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1
如在教学《风儿吹呀吹》这一课时完全可以领着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感受风,并让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同时结合生活中一些关于风的视频知道风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和哪些危害(这样图文并茂感染力强)。在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学生每人亲手做个漂亮的风车到教室外玩一玩感受学习的乐趣。“留心处处皆学问”,学生限于生活经验和观察角度往往会对身边的现象“熟视无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点点滴滴入手,帮助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在角色扮演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
品德课的真正意义,是通过课程把学生引导、教育成有思想、有能力、德才兼备、健康向上、对社会有用的人。课程虽然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帮助,用他们经历的生活情景,锤炼成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教育他们。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其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为了使学生对社会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在教学中要真实反映社会。为了让学生对社会有更深刻的认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扮演生活中的角色,让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悟,促使学生品德向健康、善良、正直去发展。在教学中,以课堂为线,学生的生活为点,用课堂这条线把学生生活的各个点连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课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点、线的结合使学生获得了新的感悟受到教育,得到了升华,达到了教学目的。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也可让学生在周五放学回家时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一下送自己回家的司机,这就要求以小组的形式有提问的,有记录的,提的问题一定要有价值。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生活是最丰富的教学素材。课堂上和教材上的教学素材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教材的内容有的对农村孩子来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删减。而所有的这些都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应该找到最接近学生生活的那个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整合后的内容搜集整理资料。把综合实践活动课拓展到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其成为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深入社会生活的原动力。如在《独具魅力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根据教材要求除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京剧知识,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领略中华文化的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外,还可以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引导学生对当地独具魅力的文化现象进行搜集整理。比如东北二人转、东北皮影戏以及当地的丧葬、婚俗和一些传统节日的习俗,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结语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2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在老师、同学、朋友的大力支持以及帮助下,论文终于如期完成。尽管论文仍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在这期间所付出的努力、艰辛以及收获的喜悦却记忆犹新,无法忘怀。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老师,是他在百忙之中悉心、耐心的指导,才使得我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完成。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从选题、提纲拟定及文章的撰写、修改,恩师都花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若本文能够发挥一定得参考作用,那必然是他精心指导的结果。恩师渊博的学识不断开拓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他高尚的品德是我学习的楷模,他严谨治学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对专业的热爱都将使我受益终身。
其次,感谢**教授、**副教授、**教授、**老师、**老师等旅游管理专业各位老师以及山西省旅游局的***先生的谆谆教诲,感谢他们平时的严格要求,为我完成毕业论文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我愿向旅游管理学院的全体老师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感谢我的父母及亲人,是父母的辛勤、无私的养育之恩,让我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是亲人的关爱与支持,让我奋发图强。这篇论文的完成,以及学业的顺利完成都凝聚着他们的关爱与期待。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3
【关键词】品德;生活德育;德育环境;德育资源
幼儿的品德发展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一项连续的系统工程,幼儿德育教育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正所谓“一岁看小、三岁看老”,童年只有一次,让孩子拥有一个人生的最佳开端,是我园一致的最高追求。但如何实施德育教育,为培养幼儿健全人格奠定基础呢?近年来我园一直进行着这样的研究,如今我园的德育工作已是锦上添花,现谈一下我们的点滴经验。
一、树立“生活德育观念”
“生活德育”观念,即德育内容来自生活,并渗透幼儿的整个生活中。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德育教育就只能是纸上谈兵。社会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幼儿就应该成为广阔天地大课堂的自主学习者。“生活德育”思想,即德育教育应走到孩子生活中去,坚持做到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突出活动与渗透、实践与体验。
(1)抓住生活中的小事,随机进行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德育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生活中幼儿亲身经历的小事,幼儿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且效果也是最显而易见的。
(2)抓住各领域教学和游戏的有利时机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充分利用各领域教学和游戏的有利时机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善于把德育教育容纳到各领域教学之中。
二、创设德育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1)走进社会,在“大课堂”中育德
坚持带幼儿走进社会、大自然,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萌发幼儿良好的社会情感,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交往能力。每年春天我园都要安排郊游活动。根据活动需要组织幼儿到田间、农家、超市、邮局等地参观,幼儿在参观学习过程中习得社会规则,了解风土人情,锻炼意志品质,效果远大于课堂上的说教。去年冬天难忘的董村之行“心系小高举一家”是我们从网上获悉后举行的一次活动,我园不仅发动老师给他们资助、捐款,还把小高举请到园里和小朋友一起学习、游戏、过六一……让他感受到了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孩子们带给他的快乐,同时也让我园的小朋友知道了得到爱和回报爱同样快乐。08年5.12大地震,我园举行了“心系汶川、情系幼儿”募捐活动,孩子们在父母家人的带领下和全园职工一起向募捐箱里投进了自己真挚的祝福,本次活动全园师生共捐款9137.4元,向灾区人民尽一点微薄之力传递了师生们深深地关怀之情。
(2)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在“小课堂”中育德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儿童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利用环境来进行德育教育,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良好品行也在其中养成。其中“妈妈,您辛苦了”的主题活动情景十分动人,还被长葛市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3)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合作研究指导家庭德育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环境,是幼儿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父母的言行、生活中的谦让、尊重等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模仿的榜样。
1.充分利用各种契机,大力宣传家庭德育方法。
2.请各行各业的家长走进课堂,讲述他们工作职业的内容、特点,孩子们会更加崇拜自己的爸爸妈妈,热爱身边人,懂得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3.吸纳家长参与德育课题研究,共同研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等课题,请家长提出好的意见或建议。家长、教师在研究中互动,在互动中提高。
三、视德育工作为系统工程
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同心协力的施教者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实效。
1.以赏识教育促孩子发展
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采用积极肯定、鼓励的态度对待幼儿的表现,发现幼儿某些行为可作为教育素材,采取个别讲解引导法、集体讨论等让幼儿明白哪些做法是对的,为什么对?哪些做法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从小事入手,从现在做起。如现在提倡赏识教育,教师运用丰富多样的赏识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称赞一声“你真棒”、“你比昨天有进步”或抚摩一下孩子的头,或给孩子一个微笑,无声地伸出大拇指等。孩子在不断的赏识中,巩固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自信传递快乐、由于宽容收获喜悦。
2.以幼儿同伴为资源促进幼儿良好品行主动形成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同伴关系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基础,同伴之间的交往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概念”。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心理通向健康的桥梁;同伴是幼儿学习、模仿的主要源泉。
3.以激励机制调动教师进行德育的积极性
我园德育工作在师德培训的基础上,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指导纲要》的指导下,要求教师们围绕园德育总目标,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有效地、渗透性的德育教育,并要求老师平时注意积累经验,最好形成文字材料,针对骨干教师鼓励她们撰写经验报告或论文,年终评出“文明班级”和“优秀德育标兵”,还可为老师年终考核双倍加分,这样既可参加上级论文评比活动,也为我园德育教育工作积累了一笔丰富的财富,同时也提高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近两年我园张晓红、王雪敏的多名教师被评为市“德育标兵”;崔巧红等评为许昌市“德育先进工作者”;曹媛媛、李娜、赵惠荣等10多名教师的德育论文在许昌市论文比赛中荣获特、一、二等奖;樊书艳、王桂金、宁彩虹等多名教师的德育论文在长葛市论文比赛中荣获特、一、二等奖。胡晴、燕南轩等十多名幼儿被评为市“品德优秀学生”;贾一诺、赵海波等被评为市“美德少年”;史松冉、郭林然等被评为许昌市“文明学生”;我园也多次获得许昌市教育先进单位、巾帼建功示范岗、许昌市示范幼儿园、德育示范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我园已形成“园内处处有德育,教师人人抓德育”的氛围和“德育研究促师德修养,崇高师德促全面质量”的良好循环。我园有好孩子进步栏、有升旗仪式、有品德行为挂图、有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两周更换一次的家长园地等。基本形成“尊师爱幼、文明守纪、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园风。
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难免存在有不足之处:部分隔代家长德育观念差,导致了教育的不一致;教师的科研水平有待提高。今后我们将不断吸取教训,总结教育经验,探讨幼儿德育教育新路子,为幼教改革作出新贡献,也让德育教育这朵文明之花在我园争奇斗艳,成为我园素质教育道路上的一颗奇葩。
【参考文献】
[1]刘振天.昆体良论儿童道德教育[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
[2]邹英.幼儿德育――直面与超越[J].贵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4
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令人振奋的时期。当前阶段,国家基础建设蓬勃发展如日中天,所学的土木专业正可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此大环境下,经过三年的努力,在思想、专业理论知识、生产实践经验,以及个人品德志向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和巨大收获。
专业上,勤奋学习并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争取更多地了解学科前沿课题和发展方向,同时涉猎人文历史、组织管理等方面知识,争做有所专长的知识面宽广的复合型人才;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与工程项目,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训练了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并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寓学于实践。
品德修养和组织协调能力上,具有强烈的集体观念和为实现集体目标努力工作的愿望;与人相处豁达大度、公正开明、不计小利、主动沟通、倡导协作共赢;具有独立负责、组织协调工作的初步能力。
思想上,再一次坚定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服务国家建设,服务全球建设的信念;依据个人对国家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的认识、以及对全球需求的认识,确定了个人的立足点和职业方向;坚定拥护国家和平发展道路与独自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信人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相信自己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工作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有创新的研究,能够组织一些资金和人员积极地服务区域、国家和全球基础建设。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5
一、课题研究背景
(1)如何实施有效德育?这就需要重新认识我们目前的德育现状。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首先表现在德育目标设定虚空,对德育价值的认识过于狭隘和功利,不符合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心理发展需要。其次是德育教育任务化,德育成了对人的意志和行为的限制和防范,忽视的学生的主体参与。最后是德育实践的模式化和德育活动的形式化,缺乏创造性。种种的原因,限制了品德教育的有效性实施。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实践当中,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2)品德教育平台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的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则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一旦品德课程实施不重视生活实践教育,就会形成课程学习重道理少生活,从而培养出了一大批道理什么都懂,可却不按道理行事的人,那么就教育显得空洞无力,德育也成了无效的教育。“拓宽课后活动渠道,加强品德课课后延伸”就是要把品德教育平台引导到生活当中,让学生把课堂上所了解的品德知识或道德标准在生活中实践。
(3)五校联动的必要性在哪里?一则,金井镇各个学校课题研究发展不平衡,基层学校在技能学科方面相对薄弱,毓英中心小学近年来在品德学科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带动其他学校更快的进入研究状态。二则,多个学校的联合研究,可以让研究活动更加全面,让研究的成果更具推广的实效性。因而,在金井教委办的牵头下,五所学校共同承担“拓宽课后活动渠道,促进小学品德学科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这一省级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品德教育生活化——强化生活实践,把品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紧密联系。在课堂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在生活实践中落实品德教育,在跟踪研究中分析教育成效。
(2)活动策略多样化——提升研究的深度,抓住课后延伸的点,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在活动中分析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筛选和推进。
(3)研究成果实践化——加强实践的操作性研究,通过各个突破口的研究,定期交流研究阶段性成果,并把成果运用到实践当中,进行再研究,通过综合分析达到提升与拓展。
三、课题研究实施与方法
课题研究实施的有效落实取决于课题参与校的重视及课题参与者的态度。“拓宽课后活动渠道,促进小学品德学科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这一五校联动的课题由金井教委办牵头主抓,参与课题的5个学校有4个点校,28位老师中有3位校长,3位教导、2位总辅导员、5位研组长,可以看出各个学校都投入了较大的力量。同时,教委办非常重视实验老师的业务成长,多次派遣课题组老师参加省、市各级各类培训、活动或比赛,并获得佳绩。领导的重视、教师的成长成为了课题能够按照拟订的计划与方法有效实施的关键。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整为零法:找准课题研究的各个突破点,成立子课题进行专项研究,定期整合探究,交流实施策略,寻找共同体,形成理论升华。“课后活动延伸”是个很广的主题,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们要从小目标着手,因而在研究中,五所学校确立了七个子课题,分别是 “链接班队活动 提高品德教学实效”、“小学品德课课后宣传活动促进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探究”和“课内学习,课外宣传”、、“小学品德课作业布置的研究”、“开发地域节日资源 拓宽德育实践渠道”、 “家校联动,促进品德课课后延伸的有效落实”, “品生(社)课后延伸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各个子课题各自为政,又互相联系,在每月的研讨活动和每学期的总结会中,我们通过交流来互相促进,相互补充,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体制。
(2)课堂教研法:定期开展课堂观摩及研讨活动,探究课后活动渠道对课堂的有效促进以及如何拓宽课后活动渠道。实践的平台是生活,但教学、引导的主阵地还是课堂,课题组制定了常规的课堂观摩研讨制度,即每月一研。课题组每个月抓住一个小主题开展研讨活动,主要形式是课堂观摩及经验交流。从2011年4月至今,课题组共举行了9场镇级研讨活动10位老师10节研讨课。课题涉及低中高三个年段,其别强调要提供高年级的课例,从而寻找新的突破口。
(3)整合促进法:把品德学科与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等学科进行有效整合,把各种活动作为品德课的延伸开展,达到共同促进的目的。品德学科从来都不是独立的,再加上绝大多数《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老师都是由语文或班主任(辅导员)担任,因此把品德学科与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等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就可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在七个子课题中,“链接班队活动 提高品德教学实效”、“家校联动,促进品德课课后延伸的有效落实”、“开发地域节日资源 拓宽德育实践渠道”这三个课题就是典型的把各种活动作为品德课堂延伸的一种研究方式。在课题研究中,如曾丽玉老师在教完品生课《现在的我能做什么》一课后,就引导学生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作一些打扫房间、买菜、洗衣服、做饭等具体事务。结合少先队开展的“亲子教育”活动,开展亲子烹饪大赛中队活动,比赛前每个小队进行分工,作好赛前的准备工作。比赛共分为7个参赛组,每组同学均大显身手,带来了风味各异的南北菜肴:“红烧排骨”、“飞腾跳跃”、“称心如意”、“一帆风顺”等。菜色一上桌,由老师、家长品尝菜色—评比菜色。
(4)分段探究法:各个学龄段孩子的发展情况不同,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开展不同的课后延伸活动,从而达到有序渐进。不同的年龄段孩子的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在子课题中,毓英中心小学的“小学品德课课后宣传活动促进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探究”和“课内学习 课外宣传”,双山小学的 “品生(社)课后延伸与校园宣传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三个课题都是“宣传”,然而他们的角度却是不同的,“小学品德课课后宣传活动促进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探究”面对的是低年级,主要还是以自身出发,宣传的手段比较单一,目标则是身边的同学或家长。“课内学习 课外宣传”面对的则是中高年级,他们的意识更强,所做的宣传也更加丰富。“品生(社)课后延伸与校园宣传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则是站在学校的角度,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站等都是其品德学科的宣传阵地,学生有了更大的展示空间。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6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课程;活动性
一、“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特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由此可见,“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基本特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潜能和个性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性活动。
本课程的“活动性”则是指以实践观为指导,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问题性知识、情感性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教师精心设计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和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操作、自主活动为特征,以学生自觉感受、体验、感悟为途径,以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我教育、评价能力,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等全面、和谐、主动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念。它打破了教师与学生保持的相对被动的“接受”关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即使课堂信息不断拓展延伸,又使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以外显的活动促使内隐的认知、情感、能力协调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道德知识,体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能力,形成道德行为,从而实现道德的内化。这是一种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的品德教育模式。
二、“活动”是新时代对品德教育的客观要求
纵观我国以往的品德教育,教师习惯于简单的灌输和传授,总是扮演着说教者的角色,学生则是接受道德知识的容器。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情感在道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思想品德教学始终处于高耗低效状态。要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一个根本的标志就是看学生是否实现了道德的内化。所谓“内化”就是要把课堂上所传授的道理和所激发的情感转变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从内心产生履行道德准则的自觉性。形成道德动机,即通常所说的入耳、入脑、入心。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要高度活动,在活动实践中让儿童动脑、动手,在活动实践中逐步丰富儿童的认知结构。”大量研究也表明,学生有目的的主体性活动是促进道德内化,提高其思想素质的关键。
《品德与生活》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等四部分内容。这些内容的选择和呈现突出了活动性,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目标的达成则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多种活动来实现。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多种组织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结合实际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活动”的几个要素
(一)情境“活动”的基础。
《品德与生活》的“活动”打破了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格局,采用讲故事、听歌曲、看录相、角色游戏、小品表演、分组讨论、知识竞赛、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情境。这种“以情入境”的形式,贵在一个“情”字,即以优化的情境因素,有机地营造出一种让学生感到美好、亲切、喜爱的环境氛围,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思想教育变成一种有滋有味的精神享受,让学生愉悦地感受、体会、思考和认识,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二)自主――“活动”的内涵。
《品德与生活》的活动,只有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体验,才能取得成效。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开展诸如小调查、小咨询、小考察、小采访、小报告、小论文等活动,让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自主选择、自动探索、自我发展,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三)实践――“活动”的本质。
把学生的道德观念、信念转化为道德实践、道德行为,是本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多种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更要意识到:
1. 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实践,有实践就是有进步;
2. 尊重学生的实践结果,有创新就是有收获;
3. 引导学生体验实践的过程,有经历就是有价值;
4. 拓宽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有显露就是有发展;
5. 帮助学生完善自主评价,有肯定就是有成功;
四、《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实施策略
(一)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体意识。
有人说:“兴趣有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学生对《品德与生活》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形式,而活动则最为儿童所喜闻乐见。教师应创设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参与欲,让他感到上课是一种享受,愿意全身心地投入进来,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有些抽象的道德概念一时很难被学生理解和内化,但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吸引学生。例如,―位教师在讲述《认识好朋友》一课时,利用儿童喜欢的动画片形象导人新课,“小朋友们,你们好,大家认识我吗,我是天线宝宝,……”话音未落。全班同学立即回答“拉拉和丁丁”,这样引人入胜的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很高,情绪高涨,为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活动激励学生参与,突出主体地位。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多种活动。不管采用哪一种教学媒体和方法,一定要确保学生直接与被传送的新信息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亲自体验、感受教学内容,领悟道德观念,让他们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如一位教师在教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课时,设计了一项争获“自理奖章”活动,组织学生开展钉纽扣、穿衣服、整理书包比赛,让学生享受劳动带来的喜悦。鼓励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会做的学会做。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得到情感体验,人人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展示自己。不仅强化、巩固了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能用道德观念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在亲自体验、主动探究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交往,培养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