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二生物必修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范文1
生物组 于新玲
本次期末考试主要考察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五章的内容,虽是复习内容,但是难度是教之前提升很多的。本次试题的特点是考察的知识点较全、较新、较隐蔽(有些题目学生找不到思考点)。现就试卷内容(知识点)分布、学情分析、学生答题情况以及教学建议概述于下。
一、 试题分析
考查的知识点
覆盖的试题
分值
选择题
非选择题
生物圈、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
2
细胞中的有机物
2、3、4、12、18、
24(1)(2)
15
细胞的基本结构
5、6、7、8、9、10、
24(3)、25(1)
19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1、
25(2)(3)
10
酶、ATP
14、17、19
26
18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13、15、16、20、21、22、23
27、28
36
二、学情分析
难易程度
涉及到的题目
分值
学生得分
易(基础)
1、6、7、8、10、12、13、15、17、18、19、22、23
26
中(综合)
2、3、9、11、16、20、25、26、27
45
难(能力)
4、5、14、21、24
29
二、 从经验和缺失两方面,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反思日常工作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认真分析题干,无视题目中有效信息。
例如:非选择题24(1),题目中考查细胞器的分离方法,很多学生在答题时,只看了分离方法,就写了离心,回答不准确,应该答差速离心法。
非选择题25(1),题目中考查的是提取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什么材料及选择原因,学生对本题的关键字词理解不到位,对语言描述不准确,答成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人的红细胞;人和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细胞等。
2、分析图表题的能力欠缺
例如:非选择题第26题,该题考察内容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为必修一重难点之一,多数学生对呼吸和光合过程已经掌握,但是不会自己分析图中的有效信息,学生因为不会分析图表内容,而不会做题,因而得分率较低。
3、畏惧实验题,不认真分析
例如:28(3)是设计实验题,本题实验目的很明确,且已经给出表格,降低了题目难度,但是学生分不出对照组和实验组,更加不会分析,因此无法根据题意答出正确答案。
4、书写不规范
部分同学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不清,划掉改正的多,要么字写得小而密,要么大而乱的问题。
三、 整改措施
1、加大力度,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下一学段的教学内容必修二和必修三中生物学的核心知识、主干知识。教师要给学生自己思维的空间,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教材,揣摩教材,分析教材, 采取联系生活实例、多媒体过程演示、学生亲手实验等多种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加以灵活运用。
2、加强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知识进行归纳和小结,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
3、注意相似概念或原理的辨析
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相似易混淆概念的辨析工作,利用表格的方式、小组讨论或独立思考等方法,进行总结。例如J型曲线和S型曲线,对照识记,加强记忆。
4、构建知识网络
培养关于联系的高级知识和建立联系的能力是生物学教学的本质,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把大量的生物学概念、原理等知识,形成越来越有层次的生物学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蕴涵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产生式。
在复习中,要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把握纵横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5、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四、 试卷分析任务分工
试卷任务
试题分析
于新玲
学情分析
于新玲
试卷质量分析表
于新玲
反思
于新玲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范文2
“自主实验—合作探究—概括提升”教学模式中的“自主实验”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科学实验过程,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索发现知识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宗旨;“合作探究”是通过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概括提升”是激发全体同学的智慧,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对生物现象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系统的知识结构。通过“自主实验—合作探究—概括提升”的教学模式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更好地使学生学会求知、提能,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自主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教学思路:
高二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多种消化酶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并且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对于酶的催化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熟悉所有的新陈代谢过程都离不开酶。但酶与其他化学催化剂有何区别?新陈代谢为什么离不开酶?为突破这部分的重点、难点知识,我将高二生物学新课程必修一“酶催化作用”安排为探索实验教学。
通过组织实验探究性实验、合作学习、最后概括提高的方式,帮助学生增加感性、理性认识,克服对抽象知识认识的困难,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学得相关的操作技能,突破学习难点。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将高二1班学生分为六个组,每组8~10人。实验材料准备:质量分数为20%肝脏研磨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安排分组实验的试管等用具。
二、教师引入(为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做准备)
细胞中的化学反应——细胞代谢的概念
举例:细胞中有害物质——过氧化氢的反应
三、新课开展
实验一:分析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特点,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把实验过程用表格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步骤进行分组实验操作(属于探究实验),条理清晰,可以做到快速、准确。
通过学生探究实验,组织讨论,填写如下表格内容:
请学生发表意见比较试管1和2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
(教师插入:自变量的解释,实验中只有温度是改变的,其余因素都没有变化,自变量是造成现象差异的主要原因。这种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试管1是对照组,试管2是实验组。
学生概括总结得出: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反应速度。过氧化氢的分解需要能量
引出活化能的概念——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需要的能量。
实验二:
实验目的:分析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对H2O2分解的影响。
1.教师引导:新鲜肝脏中有较多的H2O2酶。
2.学生根据表格要求继续自主探究性分组实验操作,分析讨论,将过程用表格的形式表达出来。
教师引导(加深对对照实验的理解): 。
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
这是不是一组对照实验? 。
试管3是对照组,试管4、5是实验组,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
学生填写实验现象后,进行讨论:
讨论一:试管3和试管4未-经加热,也能产生大量气泡,这说明了:
。
讨论二:比较试管3和试管4,试管 反应速率更快,这说明了:
。
学生通过集体探究性试验,比较实验现象,讨论分析,概括得出: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生物催化剂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教学反思:
本案例以“自主实验—合作探究—概括提升”为设计思路,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分析等多方面能力。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范文3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渐渐感觉到新课程对学科间知识串联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就要求各学科教师协同配合。
关键词 新课程;协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043-01
高中理科教学中存在很多知识的交织点和思维的共振面,这些知识的交织点和思维的共振面对培养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和发散性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学科间教师缺少对非本学科教材的了解,以及对共同知识点教学进度的不统一,教师之间缺少合作配合等原因,使本可以在多个学科中融会贯通的知识点缺失了其应有的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知识获得者和获取知识过程的参与者。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并不表示教师能脱离这一建构过程,教师应当合理构建教学情境(智力情境和非智力情境)。创设智力情境应当利用学生认知发展的同化和顺应机制激活学生思维,而非智力情境则是作用于心向情境及交往情境等。教师应当广泛收集,精心整理素材。在学科间协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建构主义来实施,
一、理化生教师协同备课
在日常的备课活动中,同一学科组备课频率较高,涉及跨学科的备课在高三复习阶段才进行。但是在高一、高二时期教材所涉及的跨学科内容就已经存在,因此,在高一和高二阶段就开始有意识地对共有知识点进行综合性教学很有必要。由于各任课教师对其他科目课本编排并不熟悉、对其他科目教师上课进度不够清楚等原因致使讲解共有知识时不够协调。因此,可以以一学期作为大的时间段,开学时就组织同一班级理化生教师协同备课,找出各自科目中涉及其他科目知识的内容,然后再共同讨论如何实施涵盖各科目的课堂教学,并针对联系点和其他教师讨论讲解的深度。再将一个学期分为几个小的时间段内再次进行协同备课,主要是分析学生的现状和对综合知识点讲解进度进行细化。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在化学必修1、生物选修1、物理选修1中都有出现。当然,在备课中要突出各学科之间的协同性,而非学科间的主次分别。
二、教师课堂讲解的适度延展
针对各学科间知识的交叉部分,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中都要为其他科目教师教学进行知识的铺垫或进行有意识地引导。本着联系的观点对知识进行迁移,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学生会从这个过程中发现知识之间的大统一,从而达到对现象本真的认识。但是对知识在学科间的延展应该注意尺度,特别是自身学科的观点不能强加给其他学科。在涉及一些定义和概念时,学科间的理解不尽相同,此时要引导学生理解事物的对立统一性,不能让学生因为知识在各学科间的交叉而将知识混淆,因此,适时的学科间归纳和总结非常有必要。例如,对缩聚反应的理解,高中化学选修5中对缩聚反应的教学主要以酯化反应为桥梁,而生物学中则以氨基酸缩合为蛋白质为典型。故而生物科教师在讲解氨基酸缩合为蛋白质的过程中就可以向学生提出化学中缩聚反应的定义,告知蛋白质的形成是一种典型的缩聚反应,这种反应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在有机化学中还会涉及。化学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则可以以蛋白质的形成为例引出缩聚反应定义。
三、进行理化生综合性实验
我们知道物理、化学、生物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各科目的实验课内容也相互交叉,因此,可以针对交叉部分进行理化生的综合性实验。比如,高一化学必修2中涉及到对葡萄糖的性质进行的实验,生物上同样有类似的实验,因此可以进行化学和生物的综合实验。化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葡萄糖性质实验的过程中可适时引入生物学中糖尿病的检验,糖代谢的过程和燃烧的共同之处和不同点。又如,高二化学选修4中涉及电解质溶液与物理必修1-1中第一章第五节《电流和电源》有关,可以开展物理和化学的综合性实验。让学生从物理电学的角度通过实验理解电解质的导电性,通过电解质让学生体会电化学产物规律。学生可以通过实验验证这些跨学科知识点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引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究观,进而达到对这些跨学科知识的本质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各科目教师要联合进行实验课,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辅导。
四、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练习
据建构主义理论可知,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知识的主要建构者,是知识的获得者和获取知识过程的参与者。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当积极的引导者。在进行理化生教师协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感受到各科知识的紧密练习,更好地理解各学科之间知识的渗透性。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联系物理电学内容和电化学内容的相应练习,让物理和化学的交集部分在学生的练习中进行巩固,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理解;可以针对物质的合成和物质性质内容设计练习化学和生物相关练习题,让学生感受生物和化学的相通之处等。
笔者在教研室工作的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些都为本次研究提供了条件。通过两年的时间对两个班级进行实验,A班和B班均为重点班,学生分科时整体理科成绩相近,以A班为实验班,B班为对照班。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进行了相关实验:A班入学前物理、化学、生物平均成绩为86.9分、88.1分、85.4分;B班入学前物理、化学、生物平均成绩为87.2分、88.4分、85.8分。一年后期末考试成绩:A班2012~2013学年期末物理、化学、生物平均成绩为64.1分、70.8分、74.5分;B班2012~2013学年期末物理、化学、生物平均成绩为61.3分、67.3分、70.4分。两年后期末考试成绩:A班2013~2014学年期末物理、化学、生物、理科综合平均成绩为60.3分、63.5分、66.6分、190.4分;B班2013~2014学年期末物理、化学、生物、理科综合平均成绩为56.2分、59.3分、61.5分、177分。
利用spss软件对A班和B班成绩进行分析,高一入学的物理、化学、生物中考成绩分析Z检验值分别为0.202、0.196、0.224,其值分别小于1.96,表明入学时物理、化学、生物成绩差异不明显;对A班和B班2012~2013学年期期末成绩进行分析Z检验值,其中物理、化学、生物Z值分别为2.432、2.821、3.424,其值均大于1.96表明经过一年的协同教学后理科成绩存在明显差异。对A班和B班2013~2014学年期期末理综成绩进行分析,理综成绩平均差距为13.4分,对其Z值进行检验,其值为5.326,5.326>1.96表明此时AB班学生的理综成绩差异明显。
协同教学在提高学生理科综合成绩上有较好的效果,在理科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研室考虑将其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2]毕华林.化学新教材的开放与使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6-27.
[3]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2-46.
[4]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35.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范文4
1 培养学习兴趣,引导自主探究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是诱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源动力,也是学生主动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的催化剂。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第二课时将要结束时,我与学生共同完成了“自由组合定律”的标准遗传图解,然后要求学生对照图解,进行思考讨论,与学生共同找出了在F2图解中呈现出四个平行的三角形,即为F2的四种表现型,这样就清晰的可以据图读出9:3:3:1的比例。
接着,我趁热打铁地告诉学生,其实“自由组合定律”图解中还隐藏了许多有趣的规律,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找找看,下一节课大家拿出来进行分享。使学生产生了自主探究的兴趣与愿望,课后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当第三课时教学过程开始时,许多同学都兴奋地介绍了自己的新发现,于是我与学生们共同进行归纳汇总,轻松地得找到了“自由组合定律”标准图解中F2的其他规律:图解中的两条对角线,刚好分别是F2中两对基因均纯合的基因型和两对基因均杂合的基因型,在两对基因均纯合的基因型对角线两旁,分别出现4种两对基因一纯合一杂合的基因型。这样就可以据图读出F2中:两对基因均杂合的基因型有1种占4/16,两对基因均纯合的基因型有4种各占1/16,两对基因一纯合一杂合的基因型有4种各占1/16。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读出F2的9种基因型及1:1:1;1:4:2:2:2:2的比例。
在总结自主探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又提出问题,一对相对性状我们可以用分离定律解决,两对相对性状我们可以用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那么三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呢?当即引起了学生们的窃窃私语和学习热情。于是,我马上将这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的课后自主探究作业,并向学生透露了一个窍门,如果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放在一起进行探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新收获,到时我们就是碰到了100对相对性状也不怕了。这样,我毫不费劲地将在n对相对性状(控制n对相对性状的n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问题抛给了学生去自主探究,将课堂教学的内容自然地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同时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2 营造氛围,培养自主探究习惯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自主探究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氛围,这样自主探究学习才能有生长的肥沃土壤,扎根发芽并不断成长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先吸引少数学生,然后不断发展“同盟军”,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探究学习中来。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根据教材中介绍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合教材课后练习,我设计了一些相关的计算题,并告诉学生可以先推导出DNA分子中碱基计算的一些公式进行解题,经过信息反馈,发现只有部分学生先推导公式后进行计算,在作业评讲时我让这些学生谈了他们自主学习获得相关公式后的甜头。
接下来在第3节“DNA的复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我再次设计了一些相关的计算题,并给学生透露了一个消息,这次的题目难度较高,但是如果推导出相应的公式,那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了。结果,在这次作业的过程中就有较多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先推导出公式再进行计算,而且一些直接计算的同学在解题时举步唯艰。然后,在高中生物《必修模块2》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我刚拿出设计的一些相关计算题,学生就说可以推导出相应的公式马上搞定。于是,我提出让学生根据这部分内容中遇到的计算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形成可以推广应用的公式,下一节课拿出来交流,看看谁得到的公式最多、最全面、最有效。
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我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将教室前后两块黑板都用了起来,每个组分到半块黑板,以接力赛的方式由该组成员将他们的发现往上填,在组内积极合作、探究讨论的基础上不断补充,使他们组的成果不断丰富。四个组相互竞赛互不相让,奋勇争先,各自将他们的成绩发挥到了极致,最后几乎旗鼓相当。于是,我与学生一起在边验证边点评过程中,轻松地分享与总结了学生通过积极探究得到的成果。这样,通过以点带面,从少数发展到多数再发展到全体,形成了好学、乐学、勤学、善学的学习风气,营造了浓郁的自主探究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积极自主探究的能力与习惯。
3 及时点拨,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抓住时机,点燃起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火花,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时进行点拨才能让这种火花越来越旺,并且能够持久不息。就拿生物奥赛来说,我一直把它定位于锻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一种途径与方法,定位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次机遇,而决不是为奥赛而奥赛。以指导2011年生物奥赛辅导为例,当时我承担了苏州市中小学“指导学生自学”微型课题《指导高三学生按需有效自学的实践研究》(自学1013093),2010年高考结束后实验班高三10班学生毕业,我接受高一年级生物教学任务,2010年9月成立《文沁社》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继续课题研究。
我通过编写校本课程《走进生物奥赛》,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奥赛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尝试参加生物奥赛的兴趣,指导学生以自主探究方式学习生物奥赛的相关内容。当时我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生物奥赛知识坚持这样的原则:只提建议不提要求,只作课外辅导不作课堂教学;对自己辅导工作坚持这样的原则:一个学生一个计划,一个学生一种方法。随着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入,我抓紧时间自我充电,自我提高,及时跟上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进度,解答他们的问题,点拨他们的困惑,与他们共同分享自主探究学习中的乐趣与艰辛,收获与失误。同时,我根据学生的要求,开设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辅导讲座,就一些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提出一些重点问题,指出一些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点燃起他们进一步自主学习的热情与愿望。
对于这些尝试我积极搜集反馈信息,使我感到欣喜的是,有部分学生已经找到了生物奥赛的感觉,当时我又担心是否会影响他们的各科学习成绩,但学生却告诉我这是进行主动的休息,可以调节思维、调节紧张的学习状态。于是我积极解答他们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指导他们实现进一步突破的方法,并紧跟他们自学的进度,及时推荐与提供他们相关的辅导资料。2011年5月,《文沁社》生物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参加了原本只属于高二年级的江苏省生物奥赛,在高手如林的以高二年级为主体的生物奥赛中突颖而出,有2名学生获江苏省二等奖,10名学生获江苏省三等奖。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范文5
很荣幸作为学生代表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学习心得。愉悦祥和的春节已经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春天。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沐浴着春日的阳光做好充分的准备,有计划有步骤地播下勤劳的种子。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几点个人学习体会:
1、重视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我们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
2、课堂专心听讲
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因此,无论上什么课,我都认真听讲,课后及时的把我在学习中的困惑提出来,和老师交流。老师会在给我们解疑惑的同时给我们扩充一些相关的知识,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另外,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我们还要做好课堂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课后及时复习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
4、作业巩固提高
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做作业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5、善于总结反思
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如解题的思路、有无其他的方法等。应该有错题集,定期把错题拿出来看看,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我们高二的同学们来说,学业水平测试将要来临,冲a是每位同学的目标,一个a,就可以在高考中加一分,而4个a就可以加5分!五分,它可以是近万个名次的差距,更可能决定了我们是否可以考上心中梦寐以求的大学!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甘愿成为“学习狂人”,甘愿将平时玩闹的时间省下来,只为了能记住一个知识点或者多钻研一道题;校院内,多的是同学之间的相互问答,共同复习的声音,少的是其他杂七杂八的高谈阔论。这种感觉就象是在进行一场800米的赛跑,路途中的挥汗如雨会让我们觉得更加酣畅淋漓。当你累得走不动了,抬抬头,眺望远方,目标就在那召唤你呢!可别让它等你太久了!
就我个人而言,我准备每天在必修功课上花至少3个小时,以课本为主,掌握基础知识。地理这门学科,想要学好就是靠读图理解,多做章节小测验。生物也是这样,但在某些方面也还是需要去理解和钻研,先保证把老师发的讲义全部弄通后再做题。如化学,光把老师给的默写讲义背出来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多做题!至于物理,看似就这样几个简单的公式,但不知却蕴含了多少玄机,因此就更有必要多做课外习题!
每天都要在各学科上花时间,但也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一章一节每个知识点都复习到位!
成功属于永远不放弃的人。因为勤奋,安徒生从一个鞋匠的儿子成为童话王;因为勤奋,罗曼罗兰获得了二十年心血的结晶——《约翰克里斯朵夫》;因为勤奋,巴尔扎克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人间喜剧》;还是由于勤奋,爱迪生才有一千多种伟大的科学发明。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未满20岁的我们,用十足的勇气迎接挑战;用百倍的努力赢取收获;用千般的热情追逐梦想;用万分的真诚渴望他人的肯定。这一份执着,这一份坚定,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独特的美丽。
高二生物必修总结范文6
“统筹教育中心”主任由分管教学和教研的副校长尚玉虎担任,常务副主任为外聘专家韩独石,教导处、教研室和学生处三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副主任。
“融合教学”虽然是韩先生产生“统筹教育”思想的前提,但在我校形成活动,则是在“实验技术创新中心”成立之前由笔者提出的。2014年11月笔者发现韩老师在化学实验室给学生上通用技术拓展的创新方法课,觉得挺新鲜,便听了一节,令人耳目一新,一个念头便冒了出来:让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的所有教师和实验员都听一节韩老师的公开示范课,学习学科融合教学的方法。将这一想法给韩老师谈了后,他十分赞同。于是,2014年12月3日,一堂新颖的示范课开始了,学校主管教学教研的校长、主任也来听课。课毕笔者组织大家进行了评课和研讨,对学科融合教学的方式和意义,大家都有了明确的、统一的认识。接下来给大家每人发一套通用技术课本,要求学习通用技术知识,并在下学期任课教师也上一节这样的学科融合课,编写科学与技术学科融合教学案例,以尽快掌握运用技术方法讲好所教学科的技能,提升自身的技术素养,达到提高学科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双重目的。
《技术推进学科教学实践探索》所辑录的内容,就是听了示范课的老师们用汗水和心血凝结成的创新成果。
“统筹教育中心”自今年5月成立以来,除了大量购买仪器、药品,加强硬件设备投入;对科技创新校本课程及各项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和管理进行优化整合;组织开展我校2015年首届研究性学习成果评奖活动。此外,继续以“学科融合教学”和“用中学”、“学中用”方式,对物、化、生、技术等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了技术素养提升培训;对实验教师进行了专职减负、聘用补充、更换强化等措施予以加强。目前,“中心”的各项工作趋向常规化,且顺利向前推进。
“统筹教育中心”的核心工作是用技术创新的方法狠抓实验。据调查,中小学理科实验在我们全省搞得都不是太好,为了寻找和探索抓好实验工作的措施,韩老师在课题研究中于2015年3月提出了创建《中学实验技术创新基地学校》目标的构想,其指标为“335331工程”[3:三阶段(充实、巩固、提高);3:三目标(场所仪器人员达标、开全开齐开足实验、拓宽创新融合实验);5:五统筹(实现场所、设施、人员、学科、活动的配套统筹);3:三素养(要求教师具备学科知识、实用技术、敬业情怀素养);3:三兼顾(兼顾全体学生、学科优秀学生、偏科特长学生的需求);1:一竞赛(每年举行一次)。]。
“统筹教育中心”就是加强实验教学、争创《中学实验技术创新基地学校》目标的组织保障。对照“335331工程”指标检查,我校的实验教学工作已实现了“五统筹”和“三兼顾”;“三素养”已初见成效;完成了“三阶段”和“三目标”的初级指标,正同时落实着中、高级目标。开足开全所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现在没有一点问题,同时也具备科技创新作品和教具制作等方面的硬性条件,现在只剩下干的问题了。
本人作为“统筹教育中心”副主任,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1)安排和督促物、化、生实验员统计实验所缺仪器和药品数量,组织实验员和教研组长制订采购计划,报学校按财务要求招标采购,为保证物、化、生实验开齐开足,积极创造条件。
2)上一采购计划拖延后,建议直接去兰州购买,16万余元的仪器和药品如期送来,并与卖方签下了长期三包和随时送货上门的协议,彻底解决了因仪器和药品不足而影响实验的问题。
3)督促科学与技术老师的融合教学活动,长时间多次促交学科融合教学教案或实验创新论文,协助韩老师逐一反复修改每个作者的论文,终于汇集成册。
4)调查实验开展情况,督促力争多开实验。
5)组织科学课程老师研讨如何运用技术方法创新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科教学效果。
6)组织协助通用技术老师在制作錾口榔头的过程中给学生辅导通用技术必修1和必修2的教材内容和课程目标,尽快将实践活动课程化,创出全国独有的以项目驱动、集中实践方式,一次性完成两册教材两个模块的实践操作课内容,凸显我校通用技术课程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的特色。
7)策划、协调、装备了教具维修制作室,购买了常用设备和工具,填补了实验室建设方面的空白,保证了常用仪器维修需要和自制教具的正常开展。
今后工作设想:
1)协调、督促生物实验室继续做好植物无菌组织培养和移栽工作,使这项工作成为全省中小学校的示范。
2)统筹安排物、化、生学生实验,优化利用实验室,督促创建物、化、省各一个“探究・创新实验室”,在保证常规实验100%开出的同时,将三科的兴趣探究和拓展创新实验开展起来并常态化运作。
3)韩老师热情的工作态度、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给我们做出了示范。我要借他言传身教的感染力,时时提醒和敦促所有实验员、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师踏踏实实向他学习,强化大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升教师敬业奉献情怀。
4)积极协助开展全校性实验创新活动,落实“统筹教育中心”布置给高一和高二各班的创新成果的收集,做好10月份开展的展示竞技评奖活动,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实验创新和技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