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建设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政建设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政建设论文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1

近年来,省厅、市局将其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与资金支持,全系统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江宁区司法局瞄准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按照司法行政职能要求,探索信息化建设特色之路,司法行政工作理念和服务形式有了较大改变,同时,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必须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加以改进提高。

一、司法行政信息化的影响和作用

(一)促进行政运作改革

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司法行政部门的行政运作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革,特别是面对矛盾纠纷日益增多、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普遍提高的现状,这种调整和改革不仅必要而且是十分迫切。在司法行政部门广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无论是对司法干警,还是对执法、调解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1.有利于提高司法行政干警综合素质。司法行政干警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树立效率、创新、服务、竞争、民主、法治等现代化观念,不断学习,接受培训。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突破时空限制,司法行政干警可以第一时间获悉以前时空限制下无法及时掌握的情况,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节约时间和精力,提高综合素质。

2.有利于改进司法行政管理方法。信息技术的支持可以大大提高司法行政管理效能,今年,我区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实战化司法行政机机关,率先在全省建立“12348”协调指挥中心,以“12348”司法行政服务热线为枢纽,以平台网络成员单位为依托,打造集法律咨询、司法行政业务咨询、群众诉求服务分流指派、投诉接处、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有效提高司法行政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提高司法行政运作效率

1.加快信息传递,降低运作成本。司法行政机关应用信息技术,加快资讯传递速度,上传下达更加迅速,科室部门间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文件、公告、通知等,社会公众也能迅速地获得司法政各类信息。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安全可靠的加密技术,也可以将内部信息、邮件在网上传输,保证信息的时效性,保证信息的全面与准确,大大降低信息的传递成本,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简化行政运作环节和程序。由于信息化对司法行政系统的组织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很多传递过程,无疑将大大简化行政运作的环节和程序,特别是有些原本属于层层审核汇报环节,被视频形式、面对面沟通取代。以公众反映诉求、寻求法律帮助为例,在传统的方式下,一般需要经过基层部门层层反馈,再由上级批示到具体职能部门,最后将办理结果反馈到提意见者,在这一过程中经过了许多环节和程序。如果通过信息网络,公众可以交互式的方式,直接将意见、建议反映到有关职能部门,并且可以与职能部门一起共同落实解决。

(三)提高服务社会水平。政府公开施政是国际性趋势,通过信息网将政务公开,可以加大政府政策影响,将更多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开。我局通过网络让公众参与,让公众发表意见,让公众提出建议。公众也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监督我局的运作,了解我局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从而对我局的工作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今年我局着力打造12348服务平台,集电话、网络、新媒体为一体,建设便民服务的“窗口”,能够帮助人们实现足不出户享受司法行政提供的各种服务,在网上实现司法行政各项职能。

二、我区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现状

1. 组织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专门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系统信息化领导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全系统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各科室和直属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具体承担相关的信息化工作推进职责。出台相应管理制度,制定了电子公文流转和存档制度,门户网站管理制度,信息采集、审核、、更新和考评制度,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保密制度,设备使用及维护制度等,为信息化建设的规范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2. 硬件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一直以来,我局按照信息化建设要求,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购置更新办公电脑。同时,添置了配套使用的传真机、扫描仪、打印机、视频系统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形成了与省市司法行政专网、区政府机关协同办公网、互联网的联通与使用的格局。同时为各司法所配齐办公电脑、打印机、数码照像机、数码摄像机等办公设备,为省司法行政专网线的铺设与电信部门签订长期使用合同,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今年更是新设12348协调指挥中心, 12348网站正式上线运行。

3. 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稳步提高。与区政府同步更新机关协同办公系统,与区级机关各部门通过协同办公系统开展公文交换、信息报送、督查督办、建议提案、项目管理、目标管理、档案管理、电 子邮件、数据资源查询等工作,初步实现公文流转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同时与全省系统通过内网平台实现公文传递、信息报送,我局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全面提高。

4. 政务公开信息平台运行管理规范。2008年,我局出台了《政务公开制度》,根据我局实际情况和工作范围,编制《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将我局的职能职责、机构设置、法律法规、行政执法、规划计划、工作动态、应急管理、下属事业单位的收费标准及相关的办事指南等信息及时对外,实施政务公开,对符合公开规定的信息,特别是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信息、重点信息进行即时更新。通过网站网页设立公示公告、投诉监督、意见箱栏,接受社会群众监督。通过本局及司法所网页面向社会宣传司法行政工作成就,为社会各界了解司法行政工作开辟新窗口。

三、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 认识不够到位。仍有部分干部职工没有看到信息化建设是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认为信息化建设额外增加了工作负担,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行政成本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基层司法干警在当前工作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仍把主要精力放在局下达的硬性任务上,在信息化建设上缺少积极主动的精神。

2. 应用能力不够高。经过近几年公务员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和专职人员应用系统操作培训,队伍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部分人员的操作能力仅仅停留在会打字、能上网的初级水平上,对应用系统不能熟练应用。目前懂得系统维护、能够应急处理、精通网络管理的人才不多,工作中遇到计算机故障或系统网络问题时,自身往往难以解决,只能求助于专业人员。

3. 网站受众面不够广。我局门户网站栏目包括“信息公开”、“通知公告”、“工作动态”、 “法制宣传”、“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基层工作”、“社区矫正”、“队伍建设”、“法律法规”、“办事指南”、 “投诉监督”等,网站储备的空间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存在网站栏目不多、信息资源不足、服务领域不宽等问题,造成社会公众对网站的认知度低,对我区司法行政工作缺乏了解。由于网站缺少对社会公众的互动与服务,网站的宣传和运用效果受到了限制。

四、解决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 建立司法行政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加强统一组织和管理。各业务条口自有上报系统,信息网络自成体系,效率不高,重复建设,建议省厅、市局开展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调研,从已建成应用的各信息管理系统中抽取相关数据,建立司法行政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各级对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社会矛盾调解等主要业务工作的全方位综合管理,对司法行政系统资源的统一整合和综合利用,为上级部门和领导机关科学管理和正确决策提供即时准确的数据资料。

2. 优化门户网站和司法所网页建设。加快司法行政门户网站建设,丰富网站栏目,通过增设 “域外司法”、“典型案例”、 “人物风采”等栏目,拓宽对外宣传平台。更充分利用12348网络平台“在线咨询”栏目,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互动。要进一步完善网站网页信息的采集、编辑、审核、、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及栏目内容管理责任制,实行业务主管科室归口管理。要加强对司法所网页建设工作的指导,并将其纳入对司法所目标考评的一项内容。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2

1、寝室文化建设内容空泛,缺乏高雅和内涵:

寝室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应该是展现校园文化的平台。但目前多数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除了寝室卫生检查、卫生评比活动外,仍多是以寝室内部的娱乐活动为主。比如,打牌、看电影电视剧、玩网络游戏、听流行歌曲等,看的书籍也多数是以言情、武侠小说为主。尽管这些活动可以给学生带来乐趣,但这些活动无法使两者产生共鸣,毫无精神内涵,也不高雅。对推动寝室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十分有限的。

2、寝室管理自上而下,导致功能缺失:

寝室的环境建设和卫生管理是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基础保障。目前,寝室管理一般是由学生处或其下属的公寓管理中心进行政策制定,后勤部门负责学生宿舍的维修及相关生活服务。各班级辅导员老师按规定具体管理,大学生按照规定具体执行。这种自上而下的行政式管理方式,导致功能缺失,效率低下。使学生很难对寝室文化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寝室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会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3、寝室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形同虚设:

高校对于寝室的管理,都有相关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对大学生在寝室的行为规范作了明确规定,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不令人满意。比如,仍有大学生在寝室饲养宠物、酗酒、吸烟、夜不归宿、私自接拉电线等现象的存在。这些现象的使寝室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无法及时提醒大学生在寝室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阻碍了寝室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进程。

二、寝室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对策建议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推动两者有机结合:

对于学生来说,需要什么样的寝室文化,如何在寝室中充分汲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学生本身是最有发言权的。在加强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学生党员、班级干部的先锋作用,这样可以使学生干部利用其年龄相仿、阅历相似等优势去引导学生。使他们在寝室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中起到带头和推动作用,从而真正地促使寝室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地。

2、健全和完善寝室管理机制:

寝室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相当于“家”。高校应该重视寝室管理,并建立科学、完善、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的管理制度。因为健全、完善的寝室管理制度是全面推进寝室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重要保障。首先,要明确责任。其次,要进行制度建设,制定相关章程,章程中除对寝室公共设施的管理外,还应与先进集体评比、学生综合测评、奖惩制度相关联。第三,管理制度要更加人性化、合理化,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规章制度的制定,是对学生在寝室行为举止的规范。制度制定者要经常深入寝室,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合理诉求。在保障寝室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同时,又能体现学生的意志。要大力宣传管理制度,用制度去约束学生,使之成为学生日常行为准则。

3、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寝室文化氛围: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3

一、新时期医院文化建设的目标

新时期医院文化建设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构建与时代相符的新型文化、特质文化,从而起到内练素质、外塑品牌的良好效果。新时期医院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医院文化,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新时期医院文化建设应致力于构建服务文化、品牌文化、和谐文化:

第一,服务文化。医院是公益机构,医院应建立并完善服务文化,使患者和家属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医疗卫生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热情。服务文化的构建要求医院职工以患者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将自身定位于提供医疗服务的服务者。服务文化还要求医疗卫生人员能够优质服务、微笑服务,使患者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心情舒畅。

第二,品牌文化。新时期的医院和医院职工应拒绝平庸,应致力于创建品牌文化。医院职工应努力奋斗、勇于实践,力争建立一些优势服务项目,形成医院品牌,以一定的品牌效应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品牌文化的创建要求医疗卫生人员能够珍惜品牌、爱护品牌、发展品牌,为品牌的创造和维护贡献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

第三,和谐文化。新时期医院还需要构建和谐文化,和谐文化要求医患关系是和谐的、融洽的,医疗卫生人员除了应具备医疗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其他相应的素质,包括沟通技巧、说明技巧等,使患者和家属对于医疗服务过程有一个更为科学的认识,并理解医疗卫生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努力和辛苦。

二、思想政治工作对医院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对医院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推动医院文化建设走上新的台阶。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对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统一思想。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可以消除思想分歧,将医院职工的思想统一起来,共同为创建优秀医院文化而奋斗。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澄清人们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错误认识,尤其是消除文化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使医院职工认识到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二,激励人心。思想政治工作还能够在医院文化建设中起到激励作用。鼓励医院职工投入到医院文化建设中来,并使医院职工认识到医院文化建设将关系到每一个医院职工的切身利益。医院职工置身于优秀的医院文化中,将会感受到归属感,个人的价值也将得到实现,个人将会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发展平台,这些对于医院职工来说都是重要的激励。

第三,良性互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和医院文化建设之间存在某些共性,两者在根本价值追求上是一致的。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可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和医院文化建设的共同进步。

三、以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医院文化建设的举措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和医院文化建设之间的关联性要求医院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此推动医院文化建设的进步。那么,究竟应如何以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医院文化建设呢?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医院职工的工作热情。优秀的医院文化必然是一种吃苦耐劳、以患者利益为先、无私奉献而不求索取的文化。这是医院文化的特质,也是新时期必须加以保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医院职工的工作热情,鼓励医院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应充分提高医院职工的工作热情,要求他们不得懈怠、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第二,激发医院职工的创新思维。新时期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还需要激发医院职工的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具备新思想、新视角和新理念。优秀的医院文化必然是一种创新文化,创新将充分体现在医疗技术、医院管理等各个领域。医院创新文化的建立,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医院职工抛弃陈旧思维,激发创新思维,并将创新思维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4

1.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和实践性教学的现状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现实情况,一是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需要大幅度提升。思政课老师多数是来源于高校毕业生,虽然学历层次很高,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但是实践经验严重不足,特别是目前的教学管理机制下,从教时间越长,参加实践锻炼的时间越少,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越弱,这样很难满足开展好实践性教学的工作需要;二是缺乏成熟的全国统一的思政课实践性教学实施大纲,实践性教学操作难度大,很多高校领导对实践性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教学计划,有的虽然制定了实践教学计划,但是实践性教学经费严重不足,很难深入开展实践性教学;三是对思政课教师考核机制中,缺乏对实践性教学的硬性考核指标,致使多数思政课教师,重视理论教学,重视课题研究,忽视实践性教学,不愿意在难度更大的实践性教学上下功夫,缺乏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直接影响到实践性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实践性教学的效果。

2.加强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扎实推进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指思政课教师参与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在实践中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感染力的能力。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才能助推教科研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真正开展实践性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趣味性。一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是提升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环节。思政课教师只有置身于社会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党的思想理论的精髓和巨大的生命力,在实践的鲜活事例中感染自己,积聚正能量,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使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在实践中得到升华。二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课题只有贴近实际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有说服力、有生命力,才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科研课题一旦脱离实践,必然会形成用一个形式的理论去证明另一个理论的合理性,缺乏具体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这样的课题必然也没有应用性和指导性,不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只有深度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才能够突破上述缺陷的束缚,才能够在实践中验证课题的科学性,研究课题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政课教师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案例鲜活了,教学方法改进了,授课的感染力增强了,说服力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才会大幅度提升[2]。

二、提升思政课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能力的方式和途径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加强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接受思想洗礼红色教育基地是对党员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到西柏坡、延安、井冈山、红嫂纪念馆、孟祥斌纪念馆等国家、省市级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重走革命路,重温革命史,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信念的纯洁性。

(二)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党和国家出台的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当地党委政府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的落实情况,瞄准大家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开展调研活动,在社会实践中理解党和国家出台系列文件的精神实质,了解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和具体措施,关注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洞察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了解社会对大学生培养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增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三)积极参与社会培训,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在举办学历教育的同时,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在职员工素质提升的需要,高校会承担大量的短期培训工作任务,尤其是职业院校近几年承担了大量的企业员工素质提升培训,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等培训任务,思政课教师应当积极投入到各级各类培训工作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就业创业、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的培训活动,在与企业员工、社区居民、机关干部等不同类别群体的实际交流中,锻炼自己,提升社会实践能力[3]。

(四)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这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而赴企业挂职锻炼是培养教师“双师”素质,提升思政课教学技能,增强教科研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思政课教师根据工作需要可分别采取挂职式、兼职式、短期培训式等方式赴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思政课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的过程中,即可从事管理工作,也可在生产一线工作,通过挂职锻炼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实际状况和企业员工的思想状况,体会到企业经营的困难和艰辛,熟悉企业的管理规律,达到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思政课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中,要充分展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风范,把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融入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中,为企业员工树立良好的形象,在企业的生产管理实践中学习知识,洗礼心灵,充实力量,提升能力。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5

1.强化学生努力学习的责任意识各大高校必须加大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真正将学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教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增强自身学习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因此,想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好高效学风建设,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全面的专业知识,才会加快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第二,确保学生能够在思想认知上理解到学习的涵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感;第三,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将理想变为实际行动。

2.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说,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真正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入手,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并且,因为受到家庭环境、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在每一个时间的思想认知都在发生着改变,对于知识的学习认知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一些学生也会因为就业方面而开始学习,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往往不会对知识功能有着深入的了解与体会,久而久之,还会产生一种消极、应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抱有怎样的学习态度,就会决定最终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不利于高效学风建设的有效实施。作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就要从学生的思想教育着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正确认知学习的必要性。

其次,针对当前社会中对学生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积极探寻思考,从而采取合适的解决对策,促使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真正成为社会发展中的复合型人才。

抓好典型教育,发挥“学生学风建设带头人”的作用在同学中选拔一批思想素质过硬、专业知识突出的学生担任“学生学风建设带头人”,做到典型引路,对大学生的学风建设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通过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力求在学生中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报告会”为引导、“知识比赛”为牵动,开展好学风教育系列活动要根据大学生的现阶段特点,在他们学习过程的轨迹上设立一定数量的“加油站”,随时把握和调整同学们的学习“原动力”,使自己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势。

二、结语

思政建设论文范文6

1.1企业的概念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集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管理制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结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企业文化客观地存在于每个企业当中,积极的因素则促进企业良好的发展,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的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

1.2企业文化的特征企业文化的提出已经超越了一般认识上的企业中的文化现象,被看作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它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然而企业文化又不能离开文化现象而独立存在,即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企业文化由以企业精神文化为内核的,分别由企业的物质文化层、企业的制度文化层、企业的精神文化层三个层次构成。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既要依附于文化现象,又有三个层次构成,这必然导致企业文化既具有一般文化现象的特征,又保持着自己鲜明的特征。

1.2.1企业文化的一般特征。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企业实践、企业生产经营、企业行政管理的融合。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基本精神风貌,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还鲜明地体现了社会文化对企业实践的结合与影响。所以企业文化具有客观性。任何企业都存在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区域中,受外界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文化反映出了特定的时代精神,具有时代性,例如我国60年代的大庆“铁人精神”。企业文化是一个由多种层次、多因素组成的整体,且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任何一方的变动,都会导致“蝴蝶效应”,牵扯影响到其他因素的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具有系统性。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具有客观性、时代性和系统性等一般特征。

1.2.2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①企业文化具有依附性。企业文化的产生需要多种条件,而产生企业文化的条件都是具有共同性的。例如企业的员工,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无论从事的是什么具体的经营活动,员工之间都需要保持相互之间的交往,并均能够获得一定的成就。这使得企业中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都与人际关系的调整和变革相联系,不断出现的矛盾,又不断地得到调和,最终达成统一。企业文化就是通过这样的人际间的行为活动,进化集聚而形成的。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依附于企业,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人。②企业文化具有目的性。既然企业文化依附于企业,那么企业文化所具有的目的性就是以围绕企业而开展的,以服务企业为终极目标。首先,企业文化依附于企业,与企业共生死。其次,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与企业的员工利益和企业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但是企业文化也必须适应环境文化这个大环境,并对企业的目的性适时地做出调整。③企业文化具有可塑性。企业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长期传统的遗存产物,它具有传统的特性,又在现代文明中洗礼。它是“扬弃”的产物,既继承了先辈的优良传统,又在一定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总体来看,企业文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生产关系调整变化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使得企业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优化配置,达到兼容并蓄,形成新的企业文化。

1.3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员工自身的文化修养,还能凝聚向心力,调节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积极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3.1企业文化对企业具有凝聚力作用。企业凝聚力是一种普遍被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它像一种粘合剂可以把不同方面的员工聚合起来,从而产生强大的向心力。企业文化则可以促进全体员工在企业各方面,如战略目标、运营流程、合作沟通等方面达成共识。企业文化可以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为了实现统一的目标努力奋斗。

1.3.2企业文化对企业具有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就是一个指挥棒,让企业员工能够自觉地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去工作,并对企业整体和全体员工的行为和价值取向起到指导作用。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具有符合企业自身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员工的价值取向就应与企业的生产标准相一致。这就是企业的导向作用。企业的导向作用不仅指导企业员工,还包括企业整体,它把企业与员工统一起来,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1.3.3企业文化对企业具有激励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舒心的工作氛围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快乐和谐的工作可以使员工从内心产生一种对工作奋发进取的精神效应,避免工作中产生消极对待工作的情绪。由良好企业文化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激发员工潜在的智慧,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

2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