如何将教学引向深入,语文学科教学我们强调阅读引导的策略:重点词语是什么意思,在语言环境中表达什么意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进一步说明表达效果;标点符号有什么特别之处;好词佳句的赏析:对比自己读过的文字;获得的第一感受扩说,深化或提升中心思想;与自己的经验对比说,提升认识。再读一读***部分内容,具体指向文字片段;对比词语解意,出示相关句子;改变衬托的背景(情境)对比原来的文字段落;写法的变化,指导侧面描写等写法;课上写小片段练习;剖析重点词语牵引全文,在课文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意思;学生汇报时,随机出示相关段落,指导解读朗读;借助学生的回答深入引导或提出补充性问题。教师指导时,要求教师能够分析课文,抓住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偏离主题,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3.充分利用学习材料的补充,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这里主要讲课外资料的介入策略。

(1)同类资料的补充推荐,可在课内,也可设计在课外。如送别类古诗讲完后,推荐学生继续在课外阅读送别诗。表现童真童趣的诗学完了,如学完《小儿垂钓》,再补充学一首同类的古诗,如《所见》等。

(2)原文删减的材料的恢复。比如教学《月光启蒙》一课时,教师补充了文章后续的母亲老了以后的内容,对于理解母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再如教学《舍生取义》一课时,教师补充了孟子原文后半部分内容,文章结尾删去的内容对于理解孟子的大义,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3)背景资料的介入补充。比如教学《苦糖》一课时,学生很难理解当时生活的清苦,母亲为什么在孩子偷吃了糖后,抱着空罐子叹息,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教师出示了六十年代初当时社会的背景资料和使用的限购粮票等图片,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故事所处的时代。再如,在教学《月光启蒙》一课时,教师在课终出示了作者孙友田的获奖作品,当学生看到非常多的奖项时,非常惊讶,这对于理解母亲给予他的启蒙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4)课外资料介入升华主题认识。我们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擅长查阅资料补充进对文本的理解,实践证明效果也非常好,当然这要讲究个度。如教学《苏武牧羊》,老师三次补充各种人物劝说苏武投降的话,和苏武反驳的话,反复阅读,苏武的大节跃然纸上。在教学《蜀相》时,老师补充的杜甫几入丞相祠堂,寻觅踪影,表达的是他与诸葛亮同样的报国无门的郁闷和痛苦之情。在教学《舍生取义》时,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课外阅读材料的集锦,短短时间,大量的课外资料补充,使学生对屈原、文天祥、苏武等历史人物舍生取义的壮举印象深刻,理解到位。再去理解“义”的真正内涵时,就不需要老师再多讲什么了。

综上所述,都是体现教师的有效指导,导在学生的不懂之处,导在学生似懂非懂之处,导在学生质疑之处,导在学生间争议之处。而教师发挥指导作用时,当然可以直接讲解,也可以通过补充资料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

三、课堂教学策略改进的实施效果

(一)学校层面

在我们学校,在语文学科的引领下,教师有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已经在语文学科全面应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研究氛围浓厚。同时,研究成果还辐射到各个学科,如数学学科自主学习提示的提法为“操作指南”“操作要求”,老师们运用得也很好。我们还研究总结出《课堂教学操作手册》在学校广泛使用。

(二)教师方面

1.增强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能力。备课意识增强、教学目标意识增强、学习方式备受关注、预设与生成备受关注。

2.改变了自身固有的教学模式。

3.很好地把握了有效指导的方式,每个人都在主动总结有效指导的策略。

4.促进了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自身专业的发展。

(三)学生方面

1.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即思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文学艺术家靠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科学家靠形象思维发明创造,工程师靠形象思维设计蓝图,学生学习也必须运用形象思维才能理解语文。思维能力,就思维过程而言是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动脑筋想问题,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分析某种现象时表现的智慧努力,不仅与知识的深度有关,而且与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关。因此,我们有经验的教师是不把现成的结论、定理和正确的证明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开展独立自主的学习,在老师的不断点拨下,自我发现,解决问题。在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后,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学会了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特别是学会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师的教这一资源,以争取最佳的学习效果,并为全面掌握会学的本领奠定基础。学会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具有加速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减少教师素质欠佳的影响,弥补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缺陷,帮助学习者学会内化目标、优化学习策略,开展自学的作用。在教育情境下,学生完全有可能主动地学习,学会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包含了培养学生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内容。

3.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了,拓宽了语文学习的领域。学习绝不仅仅指课上的学,包括了课前学习,使学生有想要学的兴趣;课中学习,让学生有积极学的热情;课后学习,使学生有继续学的愿望。

4.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乐于自学,能够静下心来默默地读、写、记,乐于合作,汇报交流时,能够互动起来,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成长。

5.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学生要搞好学习,关键在于提高学习效率,而要提高学习效率,需要具备主、客观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提高学习效率”最终的落脚点在“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知道学习方法有很多,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但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才算是最好的学习方法。研究证明,探索发现,质疑解疑,适当帮助引导的教学方法是符合学生的特点,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后劲的。

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过程的分享者。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的指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指导有效性的能力高低是学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决定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时,新课程理念中也关注学生在成长和发展,研究者们潜心钻研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新课程大力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由此可见,在新课程的理念中,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同样深受重视。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成长,才是真正的充满了生命力的课堂!

读书汇报交流材料范文4

1、物质文化方面的保障:从本校实际出发,对校园物化环境建设进行全面规划.设置阳光心理小屋、微机室、语言室、实验室、仪器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图书阅览室、少先队工作室、教科研室等功能室,并配备了优秀辅导教师,为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延性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2、精心设计,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在加强美化绿化的同时,从现实出发,因地制宜,利用走廊、墙壁创造文化氛围,师生共同制作宣传栏、壁报栏,给校园植物制作说明牌等,让学生无论走在校园的哪个点上,都能感受到深深地启迪,都能受到优良地教育和知识的熏陶.

3、校园书香文化的建设:以“追寻生命厚度 尽享阳光人生”为主题,以书香校园建设为中心,让教师学生在读书中幸福成长.有计划地开展读名著佳篇活动、经典古诗文诵背活动、读书比赛活动等.加强图书馆、阅览室等建设,创设优越的读书学习环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由此取得的成果是振奋人心的:2010年学校获临淄区书香校园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7月全国第九届新教育年会在海门举行,我校作为我区农村小学书香校园建设代表参会,并在大会上做了专题展示.

4、课程文化发展逐显特色:在阳光课堂构建方面,以理想课堂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线,努力形成生成、动态的阳光课堂;在阳光体育课程构建中,以阳光大课间、师生阳光体育活动为载体,以“让笑声溢满校园,让运动感染你我”为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丰富阳光体育;在特色校本课程上,首先以大阅读为载体,开设《颂千古美文 做阳光少年》古诗文经典阅读课程,配以丰富多彩的书香活动展示,形成特色文化阅读课程;再者是以德育体系建设为主线,开发德育读本《童年在四季中走过》,以主题班会、心理健康课、课外实践教育课为平台通过阅读、活动、操作等深化德育课程.

5、师生行为文化建设方面:首先在阳光教师的发展上,以“拥有阳光心态,尽享阳光工作,哺育阳光少年”为责任目标,加强师德建设,打造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读书评价,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水平.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淄博市教师十不准为标准,以“爱与责任”为核心,引导教师真诚的热爱事业,热爱人民,热爱学生 .再者是在阳光少年发展上,以素质教育、兴趣教育为载体,通过班会、校会以及各种活动,如演讲比赛、感人事迹故事会、献上一份爱等活动,培养尊重、理解、关心他人,合作、奉献精神,形成学生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加强学生善思、乐学、合作、进取的学风,让他们具有把握现实,面向未来的胸襟等等,并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星级评价、德育评价为展台,形成班级特色文化氛围,着力塑造具有阳光心态、富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多才多艺阳光少年.

6、科室管理制度、教师责任制度、教师量化评价制度、学生星级评价制度等制度文化明确,落实有效.

读书汇报交流材料范文5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依据区教育局颁布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从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现状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出发。深化改革,优化组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致力于培养和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爱校敬业、真诚奉献、严谨治学、业务精湛、教风优良、团结协作、廉洁从教”师资队伍,为创建“教育生活化”特色学校,实现办学品位的再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跨越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工作目标:

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通过培训力争使我校教师具有以下素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进一步拓宽文化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使之成为学科骨干,为教师的成长和成功铺设方便之路。培训以抓师德、抓教改、抓科研为主要途径,树立典型,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逐步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校本培训体系,建立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三、工作要点:

树立师表形象。教育生活化”创始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重要的师德建设理论,1抓师德教育。陶行知先生本人又是实践师德理论的万世师表”学校将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将组织教师阅读《教师的师德修养》陶行知生活教育丛书》陶行知论著百篇》等,使全体教师深刻了解“师爱”真谛和生活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同时开展以“爱的奉献”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征文撰写等富有教育性的活动来发扬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奉献精神,来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崇高师德风范,自觉转变教育观念,不断促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

择本校之能人,2内部挖潜。训本校之教师。即充分发挥我校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讲座和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众人受益”式培训。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3继续进行“一人学习。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尽可能地邀请学科教研员、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4做好“请进来”工作。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青年教师汇报课--寻找教育的遗憾,5围绕不同主题深入开展“同研一节课”活动。9月份。10月份骨干教师示范课--抓住教育的契机,11月份全员参与提高课--享受教育的幸福。着重进行案例研究,使教师从中获得启迪,开拓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式。

通过案例交流、经验交流、论文交流、教育教学日记交流等,6以学科为单位开展“交流日”活动。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逐渐形成我校民主、开放、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格局。

如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大赛、优秀论文或优秀案例评比、课后反思交流、课件大赛等活动,7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业务技能大赛。着力打造名师,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

大力开展校本教研。除“同研一节课”之外,8立足年级组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要围绕课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结合课堂实践,把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使教师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求得问题的解决。真正“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读书汇报交流材料范文6

一、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书目,做共同阅读者

作为老师,我们要做书籍的介绍者,但更要做共同阅读者。

开卷并非都有益,教师有责任以课本为依托为学生推荐、介绍优秀的文本,引导他们提高阅读品位。教师还要与学生共同阅读、共同体验,只有自己亲自去读了,才能体验书中人物的情感,才能关注书中人物的命运,才能找到与学生交流的话题。教师不能成为学生读书过程中的局外人,而应该成为与他们志趣相投的“书友”、“书伴”,这样,学生的读书生活才会其乐无穷。

二、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意志磨砺者

作为老师,我们要做学生兴趣的激发者,但更要做学生意志的磨砺者。只有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才有可能去读书。兴趣虽然是最好的老师,可如果没有意志的伴随,有的学生就可能半途而废,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意志也是泛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步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尝试着用如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搜集关于名人读书的名言,将它们贴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里;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自己读过的名著中的句子进行仿写训练;将诸如《明朝那些事儿》等作品中幽默风趣的语言介绍给大家,激发学生泛读的兴趣;模仿刘兰芳说评书的方法,说到一部作品的紧要关口时停止,以便能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完全嗜好的读书”并不普遍,“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在现代生活中,影视、网络等媒体异常丰富多彩,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远胜过书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媒体来引导学生逐渐亲近文本,寻找影视作品和文本的差距,以激发他们的泛读兴趣。当学生在阅读中流露出畏难情绪、意志消沉时,作为老师的我们就要及时给予鼓励。我们还可定期举行读书节、报告会等活动,让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以成功的体验来补偿过程的辛劳,品尝阅读所带来的乐趣,以真正达到“乐中有苦,苦中有乐”的境界。

三、教师和学生共同读书时,要做方法指导者

不爱读书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的读书热情,很容易感染学生;教师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对学生的读书行为产生熏陶渐染作用。在泛读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读书并不在于掌握了多少技巧,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可有计划地为学生展示一些名家名品的片段,把自己做的读书笔记展示给学生看,把自己的读书计划拿出来与学生交流。通过这些方式,使学生感知教师读书过程中的“一招一式”,天长日久中,学生就会在老师的示范下,于无声无息中走进泛读的海洋。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做思想深邃者

泛读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以使学生爱读书、乐读书,所以赏析交流评价的过程必不可少。

1.在赏析交流中评价。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从赏析一处绝妙的遣词造句、一节优美的景物描写、一段精辟的议论开始,逐渐过渡到赏析整篇文章、整部作品,赏析作品中的代表人物,激励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轻松、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读书乐趣。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可进行简要的、激励性的点评,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感、启迪思维,从而获取审美愉悦。

2.在成果展览中评价。通过成果展览的形式展示每个学生的阅读收获,能让学生体验成功,保持读书的热情。可以用墙上的统计表显示谁读的书多、谁摘抄的精彩片段多、谁会背的古诗多、谁写的读后感多,让进步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话剧表演或配乐朗诵的形式来汇报自己的读书情况;可以举办“我为喜欢的书配上插图”,书写“我喜欢的一句话”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也能将评价融入到活动中,从而做到了在展中评,于无形中激发了学生表达自己的热情,读书的积极性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发出来。

3.在话题辩论中评价。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都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可以确定一些带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开展辩论,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读书收获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根据辩论发言中引用知识的多少,我们可以评价学生的阅读面;根据辩论发言中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我们可以评价学生阅读思维的深度;根据学生发言的激情,我们可以评价学生读书的热情。学生参与辩论,不仅锻炼了思维能力,而且也会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