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范文1
【教材分析】
《植物的一生》一单元四课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本课《植物结果了》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学生在经历了前面较长时间种植后,交流分享的一课,在这一课学生要学会自己整理前期记录的种植记录表,再来课堂上做交流。通过交流与比较西红柿和黄瓜的生长过程,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紧接着通过找西红柿和黄瓜的种子,初步认识果实的构造,懂得辨别果实,辨认植物的可食部分,巩固对植物各部分的认识,最后要让学生了解到人们对植物的利用情况,认识植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价值。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级《多姿多彩的植物》这样一课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初步认识和二年级《栽小葱》这一课对植物生命需求的初步探究后,对探究植物已有一定的基础和热情,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让学生对植物构造、功能、生命过程、植物资源的利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本课《植物结果了》更是带领学会认识了植物完整的生长过程,学生在这一课会很有成就感。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有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2.知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3.知道我们通常食用植物的哪个器官。
4.认识植物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科学探究:
1.通过回顾植物的生长过程,找出西红柿和黄瓜生长过程的共同点。
2.能利用果实的特征辨别果实和非果实。
科学态度:
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调查身边特殊的植物资源。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周围的植物资源,认识到植物的价值。
【教学重点】
知道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找出果实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各种植物的部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过程吗?能不能按顺序说一说?
学生发言
2.揭题:是的,植物的一生开始于一颗种子,发芽,生长,开花,最后结果,那么你们种下的西红柿和黄瓜结果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植物结果了》。
二、成果展示
1.谈话:同学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种植和记录,一定有不少丰硕的成果想要跟大家分享,下面我们请小组来展示一下他们的成果
小组展示种植记录
2.谈话:同学们的种植记录都非常的精彩呢!下面我们选取了两组种植记录,请大家认真再看一看,小组讨论一下,西红柿和黄瓜的生长过程有没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汇报
三、探究植物的果实
1.谈话:西红柿和黄瓜都经历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样一系列的过程,之前我们已经研究过了他们的种子、根、茎、叶,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他们的果实。
出示西红柿和黄瓜
2.活动一:观察果实的内部结构
谈话:请同学们从中间切开果实,认真观察,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小组实验汇报
3.教师补充:切开西红柿和黄瓜我们会发现种子就包裹在果实中间,而包裹在种子外面的,生活中我们叫做皮和肉的部分,科学上我们统称果皮,所以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个部分组成的。
4.提问:那么如果西红柿和黄瓜要繁殖后代,你们觉得那些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呢?
学生讨论发言
5.小结: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
四、应用
1.提问:你们是不是都掌握了果实的特点了呢?你能不能从下列食物中找出哪些属于植物的果实?
多媒体展示甘蔗,胡萝卜,花生,苹果,香蕉,蚕豆,豌豆荚等
小组讨论分类
2.谈话:看来呀,植物身上并不一定只有果实才能作为我们的食物,你们能说说,多媒体上的这些食物它们分别是植物的哪个部分吗?
小组讨论发言
五、拓展
1.谈话:植物除了能为人类提供食物之外,还未人类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你们知道人们都利用植物做了些什么吗?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范文2
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1课时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例1、例2及练习五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认识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
2.经历探索长方体特征的过程,借助实物图逐步建立立体感和空间感。
3.通过操作、观察、想象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学习目的性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根据需要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纸盒、长方体框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
投影出示教材第18页情境图。让学生从图中找出学过的立体图形。
师:今天咱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长方体的认识。
师:大家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1)长方体平平的面是长方体的什么?(面)
(2)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是长方体的什么?(棱)
(3)长方体3条棱相交的点是长方体的什么?(顶点)
同桌互指什么是长方体的面,什么是长方体的棱,什么是长方体的顶点。
2.长方体的特征。
(1)长方体有几个面?这些面都是什么形状?有哪些面是相等的?
(2)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这些棱可以分为几组?哪些棱长度是相等的?
(3)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出示教材第19页例2,小组合作制作并讨论例2中的两个问题。
(2)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什么?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第(1)、(2)、(3)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第(4)题小组合作探究,集体汇报。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五第1~3题。
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通过摸一摸认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学生组内讨论,指名汇报,教师补充、完善,得出结论。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从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入手,让学生体会到立体图形是占一定空间的图形。通过小组合作,观察长方体,学生自己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掌握。通过观察长方体的框架,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长方体的棱长特征,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