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器乐培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器乐培训总结范文1
乐器教学计划书
面对新学期的到来,我真正体会到了肩负重任的感觉,相反,却给了我更进一步搞好工作的动力,为了工作的有序开展,使个人工作和单位工作同时起飞,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特做如下计划:
一、在教学工作中的主要目标
(一)德育方面
本学期德育工作以构建魅力德育为目标,以行为习惯养成和法制安全教育为重点,力争通过德育目标的优化,德育内容的细化、德育工作的长抓不懈,从而在德育实效上有所突破,最终能培养出具有我宫特色的、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魅力学生。
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2、发挥我的特长,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去喜欢音乐,热爱音乐。
3、抓住学生的特点,严密组织课堂,在日常教学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4 、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运用恰当的手法让孩子懂得真、善、美。是他们在亲身体验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师德方面
1、 向身边的每一位老师学习,学习他们永不满足的钻研态度;无私 奉献的工作精神;与时惧进的创新意识;爱生如子的崇高品质。在这学期里我要加快脚步,早日成为一名优秀专业教师。
2、规范教育行为
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在语言上不挖苦学生,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教师威信。
3、详细了解单位制度,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规范和要求。长期坚持,力求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二、为保证教学工作的实施,再工作中自我要求如下:
(一)教学工作
1、端正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安全,学习和生活、深入了解和引导学生。
2、为人师表,言行得体大方,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认真完成单位临时交给的任务。
3、深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启发和诱导学生的参与性。
4、参与学生活动,注意观察并引导部分“不出头的学生”鼓励他们参与各项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
5、在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与政治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时期在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6、积极参与单位举行的各种有益的活动,并进行记录与总结。
7、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与反思,虚心听取和请教各位教师以及有关领导的意见和见议。
(二)、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多方参阅各种有关书籍外,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我还注意认真编写教案,并不断归纳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科研方面
1、确立课题,作好笔记,及时反思。
2、多读书、多积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文学素养,更好的做好科研工作。
(四)、业务水平
1、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钻研各种器乐教学的技巧,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五)、教学的内容
1、古筝:掌握古筝基本演奏技巧;勾、托、抹、搓等,完成相应级别的练习曲、乐曲并参加考级和各种表演比赛。
2、钢琴:熟练掌握钢琴基本演奏方法,认识五线谱、学习乐理知识并参加相应级别的考级和各种表演比赛。
3、电子琴:乐理、音乐常识、电子琴演奏基础和技巧以及和各种表演比赛。
器乐课程安排表
培训项目:电子琴、钢琴、古筝
招生对象:幼儿、青少年、成人
上课班级、时间:器乐初学班9:00——10:30
器乐中级班10:30——12:00
器乐高级班2:00——3:30
器乐提高班3:30——5:00
一对一的小课随到随学。
指导教师:xx
教室:器乐室(2)
20xx年公益活动的安排
三月份:周末剧场:素质拓展
古筝、钢琴、电子琴演奏交流活动
六月份:周末剧场:素质拓展
庆“六一”才艺表演活动
十月份:流动少年宫 素质拓展
庆“国庆”与琴行开展联欢活动。
器乐培训总结范文2
1-2月份,县宣传部、文体广新局举办、上东国际冠名的广场舞“新农村,新农民,新风貌”大赛活动,我馆工作人员下乡到各乡镇进行辅导。于3月9日我馆人员帮助圆满举行。
1月份,我馆郭荣新老师、李美霞老师参加__市曲艺馆举办的2015迎新春美术摄影展,郭荣新老师《新衣故人》荣获
2月份,邀请我县在外学习专业戏曲人员,上海戏曲学院戈连发、山东省艺术职业学院张琦、__京剧院孙艳萍、青岛京剧院张博文等,在荀乡京剧社举办了联谊会。
3月份,我馆全体人员在荀乡京剧社举办了元宵节戏曲晚会,得到了戏曲爱好者们的一致好评。
4月份,我馆李红梅老师参加了央视的一鸣惊人栏目录制。
4月份,郭荣新老师指导安屯舞蹈队,在市宣传部举办的广场舞大赛,获得了三等奖,极大鼓舞了农村舞蹈爱好者们。
5月份,我馆李红梅老师参加了__市“京顺杯”京剧折子戏调演,参演剧目《白帝城》中饰演皇子。
5月份,我馆李红梅老师与石家庄市京剧名票在荀乡剧社举行联谊活动。
6月份,我馆策划__县首届才艺大赛方案,计划7月底在我县各乡镇及城区进行大型比赛活动。
7月9、10日,我馆举行了维持2天的__县第一期戏曲知识培训活动,有150位戏迷朋友参加,是全县举行的最为盛大的一次戏曲知识培训活动。邀请了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候莲英老师、__市群艺馆(原__市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刘萍老师、原__市京剧团国家二级演员王少鹏老师、荀乡京剧社社长张景明老师等戏曲名家来我县进行指导交流。此次活动不仅为我县的广大戏迷朋友提供了学习、提高的机会;还极大的鼓舞了戏迷们积极性,为我县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8月份,举行了__县首届“有才你就秀”才艺大赛。本次大赛从,6月份进行启动协调会以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7月20日开始深入各乡镇进行节目海选,9场次约300个节目参赛,筛选出近70名选手共四个门类进入复赛。8月14、15、16日分别举行声乐、戏曲、舞蹈器乐三场专场比赛,最终选出共20名选手进入到总决赛。8月27日,举行了第三场舞蹈器乐戏曲等杂类专场比赛,最终以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结束了此次维持2个多月的比赛。这次活动推动了我县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
10月份,我馆举办各乡镇文艺骨干培训活动。此次活动特邀请张双臣讲师为各乡镇文艺骨干讲解各个艺术门类的知识。
器乐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竖笛;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330-01
1.竖笛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
竖笛是一种经济耐用的小型的吹奏乐器,它有着固定的音高、音色优美、指法简单易学且携带方便的特点。竖笛进入音乐课堂的作用是:能大大的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能突出体验,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活动场所与展示"平台"。能辅助解决学生在演唱表现中出现的音高和节奏上的困难。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兴趣,课堂上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能体现《课标》理念、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让孩子们从小体验音乐活动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把音乐课变成学生们乐于投入的生动活泼的活动课。但从目前看,我县音乐课教学离这一要求还相差甚远。为了进一步推进音乐课程改革,落实音乐课程标准关于器乐教学方面的要求,我县特举办了中小学课堂器乐(竖笛)比赛。从存在的问题中看出:参赛单位较多,但各单位参与的人数却很少。据调查:音乐老师为评职称收集材料;积累证书,不得不参与有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此项活动。参赛的学生也是音乐老师临时组织并进行训练的。也就是我县农村中小学根本没有开设竖笛教学课。因此如何让器乐走进课堂,改善当前音乐教学的现状是目前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2.目前我县的音乐教学现状
目前,我县的中小学音乐现状是:(1)一些农村中小学不开设音乐课,或者开不足课时的情况仍然存在,虽然课表上排上了音乐课,但实际并不上音乐课,只是在应付检查评估时才上一节,把音乐课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上。(2)农村中小学有专职音乐教师的较少,大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都是兼职的。音乐理论贫乏,音乐技能较差,有的会弹唱不了,有的会唱弹不了,总之,不尽人意。(3)音乐教学中,艺术成份的含量较低。课堂上音乐老师引领学生一遍又一遍的念歌词,教唱歌曲也是老师教一句歌词、学生跟唱一句,音乐课中学生根本不会唱乐谱。学生的歌声里也体现不出有高有低、跌延起伏的音乐形象,也体验不到音乐给学生带来的快乐。只是感觉学生学习歌曲很被动。他们的歌声像"老太婆念经,有口无心,"既无音准,又无节奏,大喊大叫,缺乏生动活泼的审美学习情境,音乐审美能力得不到感知和发展。我认为这种音乐课堂教学既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的本性也背弃了国民音乐教育的初衷。音乐课无音乐性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4)农村中小学的基本教学设施(多媒体)还不能得到满足。虽然在公开课或评估检查中音乐教师能用一次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平时学校领导是不可能把多媒体教室让音乐老师来用的。因此音乐教师只能采用一支笔、一本书、一台录音机来进行传统的音乐教学。县教育局给农村中小学配置的钢琴,由于没有固定的教室而被学校领导闲置在放杂物的仓库里。有些音乐教师 想练习钢琴技能还得经过学校领导的同意,还得看领导不悦的脸色。因此,在教研室的支持和指导下,充分发动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统力合作,找出目前器乐进课堂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困难,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形成器乐进课堂的教学氛围,从而来普及乐器进课堂教育,改善音乐教学环境。提升全县中小学生的音乐素质。
3.竖笛教学在国内同领域的教学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著名的美国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曾精辟地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 器乐进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由来以久,我县在1992年就开展了竖笛进课堂这一活动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教师对淡化"双基"教学概念的错误理解,因此也没有很好的坚持下来,造成了器乐远离学生、远离音乐教学的现象。2008年,丰县外国语学校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制订了特色教育的总目标,也提出了"奏响民族乐"这一口号。他们的器乐进课堂教学在丰县外国语学校开展的是如火如荼,轰轰烈烈。2008年10月还参加了海峡两岸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对丰县外国语学校学生的演奏给予很高的评价。面对兄弟学校器乐进课堂的教学成果,再看一看我县的音乐教学现状,使我萌发出高度的责任感。因此在解读和借鉴了他们理论和实践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的教学实际产生了此感想。
4.竖笛进课堂的过程方法和效果
让竖笛进课堂,改善当前的音乐教学现状的步骤实践方法和操作过程是由"汇报交流"、"成立竖笛教学基地"、"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竖笛的配置与管理"、"竖笛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五个环节来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和领导的"汇报交流",能对竖笛进课堂给予充分的认可和大力的支持,并将竖笛进课堂教学纳入教育教学目标评估内容中,为完成竖笛进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保证。"成立竖笛教学基地",可以集中精力的先对某一个学校进行竖笛进课堂教学的实施,挑选领导重视,学校规模小,班级人数少、音乐老师敬业的学校为竖笛教学基地,建立教学信息跟踪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通过实践来检验竖笛进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理论经验。竖笛教学过程是实施竖笛课程内容的必要手段,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即体验、模仿、探究、创设合作环境使学生融入群体,淡化自我。通过合奏与齐奏使学生反应迅速,灵活多变,了解合作中个体服从群体的关系,体验着师生处于同一方位,有着同一目标,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整个教育的过程本身有一种潜在的协作教育。这种互帮互助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对基地的竖笛教学,应随时对她们进行教学跟踪评析,寻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解决矛盾,及时收集信息,积累经验,写出专题论文。
器乐培训总结范文4
一、电子琴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学生的兴趣。
一开始,针对学生刚开始接触电子琴并且音乐基础薄弱,。本学期重点训练的内容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A、利用电子琴的美妙音色,感觉各音符的音高和音准。B、了解电子琴黑键和白键的区别。C、通过相对位置概念,熟悉各琴键的音名。D、掌握正确的坐姿、手型及手指触键的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学、主动学、认真学,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更易于激发他们浓厚稳定的兴趣,使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有助于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能力。
电子琴本身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琴的兴趣,教师电子琴教学方法的改革——把全体学生分成了三个级别来因材施教,更好保持了学生学琴的兴趣;鼓励他们运用所学乐器,表现、抒发自己的情感,争取成功,让每次演奏都成为学生内心情感的更深层的流露,从而达到稳定学生学琴兴趣,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电子琴教学中各类音乐的陶冶,特别是让他们弹奏自己熟悉的旋律如《小星星》、《圆圈舞》、《铃儿响叮当》等儿童歌曲,虽然当时学生的演奏比较生硬,断句现象也很普遍,但当某个学生在演奏时,会唱的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在旁边演唱。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使其情趣、爱好更为广泛。学生不仅爱好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科技也为他们喜好。
二、电子琴教学的动手操作性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斯普卡娅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上。"有关研究证明:大脑两半球对人体运动和感官支配管理是交叉的,既支配左右手运动的是人的左右脑。演奏电子琴动手操作的特点,常常是双手并用密切配合,协调运动,再加上学生在演奏时要看乐谱、识谱、要边弹边唱、有时要听节奏、要选音色,在演奏中还要背谱,这一切要在同一时间里准确有序地进行,在演奏中学生的手、脑、眼、口、耳等多个器官都在协同工作中,通过演奏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辨别力、理解力、记忆力等。我同时也担任一年级的音乐任课老师相对来说同年级中一(3)班小朋友的个方面整体素质突出些。由此看来,电子琴进课堂,能调节左右脑,使人脑潜能得到开发,这种效果在一般音乐课上是不能达到的。
器乐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 锡伯族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改革;校本课程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第一中学,是全国唯一的以锡伯族学生为主的县级全日制完全中学,创建于一九四八年,是锡伯族西迁至伊犁的戍边屯垦史上中等教育的开始。锡伯族近代教育家色普希贤(清朝伊犁总管)于1882年在锡伯族集聚地开办了义学教育,提出在民族地区学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他特别倡导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热爱劳动、肯干吃苦等中华民族的优良风尚;要求学校教育达到修身养性、少年养志。这些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是我校教育教学的不竭源泉。
我校把“锡伯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开发”这一课题报上级教研部门并取得立项研究,建立校本研究体系,将锡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拉开了校园特色建设的新局面。
一、课程实施基础
加强锡伯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学校语文、历史、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建设中的开发运用,是我校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利用“锡伯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地缘优势,合理构建学校课程建设,利用锡伯族西迁文化的精神力量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深化校本课程建设中渗透锡伯族传统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且为传承弘扬锡伯族传统文化打下深厚的基础。我校现已开展射箭、篮球、田径、舞蹈、美术、书法、器乐等课程项目的建设与培训,并建立了射箭队、篮球队、舞蹈队、美术书法兴趣小组、器乐班,学校于2005年经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全国射箭重点学校”。校射箭队在全国各类赛事中成绩斐然,这些成绩为我们进行“锡伯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建设中的运用开发”这一课程项目的开发,具备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为我校开设选修课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的经验。
二、实验采取的方法
以学生选修II课程为主体,设立“锡伯文及锡伯文化”、“锡伯族音乐艺术”、“锡伯族舞蹈艺术”、“锡伯族传统体育”等课程,突出培养学生艺术特长;以锡伯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为主体,抓锡伯族西迁历史精神的提升和沁润,达到提高中学生的人格品质。
1.开设锡伯族语言文字及历史文化课程
学校借助高中课改的东风,与自治县文化局、语委会等有关单位建立课程师资队伍,高中选课时安排锡伯族语言文字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课。定期开展知识讲座、理论研讨、组织交流学习等,及时总结、互相交流,为濒临灭亡的锡伯族语言文字(满族语言)搭桥修补,进行拯救作出贡献。
2.开设锡伯族传统体育、音乐、美术、舞蹈、器乐等艺术课程
艺术是人类有史以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自从游牧民族祭奠祖先的原始歌舞、猎手在石窟中留下的原始猎物壁画以及人们编演的原始英雄史诗以来,艺术始终在描述、界定并深化着人类的经验。全体学生,无论其天赋或文化背景,均有权享受艺术教育所提供的丰富内容。我校结合锡伯族地区优势,选择适合我校自身发展的校本课程,吸收少数民族先进文化的精粹来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格素质,创造出我们应有的特色。
三、预计效果及取得成果
(1)体育、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选择性、综合性和均衡性,更能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
我校在设置锡伯族传统体育、音乐、美术、舞蹈、器乐等艺术课程时,注重综合性、时代性、实用性和地方性;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结合、欣赏和训练结合、把开发潜能,提高素质作为体育、艺术教育的归宿。
(2)全面开放校园课堂。以“课程”建设来设计和组织校园文化与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课堂,开放图书馆、实验室、语音室、网络教室、劳技教室、美术画室、体育场地,切实开展各种社团、兴趣小组活动和每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春季田径运动会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课堂系列”中,使校园成为学生展现特长、张扬个性、促进成长的乐园。
“锡伯族传统文化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运用开发”这一课程建设体系为全体师生提供了学习与生活的选择性空间,为全体学生发展特长、张扬个性创造性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奠定了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提高了我校教师对课程建设与教学的处理能力,实现了教育教学的质量稳步提高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四、困惑与展望
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校本课程建设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和过程,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课题研究也伴生了诸多的问题、障碍和困惑。
(1)“锡伯族传统文化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运用开发”是否适用于每门学科、每节课、每个学生?
(2)我校学生的民族成分多,“锡伯族传统文化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运用开发”的课程是否符合所有学生学习的品质?
(3)“锡伯族传统文化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运用开发”的课程怎样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
(4)如何构建完整的包括评价机制在内的课程建设体系?
器乐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普通高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建设
《中国民族音乐》是以中国各民族、各地域的各种体裁形式的音乐(主要是传统音乐)为教学内容的一门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如何更好的推进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民族民间音乐人才,加快构建这一课程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显得尤为的重要。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本着这一原则,本文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价与实施等各方面进行探讨,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任何一门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是开展一切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对中国各民族、各地域的各种体裁形式的音乐(主要是传统音乐)的学习,在熟悉和理解中华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传统优秀音乐文化遗产,提高人文修养,还对促进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音乐教师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明确了课程目标,并要求学科的建设要紧密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在教学的过程中具体设置哪些课程,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怎样把科学系统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体系贯穿于具体的教学和生活中,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任何学科构建的基础。无论任何学科课程教学的设置,都有相对的课程设置的标准和要求,否则不但不能达到教学目的,甚至还会出现与课程目标背道而驰的后果。《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课程标准设置,应该紧紧围绕这一学科的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全面发展和高素质的音乐教师人才而设立。具体分为一下几点:
1.获得有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主要体裁、形式、乐器、乐种和音乐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获得有关中国各民族各音乐文化区的区域性特征、音乐文化观念、音乐传统、音乐形成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民族音乐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并以此来分析中国各民族、各地域的音乐及其特点。
2.了解三大音乐体系及其各支脉的概况、代表性乐种、曲目和音乐特点。了解部分代表性音乐体裁、形式、乐种的演唱和部分特色乐器演奏的基本特点。
3.通过艺术实践和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性与理性认识,提高音乐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4.通过对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各民族音乐的感情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特点的关注,激发学生探究音乐艺术文化的志趣,能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和发展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5.理解音乐与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意义以及各民族音乐的共性与个性。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我们除了遵循以上五条课程标准之外,还要结合各所高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各个高校的学生情况开展教学,避免与课程目标相偏离、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脱节的现象,同时还能够避免出现教学内容空洞,松散,过深或是过浅的现象,确保高校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能有序的展开,正在做到实效和质量的统一。
三、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要围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这一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还要注重选择适应当代大学生需要的,有利于提高音乐素质、具有较高艺术审美价值的教学内容。如果在已有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全面地选择各民族、各地域、各种体裁形式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目作为教学内容,以开拓学生音乐视野,准确把握音乐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在注重学科知识系统性的同时,突出音乐教师教育的特点,精选在音乐教学和社会音乐活动中应用价值较高、指导意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音乐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在全国有影响的代表性民族音乐体裁、形式、乐种、乐曲,又要重视对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下的特有的民族和乡土音乐的介绍、学习和传播。课程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
这个内容涵盖了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学科背景和概念,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介绍,其中包括: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波斯―阿拉伯体系的具体介绍。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分别介绍各音乐体系的概况、代表性乐种、代表性曲目、音乐审美特征、音乐形态特点及其与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
2.汉族音乐
在这个章节的学习中包括汉族民间歌曲概述、汉族民间歌曲的体裁分类和风格区划分、汉族文人歌曲、汉族宗教歌曲。
歌曲是供歌唱的小型声乐作品,因为歌曲都有词,严格地讲,它也综合了文学成分。但其文学成分(歌词)和音乐(曲调)像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一样已融为一体,我们在记谱时将词、曲分别记录,乃是因为目前人们还没有找到办法能像声图仪(songs graph)那样把它们记成一行。因此,歌曲和综合艺术(如歌舞、戏曲、说唱等)中的声乐部分有本质的区别,歌曲是单纯形态音乐中用人的声带为媒介表达乐思的艺术形式,而综合艺术类中的音乐则只是某一艺术品种的一个组成部分。
歌舞是歌唱与舞蹈相结合而产生的具有舞曲性质的表演形式;说唱是歌唱与说故事相结合而产生的具有叙事曲性质的表演形式;戏曲指的是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相结合而形成综合表演艺术形式。歌曲、歌舞、说唱、戏曲之间通常有交叉互用的现象,歌曲通常被认为是基础性的声乐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自身独立的形式,而且通常作为歌舞、说唱、戏曲的素材或组成部分,融入其中,使之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
因为歌曲在历史上对器乐类和综合类音乐的发展都有过重大影响,最为重要,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声乐类歌曲为主要内容,包括民间歌曲、文人歌曲和宗教歌曲三个部分。
3.汉族器乐
主要内容是源远流长的汉族器乐,丰富多彩的汉族器乐。包括:琴、筝、琵琶、二胡、笛子、丝竹乐合奏、鼓吹乐合奏、吹打乐合奏。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文明发祥最早的民族之一,汉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其民族器乐有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多种多样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品种纷繁的器乐演奏形式以及大量优秀的器乐作品,也为我们教学内容的选择,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在这个章节的教学中,分别讲授各种体裁形式的概况,分析、鉴赏和学唱部分代表性曲目,总结归纳各种音乐体裁形式的艺术特征及其与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
4.汉族综合艺术
我国各民族人民都能歌善舞,民间舞蹈品种纷繁,音乐风格各异。由于在民间的实际表演中歌和舞很难彻底分开,有歌便有舞,有舞就有歌,我国音乐学界把民间流行的各种舞蹈称为民间歌舞。民间歌舞历史悠久,是一种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这个部分包括: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
5.少数民族音乐
内容包括蒙古族音乐、藏族音乐、维吾尔族音乐、哈萨克族音乐、朝鲜族音乐概述,民间音乐的体裁与品种和音乐特点。
还有就是根据学校所处的省市位置,加入有当地特色的本土音乐。拿临沧师专为例,加入临沧本土文化,了解学唱佤族、傣族、布朗族、拉祜族等民歌也是这门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四、课程教学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要重视音乐审美实践教学,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从音像资料的视听入手,加强音乐审美感受,多唱、多背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曲目,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作理论分析、总结和归纳。还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为目标,注意知识掌握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相结合。在关注学生学习和掌握各民族、各地域音乐的相关知识的同时,重视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态度和音乐审美价值观。提倡学科知识的综合,注意音乐与文化相结合。在对中国各民族、各地域音乐的分析中,贯穿“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中的文化”的理念和方法,以利于理解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和特点。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中,既要关注本学科知识理论体系的传授,又要关注基础教育中的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和学校音乐课程改革发展的实际。注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贯穿渗透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积极投身于基础教育的音乐课程改革实践奠定基础。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与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相结合。在对中国各民族、各地域音乐的鉴赏、演奏、演唱和即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音乐艺术规律和文化内涵的兴趣,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分利用本地传统音乐资源:适当增加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教学内容中的份量;可约请当地的传统音乐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实地调查、收集民间音乐,参与各种民俗音乐活动;学习当地汉族、少数民族代表性乐种、特色乐器等的演唱和演奏。
五、课程评价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评价要针对具体的教学质量来进行,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测量评价体系。对教与学都能作出客观的评价是保证教与学质量可持续提高的重要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音乐审美感受能力评价与理论知识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各种体裁形式曲目的鉴赏、唱奏实践活动,在对其感受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可采取口头分析、写作小论文等形式来促进理论分析能力的提高。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学习过程与学习态度的考察,促进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方式是课堂问答、讨论和课外视听感受,艺术实践;终结性评价的主要方式是阶段性考查、期终考试。
3.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学生可以从学习过程、学生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纵向比较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可以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师生之间可就以上各方面开展互评及他评。
六、课程实施
要能按质按量的开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必须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和配套设施。
1.师资的配备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类学科,所以在师资的选择上显得尤为的重要,并是不所有艺术类院校和音乐院校毕业的人都能胜任这门课程的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需要综合素质很强的专业教学队伍。担任这么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专业素质,一般应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或本专业硕士以上学位。并且要对教师进行职前、在职的专业培训,还要能够定期到专业院校进修学习。
2.教学设备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学科,能够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1)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图书、期刊(含纸质和电子等);教学课件、网络资源等。
(3)根据艺术实践教学的需要和学校条件,配备一定数量的中国民族传统乐器,并提供演奏场所。
综上所述,只有建立健全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才能使学生在了解名家风格的同时,又能亲身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还能够学会演绎传统音乐的风格特色与表演技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同时,还能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音乐观,激发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热情和对民族音乐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从感性到理性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把握,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基础,并为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事业的发展输送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金玺铎. 任英.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现代
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4);74-75
[2]曹理.音乐课程建设的新突破.[J].中国音乐教育
1995,(5);37-38
[3]贺春华.谈普通高校艺术类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03,(9);40-41
[4]杜亚雄.王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程.[M]. 上海音乐出版
社.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