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我管理申报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我管理申报材料范文1
关键词:企业管理 管理模式 财政专项资金 问题 对策
经济的增长提高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利用财政可以推进经济发展,在企业方面每年多家都给予大量的财政支持。企业利用这部分资金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带来了经济效益。但有些企业在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方面不科学,管理机制不健全,使得专项资金被挪用,资金利用率效果下降等现象,本文专项资金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1.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过程通常是先由企业提出立项申请,然后报送到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在项目审批通过后,财政专项资金一次性拨付给企业,企业利用这些资金用于企业科技研发、战略发展等特定项目。但这种模式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论述。 1.1忽视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造成资金利用率低。许多企业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方面,往往只重视专项资金的申请,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做好项目的申报工作,而有些申报材料存在着内容是真,夸大了项目建成后的效果,申请的资金远超于项目所用资金,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而企业的项目审批通过后,企业轻视管理,对于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等情况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缺少绩效评价机制,使得在资金的利用率较低,对于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缺乏领导力,加之在管理上的错误认识,使得项目进程缓慢。
1.2项目立项后资金使用不明确。有关部门在审批企业项目时就以明确了项目的相关预算,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与预算存在较大出入,企业在立项前,申报过程中所需的费用都是由企业支付,而这部分资金是从企业的日常管理费用中列支,在项目审批后,政府拨款给企业专项资金,这些资金没有用到项目建设上,将这部分资金挪作他用,严重背离了预算。有些企业在获得资金后随意扩大资金列支范围,违背了专款专用原则,变更了资金的性质和用途,造成了出结构不合理,将企业的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全部纳入专项资金的列支范围,压缩了企业项目所需资金。
1.3会计核算准则不明确,核算混乱。一般情况下,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生产建设等所需要的资金管理是在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系统下进行的,所采取的制度是企业内部的财会管理制度。而企业的内部财会管理制度不能应用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财政专项资金的核算应有专门的经费使用制度,作为财会人员不能把二者混用。而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大多数的财会人员由于很少接触到财政专项资金,或缺乏对财政专项资金的有关经费管理使用制度系统的学习掌握,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专项资金辅助账,但在收到财政专项资金时,企业通常将其记入“其他应付款”这样的等科目,有的企业根本不存在专项资金辅助账,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十分严重。
2.财政专项资金随用随拨管理模式分析
2.1资金拨付的主要流程。这种拨付很容易理解,并不是一次性全部给企业。企业的项目审批通过后,在项目正式实施之前,政府按照专项资金预算按一定比例划拨给企业资金,这部分资金保证企业项目的启动,在此后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度给企业拨付。这种模式的具体运行程序是这样的:首先,建立项目完成评价体系,这个体系中包括资金投入的使用率、预算的执行情况、项目的完成情况等定量指标,根据立项经济性、核算规范性、管理完善性等定性指标特点来分配权重,做到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然后根据上述项目的评价标准进行差异化资金拨付。根据项目的执行情况来拨付资金,如果项目完成情况良好,资金供给充分;如果项目完成情况不理想或者完不成项目,少拨或不拨直至停拨资金。
2.2随用随拨管理模式的评价。这种资金的管理模式是在该模式评价体系下进行的,在这种模式下,财政资金拨付主管单位可以及时发现资金列支偏离预算、投入产出不配比、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或者终止资金拨付,有效防范项目资金浪费。企业受到了时刻的监督,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就必须规范操作,按预算进行活动,合理配置资源,规范会计核算。这种模式的缺点是,资金拨付很难与与项目进度保持绝对一致,会导致资金拨付滞后于项目进展,而这种管理模式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来监督,增加了工作量。
3.财政专项资金事后一次性拨付管理模式分析
3.1资金拨付的主要流程。这种管理模式是在项目结束后,根据完成标准来衡量拨付资金数额。如果项目指标全部完成,则一次性拨付全部款项,如果未能完成或完成一部分,根据事先设定的相应资金拨付比例来支付。该模式应重点关注以下两点:第一,项目在申请立项时,审批单位应制定相关的目标值,确定相应的资金拨付比例,确定不同情况下拨付资金的上下限,为项目完成后提供评价标准。第二,项目结束后,专项资金的拨付根据项目完成的情况来判定支付数额,如果项目完全没有完成,未取得任何成果,则可以不付任何资金。如果全部完成可以支付项目的所以款项,如果未全部完成,可根据项目完成指标按比例拨付。
3.2事后一次性拨付管理模式的评价。这种管理模式是在项目完成后再进行评价,根据项目的完成率和完成效果进行资金拨付。这样企业为了减少成本避免损失,会促进企业按目标完成项目。提高了投入产出率、财政收入贡献率、核算规范性等,最大程度上保证预算执行的合理性,减少损失浪费。它的缺点是,给企业加大了筹集资金的压力,这种模式只能适用于资金充足的企业。
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国家虽然在此方面提出了一些规范,但还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进一步完善,企业自身也要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社会媒体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这样企业的专项资金才能发挥最大功效,为市场经济繁荣和企业战略发展提供推力。
参考文献
自我管理申报材料范文2
Abstract: From the basic function point target administration law, discusses the target administration in actual produ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law in the cost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 to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关键词:成本;材料;管理
Key words: cost;materials;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0-0055-01
0引言
目标管理是依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综合平衡,确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预期达到的成果,制定出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而进行的组织、激励、控制和检查工作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因其具有形成激励、有效管理、明确任务、自我管理、控制有效等优点,在企业管理应用中非常普遍。同时,目标管理是根据企业目标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它的基本程序是确定目标、目标展开、目标实施、目标成果评价等。开滦唐山矿业公司隶属于开滦集团有限公司,属国家大型采煤企业,综采一区为唐山矿主要采煤生产区队,根据综一区工作实际,我们运用目标管理法在控制材料费指标上进行了探索,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1明确月份材料费指标
根据公司下达的材料费指标,结合我区生产作业计划、规程措施要求和现场生产条件,制定出当月材料费完成分解指标。
2材料费指标的分解与责任
2.1 对材料费指标进行分解矿对区月份材料费指标确定后,我们按点班(组)和个人各个层次的目标,量化到最小单位,从材料投入、使用、回收都有明确目标,以便调动各个层次采取措施实现目标。
2.2 对材料费指标进行责任确定在把月份材料费指标分解的同时,我们还根据每个岗位RMDC岗位标准确定责任,使每名员工人人明确自己在实现区材料费指标中应承担的责任,使责任指标便于检查和考核。
2.3 材料费指标分解情况①金属网:按回采进度计算铺网面积=进度×面长×搭接系数计算制定指标,除做超前时可将一块网剪成两块使用(剪好的网必须妥善保管好,严禁乱扔乱放)外,其它地点严禁剪网。责任班组生产班、大修班,责任人联网工、超前支护工。②网丝:按铺网数量制定相应指标,责任班组生产班、大修班,责任人联网工、超前支护工。③坑木、乱料:按生产作业量制定指标,工作面做超前过程中,正常情况下采用1.2米铰接顶梁与十字梁配合控制顶板,顶板破碎、拆除支架、措施规定必须使用丈板做超前或区里布置的采用丈板做超前等情况下采用丈板做超前外,其它情况不允许采用丈板做超前。责任班组生产班、大修班,责任人生产班长、大修班长。④乳化液的使用:按月产量计划制定指标:责任班组:生产班、检修班、责任人液泵司机。⑤油脂使用:按月定指标,责任班组检修班。责任人机组检修工、机组司机。
3材料费指标控制
在材料费指标控制过程中,过去我们往往是对班(组)和个人采取“紧逼”或“鞭策”的不良办法加以控制,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浪费现象严重。对此,我们引导职工按照自己能担负的材料费目标责任,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控制,组织职工开展“知百价、算细帐”活动,使广大职工感到控制材料消耗不是那个上级“要我省”,而是发自内心的“我要省”,同时采取以下措施加以管理。①从向物管科申报材料计划、支领材料开始控制,实行经营区长批签制度,到货验收登记制度,此项工作由经营区长、材料员、备件员分别负责实施。②材料发放管理,材料员、备件员做到发放数量、发放去向有纪录,以便核实各班组和个人材料费指标完成进展情况,此项工作由小库管理人员负责实施。③井下料场收料、发料由看料场人员负责登记纪录,主要是坑木、金属网等材料。④区直人员下井检查在材料的日常使用过程中有无丢失、浪费、不合理使用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分析事故,追查责任进行处理。⑤班组长、操作员工及时向材料员、备件员、经营区长反馈材料在使用中有无质量问题,反馈现场生产条件变化对材料投入的影响,以便区及时调剂班组的材料费控制指标。
4材料费指标完成分析与考核
在对材料费指标控制的过程中,我们坚持每月按周对材料使用进行一次分析,月底进行考核。不断总结目标管理经验,掌握材料消耗情况,以便加以控制。
自我管理申报材料范文3
×××××××××中心是按照编办发××号、编办××号文件依法成立的国有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位于人民路××号,直属××人民政府,主要职能是负责××××××××管理工作。经××××编委办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核准登记,具备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本单位的宗旨是充分利用国有资产开展物业管理业务,积极创造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目前有职工人,管辖商业面积。作为具有经营资格的法人事业单位,我们依法开展物业管理和服务活动,从无到有,先后引进家中型租赁经营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年来共实现经济收入万元,上缴财政万元,实现税金万元,为我区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发挥了窗口表率作用,减轻了财政负担,为区政府创造了财源,连续三年被评为区级先进单位,法人代表××同志两度被记功嘉奖。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依法办事,规范管理行为
首先,我们注重学习教育,强化法规意识。我们组织中心人员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如《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暂行条件》、《现代化物业运营全书》、原创:《国土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新《合同法》、《民法通则》、《档案法》、《会计法》等等,统一了认识,明确了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方向,增强了法律意识,促使我们始终严格遵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规定,依未能办事,推进物业管理工作现代化、法制化、科学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站稳脚根,不断壮大。
其次是,取得主体资格,严格操作程序。一是依法组建机构。年,我中心成立之时,正值我省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试点阶段,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改革的需要,依照法律程序我中心申请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取得了独立法人资格,成为了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社会发展主体,依法享有独立法人的权利,承担相应义务;二是制定了组织章程,按章程规范管理。我们始终严格遵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规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擅自改变单位名称、加挂牌子、增加机构;制订公章管理制度,规范了公章使用;严格控编,没有增加或变相增加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每年及时按规定报送年度报告,且连续两年度报告被评为级;我们规范了证书管理,运用证书进行税务登、物价鉴定、国土、房地产管理登记等,无涂改、出租、出借、遗失法人证书行为;我们严格遵守组织章程,努力开展物业管理及服务工作,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深化改革,提高办事效率
我们有幸抓住了改革契机,在社会发展、改革的激流中勇于开拓,努力进取,从加大内部管理着手,向管理要效益、充分体现了法人事业单位自我发展的广阔空间。
、严格编制管理,单位自主用人。我中心定编人,现有在编人员人,空缺人。随着党政机构改革临近,也曾有人认为可将精减人员充实到我单位,同时,就我中心的实际情况,三人做六人的事,工作压头,我们的编制未满,可以考虑进人。但是,按照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要搞活内部用人机制,精减富余人员,目前我中心人能承担全部工作。辛是辛苦点,但为减轻财政负担,充分发挥人员才干,适应事业单位走向社会的改革方向,并没有必要进人,为此,我们取得了区领导的支持,最终没有增加人员。而对找关系、讲情面想进入本单位的人,我们更是一一婉辞回绝。如此既关前门又堵后门,使我们的工作开展三年来,没有因进人而增加单位负担。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麻雀虽小,五脏皆全。我中心虽只有人,但每人身兼数职,我们将中心工作分为三大块:一是领导掌全局,定盘子;二是对外管理、服务、水电维修、租赁费的收取及协调工作等等;三是对内的人事劳资、接待、财务、档案、信息管理等等。我们根据组织章程制定了办公、接待、财务、廉政、档案、保密等工作制度和中心领导、财务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动力设备管理人员、人事专干等岗位责任制,并认真监督实施。因为有详尽的制度,工作有章可循。我们分工明确,工作中无推诿、扯皮、踢皮球现象,更无人浮于事,上班一杯茶、一张报的作风。内部人员团结协用,为开展物业管理工作,群策群力,积极献计献策,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财务管理、努力增收开支。要实现事业单位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不断壮大,财务管理是重要的一环。首先,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和财物管理制度。坚持财务审批一支笔,物资采购、验收、管理专人负责,定期财务公开,适时审计,强化了财务监督机制。在增加收入方面,我们积极维护财源。按合同定期收取租赁金及代收水电、卫生等费。对拖欠现象,我们及时耐心做说服工作,争取租赁户的大力支持,直到资金到位不流失。从开办至今,共收取租金万元。另一方面,我们节省开支,不违规乱发钱、物,不铺张浪费,乱请客、送礼,勤俭持家,积累财富。如我单位工程均采取招标制,以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我中心共招标工程四项,投资万元,通过招标形式及工程审计节约资金万元。
三、加强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事业单位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我中心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以此为宗旨,抓住为政府服务,为租赁户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总目标开展工作。与此同时,立足于我中心的实际,不断增创经济效益,实现自我发展之路。一九九七年中心成立之时,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带给了我中心工作各种困难。为此,我中心一班人调整思路,积极应战。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增加服务手段,取得了良好成绩,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我们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做好服务工作的:
一是创造良好软环境。宽松的经营环境是投资商安心创业的根本保障。物业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搞好服务,为投资商创造宽松的软环境。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协调工作,既维护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又合理减轻投资商的税费负担,协调提供停车、就餐、有线收视、订阅报刊等工作、生活便利。软环境的宽松,为投资商提高了信心,加大了决心。
二是重资投入,建好硬环境。招商工作难度很大,本单位遵循既节约,又办好事情原则,从硬件上创造招商条件:原创:我们首先抓好水电建设,增置了一台的变压器,保障整幢大厦全负荷电力供应;其二是为保证有冷、暖气供应,大厦能四季如春,我们安装了万中央空调管道及末端设备;其三是消防安全有保障,大厦安装了消防供水系统,楼内、外有消防栓个;其四是为美化周边环境,装饰了一楼大厅和裙楼广场;再者就是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宣传力度,与省政府信息网络中心联络,将大厦招商信息网络化。上述工程共投资万元,硬件的投入,显示了我中心的实力,解除了投资商的忧虑。
自我管理申报材料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把培养造就创新性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只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1]。”教育部长周济同志说:“中国的大学要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这些都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围绕如何提高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对高等学校提出了历史性要求。对此,河南理工大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总结构建出一套有特色的“22131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提出
学校的育人目标总体上是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课堂”来体现和落实的,教学实践环节是主渠道,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业务素质,也培养学生的非业务素质;“第二课堂”课外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是教学主渠道的有益补充和拓展。“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提出,是依据素质教育观念对新形势下学校育人工作的思考,主要着眼于利用“第二课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是对学校教学环节主渠道的有益补充和拓展,可以说“22131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是学校“第二课堂”中的教学计划。河南理工大学总结构建的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是以受教育者为指向的网状闭环模式。本文旨在通过以受教育者为指向的网状闭环功能性模式,从激发意识、补充能量、提供力量及其方向等角度来描述进而理清能力导向的创新教育各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和作用。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
1、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1)因素的主导性。创新教育模式中因素的选择对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该模式应该能够反映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各个方面,要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合理性[3]。
(2)对象的主体性。创新教育模式中活动的规划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目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一种制度化的方式实现学生对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和成长设计。
(3)途径的可行性。创新教育模式是两个课堂相结合的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改革要求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桎梏,两个“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界墙”,该模式是纳入多种形式的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推动两个为一体的教育和培养方式,是两个课堂相结合的成功做法。
(4)体系的完整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涉及学生素质的方方面面,旨在保证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都能得到充分的培养,真正做到提高“全面素质”。该模式的构建能体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体现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水平,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5)校院两级相结合。从长远看,模式要包括学校总体方案和各院系方案两部分,校级方案包括育人工作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安排;院系方案包括面向学生的具体实施方案。模式的制定和落实必须充分调动校院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在总体思路上全校一盘棋,在院系具体活动项目格局特斯的局面。
2、模式设计的内涵与实施
具体来说,“22131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各选择因素的性质和影响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有必然内在关系的5个组成部分:
两个报告: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学术报告、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术报告――营造校园科技创新氛围,作为学校创新教育的常项工作。每年近百场院士、专家、教授、企业家讲座,配以覆盖多学科的博士讲坛、创业论坛、青年学生论坛,营造氛围释放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消除了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神秘感,吸引广大学生加入到科技创新的行列中来。
两项训练:“步步高”大学生科技攀登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支持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发研究,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活动平台。近年来,学校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修订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设科研训练学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通过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无偿支持学生自主提出的学术科技创业项目的开发、研究,对学生中蕴涵的创业思想和创业项目采取基地化建设模式和项目化运作方式加以培养;通过组织有效的团队,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技能训练,使广大学生的创新才能有了“用武之地”。
一个体系:以“挑战杯”为龙头,建立科技竞赛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竞争交流。创业实践完成以后,需要对其成果进行评估交流,而各种学科竞赛是实现创业成果竞争交流的有效载体。以“挑战杯”为龙头的竞赛体系包括“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网页设计大赛、企业管理模拟挑战赛”等五项赛事,自主选题与命题相结合、专业命题与非专业趣味命题相结合,“挑战杯”是核心,各大赛成为“挑战杯”的重要来源和补充,形成了“一点多足”的科技竞赛体系格局。该竞赛体系在内容上与专业学习紧密相连,在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吸引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每年都有科技成果问世,为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提供广阔的竞争交流舞台。
三项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广泛推广应用创新成果。近年来,我校围绕“育人”主题,扩展实践内容,加强基地建设,尝试专题社会实践,形成了全方位社会实践的格局。在生产实践中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激发科技创新灵感,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在学校的引导下,学生们自发成立了“天好者协会”、“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创业计划者协会”等各种科技协会和科技发明兴趣小组,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跨学科、专业交叉正成为科技社团发展的新趋势,学生社团成了创业灵感的集散地。
一个中心:大学生开来创业中心――探索创业教育,推进创新成果转化。2001年学校以创新的精神、思维和工作方法,在总结以往科技创新实践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学生开来创业中心”。包括经营、管理、销售、开发在内的各项运作均由学生操作,按照现代企业模式运作。中心借助学校的技术优势和经费扶持,并争取社会资金,由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经营,开发研制、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实现了从创新走向创业,从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延伸,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极大地提升了自主创业的能力。
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能力导向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在河南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根据调查显示,76%的学生认为学校现有的科技创业活动对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显著作用。一批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河南省第三届“挑战杯”竞赛中,河南理工大学学生科技制作类和小发明类作品进入终审展评的总数名列全省高校第一;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18项;2006年第四届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河南赛区金奖。王超同学自主研发的计算机外设产品“意盒”,2006年5月获得德国国际发明技术科学博览会金奖,并被列入“2006年国际成果重点转化实施工程”。王超正在进行的“多功能痰涕一体箱”的研究,已被纳入“全国21X重点专利实施工程”。
三、结论与思考
牢固树立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相统一的教育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前提。高等教育的首要社会职能和根本的社会价值体现就在于培养人才,大学创新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培养创新人才这个根本性的任务。中国的大学要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数以万计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必须牢固树立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相统一的教育观,坚持教育中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协调一致,坚持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训练的协调一致,坚持教育学生做学问、做事与做人的协调一致。
优化高等学校环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学校环境是指对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学校因素,包括校长领导、学校管理、创新氛围、教学评估等。任何一种学校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校长是关键,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校长,才能为个体的创新能力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教育管理部门也应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为学生服务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选择性要求;要以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学术氛围为工作重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增强教学评估的全面性,在学生评价体制上,应实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体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导向和过程。
推进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被国际上高等教育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才能培养出来,而高校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条件,缺乏双师型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存在较大困难[4]。校企合作有利于实现优势资源共享,构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保障。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发挥主要的作用,没有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就难以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5]。要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把传授教材为主要目标变为以增长经验、发展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在学习中发挥内在的潜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R],2006.6(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2]周济.注重培养创新人才 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4-9.
[3]王晓梅.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Z].河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申报材料,200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