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范文1
下面的每一道试题都是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请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
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择出你认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并在答
题纸上将相应题号下面的选项涂黑。
1.1681256625()
A.1296B.1725C.1449D.4098
2.15312393()3
A.4B.5C.6D.7
3.311132931()
A.52B.53C.54D.55
4.061218()
A.22B.24C.32D.28
5.1/1001/503/1001/25()
A.1/20B.2/25c.3/50D.2/50
二、数字运算
6.有一块布,第一次用去全长的30%,第二次用去全长的÷,第一次用去的比第二次少2,
米。这块布全长()米。
A.17B.18C.19D.20
7.A车时速。为20公里,B车的时速比A车时速的1.8倍少5公里,B车时速是多少:
A.34B.31C.29D.30
8.绝对值为5的数减去10的值为
A.-5,-15B.5,-15C.-5,15D.5,10
9。从装满100克浓度为80%的盐水杯中倒出40克盐水倒人清水将杯倒满,这样反复三次
后,杯中盐水的浓度是:
A.17.28%B.28.8%C.11.52D.48%
10.一部影片在4个单位轮映,每一单位放映一场,有几种轮映次序?
A.6B.12C.24D.48
11.某运动员跳高成绩为2.3米,跳远成绩是其跳高成绩2.5倍的80%,则跳远成绩是:
A,4.2米B.4.5米C.4.6米D.4.8米
12.办一次聚会准备邀请130个客人,预计平均每3个要花100块钱,则至少要有多少经
费?
A.4000B.4230C.4300D.4400
13.用绳子测量井深,把绳子三折后,井外多出4米,把绳子四折后,井外多出1米,问井有
几米深?
A.8B.16C.24D.32
14.计算(1-1/10)X(1-1/9)X(1-1/8)X……(1-1/2)的值:
A.1/20B.1/10c.1/30D.1/108000
15.一根绳子长40米,将它对折剪断;再对折剪断;第三次对折剪断,此时每根绳子长多
少米?
A.10B.5C.15D.20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20题
多媒体(multimedia),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新名词,它将改变90年代的人类世界。多媒体,
是相对于单媒体而言的。以前的个人电脑只能处理文字和数字,这就是单媒体。现在,随着计
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发展,个人电脑不仅能处理文字和数字,而且还能处理图像、文本、音频、视
频等多种媒介,也就是说多媒体是将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和游戏机等技术融为一
体,形成电脑与用户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的操作环境。人机相互交流是多媒体与传统的媒体,如
电视、立体声音响最大的不同点。
由于多媒体技术是集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且采用比传统的连续信号
处理方式更为先进的数字记录和传输方式,可代替目前的多种家用电器,因此它的应用范围将
遍及人们生括的各个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场变革。
多媒体技术可使通信更加方便。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通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
不可少的活动。有了多媒体,人们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同自己的亲友、客户通话。
蹦者之间仅能闻其声、见其面,而且还可以把图像保存下来,大大缩短了时空的差异。对方
虽远在天边,但却给人以近在跟前的感觉,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多媒体技术还可大大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为日常生活提供极大的方便,人们不必分别购
置电视机、录像机、个人电脑、电话、收录机等家用电器,而只需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即可。它还
具有声像图书馆的功能,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阅读到各种图、声、文并茂的电子杂志。
16.多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点是:
A.多媒体传送信息快
B.多媒体可以传输图像
C.多媒体具有声像处理技术
D.可以实现人机相互交流
17.多媒体的发展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场变革,是因为:
A.它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
B.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办事效率
C.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D.它将多种家用电器功能集于一身
18.多媒体将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和通信技术融为一体,功能效率高,是因为:
A.它可以实现人机交流
B.它采用先进的数字记录和传输方式
C.它能一机多用
D.它不受任何信号干扰
19.多媒体使通信更加方便,它可以:
A.当电话使用
B.它有传真机的功能
巳它可以接受图像
D.它使通信双方能闻其声、见其面
20.有了多媒体,人们等于有了自己的声像图书馆,是因为:
A.它可以传送种种报刊杂志的消息
B.在多媒体上可以随时查找所需资料
C.它使人们在家中看到各种电子杂志
D.它可以储存各种书籍的信息
阅读下文,回答第21—25题
(一)诚实作为一种优良品质,在道德上历来是备受推崇的。但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常常
相互背离:当道德对诚实给予高度肯定的时候,它从政治或经济方面得到的回应有时恰好是否
定性的。伽利略捍卫、宣传“日心说”,塞尔维特提出“血液循环说”,都是诚实的表现,他们也因
了这种深刻的诚实而为当代和后世所景仰,但他们的诚实却动摇了上帝的地位从而得罪了教
会,因此在受人尊崇的同时,不是被烧死就是禁闭。对诚实的否定固然令人遗撼,但尚可从精
神上、道德上的肯定中得到弥补:诚实的人面对诚实给他带来的困境时,他可以从中引发出—
种做人的高贵感、豪迈感、庄严感,也可以自足、自愿、自我平衡。
(二)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对诚实的物质否定要文明得多、温和得多了,人们已不必
再担心因为说真话而衣食无着、走投无路。但诚实的人们却发现:当诚实在政治上已大体不成
问题的时候,在道德上却或多或少地失去了庇护,金钱至上的观念正在大面积地蚕食着人们的
灵魂,金钱标准居然已成了不少人衡量一个社会地位和公众形象的重要标准,大把的票子不仅
可以将一个人塑造成能干人,而且会将他包装成高尚的人。至于他的金钱来历如何,一概无须
过问。人们只看目的和结果,而不在乎原因、和手段。这种实用主义的处世观、做人观,大大扩
展了社会道德的包容性,其重要表现就是现在的社会对吹牛、说谎等不诚实行为的宽容。相形
之下,诚实的人们为了保持自己的诚实所做的种种努力,就显得软弱无力,可怜无助了。面对
两种品格的大拼杀,“道德”不仅没有给挣扎中的诚实者助一臂之力,甚至将他们嘲弄一番:它
不是让不诚实者为他们的不诚实而内疚自责,却是让诚实者为他们竟然不能放弃自己的诚实
而自惭形秽。
(三)市场经济的发轫解放了人们曾经备受压抑的自然本性,而市场经济本身却没有也来
不及为人们自然本性的弘扬勾划一个界限,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诚实的堤坎以日甚
一日的速度被一段一段地冲决了。比如笔者有一个当教师的朋友,填写副教授申报表的“外语
水平”栏时,不按照统一口径填写“熟练阅读”,却据实写了“略知一二”,但“略知一二”却不符合
副教授的任职条件,所以他很轻松地就被淘汰,直到次年填了“熟练阅读”,才获取了副教授的
头衔。相对于大多数教授们的外语水平来讲,“略知一二”本来还是他的优势,但能否评上副教
授,主要并不在于你的外语程度怎么样,而在于你怎么说。至于那些经验材料、报告之类的公
文里有多少水份,人们早已不想去辨别。
(四)现在,物质产品生产领域和精神产品生产领域的“打假”活动声势正旺。但我总怀疑
这类活动能否取得什么大的成效。产品假不过是心灵假的一种外化和物化形态,心中缺少了
诚实,假冒伪劣产品能少了吗?
21.第(一)段阐述的中心论点是:
A.诚实作为一种优良品格,在道德上历来备受推崇
B.诚实的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相互背离
C.当道德对诚实给予肯定时,从政治或经济得到的回应有时恰好是否定的
D.对诚实的否定可以从精神上、道德上的肯定中得到弥补
22.第(二)段阐述的中心论点是:
A.当今社会,对诚实物质否定要文明得多、温和得多
B.当今社会,诚实在政治上大体不成问题时,在道德上却或多或少失去庇护
C.金钱至上的观念正大面积蚕食人们的灵魂,金钱已成为衡量人的重要标准
D.实用主义的处世观扩展了社会道德的包容性,对不诚实行为表现宽容
23.对“这种实用主义的处世观、做人观,大大扩展了社会道德的包容性”的实质阐释,准
确的一项是:
A.社会道德的标准被扭曲了,衡量一个人只看金钱和包装,不看品格和灵魂
B.社会道德的观念改变了,衡量一个人可以只看目的和结果,不看原因和手段
C.社会对吹牛、说谎等不诚实行为表现宽容
D.社会道德对诚实的人的自持和挣扎,不仅不助一臂之力,反而予以嘲弄
24.第(三)段作者列举某教师填写申请报表的事例,在文中是为了说明什么?下列阐释
准确的一项是:
A.社会对不诚实的行为表现了宽容
B.人们保持自己的诚实软弱无力,可怜无助,最终受到嘲弄
c.市场经济未能为诚实的张扬划定一个界限
D.现实无情地将这位教师的诚实的堤坎冲决了
25.对“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对诚实的物质否定要文明得多”一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说直话不必担心遭到火刑的下场
B.社会可以接受为了生活而不诚实
C.为了实话实说而丢失工作,失去教授头衔
D.小孩向妈妈撒谎要钱买玩具
阅读下文,回答第26—30题。
板块的边界并不就是海陆的边界,大部分的①板块——有陆地——⑤有海洋。作为
板块边界的活动的②构造带,有裂谷、俯冲带、碰撞带这三种类型。大洋中绵延数万千米的大
洋中脊,中间就是裂谷。地幔物质从这里流出,形成新的③洋底岩石,并把两边的板块不断推
向两侧,裂谷是洋底的诞生地。某些陆上裂谷(如东非裂谷)可能会产生出新的海洋。与裂谷
相反,位于大洋边缘的海沟是海洋的④板块的消亡带。洋底岩石圈在这里俯冲到大陆岩石圈
之下,并潜入软流圈而消失。另外,——边界两边都是陆地,这——⑥成为碰撞带。随着
碰撞角度的不同,这里或因挤压而隆起高山,——因剪切而形成断层,——⑦兼而有之。
板块构造说是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合理引申。大陆的漂移是板块移动的表现之
—板块运动是地震、火山等事件及岛弧、陆缘山、海沟等地形特征的形成原因。
26.“大陆的漂移是板块移动的表现之一”,从全文看,这句话是说:
A.板块移动是大陆漂移的动力
B.板块移动表现为大陆漂移
C.板块移动和大陆漂移的本质是相同的
D.板块移动造成了大陆漂移
27.下列判断与文意相符合的一项是:
A.板块运动的形式有三种:碰撞、俯冲和裂谷
B.板块边界的碰撞或俯冲,和裂谷的情形相反
C.裂谷位于海洋中或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处
D.碰撞带和俯冲带位于大洋边缘或陆地之上
28.下列判断与文意不符合的一项是:
A.有一部分板块在海洋下面
B.裂谷都存在于板块边界处
C.所谓板块消之带亦即俯冲带
D.位于大洋边缘的海沟,都处在板块的活动构造带上
29.文中有四个助词“的”,不可以去掉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30.文中⑤—⑦处被去掉了三组关联词,请将正确的关联词填回原处。
A.不但…而且/只要…就/不是…就是
B.既…又/如果…才/不但…而且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范文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6—20
迄今地质学界在对地壳各种金属矿床形成机制的论述中,最流行的说法之一是“热液作用
论”,即认为在岩浆结晶过程中,会随着花岗石的冷却而分离出含有大量矿物元素化合物的高
温“热液”,这些“热液”渗入花岗岩层或围岩裂隙中继续冷却,其矿物金属化合物释出和沉积,
裂隙便成为含有硅石和金属矿物的矿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教授马拉库
舍夫根据长期地质考察和实验提出,不是“热液”的这种沉积作用,而是盐熔体的富集作用导致
在地壳中形成锡、钨、铝等金属矿床。
俄罗斯地质矿物学博士波特诺夫教授最近在《科技新闻》杂志上撰文说,马拉库舍夫认为
只有在岩浆熔体为不均质并从分离出“盐熔体”时,才会出现矿物金属的富集。盐熔体中矿物
金属含量可比岩浆熔体高一个数量级,其富集效应具有选择性,例如氟化物在硅石熔体中吸收
钨的“本领”高强,磷酸盐和氯化物也有很强的集钨性能,而氟化物对锡就没有多少亲和性。盐
熔体由碱性硅化物和矿物盐两部分组成。它们在温度降低时会彼此起反应而生成石英矿脉和
金属矿脉。
马拉库舍夫还指出,花岗石的分层(片状)结构是含矿花岗岩的一大表征。例如,在布里亚
梯锡钼矿就发现有某些花岗岩石英熔体成分分层结构。据测定,石英熔体成分的分层效应温
度是908℃,
16.下列对“热液作用论”解说正确的是:
A.“热液”中的矿物化合物释出和沉积,便成为含有硅石和金属矿物的矿脉
B.金属矿脉的形成,是含有矿物元素的“热液”在岩石缝隙中持续冷却和沉积的结果
C.具有高温的“热液”,是随着花岗石的冷却从岩浆中分离出来的,它含有大量矿物元
素化合物
D.“热液作用论”是世界地质学界在对地壳各种金属矿床形成机制的论述中最流行的
说法之—
17.下列说法符合“富集成矿论”的是:
A.“盐熔体”是从岩浆熔体中分离出来的,岩浆熔体中矿物金属含量没有“盐熔体”高
B.岩浆熔体为不均质并从中分离出“盐熔体”就会出现矿物金属富集的现象
C.氯化物集钨性能很强,而磷酸和氯化物集锡性能较差,从而说明富集效应具有选择
性
D.“盐熔体”是由碱性硅化物和矿物盐构成的。在温度降低时,二者相互催化,分别生
成金属矿脉和石英矿脉
18.对本文提供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些金属矿床在地壳中形成,不是由于“热液”的沉积作用,而是由于盐熔体的富集
作用,这是马拉库舍夫根据长期地质考察和实验提出的
B.马拉库舍夫提出“富集成矿”的理论后,波尔特诺夫教授又在《科技新闻》杂志上撰文
加以阐发
c.马拉库舍夫还发现,布里亚梯锡钼矿有某些花岗石熔体成分分层结构的特点,因此
得知分层(片状)结构含矿花岗岩的一大特征
D.波尔特诺夫教授基本同意马拉库舍夫的观点,同时又对出现矿物金属的富集的条件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热液作用的关键在于矿物金属化合物的释出和沉积,而富集成矿的关键在于“盐熔
体”的富集和沉积
B.马拉库舍夫认为,含矿的花岗岩,其重要的特征是岩石的分层呈现出片状结构
C.富集效应具有选择性,这就是说有的“盐熔体”对某些金属表现出较强的亲和能力
D.高于908℃,石英熔体成分不会出现分层效应,这是科学家们测定的20.下列对本文主要意思概括准确的是:
A.科学家对地壳各种矿床形成机制论述各自为陈,互不认同
B.马拉库舍夫是地质学方面的权威
C.俄罗斯几位地质学家对各种矿床形成机制有创新的论述
D.盐熔体”与“热液”的关系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21—25题。
遗传性疾病是因体内某种基因缺乏;基因缺欠或突变所引起的。——①能对其中病态
基因,进行补偿,替代可修复,——能在治疗遗传性疾病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因此,现代医
学诞生了二个新科目。
目前可行的是将患者细胞所需要的基因与适当的载体重组,转移于受体细胞(靶细胞)内,
转移基因既有表达功能的外源性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并产生前所未有的基因产物,——
②达到治疗遗传性疾病的目的。它——③为基因替代与修复奠定了基础。
将生殖细胞(受精卵)作为靶细胞的基因治疗有根治效果,可在当代及患者后生殖的后代
中免除遗传性疾病,但目前不能应用于人类,——④它能抑制某些基因遗传,一旦失控,哪怕
只有一例,也为传统的人伦观念所不允许。将无遗传观念的体细胞作为靶细胞则是可行的,但
疗效报告中不会贸然出现“根治”的字样。
更重要的是选择目的基因,它是补偿缺欠基因的外源正常基因,通常取自正常供体细胞基
因组DNA或人工合成DNA的片段,供转移的目的基因必须结构完整,转移后能随细胞分裂而
复制或分裂。
这两个选择是治疗遗传疾病的第一步。
21.文中“一个新科目”是指()。
A.基因替代B.基因治疗
C.遗传治疗D.遗传替代
22.准确概括目前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新作法及其目的的是:
A.用正常基因修复病体基因,以改善变异基因的功能
B.用正常基因替代变异基因,以改善遗传基因的功能
c.将有表达功能的外源性基因转移到靶细胞内,以替代缺损基因的功能
D.将外源性基因的表达功能转移到靶细胞内,以替代缺损基因的功能
23.“疗效报告中不会贸然出现‘根治’的字样”的重要原因是:
A.治疗后,很难抑制患者病态基因的遗传
B.治疗后,很难抑制患者后代的病态基因
C.这种治疗不能对后代的病态基因进行改造
D.这种治疗只能对患者的病态基因产生影响
24.文中这“两个选择”是指:
A.选择转移基因与供体细胞基因组
B.选择载体重组与正常基因
C.选择体细胞和外源基因
D.选择靶细胞和目的基因
25.文中①-④处的空缺应填人的词是:
A.因为…所以/以至/因此/所以
B.只要…就/由此/从而/由于
C.如果…才/从而/又/因为
D.如果…就/从而/也/因为
阅读下文,回答第26-30题
SCID是一种严重缺乏综合免疫力的基因病。在每10万个新生婴儿中,可能就有一个会
遭此厄运。
SCID病是由于体内缺乏一种称为脱氨基腺苷(简称ADA)的酶所致的。这种酶具有能够
破坏体内正常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的作用,使它不会在体内过多地积累起来,——①这种化
学物质积累太多,——②会危害体内的T细胞,——③使人失去免疫力。
80年代中期,医学家在临床上曾用从牛体中取得的ADA给病孩注射。一引进研究人员认
为,比较理想的是能提供具有ADA基因的细胞复制品,从1990年开动员,研究者对两个女婴
进行临床试验,他们将复制的基因植入T细胞后给病孩注射。于是这些变异了的T细胞开始
制造ADA,使这两个女婴获得免疫力。可是,这些T细胞仅能存活几个月。
美国洛杉矶儿童院基因治疗组一位研究人员认为它的更好的办法是将ADA基因植入血
液的干细胞中,因为这生存期几乎是永久的,而且是由它来产生T细胞的,去年5月和6月,
研究者先后从三名新生儿的脐带中取了少量的血,并使用一种以干细胞为目标的抗体,将所需
的干的细胞分离出来,然后,用逆转录病毒作为载体,将ADA基因植进去。
可是,脐带血中的干细胞有两种,一种是婴儿干细胞,它只能生存6个月,另一种才是永久
干细胞,在婴儿在出生时,它并不活跃,ADA基因已进不去。研究者用生长素来促使这些永久
干细胞活跃起来,使它也能获得ADA基因。
目前,试验还在进行,还有待于观察那些成熟的永久干细胞是否能有ADA基因。——
④试验获得成功,那些患这种SCIP的病孩——能真正得救。
26.本文提出的信息所属学科是:
A.遗传学B.遗传基因学
C.心理学D.医学生理学
27.下面的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A.SCID是严重缺乏综合免疫力的基因病的代号
B.脐带血中的干细胞在生长素的促进下会活跃进来,并获得ADA基因
C.基本矫正的过程是先取得干细胞,再将植有ADA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加到干细胞中
去,然后注射给婴儿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8.导致这种婴儿严重缺乏综合免疫能力的基因病的根本原因是:
A.破坏体内正常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
B.在体内过多地积累一种化学物质
C.体内缺乏称为脱氨基腺苷的酶(即ADA)
D.体内的T细胞被危害,使人类丧失免疫力
29.迄今为止,研究者认为患有这种SCID病的婴儿获救的真正希望在于:
A.使脐带血中的婴儿干细胞具有ADA基因
B.从牛体中取得ADA给孩子注射
C.将ADA基因植入T细胞后给病孩注射
D.脐带血中成熟的永久干细胞具有ADA基因
30.文中①-④处的空缺应填人的词是:
A.如果/才/t)A至/只要…就
B.因为/所以/从而/如果…才
C.由于/所以/最终/如果…就
D.因为/就/从而/如果…才
阅读下文,回答第31-35题。
国际音乐厅贴出海报:著名的小提琴家将在这里用价值七万元的小提琴演奏古典乐曲
人们奔走相告。
当晚,有许多平时并不喜爱音乐的人,为了想听那高贵乐器的妙音,也跟着别人蜂拥而至。
音乐大厅里灯火辉煌,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听众们交头接耳,幸福地议论着。帷幕徐徐地开
启,那引入注目的小提琴没光锃亮,愈发显得高贵。提琴家演奏的异常的乐曲像瀑布一样使人
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大厅里鸦雀无声,听众如痴如醉,一曲终了,余音袅袅。正当大家惊叹那
高雅昂贵的小提琴魅力时,“啪!”地一声,那昂贵的小提琴被提琴家砸破了。顿时,四座震惊。
“怎么啦?”,“他一定是疯了!”,“太可惜了!”惊诧的喊声此起彼伏。音乐会的主持人走到台前
宣布说:“刚才打碎的并不是那七万元的小提琴,而是十五元七角……”
“哎呀!”听众们又一阵阵惊叹。
主持人接着说:“音乐之妙,不仅仅在于乐器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在于使用者的演奏技艺
......”
提琴家重新登场,宣布说:“现在,我要以真正的,价值七万元的小提琴来演奏了。”大厅里
立时又肃静下来。
美妙的音乐悠然而起。听众们再也没人注意提琴的价格,全都专心地欣赏音乐家用娴熟
的技艺演奏出动人的乐曲。
31.价值七万元的小提琴吸引了很多人,是因为:
A.人们非常喜爱音乐
B.大家都想亲眼目睹演奏家的风采
C.许多人想看看那把昂贵的琴,听听声音
D.那把小提琴让人着迷
32.那把发出美妙声音的琴被演奏家砸碎了,是因为:
A.它已经没有用了
B.演奏家已经不喜欢那把琴了
C.它实际上并不昂贵
D.那是一把多余的琴
33.砸碎一把小提琴只想证明一个事实,即:
A.艺术的魅力可以体现在任何琴上
B.一把小提琴不足为惜
C.不值钱的东西不用爱护
D.音乐之妙,重要的在于演奏家的技艺34.演奏家用真正昂贵的小提琴演奏时,人们再也不注意琴的价值了,是因为:
A.人们已经知道了琴的价格
B.演奏家的优美动作吸引了人们
C.人们想分辨两把琴哪把更好
D.人们全身投人地欣赏演奏家技艺和美妙的东曲
35.从提琴和技艺的关系中,我们得知:
A.技艺比提琴重要
B.演奏时技艺才是真功夫
C.人的才能是最宝贵的
D.大干世界,东西有价值,人是无价的
阅读下文,回答第36-40题。
原始地球形成后的八亿年,其内部逐渐变热使局部熔融并超过铁的熔点,其始地球中的金
属铁、镍及硫化铁熔化,并因密度大而流向地球的中心部位,从而形成液态铁质地核。同时,地
球的平均温度进一步上升(可达约2014、),引起地球内部大部分物质熔融,比母质轻的熔融
物质向上浮动,把热带到地表,经冷却后又向下沉没。这种对流作用控制下的物质移动,使原
始地球产生全球性的分异,演化成分层的地球,即中心为铁质地核,表层为依熔点的较轻物质
组成的最原始的陆核,陆核进一步增生,扩大形成地壳。地核与地壳之间为地幔。分异作用是
地球内部最重要的作用,它导致了地壳及大陆的形成,并导致大气和海洋的形成。所以说,我
们的地球是原始地球再生的,这个再生过程大约发生在40亿年前(或说37亿年前至45亿年
前之间),即我们已经发现的最古老岩石的形成时期之前
氢和氧合成的水,原先潜藏于一些矿物中。当原始地球变热并部分熔融时,水释放出来并
随熔岩运移到地表,大部分以蒸气状态逸散,其余部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进程中逐渐充满大
洋。
在原始地球变热而产生分异作用的过程中,从地球内部释放出来的气体形成了大气圈。
早期地球的大气圈成分与现代不同,正是由于紫外辐射的能量促使原始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
应,从无机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然后发展成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再演变成细
胞,生命得以开始和进化。
36.不属于“分异作用”的一项是:
A.金属铁、镍及硫化铁熔化,并因密度大流向地球中心部位
B.比母质轻的熔融物质向上浮动
C.无机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
D.陆核进一步增生,扩大形成地壳
37.按产生先后次序正确排列的一项是:
A.地核、地幔、地壳、水
B.地核、地壳、地幔、大气
C.地核、地壳、有机小分子、细胞
D.地核、地幔、地壳、大气、细胞
38.原始地球再生过程发生在:
A.原始地球形成后的几亿年
B.地球平均温度达2014℃时
C.液态铁质地核开始形成的时期
D.大气和海洋开始的时期
39.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地球一直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至今依然如此
B.地球形成的历史不超过50亿年
C.生命产生于大气成分之间的反应
D.氢和氧结合成的水最终大部分汇集成了海洋
40.这篇文章的主要说明的是:
A.原始地球形成后的进一步演化过程
B.生命的形成过程
C.大气圈的形成过程
D.分异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第41-45题。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一个科研小组最近提出“夸克球”设想,并认为这种新物质形式可能
给人类提供几乎用之不尽的能源。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夸克球”的概念是根据“超对
称”假设提出来的。这一假设将自然中的万有引力、电磁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统一起来,认
为目前的各种微粒子都有对称的粒子存在,比如与组成质子和中子的夸克对应的是“超夸克”,
但“超夸克”和“超电子”等则不旋转,因而大量“超夸克”和“超电子”集中在一起比较稳定,能组
成粒子数量庞大的结构,即“夸克球”“夸克球”可小至一个原子,也可大到一个星球,其尺寸是
没有限制的。
科学家认为,在“夸克球”中通常的物理规律失去作用,它内部的物理规律与人们目前所知
的不同,并且“夸克球”越大,这种差异也越大。这种新物质可能存在于宇宙诞生初期,并随着
时间推移而消失。研究人员希望利用先进的粒子加速器制造出这种物质。
科学家认为,“夸克球,提供的能量是同样质量的普通物质提供的核能的约10万倍。如果
制成的这种“夸克球”并将它放人水中,然后用质子轰击它,它就会释放出光子和电子及大量的
能量,这些能量把水加至高温汽化,可以驱动发电机发电。科学家认为不久这控逞盟就会变成
现实。
41.关于“超对称”假设,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对称”假设将自然界中万有引力、电磁力、强作用力和弱作用力统一起来
B.这种理论上认为各种微观粒子都有对称的粒子存在
C.与组成质子和中子的夸克对应的是超夸克,与电子对应的是“超电子”
D.“超对称”假设的理论已在“夸克球”的构想中得到证实
42.关于“夸克球”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夸克球”是由超夸、超电子构成的
B.“夸克球”、“超电子”不旋转;能大量集中而比较稳定组成“夸克球”
C.“夸克球”的尺寸没有限制,可大可小,小到一个原子,大到一个星球
D.“夸克球”在宇宙诞生初期存在过,后来消失了
43.文中“夸克球”越大,这种差异也越大,“这种差异”指的是:
A.“夸克球”的内部结构与普通物质的内部结构
B.“夸克球”内部的物理规律与通常的物理规律
C.“夸克球”蕴含的能量与普通物质蕴含的能量
D.“夸克球”的物理性能与普通物质的物理性能
4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夸克球”是一种新物质
B.“夸克球”提供的能量是普通物质的10万倍
C.用质子轰击“夸克球”,它就能放出大量光子与能量
D.“夸克球’’能够利用粒子加速器制造出来
45.文中“这种设想”指的是:
A.利用在水中被质子轰击的“夸克球”释放的能量来驱动发电机发电
B.“夸克球”提供的能量是同样质量的普通物质提供的核能的约10万倍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范文3
本部分题目是提供几组资料,或者是图表或者是文字资料。针对每一个图表或每一段文
字后面有几个问题需要你回答。你就要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然后
选择你认为最适当的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的题号下面的选项涂黑。
下图是我国防大学1950--1956年我国财政支出构成变化的曲线图,根据下图回答116--120题:
116.1951年,国家用于建设的费用约占整个财政支出的:
A.35%B.58%
C.75%D.40%
117.1950年,国家用于国防的费用约占整个财政支出的:
A.35%B.75%
C.60%D.50%
118.1950-1956年,国家用于建设的费用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总趋势是上升的,但有一年
有所回落,这一年是:
A.1951年B.1953年
C.1954年D.1956年
119.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1950-1956年我国建设投资是呈直线逐年递增的
B.我国的国防费用自1950~1956年间是逐年递减的
C.1950~1956期间,我国用于行政管理方面的费用是逐渐减少的
D.1950~1956年间,我国财政支出中,其他费用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
120.从总体上看,自1950~1956年间,我国:
A.建设费呈上升趋势,国防费呈下降趋势,行政管理费呈增加的趋势
B.国防费逐渐增加,行政管理费逐年下降,建设投资逐年增加
C.行政管理费逐年下降,国防费逐渐减小,建设投资逐渐增大
D.以上判断都不对
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回答问题:
1988年城镇居民家庭生活费支出构成表(一)
总平均最低收其中:低收中等偏低
入户困难户入户收入户
一、购买商品支出(元)91.8490.9590.9091.5491.65
1.食品51.3659.8260.9756.5155.09
2.衣着商品13.8811.7411.1513.3713.82
3.日用品13.468.737.9910.2111.61
4.文娱用品6.043.042.654.374.48
5.书报杂志0.750.870.870.83O.79
6.药及医疗用品1.141.501.481.291.25
7.房屋及建筑材料2.171.842.301.651.59
8.燃料1.371.942.021.631.52
9.其它商品1.651.541.611.501.48
二、非商品支出(元)8.169.059.088.688.35
121.下面哪个判断是正确的?
A.衣着商品在支出中所占比例最大
B.书报杂志在支出中所占比例很大
C.食品支出一般说来占半数以上
D。房屋及建材比燃料花销都小
122.困难户商品支出中哪一级多于平均水平?
A.日用品B.衣着商品
C.书报杂志D.文娱用品
123.非商品支出中哪个支出最多?
A.最低收入户B.困难户
C.低收人户D.中等偏下收入户
124.衣着商品以哪个等级消费最大?
A.最低收人户B.困难户
C.低收入户D.中等偏下收入户
125.下面哪个判断是错误的?
A.房屋及建筑材料以困难户消费最多
B.文娱用品以中等偏低收入户消费多
C.日用品在各项支出中所占比例很小
D.中等偏低收入户消费在书报杂志上很少
126.最低收人户的食品、衣着商品、日用品三项占总支出多少?
A.85%B.88%
C.82%D.86%
根据下面的条形图回答127--130题。 127.该小学学生人数最多的年级是:
A.二年级B.四年级
C.五年级D.六年级
128.该小学共有学生多少人?
A.1025B.1155
C.1055D.1255
129.四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学生多多少?
A.25%B.20%
C.30%D.33.3%
130.假定三年级有女生64人,全校学生中男女比例与三年级相同,则全校共有男生:
A.462人B.693人
C.683D.472
参答考案
第一部分
1.C2.C3.B4.A5.B6.A7.B8.B9.C10.A
11.B12.A13.D14.B15.C
第二部分
16.C17.C18.B19.D20.B21.B22.B23.D24.D25.C
26.C27.A28.D29.C30.A31.A32.C33.D34.D35.B
36.D37.C38.D39.B40.B41.B42.C43.A44.D45.C
第三部分
46.D47.D48.B49.A50.C51.C52.C53.C54.C55.D
56.D57.B58.B59.B60.B61.C62.A63.C64.A65.A
66.A67.C68.B69.D70.C71.C72.D73.C74.C75.A
66.B67.A68.D69.B70.A71.D72.A73.B74.C75.D
第四部分
76.B77.ABC78.A79.B80.C81.C82.A
83.ABCD84.C85.ACD86.ABC87.C88.C89.A
90.A91.D92.C93.B94.B95.A96.B
97.B98.C99.B100.C101.AB102.ABCD103.ABCD
104.ABC105.BCD106.ABD107.ABCD108.ABCD109.BCD110.AC
111.ABCD112.C113.ABC114.ABC115.A
第五部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范文4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2014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预测试卷三
说明
这项测验共有五个部分,135道题,总时限为120分钟。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
请在机读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涂写准考证号。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这对你获得成功非常重要:
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题本上作任何记号。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放下铅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老师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然后离开。
如果你违反了以上任何一项要求,都将影响你的成绩。
4.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5.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6.特别提醒你注意,涂写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严禁折叠答题卡!
停!请不要往下翻!听候监考老师的指示。
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116~120题。
2014年某省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2.88亿美元,增长34.3%,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总额18.93亿美元,增长54.8%;出口总额23.95亿美元,增长21.6%。出口市场进一步扩大。全年对外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60个,为历年来最多。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良好,对美国出口增长28.5%;对日本出口增长40.7%;对东盟出口增长15.1%;对韩国出口增长54.1%;对俄罗斯出口增长115.6%;对拉丁美洲出口增长37.3%;对非洲出口增长36.7%;对欧盟出口增长9.6%。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品出口扩大,工业制品出口20.1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84.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高,机电产品出口4.52亿美元,增长15.0%;高技术产品出口0.49亿美元,增长51.6%,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116.2014年中该省的进口总额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是()。
A.39.56%B.44.15%C.54.8%D.37.2%
117.2014年该省对主要国家的出口增长率中排在第三位的国家是()。
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拉丁美洲
118.如果2014年该省对欧盟的出口总额是5.6亿美元,则2014年该省对欧盟的出口总额是多少亿美元?()
A.5.6B.4.86C.5.06D.无法计算
119.2014年机电产品的出口量占当年出口总额的比重是多少?()
A.18.9%B.19.30%C.15.0%D.无法计算
120.2014年的出口量中工业制品比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量多多少亿美元?()
A.17.56B.19.743C.19.67D.无法比较
二、根据下面的表格资料回答121~125题。
2014—2014年某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单位:亿元
类型
年份
固定资产
投资额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城镇经济
个体经济
农村经济
201469.9735.8322.243.1211.9011.47
201479.6029.6332.083.2717.8917.28
201485.0043.2923.384.3818.3317.46
201496.4649.1119.193.7628.1626.48
2014140.1567.0925.295.0147.7744.43
121.2014年该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是()。
A.43.1%B.28%C.53.5%D.65%
122.2014年的集体经济投资额比2014年增长了()。
A.35.26%B.29%C.-29.4%D.29.4%
123.2014年的农村经济投资额比2014年的农村经济投资额多多少万元?()
A.17950B.17.95C.179500D.195300
124.2014年该市的社会资产投资总额为多少亿元?()。
A.140.15B.329.74C.335.09D.295.98
1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14—2014年该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递增
B.这五年中城镇经济的投资总额为19.54亿元
C.在这五年中个体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投资额一直处于较快的增长速度
D.2014—2014年国有资产的投资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7.2%
三、根据下面的表格资料回答126~130题。
某市2014—2014年五年的税收统计表
种类
年份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
建设税房产税
201410818415979951530024141710663
201419221621644237127955103711012
201426459931511674439947138126116
201431255236771098051437716327263
201412608241447077260262104760444019244706
126.在2014年的税收中构成中,营业税所占的比重是()。
A.45.7%B.48.9%C.53%D.56.56%
127.2014年的个人所得税比2014年的个人所得税增长了()。
A.26.8%B.29.9%C.31.7%D.46.2%
128.2014年的增值税是2014年的多少倍?()
A.10B.11.65C.12.67D.18.2
129.在2014年的各种税收中,哪一种税收所占的比重最小?()
A.增值税B.个人所得税C.资源税D.房产税
130.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在这五年中营业税和增值税一直是该市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
B.个人所得税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
C.城市维护建设税在该市的财政收入构成中一直比房产税高
D.2014年资源税相对于2014年的增长率不超过30%
四、根据下面统计图回答131~135题。
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构成
131.该企业职工中,()文化程度占的比重最多。
A.大学B.高中C.中专D.初中
13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企业大学文化程度的职工占14
B.该企业职工中,中专生与初中生之和多于高中生
C.该企业职工中没有文盲
D.以上说法都对
133.在该企业职工中,()文化程度的人数相等。
A.大学和中专B.大学和高中
C.中专和初中D.高中和初中
134.若该企业有职工1000人,那么小学文凭的职工有()。
A.300人B.30人C.3人D.200人
135.该企业职工中,有大学文凭的人比高中文凭的人少()。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范文5
一、了解测验的性质和原理
考生应在整体上了解测验的性质,了解测验的测评目标、编制原则。由于测验所测查的是个人由多年生活、学习和实践积累而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属于较基本的能力范畴,既不受任何教学大纲的限制,也没有什么教材可以遵循,所以完全不必在考前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复习”。国家公务员网老师指出:试题中虽涉及到多种学科的知识点,但测验要考察的并不是这些知识本身,确切地说,这些知识性的内容只是一种“载体”。
例如,测验中涉及一段论述外国文学的文字,学过外国文学的人回答这个问题未必能得高分,而对未学过外国文学的人,只要阅读理解的能力较强,照样可以得高分。再如,测验中数量关系部分的试题有时需一些简单的计算,但这里的知识性内容多数是初中甚至是小学的算术内容,这些问题多数凭心算或排除错误答案的方法即可解答,如使用笔算或用计算器做答,则多费时间,事倍功半了。
二、分析测验的实施程序和题型特点
试题虽易,但做对并不容易,取得满分则几乎不可能。因为这种标准化考试的一大特点就是题量大、覆盖面广、时间紧。
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14版为例,考试总时限120分钟,共有140道题,没有时间答完所有的试题是正常的。应试时,考生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以提高效率,取得好的成绩。一是考前了解测验的实施方法和程序,如答题卡的使用方法、时间的分配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考前研究例题,搞清题型特点、答题思路,胸有成竹;三是考试时严格按主试人员的要求进行,做到有条不紊。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范文6
比较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方法与国家及各省公务员考试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目前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重笔试、轻面试
多年来,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考试往往采用笔试的方法,或开卷、或闭卷,无法反映学生在特定场景中分析和解决实际行政管理问题的能力。迫切需要在侧重行政管理实务的课程中,同时采用面试的方法,培养并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行政管理理论解决现实行政管理问题的能力。
2.重概念、简答、论述,轻职业能力与书面分析问题能力的考察
多年来,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考试往往停留于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基本问题的了解与掌握,不能考察学生的潜在职业能力及书面分析和解决实际行政管理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在相关课程的考试中增加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内容,考察并提高学生的潜在职业能力。同时,也需要在笔试中,增加案例分析的内容,提高学生书面分析和解决实际行政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方法
1.明确比较优势。通过收集历年国家及各省公务员考试的真题,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面试等,与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方法相比较,我们认为,改革行政管理专业考试方法,可以实现与国家及各省公务员考试的良性对接。在这一点,行政管理专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比较优势。
2.明确潜在优势。以行政管理专业参加过国家及各省公务员考试的本科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了解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方法与国家及各省公务员考试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明确行政管理专业的潜在优势。
3.汲取国外成功经验。国外在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考试中考察学生案例分析能力的做法相对成熟,而在我国,尚处于学习和摸索阶段。我们在侧重于行政管理实务的课程考试中将学生对多个相关案例的分析能力作为考察重点,引入、推广案例分析,完成对于传统考试中记忆———再现模式的超越。
4.打造以“笔试+面试”相结合的考试体系。在笔试环节,侧重考察学生的潜在职业能力以及书面分析和解决实际行政管理问题的能力;在面试环节,则侧重于考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分析和解决实际行政管理问题的能力。
三、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主要内容
1.在专业课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笔试中增加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内容,以实现与公务员考试必考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良性对接。
2.在专业课程《公共行政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法学》《公共事业管理》的考试中,要求学生对多个相关个案进行书面分析,以实现与国家和各省公务员考试必考科目“申论”的良性对接。
3.在专业课程《公共行政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法学》《公共事业管理》的考试中,增加面试的内容,让学生结合具体场景、相关案例,分析问题并探讨对策,以实现与国家和各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环节的良性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