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效教学学习心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范文1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教学 建议
信息技术学科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学科,有由于其发展的时间不是很长,所以很多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定的体系。另外,信息技术教学岗位的教师都比较年轻,对教学的把握不够到位,因而在教师所实施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师资队伍年轻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兴起较其他学科比较晚,所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队伍年龄结构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整体年龄比较小,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匮乏,这也是目前全国普遍存在的一个客观实际情况,对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发展是不利的。
1.2备课不充分
信息技术教师本身的课时量很大,往往一个人要带2-3个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还有诸多其他事情要做。所以留给教师的备课时间很紧张,时间仓促,关于信息技术案例教学的资源很少,造成了教师只是将基本知识点罗列出来,很多时候靠自己的课堂发挥。通常完善的教案和上课时的知识素材以及情景任务设计,也只是在应付上级听课检查时才做的。
1.3教学模式单一
信息技术教师的授课方式仍然是以网络电子教室控制学生端,学生盯着自己的屏幕听课。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往往比较差,这样的教学方式抵不住游戏的诱惑,所以,当教师在讲台上忘我地讲解时,殊不知很多学生煞费苦心,拔网线、破坏学生机管理软件,对教师的讲解充耳不闻,只为了自己一节课的自由玩耍。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觉得课难上,教的内容学生提不起多大兴趣,不知如何改变,学生方面一旦知识枯燥乏味,和他们的实际生活没有多大关联,也没有考试考评的压力,还不如游戏之类玩得痛快,即对信息技术失去了学习兴趣,变成了他们的游戏课,放松课调查显示,学生之所以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很高,绝大多数是认为信息技术课堂他们有时间去上网玩游戏。
1.4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和技能目标为主,忽略了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主要是针对学生讲解一些常用软件的用法及上网操作的基本方法,比如画图工具、word等软件的使用,网页的浏览等等,很多学生也只是会用这些工具来做一些和教师上课举例雷同的作品。教师上课对学生的启发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学生只知道用这些工具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却并不明白这些软件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如何使用。因而对这些学习并没有多大兴趣。
1.5信息技术课堂缺乏人文主义关怀
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技术教师承担的更多是培训师的角色,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但是,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更需要完善其人格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今网络上的内容良荞不齐,学生虽然在网络上能学到知识,但也遇到各种各样的侵害和诱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些学生处于好奇,在网上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或是利用一些网上的小病毒去搞破坏甚至走上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何引导学生来辨别好坏,如何去处理一些突况,仍是信息技术教学所欠缺的。
2 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策略的建议
2.1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建设,专注信息技术学科
信息技术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相比,首先是整体年龄偏小,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都很丰富的教师匮乏,再者信息技术学科年轻,本学科所积累下来的经验有限。所以,信息技术学科要取得长足发展,教师首先应该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抓住每次宝贵的教学机会来进行探索,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尽快使自己和本学科发展起来,而不是整天抱着“混”的态度。
2.2多维度准备,认真备课
教师上课质量的好坏,备课是关键。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在备课上还不到位。所以,应该先从备课着手来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备课应该从内容、学生、教学方式等多维度来准备,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将备课环节准备好。
2.3开展多样的教学模式,不再拘泥于课堂空间
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切实转换自己的角色,从“领导者”“传授者”权威的角色中走出来,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当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那么既能上好信息技术课,也能完善自己。
2.4注重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增加必要的人文关怀
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深化对人文因素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运用网络时的一些最新动态,及时给予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驾驭网络,防止其迷失其中。
【参考文献】
[1]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范文2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有效教学 备课环节 课堂提问 小组合作
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学科特殊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教学现象,使得课堂效率比较低下,课堂上无效、低效的教学现象时有发生,极大地阻碍了新课改的实施,限制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科学地运用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会学、愿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因此,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成为深化新课改的迫切需要。怎样的课堂才能算是一堂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备课环节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每个老师都知道要想上好一堂课,备课很关键。但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我们现在用的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特色非常鲜明,注重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而教材中的有些教学内容并不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对教材进行再加工的能力。再说学生,由于家庭情况、小学教育及个人爱好等因素,造成学生的信息素养差异较大,上课前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备课。另外还要注意班级之间的差异,每个班的班风、学习习惯等都不一样,不能一个教案每班通用,看病要对症下药,教学也要因材施教。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这都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只有这样,即使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教师也能“临危不乱”,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重点关注
“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可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生问题的情境,以及自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机会。
比如讲“网上信息的下载”中的保存网页内容时,操作非常简单,只要执行菜单“文件”中的“另存为”就可以保存当前网页中的所有信息,但是如果能够对此进行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如果该网页中有Flas,用“另存为”可以保存下来吗?如果我要保存网页中的文字或有用的图片该怎么办?……这样不但能启发和拓展学生思维,而且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师应该尽量避免问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的无需思考的简单问题,或者带有暗示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只有问在有疑之处,难易适度并具有启发性,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
三、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不可忽视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是经常被运用到的,通过小组之间成员的相互帮助学习,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很多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我们在听课过程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孩子分组围坐在一起,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开始,教室里马上就一片“嗡嗡”的声音和学生忙碌的身影,谁也不知道也不关心小组其他人在说什么和干什么?有的是组长一个人在发挥,其他学生当听众;有的小组合作的分工、意图不明确,学生不知所措,一脸茫然;还有的学生就自个儿在玩……几分钟后,老师一声令下,小组合作讨论就齐刷刷地停下,紧接着小组汇报开始,听到的是:我认为……一些大同小异的回答。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一下:这样的小组合作真的有效吗?合作交流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的理念肯定是完全正确的,但有些教师却把它演绎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缀”,成了形式和走过场的“合坐”。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首先,教师要明确提出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范文3
一、“有声有色”,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以直接兴趣为主。小学生比较擅长于形象思维,他们更喜欢看童话、动画、科幻和战争方面的电影电视,因为这种立体与动感画面更能吸引他们,这就是直接兴趣。兴趣激发起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因之显著提高。在教学中广泛使用能使学生视听并用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有“有声有色”,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有张有弛,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更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Ferry,Train,Plane这三个不同的关于交通工具的单词时,我就在媒体中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对象──我,班主任方老师和班中的某一位学生,我们三人因去不同远近的景点旅游,从而要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的情景。一开始我用自己国庆节去北京旅游,从而谈论交通工具的方式,亲切自然地引出教学内容plane,学生不感到突兀,学起来轻松,又便于记忆。接着,电脑画面上出现了学生班主任的身影。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自然也牢牢记住了班主任所使用的交通工具:train。最后出现该班的一位学生,因她要去浦东观光,因而只需乘坐ferry。随后,利用情景让学生说说去浦东还有什么交通工具,此时又及时引入诸如taxi,high way,underground等新单词,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
二、“有情有景”,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往往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只注重句型的学习,忽视它的具体应用。因而,不少学生能从原型例子和教材练习中获得固定的、孤立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遇到不同场合下的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而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我们能在课堂上模拟栩栩如生,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情景,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境教学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迁移,使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了交际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Fruits一课时,根据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外出游览活动充满好奇的心理特点,设计了“In the fruit garden”(在水果园里)的教学主题,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将整个授课环节──“游览水果园”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带给学生新奇的感受,从而激发其求知欲。我首先出示 Fruit garden 的图片,似乎美丽的果园、美味的水果已展现在学生的眼前。随之,一阵欢快的乐曲响起,学生手搭着肩,唱起了歌,“来”到了美丽的“果园”。新课前的复习单词这一环节,我巧妙安排了一张导游图,导游图上呈现着七个已学的单词的图片,这七个单词图片分别代表着七个景点。随着参观顺序的逐层展开,学生看到了7种不同的水果,并一一对这7种水果的音、形、义进行复习。同时,对于这7种水果的不同属性,如颜色,大小,酸甜等进行讨论,发展其英语使用的能力。操练过程中,我设计了看影子模仿,猜的游戏,摘果子并做统计的游戏。看影子模仿是这节课最为关键的新授阶段。教师通过四张不同的阴影,由易到难,引出并操练了本课的关键句型“Is this a/an.?Yes,it is. No,it is not.”猜的游戏可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非但猜错没关系,猜对还可以得到奖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参与面也更广。猜的游戏也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展开,第一步为猜阴影,第二步为猜猜不清楚的图片是什么,第三步猜猜图中人物想吃的是哪一种水果,引出下一个游戏──摘果子。此时,全体学生已进入Fruit garden,摘果子的游戏是有奖励的,只有正确说出Is this a/an.?时,才能得到果子,更激起了学生说的欲望,又由于这一活动是在学生之间进行,所以,学生敢于开口,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到了语言知识。最后,每一组成员都要完成一张水果调查表,以反映他们的“劳动所得”,接着在全班范围内评选出所得水果最多的小组,并予以奖励,将学习气氛再一次推向。
三、“有滋有味”,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
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图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使学生感觉“有滋有味”,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能力。例如,在教授“Cross the road”这一内容时,笔者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多媒体技术,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每个小组所创造的路线可以在媒体上以箭头呈现,最后再与教材中学生的方法作比较。在学会技能之后,媒体呈现本校、本地区的地理情况,让学生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在教学中,学生非常积极,有的“Go to the classroom”,有的“Go to the bookshop”,还有的“Go to the toilet”,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媒体的运用,使学生有图可循,有景可入,并且他们的劳动成果在媒体上也可以及时、充分地得以体现,从而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是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本文以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剪贴图形》这堂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任务驱动”与“情境创设”相结合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采取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主题活动等形式,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充满快乐体验、充满探究挑战的人生经历。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主题,展示任务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基础。
为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把教材内容作适当改动,以主题任务的形式出现:通过学生对各景物素材的复制、翻转、旋转等操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美化草原图”,并把任务设置成难度不同的三个层次:复制图形,变出小树;翻转图形,变出倒影;旋转图形,变出风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导入主题任务的:首先,教师播放MTV“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欣赏,并引出课题。然后,出示素材和示范图,并引导“怎样把这些素材组合成完美的草原图呢?这就是这堂课我们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这样设计不但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而且通过多媒体情境的创设,深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的欲望。
二、“集中演示”与“个体尝试”相结合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采用“电子教室”教学软件集中演示操作步骤。这种“集中演示法”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学生接触新知或答疑解惑时,使用此方法是非常简洁有效的。加上学生可以跟着屏幕同步模拟练习,可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操作要领。
但“集中演示法”还不足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集中演示”还应与学生个体的“尝试探究”相结合。为此,我在设置第一关任务──“复制图形,变出小树”时,先让学生看老师的集中演示操作,跟着屏幕演示一起练习复制景物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自己尝试做一做,想一想操作的步骤和要领。
让学生从跟着老师模拟练习到自主实践、尝试操作,这是一个知识和技能逐步内化,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实践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亲自操作才能体会到“先选中图形,后执行复制、粘贴命令”的要领。
三、“组间竞赛”与“组内互助”相结合
“竞赛评比”是信息技术课堂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但“竞赛评比”也有缺陷,会导致一些落后学生的失落感。因此,可以采取小组间的“竞赛评比”与小组内的“互助合作”相结合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成就感与集体荣誉感。
为此,我在设置第二关任务──“翻转图形,变出倒影”时,先强调注意点——在选中状态下用“垂直翻转”命令。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互助合作,在小组间竞争评比,评选“冠军小组”。
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各异,导致了完成学习任务的进度不同。这时,采取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形式,不仅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提供了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合作、竞争的意识。
四、“自主学习”与“同桌交流”相结合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德说:“一个好教师不仅奉送真理,而且教人怎样发现真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只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认知过程,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能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将自己探索到的知识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分享。
为此,我在设置第三关任务──“旋转图形,变出风车”时,先让学生打开书本,认真读一读操作步骤,自学以后和同桌讨论收获和疑问。接着,师生交流分享学习经验:选中风车叶片后,先单击“旋转”命令,再单击“角度”选项,每一个叶片旋转的角度都不相同。学生掌握方法后,自主练习完成风车。
让学生研读书本,学习操作步骤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让学生形成有疑难先找书本帮忙、先自己想办法解决的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将自己探索到的知识、自己的疑难困惑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分享,培养了学生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意识,使学生懂得与他人交流沟通、相互学习的重要意义。
五、“总结提升”与“反馈评价”相结合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及时总结必不可少。精确的总结不仅可以理清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而且可以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但总结不应该只是教师来进行,而是应该让学生也主动参与进来。让学生自主总结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态度和效果、学习的感受和体验等。并让总结提升与反馈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范文5
关键词:新形势 小学体育 有效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对我国少年儿童的体质发展与我国体育事业的长远进步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开展多年来,少年儿童的体质成长进度缓慢,体重超标、近视等各种健康问题和风险非常普遍,学生的体育运动价值观念普遍弱化,体育人才的输出并不理想。小学整体体育教学效果的改进和提升已经成为非常迫切的任务。要改进体育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多个方面做出突破。[1]
一、体育教学规划要更新,更加侧重兴趣培养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在教学重心安排和教学内容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那就是没有把体育运动观念、习惯和兴趣的培养放到应有的位置。在各级小学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项目和技巧、知识的教育教学占据比较大的比重,而学生的运动兴趣、学生的运动天性却没有得到关注和发掘。学生的体育运动观念不足,积极性不高,在以后面临更加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升学就业压力的情况下就更难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从国家体育人才和潜力型运动员的培养、国家体育事业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学生群体的体质保障、社会群体运动思想的崛起等各种宏观和微观的视角来分析,在小学阶段做好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小学体育管理部门、教务处、体育教育办公室以及广大教师要做好体育教学规划的重新设定,将小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特长、体育运动倾向、体育运动心理特征等内容作为重点参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转换教学侧重点,让小学生在正确的教学方向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体育思想和兴趣。
二、结合课堂活动宣扬体育运动的价值观
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尚未成型,对很多社会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理解能力弱,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意义、价值、内涵、目的很有可能认识不清。再加上小学生普遍有较好的生活条件,很少参加劳动锻炼,在接受体育教育、做出体育动作的时候可能会感觉厌烦、不喜欢。这样的情况使得小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如果可以讲体育运动与日常生活中的劳动现象相结合,可以让学生较为直观的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推动小学生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教学中去。[2]
在这样的观念引导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善于进行鼓励诱导。比如引导小学生关注班级荣誉感,引导小学生认识到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价值。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结合案例是很有好处的。老师可以选择一个身体比较强壮一点的学生和几个身体比较瘦弱的学生,让他们在体育课上进行跑步比赛或者拔河比赛。根据比赛结果进行分析并最终归结到多进行体育锻炼才能展示自己的强大,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班级和个人争光这一结论上来。通过这样的心理活动引导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才能让自己变得强壮,才能获得鼓励和称赞,才能在荣誉感和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方面得到满足。
老师们应该尝试避免毫无新意的宣教,学生无法理解也不愿意去思考。如果能够结合小学生的课堂表现来潜移默化的培养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价值,让学生慢慢形成体育运动的兴趣,那对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果有积极作用。
三、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的天玩、好动,对做游戏普遍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学体育教学从某种角度来说和户外游戏教学是非常贴近的,体育教师可以考虑以游戏教学的新尝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练们可以自编体育游戏进行教学尝试,也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的游戏项目用作教学实践。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不高,个人反应能力、对游戏规范的服从性和理解能力也较为欠缺,这要求老师们在进行体育游戏教学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小学生参与度高、安全性高的活动。通过这种体育游戏配合气球、足球之类的运动器材和道具来营造愉快的游戏氛围,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老师们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发的推荐游戏项目或自己编排游戏项目。比如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电脑操作能力和思维理解能力都有了不小的进步,可以有目的、有想法的去选择一些体育游戏项目。老师们若能激发这些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对体育学习氛围的良性发展有所帮助。
四、适当强化体育运动强度,强化规范管理很重要
体育运动本身是纪律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虽然自我规范、约束能力差,但也应该从小开始培养他们的纪律性。老师们不必以过于严厉的方式进行约束,可以在游戏教学、课堂教学中侧面加以强调。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了不听话、不守规矩的情况,做老师的要及时进行制止,让学生认识到不遵守课堂纪律是错误,是不好的表现。相反的对于那些遵守课堂纪律,表现积极的学生则要多进行表扬,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如何做是受表扬和称赞的,如何做是会被批评的。在体育课的游戏教学中同样要有相对严格的秩序规范管理,让学生养成严肃、积极的课堂规范意识和行为习惯,避免学生们养成散漫和不遵守纪律的怀习惯。
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能力,适当提高体育运动强度也很有必要。老师们在考虑学生年龄和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增加基础体育运动的任务量,锻炼学生的毅力、体力,这对于体育教学成果的提高是很重要的。[3]
五、总结
新形势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其中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因素非常多,总体来说和小学体育教学的规划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智不成熟有关。文章中我们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做出了有效性的改进建议,希望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可以积极改进教学策略,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课堂趣味性,为小学生提供更加有效地教学引导。
参考文献:
[1]卫春峰,徐煊锋,蒋昊文,陈美琴. 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衔接之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36)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范文6
有效教学,通俗地说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提高和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厌学到乐学。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乐学且有收获呢?以下几点体会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教师要“活用”材教。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要有课程意识和教材意识,撰写时要有目标意识和年段意识,上课时要有生本意识和训练意识。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宽、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开放性,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如此“活用”教材还会怕学生不乐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