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教学困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025

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涉及到许多知识点需要学生记忆,同时也有许多需要学生计算的知识点,这就使得高中地理学科成了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很多老师也就因此觉得地理学科难教。很多学生初时对地理怀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认为学习地理可以了解世界任何一个感兴趣的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可以探究太空的秘密,可以考察海底的宝贵资源。但在实际学习中,学生会发现学习地理比想象中要难得多,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初时热情洋溢,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老师不注重教学方法,这类学生就会成为地理学科的“学习困难户”。而当前我国地理学科的教学方式普遍比较传统,对同样的知识,老师用同样的话语重复向不同的班级讲很多次,这就导致老师没有教学热情,学生也听得乏味。总体而言,我国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存在许多的困境,亟须解决,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高中地理教学困境总结

(一)教学媒介单一

地理教学在很多老师眼中较为简单,不需要借助太多的教学工具,只需要一个地球仪就可以完成对地理的教学,但也正是因为部分老师在地理教学中从始至终只是依靠一个地球仪,然而地球仪的功能毕竟有限,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另一方面,在对各海峡、国家进行地理位置、民俗特色等的介绍时,地球仪的比例尺太大,学生很难从一个小小的地球仪上找到一个海峡或一个版图较小的国家。虽然地球仪较为简便,在教学中有很大的用处,但正是因为老师对它的依赖,导致了教学媒介的单一,很多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一个地球仪上。这就需要老师能够对教学媒介进行转变和创新,多选取新的教学媒介,从而对地理知识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学生也才能更容易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

(二)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

高中阶段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正是因为兴趣的原因,很多学生对于感兴趣的学科会格外关注,学习也更认真,但地理学科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既有需要背诵的知识,又有需要进行计算的题目,这就使得学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对地理缺乏兴趣的学生在学习中不够认真,在课堂之外也几乎不会去找地理相关的书籍阅读,他们的地理基础相对于其他同学而言较差。高中阶段的地理课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更细致,这对学生的地理学基础是一个考验,对于基础掌握不牢的学生,高中地理就成了他们的难点,他们学习地理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学习效率也就更加低下。

(三)教学以理论为主,教学方式枯燥

地理学科并不是一门纯理论教学的学科,其中也有很多需要老师结合一定的案例进行讲解的,但在当前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忽视了案例的运用,仅仅是对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这一方面反映出这类地理教师的专业化不够,另一方面体现出老师的教学方式有严重的问题。地理学科涉及许多理论知识,教学中需要对部分理论知识进行专门的讲解,但是不能将理论讲解变成教学的唯一手段。纯理论的讲解,讲解之后由学生背诵,对于学生而言,其效果不如学生直接阅读课文进行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地理课也就觉得乏味,教学效率不仅没有提升,反而可能降低。

二、高中地理教学改良对策分析

(一)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针对教学媒介单一的问题,很多老师都不重视,但对于涵盖内容多、杂、细的地理学科而言,需要借助其他的教学媒介以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前我国教学环境中多媒体的运用是一个较为普遍且效果较好的方法,地理学科如果能够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会使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个例子,在讲地球运动时涉及到了卫星发射基地的选择等相关知识,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为山西太原、甘肃酒泉、四川西昌、海南文昌,教材上有对各个卫星基地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的分析,但是如果仅仅是讲到“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空气稀薄、晴天多”等特点,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难以理解,也难以记住。但如果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可以播放各个地方的视频或是展示各个地方的图片,学生看到当地的图片和视频,对于选择该地为卫星发射基地的原因也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二)鼓励学生拓宽阅读量,关注地理杂志,积累地理基础

很多学生甚至是老师认为,到了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二、高三时期,学生的基础较差已经难以弥补,首先是学生缺乏补习的时间,其次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大,难以分心补习地理。但实际上,补习地理知识,培养地理基础并不是难事,只需要学生在课后能够多留意生活中关于地理的相关消息,在业余时间能够阅读地理杂志,这对于补习地理基础有很大的益处,只需要学生能够坚持阅读地理杂志,学生的地理基础也就会逐渐扎实。

(三)多引用案例,采用理论与案例结合的教学方式

对地理学科的教学不能仅仅依靠对理论的讲解,在教学中老师要能够结合案例进行讲解。举个例子,在陆地环境之中涉及到了地貌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风蚀地貌和流水侵蚀地貌等,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如果仅仅是通过教材中对相关地貌的理论介绍来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就会觉得很枯燥。但如果这时候结合几张相关图片结合理论进行讲解的案例,学生一边阅读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一边看图片,两者相结合,学生也就能更直观的看到各式各样的地貌,并更深的理解和记住影响地貌的因素和各类地貌的具体特征。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框架绘图法;区域地理;复习;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12602

初中区域地理是高考复习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一个让教师很难取舍的内容。初中区域地理的复习一般是在高二进行的,高二还有必修Ⅲ和两本选修教材的教学任务要完成,只有完成了教学任务才能进行初中区域地理复习。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如何识记各区域的知识内容,如何将高中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区域相结合等都是复习时的难点。

我在区域地理复习中,经常现场板图中国和世界地图,学生群起模仿,这种模仿的热情是平时课堂学习中难以体现的。我想如果能够将绘图与区域地理复习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动手绘制地图,在寓教于乐中做到寓理于形,将中国及世界各洲的主要知识融入绘图中,使学生在熟悉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组,初步形成一定的地理知识体系,这对区域地理复习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于是我逐渐摸索,总结了框架绘图法并将其应用于区域地理复习之中。

一、为什么要绘图

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些学生在复习单个地理知识时,对知识都能理解,但将知识与区域相结合就手忙脚乱,无从下手了。以下题为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中西部,全区森林茂密,平均覆盖率达50%,山脉东南坡植被覆盖率高于西北坡。

材料二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图。

(1)说明该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等值线的判读及影响等值线的因素学生能理解,该题在等值线判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悉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北大西洋暖流、风向,这对许多W生来说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不管是等值线还是地形、洋流等单个知识点,学生都能理解,但一旦与区域相结合,许多学生就无法将这些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学生会出现这些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区域地图不熟悉,因此无法从头脑中调用北欧地区的地形、洋流、风向等地理知识,这样解题时就无法综合分析,从而导致失分。因此我认为区域地理解题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对区域的熟悉。

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图: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②中国和世界各大洲及重要国家的经纬网图;③中国及世界的地形图;④世界的洋流分布图;⑤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⑥板块构造图。识记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是为掌握气候类型打基础,识记其他五种图是建立在区域认识的基础上。

学生可以通过读图和绘图来认识区域,我选择让学生进行框架绘图。我认为绘图有以下两种优点。首先,绘图比读图更容易识记内容且不易忘记。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中国俗语也很好地诠释了动手参与的重要性。其次,框架绘图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构建地理知识体系:读图得来的知识是单独的、零散的,而采用框架绘图法,要正确绘制地图,必须把一个区域最具代表性的经线和纬线作为骨架,根据该区域所跨的经纬度大小来确定等分多少,在绘制过程中尽可能将该区域的重要地理事物引入框架中,这些都能促进学生对区域的理解,并且有助于学生逐步构建地理知识体系。

二、如何绘图

下面,我以“非洲”为例讲述框架绘图法的绘图过程。

绘图步骤

说明在纸正中画一条直线,表示赤道。在赤道的正中画一条竖线,代表20°E。将20°E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各三等分。纬度与气候相结合,有利于气候类型判断。

所体现的地理知识或用途赤道横穿非洲大陆的中部。20°E穿过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南非开普敦(好望角)附近。非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南北两端都在30°纬度附近。1.有利于识记非洲的纬度位置。2.培养学生利用纬度和海陆位置来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

绘图步骤

说明在5°N 处(赤道以北第一等分的中间)画一条横线,以20°E为对称轴向东向西各两等分半。将图中左上角部分连成正方形。在5°N右边一等分处画一条竖线,代表30°E。将图中右半部分进行连线。

所体现的地理知识或用途有利于识记非洲主要石油产区几内亚湾。用成比例的线条和几何图形来绘图,易于识记。30°E是非洲另一条重要的经线。连线应与非洲的海岸线大致相吻合。

绘图步骤

说明将5°N左边部分取中点,也进行连线。 绘制非洲地图,并在相应位置补充上非洲第一大岛马达加斯加岛。

三、如何用图(以“非洲”为例)

(一)获取知识

通过框架绘图,学生可以获取的知识有:

1.经纬度知识。通过对“非洲”的框架绘图,学生可以识记赤道横穿非洲的中部,非洲大陆的南北两端都在30°纬度附近; 20°E穿过非洲的中部,30°E从非洲的东部穿过,0°经线从非洲的西部穿过。

2.海陆轮廓知识。通过绘图,学生对非洲的海陆轮廓有了清晰的认识,而海陆轮廓也是区域地理定位的一种形式。

3.其他知识。通过框架绘图,学生还能够识记非洲重要的石油产区几内亚湾的位置、非洲南部的重要海上通道好望角的经纬度位置、非洲重要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第一大岛马达加斯加岛、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及其附近的索马里半岛、非洲海岸线较平直等知识点。除以上绘图中直接得出的知识外,绘图时还能获取该区域的一个重要知识――气候类型,因为气候的分布是与纬度和海陆位置紧密联系的,熟悉了区域的经纬度,自然对区域的气候类型有了深刻的认识。

通过绘图有助于学生将一幅幅地图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地图的绘制过程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动手参与得来的知识最不容易遗忘,因此学生绘一幅图,其价值抵得上读十幅图。

(二)用图

绘图是区域地理复习的基础,在绘图的基础上用图是区域地理复习的重要内容。学生可用绘制的地图作为底图来完成以下内容的复习。

1.填图。用框架绘图法绘好图后,学生可以将非洲的重要地理事物如主要的地形、气候、洋流、气压带风带、板块、重要河流、半u、岛屿、海洋等填入图中。学生还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项,或是选择小区域进行绘图填图,或是选择专项如河流等进行绘图填图,绘图和填图的过程中都在不断地熟悉区域地图。绘图与填图相结合,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地图知识,考试时就能做到胸中有图,遇题不慌。

2.析图。经过绘图和填图,学生对非洲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非洲地图进行分析。分析地图是学生将区域知识有效融合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地理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分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绘图中认知的自然地理特征如经纬度位置、地形、海陆分布等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如根据非洲的纬度特征是赤道横穿中部、南北两端都在30°纬度附近,非洲的海岸线较平直,非洲的地形平坦等特征,推导出非洲的气候类型以热带为主,且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3.知识重组。在分析地图的基础上,根据地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抓住非洲的气候特征,拓展分析气候对非洲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自然植被特征的影响,以及非洲自然植被特征对非洲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对“非洲”的主要知识进行梳理和重组,通过知识重组,可以让学生形成区域分析的基本思路,从而为构建地理知识体系打好基础。

(三)构建地理知识体系

区域地理的复习,不仅仅是要熟悉区域的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将区域作为一个知识的载体,将高中所学的自然、人文知识全部落实在区域地图之中,并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必须加强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3

  学校地理老师个人总结

  时间匆匆而过,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除了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外,还要参加各种主题教育培训,各级教研活动和继续教育。闲暇之时,还要习惯性的作好自我充电,不仅广泛涉猎地理学科知识,而且认真研究现阶段新课改教育思潮。

  下面简述一下本人一年来的具体工作:

  1、紧抓课堂教学不放松,向45分钟要质量。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上好课,我认真做好下面的一系列工作:

  ⑴课前准备:综合考虑,认真备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学生。为此,我除了读好教师用书之外,经常上网搜索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包括课例,反思,经验,课件,试题和纯知识材料等等。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根据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等行为的指向,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预设想适应的教学过程,创设学生可能需要的讨论活动,使学生能积极的,自主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另外还要估计到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可能会有遇到哪些困难,教师应及早的采取哪些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怎样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知识。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并且把这种好的学习习惯延伸到课外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这是我经常在备课中思考的问题。因为我很清楚,学生仅凭几堂课和几本课本是学不好地理的,地理是纵横万里的一门学科,尤其有一些地理知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所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知识阅读习惯,显然与教师高效,灵动,睿智的教学方法有关,只有有好教法的好教师才能培养起学生这种习惯。

  ⑵课堂教学:随机应变,激情演绎。

  教师一切的学习与准备都是为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最重要的对话平台,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有趣的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他们整整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学校地理老师个人总结

  回顾高三地理教学工作,心中有许多感慨,今年我担任高三三个班的教学工作,尽管在高三任教期间经历了许多的煎熬和挫折,但是,自己总算挺过去了,并且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受益匪浅,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指导,让我也成长了许多,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细节、讲求效率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备好每节课

  为了把课备的更全面,更深入,每节课我都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教参上的,备课系统上的,以及网上的。综合教材,资料,练习以及高考信息来备课;充分考虑学情、研究学生各阶段的学习状态,课前利用各种空余时间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各阶段的学习状况,让学生对前面的课堂教学进行反馈,如知识点是否讲清楚,哪些内容还需要补充,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讲学生更容易理解等等。同时,尽量与其他老教师错开课,经常去听课,向他们请教。有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我才能充满自信,做到深入浅出,游刃有余。

  (二)、讲清楚、说明白”上好每一堂课

  每一次步入课堂,就都以自身饱满的情绪去感染了全体同学,使学生们也能以饱满的、高涨的情绪来参与我每一节课的教学,然后抓紧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把本课的知识重点学完,并把难点剖析清楚。但是在特长班学生注意力只能集中十几分钟,一会儿课堂秩序有些不稳定了,这时我就要用一些小新闻或小幽默或开个玩笑改变一下课堂气氛,待学生把精力又集中时,及时把重点、难点巩固,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及时检讨、总结反思每上完一节课,总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同时,我不断地探索、反思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语言组织等细节,以期增加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全批全改、及时面批

  坚持全批全改,通过作业、练习的批改,寻找学生的知识缺漏,经常利用课间操、下课期间、自习课等课余时间及时找学生面批,及时反馈并加以辅导。这样不断发现问题,又不断反馈给学生改正,使得教学过程逐渐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从高二年开始,任课班级较其他班多训练的题目在上千题以上,这为他们在高考中发挥出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文科生而言,在政史地三科中部分文科生对学习偏重理科性质的地理感到确实困难,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有相当的恐惧心理(特别是女生)。鉴于此,我就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心理舒导,使他们树立信心,消除恐惧,如多找学生谈心,拉近师生距离,对于地理学科薄弱的同学更是多表扬,多鼓励。

  二、全面介入,一同成长

  在高三任教地理期间,作为一名科任老师,我全面参与班级的日常教育管理,经常参加班级的班会和学生日常教育,主动协助班主任对一些行为表现较差进行帮助教育,经常与班主任沟通协调优秀生和差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为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出谋献策,通过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烦恼,帮助他们释疑解惑。经过高二高三两年的时间,学生和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更加喜欢读地理,并经常与老师交流学习情况,这对日常课堂教学更有效实施提供了基础。在过去的一年,我始终与他同呼吸,共患难,与他们一同成长。

  三、关注信息、把握走向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能及时获取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特别是参加哈尔滨的高考研讨会加强了对高考走向的把握和理解,参加高考信息交流会,经常与其他重点学校教师联系,探讨有关教学的问题。还参加新课程改革的培训,不断提高对地理新课标的认识,并通过学习经常反思分析新课程改革的感受和心得,不断地推动自身思想观念转变,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力求每堂课、每份练习的讲解更加有效,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同时,我还积极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虚心向老教师求教,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一个学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收获颇多,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任教班级在高考中取得文综第一名的好成绩。对我而言,这一年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学习的机会,不管是日常教学还是育人,我都力求做到尽心尽力,尽善尽美,以无愧于学校、家庭和学生。

  学校地理老师个人总结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是七年级地理共分五单元,如果按照正常教学进度计算,至少需要三十个课时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教学。考虑到地理是小科目,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提高课堂效率,不得占用学生课外时间,最后就必须留些时间给学生复习,迎接期末考试,我制定了合理的教学与活动计划,并有序地进行教学。最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开学初,本人总统了上个学期的期考情况,分析了学生成绩偏低的原因(本人将近三年没有上过地理了,课程进度慢,无复习时间),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给学生定出了期考平均分要在50分以上的目标,同时向学生提出本学期的学习要求以及宣布课改计划,从正面鼓励学生,让学生明确了目标,又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以课改理念教学

  地理课程标准的六个理念告诉我们: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不再是盲目的教教材,传授知识要点,而是要传授对学生的生活及终生发展有利的地理知识。另外,在教学中还得注意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放式的变革。

  为此,本学期在教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渗透生活中的地理常识,通过探讨学习,切实地为学生发展着想,让学生学有所成。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地理学习变为一种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参与探究并获取知识的活动或方式。这样的教学即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探究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的感情,增强爱国爱家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习”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习的形式。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还要进行复习、测验、考试组织课外活动等。

  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教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学;化难为易、删繁就简教学;归纳框架知识,构建链式教学等,使教学更贴近生活,使知识要点更易于掌握,更利于识记。尽量让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抓住学生心理,有针对性地教学

  1、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初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要联系人们生活的实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地关系”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因此列举的问题和地理事物要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四、存在的问题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4

地理是一个偏理的学科,对很多人来说都很头疼,是个难啃的硬骨头,知识点复杂,答题没有思路,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的学习方法第一步,读、划先行——“思维描图法”。

首先是通读教材,包括小字部分,然后分段略读、精读,对教材重点内容如概念、定义等,要求做到读、划(在下面用色笔画线)并行,以加深印象,为运用地理语言解答问题打下基础。对其中优美的文字,如地理景观描述,亦可领读、朗读。课本中精美的插图照片,可当作美术作品欣赏,要充分利用美学的感染力,来引起学生自学地理教材的兴趣。最后分析和总结出段落大意,动手列出章节知识结构。与读、划教材同步进行的,则是配合课文内容,进行“思维描图”的练习,以树立学生正确的地理空间概念和具体的地理轮廓形象,为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增强地理记忆能力,学好地理课打下基础。(动手)结合起来的方法。这样,手脑结合,地理知识和绘图技能结合,而达到地理概念清楚,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明确,并起到增强记忆的作用。

具体做法是:每学一课(章、节)就让学生把课本有关地图描绘下来(应描地图教师事先选好),描图纸要用单页薄纸,并作为课堂作业,检查评分。描图要求轮廓清楚,位置正确,书写规范。所描项目须经教师选定,描图过程(包括描图前和描图后)要引导学生对所描地图进行反复思考,要思维其地理位置特征、轮廓形象、方位距离、面积大小、地形分布、生产布局等等;也可以联系不同的大洲、大洋、国家地区进行对比思维,还可以把课本中有关文字论述和听描绘的地图本身结合思维,把部分专题地图如山河分布图、气候类型图、交通城市图等归纳成综合性地图来思维,也就是把所描地图,同整个教材串连起来,形象具体,顺理成章,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思维描图”的关键是思维(包括想象),而不是“依样画葫芦”的描图。如果学生不思维,而单纯描图,则单调乏味。只有边想(思维)边描,使想像中的地理事象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与联系同地图结合,则兴趣盎然。“思维描图”需教师培养引导,为增强说服力,可在同一学生身上搞些数据,对比“思维描图”与“单一描图”的不同效果。

“思维描图”具有紧扣教材,简单易行的优点,不论教学设备的好坏,师资水平的高低,学生成绩的优劣,皆可推广应用。“思维描图”不仅使地理概念清楚,地图知识牢固,还能避免“地名搬家”的现象发生。

第二步是填、写结合——“地理事物镶嵌法”。

学生在读、划教材,思维描图的基础上,已初步掌握了教材内容和地图知识,这样,可以利用地理事物都占有一定空间以及有规律分布这一特点,填、写结合,采用“地理事物镶嵌教学”。所谓地理事物镶嵌法,就是配合教材内容,取空白地图一张(学生自绘),就像幼儿的“积木盘”一样,把有关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气候类型、自然带、交通城市等,让学生像摆积木似的,按位置、比例分别“镶嵌”到空白地图上,填(图例)写(注记)结合,把众多的地理事物,综合归纳为一图,形象具体,印象深刻。

用此法还可以把不同的教材(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人文地理)、不同的章节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密切结合,启发学生按步思维,找出不同地理事物的各自规律、特征,理解其形成原因,掌握其相互关系,进一步把中学三个层次(中国地理、世界地理、高中地理)六册地理教材综合在一起,达到学生对地理课本越学越薄,越读越少,概念清楚,内容熟悉的目的。

第三步,练、测并重——“对比强化记忆法”。

通过读(课文)、描(思维描图)、划(概念、定义)、写(知识结构、地名)、填(地图)等一系列的自学活动,动手动脑,自学能力大大提高,已初步掌握了地理的“双基”内容。下一步就应通过练习,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各地理要素规律,以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如虽处同一纬度,由于海陆、洋流、地形的不同,气候类型产生差异,气候、土壤、生物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关系,地理环境(主要指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类与环境之对立统一关系,等等,使学生具备审答地理问题,评价地理事物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怎么提高文综成绩1.政治

文综政治要熟悉课本,不用背,只要大概有印象就可以了,知道原理什么的大概在什么位置就好。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几点:1、自己先做一部分题,不要怕和答案相差大,没关系,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通过错题,好好领会一下自己欠缺在什么地方,学会思考。2、通过错题再次熟悉政治课本,归纳课本知识,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地方。3、再来做题,这次做题应该会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还难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个时候要把答案抄下来,背过,积累的多了,自然会不知不觉得提高了。

2.历史

高三文综历史复习中,最好把每个时期总结成一棵树的样子,主干就是大标题,枝干就是小标题,叶子就是内用的关键词,这样每一节就是一棵树了。到最后的时候,把这些书当成枝叶再串成一棵大树,你一本书的框架就出来了,这样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3.地理

地理分为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三部分,其中中国地理,世界地理都是建立在自然地理基础上的。所以学好自然地理是最重要的。在自然地理中重要的部分是地球运动和气候,它们是很难理解透彻的但是又关系到所有地理知识的。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方法区域地理在高考中,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分布、特征、成因、规律及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而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和验证。因此,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树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

对区域地理的复习,一定不要只机械地重复一遍初中地理课本,而应重视对旧知识的加工、整理、重组和联系,建立知识框架与体系,并巩固在图像或图表上,并以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指导,结合高考训练要求进行复习整理。鄙人结合自己的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区域地理复习的简单方法与思路,供同仁们参考,便于学生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第一、推出区域地理复习模式,便于全体学生复习归纳总结。

一、自然地理特征。复习的思路与内容是: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土壤特征和矿产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在复习世界区域地理时,对土壤特征一般不作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区域的位置和地形,往往决定这个区域的气候特征,而区域气候和地形又往往决定区域的水文和植被,水文和植被往往决定区域土壤的形成)

二、人文地理特征。复习的思路与内容依次是:农业特点、工业特点、人口与城市特点。

对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看似简单,但复习时掌握复习方法,理清复习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加强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联系。

例如,用南亚季风的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南亚西南季风进退对南亚农业的影响。在复习东南亚地理位置时,一定要结合板块知识,巩固东南亚多火山、地震、滑坡、海啸多发的原因。用风带、气压带的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地中海气候在欧洲南部分布广泛的原因等等。又如东亚季风气候显著,要注意知识的联系与高考要求的连接----⑴季风气候的特点,⑵为什么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显著,⑶东亚季风气候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完成这一点,在提前布置的情况下,班内的优秀学生,能完成这一点,并在班内介绍、推广。

第三、每个区域考纲要求重点不一样,操作时应有侧重。

在复习区域地理时,注意每个区域往往有一两个重点。如东亚日本气候及风性及海洋性特点。东南亚位置,特别是板块中的位置,和东南亚地形特点及其成因是重点。又如非洲的气候在赤道南北两侧对称分布及其成因等是重点。欧洲海洋性气候及其成因等都是区域地理重点。完成这一点,应由教师主导操作。另外,在以主要国家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区域地理中,区域的概述复习为辅,国家地理知识重点。例如东亚概述部分:第一,对东亚每个国家做一两句介绍。蒙古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朝鲜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第二、季风气候显著。但日本是东亚地理复习的重点。

第四、在区域地理总结时,注意区域地理知识的类比和综合。

例如,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有好几个区域都有三地形区,北美自西向东纵列分布着三大地形区,南美和它相似。澳大利亚也有三大地形区,也是自西向东纵列分布着三大地形区,只是山地在东面。其实,俄罗斯也存在着三大地形区,印度存在着三大地形区。又如,东亚的季风和南亚的季风成因也可以进行类比等。通过类比和对比,便于学生巩固掌握。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往往能揭示许多地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例如自然地理要素的总和,人文地理知识和自然地理的综合等等。

日本为大纲规定的八个专节之一,我们用前面介绍的复习思路与方法指导日本地理特征的复习。

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5

1.题目的方向确定。

(1)领会课标精神。

认认真真地阅读课标与考试大纲条文,深刻地领会其精神,选择最终(有些题目要求可低些,作为过渡)能符合要求的题目,是校本题目建设中的首要任务。

(2)浏览各种题目。

即大量浏览市面上出现的各种相关的题目,以知识点为单位,分析其要求(识记、理解、能力等),然后进行综合比较(取出现频率较高的,舍去一些偶然出现的),确定应达到的广度和深度,以此作为校本题目的参照系。

(3)确定题目的难易度。

在校本题目的编写中,难度怎样确定?难易题的比例是多少?很难有一种统一的模式。据笔者的经验,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学生做题目要难易度适当,如果题目难度太高,就会失去兴趣,产生恶性循环,教师在平时要注意长期积累经验,以此作为编写校本题目的依据,这就是定性的方法。定量的方法就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统计作业、考试中相关题目的难度值(通过率),反复比较、综合分析,确定哪些该入选,哪些该舍去。关于难易题的分布问题。对于层次高的学校(学生),在初期就可以加大难度,增加难题;对于层次低的学校(学生),则应缓慢地、逐渐地加大难度,增加难题。此外在同一大题中,层次高的学校(学生)在小题中可较快地进入难题;而对于层次低的学校(学生),在小题中应缓慢地进入难题,即前面小题较容易,最后才出现难题。

2.题目的来源。

有三个方面值得考虑:一是网上下载,网上下载题目最大的优点是方便、费力少,缺点是经典题少,心仪的少。二是从纸质材料转化,现在市面上有许多题目,简直可称之为“题海”,这当中有些是可取的。三是原创。自编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改变,即部分是人家的,部分是自己的。二是完全自编,即原创。自编题是校本题目中的精华,要好好重视,花大力气建设。

3.题目的管理。

这也是校本题目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包括题目的存放和导出、更新、保护等。一是题目的存放和导出。这里的关键是建立良好的目录系统。据笔者的经验,可用两种分类法,一是先按年级分类,再在年级里按教材的章节分类,其间再并列地分出“综合”一类;二是按专题分类,如时间题、等值线题、布局题、综合题等。良好的目录系统建好后,题目的存放和导出就比较方便了,只要往相应的位置放和找就行了。二是题目的更新。要经常性地检查题库,剔除一些老化的、不满意的题目,新增一些更加科学的、符合潮流的题目,以适应新形势。三是题目的保护。及时地更新杀毒软件,免遭病毒攻击和及时地备份(用移动盘或光盘)是两项不得不做的工作。

二、自编自创辅导材料的基本策略

据笔者的实践,针对以下问题可编写一些辅导材料:

1.课本里未提到,但题目中会出现的内容。

在平时的教学中肯定碰到过这种情景,解题所需的知识课本中却未叙述,如雪线、三角坐标系图、等温线图的判读等。这些最好编一些材料供学生阅读。例如,雪线是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雪线的高低与降水和气温有关,降水越多,雪线越低;气温越低,雪线越低,雪线大致与0℃等温线接近。

2.课本里提到较少,但题目里要求较多的内容。

如太阳高度角,课本里只有很少内容,但实际的要求却非常高,如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有何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有何规律?某一瞬间各地太阳高度大小如何比较?正午太阳高度如何计算?已知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如何求某地的纬度或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极昼地区子夜(0点或24点)时太阳高度如何计算?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怎样?垂直照射与太阳直射有何区别?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与纬度有何联系?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楼高、楼距与太阳高度有何关系?太阳能热水器倾角与太阳高度有何关系?遮阳板(或雨棚)的宽度与太阳高度有何关系?如何判读等太阳高度图等都在考核之列。对于上述内容适当地编写一些辅导材料是十分利于教学的。

3.学习时间相隔较长的内容。

地理课一般先在初一(最多是初二)开设,而到高三时,又要用到初一的知识,相隔时间较长,遗忘较多,若能及时发放一些辅导材料,肯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例如,中国主要铁路线名称及起止点: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哈大线:(哈尔滨—大连);京哈线:(北京—哈尔滨)……

4.难度较大的内容。

课本中有的知识难度较大,学生不容易掌握,尽管教师会反复讲解,但手头上有一些通俗易懂的辅导材料,在合适的时间里温习,对提高学习成绩应该是有益的。

5.课本里分散,又需总结的内容。

有些知识在课本里分得很散但在实际中,又需要它的综合知识,若能编成材料,则有利于复习与解题。如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高度、风、下垫面性质、洋流等。

三、自编自创校本教材的基本策略

校本教材的编写是校本教学资料建设中最高的目标,但工程非常巨大,除消耗大量的精力、体力外,编写者还必须具备相当高的教学和写作水平,所以只有有条件的学校才可尝试。

1.高一教材的编写。

在一般情况下,高一年级是不进行文理分班的,而且都要会考或毕业考,考试的题目难度不会太大,所以从总体上看,统一的教材是基本可用的,但必须作些调整,哪些内容要调整呢?即课本里未提到,但题目中会出现的内容要补充;课本里提到较少,但题目里要求较多的内容要加强;初一时学过的,在高一时又要用到的内容要补充;难度较大的内容要修建一些阶梯,某些分散的内容要作些综合等。考虑到部分学生要读文科及学生的年龄特征,高一校本教材的定位一般可略高于会考(毕业考)或在高考与会考(毕业考)之间,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作适当地调整。

2.高二教材的编写。

高二时,很多学校作了文理分班,学生有了明确的方向,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接受能力有所提高,故教材的定位可接近高考水平。要大量阅读通行的高二年级的题目,研究它们的深度和广度,并合理地反映在教材中。

3.高三教材的编写。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6

困惑之余我深入学生作了了解,原来他们觉得,数学、英语这些历来的主科难学是很正常的,但一直以来明明是“次科”“易科”的地理如今竟然也变得这么难,他们觉得不可思议,也始料未及,更无法适应。面对困局,我逐渐感觉到问题很可能出在了“衔接”上,并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解决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问题,尤其是高一阶段的衔接问题,对整个中学地理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此我就把这作为自己的教学科研课题。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搞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首先要“知己”和“知彼”, 然后才能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所谓“知己”就是要知道我们初高中教师自身教学上的差异,各自都有哪些优势和不足。所谓“知彼”就是要知道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差异,初高中学生学习状态的差异,以及所有这些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一)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差异

1. 地理教学内容的差异

课程目标的差异 初高中地理课程目标既紧密联系,又有所区别。初中课程目标主要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科的各种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等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初步形成爱国情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高中课程目标则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地理规律,能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在地理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怀、可持续发展观念等方面有更自觉的意识。

地理教材的差异 初中地理教材为义务教育必修内容,分成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它具有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征,感知性色彩较强。其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在区域地理中贯穿主题学习、范例学习,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这是符合初中学生年龄较小,理解、分析、归纳、推理能力较弱的特点的。高中地理教材则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二者都不再全面地学习区域地理。必修课程大体上是学习系统地理,着重体现基础性、通用性。选修课程基本上是学习应用地理,由多个模块组成,着重体现深化性、多样性和针对性。两种课程的知识系统性和内容逻辑性都比初中教材明显增强,理论比重加大。而且设置有多个“问题研究”环节,以案例的形式进行知识拓展和问题探究。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学会总结规律,应用规律。

2. 地理课程设置引起的差异

现行中学开设地理学科的是七、八年级和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唯独九年级不开设地理,出现了一年的地理学习“间冰期”,故高一学生对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大多遗忘殆尽,导致了高一学生对地理学习普遍感到困难。

3. 学生学习地理状态的差异

学习心理的差异 初中地理是一个没有刚性要求的考查科目,成绩不计入升学考试总分,平时教学较偏重直观性、趣味性,学生学得相对轻松,压力不大,因此在学生心目中一贯就有“次科”“易科”的印象。一进入高中,学生的学业负担骤然加重,地理又从偏重直观性、趣味性变为偏重理论性、逻辑性,加之高一开设的自然地理,理科色彩和抽象性都比较强,这对于偏重文科的学生来说更是增加了难度。巨大的反差,使不少学生难以实现学习角色的转换,缺乏对身心状态的调节能力,从而产生了适应性焦虑,成绩自然也就不理想,个别学生甚至放弃了地理学习。

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地理所教多是基础知识,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活泼直观,对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要求不高,在考查过程中,往往仅凭突击记背也能顺利过关。高中地理则更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需要理解、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的综合运用,而高一学生大多还没有这种意识,仍然沿用画书本、记笔记、背笔记等机械的学习方法,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无法突破困局。

另外,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通常由老师牵着走,学习计划的制定及其推进基本由老师主导。进入高中后,学习自主性增强,学习方法日趋个性化,学生又处在摸索中,难免会产生茫然,制定的学习计划,要么不切实际而流于徒有形式,要么缺乏毅力而无法贯彻执行。

4. 地理教师教学的差异

由教育格局引起的差异 我市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初中与高中分离办学的格局,大多数学校办成了单一的初中或高中,一些名为完中的学校也往往初高中分开在两个不同的校区,这样的格局无形中阻碍了初高中教师的交流。就地理学科而言,在一个合理的周期内能实现初高中教学“大循环”的教师并不多。初高中教师往往少有对方的教学经历和经验,在各自的教学中不太注意也不太懂得与对方的衔接。不少教师对整个中学阶段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无论在宏观把握上还是在微观了解上都还有不足。所有这些造成了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落差。

(二)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1. 学生学习状态的衔接

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须跨越知识能力的大台阶,困难是不言而喻的,对此应该尽早给学生以清醒的认识,树立打硬仗的思想。尤其在某些薄弱高中(如我校),不少学生认为自己靠初三拼搏一年就上了高中,高一、高二松口气,高三再努力也能上大学。对此,除了从道理上讲清其不切实际外,还可以在平常的测验考试中结合所学,适当与高考接轨,让他们既熟悉了题型,又打消了幻想,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但同时我们也需注意到,绝不能把高中的学习困难盲目夸大,使同学们看不到前途。在平常的测验考试中若盲目照搬高考题目让他们做,很可能会弄得学生个个灰溜溜地没了信心。我们主要地还是从正面讲道理:高中学习是难,但也难不到哪儿去,经过自己的努力,困难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此外,作为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讲清楚高中三年的课程安排、考试制度、评价方法等,使学生对此有清晰的认识,成竹在胸,未雨绸缪。

2. 教师教学的衔接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的衔接 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地理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都要有衔接意识。初中教师要把对学生相关地理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坚决摒弃只是画重点、列提纲来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即使经过九年级的“间冰期”,死的知识会有所忘记,但活的能力仍能留存下来,为其高中的学习服务。初中教师还要尽可能多地了解高中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在讲授某些知识点时不妨开出一个口子,以便高中阶段的进一步展开,使教学更具有前瞻性。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的衔接 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在教学安排上,针对高一学生旧有知识大多已经忘记的特点,可以尝试花适量课时对初中的知识进行梳理,以图重构初中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也可以在某部分内容教学前,将初中相关知识来个回顾,使新的教学变成对旧有知识的巩固和延伸。最好是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