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民经济核算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民经济核算论文

国民经济核算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本文从收入法国民经济核算出发,指出我国收入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走低、资本收益占GDP比重持续上升。随后,本文分析了这一问题带来的后果及其对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国内消费与投资比例失调、外贸顺差居高不下。最后,本文得出结论:收入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当前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从收入法国民经济核算看我国收入分配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的收入法是从收入分配的角度,以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份额以及应向政府支付的份额为出发点计算最终产出。按照这种核算方法,GDP的计算公式为: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IH+营业盈余。其中:劳动者报酬反映了劳动力在初次分配中的所得,生产税净额反映了政府在总产出中取走的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反映了资本所得。收入法国民经济核算反映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政府、资本所有者对一定时期国民产出的占有状况,对整个分配格局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而收入分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民经济中的消费、投资、税收行为。

图1反映了1996年至2006年我国劳动者、政府、资本所有者在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例。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在此期间,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走低,而资本收益占GDP比重持续上升。这一趋势可以通过影响劳动者的消费行为、政府的税收行为、企业的投资行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同时,我国资本回报率自1993年以来处于上升趋势①,也影响了企业的投资行为。由图1可知初次分配中生产税净额占GDP比重较小且稳定,因此本文只考虑劳动者报酬与资本所得占GDP的比重及其变化趋势对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

二、收入分配体系与宏观经济内部均衡

宏观经济内部均衡指的是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的状态。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内部均衡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价指数高企,经济面临很大的通胀压力。国家统计局月度统计公报显示:自2007年3月CPI涨幅超过3%以后便一路走高,2008年4月达到8.5%。当前的主流观点认为这一轮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引领的结构性上涨,如国家发改委曾在国新办新闻会上表示“现在物价上涨是一种结构性的上涨,在结构性上涨的因素消失之后,国内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在平衡的基础之上,可以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本文认为,自2007年3月开始启动的这一轮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领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拉动的新一轮物价整体上涨过程。食品供需失衡导致的短期物价结构性上涨是此轮物价上涨的直接原因,而其深层次原因则是失衡的收入分配体系造成的高投资率和低劳动报酬。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高投资率导致银行信贷扩张、流动性过剩并对物价稳定造成压力。如图1所示,由于资本在收入分配中获得了越来越大的份额,企业部门有了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基础。同时本文第一部指出我国资本回报率持续上升,使得以逐利为目标的企业有了投资激励。因此出现了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代表的投资冲动。在中国目前的融资体系下,固定资产投资激增与信贷扩张有着密切联系。而信贷扩张又导致流动性过剩,成为通货膨胀的一个诱因。如图2所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通胀率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相关关系。

其次,长期被压低的劳动力价格的回调要求使得劳动力成本有上升的压力。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持续走低,2005年占GDP比重为41.4%,而同期美国这一数值为56.4%@。以第二产业为例,有研究报告指出③:较之于发达国家,我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英国的1/16,但雇员工资仅为其1/27;相当于美国的1/18,但工资水平为其12/1;相当于日本的1/15,但工资水平为其1/22。较之于新兴国家,我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韩国的1厂7,而工资水平为其1/13。较之于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马来西亚的1/3,而工资水平为其1/4;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印度的3倍,而工资水平大约是其2倍多一些。因此从长期来看,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自身回调的力量、劳动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有增大的可能,劳动力成本也会逐渐上升。这几年频繁出现的“民工荒”,以及一再上调的最低工资标准,都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表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必然从供给方面对物价造成上升压力。

因此,此次物价上涨过程既包括已经显露的压力——部分产品供需失衡,也有尚未充分显露的使物价长期上涨的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所以,此轮.:勺价上涨过程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在物价稳定后仍在高位徘徊,而难以出现随食品供给增加而使物价指数下降的情况。

除上文讨论的通货膨胀之外,国内许多宏观经济热点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屡禁不止、重复建设等问题,也与分配体系中资本处于强势、劳动处于弱势有关。也就是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丰厚的资本回报使得企业热衷于投资,没有动力进行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本文结尾处的图4描述了这些问题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三、收入分配体系与经济外部均衡

外部均衡指的是国际收支平衡。目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着外部失衡的问题:经常项目维持巨额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长。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外汇储备已经由2000年初的1561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初的15898亿美元,八年增长了约1O倍。外部失衡的加剧,对经济的内部均衡也产生了很大的压力。最突出的表现为被动投放基础货币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

关于我国宏观经济内部失衡的原因,有两派主要观点:首先,外资类金融机构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例如高盛高华在其研究报告中认为“汇率重估是保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④。其次,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则从中国经济自身的特点出发,如二元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认为汇率不是造成经济外部失衡的根本原因,单单依靠人民币升值无法解决巨额贸易顺差问题。

本文认为,除去尚存争议的人民币汇率估值问题,收入分配体系中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下降,资本回报占GDP比重上升,即“弱劳动、强资本”现象也是造成我国外贸顺差不断扩大,经济外部失衡的一个原因。具体的分析思路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快于工资率增长速度,从而造成资本所得在产出中比重增大,企业部门利润空间增大。人民币升值会使出口企业的收益减少,但企业可以通过降低利润来保持出口,所以会出现在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对美元)的情况下贸易顺差还在增长的现象。例如,2005年7月汇改时外汇储备为7327亿美元,而截止今年3月已增长至16821亿美元。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表述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率的变动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假定:①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只有家户与企业两个部门;②生产要素有劳动和资本两种;③产品的资本成本不变;④产品的售价与成本分别为P、C,社会总产品为Q,n为工资占总产出的比重。注意到完全竞争条件下P=C,则全社会工资总额为:

W=aCQ(1)

对(1)式两边取对数,得到:

LnW=Lna+LnC+LnQ(2)

对(21式两边微分,得到:

一:+

C。0

将(3)式改写为:

C=W-Q(4)

其中e表示劳动成本变动率,表示工资率变动率,O表示劳动生产率变动率。由(4)式分析可得:时,即劳动生产率增速大于工资率增速时,产品的劳动成本会呈现出下降趋势。由于假定资本成本不变,这一变化将会使得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增强,贸易盈余扩大,部分抵消本币升值对出口的不利影响。

下面以1992年为基期,1992年至2006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率增长率数据为依据,计算各年劳动生产率指数与工资率指数,作图3。由图3可以观察到: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指数高于工资率指数,且二者差值持续增大。考虑到制造业占我国外贸出口的比重很大,至2005年已达91.2%(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北京,2005年),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率之间的差距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使得贸易顺差即使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还是持续扩大,因为出口企业有相对大的利润空间消化本币升值对出口收益造成的影响。

四、结论

本文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体系中初次分配存在的问题,指出这一问题通过影响居民部门、企业部门的消费、投资行为,对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本文的结论为:劳动报酬和资本回报的失衡,是造成我国通货膨胀、巨额贸易顺差等宏观经济内外部失衡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为扭转宏观经济的内外失衡,本文认为可行的对策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an强人力资本投资;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第一,改善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由本文的分析可知:劳动报酬的上升并不必然的降低利润、削弱企业竞争力。因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成本两个因素。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即使在工资增长的情况下,企业部门也可以保证利润不变甚至增长。而且,提高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可以促进国内消费,避免我国经济过分依赖投资与出口所带来的危害。

第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造成不同国家之间产出与国民收入悬殊的主要原因,较低的绝对工资水平往往伴随着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资本投资的贡献率已经远远小于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国民经济核算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文章从国民经济核算的公共产品属性入手,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作为核算手段和结果都是一种公共产品,并以gdp数据为例分析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产品“缺陷”,即质量问题,最后讨论了把产品质量控制(tqc)理念引入到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中。

从20世纪50年代到198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采用苏联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1992年开始,中国实施了以gdp作为核心指标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国际上通行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作为改革目标。针对中国的gdp统计数据,在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和学者中,有些认为中国官方统计的gdp数据偏高,有些则认为偏低。

本文主要从国民经济核算的公共产品属性人手,以gdp数据为例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质量问题,最后讨论把产品质量控制(tqc)的理念引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中。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公共产品属性

相对于私人产品,公共产品是因私人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包括国防、公务员、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有两个显著的特性:一是非竞争性,二是非排他性。前者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产品的消费不减少或不影响其他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若增加一个人消费,该公共产品的边际社会成本等于零。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即无法排除其他人从公共产品中获得利益,意味着消费者可能做一个“免费乘车者”,免费享用公共产品。

国民经济核算具有公共产品的两大属性,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而属于公共产品。同时,从使用范围上看,国民经济核算是世界性的或国家级的;从形态上看,国民经济核算又是一种非实物性的知识型、信息型的公共产品;从使用者数量上看,国民经济核算对使用者数量没有上限-1j。以上三点构成了国民经济核算作为公共产品的特殊性。邱东(2004)提出sna本质上属于全球通用的制度性知识,属于全球公共品。

总之,从核算的制度、方法上讲,国民经济核算是一种手段性的公共产品,它为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的核算提供了基本的核算类别、方法、规则等。从核算的结果上讲,国民经济核算向各级政府、社会公众和研究机构提供了一系列的统计信息产品,如gdp及其增长率数据等。

就现状而言,作为公共产品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供给属于“政府生产”,即通过各级统计局来核算并提供国家和地方的核算数据;从公共产品的需求来看,一部分核算数据作为“最终产品”直接提供给社会公众,以满足社会公众对于统计信息的需求,另一部分则提供给各级政府部门,服务于各级政府部门的各种决策需求;从统计信息产品的所有权上看,gdp核算数据是政府利用纳税人的钱生产(调查、收集、整理、计算、分析)出来的信息,属于全体公民所有,除少数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外,政府有义务向全体公民提供;从外部性理论上分析,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具有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当核算数据被准确、及时地提供时,它能够向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产生较大的社会收益;否则,会误导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决策,造成全社会的损失。

二、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质量问题——以gdp为例

从mps到sna,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无论是统计的口径、方法,还是统计的质量都在不断改进之中。而统计体制上的欠缺与方法上的不足是国民经济核算质量问题的两大原因l3_。以经济核心指标gdp为例,其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gdp地区核算汇总数与国家核算数之间的统计误差

1.“生产法”下国家核算gdp与地方核算gdp

汇总数之间的差异

(1)gdp总量上的差异

表1地区gdp r-总数与国家核算数的差异表

表1给出了生产法下1998~2002年地区gdp汇总数与国家核算数【j之间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这5年中,gdp的地区汇总数都超过了国家核算数,无论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都有逐年扩大的趋势,1998年的差率是5.66%,超过了一般统计上允许的5%的差异,到了2002年,差率已经扩大到12.63%,是1998年的两倍多。

(2)gdp增长率上的差异

表2国家核算gdp增长率与地方

从表2可以发现,1999年生产法下国家核算的gdp增长率高于地区汇总的gdp增长率;在以后的连续三年中,国家核算的gdp增长率都低于地区汇总的gdp增长率两个百分点左右。

(3)gdp三大产业构成上的差异

从表3中可以发现: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在地区核算数与国家核算数之间的差异逐年扩大,地区核算的第一、二产业占gdp比重小于国家核算的第一、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且差异也是逐年扩大,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地区核算数一直都高于国家核算数,且差异也是逐年扩大。 

2.“支出法”下国家核算gdp与地方核算gdp汇总数之间的差异

(1)gdp总量上的差异

表4给出了支出法下1998年到2002年地区gdp汇总数与国家核算数之间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这5年中,gdp的地区汇总数都超过了国家核算数,且无论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都有逐年扩大的趋势,1998年的差率是4.64%,到了2002年,绝对差异达到了10376.58亿元,差率已经扩大到9.65%,是1998年的两倍多。。

(2)gdp增长率上的差异

在1999-2002年中,2001年的gdp增长率国家核算数略大于地区汇总数,1999、2000、2002年都是国家核算的gdp增长率低于地区汇总的gdp增长率1~2个百分点(详见表5)。

(3)gdp支出构成上的差异

表6列出了各项支出占gdp的比重在地区核算数和国家核算数之间的差异。可以发现净出口比重的差异并不大,但是最终消费比重的差异和资本形成总额比重的差异比较大,其中在最终消费比重上,地区核算数小于国家核算数,而在资本形成总额比重上,地区核算数大于国家核算数,其差异的程度从1998年以来有逐年减小的趋势。

(二)国家核算gdp“生产法”与“支出法”之间的统计误差

从表7中可以发现,在国家核算gdp的前提下,2000年用生产法核算的gdp高于用支出法核算的gdp,而在其它年份则是用生产法核算的gdp低于用支出法核算的gdp。从两种方法的差异程度上看,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从1998年的相差不到1个百分点扩大到了2002年的2.53个百分点。

(三)地方核算gdp“生产法”与“支出法”之间的统计误差

从表8可以看出:将全国各省的gdp汇总的前提下,gdp数据无论是用生产法核算还是用支出法核算,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大。

(四)对于我国gdp数据真实性的讨论

国内外学者一直都关注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真实性,作为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整体指标的gdp自然成了关注的焦点l5j。罗斯基认为:中国官方公布的1997~2001年的gdp增长率被普遍高估,每年平均高估2-3个百分点[6i。国内经济学家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认为中国统计数字有一定的水分。例如,1998年中国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洪水,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但令人费解的是除了一个省以外,所有省份的农业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再者,由于中国官员政绩考核与激励方面的原因,人为统计造假时有发生,也增加了人们对中国官方gdp的数字的怀疑。任若恩(2002)针对罗斯基关于中国官方gdp的置疑进行了分析与评论,认为“罗斯基采用了错误的方法,错误地推算了中国的gdp”。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一枝独秀靠的是经济发展的支撑,而不是虚假数字。”吴敬琏在《人世后的中国经济》演讲时也明确表示:“海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这些质疑并无太大根据。”另一方面,有学者从电力消耗或投资的一致性计算,认为国家统计局的gdp数据存在低报的可能。且从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统计上看,绝对水平的低估是服务业增加值估计中的最大问题。

三、产品质量控制下的国民经济核算

虽然国家统计部门为提高和改进核算质量,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以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在我国仍存在着明显的产品质量问题,在国外,产品质量控制(tqc)的理念早已从最初的工业产品、农业产品等有形产品扩展运用到包括统计数据在内的服务领域,瑞典、芬兰、挪威等国家统计局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tqm)”项目,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机构,成为加强和改进数据质量的重要组织保障。国外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有:

(一)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综合管理体系

在统一的组织框架下,对整个统计机构的数据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如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统计机构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数据质量评价和管理机制。

(二)建立单项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机制

对某一具体统计项目如国民核算、消费价格指数等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价和管理,如,美国的波斯金(boskin)学术委员会,专门对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质量进行评估,美国商务部分析局定期评估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质量。

(三)建立专门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机构,定期进行质量检查

美国的boskin委员会,专f-ixcn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准确程度进行评价。英国皇家统计学会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工作组,每年对官方统计数据的质量情况进行独立评估,并对外公布评估报告。加拿大是由国家审计总长负责统计局的数据质量评审工作。

(四)应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质量评估和管理

国民经济核算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GDP核算存在的缺陷是无法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统计核算。修正的基本思路是:以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为起点,引入环境资源核算,对GDP进行修正,计算绿色GDP。西部地区近几十年的粗放式发展造成了当地资源环境破坏严重,因此建立环境经济核算走保护性的开发道路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文重点论述了西部地区计算绿色GDP、实行环境经济核算的必要性以及构建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思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资源环境的索求与影响愈来愈大,造成了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环境问题已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破坏相当严重。水资源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各种自然灾害加剧,使得环境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局面十分严峻。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总共为356万平方公里,其中西部地区就占了80%;在全国26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荒漠化面积中,西部地区占到了9O%以上。总体上说,西部地区主要面临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水土流失、风蚀沙化等三大生态环境问题。在目前西部经济开发的战略布局的大调整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就是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西部经济的增长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也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在客观上要求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现行GDP核算进行修正,计算绿色GDP,对西部地区经济活动实行国民经济核算的同时引入资源环境核算。

一、对现行GDP核算的修正:绿色GDP核算

现行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核算只反映了经济运行的过程与结果,未体现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代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未考虑自然资源消耗成本。经济活动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GDP只核算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成本,却没有计算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即自然资源耗减成本,造成自然资源无价或低价,其结果高估了当期经济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二是未考虑环境降级成本。经济活动往往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亦称环境降级成本,包括环境退化成本和环境保护支出。GDP核算一方面没有扣减环境退化成本,即环境污染的代价,另一方面将环境保护支出作为生产活动来反映,从两个方面增加了GDP。结果是污染物排放越多,GDP越大;环境保护支出越多,GDP也越大。高估的GDP将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导致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恶化,人类的生存条件受到威胁,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绿色GDP核算,又称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也称为环境经济核算,就是在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即将经济活动中自然资源的耗减成本和环境污染代价予以扣除,进行资源、环境和经济综合核算,形成一套能够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能够提供资源环境核算数据的核算体系。环境经济核算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在总体或平均的角度看往往意义不大,所以,环境经济核算工作的实施应以地区为主,国家为辅;空间结构与总体趋势有机结合。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简称绿色GDP,它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是在现有GDP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

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实行环境经济核算

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大部分为干旱、高寒和沙漠地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近几十年的粗放式发展造成了当地资源环境破坏严重,即使是付出极大的代价,在很长时间也难以恢复,这一特殊的区情决定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基本性质是走保护性的开发道路,不能为短期的利益而肆意破坏环境。从资源存量上来说,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确实存在着潜在的优势,但要把这些潜在的优势转化成实际经济优势,则主要依赖于人们对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而不能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否则得到的是无效的或虚假的经济增长,它可能带来当前局部的利益,但从长远来说会导致社会财富的减少。实际上,西部经济的发展需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用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的观点来讲,就是在贫困地区的发展中要注重该地区资源存量的均衡分析,既必须使资源存量的增加值大于资源存量的减少值,使流量意义上的资源盈余成为现实,如果历年都出现流量意义上的资源赤字,则必然会出现资源枯竭的结局,那么可持续发展也实现不了。然而,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由于GDP指标的局限性,使得开展资源存量均衡分析成为难题,于是建立环境资源核算就提上了日程。建立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三、建立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思路

在我国,构建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其核算思路是:资源环境实物量核算——资源环境价值量核算——资源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将资源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矿产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草地资源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自然资源核算;生态环境、大气环境等环境核算以及绿色GDP、绿色NDP(国内生产净值)、资产负债存量、.国民财富等环境经济综合指标的核算。西部地区环境经济核算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部分,其核算原则与全国国民经济核算基本一致,但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别要考虑资源产品和污染物在地区之间的流入、流出核算。

1.资源环境的实物量核算。

资源环境的实物量核算是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是其十分重要的核算表现形式。从西部地区环境资源的特点出发,目前主要对自然资源实物量进行核算,包括期初期末资源存量;由于自然增加或减少、经济发现或使用等引起的期内资源流量,如使用量和耗减量等。为此设置了如矿产能源资源的储蓄量一耕地面积的耗减数,淡水资源污染和水质下降程度,森林的采伐量、草地面积耗减量等相关的实物量指标。建国五十多年来,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等主管部门积累了丰富的统计数据,为西部地区资源存量的均衡分析、开展资源环境的实物量核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资源环境的价值量核算。

资源环境的物质损耗只有通过价值核算才能进行总括反映,并进入GDP体系,进而对GDP进行相应的修正。资源环境价值量核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核算。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是指在核算期内一国或一地区所有常住单位的社会经济活动所造成的自然资源“实体性”物量耗减,这些耗减的价值反映便构成耗减成本。根据自然资源的特征,有些自然资源具有一次消耗性质,如西部地区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部分可再生的森林资源(用材林)和西部地区的水资源,这些资源的使用为资源耗减成本,具有中间消耗的性质。有些自然资源具有多次消耗性,如土地资源、部分可再生的森林资源(特用林、防护林等)和南方的海洋资源,这些资源多次消耗的使用类似于固定资本使用的性质,其资源耗减具有”固定资本消耗”性质。对耗减成本的核算,首先应按上述实物量指标及相应的明细指标进行分类统计,再根据分类统计的结果核算资源环境的存量、使用量和耗减量,及相应的价值量。

(2)环境降级成本核算。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环境降级成本又分为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退化成本,环境保护支出指为保护环境而实际支付的价值,环境退化成本指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和为保护环境应该支付的价值。自然环境主要提供生存空间和生态效能,具有长期、多次使用的特征,也类似于固定资本使用特征。这样,由经济活动的污染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的代价即环境降级成本,也就具有“固定资本消耗”性质。对资源环境损失成本的核算,可先根据上述实物量指标进行分类统计,再根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的资源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确定那些资源环境没有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超标或未达标的差额是多少,对资源环境质量恶化的关联度和破坏程度有多大。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恶化程度估算其损失成本。

在实际核算中。根据估价方法的不同,对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又分为实际成本和虚拟成本,实际成本指在经济活动中明确发生、实际支出的资源环境成本,虚拟成本指在经济活动中不能直接体现、需要以间接方式估算的资源环境成本。一般来说,资源耗减成本大部分为虚拟成本,环境降级成本中环境保护支出为实际成本,环境退化成本为虚拟成本。

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的价值量核算,是建立西部地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关键。只有客观、正确地反映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的经济价值,才能准确地反映本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有机联系。只有完整、客观地反映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才能更好地完善、实施资源环境政策以及使经济政策与资源环境政策有机的衔接配套,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3.资源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

资源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是要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体现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最终逻辑顶点。只有将其资源环境的经济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才能正确反映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及自然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完整代价,反映资源对经济的潜在支撑力和环境容纳度,反映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

资源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的核心内容是计算绿色GDP。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由于对GDP的计算忽略了资源环境的价值存在,将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分割开来,利用绿色GDP核算方法可以将经济过程中对资源环境的利用作为经济产出的投入加以核算,求得当期由资源环境因素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量,即绿色GDP。

计算公式为:绿色GDP=GDP-资源环境成本资源环境成本=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降级成本

西部地区计算绿色GDP存在两种核算范围和计算公式:

第一种是封闭式的绿色GDP,核算原则是:西部地区拥有的自然资源被开采,在本地区计算耗减;西部地区排放的污染物。只计算影响本地区环境质量退化的成本,不考虑资源产品和污染物在地区之间的流入、流出,核算公式为:

绿色GDP=GDP一本地区资源环境成本

第二种是开放式的绿色GDP,核算原则是:西部地区使用的自然资源产品,统计为在本地区经济活动导致的自然资源耗减;西部地区排放污染物造成内外环境退化的成本,都由本地区来计算和承担,以反映资源产品和污染物在地区之间的流人、流出,核算公式为:

绿色GDP2=GDP-本地区资源环境成本±跨地区资源环境成本

不论是封闭式还是开放式的绿色GDP,其关键是估算资源环境成本。资源环境成本的计量有不同的层次,具体计算时可以分步进行。

第一步,按自然资源耗减价值进行扣减:

绿色GDP.赍源=GDP一自然资源耗减成本

绿色GDP2一资源=GDP一本地区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输入本地区自然资源耗减成本一本地区输出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环境

第二步,按环境降级成本进行扣减:

绿色GDP.环境=GDP一本地区环境降级成本

绿色GDP2一环境=GDP一本地区环境降级成本+污染物流出引起的区外环境降级成本一污染物流入引起的区内环境降级成本和

国民经济核算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通过我国与发达国家环境经济核算的比较研究,探索新的国民经济核算模式,在国民经济核算框架的基础上构造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以此作为地方政府科学政绩观的基础。地方政府的科学政绩观,即考核地方政府不是简单的看经济指标,而是建筑在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上,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环境适宜度优化,包括绿色GDP的实现,为可持续发展最终目标奋斗的综合考核,这也是新形势下地方政府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心目中,发展就是简单的经济数量的增长,这种片面的发展观导致了片面的政绩观,片面强调GDP的作用。经济总量和GDP数据历来是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坐标,但这些数据基本不考虑环境经济的投人和改造费用。

1理立环境经济核算的紧迫性

1 .1地方政府注皿经济指标和GDP

引进消耗大,甚至污染严重的企业,只注重最后的经济产出,是地方政府过去的发展思路。因为考核政府官员的指标主要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而即使加人环境质量变化也往往在实际工作中变得次要。经济指标是唯一的指挥棒,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官员片面追求经济总量。这种过时的观念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已经被摈弃,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往往在很多发达地区不能上的企业,比如重污染企业,最后很可能在有些地方政府“一路绿灯”的帮助下,很轻易地取得合法运作手续,受害的是地方政府所管辖区域的环境和人民。

1.2修正后的绿色GDP

当然,我国发展经济的大前提没有变,关键是在考核GDP的同时也要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消耗。广义的绿色GDP,既要考察经济增长,同时又要考察环境状况,更要关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见附图)。绿色GDP是比较科学和系统的观念,根据工业化国家的费用与收益分析表明,在没有特别明显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估算一国或区域的水体环境损益是可能的。发展中国家中对环境资源损耗成本研究的最详尽的是印度尼西亚学者Repetto,他的计算结果是大概有4%左右的GDP要重新加以评判,因为经济发展往往造成环境和资源的损耗。

我国的环境经济学家也对我国的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即成本进行了评估。南京农业大学的王舒曼博士、曲福田教授对江苏省的研究表明,以GDP为主要衡量指标的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过高地估计了经济增长水平。他们仅仅计算了江苏省大气污染和地面水的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发现它占到了GDP的8%一13%(王舒曼,2001)所以,修正后的GDP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经济增长,而采取修正的GDP来衡量发展状况是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的首要课题,应作为发展经济的科学指标。

2我国环境经济核算的初步思路

2.1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核算的欠缺

在我国的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上,国民经济核算一直缺乏环境经济核算,因此长期以GDP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最重要指标。这种核算存在的问题是,它仅仅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是片面的,而且没有体现出经济发展中环境要素对经济总量产出的作用,计算中间投人时只限于产品的投人,并不包括环境要素的投人以及环境质量和环境适宜度的变化。问题之二,围绕资产核算,主要还是限于经济资产,既没有将自然环境要素完整纳人核算体系,也没有在核算上直接反映经济发展过程对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实际上,目前我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是环境质量的下降,资源被大量采伐和废弃物被大量排放,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福利。

2.2如何构造我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

当然,构建环境经济核算的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框架。1993年,联合国在经济核算基础框架上建立了综合性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简称SEEA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附属账户(又称卫星账户),2000年在1993年的临时版本基础上公布了SEEA操作手册,目前SEEA2002版本也将正式公布。

环境经济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实物型经济核算和资源价值核算,也就是建立环境经济核算的实物账户,并将其与资源价值货币型核算的结果一起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合并起来,对传统宏观经济总量进行修正,从而形成包含各种环境要素实物和资源价值修正后的真实反映国民经济增长的宏观总量,以绿色GDP为指标,这样既涵盖了传统的经济核算,又将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耗的环境资源和环境折旧纳人整体核算,是一种科学而真实反映经济活动的指标。

2.3我国环境经济核算的困难

真正建立我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是一项极其困难的长期性课题。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地方政府所管辖的区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并反过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但经济指标仍旧是一个指挥棒,很少有地方政府主动将环境资源的消耗纳人GDP核算。虽然目前我国已决定启动绿色GDP核算,但只是先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体系,也只在部分省市展开,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及发达国家已实行的旨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提高居民生活福利的全面的环境经济核算。我国目前试点的环境经济核算工作主要完成的是在以前国民经济核算基础上的修正和将污染损失计算出来,初步建立环境经济核算框架,对区域环境污染损失进行计算。

由于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技术上、制度上、观念上的困难,更有许多尚待突破的学术间题,因此先将我国若干重要自然资源和污染物排放的实物量核算纳人现行核算体系,是一种稳健、可行的选择,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现实的管理需求,又可为进一步的环境经济核算探索奠定基础。

3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环境经济核算比较(见附表)

根据德国2000年的环境经济核算报告(GEEA),环境经济核算应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自然资源利用的生产力= GDP/自然资源利用量;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原材料平衡核算;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相关税收。其中,自然资源包括土地面积、能源、原材料、水等。根据笔者的研究,我国2000年的相关环境经济指标核算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巨大差距,很多数据难以进行全国范围的统计,比如年环境保护支出和废纸回收率。

4如何建立环境经济核算基础上的科学政绩观

4.1地方政府环保投入和环境改观的投入核算

以南京市为例,虽然有大量的政府投人和各级部门的严格执法,建邺区的环境质量现状仍不尽如人意。建邺区最近用于南湖改造的资金达2亿元,用于外秦淮河建邺段整治的资金也高达亿元,各开发商建造小区时在各小区投人的污水治理费用从百万元到千万元不等。唯一可以真正处理地方水体环境污染的办法是将污水集中到污水处理厂,所以建设管网是必须的,但建设管网的投人非常高,短视的政府往往无法完成。目前,整个建邺区的管网基本上处于“肠梗阻”状况,分别用于集中雨水和污水的管道还没有完成,现在仍是雨污不分开的“牛奶”混合系统,南湖有时就变成了整个区域的纳污塘,水体的环境质量状况可想而知。环境质量表示的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优劣程度及与社会发展的适宜度,所以很多是可以用具体的指标表示的。比如水体功能环境质量共有30个指标,我国目前监测的因子大多是常见的COD、高锰酸钾指数、离子氨、苯酚或石油类,而专业制造企业废水中的锌、铅、铜等含量就很少监测,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德国目前注重研究的正是莱茵河、内卡河等水体中的金属含量,尤其是锌、铅、铁、铜等的含量。

4.2理立地方政府的科学政级观:

生态+经济+环境质人

德国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各方一致要求进一步加强环保方面的政府级措施。1979年,德国第一个市政污水处理相关总则颁布了BOD、和COD参数的目标值,废水处理的总目标从保护人体健康转向了生态系统的水环境保护。南京河西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建邺区,也应注重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质量的改善以及人们生活的福利改善。

最近五年南京市招商引资的数据表明,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人比例是较低的,理论上地方财政应该预留GDP的3%用于环境保护,但根据已经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调查,一般用于环境投人的比例只有1%一3%。此外,虽然排污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企业乱排乱放的无序状态,但与我国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环境保护投人比例要达到西方国家上世纪末水平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真正计算区域环境经济状况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很多数据难以统计。但可以明确的是,在经济发展中,政府用于改善环境投人的费用在逐年递增。以南京市的污水集中处理为例,投资高达几十亿元的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未来的运行费用十分巨大。政府近两年为改善环境,拆迁工程量也很大。这说明地方政府用于拆迁和环境保护的显性费用是高额的,其中还有一些难以计算的隐形费用,比如拆迁成本和路桥改造成本。

作为地方政府的领导,关心的应该是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而绝不是简单的经济总量和指标化后的GDP数据,但在“发展是党的执政第一要务”的大背景下,很多地方政府官员关心的却是片面的经济总量。由于我国目前是以经济发展业绩来考核政府的,造成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和进行合作开发项目时往往引进的是转移过来的大量消耗资源的企业,造成当地环境的大消耗、大排放。而由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环境自净和承载容量,大量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废渣甚至噪声,往往远远超出地方自然环境所能容纳的极限,造成地方环境生态功能的退化,进而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我国地方政府的干部官员们更要有非常正确和科学的政绩观,而不是简单地以当地产生多少经济效益为目标,关注的应该是环境质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的变化和功能维护。因此,考核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正确而科学的政绩观,主要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降低自然环境质量和人们享受的环境福利,包括环境质量的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优化和经济生活指标的建设。

4.3地方政府理立科学政细观的保防

4.3.1建立技术为先的支撑体系

我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很多,也有很多先进的环境技术,尤其是大量水和大气等方面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被研发出来,如果加以政策引导和足够的资金投人,就能将有效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我国新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4.3.2建设法制社会

我国涉及环境和资源的法律很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以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噪声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环境法律及相关资源法律为专项,已经了28件环境法规和70余件环境规章,地方性环境法规达900余件,初步建立起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环境执法提供了法律基础。遗憾的是很多法律法规在颁布和实施的过程中,一旦涉及地方政府的眼前利益,就往往执行力度不够,甚至出现有法不依的现象。

4.3.3建立地方政府长远的发展观念

我国地方政府发展的长远观念应该建筑在长远的自然环境基础之上,但有些地方政府只注重眼前利益,丢失了未来发展的基石。目前要做的应该是建立地方政府绿色GDP的数据统计,逐级上报。

国民经济核算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以往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本变得日益稀缺,阻碍着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由此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进行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其目的就是使人们正确地看待经济增长成本,注意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注意到了对社会经济的正面效应,没有反映负面效应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到一个环境恶化、资源缺乏、生态失衡和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之中。因此,改革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资源环境进行核算,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经济活动离不开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三者共同作用。“绿色发展”就是以“绿色GDP”为发展目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资源环境成本和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在保障生态资本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更多地以人力资本代替资源资本和环境资本,提高物质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

1生态资本内涵

1.1生态资本定义

生态资本是相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实物资本与金融资本)而言的,表现为生态系统所有的资源生态潜力、环境自净能力、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整体有用性等生态质量因素的总和,是具有生态价值的资本。生态资本按空间构成关系可分为三类:(1)地质资本,包括矿物资源和化石资源;(2)地理资本,包括土壤资源、水力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3)星际资本,包括光能和风能。而应纳入生态资本价值核算体系的只包括地质资本和地理资本这两种数量有限的资源。

1.2生态资本的特征

生态资本作为参与经济活动的要素之一,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生态资本的特征也具有二重性:一是具有生态资本的本质属性,具有自然生态功能,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使用价值;二是具有资本的共同属性,即以保值增值为目的,遵循市场供求与竞争规律,表现为生态资本的价值。

但是,生态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生态资本具备其它资本所不具有的特征:(1)整体增值性。资本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由于生态资本受到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制约,保持生态系统内各因子的平衡协调,是实现生态系统整体价值最大化或盈利最大化的前提;(2)长期受益性。通过合理利用生态资本,其使用价值与价值将不会永久丧失。并且,可再生资源还能依靠其自生的累积性,使生态资本自动增值,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3)双重竞争性。生态系统各因子是在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中得到发展的,遵循共生、相生相克等自然生态竞争规律;同时,生态资本又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存在着市场竞争,遵循市场竞争规律;(4)开放性与融合性。生态资本既具有生态环境系统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又具有一般资本的融合性与扩张性,生态资本经营可以采用产权主体多元化、利益共同体等方式;(5)极值性。生态资本能够承载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经济功能的需求,但是,生态资本对人类的需求并不是无限满足的,其承载力具有一定的极值,超过极值进行开发和利用,将会导致资源环境的退化;(6)不动性与逃逸性。生态资本既具有资源环境的空间固定性,又具有一般资本规避风险的逃逸性。低回报率的生态资本会转移地域或变换形态,流动到回报率较高的领域,引起生态资本的资本功能性逃逸;(7)替代性与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生态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间能够相互替代或相互转化;(8)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严格的区域性。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的组合和匹配都不一样,而“因地制宜”是合理使用生态资本的一项基本原则。

2生态资本价值理论

生态系统依照其是否凝结人的劳动可分为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我国目前的经济价值核算体系不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价值核算,导致生态资本价值被低估和人类对资源环境需求的过度膨胀,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要素价值理论和供求价值理论等主要价值理论都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

2.1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广泛地应用于价值的确认和计量中。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衡量物品是否具有价值的唯一标准。如果生态资本具有价值,该价值就是物化在资源和环境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人们的抽象劳动与生态系统相结合,生态系统就具有价值;相反,当某一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和环境没有投入抽象劳动时,该生态系统也就不具有价值。而生态资本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生态资本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在实际中,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没有投入人类劳动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价值,该生态系统都是客观存在的,发挥着具体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没有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或部分投入劳动的生态系统同样具有价值的观点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劳动价值理论在生态资本价值计量方面存在着困难。

2.2效用价值理论

效用价值论认为价值就是人们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效用是价值的源泉。自然生态系统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求,具有价值。但是,效用价值理论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它仅能为生态系统的存在价值、选择价值的确定和计量提供可行的方案。

2.3要素价值理论

要素价值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等非劳动要素与劳动要素一样共同创造价值并参与到价值分配中,所以自然生态系统同样也具有价值。但是要素价值理论模糊了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科学定义。

2.4供求价值理论

供求价值理论认为有需求的东西就具有价格,供求决定价值,供求关系是价值规律的内涵。该理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稀缺的资源,通过市场可使得其价值能够充分得以体现,在价值确认和计量上具有可行性。

总的来说,自然生态系统也具有价值,并且与人工生态系统一起组成生态资本,参与到价值创造的经济活动中去。

3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了一套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SEEA)。该体系能准确地表现资源和环境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以最简明的经济指标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本质。SEEA核算法通过把资源和环境账户作为SNA(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的卫星账户,然后与核心账户(货币型账户)对接形成一体化核算。由于资源和环境是物质型账户,需要先将环境账户和资源账户转换为货币型账户。目前生态资本价值的核算方法有以下六种。

3.1补偿价值法

补偿价值法根据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凝结抽象劳动后的资源环境具有价值,从补偿角度看生态资本价值(w)包括三部分:

W=C+V+m

式中,C、V、m分别为补偿、保护与建设某项资源环境所投入的物化劳动价值、活劳动价值和活动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该法以实际投入的补偿支出计量资源环境的两大价值,应用了历史成本属性,可靠性较高但相关性不足。同时,没有收入劳动的资源环境与少量投入劳动的资源环境同样也具有价值的观点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对这部分资源与环境不进行计量的话,资源环境总价值易被低估,造成资源环境的滥用。因此,补偿价值法主要适用于资源环境补偿增值的计量。

3.2总经济价值法

总经济价值法根据效用价值理论,将资源环境价值(TEV)按效用不同分为两大类:使用价值(uv)和非使用价值(NUV,又称存在价值);又将UV细分为直接使用价值(DUV)、间接使用价值(IUV)与选择价值(OV)。其计量关系为:

TEV=UV+NUV=(DUV+IUV+OV)+NUV

式中,DUV是指资源环境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表现为物质功能,可直接根据市场价值法计量;IUV不直接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但可为生产和消费创造必要条件,表现为环境容量和舒适,可采用生产函数法、损失规避法、预防支出法等计量;OV是人们愿意保护现有资源环境以备未来使用的支付意愿,相当于消费者为一项未使用的资源环境所愿意支付的保险金,表现为资源环境的自行维持功能;NUV为人类对资源环境的永久享用价值与资源环境潜在功能价值的合理评估。目前DUV与IUV可应用于历史成本、现行市价等属性进行直接或间接计量,比较可靠;OV与NUV均仅能采用价值评估法进行计量,计量的主观性强,可靠性低。因此,企业在进行资源环境价值核算时,只要同时符合可定义性、可靠性与相关性要求,企业就应将其拥有的或控制的资源环境确认为自然资产,并同时确认相应的生态资本。

3.3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

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根据地租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将预期的资源环境在未来一定年限内产生的两大价值(即预期的租金或收益)按社会贴现率折现后的现值作为资源环境价值。其计量公式为:

V=V1+V2

V1=qRo/r

V2=A(1+K)/(nQ)

式中,V为资源环境价值;V1、V2分别为资源环境的商品价值与服务价值;Ro为基本地租或基本租金;r为地租率或平均利息率;q为资源等级系数;A为投入总额;Q为受益资源总量;n为受益年限;K为资金利润率。该法应用了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属性,可较为准确地反映资源环境的未来经济利益。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法主要适用于融资租人、借人资源环境的价值计量。

3.4边际机会成本法(MOC)

边际机会成本法基于效用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经济活动的成本代价不仅包括对生产各个要素的消耗,而且也包括由于外部不经济行为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代价。因此,理论上任何资源环境产品的价格P等于其边际机会成本(MOC),MOC又等于资源环境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MPC)、边际资源耗竭成本(MUC)与边际环境成本(MEC)之和。即:

P=MOC=MPC+MUC+MEC

生态资本价值(V)=MUC+MEC=P-MPC.

式中,MPC常用生态价格定价法或影子价格法计算,较为准确、简便;P为资源环境产品的现行市价。该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性资源环境价值的核算。

3.5总和价值法

该理论认为生态资本价值核算方法应该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全部论述中去寻找结果。这部分学者认为,生态资本价值不单单是指直接投入其中的人的劳动价值,还包括生物有机体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价格,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地租。也就是说,生态资本的价值等于人类直接投入的劳动、生物有机体的使用价值与所有权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级差地租之和。投人生态系统的人的劳动包括投入人工生态系统的劳动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劳动,是抽象的一般社会必要劳动;生态有机体的使用价格实际上是生态系统服务所有权与使用权转移的货币表现,它是经济所有权存在,生态系统被所有者控制,生态系统因所有权规律而产生一种现象,即当社会需要交换资源环境时,生态系统由于有用性而获得价格;生态系统服务级差地租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差别为基础的地租。

3.6替代价值法

替代价值法根据效用价值论,将不能直接进行价值计量的资源环境,按其各项主要功能分别选用合理的计量方法进行功能替代,计算各项功能的价值,将总价值视为资源环境价值。替代价值法主要有较为可靠的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以及主观性较强、可靠性较低的调查评价法、支付意愿法等。它主要适用于计量资源环境的服务价值,应用时应优先选用较为可靠的替代方法。

4生态资本价值核算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理论认为,能够带来收益的东西称为资本。生态系统,无论是天然的生态系统还是已投入了人类抽象劳动的人工生态系统都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社会财富。按照资本能带来收益和财富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为人类带来巨大收益和财富的事实,生态系统无疑是资本。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都没有对这种资本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经济发展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并不明显。所以,加强生态资本管理,制止生态系统耗减和质量下降的趋势。通过技术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改善,限制不合理的经济增长计划,适度地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加强生态系统的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进行生态资本的价值核算,准确评估经济活动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退化数量,事前分析不同经济政策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以便决策,从而构建一套能够提供可持续经济增长趋势和经济预警信号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4.1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属性,长期以来,资源环境的产权很难界定清楚或产权得不到保障。众多微观个体构成的群体共同拥有、享用资源环境,对于占用或利用资源环境的利益相关者来说,这些生态系统产品具有稀缺性,对于构成这些群体的个体来说,由于权益分别、交换的代价远远大于它们获得收益,人们更乐于作为免费搭车者,而不愿为享受生态系统付出代价。因此使用者感受不到生态系统的稀缺性,价格机制不能刺激使用者保护生态系统。市场机制的引入,由于使用者已经逐渐意识到生态系统潜在或实际的短缺,价格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强烈刺激使用者投入资金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可为经济绿色发展奠定基础。

4.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长期以来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是,20世纪末兴起的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经济的发展的主要源泉不再是劳动力、资本或原材料,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从增加投入型变为知识和技术进步型。我国已经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一套绿色资源环保型社会经济发展体系,走持续发展道路。:

4.3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共同决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以往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本变得日益稀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国纷纷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希望由此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现在,各国在进行政府决策时,更多的是将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进行资源环境核算,使人们正确地看待经济增长成本,注重经济增长质量。

4.4健全相关法制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国民经济核算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本文从收入法国民经济核算出发,指出我国收入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走低、资本收益占GDP比重持续上升。随后,本文分析了这一问题带来的后果及其对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国内消费与投资比例失调、外贸顺差居高不下。最后,本文得出结论:收入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当前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论文关键词:收入分配通货膨胀贸易顺差宏观经济

一、从收入法国民经济核算看我国收入分配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的收入法是从收入分配的角度,以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份额以及应向政府支付的份额为出发点计算最终产出。按照这种核算方法,GDP的计算公式为: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IH+营业盈余。其中:劳动者报酬反映了劳动力在初次分配中的所得,生产税净额反映了政府在总产出中取走的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反映了资本所得。收入法国民经济核算反映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政府、资本所有者对一定时期国民产出的占有状况,对整个分配格局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而收入分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民经济中的消费、投资、税收行为。

图1反映了1996年至2006年我国劳动者、政府、资本所有者在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例。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在此期间,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走低,而资本收益占GDP比重持续上升。这一趋势可以通过影响劳动者的消费行为、政府的税收行为、企业的投资行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同时,我国资本回报率自1993年以来处于上升趋势①,也影响了企业的投资行为。由图1可知初次分配中生产税净额占GDP比重较小且稳定,因此本文只考虑劳动者报酬与资本所得占GDP的比重及其变化趋势对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

二、收入分配体系与宏观经济内部均衡

宏观经济内部均衡指的是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的状态。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内部均衡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价指数高企,经济面临很大的通胀压力。国家统计局月度统计公报显示:自2007年3月CPI涨幅超过3%以后便一路走高,2008年4月达到8.5%。当前的主流观点认为这一轮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引领的结构性上涨,如国家发改委曾在国新办新闻会上表示“现在物价上涨是一种结构性的上涨,在结构性上涨的因素消失之后,国内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在平衡的基础之上,可以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本文认为,自2007年3月开始启动的这一轮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领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拉动的新一轮物价整体上涨过程。食品供需失衡导致的短期物价结构性上涨是此轮物价上涨的直接原因,而其深层次原因则是失衡的收入分配体系造成的高投资率和低劳动报酬。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高投资率导致银行信贷扩张、流动性过剩并对物价稳定造成压力。如图1所示,由于资本在收入分配中获得了越来越大的份额,企业部门有了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基础。同时本文第一部指出我国资本回报率持续上升,使得以逐利为目标的企业有了投资激励。因此出现了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代表的投资冲动。在中国目前的融资体系下,固定资产投资激增与信贷扩张有着密切联系。而信贷扩张又导致流动性过剩,成为通货膨胀的一个诱因。如图2所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通胀率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相关关系。

其次,长期被压低的劳动力价格的回调要求使得劳动力成本有上升的压力。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持续走低,2005年占GDP比重为41.4%,而同期美国这一数值为56.4%@。以第二产业为例,有研究报告指出③:较之于发达国家,我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英国的1/16,但雇员工资仅为其1/27;相当于美国的1/18,但工资水平为其12/1;相当于日本的1/15,但工资水平为其1/22。较之于新兴国家,我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韩国的1厂7,而工资水平为其1/13。较之于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马来西亚的1/3,而工资水平为其1/4;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印度的3倍,而工资水平大约是其2倍多一些。因此从长期来看,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自身回调的力量、劳动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有增大的可能,劳动力成本也会逐渐上升。这几年频繁出现的“民工荒”,以及一再上调的最低工资标准,都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表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必然从供给方面对物价造成上升压力。

因此,此次物价上涨过程既包括已经显露的压力——部分产品供需失衡,也有尚未充分显露的使物价长期上涨的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所以,此轮.:勺价上涨过程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在物价稳定后仍在高位徘徊,而难以出现随食品供给增加而使物价指数下降的情况。

除上文讨论的通货膨胀之外,国内许多宏观经济热点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屡禁不止、重复建设等问题,也与分配体系中资本处于强势、劳动处于弱势有关。也就是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丰厚的资本回报使得企业热衷于投资,没有动力进行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本文结尾处的图4描述了这些问题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三、收入分配体系与经济外部均衡

外部均衡指的是国际收支平衡。目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着外部失衡的问题:经常项目维持巨额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长。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外汇储备已经由2000年初的1561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初的15898亿美元,八年增长了约1O倍。外部失衡的加剧,对经济的内部均衡也产生了很大的压力。最突出的表现为被动投放基础货币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

关于我国宏观经济内部失衡的原因,有两派主要观点:首先,外资类金融机构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例如高盛高华在其研究报告中认为“汇率重估是保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④。其次,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则从中国经济自身的特点出发,如二元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认为汇率不是造成经济外部失衡的根本原因,单单依靠人民币升值无法解决巨额贸易顺差问题。

本文认为,除去尚存争议的人民币汇率估值问题,收入分配体系中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下降,资本回报占GDP比重上升,即“弱劳动、强资本”现象也是造成我国外贸顺差不断扩大,经济外部失衡的一个原因。具体的分析思路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快于工资率增长速度,从而造成资本所得在产出中比重增大,企业部门利润空间增大。人民币升值会使出口企业的收益减少,但企业可以通过降低利润来保持出口,所以会出现在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对美元)的情况下贸易顺差还在增长的现象。例如,2005年7月汇改时外汇储备为7327亿美元,而截止今年3月已增长至16821亿美元。转贴中国-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表述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率的变动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假定:①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只有家户与企业两个部门;②生产要素有劳动和资本两种;③产品的资本成本不变;④产品的售价与成本分别为P、C,社会总产品为Q,n为工资占总产出的比重。注意到完全竞争条件下P=C,则全社会工资总额为:

W=aCQ(1)

对(1)式两边取对数,得到:

LnW=Lna+LnC+LnQ(2)

对(21式两边微分,得到:

一:+

C。0

将(3)式改写为:

C=W-Q(4)

其中e表示劳动成本变动率,表示工资率变动率,O表示劳动生产率变动率。由(4)式分析可得:时,即劳动生产率增速大于工资率增速时,产品的劳动成本会呈现出下降趋势。由于假定资本成本不变,这一变化将会使得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增强,贸易盈余扩大,部分抵消本币升值对出口的不利影响。

下面以1992年为基期,1992年至2006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率增长率数据为依据,计算各年劳动生产率指数与工资率指数,作图3。由图3可以观察到: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指数高于工资率指数,且二者差值持续增大。考虑到制造业占我国外贸出口的比重很大,至2005年已达91.2%(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北京,2005年),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率之间的差距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使得贸易顺差即使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还是持续扩大,因为出口企业有相对大的利润空间消化本币升值对出口收益造成的影响。

四、结论

本文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体系中初次分配存在的问题,指出这一问题通过影响居民部门、企业部门的消费、投资行为,对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本文的结论为:劳动报酬和资本回报的失衡,是造成我国通货膨胀、巨额贸易顺差等宏观经济内外部失衡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为扭转宏观经济的内外失衡,本文认为可行的对策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an强人力资本投资;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第一,改善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由本文的分析可知:劳动报酬的上升并不必然的降低利润、削弱企业竞争力。因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成本两个因素。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即使在工资增长的情况下,企业部门也可以保证利润不变甚至增长。而且,提高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可以促进国内消费,避免我国经济过分依赖投资与出口所带来的危害。

第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造成不同国家之间产出与国民收入悬殊的主要原因,较低的绝对工资水平往往伴随着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资本投资的贡献率已经远远小于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