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发展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发展史论文

金融发展史论文范文1

关键词:金融混业、模式选择、发展方向

一、金融混业和分业的概念

所谓金融混业,是相对分业而言的,实质上是指金融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金融业的功能是以金融工具为载体实现的。依据金融工具的不同特点,在金融业内部可划分不同的子行业,如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信托业等。不同的金融工具可实现同一金融功能,因此,金融业内的各子行业在功能上有重合之处,正由于金融本身的这种行业分类的特点,所以在金融业就形成了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概念。金融分业、混业既涉及经营层面又涉及到监管层面。就经营层面而言,即人们所说的金融分业经营与金融混业经营问题,这是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内核;就监管层面而言,即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的问题,它涉及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

而金融分业经营是从机构职能方面理解的,与混业经营是相对的,指的是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各自经营与自身职能相对应的金融业务。这种模式下,法律上禁止银行与证券业务的混合,一个金融机构不能同时经营两种业务。其出发点是维护货币银行体系的稳定,把存款保险及央行最终贷款者的功能限定在银行业内,手段是通过法规隔离来防止证券业的风险传递到银行体系。

二、美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历程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金融服务是通过“全能银行”即混业经营来提供的。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共有11000多家金融机构宣布破产,信用体系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当时,人们普遍认为,银行、证券的“混业经营”是引发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为防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对金融体系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美国国会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严格分离。规定任何以吸收存款业务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商业银行,不得同时经营证券投资等长期性资产业务;任何经营证券业务的银行即投资银行,不得经营吸收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不准经营证券发行、包销、零售、经纪等业务,不得设立从事证券业务的分支机构。这一规定迫使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退出了股市。接着,美国政府又先后颁布了《1934年证券交易法》《投资公司法》以及《1968年威廉斯法》等一系列法案,进一步加强了对银行业和证券业“分业经营”的管制。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美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期,是美国金融业的逐步融合阶段。大型金融机构在推动混业经营上积极性最高,它们推崇“金融超级市场”、“金融百货公司”,认为这种超级复合体既能分散风险,又能增强金融竞争实力,提高市场效率,同时也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至于金融监管当局迫于国际竞争压力,也不断改变对金融管制的态度,或明或暗来鼓励金融机构的多元化经营,在严格限制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同时,已开始允许商业银行可以对美国政府及其他联邦政府机构发行的债券进行投资或买卖,也可以动用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进行股票、证券的投资和买卖,还可以为客户的证券投资进行活动。经过“80年代金融改革”,美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经济基础逐步消失,“分业经营”的制度也已经不断被现实所突破。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国金融业开始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混业经营”时期。

三、金融混业经营的优势

1.信息优势

在与企业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在做出贷款决定之前,银行会大量收集与企业及其投资机会有关的信息。贷款决定做出后,银行会进一步收集相关信息以便对于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在这种体制下,全能银行比专业银行有优势。全能银行可以比专业银行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同时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收集企业的相关信息,并在此信息优势的基础上与企业建立起更为广泛和长期的联系。这种银企关系的加强可能给双方带来极大的利益,它使银行通过观察企业与更多种金融工具有关的行为,对企业作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利用收集到的信息,以多种业务形式而不仅仅是贷款的形式对企业的活期存款帐户进行监管。而且由于提供的服务种类更多,在设计金融合同时,全能银行可以使用更多的工具对企业的管理决策施加更多的影响,从而节约了成本。

2.规模经济

全能银行的规模经济,可以从金融服务的生产中产生,也可以从金融服务的消费中产生。从服务的生产来看,全能银行可以将管理与某一客户关系的固定成本(物资与人力)分摊到更广泛的产品上;其次,它们可以利用自身的分支机构和其他全部销售渠道以较低的边际成本销售附加产品;再次,全能银行可以通过调整系统内部财务结构,更容易地发现和面对产品需求状况的变化;最后,由于信誉外溢效应的存在,它可以利用在提供一种服务时获得的信誉向客户推荐它的其他服务。从服务的消费来看,与向不同提供者分别购买相比,向单个提供者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组合,可以使购买者节省研究和监管成本。

四、我国目前金融分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1)金融分业经营制度不利于金融业的规模经营、国际竞争力提高及传统金融企业向现代金融企业的转变。现行制度对银行业务、证券业务经营的严格区分和限制,抑制了市场资金供给来源,人为地割裂了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融通渠道,不利于资金之间的相互融通。银行、证券、保险的业务品种有限而单调,使行业素质及竞争力不断下降。

(2)入世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资银行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其业务涉及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多个领域。资金实力雄厚,管理经验丰富,人才储备全面,服务产品齐全,创新能力强,具有许多中资银行短期内无法比拟的优势。中国银行业将面临生存的威胁。

(3)现行金融分业经营制度限制了金融创新。在分业经营制度下,由于银行参与证券业务受到限制,一些具有转移风险及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无法在市场立足,由此影响到证券机构的市场运作及策略,表现出很强的短期投机性和不稳定性。银行业和证券业都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五、中国金融业现阶段经营模式的选择

虽然金融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但我国金融业目前尚未取得混业经营的“资质”。从美国金融混业经营制度发展看,要实施混业经营必须满足以下基础条件:一是金融机构必须具备有效的内控约束机制和较强的风险意识;二是金融监管能力较强,有完备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和较高的金融监管效率。

而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还没有完成,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还不完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我国金融监管的政策法律不健全不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备;混业经营所需要的优秀的复合型监管人才十分缺乏。正如中国银行副行长华庆山在2002年11月的“世界资本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所强调的,如果不顺应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的趋势,中国金融业服务质量、竞争力就难以提高,如果顺应这种趋势,又可能由于巨大的系统风险及道德风险而使整个经济面临危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正面临着“两难境地”。因此,在一种重要的制度选择面前,现实性是重要条件。对于中国金融业而言,分业经营是现阶段的权宜之计。

六、中国金融业未来经营模式的走向

综上所述,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比较优势及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发展状况,说明该制度是金融业经营制度变迁的最终选择。但是,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是宏观金融政策需求和金融市场稳健发展内在要求合理作用的结果。所以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金融业必然是混业和分业经营并存的“交叉经营”模式,突出表现为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的业务划分日益模糊。

第一、目前,商业银行可以进行包括金融衍生业务、各类投资基金托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这些业务与证券、保险业务密切相关,并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同时,证券公司股民保证金账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银行储蓄存款的功能。此外,在保险业方面,新的险种不断涌现,诸如投资连结保险、养老金分红保险等。这些保险业务,既具有投资功能,又具有储蓄功能。银行、信托、证券、保险之间业务的趋同性和可替代性,削弱了分业经营的业务基础。

第二、尽管我国实行分业经营的模式,但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控股下的银行、信托、证券、保险之间的业务往来,形成了事实上的混业经营。如光大集团控股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公司、光大永明保险公司、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这些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业务关联非常密切,事实上已经存在混业经营。此外,中国金融业的主力——四大银行也加紧了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步伐。早在1995年,中国建设银行就和境外投行摩根士丹利合资成立了中金公司,如今中金公司的多项指标已居国内证券公司首位,很多大型国企海外上市都有中金公司的参与。中国银行在1998年用10亿美元在香港注册中银国际,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收购英国信诚保险公司,从事寿险业务。去年4月,中银国际“返乡”,中国银行高层在不同的场合也表明,中行的目标就是金融控股,最终实现混业经营。

第三、虽然全能性银行是我国金融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但并不是所有的商业银行都要向全能发展,一些中小银行尚不具备发展多种业务的能力,也可以集中专项发展为特色银行。全能性银行与专项小银行协调发展,互为补充,构建完善的金融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蔡浩仪,《抉择:金融混业经营与监管》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6

[2]陈越峰《关于金融混业经营的一个综述》,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04.3

金融发展史论文范文2

与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农村经济建设还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其经济视角单一,起步晚,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很难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金融改革也不够健全和完善。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经济占据着经济建设的主导地位,农业经济形式不断出现,农业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对金融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即便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农村地区很多鼓励政策,但是我国四大银行对农村地区发放的金融信贷数额依旧较少,供求矛盾依旧突出。与此同时,我国农村金融的服务对象是农民,他们的人口密度低、素质能力不高,把握市场的能力也不够好,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金融风险大、收入存在波动,农村地区之间的合作也无法与城市相抗衡,严重制约着农村金融的发展,资金循环不通畅,农村金融与经济势必呈现发展不平衡现象。

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概述以及互动式发展关系

其一,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相关概念。所谓的农村金融,就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它是以资金为实体、信用为手段、货币为表现形式的主要资金运动方法,是三方面内容有机统一的整体。我们在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农村金融是指其组织与结构,是金融行业的内部系统。它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金融机构多样性、市场发展渐进性和企业经营具有较高风险的性质上,并且带有一定的季节性,资金周转相对缓慢。农村经济所涵盖的内容则表现出不确定性,它会随着国家发展阶段的不同政策有所差异。在市场化运行的今天,农村经济在结构上更趋向于三合一模式,即农业经济、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成本不断上升,边际效益却有所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逐年递增,与农业相关联的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互动式发展关系。顺应科学发展观的新背景,我国经济建设要朝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是基础内容,金融水平归根到底要取决于经济的整体实力。经济的全面发展会带动金融的进步,金融行业的复苏又会给农村经济提供新鲜的血液,创造更多的社会资金。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地区一定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经济发展制度,从本质上而言,农村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生产与分配之间的关系,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并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我国农村一定要把握好两者的互动式发展关系,通过农村经济的振兴促进金融改革,再以金融改革带动农村经济,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互动。

三、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互动式发展的有效对策

在以上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地看到了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具有的互动式发展关系。为了将两者的互动关系发挥到最大化,我们一定要找到科学的对策加以完善,促进农村经济的腾飞发展。

(一)坚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互动式发展关系,我国农村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基础。首先,要确立一个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坚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前提,建立健全经济制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树立正确的经济经营理念,加快金融改革的速度,国家要大力扶植农村经济,合理定位农业产业,给予优惠政策,完善金融服务。

(二)坚持结合农村经济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形势也得到了更新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得到了转变,经济格局也日渐多元。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要坚持创新,积极进行融资,正确处理农村的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盈利之间的关系,扩大现有银行的服务范围和业务水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的对策来增加农民的收入,降低资金风险和收入差距。另外,农村地区还应该扩展业务范围,积极引进投资,利用商业合作的方法收集资金,扩大农业产业化生产的规模,并强化内部经营管理理念,做好职业道德培训,选取素质能力过硬的员工进入金融机构,向农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三)坚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

创新是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发展的基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要紧密结合市场的变动情况,在金融业务、经营战略、业务范围以及相关技术上推陈出新,更新服务理念和相关制度,注重农村面临的潜在风险,坚持科学发展观,对农村经济问题实施更好的预测和防范。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创新,注意把控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大环境,实行信息共享和沟通,建立相关的监管部门,提高监督的有效性,做好资金管控工作,结合农民群众的需要更新金融政策,将创新发展贯彻到底。

(四)坚持农村金融的规范性经营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密,两者互为表里,相互促进。农村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经济运行的规律,按照国家有关经济政策制定经营理念,实施规范性经营。例如,科学制定农民贷款细则、地区经济建设准则等等,并成立监督小组,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把关。在经营过程中还应该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规划地区发展方案,积极探索动产抵押、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维护农民的金融安全,以规范的制度发展农村金融。

四、结束语

金融发展史论文范文3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银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一、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一)贷款总量逐年增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

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总量快速扩大。2004年末,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余额为7189.84亿元,2008年末增加到12192.79亿元;同时,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增速也在逐年提高,2004年末贷款增长率为4.17%,2008年贷款增长率为19.25%,上升了l5.08个百分点。贷款总量的增长和贷款增速的提升,反映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力度在不断加大。

(二)经营业绩逐年向好,支农基础逐渐牢固

自2004年信贷业务领域放宽以来,农业发展银行经营业绩实现了重大跨越,营利能力不断提高,经营利润逐年增长。2004年其经营利润为24亿元,2008年达到204.11亿元,年平均增长70.75%。经营业绩的日益提高,说明农业发展银行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自身的向好发展为其在农村金融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业务多元趋势明显。支农领域纵深发展

2004年以来,农发行进入业务转轨与扩展阶段,在立足于政策性业务的基础上,准政策性业务及商业性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业务范围在原粮棉油信贷业务的基础上,逐步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小企业等领域拓展,业务范围的多元化拓展使农发行向支农领域不断向纵深发展。目前,农业发展银行仍然在为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地支持“三农”提供可能和打开空间。

二、农业发展银行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不协调性

新形势下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各融资主体对资金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融资需求日益多元,涵盖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对政策性金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滞后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

(一)经营管理模式不够科学,影响了政策性支农作用的发挥

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管理是准行政化的,实行自上而下垂直集中的管理体制,各级分支行在总行的授权下开展经营活动,缺乏经营自主性和灵活性,使分支机构很难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需求变化对预期投资领域做出相应的动态调整,使很多急需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涉农领域得不到支持,降低了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效率,也影响了其政策性支农作用的发挥。

(二)信贷资源运用过度集中,政策性支农的作用不够突出

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显示,尽管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总量随着业务领域的拓展快速扩张,但过度集中于政策性粮棉油贷款的特点仍很突出。下表中数据显示,近5年农业发展银行粮棉油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粮棉油收购、储备和调销等信贷业务在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发展中,仍占据绝对主体地位。虽然农业发展银行定位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展,但其“粮食银行”的特征没有根本上改变,与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政策性支农业务的发展仍显不足。

(三)业务经营范围较为狭窄。政策性支农的性质不很显着

在定位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后,虽然农业发展银行表示要积极拓展支农空间,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企业发展等,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开发也列为支持范围,但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外,其他领域的信贷拓展都相当有限。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等领域的金融需求具有很强的公共性质,主要体现在对农村交通、通信、供水、教育、生态等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提供上,这些需求缺乏产权明晰的经营主体,因而缺乏有效的承贷载体,难以得到商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政策性金融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弥补市场缺失,但作为我国政策性支农主体,农发行对此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积极态度。

三、建立与农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政策性银行改革趋向

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这为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提供了机遇。农发行改革必须坚持政策性银行发展方向,坚定服务“三农”宗旨,紧密围绕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市场定位,尽快从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支持农业再生产各环节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夯实我国“扩内需,保增长”的农业基础。

(一)加快制度建设。理顺发展基础

一是加快现代银行制度建设,通过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改进经营管理方式、规范信贷管理体制、完善授权授信制度等途径,使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走上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是合理布局分支机构,为即将承担更大范围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创造组织条件,这是农发行更好发挥支农作用的重要基础;三是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合理调整和整合内部机构,实施定编、定员、定岗,优化劳动组合,提高农发行管理组织化程度和规范化水平;四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符合实际的监管和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政策的激励作用、监督作用和运行效率;五是培养得力的一线业务人员,高素质与有责任感的业务人员是政策性银行信贷安全的重要保证。

(二)明确职能定位。加强风险防控

实现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的立足点,这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和农发行的发展方向。农发行的业务职能定位应该以政策38菪经济2010年第5期性支农业务为主体,在现阶段应主要围绕促进政府支农政策目标的实现,突出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的作为。同时,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信贷资产保全措施,努力化解经营风险;建立合理的利率定价体系,有效改善长期低利率政策产生的资金需求的无限扩大和严重依赖,维持适度的利润空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超级秘书网

(三)建立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政策性融资服务体系

一是延伸服务范围。将信贷范围扩大到农、林、牧、副、渔等领域,全方位支持农业领域的产、加、销、贸、工等各个环节,同时全方位支持农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进步、机械化发展等各个方面,有效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缺失,丰富农发行“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内涵,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二是根据需求层次的不同完善差别性信贷政策,通过政策性金融的引导作用,提升经济较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科技水平、信息化程度,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开发力度,确保不同需求领域都能够得到政策性金融的惠及。

金融发展史论文范文4

【关键字】金融危机、建筑施工、发展

前三季度的统计数字显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12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5%.事实表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今年以来并没有因为房价的滞涨而对投资开发有特别大的影响,这起因于开发商对后期房价以及房地产政策看好,更对政府“救市”有着很高的预期。因为近期不时有土地流拍、土地价格下降等消息传出,实行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比开发商还要着急。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拉动钢铁、建材及家电家居用品等产业发展举足轻重,对金融业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是拉动内需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出口萎缩、消费不振的背景下,如果房地产业出现剧烈下挫,中国经济迅速下滑的风险将加大。正在“救”与“不救”之间举棋不定的各级政府借金融危机的大气候瞬时出台了一系列的财税举措救房市。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建筑行业多数人对后市还是谨慎看好。

此外,政府“救市”举措是宏观层面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防患于未然:10月17日、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时的基调是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主要措施是拉动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提出要加快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抓紧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城镇等基础设施和民生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尤其是加快铁路建设。10月21日的会议上还专题研究了加强基础建设投资,核准了公路、机场、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还提出要加快地震灾区恢复重建速度、加大对中西部投资力度等。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__年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特别是铁路建设,我国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正在各地全面展开。截止到目前,全国正在建设的铁路重点工程达到150条,总投资超过1.2万亿元。铁路建设投资已经劳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有力支撑。

另外,作为政府,分析和研究房地产市场的形势,正确引导和调控房地产走势。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投资收购和开发建设;落实和完善促进合理住房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开发建设稳定发展,是当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手段。

如此看来,机遇应该是行业情绪近期的主旋律。作为施工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将这些“利好”化作动力,把成果收入囊中,才不辜负这全球危机之下独善其身的中国经济创造的机遇。作为中小型施工企业,我们能做什么呢?

更加注重经济低迷带来的连锁反应给施工企业增加的风险

开发商的支付能力是当前中小型施工企业必须认真面对的风险。

尽管房地产市场在国内是一个不完全的竞争市场,但市场的竞争仍然是存在的。竞争和资金的压力对于开发商来讲任何时候都可能是致命的,尤其在当前形势下,一旦开发商资金断链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不仅是利润减少,停工、窝工带来的成本增加,非预期的纠纷更是纷沓而至,亏损甚至损害企业品牌的风险必然增大。

对于施工企业,当前形势下,承接项目或者签约前应当充分考虑自身垫资的能力和开发商在遭遇市场与政策风险的支付能力,即便是信誉卓著的开发商。在房地产建筑市场中,开发商始终扮演着支付机器的角色,其信誉完全取决于当期项目的资金组织能力和给付能力,无论其过去积累有多大,投资都会超过其自有资金数倍。因此,在承接项目前,从开发商的产品市场定位到开发商融资环境,从市场风险到政策风险,从支付信誉到支付能力都应当列入预算经济分析的范畴内,这些有益的经济分析是施工企业原始对抗风险的关键。

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特别关注开发商的非预期性的违约,在不间断施工的情况下,工程款的迟延支付是以施工企业对建筑材料的赊账及自身的融资为基础的,过度的负债有可能造成利润率的下降,因为相对于开发商而言,施工企业有可能在开发商财产被法院分配前先于开发商而成为建材材料供应商和融资对象的被告,而开发商剩余财产的法律分配则是一个具有一定时期的过程,诉讼短则两三年,长则数年及至无期限,并且,债权不一定能够实现。

对于开发商的非预期性违约,施工企业应当给予适度的容忍,但恶意违约除外。对待经常性的非预期性违约,施工企业应当与律师协商,定制一个驱动开发商及早付款的谈判方案,按阶段区分实施,尤其在当前形势下,这样做可以在开发商遭遇其他享有优先权的重大债权人诉讼时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低迷的建筑市场给施工企业带来了什么机会?

资金饥渴势必导致众多地产企业或抛盘套现,或降价

销售,或寻找合作者。

20__年,对于屡屡创造融资新高和首富神话的房地产业而言,情况急转直下。万得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在港上市的40家大型内地(包括有内地业务的)地产股市值大幅缩水,包括绿城中国、合生创展、合景泰富、雅居乐在内,平均缩水幅度超过40%。而内地地产股也同样遭遇市值平均缩水超过15%。

“境内外ipo融资途径越来越窄,国内银行对开发贷款几乎叫停,开发商今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资金寒冬,或抛盘套现,或找合作伙伴,或卖项目走人,开发商出路无它。”

这个时候,作为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

资本的积累并形成资本优势一直是中小型施工总承包企业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瓶颈,特别是自07年下半年开始,进度款、结算款越来越不容易兑现了,所有的借口,都是经济不景气,工业是产品无法按预期的价格出售,商业地产是风霜雪雨,有价无市,成交量大幅下跌,无法实现预期的利润,房地产企业迫于还贷或者防止资金链的断裂,不得不寻找可靠的合作者或者转让所谓的烂尾楼。

政策上,除了国家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外,现在一些地方政府,特别是实行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考虑近期不时有土地流拍、土地价格下降等因素,不得不为了逃避土地流拍造成的地方财政的收入锐减推出类似保障性商品房等等限定一定购房条件和价格的举措,以及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投资收购和开发建设,拉动房市。

低迷的市场为苦于无法发挥资本规模优势的中小型施工企业提供了资本积累的新途径,新机遇!

对此,中小型施工企业能做什么呢?收购?合作?代建?开辟新的业务,形成产业多元化的架构?

经营思路:碍于资质范围、管理能力及资金风险控制的需要,企业横向联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竞争优势,投身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中,积极参与房地产合作或者收购持续开发,利用自身的施工优势,策划和控制开发成本,以低端又优于正常施工利润的价格策略,短平快完成项目开发和资金的回笼。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或者经济适用房、安置房、保障性住房等建设项目,通过bot等多种模式寻找企业关联业务发展多元化的新思路。对于中小型施工企业,借此机会,可以逐步朝综合管理型工程公司方向发展,可以联合、参股或兼并收购中小型设计院,逐步转行为工程设计与施工结合的公司,发展建筑主业要由施工总承包逐渐转变为工程总承包;通过改革优化队伍,精简人员,使职工队伍逐步向管理层转变,使工程总承包的市场占有率大幅上升,提高工程总承包的管理能力,建全并完善工程总承包的管理体制,建设一支工程总承包优秀的管理人才队伍。加快打造新型的建筑承包商:总承包及总集成商,这也是在当前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方向,是投入到当前经济形势下业务转型或者深化等经营方式上改变的需要,也是国际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趋势。

另外, 加大企业对投资融资与资本运营能力的培养,通过为企业发展战略筹资、为重大项目建设投资、为经营活动融资和优化资本结构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要在搞好生产经营的同时,紧紧围绕着多元化产业的发展,以资本运营为重点,不断创新资本运营的方式和方法,提高资本运营质量,增强投融资能力,创造和发展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强化风险管控。施工企业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由于单一施工行业,受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的系统风险。但多元化在化解风险的时候,也带来了新的风险,而且这些风险会更隐蔽,稍有不慎,转型后施工企业会蒙受巨大损失。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是在当前特殊的经济背景条件下进入多元化的施工企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

人才:是介入新的业务的重要保证,在当前业务不太饱满的情况下,应考虑人才储备计划,招贤纳士,等待机会。相对于以前业务单一的的施工企业而言,开发前期策划、设计、项目管理及实施等人才将是要重点考虑的。一是业务扩展或者转型的需要,二是为适应今后总承包企业资质改革做好人才的储备与培养。

制度建设:也是迎接机遇的重要保证,面对新的业务,新的投资方向,原有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无法避免的会显现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符合实际又能管控的制度尤为重要!无论是现在或将来,工程项目管理对与建筑施工相关联企业的发展都具有强劲的战略基础功能。必须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包括资源>文秘站: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全面推行项目法施工,不断提高前企业项目管理水平。实践证明,建筑施工企业实施项目管理战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也是当前形势下进入相关行业的基础。

可以说,一个时代的经济浪潮中,越是低迷的时候,对相关行业中的一些企业就是机遇,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客观分析和评价企业内外部环境,选择适合自身企业的发展之路是当前面临困境的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谨以此文以求探讨,不足之处望广大同行多予以指正。

参考资料

[1] 熊俊波 《中国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