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施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无障碍设施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无障碍设施建设范文1

20__年无障碍设施建设督导工作要按照市残联的工作要求,实施无障碍设施进家庭工作,切实为残疾人办实事,积极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督导工作,配合推进办做好无障碍设施改造的补漏补缺工作,具体计划如下:

一、配合推进办,做好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

区督导队要积极协助区推进办完成新一轮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规划和今年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各项任务,做好宣传、协调、促进工作,协同区建委、财政局对道路、交通无障碍设施进行改造;无障碍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建设无障碍精品示范区,创建无障碍进家庭精品工程;无障碍改造补缺、补漏等四个无障碍改造重点工程的的无障碍设施改造的指导工作。

各督导队要对社区中物业、居委、老年活动室、超市、菜场等居民相关服务机构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进行督导,在农村要重点对“三室一点”(村委会、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和健身点)无障碍建设进行督导。

二、要继续开展无障碍设施进家庭工作,切实为残疾人办实事。

今年我们将继续开展无障碍设施进家庭工作,要大力宣传、倡导、指导新装修残疾人住房同步建设无障碍设施,对下肢完全瘫痪者、拄双拐者、夫妻双残或残疾人家中同时有70岁以上老人的将优先给予改造,改造资金列入区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专项经费补贴,由市、区财政补贴承担改造经费的50,各镇、街道(区)承担改造经费的50。

1、提高示范型:各镇、街道、园区1至2户,对象为重度肢体残疾人,如截瘫、重度儿麻后遗症,不能行走需坐轮椅的,房屋具备装修条件,残疾人有改造需求的,改造内容为轮椅坡道、扶手、无障碍厨房和洗浴设施等。

2、普及型。20__年全区计划改造/!/200户,改造内容为进门坡道、卫生间扶手、楼梯扶手等设施,对有需求的重残人员家庭无障碍建设要实现全覆盖。

三、开展体育场馆的无障碍督导工作,迎接特奥会的召开。

各镇、街道(园区)无障碍督导队要在第一、二季度集中力量对本地区的体育场馆及周边道路、场所及接待宾馆、社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做到查改建进度、改建质量(工程是否规范)、存在问题,督导情况要及时上报区无障碍督导大队,由区督导队上报区特奥执委会、市督导总队。对存在问题、质量不达标及改造进度缓慢要跟踪检查,直到完全达标为止,确保20__年特奥会顺利举行,为比赛运动员、特奥嘉宾提供完善的无障碍设施。

四、加强宣传和督导力度,提高全民无障碍意识。

1、区残联、区无障碍设施建设督导大队继续联系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以专题片、照片、新闻稿、宣传画册等形式,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提高业主、社会公众的无障碍意识。各督导队要把交通和信息无障碍工作作为督导工作内容,做好宣传工作。

无障碍设施建设范文2

Key words: barrier-free facilities;E-channel;bank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169-02

1 残障人士使用银行电子渠道情况及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障碍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和各类残疾人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例,推算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应为8502万人。做为一个社会个体,残疾人应该与其他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社会权利,由于他们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原因,往往较之正常人更渴望过上文明健康的生活,因此,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爱。虽然他们也许不能为银行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但银行不应该“遗忘”残疾人客户,这不仅是对残疾人的关爱,同时也是一家银行社会责任感提升的象征。

1.1 盲人使用银行电子渠道情况及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障碍 ①盲人最常使用的银行电子渠道:调研显示,盲人最常使用的银行电子渠道由高至低分别为: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多数操作需要亲朋陪同指导);②使用电话银行时,由于操作速度较慢,感觉语音提示速度较快;③据调查,大部分银行工作区域设有轮椅专用的无障碍坡道,但很少设有盲道,盲人需要有人引领才能到达自助区域;④自助设备无盲文标识且文字较小,若非有明眼人指导或经常使用,视障人群独立操作有困难;⑤由于行动相对不便,视障人群对网络交易的需求很大,很多视障者会将网银、网购作为日常处理金融事务、完成购物的重要通道。他们在上网时,需要使用专用的读屏软件,这个辅助软件的主要功能就是把屏幕上的文字用语音读出来,然后根据听到的语音来进行操作。但是盲人在使用网上银行时,以图片形式出现的验证码无法被读屏软件无法识别和读出,因此也无法独立完成操作。

1.2 聋哑人使用银行电子渠道情况及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障碍

1.2.1 聋哑人士最常使用的银行电子渠道:由高至低分别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需亲朋陪同使用)。

1.2.2 聋哑人在使用银行电子渠道服务时曾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手语是聋哑人与他人交流的最直接有效的交流手段,但银行工作人员中能熟练使用手语的人寥寥无几,即便做过手语培训,长时间不使用又会忘记;在无法使用手语交流的情况下,聋哑人才会选择文字交流,但我们调研所知,多数聋哑人的性格较腼腆且受教育程度不高,当众与其使用他不熟练的文字书写来进行纸上业务情况交谈,既会伤害其自尊又影响业务办理速度。

①聋哑人士接受电子渠道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在首次或不经常使用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办理业务时,经常会遇到问题而无法得到及时解决;②手机银行:字体无法调整,对年龄较大的聋哑人士来说操作起来不够方便;③自助设备上的提示语音未能做到与屏幕显示文字一一对应,因此可能会出现聋哑人无法完全自助操作的情况;④电话银行:聋哑人士如无人帮助无法使用电话银行。

2 对策及建议

2.1 银行业无障碍服务措施亮点展示

2.1.1 同业电子渠道无障碍服务措施亮点:①盲人取款机:渣打银行已率先使用了盲人取款机,特别之处在于只要接上耳机,取款机就会自动转入专为盲人设置的语音导航系统,同时,为尊重客户隐私及保证资金安全,盲人客户还可以选择黑屏操作;②验证码语音播报功能:青岛银行已推出了个人网银和企业网银交易验证码语音播报功能,彻底解决了视障人士网银操作的困难,使他们可以独立完成网银的操作;③电话委托功能:外资银行如汇丰、花旗针对残障人士开通电话委托,即客户可以通过电话委托客户经理办理相应业务。

2.1.2 同业推出的其他无障碍设施建设亮点:①美国银行率先在业内推出无障碍信用卡及盲文语音版“客户使用手册”;②新加坡星展银行在北京地区首家推出了盲文版、汉语版两种文字的《残障人士银行服务指南》,配备可以熟练使用手语的工作人员;提供助盲卡,帮助盲人识别币值,并可使用按手印或盖图章的方式代替签名;服务大厅采取无障碍服务措施,使乘坐轮椅的客户不用起身就能办理业务;提供电子屏及语音等多种叫号服务等;③招行部分网点设有残疾人专用服务通道和快捷的服务专窗;④光大银行部分网点在营业大厅门口铺设了残疾人通道,营业柜台全部为低柜柜台,坐轮椅的客户可不起身办理业务。

2.2 对目前电子渠道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建议

2.2.1 针对盲人使用银行电子渠道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建议 ①建议对网上银行进行优化,解决盲人使用的读屏软件无法识别验证码的问题;②建议增设盲人可用的自助设备,同时建议今后现有自助设备需要到期更换时,首选盲人也可使用的型号;③建议改进现有自助设备的交互界面,如提示文字较小、对于弱视人群及视力退化的老年人来说辨认起来都比较费力;另外屏幕的配色也要考虑到色弱群体的感受,因此建议自助设备文字显示文字要粗大,文字与背景色对比要鲜明等;④建议开发带有盲文标识的银行卡和信用卡,并配套语音操作手册;⑤建议电话银行设置可自助选择的语速,以适应不同操作速度人群的需求。

无障碍设施建设范文3

【关键词】无障碍设施 医疗建筑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使所有的人在走道通行和设施使用上没有任何不方便和障碍是建筑物无障碍设计的基本原理。医疗建筑应该是体现“对每个人的关怀”的最佳场所。因为医疗建筑与人们的生活与生存质量密切相关,作为协助人们消除疾病的场所,如何为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伤病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将是现代医院越来越需要关注的重点。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医疗建筑中无障碍设施尚未实现。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建设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细节,并且提出一些探索性的建议。

一、 目前医疗建筑的无障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医疗专用无障碍设计规范亟待制定

许多发达国家的医院,对医疗建筑和环境实施的整体设计都是按照专门的医疗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施行的,并且收到了良好效果。目前,在我国的各类医疗建筑设计规范中,尚无专门独立的针对医疗建筑的无障碍设计规范,仅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但其无论从广度和深度来看,都与日益现代化的医疗建筑的相关要求相距甚远,这是造成我国医疗建筑无障碍设计滞后的重要原因。尽快制定医疗建筑专用的无障碍设计规范是加快医疗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首要之务。

2.无障碍的设计与配套产品有待完善

一套好的无障碍设施如果没有系统化的设计,没有相关产品和设备配套支持,是很难完成现行规范各项要求的。现在好多设计中,对楼梯、洗手间、通道门、电话、电梯、扶手及标志物等部位设计不细致,有的部位有所遗漏,形不成系统,影响了无障碍工程的连续性。同时,无障碍设计的专用设备、产品较少,如室内盲砖、安全抓杆、专用卫生设备、音响信号以及标志的品种相对缺乏等也影响了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实施。

二、 医疗建筑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中易忽视的细节

对照我国的标准,医疗建筑还有更多的细节规定,并且容易在实际工作中被忽视。

1. 电梯

对于医疗建筑而言,只要有楼层,电梯是人们使用最为频率和理想的垂直通行设施,在规格和设施配备上均有所要求,选择电梯时要注意与普通电梯的不同。(1)电梯门开启后的净宽不宜小于 0.80m,一般大于或等于 0.90,以方便轮椅进出电梯厢。(2)电梯候梯厅的面积不应小于 1.80m ×1.80m。这是考虑乘轮椅者在到达电梯厅后,需要转换位置和等候。电梯厅的外呼叫按钮其理想高度以上排按钮的中央或单独按钮的中央不高于地表 1.10m 为准。(3)电梯厢内的选层按钮高度为 0.90~1.10m 之间,最好采用凸出的阿拉伯数字或带有盲文突起和发光铭文的按钮,方便盲人使用。轿厢内应设应急电话,内呼叫按钮应位于最上排按钮不高于地表 1.40m 处。电梯厢上、下运行及到达应有清晰显示和报层音响。(4)电梯轿厢尽量使用深1.70m、宽 1.40m 的电梯厢,这样轮椅正面进入后可以直接回转 180°正面驶出电梯。

2.扶手

扶手虽是小构件,但其安装的位置和高度及选用的形式很有讲究,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使用效果。(1)安装的位置。在坡道、台阶、楼梯等的两端均应设扶手。(2)在扶手的起点与终点设置盲文说明牌,可以向视残者传递相关信息。这对医疗建筑尤为必要,也是极易忽视的细节。(3)扶手的形状要求容易握住而且还要容易握牢,保持扶手在使用上的连贯性和易于抓握及控制力度。(4)扶手的起点及终点处要延伸 0.30m,可达到通行安全和平稳。

3. 停车场

汽车停车场是医疗建筑交通和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很少有单位考虑残疾人的使用。(1)在停车车位的一侧与相邻的车位之间,应留有宽1.20m 以上(1.50m)的轮椅通道,方便残疾人的汽车在到达车位后,从汽车换乘到轮椅代步或拄拐杖行走时有足够的空间。 (2)设置在地面上或是地面下的停车场地,应将通行方便、距离路线最短的停车车位安排残疾人专用,其他车辆不得使用。如有可能,最好安排在建筑物的出入口旁。(3)残疾人停车车位的数量可视停车场地大小而定,但不应少于总停车数的 2%。

4. 厕所

厕所是与人们生活非常密切的场所,也是残疾人和老年人就医时感到最不方便的地方。 (1)在厕所内除设有坐便器、洗手盆、安全抓杆外,还应设镜子和放物台及呼救按钮。地面采用防滑材料并不得积水。专用厕所可以在家属陪同下进入照料。(2)在男女厕所内,选择通行方便和位置适当的部位,至少要各设一座轮椅可进入使用的坐式便器专用厕位。厕位的门开启后的净宽不应小于 0.80m,在门扇的内侧要设高0.90m的水平关门拉手,待轮椅进入厕位后便于将门关上。坐便器的高度保持与轮椅坐面高一致,在坐便器的两侧设安全抓杆。(3)在男厕所内应设残疾人使用的低位小便器,在小便器的两侧和上方设安全抓杆。洗手盆的前方要留有轮椅的使用面积,在洗手盆的三面设安全抓杆。(4)供残疾人使用的公共厕所要易于寻找和接近,并应有无障碍标志作为引导。入口的坡道设计应便于轮椅出入。室内还要有直径不小于 1.50m 的轮椅回转空间。

5. 楼梯

医疗建筑等公共建筑的楼梯和台阶的踏步宽度和高度,考虑了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使用因素,所以在规格上可略小于《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有关规定。(1)医疗建筑的楼梯应采用双跑或三跑直线形梯段。(2)医疗建筑主要楼梯,位置要易于发现,梯间的光线要明亮,以保障拄拐杖残疾人和健全人对行通过。

6. 标识和色彩

医疗建筑应尽可能提供多种标志和信息源,以适合各种残疾人的不同要求。应在显著位置悬挂无障碍标志牌,帮助残障者们感知其所处环境的空间状况,引导其行动路线和到达目的地,标识还要和色彩紧密结合在一起。运用色彩,这几年许多医疗建筑都做了不少工作,包括在房间、走道、大厅等,不同的区域配置不同的颜色来辅助医疗功能。

三、 医疗建筑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中两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1. 研发集成化的、科技含量高的无障碍产品

无障碍设计就是关于除正常情况外残障人士、老年人、妇孺的人体工程学,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一些企业,已进入无障碍产品生产这一领域,其无障碍医用整体卫浴产品,较好解决了医院卫浴建设工程中,卫浴设施非标准化的问题,工程建设者的普遍欢迎。内部设有紧急呼救按钮、助力扶手等助救设施,若病人入厕时遇到不适,能在其感到不适时,即刻按动呼叫按钮通知医护人员及时赶到;内部设施均采用圆角处理,即便摔倒也不会造成身体的严重伤害;卫浴的安全门配备有紧急解锁等。

2.关注无障碍细节的研究与改进

随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深入,近年来许多现代的公共建筑改用台阶加轮椅坡道或直接采用轮椅坡道处理,成为无障碍建筑中最为醒目最为常见同时也是首要设置的设施,也成了建筑学中一个重要元素。

我们知道,没有台阶和坡道的建筑入口,应该是人们在通行中最为便捷和最安全的入口,这种形式的无障碍入口,不仅方便了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同时也给其他人带来便利。特别是对有大量具有残障特征、行动不变的病人患者进出的医疗建筑而言,尤为需要。采用这样的入口,不仅需要观念的更新,更需要建筑设计时多费点精力,做到室内外的地面坡度平顺过渡,又能保证雨水不倒流。在医疗建筑中,类似这样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小地方、小细节还很多,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持续改进,完全可以实现这种经济合理的布局。

参考文献:

1、 阳光.医院建筑中无障碍设施不可忽视[J].建筑与装备,2005(3):48-49

2 、阳光.医院建筑中无障碍设施不可忽视[J].建筑与装备,2005(3):48-49.

无障碍设施建设范文4

【关键词】残疾人;公交无障碍建设;蚌埠市;

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体现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与关爱,也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在2012年12月份,蚌埠市落选了“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蚌埠市应正视其不足,狠狠抓薄弱环节,尤其在残疾人出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上有所欠缺,有待提高。通过对蚌埠市公交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的研究,来推动蚌埠市无障碍环境的发展,从而创造一个和谐、良好、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对全国的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指向和借鉴意义。

一、蚌埠市公交无障碍存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公交车辆地板与公交站台之间的高差较大。根据实地调研,蚌埠市现有公交车多为600毫米左右的二级踏步公交和800毫米左右的三级踏步公交,一级踏步的低地板公交车辆数量没有。老年人、残疾人与携带行李者等弱势群体在公交出行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公交站台与公交车地板之间的高差悬殊。多级踏步的公交车又增加了弱势群体上下车的困难度,尤其是轮椅使用者,延长了所有乘客上下车的时间。

(二)公交站点路缘石的高度不统一,公交站点与公交车停靠不对接。一方面,在调查的四种公交站点类型中,存在路缘石高度规格不统一的现象。另一方面,在调查中大部分公交车辆进站停靠都远离公交站台1m左右。这两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交车辆与公交站台之间的无障碍衔接。

(三)公众的无障碍意识薄弱。由于不了解和不认识,公众无意间损害无障碍设施或不尊重无障碍通道,如破坏有声公交站牌、公交车辆进站时拥挤导致公交车辆无法靠近公交站台、占用老弱病残孕专座、对残疾人产生歧视等等。

二、影响蚌埠市公交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社会因素分析

(一)制度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立法方面,蚌埠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立法相对较晚,政策刚刚出台,还不完善。2011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城市建设的要求,标志着蚌埠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开始进入法制化建设轨道,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制度法规标准,制度法规还不成体系。管理方面,蚌埠市对无障碍设施的管理力度不足,公交无障碍设施被挤占、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无障碍设施设计与管理的专业化程度有待加强。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学里还没有设立有关残疾人无障碍设施设计的专门学科,开设的相关课程也较少。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导致设计不够专业。规划方面,由于缺乏整体性的无障碍建设规划,蚌埠市的公交无障碍设施主要集中在新城区和市中心,而且大多公交无障碍设施不完备,因此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此外,无障碍设施的管理者缺乏系统性的专业培训和工作指导。

(三)公众意识有待进一步培养。公众对“无障碍”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公众对无障碍环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意识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公众对无障碍设施的基本知识了解甚少。全社会尚待形成爱护无障碍设施、关心残疾人、为残疾人朋友提供帮助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氛围。

三、对策与建议

蚌埠的公交网络和公交车辆的发展迅猛,但是公交车站无障碍设施的发展却一直滞后。公交车站无障碍设施的设计简单落后、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仍然大量存在。为加快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管理水平,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山水园林蚌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节约建设成本,发挥建设资金最大效益的最佳选择。为此,提出三点对策和建议:第一,完善无障碍设施的系统性规划。公交车站作为一个整体设施,在设计理念上要首先要考虑到整体设施的相互连接,使残障人群通畅的活动于各种空间,平等地参与社会。使无障碍设施中的点、线、面可以规范的、统一的结合,真正发挥其作用惠及全体公民。第二,完善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无障碍设施的管理和监督。公交车站无障碍设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尤其涉及当地政府的决策以及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公交车站无障碍设施在设计和施工中的难度并不大,关键需要提高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无障碍设计的重视程度。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加强审批制度,将无障碍设计作为一项严格的审批标准。在工程施工验收过程中,将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审核。第三,加大宣传引导是建设无障碍环境的前提。要把无障碍环境建设提高到法制的高度来认识,提高到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创建活动,普及宣传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社会意义和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了解、支持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结语

当今社会,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关注生产、生活设施方面的人性化建设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无障碍设计对建筑和环境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广大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物质空间。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但不可否认,蚌埠市公交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许多问题都有待解决。由于蚌埠市城区无障碍设施建设起步较晚、层次较低、历史欠账多,管理不够到位,与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国家无障碍法规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与先进城市比、与广大残疾人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城市公交无障碍设施建设涉及面广,工作艰巨,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无障碍设施建设范文5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设计方法;开发

1 城市地下空间概论

地下空间是指属于地表以下,主要针对建筑方面来说的一个名词,它的范围很广,比如地下商城,地下停车场,地铁,矿井,军事,穿海隧道等建筑空间。补偿城市功能的地下空间开发正趋向大型综合化,对从浅层至深层地下空间资源总体规划要按照聚集对应、等高线原理、计划协调、开发保护并重等原则,通过地下空间结构和布局实现城市整体规划的统一。城市地下空间按照形成原因可以分成自然地下空间和人工地下空间两类,按照构筑形式可以分成岩土中地下建筑(洞室、隧道)和软土中地下建筑,软土中地下建筑根据其与地面空间的关系又可以分成单建式和附建式地下建筑。

2 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前景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进程城市人口将会大幅度增加,城市用地将会越显紧张,专家预测在将来的50~100年内中国将会持续面对和解决如何利用地下空间的问题。目前单靠房地产投资以经济效益为指向的单一的发展是不合理不健全的。和西方国家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目前的地下公共空间功能过于“传统”,范围相对狭小。因此潜力还是很大的。城市地下空间必将向综合化、深层化、网络化、生态化发展。综合化是指:完善功能设施如地铁、共同沟、地下道路、地下车库、地下商业、地下变电站等的建设。深层化指:合理利用地下各层的空间层面,往深层发展,可使功能更加合理,系统更加完整。网络化指:地下构筑物的网络主要是从水、电、气,通讯光缆,电缆等管线开始,逐渐推广到有不特定多数人出入的地铁、地下街等设施。人性化指:通过各种技术及艺术手段的处理,来淡化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或地下空间之间的联系和界限,为人们提供一个更为舒适便捷的室内环境,形成具有活力、魅力的人性化的CBD功能区的地下综合体。生态化指:注重可持续性发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和防止环境污染,采用生态环保型材料;采用新的建筑构造技术进行节能设计;开发利用新能源;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营造绿色的室内环境等策略,解决能源危机、有效地保护环境和人类的长远利益。

3 城市地下空间设计方法及问题处理

3.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原则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应该遵循3个原则。积聚原则,指在城市中心区发展与地面对应的地下空间,用于相应的用途功能,与地面上部空间产生更大的积聚效应,创造更多的综合效益。

疏导与对应原则,指地下空间的主要任务是疏导地面以上空间的矛盾,其功能应该尽可能与地面建筑物的城市功能相对应。等高线原则,指根据城市土地价值的高低绘出城市土地价值等高线,地下空间开发起点和发展方向根据土地价值等高线图从高到低 。

3.2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及实例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和地面城市布局相协调。城市空间结构多为单中心紧凑型、单中心多组团型和多中心组团型。地下空间布局形态为:点状是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初期开发的单一功能承载体,是地面建筑的功能延伸。包括单体建筑和附建式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发电厂等。辐射状是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期的地铁换乘站、中心广场的地下空间与周围其它地下空间的连通形成的形状 。鱼刺状是存在于没有地铁车站或在地下停车系统地域内。例如地下商业街、地下车道连通地下商场、或停车库、地下室。网格状是在城市中心地下空间开发程度达到较高水平的地区形成的地下空间系统。交汇点多是大型地下室、地铁换乘站、地下商业街,并将它们连通。 网络状:以地铁线路为骨架,换乘站为结点,将地下空间按照功能、地域、建设时序等有机结合起来。

城市的地下空间的布局在方法上与城市功能相结合,以城市形态为发展方向,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骨架,以大型地下空间为结点,并满足地下空间竖向分层。根据地面建筑或环境的特点,城市地下空间布局各有不同,比如城市中心的特点是:集交通、购物、娱乐、步行等功能于一体,是城市地下空间中较为复杂的大型建筑系统,地下综合体投资大,涉及因素多,建筑复杂。所以地下街、地下铁道车站,常建在城市中心广场、车站、商业中心等地段。这样的布局方法强化了城市中心区的积聚效应,防止逆城市化的中心区衰退。又例如对于地下交通工程模式,应结合旧城改造修建地下轻轨交通系统,地铁车站同大型综合设施相结合。这样的布局方法增加服务功能,疏导地面交通,保护地面自然景色。上海徐家汇站、蒙特利尔的梯尼站、费城的宾夕法尼亚中心、法兰克福中央车站、巴黎的夏特莱站、德芳斯新区等都是很好的实例。再例如人防工程利用模式,人防系统地下建筑改建成商业网点、地下仓库、物质储存库、灾害疏散地、战争指挥中心。这样的布局方法不仅可以防灾,战时人防,平战结合,还能够提高人防系统的经济效益。对于附建式地下空间如库房、店铺、地下车库、防灾防护、掩蔽工程等。将独立的地下空间工程用通道相互联系起来,形成四通八达的地下空间网。这样的地下空间设计提高城市容积率。对于地下商业街,利用在城市商业区地段根据集聚原则,利用街道改造建设地下商业街,可以达到疏导地面人流的目的与效果。对于广场,立体化再开发广场,这样可以扩大广场功能,节省用地和再开发投资(拆迁量小),改善交通(功能下移),增添现代城市气氛(增加了空间层次,地面步行和绿化)等。以轨道交通为骨架、以商业地下城为结点、以城市广场为区域的点线面结合。可以联通地下空间形从而形成城市地下空间网络。

3.3 相关问题处理

3.3.1 法律问题及解决方案。明确地下空间的使用权与所有权是急需处理的问题。由于我国是土地公有化制度,这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土地产权纷争,但是,长期的对地下土地进行无止境的开发必将引起一些关于地下空间产权的纷争。我国在地下空间开发上的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再加上很多地上建筑的产权归属存在很大的问题,从而导致地下产权的模糊。这类问题可以通过从法律上明确国家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所有权,完善地下空间开发法律法规及通过法律明确地下空间使用权及主体责任、义务权属范围来解决。

3.3.2 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涉及的部门很多,包括市政府、国土资源部门、交通部门等等,所以在统一协调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工程需要成立统一机构进行管理,并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机制,对于地下空间的税费问题应该竟可能的减少等等。

3.3.3 政策问题及解决方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很大,投资也很大,所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进程需要大力的提高,开发公司企业层次上的操作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其中包括相关优惠政策,大力鼓励投资等。而对于相关的优惠政策,政府可以根据不同状况区别对待,有些工程可以重点扶持,有些只需要适当扶持。对待对城市的建设有极大的帮助的工程,尽量的减少税费等。

4 结论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不但可以使城市的交通更加便捷,环境更加的优美,还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布局和地面城市布局相协调,有效的利用自然的地理优势,以城市形态为发展方向,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骨架,以大型地下空间为结点,并满足地下空间竖向分层。根据地面建筑或环境的特点,城市地下空间布局各有不同。只有充分的利用的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特点,城市的建设才能更加完善,从而促使城市发展得更加好。

参考文献

1 董雅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探讨[J].科技资讯,2008(24)

2 朱建明,王树理,张忠苗[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

3 蔡兵备.城市地下空间产权问题研究[J].理论讨论,2003(5)

无障碍设施建设范文6

【关键词】地铁;导向标识系统;无障碍设计

由于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建设的进步,造成城市环境复杂,对残疾人的关怀呼声不断增加,残疾人的出行,对障碍人群的挑战也很大,要求设计者全方位的为障碍人群增加技术上的实际设计,保证障碍人群的出行寻路。需要一套完整的导向标识系统,特别是对障碍人群的无障碍设计,更加能够体现国家的人性化要求,符合时展的需要。因此,以武汉地铁二号线导向标识系统的实际项目为依托,着力研究地铁导向标识系统中的无障碍设计,对如何缓解有障碍人群在使用地铁交通工具时的不便问题做些探讨。

一.城市地铁中有障碍的使用人群

“障碍”的定义是:“一个人由于损伤或残疾造成的不利条件,限制或妨碍这个人正常完成某项任务。有障碍的使用者并不一定是指残疾人,老年人由于年龄和疾病等原因,也会影响他们出行。因此地铁中的有障碍使用人群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老年人:生理机能降低,神经反应缓慢,接收信息的能力弱,导致老年人的行为活动能力也有一定的降低,特别是在听力,视力,肢体活动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下降,视力方便出现视力降低,模糊,对颜色的辨识能力降低,记忆力也有一定的减退,对信息的记忆时间短。(2)肢体残障者:由于人体的行动器官、肢体发生了无法恢复的状况,造成运动技能的障碍,必须借助于其他工具才能运动,从而产生了拐杖使用者、轮椅使用者,因此导向标识系统的无障碍设计必须考虑障碍人群的升高尺寸。

(3)视觉障碍者:视觉障碍者取决于眼球对于色觉、感光度的接受能力,主要表现在视力的功能障碍,其生理问题为视力与视野的功能障碍,视野缺损、视野狭窄、色觉异常,眼球运动异常等状况,有重度与轻度之分。重度视觉障碍者较少,多数是轻度的,有一定的感光能力及视觉功能。他们对语音提示、可触盲文信息需要反复强调;对标识的色相、明度要求较高。(4)听觉障碍者及语言障碍者:听觉障碍者是指由于完全听不到或者耳背等原因导致无法或很难通过声音得到信息的人。这些人对于视觉信息较易接受,但由于听觉障碍出现的年龄、原因、程度及教育程度的差异,听障者在理解、认识信息方面的程度也不相同。语言障碍是指说话、读写等语言技能中一项以上出现残障。一部分语言障碍是伴随听觉障碍出现的,根据语言障碍产生的年龄、原因、程度、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语言残障者的语言能力也不相同。

二.导向标识系统中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通过上述对有障碍使用者生理及心理特点分析可以看出:在导向系统的无障碍设计中,老年人在视觉、听觉及理解力上都需要特殊照顾;轮椅使用者对导向牌的设置高度有要求;视觉障碍者分全盲和有一定感光能力者,可通过盲文、声音以及盲道来导向;听觉障碍者可通过视觉获得信息,语言障碍者可通过视、听觉来获得信息。因此,针对有障碍群体的导向系统,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其一,导向系统中所有传达信息的元素(图形符号、文字、色彩)都应兼顾有障碍者,根据视觉设计的原理和视障者的视觉特点,用于环境提示的图形标志,应该造型简单明确、易于识别。字体的大小、笔画数量、笔画粗细都要适中,应考虑视力下降的老年人及弱视者的需要,色彩要鲜艳、对比明显。其二,导向系统的节点设置也应考虑到有障碍者的需求,老年人及听障者对信息总要反复确认,因此所传达的信息要有连续性,在设置点位时注意信息密度。其三,运用多种传达手段.对于正常人来说,视觉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而有障碍者则不然,根据他们各自的生理、行为特点,运用多种信息传播手段,才能有效的传递信息,尤其是一些现代科技下的信息传播手段。例如,对于一些全盲的视障者、轻度听觉功能障碍者,可使用一些语音提示装置;此外,还可使用可触地图来呈现地铁空间的平面布局及地铁站的外部空间。

三.有障碍人群在地铁空间环境中的行为分析

近几年来在地铁站的建设上,都设有方便残障者的无障碍设施。以武汉地铁二号线的车站为例,其无障碍设计基本体现在以下几点:在每个车站的其中一个出入口专门会设有一部垂直电梯连接室内外,也方便残障者直接进出地铁站大厅,有障碍者在站厅买票后,由垂直电梯进入站台层乘车;在出入口、通道、楼梯、站厅及站台均设置盲人导向步道,来引导视觉障碍者完成乘车、出站的一系列行为活动。

通过分析武汉地铁二号线中南站空间结构中的无障碍设施,再结合上述有障碍人群的特点,可将乘客进出地铁时的行为划分为两种线路:一种针对在活动上不受限制的有障碍者,包括有行动能力的老年人、非轮椅的肢体残障者、一部分视觉障碍者、听觉及语言障碍者,这类人群一般选择正常乘车路线。另一种针对行动能力有限制的有障碍者,包括使用轮椅的老人及肢体残障者、一些无视物能力的视觉障碍者,也不排除一些听觉及语言障碍者,这类人群须乘坐垂直电梯进出乘车,将有障碍乘客分别放在两种乘车线路下来分析,能更有针对性的分析各类有障碍人群在乘车时的行为,总结出两种路线下针对各类有障碍乘客的导向标识的设置节点以及信息的传递方式等。

正常乘客与一些略有行动能力的有障碍者,包括有行动能力的老人、一部分视觉障碍者、听觉及语言有障碍者,这些人中有行动能力的老人听力、视力及理解力退化,可使用一些语音提示装置,在设计导向牌版面时,注意字体大小、色彩对比度等;视觉障碍者可通过使用可触地图,加上文字说明、声音以及盲道来引导;听觉障碍者可通过视觉方式获得信息,语言障碍者可通过视、听觉来获得信息,但他们理解信息的能力较弱,因此应注意所传达信息的易理解程度及单一性,进站流程是由车站通道出入口进入站厅后,在售票机处或售票亭购票,然后通过进站检票机再经由楼梯、电梯下至站台层,在站台候车区等侯乘车。在此线路下,有障碍者与正常人一起进出车站,因此导向牌的设计标准应该考虑到有障碍者,在视觉上加强色彩明度的对比,注意字体大小,图形要简洁,做到清晰易辩、易识、易读.导向牌位置的密度及信息的连续性方面,要考虑到有障碍者理解力差或须反复确认信息的需要;且在导向牌上应尽可能加入辅助有障碍者获取信息的内容,如使用可触式地图、加入盲文等。

行动能力有限制的有障碍者,包括使用轮椅的老人及肢体残障者,老年人视听功能及理解力退化,可以加入语音帮助,且垂直电梯附近的导向信息系统的设计应注意轮椅使用的特殊生理尺度;一些视物能力的视觉障碍者,可通过声音或盲文来引导。进站流程是由站外垂直电梯直接进入站厅购票,然后再经由垂直电梯进入站台乘车,来引导有障碍者完成在每一层的相关乘车活动。

四.导向标识系统的无障碍设计

在导向标识系统的无障碍设计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种类的障碍人群选择不同的设计,在导向设计中融入现代技术的导向指引,对于视觉障碍的人群,我们的导向标识系统要配备有质感可触摸的导向标识,通过磁场感应帮助听力障碍者,通过声音以及震动帮助视觉障碍者的行进,提醒在行进过程中的危险与警示。对于听力障碍者我们配备电子查询提示系统,在不确定的时候都可以查询到需要的交通信息。对于肢体残疾的人群,要考虑还导向标识的高度以及尺度问题,对于老年人我们就要考虑到导向标识的易辨识,所以在导向标识系统无障碍设计中,对于导向标识系统的颜色、字体大小、笔画的粗细要适中,对于老年人以及弱视障碍人群,则要考虑到颜色的醒目,色彩对比要明显。

在城市的高速发展的过程造成城市的设施集约化的设计,各个基础设施融合在一起,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障碍人群的行进路径主要有两种:第一,乘坐交通工具在地铁站附近下车,通过导向标识系统的指引,来寻找地铁站,行进到地下车站完成乘车过程。第二种是附近残障人距离较短,通过徒步或者轮椅等形式依据导向标识系统的指引,进入地铁站完成乘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障碍人群需要导向标识,选择适当的标识点,进行合理的标识形式来呈现这些无障碍设计。

五.总结

以武汉地铁二号线的标准车站空间结构为例,分析有障碍群体在乘坐地铁时心理、生理和行为特征,阐述有障碍人群进出地铁时的行为流程,有障碍乘客的导向标识应该设置的信息内容及传达方式。通过人性化的导向标识设计为乘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现代化交通环境,也为今后地铁空间中导向标识系统的无障碍设计提供参考,保证障碍人群能够快速安全出行。

参考文献

[1]杨冰.地铁建筑室内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