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学习的对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学习的对联范文1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重度有机磷中毒;炎性细胞因子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6-021-2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内科常见急性中毒之一,重症AOPP患者若未及时抢救死亡率很高,虽然随常规应用洗胃、早期足量使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CHE)复能剂及呼吸机支持等综合治疗,抢救AOPP的成功率已大幅度提升,但重症病的病死率仍高达26.12%[1]。近来有研究者关注到AOPP和全身炎症反应(SIRS)的关系[2]。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已证实能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有机磷农药。为研究HP+HD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评判,我们将明确诊断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终合征(MODS)[3]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9例)进行比较,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救治的102例符合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4]的患者,就诊时间40min-48h。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男性17例,女性36例,平年龄(39±8)岁。毒物种类为氧化乐果13例,乐果12例,甲胺磷9例,敌敌畏19例。深昏迷9例,中度昏迷21例,浅昏迷23例。伴呼吸衰竭36例,均行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循环衰竭34例,急性肝损伤16例,急性肾损伤29例。对照组49例,男性14例,女性35例,平均(38±10)岁。毒物种类为氧化乐果14例,乐果10例,甲胺磷8例,敌敌畏17例。深昏迷7例,中度昏迷19例,浅昏迷23例。伴有呼吸衰竭27例,均行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伴循环衰竭28例,急性肝损伤15例,急性肾损伤26例。
1.2治疗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组间人数均衡,组间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差异(p均>0.05)。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P+HD治疗,治疗频率为每天1次,每次用灌流器1-2支,HD治疗4-5小时,连续3-5次,然后根据病情决定是否继续行HP+HD。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均给予洗胃机彻底洗胃、常规20%甘露250-500mi导泻、早期足量使用阿托品和复能剂、补液、利尿、促排、维持水盐电解质平衡、防感染、保护胃粘膜、抑酸、营养心肌及对症、支持等治疗,若有需要则加用激素治疗。呼吸衰竭者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循环衰竭者予扩容及血管活性药物,肝损伤者予保肝治疗,急性肾损伤予保肾治疗。
1.2.1HP+HD治疗血液透析采用NIPRO NCU-10血液透析机,NIPRO 150A血液透析器,血液灌流采用珠海健帆公司生产的HA230血液灌流器。血液透析器和灌流器串联进行血液净化治疗,2-2.5h后取下饱和灌流器,继续血液透析治疗或根据病情需要换上另外一只灌流器进行治疗。治疗时灌流器置于透析器的前面,以100ml/min的速度引血,如无不适在15min以内将血液流速调整到150-250ml/min,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其他变化。
1.2.2置管部位及抗凝颈内静脉29例,锁骨下静脉8例,腹股沟静脉16例。抗凝均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根据患者的体重及凝血功能的状况一次性推注3000u-5000u,不再追加。
1.3观察指标分别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阿托品用量、中间综合征发生率、CHE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氧合指数(PaO2/FiO2)、血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APACHE II评分的变化。
1.4统计学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和百分率表示,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作t检验,计数资料作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临床指标比较治疗组与照组相比较(见表1),治疗组阿托品用量显著减少、CHE活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缩短、中间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降低(p
2.2不良反应: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过敏、休克、出血、凝血等不良反应。
2.3病情转归:治疗前两组APACHE II评分统计分析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49例患者13例治疗无效死亡,36例治愈出院,存活率为73.45%;治疗组53例患者50例治愈出院,存活率为94.34%。两组存活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可造成机体多器官功能损害,尤其是重症死亡病例大多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密切相关[4]。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机体同时或序贯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机体迅速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MODF),是危重患者首要死亡原因之一。MODS的早期阶段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5]。内毒素是全身性炎症反应(SIR)的触发剂,其后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SIR的最初启动,其中TNF-α、IL-1、IL-6、IL-8为最有影响的介质,有学者将这些介质称之为前炎症介质(Pre-inflammatoryfactor),其中TNF-α、IL-1既为原发性前炎症介质,又是激发继发性炎症介质的趋化因子[6]。炎症启动后激发机体产生众多的继发性炎症介质,加重SIR的瀑布效应,这种持续高水平的细胞因子可进一步发展为MODS[7]。近年来,有学者研究AOPP患者体内的炎症介质及MODS的关系,AOPP迅速使机体发生胆碱能危象,内毒素血症和其他损伤等导致内皮功能受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并使之活化,活化的细胞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和其他介质,刺激CPR分泌增加。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已被认为与危重症的发展过程及预后关系密切,其产生过多往往提示病情危重。对SIRS/MODS的炎症反应过程进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以单纯中和或阻断某些炎性介质为目标的研究均未达到理想效果[8]。本组资料提示早期干预炎症反应可以抑制AOPP发展成MODS。血液透析通过清除血液小分子、非脂溶性的毒物,调节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从而改善机体内环境;血液灌流是血液流过装有活性炭或树脂的灌流柱,毒物被吸附后,血液再输回患者体内,有机磷是一种脂溶性高,分布容积大,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毒物,早期在毒物刚进入血液时有一高峰浓度,此时进行HP+HD治疗,能够大量地清除毒物及改善机体内环境。有机磷具有较强的脂溶性,口服吸收后通过血液迅速分布于全身各器官中,具有较大的分布容积。一次治疗后,循环血中的有机磷浓度暂时下降,经过数小时后,分布于全身各器官中的毒物可再释放人血,即出现血液中有机磷浓度回升。另一方面,有机磷农药可在肝内氧化成毒性更强的物质,通过肝-肠循环不断吸收,导致中间综合征、反跳等并发症发生[9]。故需要多次进行HP+HD治疗,进一步清除毒物、减少反跳。本研究发现,早期多次进行HP+HD可以使阿托品用量显著减少、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中间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LPS、TNF-α、IL-1β、CRP、APACHE II评分较前均下降显著(p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呼吸和结核杂志,2002,25(4):195―198.
[2] 田英平,石汉文,霍淑花,等.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42例分析[J].临
床荟萃,2000,15(20):935―937.
[3]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MODS中西医结合诊治/降低病死率研究”课题组.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标准、病情严重度评分及预后评估系统和中西医结合证型诊断[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8,20(1):1-3.
[4] 张莉,徐继扬,杨燕.血液灌流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
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2):73-74.
[5] 黄韶清,周玉淑,刘仁树,主编.现代急性中毒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
民军医出版社,2002:654.
[6] Walsh CR.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after multiple trauma.Orthopaedic Nurs,2005,24:324-333.
[7] Alain C,Christophe V,Jean FD.Adjunctive therapies in sipsis:an evidence-based review.Crit Care Med,2004,32:562-570.
有关学习的对联范文2
[关键词]对联活动 网络资源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025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学习对联的效果更加明显,笔者认为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精心创设视频、故事等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欣赏对联,创作对联,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感悟文化
学生喜欢故事,对联故事更是通俗易懂,曲折有趣,富有生活气息。每一届新生到班后,笔者的第一节对联课就是从对联故事入手,问学生所知道的对联故事,再通过妙趣横生的网络视频片断,让学生感受到对联的奇妙,从而对对联产生兴趣,在课余时间也会主动去收集一些对联故事到班级中与同学共享。教师再适时寻根溯源,讲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二、举例分析,掌握特点
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讲究对仗工整和平仄,上下两联要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等。
1. 内容关联,对仗工整
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对仗是对联的生命,上下两联语意必须相连而不重复。如:校园优美师生绘,雨露甘甜桃李开。
2.仄起平收,平仄相对
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如:笔下文章润(仄仄平平仄 ),人间雨露浓(平平仄仄平)。
3.种类繁多,内容丰富
根据内容和用途的不同,对联分为春联、婚联、寿联、挽联、职业联、名胜联等。
三、内外结合,激发兴趣
1.结合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加深理解
(1)古诗词中有不少名句,特别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既对仗工整,又平仄和谐,如在上课中加以分析,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要重点分析这些名句。
(2)根据名家名作开展讨论学习。关于鲁迅的生平,教师可鼓励学生上网查找资料,通过他的《自嘲》诗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及他去世后各界悼念联来了解,如国际友人斯诺和姚克联名写的一副对联:“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此联深情款款,娓娓道来,语意双关,饱含对鲁迅的崇敬和悼念之情,将人们熟悉的鲁迅两本著作《彷徨》《呐喊》贴切放中,可谓上乘之作。
(3)注重古文内容提炼,学习与课文相关的对联。教学完《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后,可提炼如下对联“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岳阳楼上范仲淹即景抒情”,既概括了课文主要内容,又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2.注意把学习对联和语文综合活动结合起来
布置学生利用寒假摘抄(拍摄)喜欢的春联,开学后跟同学分享,收获成果。可结合当地资源,进行对联的搜集整理。上思县诗词对联活动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县诗词爱好者已创作出版了格律诗、对联等3万多首(句),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笔者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查资料等办法分类搜集、欣赏本地对联,感受民族文化之深厚。
四、营造气氛,不断进步
可每周安排一节有关对联的阅读课,课前教师上网挑选一些趣联,课中师生共同鉴赏提高,课后延续讨论,交流心得体会。再通过设疑等方式,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重点了解郑板桥、纪晓岚等名人故事对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郑板桥“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等自题联有何妙意?他104字的六十自寿联为何被称为自成一格的艺术精品?他的“六分半书”书法是如何创造出来的?纪晓岚生平故事引人入胜,你知道的有哪些?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他是怎样与和|、乾隆斗智斗勇的?当中搞笑的情境对句有好多,你还记得吗?这些均能促进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寻找答案,进而欣赏对联文化。
五、参与征联,增强信心
有关学习的对联范文3
一、结合阅读,渗透语文知识
在语文教材中,课文本身蕴涵着丰富的语文知识。在初中语文知识教学中,教师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而单纯地讲解语文知识,应该结合文本,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来分析体会,加深理解。
比如,字词教学,对于一些多音多义汉字,只有将它们融入到语句篇章中,才能够准确了解字词的读音和具体含义。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培养学生结合语境的猜词能力。①联系上下文猜测多义词在文中的特殊语义。如,结合语境,明白词语隐含意义;理解临时意义,辨析不同义项;明白概念之间的关系;等等。②准确掌握指示代词的含义。
再如,对于一些语法、修辞、句式等语文知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细细体会,深化理解。如,教学《为你打开一扇门》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及其好处,这样,既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譬如,结合课文,探索艺术特色:①文章题目是“为你打开一扇门”,此处的“门”是虚写还是实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着怎样的效果?(比喻,生动形象,引人入胜。)②分组找出蕴涵修辞手法的句子,交流探讨。a.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励人心的喜剧和悲剧。(比喻与拟人,形象描绘出文学特点及其意义。);b.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运用排比句,强化语势,突出内容,加强感情。)
二、趣味练习,巩固语文知识
在初中语文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意趣味教学,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主动学习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反之,若教师只是程序化、机械式教学,那么不但知识显得苍白无力,而且学生也学得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点入手,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趣味活动与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热情。
如,教学对联知识时,教师可设计丰富多样的趣味教学活动。如,对联趣话、写对联竞赛、背诵对联竞赛、“对联知识竞赛”等。从而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语文知识。
有关学习的对联范文4
例1(淮安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今年是总理诞辰11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纪念活动,缅怀我们伟大的总理,讴歌他光辉的一生。“鞠躬尽瘁为人民”和“呕心沥血干革命”是从下面纪念总理的一副对联中抽取出来的。请你把它放回原处。
上联:戎马倥偬,____________,殊勋盖世间,无法磨灭;
下联:日理万机,____________,英名满天下,有口皆碑。
这道题比较简单,同学们只要稍加审题,即可明确所给的备选内容概括了总理一生的两个重要阶段:战争时期和建国后。根据已给出的上下联部分,不难确定:“戎马倥偬”与“呕心沥血干革命”对应,“日理万机”则与“鞠躬尽瘁为人民”匹配。
例2(扬州市)下列各组对联,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
A、(上联)风生碧涧鱼龙跃 (下联)月照青山松柏香
B、(上联)醉倚春风弄明月 (下联)斜撑老树护幽亭
C、(上联)千古迷人繁盛地 (下联)九州耀眼艳阳天
D、(上联)二三星斗胸前落 (下联)十万峰峦走足底
此题是考查对联最显著的特征:对仗。同学们须注意,对仗有严对和宽对之分。遇到这类选择题,不可偏执,认为对联必须词性相同,意义相关,从而钻牛角尖,这样往往会选不出正确答案。应深入分析每个选项,找出对仗不工整最显著的一项。
例如本题中,选项A上下联最后一个词“跃”对“香”,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形容词,看似不妥;选项C的“繁盛”对“艳阳”似乎也不大合适。但与选项D相比。“胸前落”与“走足底”明显不能相对,“走足底”应改为“足底走”。所以答案为D。
例3(无锡市)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样式。撰写对联要按照它的特征进行,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意义相关等。请根据特征要求。为下面的上联续写下联。
例: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上联:学业宜从勤奋始 下联:____________
这道题就是传统的对对子,给出上联。对出下联。完成这类题有一定的难度,同学们首先要分析例子,从中获取一些答题的导向。例子中的“草堂”对“诗圣”,二者意义关联,所写内容都与杜甫有关。再分析所给的上联,先进行词性划分,明确结构特点:学业(名词)/宜(副词)/从(介词)/勤奋(形容词)/始(动词)。明确了每个词的词性,还须把整个句子再串连起来,看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可以看出,上联是属于劝勉励志一类,那么下联内容也应和上联相近,或者相反。此时,同学们要打开思路,例如根据上联应联想到有两句名句与之很相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上联的“宜从”可对“必由”“应自”等,“始”可与“来”“出”等动词相对。当然也可反对,如“勤奋”可对“懒惰”。这样一分析,就容易对出符合要求的下联了。示例1:韶华不为懈怠留;示例2:成功必由刻苦出。示例1有文采,意味较深;示例2较平淡,但基本上满足要求,符合对联特征,所以也不会失分。
例4(南通市)丰富多彩的初中语文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九年级(6)班组织了一次“我心中的语文”专题学习活动,其中有主题为“话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交流会。在这次活动中,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①请为本次交流会的场地布置拟一副对联,要求所写内容切合活动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拿到这道题。很多考生可能束手无策。对对子已经有一定的难度了,而写出一副完整的对联,对考生更是严峻的考验。可以说,这道题不仅考查考生的文学素养,也是对考生的心理素质和解题习惯的一次考验。
首先要耐心读题。抽取题干中有价值的信息:一是组织主题为“话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交流会;二是为本次交流会的场地拟一副对联,内容切合主题。第二步就是要分析整合信息:“话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中“话说”是评论、评说的意思,这是交流会的主要目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限定了评说的内容及作品的范围,可以确定对联中必有“评论”、“评说”;而评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需先通读文学作品,由此可得出“评论”对“通读”或“阅读”、“浏览”等;根据“文学作品”一词,可引申出“古今”、“中外”这一组表明时间和范围的词,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很容易让考生联想到许多性格鲜明、形象各异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整合思绪。就能够写出比较满意的答案了。
有关学习的对联范文5
【关键词】重视综合性学习;重探究;重应用;重过程;重参与;重方法;重体验;重归纳;为语文教学增添活力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综合性学习”便日益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为语文教学增添活力。
综合性学习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综合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课题研究或专题活动的全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经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等。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头上。具体说来,课本是惟一的信息源,教师是惟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惟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在全球都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时代,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综合性学习必然要进入我们的视野,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综合性学习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构成要素,在内容上、形式上、空间上、时间上都具有开放性,整个过程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是对长久以来形成的“静听为主,教师中心”这一教育方式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有调查者对学生的综合实践、研究活动的作用做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学生参加活动收获示意图
1.学会了很多新知识
60.36%
2.知道了怎样组织活动 5.12%
3.学会了动手操作 10.24%
4.知道了怎样同他人交往 13.45%
5.树立了更高的理想 8.33%
6.其他 2.5%
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开展综合性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意义深远。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等。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家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2)。这些要求无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以及教师、学校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安排。
1.要有充分的准备, 重探究、重应用。
培养学生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这是综合性学习的前提。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到实际生活中马上能用,获得了锻炼的机会,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设计的活动应该是“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等等。把活动的安排教给学生讨论,教师和学生要做充分的准备。 “重探究、重应用”其特征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现实生活并加以调查研究,寻找出隐藏于内的因果关系,提出切实可靠的解决措施。此类学习适于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以引发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的习惯和能力为主。不必过于强调研究的知识含量和深度、广度,以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如:在学习《向沙漠进军》这一课之前,先就本校的足球场为什么越来越高这一现象引导学生进行研究,让学生测量足球场比土制跑道平均高出多少,让他们调查足球场原先就这么高还是后来变“高”了,并分析原因。学生们兴致盎然地研究起来,得出的结论是:不是足球场变高了,而是土制跑道变低了。原因是:由于大风长年累月吹走地面浮土,地面平均每年降低五毫米左右,而足球场上因种植草皮,浮土没有被吹走。再引导学生学习《向沙漠进军》,指导学生写论文,有的学生在论文中提出了以下意见:A、这是自然生态被破坏,环境逐渐恶化的结果。B、“向沙漠进军的主要武器是水”,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水——遇到大风就撒水,这样即减少了灰尘,又不会使地面继续降低。C、“抵御风沙袭击的另一办法是植树种草”,建议在操场周围种树,以绿化操场,保护操场,并注意保护操场草坪。
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重过程、重参与。
综合性学习就是提出一些学习的活动及其要求,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人人主动积极地投身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学生通过自己参与获得的答案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反思自己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找到和理的答案。例如,学习七上《月亮上的足迹》,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讲起,介绍有关月球的知识、人类登月全过程以及很多的神话传说、科幻作品等,甚至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想像未来世界的你登月的情景……这样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又可以与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话就说,大胆表达。。又如在学习《爱莲说》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关于莲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文人赋予莲的美好品质,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的理解、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互相协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特组织了一个关于“莲文化魅力”的综合性活动。将学生分为分别探究莲的历史、莲叶防水和自洁、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莲生长繁殖之谜、千年古莲发芽之谜的五个大组,分别查找、筛选五个主题的资料。小组选出组长,并制作为期两周的活动计划。小组同学互相协作,分工合作,将查找及筛选的资料制成图文并茂的PPT演示文稿。如在上诗歌单元时,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对联、集对联、作对联。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曾被诗人藏克家称为“中国文学园地一朵别致的小花”。课堂上,教师先教给学生对联的一些基本常识,甚至介绍一些趣联趣事、名联名事。比如宋朝大文学家朱熹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或采访别人收集红白喜事、开业庆典中的对联。几年下来。收集最少的也达百多幅,有的按春联、婚联、寿联、开业对联等一一分类。有的学生留心观察并收集农村欢宴中的对联,发现这些对联很有讲究。于是他们按大门、头门、厨房门、侧门、后门等地方分类收集。堂屋侧门联“幸有素餐娱雅客,无珍味宴嘉宾”;厨房门联:“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方晓路难行”……还有的同学专门收集迎春联,男女寿星50至100岁的通用联等。教师组织学生将这些收集来的对联编辑整理成《日常生活通用对联大全》,每当亲戚朋友遇红白喜事时,好多同学能信手拈来,过过农村“小秀才”的瘾。这些难道不是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活力吗?
3.要交给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方法,重方法、重体验、重归纳。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有利于终身的学习和发展。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方法”的教育。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主要在于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课内外学习的“综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如在学《春》这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去春游,让学生去仔细观察,用耳、鼻、手去全身心感受,其次,再让学生各抒己见,口头表述你所感受到的春天,再次,放《春》这一课的朗读带,最后,回校后让学生从“春花”、“春风”、“春雨”、“春勤”等内容中选取你感兴趣的专题,写几段文字,或分类收集诗句,编制一期以“春意常在”为主题的壁报。这一设计不局限于一字一词,也没有用似是而非的东西去为难学生,却又有深度、有质量,很富有启发性、挑战性、归纳性、综合性,既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与兴趣,又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4.要重视活动评价和避免出现的误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4)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要充分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有新意的思路和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语文综合性学习应避免出现这种误区,以为综合性学习就是要和科研人员一样,搞发明创造,撰写论著,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部分人身上,却把大部分学生撇在一边。这一现象应该扭转。教师先要明确倡导新型学习方式的立意所在,然后注重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识和能力的乐趣。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要取代课堂学习,系统知识的学习永远是必要的。
总之,我认为“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让社会生活走向课堂。有利于让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有机衔接,有利于新世纪人才的需求,更加强调地是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活力!
【参考文献】
有关学习的对联范文6
导入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39-0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课时如果有一个好的导入,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上语文课,而一个好的导语设计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它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又能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课堂导入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综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这段时间的听课所得,略列举如下:
1利用歌曲导入
音乐自古以来就有教化作用,能熏陶人的性情,能抒发人的情感。现在中学生很爱听歌曲,许多人也都有MP3等,利用课余时间在听歌曲,甚至两人合用一个在听。所以我在上课时就利用学生爱音乐的特性,让他们先熟悉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音乐,提起对课文的兴趣。如在上《别了,不列颠尼亚》时,这则新闻是写于1997年时,通过独特的视角写出来的优秀新闻,我就从歌曲《东方之珠》导入。教学必修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就从学生喜爱歌星周杰伦的《兰亭序》入手,再加上作者有关的传说,学生一下子就对课文感兴趣了。教《孔雀东南飞》时,又让学生去找歌曲《孔雀东南飞》,学生提前对课文相关内容有了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其实,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有相当多的课文都有相对应的歌曲,如上李清照的词时,就有“月满西楼”、“一剪梅”等歌曲,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
2利用影视导入
学生对影视还是很喜爱的,对于一些影视剧,多少也有接触过。所以我在教课文时,尽量把这些资源利用在教学上。
如在教《荆轲刺秦王》时,让学生先去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学生一下子就能就说出了许多相关的知识,也更容易理解荆轲在易水送别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种悲怆感情。在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前,我先让学生去查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我可利用徐志摩一生与三个女子的爱情故事导入,学生会更好地理解诗歌中那种情感。用影视来导入,利用其中的片段、细节、画面,学生有感性认识,较直观,可以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
3利用对联导入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所以我就考虑让学生在课堂上怎样才能真正动起来,其中就是让学生要自己走进课文,而写对联就是让学生动笔的最好方法。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学生从小就熟悉,但却不理解,认为这是很难的。但教过“梳理探究”中的“奇妙的对联”后,又明确对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加上前几年高考福建卷有考过,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了,很想自己来对对子。当我教到《孔雀东南飞》时,就提前布置了预习,让学生去读课文,我写了上联“纫如蒲苇,勇兰芝抗婚赴清池;”让学生对学生对出很多内容,甚至对到现代革命追求精神。我就从内容相对、意义相关、句式、平仄等角度进行分析,并让学生修改,挑出对得工整的对子。
“少长成集,几俯几仰参悟人生哲理,岂不悲哉?”这一下,就让发现原来对联也可以这样写的,于是兴趣就来了,很快从文章中摘出了对仗的句子,自己整合一下就成了对联了。通过这些对联的练习,促进学生去理解课文,概括内容,用对联来提高仿写的能力。
4利用高考作文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