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怎么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开学第一课怎么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开学第一课怎么上

开学第一课怎么上范文1

开学第一课

今天是我开学第一天,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三年级的学生了。

我上的第一堂课是看了“开学第一课”,它的主题是“幸福”。航天英雄杨利伟、世界冠军邓亚萍、影视巨星成龙等讲述了他们是怎么得到幸福的。他们的成功是靠他们的努力得来的。

最让我感动的是和我一样大的盲童刘浩,我们健康人都弹不出这么美的琴声,而他却弹出来了,这些主要是靠他的坚持和努力,我要向他学习。

通过看“开学第一课”让我懂得了幸福是要通过自己地努力才能得来。在新的学期里我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

开学第一课怎么上范文2

今天我很偶然地在电视上看到《开学第一课》这档节目,一下子,我就被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就看完了整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二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初二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时间飞逝,新一期的《开学第一课》又如约而至。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这一期《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中华骄傲。节目从多方面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看完后,我心潮澎湃。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让我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最先展示的是中国汉字。一点一橫,一撇一捺,小小的汉字看似简单,其实背后却承载着中华五千年厚重而深远的历史。从节目中,我了解到汉字的发展史,从最初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柔美的小篆,飘逸的隶书,直到现在的楷书,每一步都能体现出中国古代人们的智慧以及对汉字的热爱。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外国爷爷,几十年前的他对汉字一见钟情,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汉字研究中,甚至为此花掉了30万美金,即使现在白发苍苍,重病缠身,也没有停下脚步。现在,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建立了一个有关汉字的网站,让更多的人了解甲骨文,爱上汉字。

霎时,我被外国爷爷的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个外国人都这么痴迷于汉字,那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上汉字呢?作为小学生,我们要做到的是:认真学好汉字,尽量不写错别字,把汉字写得方方正正,能正确自如地使用汉字。

通过《开学第一课》,我还领略到了武术的博大精深,围棋的变幻无穷,古诗词的韵味风骨……更让我懂得,这些传统文化需要我们这一代中国少年好好学习,发扬光大,让中国骄傲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美哉,我中华少年!壮哉,我中华少年!”新时代,请看我们的!

初二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9月1日,我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开学第一课》,它的主题是“中华骄傲”。看完后,我深有感触。

汉字,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来自美国的理査德·西尔斯痴迷中国汉字已有四十五年,所以他被人们称为“汉字叔叔”,他为建好一个关于汉字的网站,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他的行动,让作为中国人的我深受感动。

我最感兴趣的一段说的是人工智能。一个会弹钢琴的机器人叫作TEO(特奥),它有五十三根手指,黑键一排,白键一排,覆盖了差不多整个钢琴键盘。TEO赢了与十一岁的钢琴少年的速度比赛,虽然TEO速度快,但是它缺少情感,只会快速摁琴键。而我们人类,拥有丰富的情感,能够把这些情感带进钢琴乐曲中去。我觉得主持人撒贝宁说得很有道理:“如果让朗朗老师弹一百遍同样的曲子,每一遍都有所不同,而TEO弹一百遍同样的曲子,每一遍都是一模一样的。”

人与机器人的区別应该就在情感,路遥在小说《平凡的世界》里写道:“精神再独立的人,有时候也需要一种依附,一种归宿。”中国诗词就是中国人情感上的依附和归宿,这也正是机器人所无法具备的。

九十六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从形式美,意思美,声韵美三个方面为我们讲述了诗词的优美生动,让我感受到了深切的共鸣,我想机器人应该体会不到这些吧。

这次《开学第一课》向我们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与魅力,让我们体会到祖先传下来的文化遗产有多么的宝贵,这些遗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也就是“中华骄傲”。

初二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9月1日晚,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的《开学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我的中华骄傲”。主要内容是讲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彩纷呈的节目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此次舞台的设置也别出心裁,舞台整体被布置成了一个教室造型,两侧是精致的卷起的书边,舞台上还设置了32套课桌椅,32名来自各地的小学生排排坐好,和主持人“老师”互动,像极了一堂有趣的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堂。

这次《开学第一课》有很多令我印象深刻的节目,其中有朗朗携带他的两位高徒亮相,让我们目瞪口呆的是,他们竟然一位只有10岁,另一位只有12岁,著名钢琴家朗朗竟和一位来自意大利的拥有53根手指的神秘来客一起现场合奏。他们将与来自意大利的机器人比拼钢琴演奏,弹奏的曲目是《野蜂飞舞》。这个意大利机器人叫做特奥,与人类不同,特奥有53根手指,令我感到惊讶的是,机器人特奥竟然可以快速地弹奏任何钢琴曲,不得不感叹这位机器人真厉害。来自巴基斯坦的汉语教师米斯巴也让我很感动,她在巴基斯坦传播汉语文化,在巴基斯坦百分之九十会说汉语的人都是她的学生,因此她被誉为“巴基斯坦汉语之母”。

观看完这次的《开学第一课》,我感受到了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我们国家的文化能够得到这么多外国友人的喜欢感到高兴,身为一个中国人,我很自豪,同时也鼓励自己要认真学习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并努力发扬出去。

初二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开播了。它分为了四个小板块,分别是“孝”,“爱”,“礼”,“强”。

第一节课“孝”中有一句话:孝,乐其心,不为其志,出处《礼记》。我非常欣赏这句话。中间,郑渊洁这位“童话大王”跟我们讲了关于他们家里的“孝”。讲了他的儿子喂他吃对虾的故事,讲了他给他父母送电视的故事。很平凡的一件件小事,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孝”。“孝”,可能是我简单地对父母的问候,为父母做一次饭,也是“孝”吧。

第二节课是“爱”,这节课,深深地令我感动着。它讲述的是黑豹乐队的主唱秦勇和他的儿子的故事。他有一个儿子叫“大珍珠”,因得了一种怪病,使这位摇滚爸爸放弃了事业,“十年只为你”。他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教会“大珍珠”说“谢谢”,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教会“大珍珠”骑自行车。他用耐心和爱陪伴着“大珍珠”。在《开学第一课》这个舞台上,“大珍珠”写了一封信给爸爸,表示自己对“父王”的感激,爱要大声说出来,不要等待。爱,让我们携手克服困难,一起长大。那时,我眼里涌出了泪花。虽然现在我还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苦心,但我知道爸爸妈妈是非常疼爱我的,为我付出了好多好多。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第三节课到了,讲的是“礼”。由台湾著名歌星容祖儿和我们一起讨论。她虽然普通话不太标准,但她却能清楚地说出与我们交流的“礼”是什么,“礼”要怎么做。“礼”就是妈妈教会我的一点一滴的家风。“礼”是相互的,你对待别人好的时候,别人就会加倍地对待你好。我非常喜欢她,她的着装大方,长相也特漂亮。

下面是父子魔术师粘立人和粘仕杰给我们带来的魔术变花表演,她们精彩的表演,引来台下一阵阵掌声。

最后,是由志愿者张老师带着西藏的孤儿们进行的武术表演。他们在孤儿院的内心是孤独的,但是他们又是最坚强的人。直到到了新学校,有了姓张的“阿爸”老师,他们才有了欢乐,他们变得更活泼,变得更加坚强。

她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上了舞台。那雄武壮观的表演,不由得让我赞叹。那些高难度的动作,他们都可以做得那么好。这让我知道,他们想学武术是发自他们内心的。他们的每一步,都能使她们每一个人快乐。我为他们加油!为他们坚强的精神而感到骄傲。

开学第一课,让我懂得了很多。它让我知道了我要对父母“孝”,我要去“爱”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对待每个人每件事都要有“礼”,努力地去做每一件事情,坚强地对待自己的人生。

初二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开学了,老师提醒我们收看开学第一课。

一开场,韩庚的歌声就吸引了我,我心里想,这次的开学第一课会是什么内容呢!第一课的主题是----探索美,看完这个单元的内容,我觉得我们要积极地去探索大自然,太空和自然界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我觉得大自然是美丽而有趣的!第二课的主题是----创造美,邓丽老师在乡村教学的辛苦感动了我,老师和同学们的感情,当同学们听到老师要走的那个消息,同学们的依依不舍,最后甚至流下眼泪的一刹那,我心中百感交集,乡村的生活太艰难了!奥运冠军焦刘洋的演讲让我们看见了奥运冠军背后的辛苦。第三课----传递美,当吴斌叔叔的故事再次呈现,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当时,虽然这件事已经过了很长时间,当再次听到,我依然潸然泪下。还有她女儿的一段演讲,但她说起爸爸再也不能帮她过生日时,我实在忍不住,眼泪一滴一滴地流了下来。第四课----和谐美,体操男团讲述了他们夺金的过程,加上内蒙古青年合唱团的表演,把这个单元装饰的非常精彩。

开学第一课怎么上范文3

开学第一课上什么?9月2日,央视从2008年起精心制作、教育部倡导全国中小学生收看的“开学第一课”已在央视一套第五次播出。这堂“开学第一课”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从最初的“知识守护生命”、“我爱你,中国”“我的梦,中国梦”到去年的“幸福”,今年的“美在你身边”,“开学第一课”越来越关注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和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越来越注重通过引导孩子对美的发现,给孩子和全社会一种促人向上、不断求索的“正能量”。

也许有人觉得,美是个抽象的概念,每个人对美的认识都有所不同,教育孩子发现美、感受美与安全、感恩相比,远不如后者的教育对于孩子更有可塑性。可是,我们想过没有,父母们都希望孩子在具备诚信等美德的同时远离恶,尽量一“尘”不染,可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认识美的同时,有些行为又在不自觉地走向美的反面,如此矛盾的心态,蒙住了孩子的眼睛,他们只能跟着大人亦步亦趋。比如,网上爆料开学前很多家长四处辗转帮孩子完成社会实践作业,有的托熟人找关系,临时找居委会给孩子盖个章;有的则临时抱佛脚,带孩子去残疾人家里打扫卫生,拍几张照片完事。大人教育孩子要诚信,以上种种涉嫌造假的行为却是误导孩子,蒙混过关如此容易,犯得着下力气去参加社会实践吗?孩子们还怎么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德教育对孩子一样有可塑性,而且是终生受益。从今年涌现出来的一个个“最美人物”身上,我们应该认识到,“正能量”在社会上横向传递的同时,还要让下一代接受这种“正能量”,才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对美的共同追求。

“美在你身边”就要教会学生去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艺术之美、思想之美等等。它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罗丹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收看和参与“美在你身边”活动,其实就是教会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

在“第一课”节目嘉宾中,女航天员刘洋是“探索美”的代表,奥运冠军焦刘洋体现了“创造美”,最美司机吴斌的女儿吴悦与于丹则演绎了“传递美”,陈一冰结合伦敦奥运会预赛和决赛,讲述团体中需要的团结协作之美,彰显了“和谐美”……这些英模人物的现身说法具有典型性和说服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美”就是一部美的教科书。特别是几位“平民英雄”之美:80后乡村女教师邓丽、农民歌手刘大成、由牧民的孩子们组成的内蒙古少年合唱团……让孩子们见到了许多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迹。这种身边人的“普通之美”更具普及性,更能使孩子们认识到身边的美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去身体力行。

开学第一课怎么上范文4

类似这样的第一课,大都发生在没有记忆的年龄,甚至多少带有动物的属性。只有入学后的第一课,才是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第一课,才是由混沌人生走向文明人生的第一课。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人生真正的起点。因此,第一课决不是书本中最简单的文字。

三十年代,教育当局请梁实秋编写启蒙课本,第一课拟为“来,来,来上学”,结果遭到许多人的强烈反对。梁实秋只好找到一位对其最不满意的人,请他来撰拟,并预付了很高的稿酬。不料那位先生很快退还了稿酬,表示难当此任。最后几经反复,第一课定为“去,去,去上学”。这一字之改,初看毫无必要,细加琢磨便见奥妙,即由学校和老师对适龄儿童的召唤,改为家长对孩子的主动催促和学生自己对读书的一种自觉追求。若用于今日正在推行的希望工程,仍具有促动作用,可见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假如是当时说来,就应该是“深远的历史意义”了)。这样的第一课,唤醒过多少父辈对子孙的期冀,唤起过多少孩童对求知的渴望。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阅读过或经历过的东西可能被忘却,但小学第一课却对每个人如刀刻錾凿一般,是怎么也忘不了的。余秋雨先生长我十来岁,他上学当是五十年代初期,他回忆说第一课是“开学了”。那时文字尚未改革,第一个繁体的“开”字就那么复杂,我看还不如“去上学”生动易学,也难为他们那一代人了。我入学时,已是六十年代初期。

家乡父老把孩子开始读书叫做“发鸿毛(蒙)”。不知这个说法是从什么时代延续下来的,我曾经查过不少辞书,根本没有“发鸿蒙”这个词条,但我总认为它的涵义比书上规范的“发蒙”或“启蒙”要丰富得多。

鸿蒙,天地未开之前的气象,一团元气,一片混沌。到了教书先生那里,混沌就能够得到开辟,就可以摆脱自然气团的蒙困。可是,好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当时我们背着母亲缝制的“钓客蚂(青蛙)的袋袋儿”,第一次走向村边那座只有两间干打垒教室的小学时,在先辈们的叫法里竟如鸿蒙初开那样神圣无比。那么,我们的“鸿蒙”是从哪儿开启的呢?课本领到了,第一课是“一二三四五”,接下来便是“六七八九十”。也就是说,我们学认的第一个字是“一”,它最简单也最形象,乡亲们说扁担横下来就是“一”,连它都不认得的人准是“睁眼瞎”;它最博大也最好理解,万事万物都有一,并且都无一例外地从一开始。宇宙之大,世事纷繁,发鸿蒙的第一课抓住这万物初始的“一”字,实在是匠心独具。可惜这“一二三四五”没过几年便被换成了一句政治口号,尽管那是最为庄严最为普及的一句口号,但有的字却比较难写。大概是因为这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理由,后来的地方教材又改为“工农兵”之类。等到前些年稚子入学时,我特别注意第一课,幸好,他们又回到了当年的“一”字上了。先祖为我们设计的表示万物起源的“一”字,用于人生的第一课,实在是太适合孩子,太有容量,太能让人回味了。

开学第一课怎么上范文5

攻略一:千万别一进课堂就讲课,要展现人格和学科魅力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能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接受。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对我们教师来说,以后的课不一定非得每节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但第一节必须煞费苦心,精心准备(这其中包括个人的衣着服饰,体态语言等),更要一炮打响,让学生在很高的层面上认识你这位老师,并从此“死心塌地”的爱上你教的学科。这便是你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因此教师第一节课的亮相非常重要,这一亮相要是博得了满堂彩,展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展现了学科的魅力,下面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要是讲砸了,当然还有弥补的机会,但是,实际弥补起来却非常困难。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年轻人找对象,第一次见面没有给人留下好印象,十有八九要散伙。老师的第一堂课当然与见面相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其中的奥妙,也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在上第一节课前,教师最好是修饰一下自己,理理发,沐浴一下。一是显得干净利索,二是显得对学生尊敬。假如你有一张叫年轻人追逐迷恋的明星脸,多少会有助于马到成功,假如你不幸长得没有什么特点,那么,你至少要在休息好的前提下,做到精神焕发。

最忌讳的是老师进入课堂就讲课,因为学生还不熟悉老师,对老师有新鲜感。上来就讲课,也会因为学生对老师感兴趣的程度大于对教学内容的程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第一节课最好是不要讲课。

攻略二: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巧妙安排课堂实施步骤

首先,要做自我介绍,要有一个漂亮的出彩的亮相。这个开场白,可以透露一些“隐私”给学生,诸如求学经历以及来自何处。这是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有助于学生了解教师的过去,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让学生在教师的自我介绍里,感受智慧之美、拼搏之美、进取之美。要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一个博学的人,从而从心里喜爱和敬佩老师。

其次,要讲讲对所教授科目的认识,最好是联系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具体的实际例子,来突出所教科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在个人修养提高方面、在考学中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学好你所教学科的冲动。这样做,对于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舞学生的士气都是很有必要的。

再次,介绍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教训,根据自己的心得来现身说法,把自己的一些窍门和绝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叫学生知道下一步怎么学,怎么做,怎么配合教师的工作,达到以实用来吸引人,以真挚来感染人。

最后,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学期目标,自己的教学计划、授课习惯、讲课特点、课堂要求,并且对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做出明确的说明,以便同学们更好地接受和适应老师。

初中科学教师俞和军表示,第一节课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设计几个小实验,来向学生说明科学是一门依据实验的学问;着重指出初中科学和小学科学学习方法的不同,讲解专心听课、记笔记、交作业、订正、错题集等事项。他说:“许多时候我在想,我们那么匆匆赶进度有必要吗?让学生囫囵吞枣学习新知识,然后再花大量的时间去复习,为什么不在平时就巩固这些知识呢?为什么不以启发学生为主呢?当在题海战、人盯人战术、抢课抢时间中生存时,我能改变些什么?希望能从第一节课开始。”

攻略三:面带微笑,语言幽默,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初中语文老师周鹏程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为主题开展了自己的开学第一课,“今年暑假我不停地走,过湘西,涉滇池,爬雪山,走高原,我把旅途的风光、人文的观感、沿途的心绪,用万余字进行了记录。同时配合自己的微博、微信、QQ空间所记载的点滴做成PPT分享给全体学生。读一处风景,赏一方人文,走近沈从文、黄永玉、熊希龄、周敦颐、汪曾祺……走访苗族村落,走近纳西传承,瞻仰高原圣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新学期,我将和学生们共同游历,跟着课本,浸着文学,走进语文。”

上好开学第一课,心态、氛围、幽默、语气都很重要。

摆正心态,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朋友关系,不要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要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牢牢吸引住学生,要叫学生对老师的第一堂课心悦诚服。

要做到情绪饱满,文才飞扬,说话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面带微笑,鼓励学生参与,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不要搞得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语言要温和,最好是本着幽默、风趣的路子走,内容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切忌大话、空话、假话,叫人厌烦。不要一开始就给学生立规矩,给学生来个下马威,过于严肃的老师,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师生关系。

应该讲,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他们的科学性和趣味性,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教师的第一节课,应该是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有了,就意味着你的第一节课成功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就可以顺利展开了。

攻略四:注重感情因素,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在教学实践中、知识传播中蕴含着师生的情感因素,在第一堂课堂中,教师应充分注重自己情感的发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应包含“情”。通过自己充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昂扬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教师可采用环视和注视相结合的办法。环视使得每个同学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因而能专心听课;注视可制止学生的违纪行为,既代替了口头批评,又不伤害违纪学生的自尊心,一举两得,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老师也可以在开学第一课上设置一些奇妙的环节,以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沈阳朝阳一小一、二年级的开学第一课独具特色。开学第一课,人人得到一个大“红包”,不过,这个“红包”里装的可不是压岁钱,而是老师对孩子们的新学期寄语。“新学期老师想对你说:阅读是每天必做的事情,良好的习惯决定一切,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你是一个小天才,新学期,老师希望你能插上艺术的翅膀,展翅翱翔”“希望新学期你能长得更高”……一句句饱含爱意的话语,让孩子们兴奋地跳了起来,久别的校园不再陌生,以送“红包”方式对学生们提出新学期的要求,能使孩子们更乐于接受,加深了学生和学校、教师之间的感情。

攻略五:精心备课,让学生觉得你很有水平

第一堂课与一般课不同,一般课的授课内容是固定的,主要是传授新知识,而第一堂课内容则不受教材的限制,更多的是发挥自己的优势,上活上好这堂课,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好课,把渊博的知识和相关的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

上海市特级教师、嘉定二中高二语文教师孟琰玲的开学第一课为整个学期的课确定基调。她告诉记者:“开学第一天,通常我都不教课本内容,而是根据班级特点,提出一个主题作为贯穿新学期的主线,让学生对新学期充满信心。”

在第一节课可以刻意地将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现象抛给学生引发他们的兴趣,可以是让学生下来思考的,也可以是当场让学生讨论的,还可以是老师告知答案的,但一定要让学生感兴趣而且要让学生感觉到学科的魅力。

开学第一课怎么上范文6

——题记

看完《开学第一课》视频,感触颇深,而对“幸福”这个词,我有了一番新的看法。

《开学第一课》视频,是每一个学期开学后,老师都要给我们看的视频。我从一年级开始看到现在,每一次《开学第一课》,都会使我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就好比这一次,让我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如果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幸福吗?也许答案五花八门,但是不同时代的人,答案绝不相同。不扯远了,就拿我母亲来说吧,母亲出生时正值早期,恶劣的生活环境,总会给人带来不幸福的感受。

据母亲告诉我,她童年的“幸福”几乎全都是在乡下。在我看来,没有空调,夏天热如蒸笼、冬天冷如冰柜的乡下,何来幸福?但在幼时的母亲看来,乡下却是一个幸福的乐园。

母亲四岁时,她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外公被抓去,正在小学教书的外婆急忙将三姨、母亲与大姨送去乡下。乡下不似城里,多少远离“两派斗争”,渐渐地,母亲因为外公被抓而不宁的心绪渐渐平复下来。当时幼小的母亲,不懂什么是“阶级斗争”,但母亲认为,能够远离城里的“阶级斗争”就是幸福。

后来母亲回到城里,两派“斗争”几近结束,外公也被放了回来。外婆给母亲一颗糖,叫做酥心糖,酥脆的外皮撒满了黑色芝麻,里面裹了一小团芝麻蜜饯,一口咬下去,香香脆脆的,十分可口。当然,这种糖现在早已过时,巧克力糖、奶油蛋糕、薯片等等从国外引进的新潮食品,早就掩盖住了三十年前的过时食品,但这种酥心糖在当年的母亲看来,已经非常好吃。有一次,母亲吃糖时说:“以后长大工作了,我一定要用第一个月工资买好多好多酥心糖来吃!”在那时的母亲看来,能够吃到可口的酥心糖,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在乡下,母亲的爷爷也就是我的曾祖,让母亲养了一群鹅。母亲十岁时,曾祖给母亲办了一个生日会,在当时的乡下,也算是隆重了,曾祖杀了一只鹅给母亲过生日。一只鹅,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兴许不算什么,但在当时的母亲看来,却已经是很珍贵的幸福了。

这是母亲幼年时的幸福,也是大部分三十年前的孩子心中的幸福。从母亲的经历来看,无一不证明了我心中的看法:母亲小时候,若是没有城中的两派斗争,她会认为呆在条件极差的乡下比呆在条件较好的城里幸福吗?若是母亲小时候,也有诸如巧克力、奶油蛋糕、哈根达斯冰淇淋、薯片、可乐等等这些怎么看都比酥心糖要好吃得多的零食,并且外婆也买得起的话,母亲会认为吃一颗酥心糖就是幸福吗?若是母亲小时候家里富裕,吃得起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燕窝鱼翅这些珍馐美味,她会认为吃一只用泔水喂大的家养鹅就是幸福吗?

不会,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不会,因为没有不快乐,哪来快乐?没有生活中的不幸福,哪来幸福?

曾经,我看过一个玄幻故事——

在一个异能强者横行的世界里,有一个小男孩出生了,这个小男孩拥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复制、吞噬,他能够通过别的异能者的血液,吞噬异能者,并且获得别的异能者的天赋。他的出生,使他本来就身为异能者中最强者——S级强者的父亲Joker,通过一系列手段成了神。

记得《圣经》中有一句话,上帝说要有光,于是这个世界就有了光;上帝说要有山川河流,于是这个世界就有了山川河流。对Joker而言,成为上帝一样的神,把小男孩也培养成与他一样的神,就是最大的幸福。他为小男孩取名为陈潇。

而陈潇的母亲是一个普通异能者,她并不希望陈潇成为他父亲一样的神,她希望陈潇做一个普通异能者,在父母庇护下过完一生。但是Joker当时已经丧心病狂,他杀死陈潇的母亲,然后费尽心机,让陈潇踏上成神之路。

Joker成神五年后,他渐渐感到厌烦。他原以为成神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可现在看来,他错了。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欲望,什么叫幸福,什么叫快乐,他所想要做到的一切,甚至是让死人复活这种事情,他都可以轻易做到。他复活了死去的妻子,妻子醒来后,并没像他想象的一样,欣喜若狂,而是很平静很平静地说了一声:“哦!我醒了。”

更糟糕的是妻子已经不爱他了,妻子开始尝试自杀,前后自杀了五次,可每一次,都被Joker发现后救活。妻子最后一次自杀时,对他说:“Joker,不要救活我,让我死吧,我已经不爱你。”

Joker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可他无法让妻子再次爱上自己,他没有了幸福,没有了快乐,没有了一切欲望。直到Joker成神十八年后,他的儿子——陈潇在他处心积虑的培养下也成了神,他让儿子将自己杀死,并且把一切的一切都告诉了陈潇,然后他把自己的天赋、能力都给予陈潇,并让他记住:善待所有人,因为神可以控制一切,却不能控制一个人的心;而如果神负了谁,就会和他一样,可以得到一切,却唯独得不到幸福与快乐。

所以,我觉得幸福和不幸福虽然对立,但很有关联,因为有了不幸福才会有幸福。苏轼《水调歌头》中有一句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讲得真好!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悲伤的哭泣,有过离别的不幸福,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有欢快的微笑,有合家团聚的幸福。正因为《开学第一课》中小刘浩失明,他才会觉得看得见是一种幸福;如果他是正常的孩子,他会觉得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幸福吗?正因为王老师与同学们分别,同学们才会觉得再次与王老师相聚跳杰克逊的舞蹈是一种幸福;如果同学们不与王老师分别,会觉得和王老师天天呆在一起是一种幸福吗?

记住:幸福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不幸福的存在。由于不幸福的永远存在,人们才有可能永远生活在幸福之中!

父亲感言:

看到女儿写出的这篇观后感,作为父亲,我很欣慰,因为从女儿的文章中看到了孩子一颗善于思考和感悟的心。每年开学,学校组织学生看《开学第一课》的视频,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幸福”,引发了女儿的思考:到底什么是幸福?女儿并没有给出答案,但是女儿从自己的母亲身上和自己看的故事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幸福从来是和不幸福相比较而存在的,一个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不幸福的存在,而许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是因为没有体验过不幸福的滋味。因此小小年纪的女儿,最后告诉读者:幸福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不幸福的存在。由于不幸福的永远存在,人们才有可能永远生活在幸福之中!让我这个父亲十分骄傲,这是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具有的素质:善于思考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去挖掘生活的本质,学会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这是一个孩子培养自己思想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