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建筑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疗建筑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疗建筑设计

医疗建筑设计范文1

黄锡G:这个问题是我们业界不断探讨的问题。这方面,老一辈建筑师梁思成先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他虽然也去了国外留学,但是他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倾注了一生的精力,他所做的田园考察、古籍文献的梳理工作,将我们祖国的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工程设计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如,对古城的保护、北京市城区的规划等等,他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像他这样去学习西方先进理念而不忘本土的传统文化,很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在改革开放时期,在对待西方的建筑理念上,我觉得我们还是具有很开阔的心态。在早期建设十大建筑的时候,曾说过,古今中外皆为我用。我们不能拘于某一种文化,我们需要一个多元的文化。西方外来文化我们不拒绝,也不盲目跟从。但是,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怎样把握这之间的度还需要我们建筑师的努力。

主持人:您在医院建筑设计的广泛实践中,是怎么把握这个平衡的?

黄锡G: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公认美国的医院建筑好。而在我做医院建筑时,是不主张用大进深平面的,而是选择带内庭院的半集中式平面,这是很能有效解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手段。对比来说,美国的医院是24小时人工照明。但在国内医院,虽然设有中央空调系统,但春天和秋天是不开空调的。我是积极主张这种布局的。再举一个例子,美国的医院多是单人间,单人间是不是好呢?私密性、舒适性、防交叉感染是很好。但是,对我国来说,要结合我们的国情。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虽是世界第二位,但是按人均算还是很低的,所以在具体设计的时候,我们不能照搬西方,不然就会走入误区。

主持人:“十”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美丽中国。您认为建筑文化理论研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美丽中国中如何发挥作用?

黄锡G:建设美丽中国,要致力于国家的小康建设,这个在“十”报告当中已经提出来了。我从事的领域是医疗建筑领域,医疗建筑和其他建筑有一些差别。医院建筑的功能性比较强,跟文化建筑、博物馆建筑等是有区别的。我们也在探讨医院的功能性和医院的医疗环境以及文化意境如何兼顾,如何将建筑文化融入医院建筑是我们面临的极大挑战。我们一方面改善医院效率,一方面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域环境创造出适合我们国情的医院建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主持人:您的建筑思想是什么?目前中国提出大力发展城镇化,对我们建筑界有什么影响?

黄锡G:城镇化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医疗服务体系怎么跟上。我们建了很多大医院,也建了很多小医院。但是我们的医疗服务体系要改善和完善,除了我们建筑师的努力之外,还应该有公共卫生其他领域专业,要一起来使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建了大批大工程,我们的建材选择、施工能力、建设条件与以前大不相同。近年来国家对医院建设的投入比较大,就我研究的领域来讲,医院建筑除了外观、医疗环境、空间造型之外,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怎样以病人为本,包括病人切身接触的细部空间,哪怕座椅、门把手的布置,这些在国外都做了很多很细致的研究。这一点,我们还有所欠缺,我们做的许多大工程,工程量很大,但是怎么精细化值得深思。我认为,一定要把钱用在刀刃上,真正把钱用在为病人和医护人员创造更好的环境上,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主持人:我国医疗建筑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差距在哪里?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黄锡G:从这些年来看,政府对医院建筑的投入资金还是比较大的,包括各个省市的投入也比较多。对比国外,在建筑本身的设计方面的差距不像我们想象那么大,但在理论探索、体系化程度上我们还有距离,在科研方面还要努力加强。医院设计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在人流、物流、信息流这三大流程还有很多细节性的东西有待探讨。社会各界在这方面有很大期待,所以我们技术人员也要狠下功夫。

医疗建筑设计范文2

关键词:医疗建筑设计;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医院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几乎大部分人都在这里出生和死亡,也在这里享受各项医疗服务,所以医疗建筑往往是充满情感起伏的地方。卓越的医疗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医疗技术上的功能需求,而且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情感要求和人文关怀的需要。

1、医疗建筑的概念

医疗建筑,主要是指医院及其配套设施,指以向人提供各项医疗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的所在建筑,因此医疗机构和医疗建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医疗建筑最初设立时依附于宗教传播,是供信徒避难、休息的场所,有招待意图;经过千百年的演变,才逐渐成为患者治疗和疗养的专门机构。而现在,医疗建筑已超越简单的“医院”的概念,成为为使用者提供以医疗为主体的多方面服务的综合化建筑群。医疗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与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受到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深刻影响。

2、工程概况

以某医院的门诊部及住院部设计为例,该项目为一类高层三级甲等医院建筑,地上14层,地下二层,床位800多张,该医疗建筑的建设,将改善周边地区居民的就医条件,方便患者就医、住院。该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考虑人的主体地位。首先,根据医院的规模进行合理布局,使之功能合理,流线顺畅、便捷,各功能区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提高患者的就医效率和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其次,医院的各种服务、设施在细节上让患者能感受到尊重与关爱。最后,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病人的生理状况与心理需求,周边环境要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

3、2医院建筑设计的人性化体现

3.1门诊部设计的人性化

门诊部功能比较复杂,需要设计者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设计理念,不仅对候诊区、收费区、取药区、信息管理区进行了集中化设置,还使各科室的格局在水平、垂直联系上达到便捷、流畅,使得本建筑的空间在病人就诊时更满足人性化的要求。

3.1.1科室的科学布局

①急诊入口和门诊入口要分开,因为急诊都是突发病痛的病人,好多是急救车送来,会给一般门诊就诊人员造成紧张情绪,不利于就医,利用不同方向的入口布置可以规避这一矛盾,并在急诊入口设置供急救车直达门厅的坡道。②人流量大的科室要布置在楼层低的位置,如门诊在下,住院部、手术部在上,手术部附近设置中心供应室方便供应手术室、住院部及其他科室。③门诊楼的挂号、检验、药房、收费等窗口设计在人流比较集中的一楼,窗口采用半开放式,设置对讲系统,窗口间距不大于1.2m。就诊量大时,有必要设置分诊挂号,在不同楼层的不同科室前区靠近交通核的位置设置针对本科室的挂号及导诊窗口。在候诊大厅设置液晶电视、自动取号机,对于网上、电话预约就诊或者是使用机器取号的患者可以方便取号,并能关注叫号顺序,体现人文关怀。

3.1.2交通的便利

为了提高就医效率,给就诊病人简洁、明确的路线指示,建筑入口处要设计核心交通厅,布局为:电梯在中央(楼梯只满足防火疏散),背靠背朝向不同人流方向,四周为宽敞的环形走道,便于人员快速集散。电梯一般是100床/台,核心厅的电梯都是医用病床梯,这样载重最大,周转最方便。根据功能和流线的不同需要对电梯进行不同楼层的停靠控制,满足就诊人员在不同楼层的集散。核心电梯分区一般为病房、手术部及门诊三大块;其余部分再细分有医务人员专用梯(紧急隋况可供病员及家属使用)、器械梯、污物梯;供应室要有专用提升机等。人流量大并考虑效率时可参考商场设计,在门诊大厅设置自动扶梯,更能方便直接到达就诊科室。这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1.3小空间的设计和预留

①对于一些科室的特殊要求,需要患者等待很长的时间,如检验室和制片室等这样的科室,只设计一个简单的等候大厅是不能改善患者焦急等待的心情。②医院在功能布置齐全的同时还要满足患者一定的心理需要,营造一定的生活氛围。例如对于一些需要安静或者是需要特殊空间的患者,应该单独设计一个相对空间,使这些特殊患者方便、轻松就医。③设计中就需要设计一些放松心情并带有生活意义的设施,如可以设置一定空间的茶座与报亭,也可以设置一定的小卖区,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就近需要,以此来改变医院之前的沉寂气氛,使得病3.1.4增设护理人员服务空间

由于护理行业的兴起,未来专业护理可能是医院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如家人忙碌顾不上照看病人,或者是为了给患者享受更好的服务,愿意花钱来找专业人员来办理相关手续、生活起居护理或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等服务,因此要设计一定的空间适应此类行业人员对患者的服务。

3.2住院部设计的人性化

住院部设计虽然没有门诊部复杂,但是对病人来讲,尤其需要注入更多的关爱与尊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就是要体现在对病人、家属和医院医务人员的尊重上,要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因此对日常工作的医疗区域要合理布置,如换药、治疗、急救等,这要求更有利于病人的及时救助,并要对病房进行合理的布局,空间进行人性化设置,体现一种家的感觉与温馨,让患者充分感受到轻松与舒适。

3.2.1医院建筑要按照无障碍要求进行设计,为行动不便者提供方便。病员电梯要使用病床梯,并单独设置工作人员电梯和医务人员专用卫生间,独立的医护人员内部走廊使病人得到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医务人员用房面积要宽裕,使医护人员更衣室、办公室、值班室以及示教室均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护士站设于护理单元中部,增大面积宽度,使护士能够方便观察病房,同时使护理路线大大缩短。

3.2.2大部分病房要布置在南侧,以便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病房开设在层高3.6m及以上为好,保证房间的宽大明亮,给病员舒适的心理感受。病房隔墙要设置挂衣橱(一般隐藏设计,通过装修来完成)、液晶电视机,在对应的每个病床位置的天花板上设垂挂式输液轨道,病床床头--N墙上距地1.5m处设置供氧、紧急呼叫装置。每间房间均设独立卫生间,卫生间内部至少设置三件套,即洗手盆、淋浴、坐便(方便行动不便的病人)。病房内卫生间墙拐角做45度处理,方便病床进出、拐弯。最后,病员走廊要宽敞明亮,净宽至少2.4m,病房的门在走廊处宜设置进深0.6m左右的缓冲,方便病员家属停留时不影响走廊中医务人员推病床穿行,避免了拥挤。在公共区域要设置方便病人家属使用的公共卫生间和开水房,这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3.2.3在病房外也要设计合理的空间,保证病人家属有能够方便交流的空间,同时也能够减轻紧张的情绪。可以设置阳光长廊,目的是可以满足家属的交流与病人小范围活动,同时起到了联系通道的作用,病人可以在长廊里面聊天、活动,以此来减轻病痛折磨带来的压抑感,也避免了相应的拥堵现象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医院的设计是没有一定的模式来应变其功能的多样与复杂,医院的未来发展趋势最终要以人为本,以不断满足患者的感受为主进行设计,在追求医疗建筑功能齐全的同时,加入人的需求与关爱,是医院减轻沉闷气氛、改善医院环境的必然要求。这样的医院才能在未来的医疗变化中运行顺利,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医疗建筑设计范文3

关键词:医疗建筑设计;人性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伴随医疗体系从生物到心理社会的转变,现代化的医疗设计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工民建中最为复杂的医院建筑,随着人们对建筑外观的判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加之边缘科学理念的深入,医院建筑的根本原则也在发生着改变,如何通过人性化的发展模式进行建筑设计成为建筑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人性化设计的具体表现分析

所谓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功能设计、建筑装修、建筑设备安全、医疗设备设施、家具布置等各个方面,不单单是体现在医疗环境的人性化,整个建筑风格也需要具备人性化。心理社会的全新医疗模式使当前的医院管理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加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医院原有的设施配备情况已经无法满足医疗现代化的发展,提倡创新化管理理念,实现医疗管理的系统、可持续、规范发展,医疗行业低碳、高效的运转新模式对医疗建筑提出新要求。

新模式中倡导的以人为本思想,首先必须满足病人的医疗需要,病人的定义为罹患疾病或者身体不适而寻找医疗救助的个体,是医疗建筑物的主要使用人群,满足他们的审美要求是医院建设的首要目的。建立全新的诊疗模式,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对于医疗建筑本身而言,其平面功能是实现病人组织和救治,现代化的医疗就诊模式使得病人不需经过繁杂的就诊流程便可以轻松解决自己的病患,可以通过设计个性化的尺度空间进行设计,满足不同类型患者的需求。

在医院的平面设计、施工中,配套设施应该按照人体工程学进行,针对不同仪器不同使用人群的具体情况,对它们进行差异化设计,要满足残障病人的无障碍设施、满足老年人使用的设施,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病人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病房、诊房、检查室等不同的房间应依照功能取向进行设计。保证医疗垃圾的分流,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尤其在大型综合性医院,原有的集中式出入口、候诊区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需求,应该建立全新的大厅分区、流线独立、根据不同的科室分流病人,防止传染病感染。

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应该充分利用美学和心理学知识从房间色彩、装饰风格、材料选取、灯光、视听效果等各个方面进行设计,最大程度建立和谐、唯美的环境,以达到缓解病人焦躁心情的目的,如果可以的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室内环境同室外环境有机结合,互相融合,提供巨大的活动空间,门诊的大厅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挂号、收费等部门,可以扩展鲜花店、茶座、便利店等,甚至可以将银行分行、餐厅、商店等大型场所融入其中,完全改变医院冰冷、乏味的景象,让病人一进入医院就感受到温馨,减轻患者心理上的负担,新的酒店大堂式就诊大厅,已经逐步成为当代医院建筑的新趋势。

现代化的医院设计,除了保证污物分流以外,还应该做到人流与货流分开,在平面总体设计中,除了将手术室、放射科等重要科室单独分开以外,门诊、急诊、住院部、各个连接入口均应该分流,设置专门的医生、患者、探视人员行走通道,防止医患混杂,最大程度减少医生和病人的干扰,为患者提供稳定、安静的就医环境,同时也为医生提供独立、完善、自成体系的工作环境。对于护士工作区域而言,应该满足位置合适,行走便利的特点,满足同各个区域联系的要求。这样一来,不同病房的病人均可以方便的看到护士工作区域,时刻感觉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帮助,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护士的工作区域还应该有应视条件,满足护士更衣需求,保证护士在更好地位为病人服务的同时,还可以拥有自己的生活环境。为了保证护士的业务水平和自身发展需求,应该进行定期的讲座、讨论等教学内容,然而这些活动并不需要病人的干扰。对于医生而言,其工作区域应该相对封闭,独立,防止外界干扰,保证医生做出合理、正确的思考判断。在一些特定的区域,比如手术室、放射科、核医学科等,必须经过妥善的保护,才可以保证正常的医疗工作。同时,由于医院环境的特殊性,在设计中应该注重环境对心理的暗示作用,防止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对身体造成压力。

伴随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医院对计算机应用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远程医疗会诊成为一种全新的诊疗模式,在各个医院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国内各大医院以及国际间医院的交往将更加密切,利于中小医院向大型医院在线求助,同时,对于疑难杂症的诊治将有很大的飞跃,医院的信息化中心建设将有更加广阔的前景,目前智能化的建筑设计为后续的信息通信、智能化办公体系、建筑设备管理等提供了实施基础。考虑到医院的独特性和针对性,其不同于其他行业,在普遍的智能系统中有具备各自独特的特点,除了医疗资源以外,医院复杂的人流、物流业极大地限制了医院的高效发展,合理设置物流、人流的传输点以及相应的操作空间也是设计师的重要任务,尤其在施工图设计中避免与其他管线的干扰。

随着医疗科学的日新月异,医疗设施的门类也日益增多,各种具备不同功能的设备不断涌现,随着更多的先进的电子技术引入,使得医疗器械成为尖端科技领域的重点。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未来医疗发展的趋势,预留有足够的空间。从社会心理学方面考虑,现代的医疗建筑还承担着繁重的社会责任,作为绿色医疗发展新趋势,当然绿色医疗并不是指大自然创造的系统,而是经过人为设计而最大程度上贴近自然、亲近自然,尽量节约能耗,降低污染,有利于人类健康,医院在进行整体布局、建筑材料选取、设备组装等方面必须遵循节约、降耗、绿化的原则。我们所提倡的绿色建筑理念不单单是室内外的绿化、医疗污水的处理、有害气体处理、医疗废弃物处理、建筑装备和安装材料,这些其实还是片面性的,应该依照绿色建筑理念进行设计,以人类生存为主要指标,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很好地体现出来。

三、总结

伴随社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我们更应该重视医疗建筑的发展,它不仅仅关系到我们的城市建筑效果,更重要的是对于医疗整体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相信,我们心目中完美的医疗建筑将会在不久以后拔地而起。

参考文献:

[1]晏国利,李俊来.《现代化医院建筑具备条件的探讨》

[2]王昌焘.《中国现代医院建筑的新概念和发展趋势》

医疗建筑设计范文4

建设现状

目前,一般将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分为以下几类:高端全科医院(诊所)、高端专科医院(诊所)、公立医院的高端服务部门。

高端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人群主要包括:有特殊使用需求的人员;参加中国举办的各种国际会议与体育比赛等的外籍人员;国内富裕人群中的一部分。

由于类型、服务的人群不同,高端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设有着明显的差异。例如,有的机构拥有独立的区域,区域内所有建筑均用于高端医疗服务;有的则是利用公立医院内的部分建筑或者建筑的某些部分;还有的则是租用酒店、写字楼的空间来提供医疗服务。

设计理念

通常,人们都认为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在保护隐私、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方面要明显优于一般的医院,内部的装修更为豪华、气派,病房更加宽敞,使用的材料更为优质。

放眼国内,情况似乎的确如此。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环境艺术设计所所长陈亮认为,高端医疗服务机构的建筑应该如何设计,与人们对“高端”的理解密切相关。他举了国外高端医院的例子:有些医院使用的材质很普通,用的是涂料、墙砖,有的甚至连屋顶都没装修,但是其流程和服务的品质,让人觉得非常舒服。他认为,“高端”应该更多地体现在这些方面,而不能流于表面。这就好比衡量一个人,不能光看外表,更应注重其内在。高端医疗机构在细节设计上,不应过分强调材料的差异,而是应体现在舒适、温馨及引导性等方面。

金螳螂集团苏州建筑装饰设计院副院长郭建华的设计理念是:任何一个设计细节都要考虑如何服务客户,且具有品牌个性,突出舒适感和艺术感,借鉴酒店、会所等设计手法加以简化,去除过多的商业设计元素,使环境本身具有高度的信任感和亲和力,度假型酒店和设计型酒店的风格一般比较简练,会让客户比较放松,没有太多压力。

他认为,高端医疗机构设计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私人会所型或品牌酒店型,注重服务品牌特征,具有延续性。

设计重点

郭建华认为,高端医疗服务机构的建筑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比较注重私密性:平面功能布局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注重空间的组合和过渡,类似于商业会所和酒店的布局方式,强调艺术性,针对客户群体的社会层次和喜好,采用比较明确的设计风格。

控制人流量:大多采用预约模式,使得室内空间环境品质较高,具有安静的氛围,流程设计多采用一站式陪同,让患者感受到很强的亲和力,强调的是服务理念。

灯光设计:注重气氛的营造,结合设计风格会有多元化特征。

环境:具有较好的景观和交通,最好能结合度假休闲功能,有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综合院建筑技术所总工程师周茜特别强调了噪声的处理。

她认为,定位于高端医疗服务的医院,应能有助于医护人员的准确诊疗及效率的提高,有益于患者的情绪安定与快速恢复。因此,给病患、医护人员提供安静、轻松、舒适的声环境尤为必要。按照《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规定和多年医院建筑声学设计实践,在工程的早期规划、设计、实施的各个阶段,都应将声环境的控制纳入其中。

在规划阶段,通过对院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声环境分析,将病房楼这类对噪声敏感的建筑布置在院区中安静的区域,将高噪声的动力站房集中布置,并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建筑。

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根据不同功能房间使用时的声环境特点进行建筑功能布局,对建筑围护结构墙体、楼板、门窗构件隔声性能及材料作明确规定。在建筑室内装饰方案及装饰材料选择中,注重不同诊疗空间的不同声环境营造与人员活动噪声的控制。对机电设施的噪声与振动采取隔声、吸声、消声及振动的综合控制措施。

设计方法

中国建筑装饰集团设计研究院院长齐建会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别从病房楼、门诊医技楼和室内设计这几个方面介绍了他们的一些做法。

在某医院高端病房楼设计中,建筑空间设计开阔,病房面宽4.2m,走廊也有近4m的宽度。空间的配置也充分考虑了人性化的特点,每个护理单元都设计了面向四季厅的患者休息厅,宽大的医护工作站实现了医生护士同台办公。在室内环境的营造上引入家居的风格,给患者温馨愉悦的感受。

医疗建筑设计范文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医疗建筑不再是单单给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建筑。它在设计上逐渐重视在病房中体现“人性化”,使病患在入住期间,感受到安逸舒适的休息环境,温暖体贴的悉心照顾。本文在了解未来就医环境趋势的基础上,深度研究医疗建筑设计意义,总结出医疗建筑内部各个构造的理性安排缘由。此外,也列举了一些医疗建筑中不合理的部分,并提出改正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

医疗建筑;人性化设计;空间;需求

现如今,各地医疗卫生机构响应政府号召,大力改进医疗建筑,提高了人民的满意度。地方秉承着国家理念,将人性化作为重要的一点,深入落实到每一栋医疗建筑的设计中。医院对于如何正确把握人性化并将其运用于建筑的每一个角落尤为看重。这对设计师来说,更是一个富有意义并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现代医疗建筑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当地的外部环境,更要顾及医院不同使用者的心理,在建筑设计的各个阶段,考虑到人性化精神的注入,形成良好的人性化设计思维。

1外部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1.1融入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医院外部环境涉及到周围自然环境,其建筑风格不但要和周围临近的已有建筑协调一致,还要能体现出医疗建筑自身的特色。比如医疗建筑外部的大量绿化带不但能够起到消声防尘、细菌过滤、净化空气等作用,而且对病人的健康恢复、心理舒适可以起到药物无法替代的功效,这使得建筑置于清新宜人的环境内,更富有特色,更回归于自然。

1.2医院外部建筑要“平易近人”医院外部的标志性雕塑,小品或者广场等冷峻高大的构筑物,让病人感到威严和庄严,这些不利于缓解患者的病痛和紧张情绪。反之,如果设计时考虑到人性化观念,以一种平易近人姿态给病人施以关爱,相比之下更能获得人们的认可。

2内部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2.1针对病人的人性化设计医院为病患而存在,是使病人恢复健康的场所,因此医院应将对病人负责为其首要任务。但当人们谈及医院时,其压抑、低沉的氛围总令人难以放松。因此,医疗建筑的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病人心理抚慰,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对医院就诊线路、就诊室等进行考虑,做到便捷、流畅、舒适。在此,针对病人的人性化设计,我们总结为以下几点:(1)医疗流程的人性化。此部分人性化体现为“效率”方面,医疗的目的在于让人恢复健康,但现今一些复杂的就医流程使不熟悉地点、方式的病患等待过长、延误治疗,在吵嚷的环境中加重病情。因此设计者应合理布局,例如将一个类别的科室统一分布,并设立询问点,将不同类别的科室的通道设计得简单易行等,以此加快就诊速度。(2)垂直交通的人性化。现今,我们时常看到一些较大的医院在设计时,考虑到科室数量庞大,便安装了方便上下的扶梯。其实,自动扶梯设置成剪刀梯,可以大大缩短病人上下楼的流线,让病人少走很多路。此外还应对其数量进行理性考虑,加快病人的就医速度,增加部分电梯数量,合理应用于不同的部分,使医院变成一个充满效率的场所,也是对病人的负责。(3)标识系统的人性化。医院的房间多,走廊、过道数不胜数,这使得不熟悉医院地形的大部分病人难以找到正确的就诊室。但若将一些清楚明了的简单标记贴于医院注目的地方,病人就不会感到迷糊,从而快速找到正确的方向。这些标志除了贴于周边墙壁、门框等地,一些大箭头可贴于地面,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负担。(4)智能技术的人性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应大力推进于医院中,例如一卡多用,既可享受医保、也可用于收银等,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或是将检查科室的数据结果直接输入医生办公室,在此期间便可对病人进行就诊,提高了效率;电脑、App等设置网上医院,既可免费进行治疗询问,也可预定就诊时间,避免等待。(5)医疗空间的人性化。我们常常发现,医院对于病人心理的不重视往往导致病人恢复缓慢,座椅上沉重的叹气声,或是走廊的压抑气氛,甚至不时的喧闹吵架声令人对医院的环境十分失望。因此,在设计中要着重改进这一现状,将人性化置于医院的大众场所。公共空间应开敞明亮,设有休息设施和一些便民商业设施,同时把这些空间有机组织到公共空间中,避免产生杂乱景象。另外,还可在检查室内体现人性化标准,例如为方便客人检查身体,在机器旁应连接换衣点,使客人更为放松;将壁纸换成轻松明亮的颜色,增加假窗,画上景物,使室内变得宽阔。

2.2针对医护人员的人性化设计除了病人应减轻压力外,对于医生、护士、员工等,也应考虑到他们的压力。因此,医院应定期为其减压,提高工作积极度,使员工更加有动力的工作。以下列举了两个应考虑到的部分:(1)物品摆放的人性化。在建筑设计时,可以参考医务人员对某些物品的使用频率来安置一些物品柜,使他们在帮助病人时,可以准确、方便地使用工具。例如,在牙椅两旁或是背后安放物品箱,使医生在全身心关注病人口腔时不分心于物品的收放。或者设置一些专用通道,连接医生办公室等,方便医生探讨一些问题,而不会使拥挤的人群挡住医生的通道。还可设置一些地下通道,方便员工清理脏物,提高效率。因此,在这部分设计时应考虑到方便而不是宽敞,目的是使医院成为一个更有效率的地点。(2)工作环境的人性化。在医院中应规划出一部分专门为护士、员工等设计的休息通道、工作通道,不仅可以在医疗纠纷时对员工进行临时保护,还可使其在工作中适当休息,以便以饱满的精神迎接病人,减轻工作量。

2.3针对后勤人员的人性化设计。后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他们在医院中不仅要及时清扫病人留下的污物,或是对医院卫生的保洁,还有在发生医疗纠纷时保护员工,对病人家属提供安慰等,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为体现医院的人性化,在设计医疗建筑时应划分部分区域作为休息的场所减轻他们的压力。同时,由于医院工作量巨大,医疗设备及时更新是对病人的负责,这十分重要,因此应设计一些后勤专用空间,方便对设备进行更新,提高工作效率。

3医疗建筑未来的人性化理念

医疗建筑设计的人性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再像以前的医疗建筑设计那样单单考虑室外的绿化,而是更加关注室内空间的处理,令病人感受到来自医院的温暖,对病人病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使医院更加人性化,使病患更加安心舒适。人们对健康的渴望没有止境,对人性化的医疗环境要求也很难满足。医院在不断发展,朝着越来越专业化、人性化的方向进步,而对构造的设计也渐渐完备。所以,从病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需求方面去理解与设计医疗环境,会成为未来医院建筑人性化设计的热点。

4结束语

医疗建筑的设计涉及面广,设计繁琐且有难度,这对设计人员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与完善。这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发现以及总结传统医疗建筑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业内人员的角度进行认真分析,总结以往经验,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医院进行设计,面面俱到的考虑每一个人的利益。最后我们认为,医疗建筑人性化设计需要全面思考,不仅需要设计者对医院构造十分熟悉,也要求其对建筑有着很深的造诣,才能保障病人在就医流程的同时,对每个人的需求进行考虑,并且体现创意。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疗建筑功能逐步完善,成为病人可以放心、舒适依靠的地方,人性化落实到医院的每个角落。唯有如此,才能让真正的 “人性化”落到实处,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09).

[2]王国栋.关于医院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思考[J].医院建筑,2007(11).

[3]朱娜.浅析医院建筑的人性化设计[J].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2009(08).

[4]熊丽.医院建筑人性化设计探析[J].建筑•规划•设计.2011(05).

医疗建筑设计范文6

关键词:绿色医疗建筑;暖通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医疗需求急剧增加,医疗技术的革新至关重要,医疗建筑的新建、扩建及改建导致了医疗建筑造价与能耗进一步上升。因此,去除医院建筑建设与运营中的不合理部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使之成为“绿色医疗建筑”,乃是医疗机构及医疗建筑设计人员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有关绿色医疗建筑的研究已全面展开,但是相关文献多集中于建筑专业,从暖通空调设计角度的探讨还相对较少,本文的撰写正是力足于弥补这一不足。

一、绿色医疗建筑暖通设计的基本要求

1.明确暖通设计角色

建设绿色医院绝非某一个专业就能实现的,它不仅需要建筑行业的各部门、各专业鼎力配合,还需要医疗机构、政府部门乃至社会各行业的关注和支持。仅就设计来讲,各个专业的协同合作至关重要,专业不同,分工不同,缺一不可。暖通空调作为建筑设计的一个分支专业,在实现医疗建筑绿色化的关键作用中却不可小觑。一方面,医院能耗中电力约占64%,不算通风系统仅空调系统就占到50%,因此,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是保证建筑绿色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在复杂的医院环境下,为病人和医护人员提供清洁舒适的室内空气品质、防止交叉感染、抑制微生物污染是暖通设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1.1具备高度责任心

建筑的特殊性必然决定设计的特殊陡,作为医疗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人员,不应认为自己仅是负责选用、安装、运行暖通空调设备,更应对室内环境和空气品质、材料消耗和能源利用及病人、医护人员的舒适与否负责。

1.2掌握多方面知识

暖通空调设计人员,,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具有从能源、环保和经济的宏观高度去把握项目的思路,需要熟悉如计算流体力学、能耗分析和系统模拟等工具的使用。

1.3进行积极的专业协同配合

除了建筑设计过程中常规的专业协调之外,要在设计范围内实现“绿色建筑”还要做到高度协同配合。与建筑、结构专业,合理进行集中布局,既缩短病人医疗流程又节约工程管线的日常运营费用;合理规划建筑体形、朝向及围护结构,减少空调采暖设计负荷;合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通风。与给排水专业,避免系统上的重叠和浪费,在合适条件下可以分享资源,精简系统。与电气专业,打造高效率、舒适、安全、便捷的智能医疗建筑。智能建筑使得其用户发挥最高效率,同时又以最低的保养成本,最有效地管理本身资源,提供反应快、效率高和有支持力的环境,遵循在尽力采用新技术的前提下,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从而创造出便捷、舒适、健康、节能的环境。

2.理解绿色医疗建筑内涵

透彻理解绿色医疗建筑的概念是做好设计的前提。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适用于绿色医疗建筑的完整统一的定义。从内涵上,绿色医疗建筑属于“绿色建筑”范畴,体现绿色建筑的基本特点。而且,医院有其自身的特殊眭,不仅包括优雅舒适、安全可靠、无害化的绿色环境,还包括绿色发展战略、绿色医疗与诊治服务、绿色人文理念、绿色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即节能和环保并不是以牺牲病患的恢复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为代价的,而是以保证医疗安全,防止疾病传播和提高卫生健康水平为最根本宗旨的建筑群体。

二、绿色医疗建筑暖通设计的绿色策略

1.“绿色”设计手段

绿色医疗建筑不仅是对建筑师提出挑战,更是对暖通工程师的严峻挑战。单凭经验或者手工计算,很难正确判断建筑设计的优劣。目前,凭借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复杂的数据计算和实时的动态模拟可以精确模拟分析包括空调、采暖、照明、办公设备等建筑能耗。能耗分析软件可以指导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消耗。从手工绘图到计算机AUTOCAD运用,再到如今信息饱满的三维B1M软件开发,设计工具和技术的革新从未止步。

三维绘图软件Revit的应用更方便了各专业间的协同合作,使设计手段得以”绿化”。利用RefitMEP搭建暖通、给排水、电气专业的管线模型,并通过Navisworks将各专业管线整合到同—场景,进行碰撞检测,从而实现管线综合。而且,各个专业可以在同一平台实现各自设计,专业间的配合无须再将图纸— — 打印,体现绿色办公设计。

2.“绿色”设计策略

2.1合理采用天然冷热源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既能供热又能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它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电能),即可实现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一方面省去了锅炉房,没有燃烧和废气,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另一方面以可再生的地热作为冷热源,冬季供热夏季制冷,大大减小了传统冷水机组的耗电量,是一项低碳节能的绿色技术。

另外,空气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太阳能制冷也是不可忽视的绿色措施。但是这些系统并非适合于每个工程,必须根据工程实际特点加以权衡、比较,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方可采用。

2.2合理利用冰蓄冷技术

冰蓄冷技术可降低城市夏季高峰用电负荷,配合低温、小风量的高速送风,在一般公共建筑中应用已经很普通,是一项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革新,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蓄冷技术逐渐在医疗建筑中实行。已有工程实例将蓄冷技术应用在医院病房楼中,并将可调新风量与之关联,实践证明此绿色策略效果非常明显,可大幅度节约运行费。

2.3合理利用自然通风

合理的自然通风是实现建筑绿色化的策略之一,它可以在过渡季节提供新鲜空气并实现降温,并在空调供冷季节也可以利用夜间通风,降低围护结构和家具的蓄热量,减少第二天空调的启动负荷。

在室内外风压和热压作用下,利用自然通风可减少风机系统,节省电能。海南某医院的康复病房楼,建筑面积约10 O00㎡,建筑高度28.2m,2层至7层为康复病房。由于当地室外平均风速高达5.6m/s,利用此优越自然条件无需风机即可实现每个病房卫生间的自然排风。不仅节省了风机设备的初投资,而且每年可节省电能约7000kw·h。没有风机臊声的污染,病房楼显得更加绿色宜人、更利于患者康复。

3.“绿色”室内环境

医院的活动人群以病患为主,且人流量相对较大,空气品质相对较差,因此,更需要良好的通风和空调系统。合理布置室内风口,做好气流组织,并在必要地点设置空气密度探测装置,适时增加通风量,以确保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度,创造健康、安全和舒适的人性化的室内氛围。

另外,使室内充满阳光、将室外无污染的绿色融入室内,达到室内外交融的和谐。合理设计管理系统,避免噪声影响病人心理。这些细节看似轻微,加以关注却能达到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保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防止交叉污染,是绿色医疗建筑达标的重要条件。

结语

绿色医疗建筑兼具医疗建筑和绿色建筑双重身份,建设绿色医院有着极为深广的内涵和外延,远远超出了建筑室内外景色的相融、自然采光通风、太阳能利用等思路。设计手段和设计策略的进一步革新,需要各专业设计人员的不断努力,暖通设计在绿色医疗建筑前进的路途中任重而道远。

总之,在工程实践中,暖通设计更应以人、建筑和自然的和谐一致为目标,在保证室内品质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天然条件,合理优化人工手段,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间的平衡,创造低碳节能、舒适健康的绿色医院。

参考文献:

【1】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