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课程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德育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德育课程总结

小学德育课程总结范文1

朱先亮:欢迎你们深入基层、走访一线,对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进行采访和报道。近年来,我市以推进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为抓手,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_展了工作:

一是坚持整体推进,全面深化德育“三化”改革。2015年以来,我市开展了德育序列化、课程化、生活化改革的创新和实践,在全省率先实施德育一体化改革。通过改革,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有效衔接、梯次推进的德育目标体系,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有效整合、互为补充的德育课程体系,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环节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德育实践体系。三年来,德育“三化”改革有效增强了德育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坚持思想引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活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和中小学生培养全过程。一是融入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二是融入课程开发。抓好国家、地方课程教学的同时,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公民意识、生态文明、心理健康、法制、网络道德等教育内容,开发实施了“润心德育课程”等200多门德育校本课程。三是融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中国梦”“三爱”“三节”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四是融入校园文化。开展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创建活动,推广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四大节日,营造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是坚持文化育人,精心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和校园文化建设“四个体系”之中。制定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构建中小学多维、立体的传统文化育人体系。以“传承传统文化,筑牢人生根基”为主题,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浸润人生”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涵盖4大系列、12项具体行动。

四是坚持实践育人,积极开展校外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设省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1处、县级青少年活动中心2处、城市学校少年宫11处、乡村学校少年宫76处;全市建设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0多处,各类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70多处,满足了学生道德实践的需求。

五是坚持合作育人,不断强化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协调机制,成立市、县(区)两级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联合会,合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全市中小学三级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覆盖率达100%。开展了特殊群体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和“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加强家校沟通,宣传教育政策,征求意见建议,强化安全措施,关注特殊儿童,传播文明理念,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贵局在中小学德育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令人钦佩!在这些已有成绩的背后,你们觉得目前区域的德育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打算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朱先亮:我市学生德育工作在这些年确实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违背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学校的校本德育课程有待进一步优化,德育方法和德育形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增强,德育评价体系、德育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师德和育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课程实施方面,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像目标碎片化、内容抽象化、课程实施片面化,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思路是:以深化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为抓手,系统解决思想认识、教育观念、体制机制、资源整合、方法途径、评价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按照“一体化”和“适应性”要求,使德育目标循序渐进、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格局,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您刚才提到了德育课程改革措施,为什么将德育课程改革列为当前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朱先亮: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学校,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课堂,提高育人效果的基础和前提是课程建设。将德育课程改革列为当前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德育工作科学化发展的需要。德育课程改革是德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德育开始由无序进入有序、由表面零星改进进入到内核设计的阶段,如此,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会大大增强。

二是省、市德育综合改革的要求。德育课程改革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德育一体化改革要求,构建“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的关键环节。

三是打造区域德育品牌的必然。德育“三化”改革目前正处于继续深化、打磨提升的绝好时机,趁热打铁将好的经验做法进行凝练、梳理、提升,进而编写成优秀的德育课程,是打造区域德育品牌的必然选择。

:为推动德育课程改革,贵局是如何进行顶层设计的呢?有哪些管理机制作保障?

朱先亮:对于德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有明确的思路和规划。我们将德育课程改革统一纳入到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之中。2015年,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日照市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德育课程改革是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具体来说,我们的德育课程改革整体思路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一个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民族根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两大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三个保障”“三个育人”: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条件保障、健全激励机制,力求实现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位一体”: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五项统筹”:统筹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段,思想品德、语文、历史、数学、物理、体育、艺术等学科,课程、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

为顺利推动德育课程改革工作,我们建立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工作制度。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统筹基础教育科、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和教育督导室等科室为中坚力量的德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以行政推动和科研引领来促进课程改革。

二是建立新型德育工作制度。建立完善了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度、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制度、学生心理辅导制度、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制度等,切实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能。

三是建立科研引领机制。组建一支由德育教研员、德育管理干部、德育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等组成的德育专家库,定期召开研讨会,具体指导和督查德育工作;组织科研课题,针对热点和难点开展理论和行动研究,破解德育发展瓶颈。

四是完善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督导评估机制,分阶段、分重点、分主题进行,真正发挥其对德育工作的导向作用。完善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优秀成果评优表彰制度,召开三年一次的全市德育工作会议,促进德育工作科学、有序发展。

:在实施德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贵局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呢?

朱先亮:τ诘掠课程改革,我们在借鉴其他地区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自身实际,探索和创造了一些比较有效的特色办法。

一是试点先行。创新工作方式,以点带面,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力求实效。市教育局制定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确立试点区县和试点学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各试点分项实施,重点突破;彰显时代要求,突出地方特色,力求创新。

二是科研跟进。加强德育改革理论和实践研究。组织德育专家、教研员、德育骨干教师等成立专业研究团队,加强试点指导,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德育规律,着力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和特色。

三是榜样带动。各试点区县、试点学校将试点任务落细落小落实,边实践、边调整、边提升,形成阶段性试点成果。将重点内容凝练成系列校本活动课程,打造学校系统、独特的德育课程体系。召开现场会议,总结表彰试点先进典型,形成一批德育品牌。

四是全员培训。将试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吸收到专业研究团队中。开展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培训,推广试点经验,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通过专家引领、集中培训、校本教研和“学科德育论坛”等途径,不断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和专业素养。

五是评价促进。完善德育工作评价方式,对各区县、学校德育一体化目标达成情况、标志性成果、组织管理情况、社会影响及成效等定期督导评估。对在德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六是成果推广。学校不断总结经验,凝练提升,推出系列特色和品牌活动;专家团队定期开展调研指导,挖掘培植先进典型,形成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成果经验汇编。全市推广改革成果,指导全市中小学整体推进,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目前德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样的计划和设想?

朱先亮:目前德育课程改革正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德育一体化试点工作进入加强指导、全面试点阶段。推进七个德育课程一体化省级试点项目,打造出一系列品牌活动,设计开发出优秀的校本课程。德育课程和学科课程整合力度不断加大;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学校常规教育内容;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全面铺开;尤其是创新实施了管理育人课程试点,以获得2016年度市级文明校园称号的学校为试点,不断引领全市中小学德育课程走向丰富多元。

小学德育课程总结范文2

一、坚持——德育源于生活的本体解读

事实上,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一以贯之地坚持了生活德育理念,《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1],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则指出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两点充分表明,德育源于生活。那么,道德教育为什么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呢?

从理论层面看,生活德育理念源于一种新的道德哲学,即道德源于生活。长期以来,道德教育单从文本建构的观念世界中去寻觅、追索道德结论,并将其视为德性的生成之源,致使道德教育走上了舍本逐末的误区。实际上,道德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作为观念的道德,既不是上天神灵的赐予,也不是父母遗传基因的传承,而是起源于人们物质生活过程中的社会交往活动。诸如“平等”“诚信”“尊重”“公平”“利益”“关爱”“体谅”等等道德意识的孕育,均源于此。道德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为人产生的,目的在于调节人的行为与外界的合作与交往,是人们在追求更和谐的生活中形成的。马克思曾指出,道德与人的存在是一体的,而人的存在就是他们实际生活的过程。作为规则的道德,是人对其自身生活规则的总结。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教育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之中实际上就是回归本源。例如,孩子们冬天的生活是富有诗意的。除了聆听北风呼啸,品味雪花的纯洁柔美之外,奥妙无穷的银白世界还会提醒他们许多有关人和事的问题。诸如在冰冷的冬季,如何关照自己?如何关爱老人?如何关照大自然中的树木、花草和可爱的小动物们?在直面冰雪世界时,冬天必然会教给孩子要勇敢地生活,要为别人付出更多的关爱,让生活中的你、他、我以及一切认识和不认识的人,能够享受到冬日阳光的温暖,体验挑战寒冬的快乐和幸福。冬天生活中蕴含有“关爱”“自护”“保护生态环境”“勇敢”“快乐”“幸福”等丰富的道德因素,表明了“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从实践层面看,经历了十年课改的洗礼,生活德育理念的创新性、亲和力和生命力,在德育实践中得到了确证。德育课程走向生活,实现了逻辑建构的根本转向,即从以往的学科知识逻辑,转变到学生的生活逻辑。这种根本性的变化,得到了广大教师在思想和情感上的认同和接纳。生活德育理念所带来的小学德育课程变革是深刻的,教材中充盈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生活化的教学情韵、活动化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教育部大量的调研数据和鲜活的案例表明,生活德育理念已经在广大师生的心田扎下了根。

总之,“品德与生活、与社会的结合,使得品德教育接了‘地气’,也有了‘底气’。”[2]生活德育理念“为德育课程的设置开创了独特的‘中国道路’,因而必须坚持”[3]。

二、补充——德育寓于生活的认识解读

2011年版课程标准别指出,“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4],旨在强调德育寓于儿童的生活中。意即,良好品德培养应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那么,究竟该如何通过儿童的生活来进行道德教育呢?对此,2011年版课程标准相应地做了一些补充。

(一)增加了 “培养”一词以强化生活的德育价值

关于品德教育与儿童生活的关系,2011年版课标中表述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5]。与实验版相比,文字变得更加简洁、精炼,尤其是增加了“培养”这一关键词,指明了儿童良好品德培养的根本路径。反思以往的品德教育,一般是从文本中的抽象概念出发,借助相应的故事情节对概念进行阐释、演绎,然后引出品德规范,最后运用道德判断练习对道德结论加以强固。像这样循着道德知识的逻辑所培养出来的“品德”,实际上隔着儿童的肚皮,并未进入学生的心灵,结果陷入“品德教育谈起来 ‘重要’,抓起来‘首要’,落实下来‘无效’的怪圈。”现代德育绝对不能成为“美德袋”,由成人将真、善、美的道德知识,僵硬地灌输给儿童。其实,生活才是道德的田园,儿童应是道德的主人。杜时忠教授指出:“儿童的道德来自于儿童的自我建构。正是儿童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人,才是其道德发展的主人。道德是儿童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之中,在他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通过活动与交往,通过学习、模仿和反思自我建构起来的。”[6]

(二)阐明了学生生活的课程建构价值

2011年版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增加了“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7]以及“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构建具有重要价值”[8]的表述,强调了儿童生活对学生自身德性建构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1. 儿童的生活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内因和外因的总和,是展现课程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源头活水。德育课程最宝贵的资源在哪里?既不是教材,也不是多媒体课件。最宝贵的课程资源乃是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的生活,是学生在生活经历中所孕育、积累的经验。儿童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诸如学生的珍藏品、实物,记录学生难忘瞬间的音乐、图像、视频,各种各样的奖状、富有创意的科技小制作、调查报告、绘画式的生活写真以及成长日记,这一切的一切都显得异常独特,十分宝贵。学生的种种经历、种种体验,有声有色有境,有血有肉有神,有情有理有行,似乎都带着他们的体温,连着他们的血脉,涌动着他们的激情,折射出他们的追求和愿景,闪耀着他们生命的光彩。如果将这些充盈着诗意和灵性的东西,作为德育课程资源,对于学生品德的培养和社会性发展,一定会产生磁石般的魅力,也一定能迸发触及学生心灵的力量!

2. 学生生活对德育课程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只有走进儿童的生活,才能使品德课程的构建活化,也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著名教育家杜威在《品德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一文中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品德教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品德教育。所谓“生活发出力量”,是指生活具有的价值。儿童的生活世界具有直观性、本真性,能为儿童的道德学习提供真实、具体、可感、可触的内容和情境。如果脱离儿童丰富的生活,撇开具体的生活情境,从道德知识和道德概念出发,将道德教育变成纯粹的知识学习,要想培养学生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行为习惯,那就好比是“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这种将动作与水分离的做法,怎能学会游泳呢?品德教育只有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把蕴藏于儿童自己生活中的道德事件和问题作素材,通过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亲为,从中引发真实的体验和感悟,才能培养出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品德。

(三)强调了儿童生活中的“真实道德冲突”

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9]这处修订,旨在凸显儿童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价值。人是在不断地面对和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地增强德性,培育生活智慧,提高生活能力的。例如,教学《保护环境》一课,教师针对儿童生活中“用纸巾比用手帕好,还是用手帕比用纸巾好”的道德冲突,组织开展了社会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算了三笔账。一笔是环保账。制造一吨纸巾,要砍倒17棵树;如果使用纸巾越多,大地上的绿色就会越少;而生产手帕(无论丝织还是棉织的),都不存在影响环保的问题。第二笔是经济账。每块手帕2元,可用2年,尽管纸巾每包只1元,但2天用1包,一年要花182.5元。三是健康账。手帕勤洗勤换,闻起来还渗透有被太阳晒过所散发的香味;相比之下,纸巾要差一些,如果消毒不严,还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在算“三笔账”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孕育了“使用手帕有利于环保,有利于节省开支,有利于人的健康”等方面的认识、感悟和体验。这个案例说明,扣住儿童真实生活中的道德冲突,并引导他们去探究、去解决,能够有效地引发和提升他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这是儿童品德课程建构中必须要强调的一点。

三、完善——德育超越生活的价值解读

世间中“人为贵”“人为本”,道德教育也一样,不是人为道德,而恰恰相反,是道德为人。道德不独具有规范的功能,而且具有使人愉悦,满足精神享受,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的生活境界的功能。

围绕德育与生活的辩证关系、小学德育课程的功能、价值诉求以及学习德育课程的目标取向,2011年版小学德育课程标准作了三处重要修订:其一,增补了“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10];其二,提出了小学德育课程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生活”[11];其三,强调了学习德育课程既要关注生活、反思生活,更应“创造生活”。[12]以上三处重要修订,将德育超越生活的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一)“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新增的这句话,阐述了道德与生活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如前所述,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品德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另一方面,道德可以而且应该发挥引领生活的能动作用。

我们强调“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生活蕴含着有利于儿童发展的价值。然而,生活不能自发地带来儿童的发展,儿童也不应盲目地生活、随心所欲地生活,而应“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主动去发现、探索和发掘生活中的意义。用鲁洁教授的话说,就是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儿童“去打开生活这部大书”,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生活的意义”[13]。如此,儿童才能实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小学德育课程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生活”

明确提出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生活”,旨在强调小学德育课程的功能和价值诉求。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有作为、有担当,就应发挥其育人功能。德育课程是为人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道德就是要人循着做成一个人的目的去生活。就此而言,道德就是成人之道。道德所关注的是怎样使人活得更像一个人,它所确定的是人的生活原则、生活的根本方向,它所涉及的是整体生活的善”[14]。2011年版增加“提升学生的生活”,就是强调德育课程要帮助学生实现“整体生活的善”。具体地说,就是要促进学生的生活不断充盈,德性不断发展,使他们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在不断完善自我中,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不仅能让儿童过道德的生活,而且能使他们的生活素养不断改善,生活境界不断提高。正如本里夫·贝尔所言:“不应该把道德看成是目的本身,而应看成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

(三)学习德育课程,既要关注生活、反思生活,更应“创造生活”

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绝非回归生活的原生态,而是包含着对生活的超越和创造。创造性是人的一种基本特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创造生活”主要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指进入新的生活领域,拓展对生活的感悟。生活中的人和事总是在向儿童展示新的意义;当学生获得新的生活经验,唤起新的感受,取得新的认识的同时,也总是不断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德育课程“要不断引导儿童去拓展他们的意义场域,使许多原来对他们不具有意义的生活现象得以进入他们的意义世界中”[15]。如此,学生对生活意义的体验就会不断地得以深化和提升。其二,创造生活意味着去建构一种更好的生活。所谓更好的生活,即是能促使学生更好发展的生活。用著名学者赵汀阳的话说,这种更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生活,就是对“可能生活”的建构。“人的每一种生活能力都意味着一种可能生活。尽可能去实现各种可能生活就是人的目的论意义上的道德原则,是幸福生活的一个最基本条件。”[16]

以上从德育源于生活的本体、德育寓于生活的认识、德育超越生活的价值等三个维度对2011年版小学德育课程标准所阐发的生活德育理念进行了解读:我们的德育应基于儿童生活;在儿童生活中进行;应引导儿童扩展、提升其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让他们过更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生活。

参考文献:

[1][4][5][7][9][1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4,4,2,4,2,3.

[2]成尚荣.生活教育·儿童世界·青春文化——从审议的视角解读品生、品社与思品课标[J].基础教育课程,2012,(1-2).

[3]高德胜.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的几点体会[J].基础教育课程,2012,(1-2).

[6]杜时忠.论德育走向[J].教育研究,2012,(2).

[8][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3.

[13]鲁洁.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14]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J].教育研究,2007,(11).

[15]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

[16]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1994.116.

小学德育课程总结范文3

一、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诗意性品质的内涵

诗是以节奏、韵律、谐趣等形式,观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者关系的最高想象、最强烈感受的一种形式。诗是生活的浓缩和结晶,它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人喜欢过一种有节律的生活,对美好事物充满激情、憧憬和想象。这“境”、“情”、“韵”和想象,恰恰就是诗的特性。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何谓诗意?诗意本身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模糊概念,基于不同角度有不同阐释。从哲学视角看,诗意是一种精神与心灵的自由;从认识论角度看,诗意是某种直觉和顿悟,是对人生和宇宙的当下感悟;从美学视角看,诗意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现与升华;从伦理学视角看,诗意就是善良、仁义与悲悯;从社会学视点看,诗意是一种内在的幸福感。

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性存在,就是那种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受到趣味和美好的存在。诗意性包含着灵动、美好、善良和创造的元素。鲁洁教授说:“教育要触及人的心灵,使人在心灵层面发生变化,只有创设心灵沟通和碰撞的平台,使心与心得以相遇……这个时候会使人感到人的心灵是如此的可爱!课堂生活又是如此的美好!”

所谓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诗意性品质,是指以道德价值引领为灵魂,以道德情感熏陶为血脉,以道德智慧养育为神韵,采用诗意性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语言,引发诗意想象的教学。彰显教学的诗意性,重在营造人与人的心灵相遇,通过沟通和碰撞,让人感到人的心灵是非常可爱,课堂生活是非常美好的一种境界。追求德育教学的诗意性品质,旨在引领学生在掌握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能力,养成道德习惯的过程中,启迪智慧,陶冶性情,温暖心灵,充盈精神,达成生命意义的实现。

二、 小学德育教学的诗意性与教师的诗意营造

(一) 呵护童心的诗意性

著名学者宗白华说:“有诗心的人走到自然中,看见一枝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听见泉水,以为是情调;见到一丛小草、一片蝴蝶,觉得能彼此了解,悄声述说他们的梦和向望,无论山水云树、月色星光,都是有知觉、有感情的同胞”。儿童就有这样的诗心。儿童与成人不同,他们是用诗意的眼光审视生活,即使面对无生命的事物与之交谈,仿佛这些东西就是有生命的人。孩子们心灵深处有一串串梦想,有梦就会有诗。有学者认为:“儿童总是以想象的方式建构世界与自我之间的生动联系,不断地唤起儿童对周围事物的想象,实际上就构成了丰盈少年个体生命内涵的基本路径。”想象和梦想不仅拓展了人的成长空间,而且激活了人的发展可能性。儿童的这种天性“恰恰是文化生长的根基,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秘密,是儿童富于创造性的秘密”。

诗意的课堂应当是孩子的梦想所能自由飞翔的地方。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彰显诗意性品质,就要以儿童为本,呵护童心。

所谓呵护童心,就意味着要看重人的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意味着尊重自然,去枷锁,尚自由,意味着要扩展儿童的想象空间。因为儿童想象的扩展就包含着自我超越的可能性。呵护童心,实质上是保护他们以儿童的姿态与周遭事物相遇,在想象中获得个体与周遭事物丰富而生动的联系。教师应站在儿童立场上,用“诗意”的视角引领儿童去发现,用“游戏”的方式引领儿童去经历,用“童话”的方式去表达,要细腻地从孩子们心灵深处去拨动那些诗意的心弦。如此,发自儿童心灵美妙的诗,就会如泉水般涌出。这是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营造诗意性品质所应坚守的本体论立场。

(二) 激活教材的诗意性

小学德育教材洋溢诗意,充满诗情。如“我的家”设计的引言:“树叶是小毛虫的摇篮,花朵是蝴蝶的小床。歌唱的鸟儿都有一个舒适的窝,辛勤的蚂蚁和蜜蜂都住着漂亮的大厦。螃蟹和小鱼的家在蓝色的小河里,绿色原野是蚱蜢和蜻蜒的家。可怜的风没有家,跑东跑西也找不到一个地方歇一下。漂亮的云没有家,天一阴就急得不停地眼泪滴答。我们最幸福了!生下来就有妈妈爸爸给准备好了家,在家里我们要快快乐乐地长大。”课首,教师用真挚的情感朗颂,孩子们为之倾倒。他们在领悟诗意、体悟诗情的氛围中,张开了学习的双翼,兴致勃勃地进入到诗意浓浓的学习情境中,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舒适。

(三) 课堂环境的诗意性

课堂环境主要指心理环境,课堂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往的天地。爱是营造诗意课堂的源泉。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在课堂境域中,只有爱、情感和信任交织在一起,才能有良心的萌芽,才能培养学生的美德。追求充满诗意的小学德育教学,就要营造互信互赖的心理空间,让自由、平等、和谐的精神充盈其间。师生应是偕同进入课堂的伙伴,是学习的共同体,因此不存在谁尊谁卑、谁高谁低的地位落差。在这种充满诗意的环境中,基于主体人格的等价性,师生应在心理上实现零距离对话。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是关爱、尊重和宽容;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更多的是呵护、欣赏和期盼。有了这种诗一般的人际心理环境,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德性养成就有了肥沃的土壤。

建构人际和谐的环境,课堂就会流淌诗的音节韵律。师生在如歌如诗的美妙环境中学习道德,学生的整个心灵都被诗意浸润了,无疑会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养成。

教学环境的诗意性,还体现在对弱势学生的呵护和关爱上。生活在“绿色生态”环境中的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尊严和学习的快乐。课堂上没有被遗忘的角落,不存在谁被忽视,谁被冷落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学困生,没有被边缘化,而是沐浴在爱的暖流中。这是教学生态和谐美中最动人的景色,也是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诗意性品质着力要营造的风景。

【案例】

我捧着一本崭新的教科书,笑意盈盈地提早站在了一(3)班教室门口,看到了48张陌生而可爱的小脸。

第一堂课的内容是《拉拉手,交朋友》。在教学的第三个环节,我启动了音乐盒。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开展“找朋友”游戏。学生都找到了几个朋友,只有一个小朋友转了一圈仍然孤独一人。老师随着音乐跳到这个孩子跟前:“哇,你真调皮,到这儿来了,我可找到你了,好朋友。”然后,拉着孩子,融进了音乐声中。活动结束,老师不忘紧紧拉着自己这位亲密朋友。众多学生真羡慕,这孩子也笑了。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为了营造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诗意性品质,教师悉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表现;并善于对那些处境尴尬的学困生,艺术地、机智地播撒爱的阳光,从而将一个“小可怜”变成了“小可爱”,使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四) 真情涌动的诗意性

无情不能赋诗,无情亦不能育德。正像寂寞的空山需要鸟唱,平静的大海需要浪花。德育课堂不应是冷冰冰的生硬灌输,不应是枯燥乏味的单向言说。小学德育课程教学需要有激情、需要有感动。追求充满诗意的德育教学,特别要引发学生内心的感动。什么是感动?作家毕淑敏在《感动是一种能力》中给了一个最平直的解释,那就是“感情动起来了”。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要表现以“浸润”和“体验”为特征,凸显情感的价值。强调道德教育以情感的力量为核心,在情感的升华中获得理想人格的塑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实施小学德育课程教学,教师要编织一条微妙的情感纽带,并借助认知因素的协同,由低而高地引导学生从“感触”(进入情境,捕捉触点,感知人和事)、“感受”(延续感触,引发对人和事的感受)、“感染”(受情感的进一步熏陶,产生感同身受的移情体验)、“感悟”(引起道德认识的升华)、“感动”(在情感的驱动下真正有所行动)、直至“感化”(形成某种自动化的良好品质和智能结构)。人有了“感悟”、“感动”就意味着他的情绪已经发展成了情感,而一旦感化了,意味着情感已经发展成为人的一种情愫。

要营造真情涌动,凸显诗意性品质的课堂,首先,教师要充满生命活力,以自己的奕奕神采、澎湃激情撼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课堂上因兴奋而雀跃,因激动而流泪,因悲痛而扼腕,因惋惜而唏嘘。儿童有了感动,幼嫩的心灵就会震颤,善的或美的种子就会悄然入土、萌芽生长。其次,教师要善于用诗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生命感动,善于把寻常的道理,烹制成可口的美味;善于将习以为常的生活,点缀出诗意的灿烂。如此,德育的价值就会因情感的介入而得到彰显,儿童就会因善良情感的浸润而显示出生命的亮色。

(五) 意义建构的诗意性

意义建构是指学生对道德观点、社会价值的理解、认同和内化。在美好的人生历程中,诗意和意义总是相互簇拥着前行。小学德育课程意义建构的诗意性,有如下表现:

首先,儿童的道德认知是一种诗性之思。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诗性之思是一种裹挟着强烈情感的形象思维”,是一种超越逻辑的直觉、豁然开朗的顿悟,打破了物我之分、主客之辨,是一种整体的思维,会通的思维,是对世界的拟人化。正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

其次,学生追寻意义的过程,是一种诗性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全身心投入,各种潜能被激活,各种能量得到释放和扩张,各种精彩观念会源源不断涌现。课堂上儿童诗意的培养,内孕于思维,外显于语言,升华为思想。正如学者所评价的,儿童“所有的思想都是诗”。

再次,意义建构的诗意性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如诗意蕴含,不露其痕。用教育改革家阿莫纳什维利的话说,就是“让儿童现在生活的河流里,引入一股他们未来生活的水流,把藏匿的教育的种子移植到生机勃勃的儿童生活的心田。”对于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而言,教师要善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种子,悄悄播入学生的心田,在春风化雨中使之拔节生长。

(六) 教学境界的诗意性

诗有诗魂,课有课魂;诗魂张扬诗的精彩,而课魂则展示课的境界。小学德育课程所营造的诗意性境界,既是一种审美境界,也是一种道德境界。人的内心诗意能启发真,激励善,并与之浑然一体,创造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当充满诗意的教学唤醒学生内心的诗意时,美的形象与美的心灵便相互映照。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诗意境界,是一种洋溢着情感、想象和爱的世界,它保留了属于人的内心活动的东西:伟大的激情、悲喜交集的感受、醉人的脉脉温情、包容天下的爱心……正是这些东西,才使得课堂充满诗情。营造教学境界的诗意性,是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根本追求。

(七) 教学语言的诗意性

诗意扣人心弦,诗性的语言最能打动人心。为了感受诗性语言的魅力,先说一个故事。国外有一大型公园的管理者非常苦恼,本来园内就写了“摘花可耻”、“禁止摘花”等警示牌,可有些人就是视若无睹,仍将许多绽放的花摘了,有的花被随意采摘后被扔在公园里。园长带着这个问题,请教心理学家威尔逊:当如何解决?教授面带笑容说:“让我试试。”于是威尔逊亲自创意,为公园写了“花朵的自然之美正是你心灵之美的映衬”、“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您的高贵”、“把花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灵”等温馨的提示语。说巧也巧,至此以后,公园再也见不到有损坏花草的行为。这个案例揭示了诗性语言的价值。

诗性语言不同于日常科学语言。科学语言基于对概念的解释,而诗性语言则是把外在特定情境中人的情感蕴含表达出来。教师的语言要诗意盎然,如春风化雨,滋润孩子的心田;教师的笑容要激情荡漾,似和煦的阳光,温暖孩子的心房。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要充满诗意,就要用诗一样的语言去染色。无论是讲解、提示,还是反馈、答问;无论是过渡、衔接,还是评价、总结,都要讲求精确、精炼、精彩,这是教师的真情传递,是师生心与心的交流。教师要善于针对不同课题、不同时空、不同情境、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句式和传情方式:或大海潮涌,慷慨激昂;或溪水叮咚,声情并茂;或湖水微澜,以言载情;或滴灌浇苗,细声叮咛,声声入心。这种诗性的语言,是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媒介,是培养学生优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推进器,是拉响学生奋发进取的汽笛,是点燃学生生命激情的火种。

小学德育课程总结范文4

一、以达标创建为载体,努力提升办学层次

借着“双改”的东风,乘着”三新一亮“的航船,2002年,吕良中心小学创建淮安市五十强中心小学的工作拉开了序幕。投资70余万元的第二幢教学楼于02年8月顺利竣工。宽敞明亮的教室,配置一新的微机室,整洁优雅的办公室,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2003年,吕良中心小学又将目标锁定在创市体育卫生先进校的位置上,投资25万元,建成了标准化的砂石操场,,整修了平房,铺设了水泥路,种植了花草、垂柳、睡莲等。2004年,省教育厅“六有”工程全面启动,学校制订了“六有”建设规划。改建了食堂、宿舍和水冲式厕所等设施,确保今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二、以“青研中心”为平台,努力优化队伍素质

“谁掌握了青年教师,谁就掌握了教育的未来”。基于这样的认识,该校始终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学校的大事来抓。近年来,学校将35周岁以下的教师组织起来,成立了“青年教师学习研究中心组”。学校要求青年教师做到:静下心来读书,动起手来实践;静下心来思考,动起笔来写作,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基本功大赛、说课、评课、上课竞赛等形式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引领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三、以德育课题为抓手,努力深化德育管理

多年来,吕良中心小学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强化德育工作,深化德育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开展的“德育歌曲演唱会”使德育之声化作春风细雨深入到了每个学生的心中。开展的“我和深秋有个约会”。秋游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受到了教育;开展的新规范、新守则知识竞赛,“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队会等活动,意义深远、影响广泛。近两年,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组织的全国中、小学生“保护地球,爱我家园”征文活动组织奖,被国家教育部等六部委授予“小公民道德建设实验校”。

在十五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和推广实验”中,学校全体研究人员勤于探索,不断深化研究,学校编制的《实验手册》,将实验计划,授课进度、教案、论文、总结等一并纳入其中,并规定双周班会课为德育课时间,扎实有效的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为学校赢得又一项殊荣,2004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德育课题先进实验学校”。

四、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着力深化课程改革

吕良中心小学要求全体教干要变事务型的领导为业务型的领导。沉下头来,静下心来抓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教师出外出学习、培训,借鉴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教改策略。并定期邀请专家、名师来校传经送宝,先后多次与育才小学举行教学联谊活动,促进了城乡校际间的合作交流,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小学德育课程总结范文5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如何实施?一般可采用“四环式”教学模式,第一步,聚焦问题制订计划。针对学生或教材文本中提出的问题,经梳理、归纳后聚焦成中心问题,然后引领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并制订出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计划,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与要求,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步,在社会实践中探究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想一想等方式,去探究问题的奥秘与意义。第三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学生亲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探究、体验和反思,明确问题的本质,达成既定的目标。第四步,总结与交流。一般在学生回校后进行。主要是通过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等形式,让学生总结、交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获,相互分享彼此的体验与感受。【案例】“爱惜每一滴水”教学写真第一步:聚焦问题,制订计划。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的问题是:自来水管里流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它是“自来”的吗?自来水来得容易还是不容易?师生针对这个主题,制订了实施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计划。第二步: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探究问题。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参观自来水厂。学生察看自来水的源头,原来水是用动力机从江河提取,再通过管道输入厂中。在厂内的沉淀池,学生留意观察江河水中的泥沙经过沉淀后已经沉到池底。依次到了过滤池,学生摸一摸水体,比较过滤前后的水,后者更透明。在看消毒装置时,学生请教:“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工人叔叔说:“用于清除水中的有害病菌,让水变得更纯净。”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用摄像机记录了丰富的影像资料。第三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学生亲历水厂,通过观察、访问、探究、体验和反思,认识到自来水来得十分不容易,要尊重工人的劳动,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第四步:总结与交流。参观完后,教师和学生集中到工厂的休息室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学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倾述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有人说:“过去以为自来水就是自来的,我好无知。”“妈妈教我用完水要拧紧水龙头,我总是听不进去,还反驳说,‘不就是一滴水嘛?’现在我明白了,一滴水要经过这么多的工序,真是来得不容易啊!”“我看到了水厂工人忙碌的身影,我们每时每刻能喝到干净卫生的水,与他们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有的还激动地说:“水龙头流出的一滴一滴的水,需要花费一滴一滴的油,需要工人付出一滴一滴的汗,今后我一定要节约用水。”有同学趁机补充说:“是呀,节约用水,也是节约能源,是尊重工人们的劳动。”同学们既言说,又倾听,充分地分享彼此的收获。教学的辩证法证明,德育教学讲求深度,有赖于德育教学宽度的拓展。借助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有利于孕育儿童丰富的、真切的、深刻的体验。

二、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基本路径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一般可采用三条路径实施。

(一)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实施

所谓“走出去”,就是带着既定的学习主题,走出学校大门,直接进入事先所选定的社会情境中,包括社区、农村、工厂、企业、军营和各种专设场馆去进行教学。采用“走出去”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所到之处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以丰富、拓展和提升教育主题的教学品质。如教学“日益富强的祖国”,教师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教材中“从农村到大都市”、“西部大开发”等教学内容,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又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去参观总部设在湖北宜都的著名高新企业——湖北三峡鲟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鲟鱼驯养繁殖、饲料加工、鲟鱼制品加工与销售的私营企业。经过16年的艰苦创业,这家公司开发创新了循环水工业化养鲟模式,生产出了品质最优的鱼子酱和品种繁多的鲟鱼深、精加工产品,远销到欧美和中东国家。这家公司不仅注重自身高速发展,同时还带动公司周边的2900个农户养殖鲟鱼,年产鲟鱼6700吨,实现产值3亿多元,年户均增收3万元。同学们边听管理人员介绍,边在公司创办的“世界鲟鱼博览园”参观,亲眼目睹循环水工业化养鲟的壮观景象,欣赏流线型的硕大鲟鱼游弋水中的优美姿态,对“博览园”中琳琅满目用鲟鱼的肉、骨和各种器官制作的各式各样的罐头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以及用鲟鱼皮制作的精美皮鞋、皮带、皮包等产品,同学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比一比、问一问、评一评、夸一夸,既满足了感官需要,又激活了思维,还有了深切体验。有的同学感动地说:“三峡鲟业公司真了不起!他们的产品既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还能帮助农民致富。”同学们收获一次感动,就会有情感的升华,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这种在社会课堂里经受的心灵洗礼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验的积累和认知上的收获,一定会终身铭记在心。

(二)依托社会实践基地实施

小学德育课程总结范文6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 德育课堂 开放性

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源数量减少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我国目前仍有大量农村教学点的存在。农村教学点相较于其他教学单位来说,不论是师资队伍还是教学硬件设施都处于劣势。这就造成了大部分教学点课程开设具有不完整性和不规范性。教学点的学生因此也在无形中缺失了重要的教育资源。

在小学课程教学体系中,品德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课程,也是儿童社会化的引导性核心课程。开放性的德育课堂是学生了解外部世界、增长见识的重要平台。一个开放式的课堂不仅会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且会使学生形成较为全面的价值认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道德判断能力。农村教学点的环境相对闭塞,学生所在的社会环境单一,对社会的认知比较狭窄,教学点开放性德育课堂的建设更为迫切,农村教学点开放性德育课堂应按照教育信息的开放性、师资队伍的开放性、教育教学对象的开放性和教学形式的开放性等方面来进行建设。

一、教育信息的开放性

品德教育本身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教育的内容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即使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社会道德焦点问题也会此消彼长。因此,教学点教师要及时了解社会道德文化的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学,从而让学生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做一个与时俱进的社会人。

农村教学点保持教育信息的开放性,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教师观念的时代性和开放性。教师是实施德育教学的关键角色,是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领路人。教师要做到教育信息的开放性,首先要有一个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开放性德育课堂有较全面的认识,教师只有主动去接收和甄别外来世界的教育信息,才能保证学生接受信息的时效性和正确性,才能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第二,农村教学点与中心小学等上一级的教育单位要形成互动的教育信息网络。农村教学点教学环境相对较差,大部分教育信息的来源都取之上一级的教育教学单位。保持教育信息的开放性,不同级别教学单位信息网络的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这种网络为德育教师之间的互通有无和教学交流提供了快速的通道。在相互交流中,教学点的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师资队伍的开放性

德育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的一大区别就是师资队伍的可塑性较强。实施德育教育的任务虽然主要由教师来完成,但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德育教师往往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有专职德育教师的学校并不多见。农村教学点师资队伍本身就极度缺乏,德育教学往往流于形式,甚至有的教学点根本就不开设此类课程,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保持师资队伍的开放性。

农村教学点保持师资队伍的开放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通过“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方式为学校引进具有专业素质的师范生来实施德育教学。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教育信息和教育模式,而且在置换的过程中,师范生可以增长教学经验,教学点教师可以充分把握机会,进行自身的再教育,以更新观念,提高各方面的素质。第二,动员社会力量来实施德育教学。德育教学的重要功能就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教学点可以采取“引进来”的方式邀请校外兼职教师来现身说法,通常都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学点的学生大部分为留守儿童,为了使他们健康地成长,需要父母替代角色的介入。这一角色的承担者主要为社会志愿人员,由此,他们也成为了德育师资的一部分。社会力量的参与需要保证角色承担的持久性、稳定性和经常性。第三,通过轮岗等方式引进中心小学优秀师资来实施德育教学。农村教学点师资的补充也可以通过引进其他小学优秀师资来完成。不同教学区域和不同级别教学单位的教师在教学模式和教学体验上存在一定的差别,相互间的交流可以使教师取长补短,更是教师教学经验积累的重要途径。

三、教育教学对象的开放性

农村教学点德育教学的指向对象为在校学生。德育教学的成效如何直接取决于这些学生是否能积极地配合教师实施教学。由于教学点学生大部分为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监管和关爱,部分学生会存在诸如自卑、孤独、冷漠等心理和情感问题。教师如果想通过德育教学缓解甚至消除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参与。

农村教学点德育教学的群体参与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首先是在校学生群体,他们是学校德育实施的核心对象,是关乎教学点德育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学点对在校学生的德育教学最容易实施。其次是学生家庭成员群体,家庭在学生的德行培育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家庭成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言行举止和身心发展。孩子在学校中所接受的教育成果需要巩固和发展,这时家庭成员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基于留守儿童特殊的家庭环境,学校把家庭成员列为另一授课对象也势在必行。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现有监护人的个人素质,而且还会完善这一群体对在校学生的监管效能。对这一群体的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以集体授课或个人交流等方式来进行。再次是与学生相关联的社会群体。教学点教师巩固在校学生的德育成果,还需要将与学生相关联的其他社会成员纳入到德育教学的范围之内。针对问题学生,除了找出个人和家庭根源,还要挖出社会根源。留守儿童大部分自控能力较差,加之家庭监管不力,往往会与周围的其他社会成员形成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密切与该社会群体的关系,引导该群体成员接受德育熏陶,以此来间接达到教化在校学生的重要目的。

四、教学形式的开放性

德育课堂教学形式历来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农村教学点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开放性的教学形式来强化德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学点德育课堂形式主要分为课堂模式和非课堂模式,教学点可以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来实施教学过程。

“走出去”的教学形式是指教师引导留守儿童在社会参与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点教师需要注意做好两个环节的工作:第一,做好学生社会参与过程的价值引导。在社会参与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不同的社会群体,也就不可避免地要与不同的人与事打交道,这些因素都会带给他们一定的价值判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价值观念的比较,用正确的价值标准来引导他们。第二,做好社会参与后的价值引导。学生在社会参与后的综合价值判断是对自身社会参与的行为回馈。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集体或单独交流的方式,教会学生在正确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学会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总结,为今后个体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是非判断基础。同时,行为回馈本身既是学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增强个人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