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安全教育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安全教育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安全教育总结

大学安全教育总结范文1

今天查字典为大家准备了简短版大学暑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范文欣赏,希望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具体情况请看全文介绍。

为了确保假期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让大家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外国语学院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假期安全教育,切实做好学生的假期安全工作。

临近暑假,外国语学院组织召开了暑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育引导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增强法制观念;不私自游泳,不到不适于游泳或不明情况的水域游泳;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影响,不参加各种形式的赌博活动和封建迷信及活动;杜绝不良嗜好,珍爱生命,远离,不看不健康的书刊、图像;自觉遵守有关法规,文明上网,不登陆不良网站,不浏览、不传播低俗信息。其次,学院还通过橱窗、宣传板等形式,对学生集中进行了一次防食物中毒、防触电、防火、防雷、防交通事故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了必要的自我保护知识和应对技能,提高了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

随后,外国语学院与同学签定了《暑期安全责任书》,并确定了各班信息联络员和安全工作负责人。

同学纷纷表示:一定认真遵守相关纪律,服从学校管理,确保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过一个愉快而充实的暑假。

大学安全教育总结范文2

1.研究背景。国家对安全教育逐渐重视,并且提高到“以人为本”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国家战略高度。《关于做好2013年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充分重视。《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中,将“研究制定加强高校安全稳定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列入其中,说明当今高校生安全仍是国家重点关注问题之一。2.研究意义。近年来,我国高校安全事故频发,除了由于部分外部因素影响之外,高校在校生安全防范意识低、自我保护能力不强,这成为导致发生此类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高校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成为建立高校安全体系的重中之重。学校通过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获得应对安全事故的方法技巧的关键环节和途径。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结合目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对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改善目前高校安全教育模式存在问题的方法措施。

二、高校安全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实证及文献综述分析。2015年9月20日,山东某高校发生事故,导致一名女大学生严重受伤,据调查事故的起因是因为校园内有辆轿车因拐弯未减速,漂移时撞到了正在散步的一位女学生。肇事车辆未减速的原因是由于在学校的西南角练习漂移。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在学校等公共场所且步行人流量密集的地方高速开车,竟然还堂而皇之地练习漂移,使无辜女学士受到伤害。虽然此类事故仅是个例,但是目前高校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确实普遍存在。在蒋娜红(2010)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对学校安全工作满意度不高,虽然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整体来看安全教育仍存在空白地带。李兴玉等(2014)以云南某高校为例对大学生安全意识调查发现大学生应对灾难能力较低,应对安全事故的意识和忧患意识普遍不高,女生相较于男生在宿舍区安全意识较高,而男生比女生在生存环境的认知能力高。2.新时代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梳理。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以及实例分析,总结梳理目前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高校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高,部分高校流于形式由于教育部对高校的安全教育有一定要求,因此目前在各个高校均开展了安全教育,但是部分学校的教学模式是大班或者讲座教学,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学校对安全教育工作的忽视,导致学生对安全教育更是疲于应付,基本在安全教育课上很少有人认真听讲,使真正学到的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少之又少。(2)安全教育教学形式及内容单一,安全教育脱离实际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缺乏视频、肢体语言等多种方式的综合教学方式,学生获得的安全防卫技能有限。在安全教育内容方面更多的局限于课本知识,学生很少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3)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安全教育作用有一定局限性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可知,男女生对安全的忧患意识、生存环境认知、宿舍区安全意识不尽相同,由于男女性别的差异,男生女生在可能面对的安全事故以及应学习的处理方法都各有不同。但目前的教育方式没有针对男女性别的不同进行因材施教,侧重不同的安全知识重点进行讲授,缺乏针对性,使安全教育的作用效果不理想。

三、高校安全教育模式改进措施

1.深入贯彻教育部安全教育方针,重视安全教育的作用。学校应理解并贯彻安全教育的指导思想,并且自上而下重视安全教育,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并不只流于表面形式。落实到安全教育中,则体现在安全教育看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进行安全教育的师资力量是否足够,用于安全教育的教学资源是否充足,高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应体现在方方面面。2.丰富安全教育内容,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化。在教师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时下热点内容,为自己的课程讲授内容添加更多的辅助资料,最大限度地贴近现实生活,避免和实际脱节,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教师借鉴其他实用性课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利用语言、图像、视频、肢体动作等多种方式,使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化。3.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有一定侧重。在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避免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相同的教育,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相应学生最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进行着重地强调和讲解。例如,学校可以考虑根据学生性别的不同,对安全教育知识进行分类,有侧重地进行讲解,使教育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 单位: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保卫处

参考文献:

[1]蒋津辉,钟之华,胡俊杰.高校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

[2]周水平,万江文,郭安平,陈裕鹏,龚志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江西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胡乐.新形势下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

大学安全教育总结范文3

一、新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的一项必须的、长期的、重要的任务。也是高校进行其他各方面工作的有利前提,一直以来,各个高校一直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也进行了诸多的教育探讨,近几年出现过诸如交通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学习安全、就业安全、卫生安全等等,如何才能尽量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如何才能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内,安全教育成为了重中之重,只有保证了学生的各方面安全,才可以谈学生的全面发展,才可以谈学校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二)新生是大学安全教育的重点

从高中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校园里的一切对它们来说都是新的,新生就像是一张白纸,他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和控制自我的能力都有待提高,需要接受正确的引导与正面的教育,尤其是安全问题,如何做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是校方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如果新生的安全教育做不好,学生意识不到位,很可能影响其在校四年的表现和发展,甚至发生恶性事件,于学生于学校都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新生是大学安全教育的重点,高校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防范于未然。反之,如果新生安全教育效果良好,也会对学生四年甚至是一生的行为举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与新生安全教育的契合点

(一)新生安全教育关键在于防范于未然

白纸最好画最新最美图画,这就需要校方的多方引导与教育,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培养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是安全的,而新生的安全教育是起点更是重点,因为新生的安全教育目的是防范于未然,安全教育的关键点也在于防范于未然。

(二)经典的安全教育案例更有说服力

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发生过方方面面的安全事件,这些案例都来源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除了届次的差别,在心理上、行为上肯定有诸多的相同之处,这些事件本身也会给学生本人和后人一定的警示作用,那么从中选取的经典案例一定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一定更加的有针对性、有说服力。

(三)案例教学形式更符合学生心理

案例教学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是20世纪20年代英美法等国家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用在管理学、法学等学科。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安全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老师一直都在讲,重复率太高,学生的接受比率也越来越小,如何才能让安全教育入心入脑,是高校一直在被困扰的问题,案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颇受学生欢迎,学生往往易于接受课堂的生动活泼,在学生的入学教育管理中,尤其是安全教育这一方面学生惯常接受的都是班会式的灌输,往往会反感,甚至产生逆反,那么在新生安全教育中也应可以引进作为尝试,因为案例基本偏向小故事的情节,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预期,案例教学形式更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三、案例教学在新生安全教育中的应用

在我国,案例教学在高校主要应用于教学领域,旨在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新生安全教育关系学生四年的习惯养成、安全意识的培养,如何能行之有效的进行新生安全教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实际,新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步,是高校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上具备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生动性,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教育体系,才能确保入学教育取得实效。

(一)安全教育案例选取要真实、有代表性

安全教育案例选取的目的是学生能更容易的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案例的选取很重要,首先要真实。真实的安全教育案例来源于学生本身,发生在相近学生的身上,让学生首先觉得可信、可借鉴、可避免,首先从心理上能接受。其次,案例的选取要有代表性,发生在校园里的案例方方面面的、而且每类的案例都会有很多,案例选取太多,学生难免难于接受,疲于应付,所以案例的选取要有代表性,也可以将同一类的案例做一个小的归纳,最后归纳出几类安全教育案例,多个案例说明同一个问题,更有说服力。

(二)案例教学的过程要新颖、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

经典案例整理完以后就是如何教育的问题了,案例教学在新生安全教育中的应用,应该由辅导员老师来掌握,当然不应该只是班会的形式,应该由专门的管理人员按类别分工负责,也可以有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或是其他的学生工作者,发挥各自的特长,由分到合,争取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老师主讲,学生评价、总结是最基本的,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4-6人一组,每次由不同组的学生提前根据案情编成情景剧、心理剧、模拟法庭等形式,上课表演,这样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学生对整个案情必定了如指掌,在表演的过程中,其他的学生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印象深刻,而且接受起来也不感觉疲惫。还可以采用情景体验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案情现场体验事情的经过,总结经验教训,入脑入心。比如学习安全中的考试诚信问题,就可以用情景体验法,让学生彻头彻尾的感受一遍作弊过程及以后的感觉,这样的形式趣味性强,学生都乐于接受,更容易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案例教学总结要还原于学生

大学安全教育总结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 安全管理 安全教育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159-02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校园治安和大学生安全问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变化,影响大学生安全健康的成长,给高校的稳定安全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各类高校在学生的安全管理方面面临诸多的压力和挑战。为此,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强化大学生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法纪意识,减少学生中的各种安全事件和案件,从而维护高校的稳定与发展。

1 新时期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

1.1 高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出新的新问题、新情况给大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高校的发展和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已经形成,学生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在逐步深入,校园已由过去封闭式管理的校园变为开放型的“小社会”,校园内不仅有教学区、生活区,还有超市、通讯网点、银行、医院、浴室、食堂等生活服务设施和机构,这种复杂的高校教学、工作和生活后勤保障体系格局和运行模式,有效地解决了高校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但是给大学校园的安全管理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一是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窜入校内进行盗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二是大量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涌入校园;三是校区分散,校区间人流、车流、物流互动性很大。这些现实的问题在客观上给学校和大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1.2 校园周边环境存在不安全因素,侵害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治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

高校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大学生活跃的思想、社会经验的缺乏和频繁的社会交往都给了一些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的机会。感情纠葛、经济纠纷、争强好胜等小矛盾在得不到及时化解的情况下,引发一些抢劫、、打架斗殴、伤害等案件的发生,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面对高校庞大的消费群体和特殊的消费对象,校园周边各种文化娱乐、商业服务等场所日趋增多,网吧、台球城、录像放映点、发廊、旱冰场、大排档等.这些场所容易引发治安问题。校园周边经济、围墙经济的发展导致校园周边的外来人口增加,交通流量增加,也给大学生出行安全、饮食安全带来不少的隐患。

1.3 大学生年龄普遍较小,耐挫力差,法制观念淡薄

现在的大学生群体绝大多数都是90后的人群,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这部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的宠爱,自立能力较差,防范识较弱,思想单纯欠成熟,考虑问题幼稚,处理事情简单蛮横,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在这部分大学生身上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比如经不起挫折甚至精神失衡、心理疾病导致自杀、自私自利侵害他人、法制观念淡薄以身试法、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等问题,严重影响其他大学生的安全生存和学校整体的安全稳定工作。

1.4 大学生整体安全意识差,个人防范能力弱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在宿舍内私自乱拉电线、违章使用电器等问题屡禁不止;绝大多数学生(尤其是男生)对离开宿舍不关门窗、钱财外露、轻信他人等不良习惯进行的经常性提示不重视:有些学生将健身器具、家具等重物在放在阳台或高处,多次纠正不改;有些学生不注意饮食卫生,经常在外摊点集体用餐;部分学生参与传销、赌博、酗酒闹事等严重违纪行为频繁发生;许多学生外出时不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乘坐无牌无证的车辆,贪图方便而乘坐无牌无证摩托车;有些同学以各种借口违反规定在校外租住,受到外界的诱惑,一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就会做出越轨的行为。上述的习惯和行为得不到纠正和控制,从而导致校园发生火灾、盗窃、伤害、被骗等案件,这些案件轻则造成了人身伤害、财产财物的损失,重则造成了大学生的伤亡,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通过对近些年来发生在大学校园内的上述各类案件进行总结分析,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差,许多大学生防范能力很差,甚至有一部分学生缺乏安全生存的基本常识。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大学生入学时年龄偏小,大都正处于人生观形成时期,生理尚未完全发育,心理更不成熟;从高中升入大学,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学生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产生失意、压抑、焦虑。有的面临着学习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症和忧郁症。学生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增多,如疏导不及时,可能会诱发或导致违纪、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尤其是近几年来,大学生中因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盗窃、报复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给高校和整个社会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针对大学生安全管理的问题,从高校的培养教育功能和维护学校的稳定安全的层面上来认识,笔者认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强化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是当今的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加大、竞争激烈程度大大增加、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的需要;是体现高校培养功能和大学生健全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发生在大学生中的各种安全问题,从而起到维护高校安全和稳定的积极作用。

2 增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性的途径和方式

2.1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大学生安金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

高等学校应将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安全教育工程,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法制观念,普遍提高大学生的防范能力。在实施安全教育工程过程中,首先要将安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落实安全教育内容、课时、学分;其次,要落实安全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学校应组织制定和实施适合各学校情况的学生安全教育考核考评体系,在院系的教育教学考评体系中占一定的比例,按年度由相关部门组织考评考核;院系应根据情况确定专门的学生安全教育负责人,年度有计划、有总结,教育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有记载,达到专业课教学的规范和标准:再次,要保障大学生安全教育经费的投入,满足安全教育教学、教材、各种辅助资料的需求,为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自学提供基础。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从而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

2.2 大力开展安全宣持活动,营造校园安全教育氛围

校园氛围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校要认真落实国家规定,借助借助“消防日”、“安全日”、“环境日”、“形

势报告会”及典型安全事件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安全常识的渗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定期组织开展安全宣传周或宣传月;开设咨询活动,针对学生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咨询服务;同时,利用大学生参与传销事件、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诈骗行为等安全事件作为反面典型教材,对大学生进行警示教育。充分利用宣传工具,大力营造“一切为了学生安全、一切为了校园安全”的安全教育氛围,让广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启发,不断增强学习安全知识的自觉性。

2.3 常年不间断开展生存安全常识教育,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

强化大学生安全意识是安全教育取得效果的关键所在。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次讲座或一场报告就能培养出来,需要从大学生入校开始,有计划、分阶段、不间断地开展各种安全常识、生存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让大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安全学习、生活的技巧,在理论的学习、实战演练训练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

2.4 抓好几个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

一是抓好重点学生、弱势群体的安全教育。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大学生心理安全测评,建立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对于有厌学、厌世、轻生等抑郁症倾向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疏导,以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对经常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要进行重点教育,防止因严重违反校纪校规造成安全事故。对重点学生和人群,应当建立齐全的教育帮扶和心理疏导档案资料,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以保证教育的持续有效。在对女生的安全教育上,主要是强化女生的自强、自立、自尊、自爱意识的教育。二是抓好重点时期的安全教育。在高校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时期的安全教育:加强新生人学时的安全教育。从新生入学起就抓好安全教育,让他们尽早熟悉校纪、校规,及时适应环境,增强安全防范知识,避免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加强节假日期间安全教育。节假日期间学生思想容易放松,因而在此期间除了采取一定安全管制、监督措施外,特别要强化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做到安全知识“入眼、入耳”,安全意识“入脑、入心”,防止财物被盗、火灾、食物中毒、溺水、车祸等各类事故发生。加强学生外出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生离校之前的安全常识教育和防诈骗、防传销教育。三是借助重点场所适时开展安全教育。对学校各重点要害部位,既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又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确定为重点要害部位。在人群集中的大型活动场所,既要指导学生文明有序开展活动,服从指挥,又要教育学生注重观察场所周围环境和安全通道,如何进行应急疏散,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5 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增强效果

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要与时代相结合,与学生特点相结合,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时代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安全教育活动,善于利用发生在学生中的案件、事故进行教育。可采用召开现场会、举办讲座、张贴宣传画、播放音像制品、树立宣传牌、开设模拟法庭等方式,以案说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也可结合学生特点,经常举办安全实践演练,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安全防范技能。

总之,安全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未来生活、生存安全的一项基本技能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高校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开,又要有重点地进行,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做到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相结合、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安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安全的成长,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万牛,杨蓉,中国大学生生存教育培养策略[J],社科纵横,2009年第12期

[2]张红光,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3]钟晓明,高校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职业圈,2007年第22期

[4]邓浩,高校安全教育与素质教育之我见[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8期

大学安全教育总结范文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已成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就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高等教育为市场经济培养人才,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也不再局限于高校内部,很多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或社会活动,与社会的接触增加,现代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泛滥的信息影响和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其中不乏有害的成份。同时,大多数大学生是在家人的呵护中长大,生活自理能力差,思想单纯,容易遭受到社会上的不法侵害。总之,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最大程度的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群体普遍缺乏社会经验,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容易疏忽大意,上当受骗,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只有提高生存能力,才能谈得上更好的发展。自我保护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如出门如何保证安全,怎样乘坐车船飞机,以及如何防火防盗、防骗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要碰到或必须注意的问题。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他们的社会阅历较浅,心理状态还比较幼稚,感情也比较脆弱,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许多大学生产生了心理上的问题,心理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针对这些问题,只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才能顺利度过大学阶段的生活,为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二、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安全意识淡薄。发展是目标,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安全稳定是高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实现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措施,其作用不可谓不重要。但在现实中,一些高校安全意识淡薄,重管理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大学生安全教育只由某一职能部门承担,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在问题发生后才被动应对,事后又缺乏经验总结,致使在校大学生缺乏基本安全知识和技能,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不足。

2.安全教育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国内高校很少配备专门的安全教育教师,大多是由保卫处、学工处工作人员和辅导员兼任,偶尔会聘请社会上相关专业人士来校开设讲座。由于这些部门人员编制有限,而且要承担大量繁杂的日常工作,常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无暇顾及如何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

3.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合理。大学生安全教育机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安全教育缺乏常规化的组织安排;安全教育内容不够系统化;忽视安全技能的培养等方面。首先,很多高校对安全教育缺乏常规化的组织安排,没有统一设置安全教育课和其他的安全教育活动,最常见的安全教育方式就是辅导员在班会上强调注意防火防盗,外出注意交通安全等。其次,很多高校的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够系统化,安全教育内容比较零散。在社会形势变化多端的今天,安全问题及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日益增多,而安全教育的内容还停留在传统的法律法规、消防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体现不出时代性,像国家安全、社交安全、网络安全、就业安全、心理安全等相关内容尚未被纳入安全教育的视野。再次,很多高校比较注重安全基础知识的教育,期望通过安全知识的灌输,提高学生的自身防御能力。而这种教育方法恰恰缺少了实践环节的讲授与演练,导致在突发安全事故时,学生很难跟据实际情况而采取正确方式应急逃生。大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处理安全事故的技能、方法,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安全教育的关键在于对大学生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三、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水平的几点思考

1.强化责任意识,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机制。高校应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明确安全是高校稳定发展的基础,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确保高校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是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要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责任制,即从学校到各院系,各院系到各班级逐级签订安全教育“目标责任状”,层层落实安全教育责任,制定详细明确的安全教育考核指标,定期检查考核,从而保证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管理机构,加强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指导、协调和监督,设计规划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并监督落实到位,增加投入使安全教育软硬件的需求得到满足。从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规划、教学管理、效果考核、信息反馈等方面建章立制,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改善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逐步健全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确保大学生安全教育步入规范化、走向系统化、达到常态化,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2.配备合理的专兼职结合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学校应根据在校生的人数规模,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师,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首先,充分依靠校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保卫干部、心理学教师、国防教育教师、学校医务人员、专兼职辅导员队伍等参与安全教育活动。其次,可以聘请校外公安民警、消防官兵、指战员以及其他与安全教育有关专业人士共同参与教育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师选拔、培训、考核标准,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组建一支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师资队伍。

3.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方法,拓展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容。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方式和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可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经验交流、社会调查、实操训练、疏散逃生演练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安全技能,增强安全教育效果。同时,可以把安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生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中去,引导学生开展以校园安全为主题的各类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画展、主题征文、安全知识竞赛、组建大学生安全保卫志愿者等,让大学生参与到学校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让大学生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防范技能的同时增强自觉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鼓励同学之间相互教育和提醒,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充分利用报纸、网络、校内广播、电视、宣传栏等载体,丰富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效果,以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

4.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高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应更多地关注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安全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安全观的形成,使大学生对安全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强化为自身的安全意识。为促进安全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要把潜移默化的环境文化熏陶与直接活跃的教育活动相结合。要积极塑造健康、文明、安全的人文环境,让学生自觉树立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利用各种媒介开展正面宣传教育活动,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关心安全、人人维护安全的良好氛围。

大学安全教育总结范文6

目前,许多高校都通过采用校园宣传栏、开安全教育知识讲座等途径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防火、防电等基本知识,安全防范意识也有所增强,但是依然存在不完善之处。

1.重管理轻教育

当前,安全事件频发,高校各部门都把安全问题作为日常性工作来抓。但也一直存在着一种错误观念,即把安全教育当作管理问题,注重安全控制,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在此框架内活动,约束学生的行为。不可否认,这种通过规则来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可以取得一定的短期效果,但是从长远看,这种方式具有强制性,不能被大学生认同,不能内化为自身的行动,所以安全隐患一直存在。部分高校虽然设置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课程,但是只是作为辅助教育,被放在次要的位置。学校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认为只要学校太平无事,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就可有可无。只有当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才会抓一抓,管一管,当风波过去之后,又把安全教育忽略了,安全教育并没有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常抓不懈。这种重管理轻教育、通过突击的方式来进行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缺乏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

2.安全教育缺乏实效性

首先,安全教育手段落后。与专业课“点、线、面”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相比,安全教育更多地强调“面”的教育,局限于开展一般性讲座,局限于交通、消防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当前许多高校的安全教育,通常采用校园宣传栏、黑板报和辅导员说教等形式。这种传统的教育手段过于陈旧落后,缺乏吸引力,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加上传统的教育手段更多地侧重安全知识的灌输,很少涉及安全防范技能的实践,使安全教育收效甚微。因此,笔者认为,安全教育的手段也要与时俱进,顺应自媒体时代的发展,积极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微信、新浪微博、QQ等新型媒体平台进行安全教育,以引发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其次,安全教育内容陈旧。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依然停留在防火、防电和交通安全等方面,内容枯燥和重复,严重影响安全教育的效果。高校常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并将此作为安全教育的内容,没有提及新型的犯罪方式和犯罪行为,更忽略了安全防范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使得安全教育缺乏实效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犯罪成为一种新型的犯罪方式,所以网络安全教育应该作为重点的教学内容。要教会学生文明上网,遵守网络制度,同时警惕各种网络陷阱,尤其是网络交友陷阱。但是目前学校在安全手册和安全须知等方面很少涉及网络安全问题,相反,传统的安全教育在内容上占据了很大篇幅。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必须紧跟时展,安全教育要具有时代性,少进行道理的说教,多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并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进行安全演练和实践操作的学习,使得安全教育的内容具体贴切,这样才能使学生警觉和重视。

3.安全教育不够系统

首先,安全教育教学体系不健全。目前,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未能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第一,大学生手中没有专门讲解安全教育的课本,大学生不能系统完整地学习安全知识理论及实践操作技能,只能从网络上学习安全教育的零星知识,以至于在遇到危险时不知所措。第二,高校普遍把专业课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这一点无可非议。但是,许多高校仅仅把安全教育停留在宣传阶段,没有开设安全教育专业课,没有把安全教育真正纳入日常教学体系,没有达到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教育层次。其次,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当前许多高校没有安全教育课的专任教师,安全教育课主要是由辅导员、学校保卫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讲解,师资素质有待提高。我们知道,辅导员和大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了解最深,是目前高校进行安全教育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辅导员的工作过于琐碎,整天忙于应付繁杂的日常事务,很少有时间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学习。从辅导员自身看,他们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深,而其他任课老师对安全教育只停留在了解层次,课堂上主要讲解自己擅长的专业课知识,不能将安全教育穿插其中。负责安全教育实践层次的专任教师更是缺乏,好多大学生从来没有进行过安全教育实践演练。因此,高校应该配备具有扎实的安全知识和具有丰富的安全演练经验的师资担任安全课教师,以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质量。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要实行“六课并举”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该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直至毕业,始终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常抓不懈,使安全知识得到普及,安全意识得到增强,安全技能得到锻炼,从而为平安校园的构建奠定基础。

1.开设安全教育专业课

首先,学校要建立一支既懂安全知识又具有安全防范技能的师资队伍,并定期聘请公安、消防和卫生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担任任课教师,用他们的丰富经验和学识来提高大学生的安全知识水平,使学生对当前坏人的骗术和伎俩有全面的认识。同时,高校应该加强与这些部门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学生到公安消防部门观看专业的安全演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他们对学生进行训练。第二,将安全教育纳入到教学管理中,列入教学计划,保证授课课时。同时,教务部门要对这门课程规定一定的学分,真正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第三,在努力增强大学生安全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可以通过谈话和走访等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对他们提供帮助,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解决他们心理上的困惑,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上好大一新生安全教育第一课

上好大一新生安全教育第一课,使大学生从迈入大学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对安全教育有全面认识,以增强防范意识。要改进教学形式,不要采用以往的把全体新生集中在一起进行讲座的方式,而应该以专业或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小班化专业授课。作为入学的第一堂课,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的形式,让新生了解交通、消防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安全知识,还要让他们了解网络安全、网络交友安全、防诈骗传销等新型的安全知识。大一新生安全教育取得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从高中到大学的适应期长短,也将对以后的大学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3.强化安全演练实践课

以2008年上海商学院宿舍火灾为例。火灾发生后,4名女大学生相继从六楼跳下,均不幸身亡,其后几分钟消防官兵就破门而入。试想如果这4名大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多争取几分钟,结果或许是另外一种情形。另外,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紧邻震中心汶川的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200多名师生,在地震发生后像平常演练一样秩序井然,以最快的速度冲到操场,最后无一人身亡。通过两则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强化安全演练实践课的重要性。首先,可以联系当地的消防部门进行消防安全演练,进行火灾现场演示,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灭火器,知道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逃生技巧,等等。其次,应该与公安部门密切合作,组织武警官兵教会学生一些必备的防护技能,尤其是教会女大学生基本的保护技巧,并进行现场演练。再次,应以学院为单位,根据情况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并在演练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规律和方法,丰富逃生的本领,以便在遇到危机时增加生存的可能性。

4.开设案例分析课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治安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也包括新形势下的网络安全和心理健康安全等,可以选取每个方面的典型案例来进行分析,以案例现身说法,进行警示教育。在案例课的内容设计上,应根据授课的内容,制作不同的课件,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充分发挥PPT的多种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授课的环节上,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增强互动性,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也可以选取网络平台进行警示教育。目前,QQ、微信和微博等新型的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的一部分,高校可以利用这些沟通工具,定期在校园网上社会近期的违法犯罪案例,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警示教育,把网络建成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新阵地。

5.开展安全知识竞赛

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可以夯实大学生的安全知识,增强其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江苏省从2012年开始,连续三年举办了由省教育厅主办、省高教保卫学会承办的全省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取得了圆满成功。举办这样的活动,大学生可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可减少和避免一些安全事故。高校的宣传、学工、团委和保卫等部门可以以各学院为单位,举行校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设置相应的奖项,做到全员参与,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将安全知识熟记于心,从而在校园里形成一种“人人学习安全知识、人人重视安全”的文化氛围。

6.开好毕业生就业安全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