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空乘实训周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空乘实训周总结范文1
【关键词】民航乘务英语 以证代考 评价模式 分层教学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充分发挥考核的反馈、评价、选拔三大功能?如何在课程考核中加大技能考核的比重,真正实现高职教育“强化技能,注重实用”的目标呢?这些问题成为了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实行“以证代考”的评价模式,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证与课程考核相结合,是矫正考核中的偏差,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办法。
一、“以证代考”的定义
“以证代考”是指以国家的职业资格和社会的技能鉴定认证代替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课程结业考试,是教考分离的一种实施形式。“以证代考”中的“证”是指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社会的技能证书,“考”是指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课程结业考试。
实行“以证代考”评价模式,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良好学风。同时助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就业砝码。
二、民航乘务英语“以证代考”实施背景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我院)是华东地区最早开设空中乘务专业的院校。一直以来,我院十分重视空乘专业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培养,开设了 “乘务专业英语”系列主干课程,包含《乘务英语》、《乘务英语听说训练》等。通过该系列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担任乘务员必备的专业~汇和术语,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英语开展客舱服务。
我院空中乘务专业从2005年起组织学生参加由中国民航大学考试中心组织的“民航乘务英语中级考试”。该考试全称为中国民航英语工程乘务英语水平考试(中级),是由中国民航大学考试中心组织,针对乘务专业学生和相关空乘人员所设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考试可获取“民航乘务专业英语考试合格证书(中级)”,简称民航乘务英语中级证书。此证书是目前国内众多航空公司认可的专业英语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已被国航、东航(上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等多家航空认定为乘务员晋级必备英语等级证书,也成为航空公司在空乘院校选拔人才的必备证书之一。
三、“以证代考”评价模式改革实践
1.选定鉴定证书,确定改革对象。为确保“以证代考”评价模式改革的有效进行,我院在总结多年考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在校学生,毕业生和行业人士以及民航乘务英语任课教师的访谈和调查,最终确立了“以证代考”证书为由中国民航大学组织的民航乘务专业英语考试合格证书(中级)。
要实施全面的“以证代考”评价模式改革,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在确定证书后,我院选定了2015级空中乘务专业419名学生作为改革的对象,由学院教务处牵头在入学前进行了英语水平摸底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班,以便在后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能进行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大纲,对接考证内容。确定改革对象后,要优化课程教学大纲,使课程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进行有效对接。“乘务专业英语”系列课程一直使用民航乘务专业英语考试的指定教材《新世纪民航乘务英语》教程,明确了考证的方向。民航乘务专业英语考试包含三部分内容:笔试、听力和口试,通过教学大纲的修订,将考证内容分别对接到《乘务英语》和《乘务英语听说训练》课程中。《乘务英语》教学重点围绕笔试中的知识点和语言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乘务英语听说训练》加强听力和口语的练习:听力在强化基础练习中融入了民航客舱服务的相关内容;口语则根据考证的内容围绕自我介绍,广播词播报和常见客舱问题开展教学。
3.改革教学方式,开展分层教学。民航乘务英语系列课程进行了教学方式的改革,开展分层教学。通过行政班级的初步分层后,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在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尤其对《乘务英语听说训练》课程进行了如下分层:
首先,在英语基础较好的前4个班级实施分层教学,由外教和中方教师共同完成授课。学期初由外教组织英语测试,将前四个行政班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并将每周2课时的授课单位进行1:1划分,由外教和中方老师分别担任课程教学。如A层次学生前1课时参与外教的口语训练课程,B层次学生则参与中方教师的听力训练课程,下1课时再进行互换。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反馈,适时改进教学计划与内容。
其次,针对英语基础一般的4个班级,主要由中方教师进行授课,按单双周形式轮流进行听力和口语课程的训练,并在口语训练中融入技能实训环节,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参与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基础薄弱的2个班级,则重点加强其考证技巧的辅导。由中方老师从基础英语教学入手,逐步过渡到考证内容的辅导与强化,提升学生考试通过率。
总之,通过多维度的分层教学,能有效发挥中外教师在听力口语训练中的作用,并能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水平适当调节教学计划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4.制定考证方案,实施“以证代考”。为了“以证代考”的实施更具操作性,制定了空中乘务专业民航乘务英语“以证代考”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邀请中国民航大学考证中心来我院设考场组织以证代考,考证认定时间安排在第3学期中进行,为考证成绩的评定留出足够的时间,并能顺利进行课程衔接。(2)设定民航乘务英语中级考试获证分数线和课程及格分数线。民航乘务英语中级考试总分130分(其中笔试60分,听力40分,口语30分),及格分为70分。方案设定学生考证分数达到70分即可获得证书,考虑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设定60分为课程及格线。即学生考证分数达到60分以上者,《乘务英语》、《乘务英语听说训练》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及格。低于60分的学生则需要参加我院自行组织的补考。(3)未获得证书的同学,可继续报名参加下一年度的考证。(4)获得证书的同学可以在每学年奖学金评定中获得加分。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对《乘务英语》、《乘务英语听说训练》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优化,将新课内容安排在第1-2学期完成,第3学期利用12周时间进行集中考证复习,有效应对考证。
四、“以证代考”改革实施成效
经过两学年的“以证代考”改革实施,我院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院在职业人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引入了考证体系,根据空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需求,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的合理化专业英语类课程体系。
其次,将参考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考证要求的考证培训内容融入了课程内容,优化了教学大纲,实施课证融合教学,助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就业砝码。
再次,推进了教学方式的改革,构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ESP乘务专业英语实践教学模式和分层教学模式,引入中外教师双语教学,培养了学生职业背景下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采取了全新的考核方式,以考证代替期末考试,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对专业教学起到了教学反拨作用,实现一举多得,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最后,施“以证代考”评价模式改革,学生获证率得到提升。2016年底统计结果表明,2015级空乘专业共计419名学生参加了民航乘务英语(中级)考试以证代考,一次性获证率达到了53%,课程通过率达到了85%,比往年获证率提高了17%,学生职业英语运用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和表扬。
五、“以证代考”评价模式改革反思
民航乘务英语“以证代考”评价模式改革的初次实践,取得成效同时也值得反思与改进。
首先,要寻求“以证代考”评价模式改革的政策支持。实施改革前要制定详细的方案,因涉及相关课程的期末考核和成绩评定,必须就方案和实施细节与学院教务处进行沟通,以保证“以证代考”考核政策落实。
其次,要在学生中加强“以证代考”评价模式的宣传力度。“以证代考”无形中会增加学生的经济压力,增强考试的难度,学生会出现不理解不配合的心理。因此,要在新生入学专业教育中就告知学生本专业考证的要求及相关课程实施“以证代考”的方式和方法,并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向学生说明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中的用途等,让学生自愿主动的接受以证代考。
第三,要在教师中普及“以证代考”的改革思想。任课教师作为实施改革的第一人,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组织课程研讨,解读考证大纲,开展集体备课等多种途径统一任课教师的思想,进行教学改革,将课程内容与考证内容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最后,要做好考试组织和运行工作。我院民航乘务英语“以证代考”采取由中国民航大学考证中心来我院设考场的形式开展。因此,要成立考证专门小组,对接考证鉴定机构,从考前报名组织,考场布置,设备检查到考试运行、考务管理以及最后的成绩鉴定,做到专人专管,确保考证鉴定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航乘务英语“以证代考”评价模式改革,通过优化教学大纲,对接考证内容,实施课证融合,开展分层教学的实践,积极推动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提高了学生的取证率,是强化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关键,为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史书良,刘志刚.关于“以证代考”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7(3):9-11.
[2]高锋.“乘务英语中级考试”应试策略探析[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3(1):69-72.
[3]王晓丹,顾可民.高职计算机专业“以证代考”考试模式改革实践与研究[J].福建电脑,2009(1):27.
*课题来源:本文为2015年度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关于“以证代考”评价模式的乘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编号:YYJX1509)成果。
作者简介:
空乘实训周总结范文2
Abstract: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practical. This thesis discusses on the importance and features of a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mean time,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practice.
关键词: 高等职业;英语教学;实用性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English teaching;practical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272-03
0 引言
伴随着国家及区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等调整所带来的诸多变化,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各种类型的应用性、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外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兼人文与技能的基础课,建立和完善具有特色、高效优质高等职业外语教学体系成为了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此时肩负着历史重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中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的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用性”成为了必然的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核心因素。高职英语教学应如何提高其实用性,注重学生的能力与就业市场的对接,是每一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1 高等职业英语教学必须注重实用性
1.1 实用性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 早在20世纪初期,我国许多学者就倡导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立者杜威等的“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等思想,进一步推进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哲学精髓,为实用性教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当代,随着高职教育的兴起,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用性的研究与实践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指出,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培养实际使用英语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围绕这一要求,很多研究者对影响高职大学英语实用性的原因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而在实践中,已有很多院校在教学策略、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和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实践。这些举措,不仅充分说明了实用性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1.2 实用的高职英语教学是就业市场的需求 目前,社会对实用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大使得企业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熟练的操作性人才,而且迫切需要同时拥有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价值在职场中得到体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就有六十多家全球知名外资企业把专门用途外语应用能力作为公司招聘、培训等环节的重要内容,并且对薪酬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影响。根据英国文化委员会进行的一项名为English 2000的大型调查,21世纪英语教学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最根本的变化是“将来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注重实际能力和职业能力,(刘润清1996)。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使得当今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融入产业要素、行业要素、企业要素、职业要素和实践要素,突出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在高职英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习者有充分的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其职业适应性,以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实现“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定位。
2 构建高职实用性英语教学模式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2009年7月完成了题为“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项目,其中,对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系统的总结。①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错位,高职教育的特点未能充分体现。②高职英语课程标准过分注重基础,缺乏对英语在职业中运用的通盘考虑。③高职公共英语课应用性不强,培养的学生不能有效地应用英语。④高职英语课程应试倾向严重,不利于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要建设好应用型英语教学体系,要创新,要提升,首先就要借鉴以往的经验,切实改进工作现状。经过研究和思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明确指导方针,深化改革理念 在以改革推动实用性教学的过程中,理念的深化、观念的更新是首要任务。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最重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①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出发,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思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②按照市场的需要,以增加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目标建立新的教学改革发展观。③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知识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品质、创新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体魄等)树立高职教育的质量观。④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英语实践教学,树立高等教育的教学观。⑤正确定位,合理统筹,瞄准区域经济发展,为推动人才强省战略服务,树立人才服务观。
2.2 创建具有实用性特色的英语课程体系
2.2.1 做好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与通用英语教学的交叉渗透与转换 专门用途英语(ESP)是高职英语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在学生已有的英语基础上,建立起专业英语词汇体系、熟悉专业用语惯用表达,通过对某一行业有关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掌握专业英语写作方法以及帮助学生习得日常用语,学习专业文章写作范式。通用英语EGP则是旨在教给学生一些语言共核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交际能力,它的全文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就反映了这一点。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考虑好二者的交叉渗透,还要考虑到在学生掌握了基础通用英语的基础上,教学重点向ESP转移。为了突出实用性,在这种渗透与转换的过程中,ESP课程目标的设置应以对学习者的需求分析(need analysis)作为前提,从各种途径获取有关学习者使用语言的目的、学习者初始水平、预期达到目标等信息,从而为教学大纲的构件、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等提供启示。可以细化为分析专业信息(指学生将来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目标情景的客观需求)、学习者的个人信息(指学习者学习经历、文化信息、学习的目的和对英语的态度等主观因素)、英语语言信息(指学习者当前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学生欠缺(即学生英语语言信息与专业信息之间的差距)、语言学习信息(指语言学习有效的方法与技巧,即学习需求)等。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出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大纲,调整课程设计。其次,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精心编写、选用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实用性强、强调能力训练的教材。最后,还要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将学生由“learning by listening”的学习模式转变为 “learning by doing”,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参与能力。
2.2.2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表现在教师主宰课堂,主要讲解语言知识、语言理论和语言规律等。实用性教学应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要重视特殊用途英语(ESP)教学。笔者认为,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①注重满足学生的需求。需求分析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的需求能成为学习的动力,并对教学产生反拨作用。根据英语教学研究专家Tom Hutchinson 和 Alam Waters的“目标需求与学习需求”理论,重视ESP课程的教学与一般英语的区别不在于需求的存在,而是学习者意识到某种需求(Tom Hutchinson & Alam Waters,1987)。学习者的这种需求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而进行变化,从初级阶段的基础知识输入转化到高级阶段的语言技能和交际文化的运用输出而对整体范围内的教学产生反拨作用。表现在实际操作中,值得关注的应当是语言运用(language use),而不是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为了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的需求、个人发展的需求,我们的教学模式应该具有如下特征: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岗位所需英语为目标,培养学生借助英语完成目标岗位工作的能力,注重实用性和专业性,突出职业特色。在日常教学中,应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应用能力,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的特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把公共英语授课内容与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如对旅游、空乘等专业的学生应偏向听说能力的培养;对电力、机械等专业的学生应该偏向阅读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对公关、营销等专业的学生应该偏向对听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医学、生物、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偏向对专业术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为了弥补教材内容与专业联系不密切的不足,在对学生授课时,课堂中可以增加一些相关专业的词汇及英语资料等,培养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英语资料读写译的应用能力,或者为他们选择内容具有时代性、能反映当代生活和现代科学成就的科技英语阅读、快速阅读教材,既丰富了知识,又增加了趣味,能帮助他们加强语感,促进素质提高。
②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导者。首先,教师应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由原来的教学中心变成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咨询者,最重要的,成为学习的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全面地了解和细致地关怀学生,及时提供引导、鼓励和心理输导;帮助学生克服在英语学习中的心理抑制(排斥)及焦虑,充分调动其积极的情感因素,如自信、成就感、兴趣、自主意识,创新和合作精神,建立起积极的情感态度。正如20世纪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Carl Rogers所说:“有意义的学习结合了逻辑和直觉、理智和情感、概念和经验、观念和意义。若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学习,便会变成完整的人”(Rogers,1983)。其次,调动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发展智力潜能的契机,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
采取分级制、选课制、学分制等等措施,推行教学改革,鼓励个性化、多样化教学和多样性选择,赋予学生以更大的学习自由和发展空间,从而促进学习兴趣。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英语文化、文学影视欣赏等选修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采用更灵活有效的安排,让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尝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用以扩大个体活动面,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外语学习资料室、学习室等硬件设施,建构教学网络系统,加强教师的远程辅导、监控和交流。巩固和提高语言实验室、听音室、多媒体等现代化声光手段,推进教学辅助手段的多样化。
③实现”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是高职教学的特色,也是必然的方向。首先,在培养模式上,应大胆突破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进行学生调查和行业企业岗位需求调查的基础之上,合理地决定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方法及教学保障机制等内容,构建应用英语课程体系。可以尝试用不同定位的分层、分类、分段教学或是岗位、职业证书、课程建设相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来取代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从内容和体系上对课程进行整合,充分体现语言与专业、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保证知识和能力的循序形成和巩固拓展,构建知识和技能贯通的有机整体,形成专业课程模块。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应从“实用性”、“交际性”出发,注重启发式教学,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采用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如任务型教学法、主题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仿真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等。此外,要面向社会,建立学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机制,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派学生到企业参观考查、进修实习,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还可以进一步根据企业的要求,实行“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学习方案中融入岗位实训及企业文化学习,校企共同修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参与企业文化学习及岗位实践,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学院和企业双课堂,对于课程标准、顶岗实习计划、考核评价标准等内容,实行校企“人才共育”,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职业岗位需求,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实现学生在校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锻炼职业能力。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方面对高职英语实用性教学提出了建议,限于篇幅,对其他一些方面如教材选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多元化教学评估方式等没有展开论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任何一方面的要求。高职英语教改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决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摸索尝试,锐意改革,只有这样,高职英语教学才能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 and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Rogers, Carl.R. 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 (2nd ) [M]. Columbus: Merrill,1983.
[3]林晓华.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J].考试周刊,2012(07).
[4]王育霞.高职英语应实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5]肖永霞.“工学结合”下的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J].科技信息,2011(19).
[6]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02).
[7]赵奇志,何岚,孔祥燕.高职英语教学应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J].高等职业教育一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9(01).